初中数学概念探究性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
浅析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一、数学探究学习的含义数学探究学习不但体现出一般探究学习的基本特点,而且具备数学学科学习自身的特殊性。
因为数学是强调理性思维的学科,在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手段是解题训练,所以数学探究学习属于一种思维性探究活动,它重视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独立思考、深入钻研的能力。
总而言之,数学探究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或合作共同体针对要学习的概念、原理、法则或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主动地思考、探索的学习活动,强调的是一种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并不过多限制展开的方式、问题的难易程度和类别。
实际上,数学探究学习可以应用在任何层次上,无论探讨一般性的学习内容或问题,还是学生根据数学学科的特定主题提出自己的问题或活动意向,此外教师也可主动提出问题,而且要提供探究时所需的情境和方式。
然后,学生通过对问题特点的分析,采用恰当的数学活动,例如直观思维、逻辑推理、精确计算等,从而形成自己的假设,并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实验活动如反思、观察等必要的手段检验假设,最终解决问题。
基于探究活动,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并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
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涵盖的内容既包括数学概念、命题的形成以及对过程的归纳,还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探索、监控、推广全过程。
在实施探究过程中,除了占主导地位的分析、推理、演算等数学活动外,还要求学生参加相关的实验性操作及演示活动,因为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又可提高操作训练技能,同时可以发现一些数学事实,关键是能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奠定基本的经验基础。
二、数学探究学习的典型活动数学推理是数学探究学习中比较典型的活动,正是与其他学科探究学习的差异所在之处。
数学推理主要有三种基本形式,第一种是经验——归纳推理;第二种联想——类比推理;第三种假设——演绎推理,这三种基本推理完全依存于相应的思维活动。
著名的心理学家、优秀的数学教育家斯滕伯格教授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教学实践调查以及对学生认知过程的分析,认为数学推理中的三个要素分析性推理、创造性推理、实践性推理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数学推理中都起着主要的作用。
八年级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
八年级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八年级是两级分化比较严重的年级,尤其是数学学科分化更明显,一方面是由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与教师的教学也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对“双基”的教学的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运用。
俗话说得好:概念不清处处担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说的就是数学的“双基”,双基中的是基本概念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双基”有着一个显著的区别,即小学侧重基本运算,而中学侧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中学数学中有很多地方都需要用概念直接解题,因为“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如果对概念理解不清在解题时将会掉入一个又一个陷阱。
学生进入初中后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只要题目会做就行了,满足于一知半解。
结果很多概念模糊。
做到用概念去解的题目就做错或无从下手。
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必须加强概念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对数学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有深刻的了解,并能从各种不同的侧面对相近的概念进行比较和鉴别。
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甚至于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标对八年级数学中的基本概念进行有效的教学1、概念的引入:如何“创设情境”2、概念的得出:如何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探究”3、概念的巩固:如何设置练习让学生练就“火眼金睛”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八年级数学中的基本概念进行有效的教学四、研究假设对八年级数学概念的教学有一套完整的思路和方法,即:概念的引入:如何“创设情境”设计一些小而精的概念的引入教学片段、概念的得出:设计一些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探究”的小案例、概念的巩固:如何设置练习让学生练就“火眼金睛”。
设计一些巩固概念的小练习,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思维的严密性、思维的深刻性和思维的批判性、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
五、预期成果形式对八年级数学概念的教学有一套完整的思路和方法,即:概念的引入:如何“创设情境”设计一些小而精的概念的引入教学片段、概念的得出:设计一些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探究”的小案例、概念的巩固:如何设置练习让学生练就“火眼金睛”。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
,
学 内容 生 活 实 际 与 学 生 求 知 心 理 之 间 产 生 认 知 冲 突 把 学 生 引入
,
一
谈 在 课 堂 教 学 中贯 彻 学 生 进 行 探 究 性 学 习 的
会
:
一
点体
种 参 与 问 题 解 决 的情 境 之 中 学 生
,
、
能 在教 师 的引导 下 对 问 题 进 行 自主 研 究 自我 解 决
,
一
教 学 情境 是 具 有
定 情 感 氛 围 的课 堂 教 学 活 动
, ,
,
学 中 学 生 在 教 师 的 指 导 下 围绕
, , ,
个需要 解 决 的 问
、
即 在课 堂 教学 活 动 中 借 助 各 种 直 观 手 段 创 设 与 教 学 内容相 适 应 的 场 景 或 氛 围 学 生 探 究 学 习 的 积 极
2
.
,
.
什 么 他 们 必 须 掌握 什 么 ;③ 将 新 信 息 与 学 生 已 有 知 识 经 验 联 系起 来 为学 生 尽 快 地 找 到 解 决 问 题 的 切 人 口 提供 必 要 的帮 助 为 了 保 证 讲 述 的 有 效 性 教 师 应 般情 况 下 教 师 讲 遵循 循 序渐 进 的 方式 来 呈 现 信 息
. .
,
,
,
、
、
.
.
“
”
,
,
,
激 起 学 生 参 与 的动 机 效 应 又 能 充 分 发挥 小 组 学 习 的 认 知 功 能 如 可 设 计 揭 示 规 律 聚焦 性 的 问 题 判 断 正 误 思 辨性 的 问题 提高效率 协 作 性 的问 题 等 4 要 重视 学 生 独 立 思 考 能 力 在 小 组 学 习 中 的 作 用 般情 况 下 合 作 学 习 旨在 通 过 小 组 讨 论 互 相 启 发 达 到优 势 互 补 解 决 个 体 无 法 解 决 的疑难 问 题 但 是 合 作 学 习必 须 建 立 在 独 立 学 习 的 基 础 上 既 然 所 有 这 些 合作 学 习 的 类 型 都 采 用 了 定 数 量 的独 立 学 习 那 么 你也 要 善 于 促 进 学 生 的 独 立 学 习 学 生 要 参 与讨 论 参 与 探究 必 须 要 有 自 己 的 见 解 和 前 认 知 能 力作 为基 础 而 个 体 的独 立 思 考 是 无 法 由别 人 和 小 组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通过“四步法”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标之三:通过使用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教辅工具,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探究精神。
四、课题的实施过程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景模拟、探究思考、剖析理解、拓展创新等,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我们成功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课题的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我们成功地探索了“四步法”教概念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教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资源不够充足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通过研究课题,加强教师自身的研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教师的实践和理论水平,力争成为科研型教师。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概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每个环节扎实,才能实现课题的目标。
2、主体性原则: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研究气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我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尊心。
3、对比性原则:采取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对照的形式,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4、探索性原则:使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进行观察、探索、发现的研究环境,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数学概念,使学生自觉进行探索新知的过程。
5、激励性原则:帮助学生实现成功,让学生在学和做___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愉悦,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热情。
6、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摸索“四步法”数学概念教学的操作方法,把所讲授的数学概念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的去理解和掌握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实践的机会。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探究性学习(inquire learning)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具有使用科学思维方法、主动探索、发现和创新等基本特征.它有利于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促使教师充当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促进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自从教育部印发新的《课程标准》(实验稿)(简称为“新课标”)以来,探究性学习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研究工作者们的关注,并被应用于教学实践.但是目前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关于探究性学习还未见有系统的研究报道.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解决日常生活中以及其他学科中出现的数学问题的重要启蒙时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又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技能的重要条件和手段.为此,本研究以华东师大版的初中数学新教材为平台,在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结论,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研究结果显示探究性学习能有效提高初中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探究水平以及数学成绩.研究设计及实施1.实验对象与内容本研究的对象是本校2005级初二(1)(2)班的学生,分别设为实验班和对照班.两个班的科任老师配备完全相同,学生情况、班级气氛及其他方面的情况基本相同,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匹配较好.本研究采用的教材为新课标下的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教材上、下册.受学时安排及学生基础相对不足等条件的限制,本课题仅将教材中的“试一试”、“思考”、“探索”等环节,以及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游戏,让学生动手画或动手测量的内容,学生经过推理或力所能及的运算能获得结论的内容,确定为需要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而每章的引入部分及内容抽象、逻辑性强、或纯粹属于套用公式定理等的知识,在本研究中不作为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根据上述原则,作者仔细研究教材,课前了解学生情况,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将初中二年级数学内容进行了详细分类,并确定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及其具体的探究性学习方法.2.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课堂教学结构作者根据我校教学的实际并综合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建立了一种由五个步骤组成的探究性学习一般课堂教学结构.2.1 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或利用多媒体课件等方法创设趣味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好奇甚至疑惑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己根据问题的需要进行情境的创设.如在教学《正方形》时,教师首先将一个菱形的活动框架挂在黑板上,要求学生说出菱形的性质,然后标出菱形一个角α,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慢慢改变框架的形状(如图1),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随着∠α的变化,框架的形状是否发生变化?当∠α变成直角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框架变成了什么形状?2.2 学生自主探索学生经过实验、操作和观察等活动,自己探索数学规律.如上述问题,教师课前可要求学生带4条等长的雪糕棒,首尾相连,用图钉连接做成活动菱形(教师先要示范并告诫学生注意安全),然后按上述方法改变形态.通过观察,学生能说出许多不同的答案,教师这时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慢慢集中到“正方形”.然后再要求学生取出一矩形纸张,在教师指导下折叠出如图2所示的图形,剪去右侧小矩形部分后得到一正方形.要求学生以框架和纸张为对象,用尺和量角器继续观察正方形的特征.2.3 交流与讨论给学生提供一个表达和讨论关于问题的观点、理解和加工技巧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提炼、概括、归纳、梳理.这里仍以《正方形》为例,作者将实验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可小声讨论并分工协作,开始折、剪、画、量,小组长负责记录实验过程和讨论结果.学生动手期间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问题:(1)正方形的四条边长有什么关系?(2)正方形的四个内角有什么关系?(3)正方形的对角线有什么特点?(4)正方形与矩形的区别在哪里?(5)正方形与菱形的区别在哪里?小组实验和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都派出中心发言员(轮流担任)讲述本小组的发现.2.4 小结与评价教师充分挖掘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的闪光点,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教师还与同学们一起对参与讨论的同学进行评价.2.5 运用与创新鼓励学生举一反三,一题多解,充分利用实验教材上的“读一读”、“课题学习”等教材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引伸与拓展,并让学生应用知识探究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科学精神及创新与实践能力.3.本实验所采用的三种探究形式在一般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上,还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分别采用个人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和全体探究三种探究形式.其中,比较简单的内容就采用个人探究;许多学生都觉得有一定困难的内容则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比较难的内容则采用全体探究的形式进行,通过集体的力量去解决.总体来说,本教学实验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主.4.探究性学习评价体系的建立为了能较客观反映本研究的教学效果,作者自行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建立该评价体系的主要原则为:①评价主体多元化:开展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②评价形式多样化: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而对不同的探究形式,具体的评价方式又各不相同:①个人探究:学生自己的评分与同桌或前、后位的同学的评分进行平均之后,加上老师的评分,就是该同学的得分.②小组合作探究:个人得分(小组长评分)与小组得分(每位小组成员对小组的评分的平均值加教师的评分)的平均;③全体探究:由老师根据同学在探究活动中发挥的作用进行评分.综合效果的评价:包括①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的评分;②在每个学期末举行一次探究性学习的专题测试评分;③七年级与八年级学期末参加区统一考试的分数;④在实验前后采用杜玉祥编制的“数学学习兴趣度诊断量表”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1.探究性学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见表1):2.探究性学习能促进探究水平的提高通过探究性学习的训练,实验班学生的探究水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学们由最初的看到问题不知所措到镇定自若;由开始需要很长时间来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到只需较短时间就能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由最初的方法陈旧单一到现在的方法越来越多,形式多样;从开始的需要教师的大量帮助到越来越独立地完成任务;由最初搜集一些杂乱无章的材料到后来能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在课堂中,同学们提出问题的能力也越来越强了,提出的问题不仅符合问题情境,而且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能较好地处理.3.探究性学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开展探究性学习实践一学年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期末考试成绩见表2,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讨论1.探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影响开展探究性学习对中等程度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和数学成绩的提高效果最明显,对优等生和差生的影响主要不是反映在学习成绩:(1)优等生原本具备较好的学习兴趣,学习成绩再提高的空间不大,他们主要是稳定中提高,但是优秀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比如:学习的主动性、自我效能感、自信心、交流能力以及乐于助人的精神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些将影响优秀生的一生,使他们受益一生.(2)差生由于基础太差,除了在实验性和操作性的合作活动中有较高的参与程度之外,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如计算、证明上)大多表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往往落后于其他同学,思考、发言与表现的机会相对较少,所以最后的成绩很难有大的提高.然而,在此过程中学到一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3)由于中等生有一定的基础,在整个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能力能有较稳步的提高.同时他们在讨论中从优秀生那儿得到实质性帮助或启发的机会最大,相对来说受益较多,容易在学习上产生良性循环,从而促进成绩的提高.2.开展探究性学习与课时紧张的矛盾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由于在设置问题情境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中耗时较多,所以导致课堂用时比较紧张,有时为了保证探究的质量与效果,教师还必须花费一些时间来培训学生.另外对学生的及时评价也需要花费一些时间.所以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间往往多于传统方法的教学,这和总课时有限的情况就有了矛盾,所以,我们不可能对所有教学内容都进行探究性学习.另外,我们利用课余时间来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技能的训练,或将一些探究性活动安排在课外来缓解课时的紧张.3.引导和鼓励学生是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保证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探究性学习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如果学生不配合,这种教学实践根本无法进行.大部分学生已经习惯于过去传统课堂上听老师讲解,自己不进行探究的习惯,探究的能力也较差.在实验早期,较多同学在讨论时不发言或不自信.所以教师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是本研究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另外,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个别优秀生不愿与其他同学交流,他们认为那只是帮助别人,太耽误自己的学习时间.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同学们都认识到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仅能提高学习成绩,还能促进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发展.参考文献[1]陈维莉.对中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2]孔企平.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董奇.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的课堂教学改革[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谢春风,时俊卿.新课程下的教育研究方法与策略,第一版[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靳玉乐.探究学习[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7]任长松.探究性学习——18条原则[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8]唐锡平.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学习[J].初中数学教与学.2005(5):1-2.[9]王为锋.让探究性学习走进课堂教学[J].数学教学通讯.2004(11):12-14.[10]杜玉祥等.数学差生问题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
实原型 , 获得对于研究对象的 感性认识 , 在此 基础上 逐步认 识 它的基本 属 性 , 提 出它的定义 , 建立新的概念 ’
科学之父爱 因斯坦说过 : 如果学 生 “
个有机 组成 部分 ,它是以国家教育 部
提 出的以培养 “ 创新意识 与实践 能力” 为 核心 的教 育 目标 为背景的 ,这对教 师的 教 与学生 的学提 出 了挑战。本文主要从 研究性学 习理论 方面阐述 了课堂上学 生
思维 发展 的阶段 , 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
此 , 师在 概 念 教 学 时 , 忌 直截 了 当地 教 切
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的培养 , 而不 仅仅是知识 的传播和掌握 。 探究性则是研
究性学 习的主要特征 , 其有利于改变学生
学 习 的方 式 , 强 调 “ 中 学 ”力 图 通 过 它 做 ,
研 究性学 习可 以在课 堂 内进 行 , 也
可以在课 堂外进行。那么 , 怎样在课 堂教 学 中渗透研究性学 习呢?长期以来 , 笔者
在课堂教学 实践 中 , 不断地摸索 , 断地 不
2 . 提 费_ 分的探究时空, 促威参与书 多 课堂上 ,教师要努 力保 证学生有动
脑思考 、 动手操 作 、 动笔 尝试 、 动口 表达
研 究 性 学 习的 含义
的时 间与空间 ,把学 习行为内 化为 自身
的智力活 动, 以获取真知 , 发展能力。 一
研 究性学 习是最近几年来兴起 的一 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 它主要着力于学生的 学,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模式 , 运 用所学知识 多渠道进行主动探索 , 从而获
首先 , 教师应提 供真正意 义上的 、 使
关键词 :研究性学 习
初中数学概念探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数学概念探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
以往的初中数学多以技巧性为主,而现在的初中数学教育转变成了以探究性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这一系列的教学模式和理念的转变源自于人们对教学的深入,在新课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教育体制在不断优化和重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的初中数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素养为最终目标进行展开式教学。
本文从初中数学概念探究性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角度出发,旨在有效的展开教学,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探究性教学;研究与实践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内容复杂的学科。
在学生眼里,其复杂程度往往会是绝大部分学生的噩梦,正因为数学学习需要具备严谨的数学思维,而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师只以技巧性为主,导致学生无法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在遇到综合性的问题时,常常会陷入困境。
只有学生掌握了数学的学习方法,建立起了整个数学知识框架,形成了数学学科的逻辑思维,学生就能够轻松的应对各种数学难题。
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就是完成以上目标而被开发和应用在数学学科上的。
利用探究性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将来学生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有关初中数学概念探究性教学的概述探究性教学的提出是为了改变和弥补传统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而被开发出来的。
探究性教学是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当中,由于一些数学概念的抽象性使得学生难以掌握和理解其中的内涵,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数学教师往往只交给学生概念的应用方法和场景,而没有对概念进行详细的讲解,致使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变得有些模糊,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就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复杂数学概念的理解。
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使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一步步进行深入学习,最终使学生掌握此类数学概念[1]。
二、当前初中数学概念探究性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没有形成明确的探究内容和目的在将探究性教学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由于受传统教学观观念的影响,校方还是专注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
初中数学教研课题案例(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和数学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探究式学习,成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课题研究目标1. 探究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2. 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分析探究式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探究式学习理论概述(1)探究式学习的定义及特点(2)探究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2.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4)探究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5)总结反思,提高探究能力3.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实施案例(1)探究“勾股定理”的教学设计(2)探究“圆的性质”的教学设计4. 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效果评价(1)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2)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3)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探究式学习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3. 行动研究法:在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4. 问卷调查法:对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探究式学习的看法和需求。
五、课题研究步骤1. 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文献综述。
2. 设计探究式学习策略,并进行教学实践。
3. 收集和分析数据,总结探究式学习的效果。
4. 撰写研究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六、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策略,为教师提供参考。
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
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一、引言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探究性教学在数学教学中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尤其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性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探索与创新精神。
本文将针对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探究性教学倡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自主学习。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观察现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一系列过程,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往往枯燥乏味,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而探究性教学注重学生参与、体验和实践,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探究性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做中学、通过实践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更加思考严谨、条理清晰。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探究性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协作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5. 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
通过探究性教学,学生能够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出终身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
三、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具体实践1. 设计启发性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在一个三角形ABC中,角A的外角等于角B和角C的内角之和,求三角形ABC的各角度大小。
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激发学生对角度的认识和探究。
2. 安排实践活动。
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如通过实际测量、绘制图形、进行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基于数学概念性学习初中数学教学方法论文
基于数学概念探究性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一、探究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当前,我国教育领域对探究性学习概念的理解存在着两种主要观点:一是将探究性学习归结为众多学习方式的一种,另一种则是将探究性学习视为一种教学策略。
角度的不同使得理解存在着一定差异,但这两种观点也存在着共性。
前一种观点认为“探究性学习”: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并相对独立地做出类似科学发现或创造,从而获得科学活动的实际体验和经验,着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通过主动学习的方式,在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具体过程。
而“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主要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等一系列工作来指导学生的探究活动,从来最终到达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或方法。
该策略又可简称为“探究性教学策略”,因此实施探究性教学策略的教学活动被称为“探究性教学”。
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探究性教学活动包涵了探究性学习内容,探究性学习是探究性教学的重要部分。
探究性教学与探究性学习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进行探究性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促使学生能更好的开展探究性学习。
总之,只有有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探究性活动,才能显现探究性教学的真正价值,而在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帮助。
二、基于数学概念探究性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1.数学探究性学习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途径,突出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更多的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的主观能动性,即通过对数学知识与思维方法的主动学习与掌握,从而养成主动好学的学习态度与精神。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围绕某一主题,指导学生积极运用探究方法去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知识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对本学科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逐步形成独立能动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实施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使学生学会质疑、探究,学会合作、发现和创新,这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
本文将谈一谈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组织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做法和体会。
一、唤起学生探究的本能“探究”中的“探”乃窥探、探求的意思,即可理解为试图寻找发现隐藏的事物、情况、规律和道理。
“究”则有“追究”、“推究”之意,即追究事物、事理产生的原因、推究其变化的来龙去脉。
故“探究”泛指探寻、追究,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必要保证和成功的要素。
“探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最生动、最活跃的思维活动。
探究存在于一切学科领域之中,在数学中则更为普通。
初中数学的“探究”也是学生和教师共有的一种对未知或知之甚少的事物或真理产生认识,以及更多认识的好奇心和欲望,它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外在形式上。
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走出“条件--演译--结论”这样一个封闭的模式之中,在创设的教学情景中,要寻求师生双方的最佳结合点,利用猜想、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各种思维方式,在不断质疑、探究、满足中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增强科学的探究欲望。
思维正常的人都有探究的潜能。
娃娃坠地半月就开始用眼观察、探究充满神奇色彩的周围事物和大千世界。
渐渐地又学会动手触摸探究,尚需抱在大人手中的孩儿,虽还不会说话,但他们已会模仿或探索着堆积木玩玩具。
会爬行坐得稳的小孩有时把笔筒中的钢笔拿出来先痴痴的“看”上一会,接着便在桌子上胡乱摆弄:忽而使钢笔在桌子上打滚,忽而又用钢笔敲打桌面;想把钢笔象笔筒一样竖在桌上,一放手,钢笔倒下了……;两只小手偶尔拔出钢笔套,会让小孩端祥、好奇这“一分为二”的钢笔好一会,最终总想试着又把“分家”的笔与笔套合回去,凑巧笔进了笔套,尽管是进了一部分,小孩子也已感到很成功,小脸露出很满足的样子。
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
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一、引言1.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态度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难以激发。
而探究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真正将学习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2.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探究性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探究和创新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规律,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设立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探究性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生活中的情境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学习三角形面积时,可以提出一个关于修建游泳池的问题:某个小区要修建一个游泳池,游泳池的形状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20米,两边长为15米,那么游泳池的面积是多少?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立,可以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主动进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解决问题在引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解决问题。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讨论和交流,形成自己的理解和结论。
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方向,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入和拓展。
3.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巩固知识点在学生探究解决问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总结规律,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巩固所学内容,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类似的问题中。
1.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策略的研究1. 概述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数理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阶段。
而概念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数学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因此,研究初中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 概念教学策略的含义概念教学策略指的是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通过科学而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数学概念的过程。
这些策略包括但不限于引导性提问、示例引导、讨论与合作等。
3. 影响概念教学效果的因素•学生先前知识水平: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概念教育,需要结合每个人的知识背景。
•学生认知发展阶段: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概念教育策略。
•教师教学方法:教师需要熟悉各种概念教学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教学环境和资源:提供了足够的支持和资源,以促进概念教育的发展。
4. 具体的概念教学策略4.1 引导性提问通过引导性提问让学生思考问题,自己发现和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老师可以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起学生思考,并引导他们推导出相关的数学原理。
4.2 示例引导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具有代表性的示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4.3 讨论与合作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活动,通过相互交流和合作来共同理解数学概念。
通过团队合作,鼓励集思广益,从不同观点中领会核心的数学概念。
4.4 创造性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将数学概念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研究展望目前对初中数学教学中概念教育策略研究还相对不充分,仍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例如,如何更好地结合技术手段进行概念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适应性思维等。
结论初中数学教学中概念教育策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引导性提问、示例引导、讨论与合作以及创造性应用等策略,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他们的数理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初中数学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渠道解难,尝试活动,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它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取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用得最多,也最为广泛。
下面笔者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研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认识世界,获得知识和探究科学的力量源泉。
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学生研究兴趣的激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取决于创设情境的渲染。
情境创设得好,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思维方法及特点,通过研究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打破思维定势及传统经验的束缚,使学生尝到研究的愉悦,从而激起他们研究的欲望,学生研究兴趣被激活后,便能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个性。
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教师在课前和课中要始终创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课堂生动活泼、充满生命力,让学生放任思想,随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引人入胜的导入语、精练恰当的过渡语、准确适时的点拨语、发人深省的结束语去调控课堂,要善于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活动方式,把数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研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研究,是教师的主要任务。
二、教师要了解常规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关系数学研究性学习和常规教学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探究活动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探究活动数学是一门需要理解和运用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和培养数学思维的方式。
本文将介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探究活动,并探讨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问题解决活动问题解决活动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探究活动。
这种活动要求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解决实际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并验证解决方案。
通过问题解决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活动可以分为小组合作和个人独立两种形式。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和分享思路,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而在个人独立形式中,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数学实验活动数学实验活动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探索数学规律和现象的活动。
数学实验活动可以通过实验箱、实物模型、计算机软件等方式进行。
在进行数学实验活动时,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感受数学的魅力和应用价值。
数学实验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应用的能力。
同时,数学实验活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构建数学概念和理论的活动。
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还需要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发现数学之美。
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自主探索和发现,学生可以深入理解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探究活动(问题解决活动、数学实验活动和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浅析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
浅析初中数学探究性教学一、探究性学习的意义探究性学习主要是指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独立地探索出新的发现,其目的在于将传统的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学生能够从多种渠道进行知识的获得,从而通过相对独立的学习方式将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和运用。
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其学习效率,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能够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就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索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了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形成了学生积极参与、合作的意识。
二、数学探究性教学的内涵和目的数学是重视理性思维的,因此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通过教师的引导,将生活中所存在的现实经验融入到学习中,学生能够将自己的问题充分地表达出来,提出质疑后,能够主动与同学和老师一起探究和研讨,从而实现发现并解决问题的目的。
最终学生不但获得了数学的学科知识,而且还锻炼了其创新的能力。
因此,数学探究学习能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其他同学共同参与并完成数学的学习活动,主要针对的学习内容包括概念、原理、法则及数学问题,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努力探索。
因此这是一种积极的、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基于探究活动,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并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涵盖的内容既包括数学概念、命题的形成以及对过程的归纳,还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探索、监控、推广全过程。
在实施探究过程中,除了占主导地位的分析、推理、演算等数学活动外,还要求学生参加相关的实验性操作及演示活动。
因为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又可提高操作训练技能,同时可以发现一些数学事实,关键是能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奠定基本的经验基础。
三、数学探究性教学的误区1.探究教学具有随意性的现象,未能重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设计相应的探究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能充分结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就随意的设置各种所谓的探究性教学活动,必然会导致其教学的随意性,而且从根本上忽视了教学内容的可操作性,从而学生会误认为所有的数学学习活动必然是通过探究性学习与教学完成的,造成了“探究”的绝对论思想,导致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为“探究”马首是瞻的现象。
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
探究性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其中探究性教学已成为当前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手段。
探究性教学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注重学生的实践、探究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探究性教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探究性教学的基本理念探究性教学的核心理念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做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环境和学习的资源,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主动探索、自主学习、自我发现和创造,实现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获取和应用。
探究性教学的具体实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究性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启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例等方式引入数学知识,让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性教学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学习和探究,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合适的学习环境下自主学习和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发问、设计探究性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探究性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精神,让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任务,分享学习成果和交流学习心得,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互动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交流和互动。
(四)注重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探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际问题解决的活动、让学生制作教具、动手实验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数学原理的探究探究性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原理。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设计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数学原理,发现规律和结论,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与实践研究的意义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与实践研究的意义摘要:一、引言二、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性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思维能力4.联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三、实践研究的重要性1.提高教学质量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四、结论正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日益深入,概念教学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文旨在探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与实践研究的重要性。
一、引言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环节。
良好的概念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直观性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模型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这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概念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思维能力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主动探究。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联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三、实践研究的重要性1.提高教学质量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与实践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学得更好。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效的概念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
3.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对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与实践进行研究,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研究
-092-2023年第31期(总第371期)课堂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在情境或任务驱动下,自主探寻意义、答案、结论的过程。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等能力。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应试技巧传授,而忽视了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
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将其适切地融合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提升核心素养。
一、结合概念教学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与思维结构的基本单位,主要包括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以及事物相互关系在头脑中的反映,有着层次性的特点。
数学概念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础所在,是初中生数学认知、数学逻辑的基础。
学生的数学概念掌握水平与数学成绩呈正相关性,如果学生存在概念不清的情况,则难以解决数学问题,容易产生判断与推理不明的现象。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亲历探究概念知识形成的过程,避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助力学生思维成长[1]。
例如,在“反比例函数”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变式中标准变式与非标准变式的不同作用。
在解释反比例函数定义的过程中,教师先展示标准变式y =k /x (k 为常数且k ≠0),然后引导学生对xy =k 或者y =kx -1(k 为常数且k ≠0,x ≠0)的非标准变式进行深入探究,进而使学生能够拓展思考反比例函数变式的属性。
再如,教师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搬运100个杯子,每个杯子的运费为2元,在搬运的过程中每摔坏1个杯子要赔偿3元,搬运的人最终赚了160元,请问他在搬运的过程中总共摔坏了几个杯子?学生可假设搬运过程中共摔坏了x 个杯子,由题意可得2(100-x )-3x =160,最终解得结果为x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探讨 式的探究性 学习模式使 学生对 这类概念 的了解和掌 握更 深入 。② 发生定义及 其探究性 学 习模 式。 由于发生 定义 的特 点及要 求 ,发生定义 的学 习采 取发现探 究式学 习模 式效 生 能更好 的开 展探究性 学 习。总 之 ,只有有 了学生 的探究性 果更 好 ,它的基本程序是 :创设 问题情境 自主探究一展 现概 学 习的探究 性活动 , 才 能显现探 究性教 学的真正价 值 ,而在 念形成过 程一归纳延 伸一总结 。③外延 定义及其探 究性学 习 探 究性学 习的有 效开展离不开教 师的指导与 帮助 。 模式 。外 延定义 它是 通过直接 列举被定 义概念 的所 有对象来 数学 概念探究性学 习的初 中数学教 学方法 。 揭示概念 的外延 的方 法。它一般 是用于对 内涵不易说 清或在 中学 阶段不 能说清 的数学概念 的定义 ,因为外延可 以使原概 数学探 究性学 习 念更易理 解 。④规定定 义及其 探究性学 习模式 。规 定定义指 初 中数学 探究 性 学 习是 指教 师通 过各 种 有效 措施 和途 为了简化 表示形式或 统一某种 记法而提 出 的一致概 念 。这种 径 ,突出 学生在数 学学 习过 程 中的发现 、探索 、研究等认 识 概念 的规 定具有一定 的合理性 ,有利于 学生对知识 的系统掌 活 动 中的作 用 ,使学 生在数学 学习过程 中能更多 的发现 、提 握和教学规律的总结。⑤公理定义及其探究性学习模式。公 出并解决 问题 的一 种学 习方 式。 理定义指 用一组数学 公理规定 某个概念所 应满足 的性质和关 初 中数学探究 性学习强调学 生在学 习数 学过 程 的主观 能 系 ,在此基 础上确定 概念 内涵 的方法 。这 种定义主 要是对数 动性 ,即通过 对数 学知识与 思维方法 的主动学 习与掌握 ,从 学 中的原始概 念进行 间接定义 。由于 中学生 的理解 能力有限 , 而 养成主动好 学的学 习态度与精 神 。 所 以初 中一般 将这类概念用描述 性方法说 明其 内涵 。 初 中数学探究性 学习要注重教 师的引导作 用 ,围绕某 一 初 中数学 的数学 概念教学工作 比较重要 ,在初 中新课程 主 题 ,指导 学生积极运 用探究 方法去主 动获取知 识、发展 能 标准和教 材大为推广 的情况下 ,其重要 性越 发 凸显 出来 。由 力。其 目的是让学 生在学 习的过程 中 ,逐 渐掌握 知识 间的内 于初 中数 学 的数学概 念教学工 作 的特性 ,使得其 比较适合运 在 逻辑联 系 ,从而对 本学科 有一个全面 系统 的理 解 ,逐步 形 用探究性学 习。 探究性 学习会极大地促进 学生 的学 习积极 性 , 成独立能动解 决数 学 问题 的能力 。 有利于 学生对数学概 念的掌握 ,提高数 学教学 的教 学效果 。 综上 ,初 中数 学探 究性学 习的重点在于将数 学学科 的特 数学概念 是数学学 习的基础上 ,因此学 生对 数学概念 的学 习 一 行 l 一一_l l l 一 l l l 一0l l l 0l l 0l — l 一_ l 一 ◆ 点 与探究性 学 习的理论相结合 ,使学生在 教师 的引导下进 效果直接 影响其数学 水平 。所 以 ,对初 中数 学 的数学 概念教 自主 的知识建 构过程 ,培养学 生提 出、分 析和解 决问题 的技 学进行探究性 学习 ,可 以尽可 能地提高学生 的数 学水平 。 能与创新 能力 ,让学生主 动体验数学学 习的过程 。
初 中数 学 概 探 究 性 教 学 研 究
作者 / 程 亚伟 河南洛阳 嵩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 学
当前 ,我 国教 育领域对探究 性学 习概念 的理解存在着 两 二 、初 中数学探究性 学 习的主要 内容 种 主要观点 : 一是将 探究性学 习归 结为众多学 习方式的一种 , 初 中数 学探 究性学 习的主要 内容有 以下几方面 : ① 在数 另一种 则是将探究 性学 习视 为一种教 学策略 。角度 的不 同使 学概 念 的教学 中体验知识 的形成过 程 ,进行 探究性学 习 ;② 得 理解 存在着一定 差异 ,但 这两种观 点也存在 着共性 。前 一 在定 理和法则 的发现和使 用 中进行 探究性 学习 ;③对数 量关 种观 点认为 “ 探 究性学 习 :即是在 教师 的指导下 ,学生主 系及变化规律 的探究进行 探究 ;④ 数学 问题 在实 际应 用 中的 动进行探 索并相对 独立地做 出类似科 学发现 或创 造 ,从而 获 探究 进行主动 探究 ;⑤对 实践性作 业 的积极 探究 ;⑥充分 利 得 科学活 动的实际体验和 经验 , 着 重强调学 生的主动参与性 , 用现代 教育技术开 展探 究性学 习。 通过主 动学 习的方式 ,在 理解和掌握 知识 内容 的基础 上 ,让 学生体验 理解和应用探 究问题 的具体 过程 。 而 “ 探究性学 习” 三、初 中数学概念探 究性学 习的基本 模式 作 为一种教学 策略 ,主 要指教师 通过引发 、促进 、支 持等一 结 合新 课标 的教学 要 求可 将初 中数 学 概念 分为 内涵定 系列工 作来指导 学生 的探 究活动 , 从 来最终 到达完成 学科教 义 、发生定义 、外延定义 、规定定 义、公理 定义等五 类 ,在 学任务 的一种教 学思想 或方法 。该 策略又可 简称为 “ 探 究性 此基 础上对这 几类数学概 念 的探究 性学 习模 式进行 了研 究 , 教学策 略”, 因此 实施探究性教 学策略 的教学活 动被称为 “ 探 究性教 学” 。也 有部分 学者认为探 究性教学 活动包涵 了探究 性学 习内容 ,探究性 学 习是探究性教 学的重要部分 。 探究性教 学与探究性 学习它们之 间存在着密不可 分、相 互依 存的关 系 ,教师进行 探究性教 学 的最终 目的就是 促使学 具体 内容如下 :① 内涵定 义及其探 究性学 习模式 。在对 内涵 定 义 的概念性 质及基本 要求进行 分析与研 究的基础 上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