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C.7323-特殊特性管理办法(好)

合集下载

OTS保证书

OTS保证书

表02c.01-09 上汽通用五菱供应商样件/工装样件(prototype / ots)保证书零件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零件号____________________ 后缀_____________ 图纸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纸更改级别_____________ 图纸日期____________ 适用车型_________________ 采购定单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量___________ 检具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检具工程更改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 客户名称/ 部门______________ 主任工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产品工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造供应商信息供应商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货理由□初次交货□差错纠正□工程更改□追加数量交货要求(由收货部门确定)零件直接运至收货地点□仅颜色更改( 生产尺寸已认可)□ a 级别□ b 级别零件直接运送至指定收货地点。

保证书直接送至由收货部门指定的地点。

零件直接运送至指定收货地点。

完整文件直接送至由收货部门指定的地点。

由收货部门在货物运送到收货地点前评估□ c 级别仅附保证书□ d 级别提交零件,完整文件以及检测工具(如有要求)交货状态1. 零件是否用生产用模具制造?2. 零件是否用生产用工装夹具制造?3. 零件是否用生产用机床设备制造?4. 零件是否按照生产工艺制造?5. 零件是否按照模拟生产工艺制造?6. 零件是否按照生产节拍制造?7. 零件是否在选定的供应商处部件总装?8. 是否附有图纸?9. 是否附有检验结果?10. 是否用指定材料制造?11. 零件是否满足尺寸要求?12. 零件是否满足功能要求?13. 试验是否按产品工程师的附加要求操作?14. 零件关键特性( kpc) 是否已经注明?15. 是否运用了检测工艺来检测零件?16. 检验工艺是否由收货部门指定?17. 检具是否一并装运?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本次否□装运否□编号否□ _________ 否□ _________ 否□ _________否□_________ 否□_________ 否□_________ 否□_________ 否□_________ 否□ _________ 否□ _________ 是□是□否□ _________否□ _________ 否□ _________ 18. 零件的国产化率是否与生产件相同?是□对否定回答的解释或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正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话号码( ____ ) 供应商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1 of 2 附件 1 上汽通用五菱整改计划零件名称 / 后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合格零件数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立即修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本原因:零件尺寸为何会不合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整改措施:采取何种措施避免不合格的再次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时整改结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进中点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零件是否适用于样件/工装样件(prototype / ot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品工程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代号:________ page 2 of 2篇二:ots用表格汇总编号:qcx02.002-002 编号:qcx02.002-003 第一联存档第二联质保部第三联设计部门第四联供应商篇三:ots批准指导书1、目的确保ots产品符合顾客工程设计记录和规范的所有要求,满足顾客要求。

特殊特性管理规定

特殊特性管理规定
6.3特殊特性的标识:
6.3.1安全特性的标识符号:
6.3.1.1如顾客指定,按顾客的要求标识。
6.3.1.2 根据法规的要求,安全元器件(1)电源线(连接市电压)﹐2)电源变压器﹐3)电压转换器﹐4)AC座(连接市电压)﹐5)保险丝﹐6)电源开关(连接市电压),7)X电容﹐8)Y电容)在电路图上,以及物管库存点,生产线高压、漏电、接地电阻测试点及相关设计文件与工艺文件均采用“ ”符号来标识(标准特别要求除外),安全接地采用“”,高压危险采用闪电符号“ ”,其它警告符号按照标准,法规要求标识。如果安全零部件的认定范围客户有要求﹐则依客户的要求执行。
6.程序内容:
6.1特殊特性分为以下两类:
6.1.1安全特性:国家法律法令强制规定的关于产品及过程中会严重危险人身安全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如易燃,噪声无线电干扰、漏电、高压等。
6.1.2特殊特性:可能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指非安全性/符合性)如外观、尺寸、配合、功能、可靠性等。
6.2特殊特性的确定:
6.3.1.3安全元器件对应的规格书加盖“安全零部件”章;厂商来料的内外箱均需标识,箱内的最小包装袋也需标识红色“PL”﹐以便进料\仓储\生产现场的管理。
6.3.2特殊特性的标识:
6.3.2.1若顾客要求,按顾客的要求标识。
6.3.2.2产品特殊特性的标识采用“∆”三角形符号标识。
6.3.3按照制定的产品内容,将这些特殊特性出现在产品文件上时加以标识,包括图稿、SOP(作业指导书)、产品和说明等等。
6.2.1安全特性的确定:根据产品的质量、技术要求,国家和国际的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例如安全元气件、PT、电源线、开关、保险丝等。
6.2.2特殊特性的确定:
6.2.2.1如顾客指定,则按顾客的要求确定。

深圳显控触摸屏用户手册

深圳显控触摸屏用户手册

深圳显控 SamDraw 组态软件
用户手册 V3.3
注意 (1) 未经同意,不得对本书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进行转载、复制。 (2) 本手册的内容,包括规格会有所变动,恕不另行通知。 (3) 本书力求严谨,若您发现不明、错误之处,请与手册卷末公司地址联络,并告知手 册封面上的编号
关于商标等事项 ●Windows 是美国Microsoft 公司的注册商标。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名称为各公司的产品。
安全注意事项 在此将安全注意事项分为[危险]、[注意]两种。 危险:误操作会引起险情,有可能造成死亡或重伤。 注意:误操作会引起险情,有可能造成中度损伤或轻伤。 但标记为注意的事项在某种场合会造成严重事故。 请务必遵守记载事项。
警 告
● 在安装、拆卸、连接导线、保养或检测之前,请将电源关闭,否则会导致触电、误操 作或故障发生。 ● 请在触摸屏外部设置紧急停止回路、连锁装置等。否则触摸屏发生故障会引起机械损 坏或造成事故。 ● 通电时请不要触摸端子等有电部分。否则会引起触电。
注 意
● 请不要使用在开箱时发现已损坏或变形的产品,否则会导致故障或误操作。 ● 请不要使本机受到如坠落或翻倒等类似冲击,否则会造成产品损坏、故障。 ● 请在操作说明书及使用手册规定的环境下保管及使用。 在高温、多湿、结霜、灰尘、腐蚀性气体、油污、有机溶剂、润滑剂、大振动、冲击 等环境下保管及使用,有可能造成触电、火灾、误动作等故障。 ● 请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在运行中传送画面数据。否则有可能因误操作造成机械破损 或故障。 ● 在软件工作中(与连接设备通讯)请不要关闭电源,否则会造成数据丢失、机器损坏 或故障。 ● 请在手册中规定的软件动作环境下使用及操作。否则会造成故障、误动作。 ● 确实连接通信电缆并紧固。否则有可能造成故障、误动作。

IAR SAM8 V3.10中文使用指南

IAR SAM8 V3.10中文使用指南

IAR Embedded Workbench用户指南(翻译:老韦)版权声明版权所有1996–2006 IAR系统。

保留所有权利。

没有这个文件的一部分可能没有IAR事先书面同意转载系统。

本文档中描述的软件是提供一个许可下,只能使用或与这样的许可条款规定的复制。

免责声明本文档中的信息如有变更,恕不另行通知,不代表在IAR系统的任何部分的承诺。

而所包含的信息这里被认为是准确的,IAR系统的任何错误不承担任何责任或遗漏。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IAR系统,其雇员,承包商,或该作者文档将承担特别的,直接的,间接的,直接或间接损害,损失,费用,费用,索赔,要求,主张对利润损失,费用,或任何种类或性质的费用。

商标IAR系统,从理念到目标,IAR Embedded Workbench,IAR编程能力makeapp和C-SPY通过IAR 系统拥有的商标的微软和Windows是微软公司的注册商标。

Adobe和Acrobat Reader是注册商标的Adobe系统incorporated.codewright是一个注册商标的母星公司。

所有其他产品名称是其各自的商标或注册商标业主。

版预告第六版:六月2006零件号:uew-6内部参考:4.7.0。

内容简介表..............................................................................................................................十九数字......................................................................................................................二十二前言.......................................................................................................................二十九1部分。

IATF16949中文官方版本

IATF16949中文官方版本

汽车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国际汽车推动小组第一版2016年10月1日目录前言—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历史目标有关认证的说明引言0.1总则 (2)0.2质量管理原则 (2)0.3过程方法 (2)0.3.1总则 (2)0.3.2 策划-执行-检查-处置循环 (3)0.3.3基于风险的思维 (4)0.4与其它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4)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 范围 (5)1.1 范围—汽车行业对ISO 9001:2015的补充2引用标准 (5)2.1 规范性引用标准和参考性引用标准3术语和定义 (5)3.1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 (5)4组织的背景环境 (6)4.1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 (6)4.2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6)4.3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6)4.3.1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补充 (6)4.3.2顾客特殊要求 (6)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6)4.4.14.4.1.1产品和过程的符合性 (7)4.4.1.2产品安全 (7)4.4.25领导作用 (7)5.1领导作用和承诺 (7)5.1.1总则 (7)5.1.1.1 公司责任 (8)5.1.1.2 过程有效性和效率 (8)5.1.1.3 过程拥有者 (8)5.1.2以頋客为关注焦点 (8)5.2方针 (8)5.2.1建立貭量方针 (8)5.2.2 沟通质量方针 (8)5.3组织的作用、职贵和权限 (8)5.3.1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补充 (8)5.3.2 产品要求和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 (8)6策划 (9)6.1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 (9)6.1.16.1.2.1 风险分析 (9)6.1.2.2 预防措施6.1.2.3 应急计划 (9)6.1.2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 (9)6.2.16.2.2.1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补充 (10)6.2.26.3更改的策划, (10)7支持 (10)7.1资源 (10)7.1.1总则 (10)7.1.2人员 (10)7.1.3基础设施 (10)7.1.3.1工厂、设施和设备计划 (10)7.1.4过程操作环境 (10)7.1.4.1过程操作环境-补充 (11)7.1.5监视和测量资源 (11)7.1.5.1总则 (11)7.1.5.1.1测量系统分析 (11)7.1.5.2测量可追溯性 (11)7.1.5.2.1 校准/验证记录 (11)7.1.5.3 实验室要求 (11)7.1.5.3.1 内部实验室 (11)7.1.5.3.2 外部实验室 (12)7.1.6组织知识 (12)7.2能力 (12)7.2.1 能力—补充 (12)7.2.2 能力-在职培训 (12)7.2.3 内部审核员能力7.2.4 第二方审核员能力7.3意识 (12)7.3.1意识-补充 (12)7.3.2员工激励和授权 (12)7.4沟通 (13)7.5形成文件的信息 (13)7.5.1总则 (13)7.5.1.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3)7.5.2编制和更新 (13)7.5.3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 (13)7.5.3.17.5.3.27.5.3.2.1 记录保留 (13)7.5.3.2.2 工程规范 (14)8运行 (14)8.1运行策划和控制 (14)8.1.1 运行策划和控制——补充 (14)8.1.2 保密 (14)8.2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14)8.2.1顾客沟通 (14)8.2.1.1 顾客沟通—补充 (14)8.2.2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14)8.2.2.1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补充 (14)8.2.3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 (14)8.2.3.18.2.3.1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补充 (14)8.2.3.2顾客指定的特殊特性 (14)8.2.3.3组织制造可行性 (14)8.2.3.2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8.3.1总则8.3.1.1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补充8.3.2设计和开发策划 (16)8.3.2.1 设计和开发策划—补充 (16)8.3.2.2产品设计技能 (16)8.3.2.3 带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的开发 (16)8.3.3设计和开发输入 (16)8 3.3.1 产品设计输入 (16)8.3.3.2 制造过程设计输入 (17)8.3.3.3 特殊特性 (17)8.3.4设计和开发控制 (17)8.3.4.1 监视 (17)8.3.4.2 设计和开发确认 (17)8.3.4.3原型样件方案 (17)8.3.4.4产品批准过程 (18)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18)8.3.5.1 设计和开发输出-补充 (18)8.3.5.2 制造过程设计输出 (18)8.3.6设计和开发更改 (18)8.3.6.1 设计和开发更改-补充 (19)8.4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19)8.4.1总则 (19)8.4.1.1总则-补充 (19)8.4.1.2供应商选择过程 (19)8.4.1.3 顾客指定的供货来源 (19)8.4.2控制类型和程度 (20)8.4.2.1控制类型和程度-补充 (20)8.4.2.2法律法规要求 (20)8.4.2.3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开发 (20)8.4.2.3.1汽车产品相关软件或带有嵌入式软件的汽车产品 (20)8.4.2.4 供应商监视 (20)8.4.2.4.1 二方审核 (20)8.4.2.5供应商开发 (21)8.4.3外部供方的信息 (21)8.4.3.1 外部供方的信息-补充 (21)8.5生产和服务提供 (21)8.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21)8.5.1.1控制计划 (22)8.5.1.2标准化作业-操作指导书和目视标准 (22)8.5.1.3作业准备验证 (22)8.5.1.4停机后的验证 (22)8.5.1.5全面生产维护 (22)8.5.1.6生产工装及制造、试验、检验工装和设备的管理 (23)8.5.1.7生产排程 (23)8.5.2标识和可追溯性 (23)8.5.2.1标识和可追溯性-补充 (23)8.5.3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 (23)8.5.4防护 (23)8.5.4.1防护-补充 (23)8.5.5交付后的活动 (24)8.5.5.1服务信息反馈 (24)8.5.5.2与顾客的服务协议 (24)8.5.6更改控制 (24)8.5.6.1更改控制-补充 (24)8.5.6.1.1过程控制的临时更改 (24)8.6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24)8.6.1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补充 (25)8.6.2全尺寸检验和功能试验 (25)8.6.3外观项目 (25)8.6.4外部提供产品和服务符合性的验证和接收 (25)8.6.5 法律法规符合性 (25)8.6.6接收准则 (25)8.7不符合输出的控制 (25)8.7.1.1顾客的让步授权 (25)8.7.1.2不合格品控制-顾客规定的过程 (26)8.7.1.3可疑产品的控制 (26)8.7.1.4返工产品的控制 (26)8.7.1.5顾客通知 (26)8.7.1.6不合格品的处置 (26)8.7.2 (26)9绩效评价 (26)9.1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26)9.1.1总则 (26)9.1.1.1制造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6)9.1.1.2统计工具的确定 (27)9.1.1.3统计概念的应用 (27)9.1.2顾客满意9.1.2.1顾客满意-补充 (27)9.1.3分析与评价 (27)9.1.3.1优先级 (27)9.2内部审核 (28)9.2.19.2.29.2.2.1 内部审核方案 (28)9.2.2.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28)9.2.2.3制造过程审核 (28)9.2.2.4产品审核 (28)9.3管理评审 (29)9.3.1总则 (29)9.3.1.1管理评审—补充 (29)9.3.2管理评审输入 (29)9. 3.2.1管理评审输入-补充 (29)9.3.3管理评审输出 (29)9.3.3.1管理评审输出-补充 (29)10改进 (29)10.1总则 (30)10.2不符合和纠正措施 (30)10.2.3问题解决 (30)10.2.4防错 (30)10.2.5保修管理体系 (30)10.2.6顾客投诉和使用现场失效试验分析 (30)10.3持续改进 (31)10.3.1持续改进—补充 (31)附录A:控制计划A.1 控制计划的阶段A.2 控制计划的要素附录B: 参考书目--汽车行业补充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 范围本标准为下列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FLUKE8808A说明书

FLUKE8808A说明书
有限保证和有限责任每台 Fluke 的产品在正常使用和维护的情况下保证没有材料和工艺上的缺陷。
产品的保证期为一年,从发 运之日起计算。
零件、产品修理和维护的保证期为 90 天。
此项保证的对象仅为原始购买者或者 Fluke 授权代 理商的最终使用客户,并且不适用于保险丝、普通电池或者 Fluke 认为由于意外的或不正常的工作或管理状况 而错误使用、经过改动、疏忽管理、受到污染或损坏的产品。
然后将该产品发送到该维修 中心,提供故障说明、并付邮资和保险费(FOB 目的地)。
Fluke 不承担运输中损坏的风险。
保修之后,该产 品将返还给购买者,并付运费(FOB 目的地)。
如果 Fluke 认定故障是由于疏忽管理、错误使用、受到污 染、经过改动、意外的或不正常的工作或管理状况,包括因超出产品规定的额定值使用而引起的过电压故障, 或者正常的磨损和机械部件的破损而引起,Fluke 将提供估计的修理费用并在得到授权之后才开始维修工作。
由于某些国家或者州不允许对默许保证条款的限制,不允许排斥或者限制意外的或后果性的损失,对这 种保证的限制或排斥可能不适合于每一个购买者。
如果本保证的任何条款被法院或其它的决策主管裁判机构判 定为无效或不可实施,则这种判定将不影响任何其它条款的有效性或可实施性。
Fluke Corporation P.O. Box 9090 Everett, WA 98206-9090 U.S.A.Fluke Europe B.V. P.O. Box 1186 5602 BD Eindhoven The Netherlands11/99 若要登记您的产品, 请访问福禄克公司网站:
修理之后,该产品将返还给购买者,并付运费。
购买者则要支付修理费用和返程的运输费用(FOB 发运 点)。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一、引言特殊特性是指产品或服务中具有特定属性、特殊要求或特殊功能的特性。

为了确保特殊特性的有效管理,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性能,制定本管理规范。

二、定义1. 特殊特性:指产品或服务中具有特定属性、特殊要求或特殊功能的特性。

2. 特殊特性管理:指对特殊特性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特性识别、特性评估、特性控制和特性验证等过程。

三、特殊特性管理流程1. 特性识别特性识别是指对产品或服务中的特殊特性进行识别和记录。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包括设计要求、客户需求等。

(2)识别产品或服务中可能存在的特殊特性。

(3)记录特殊特性的具体要求和相关信息。

2. 特性评估特性评估是指对特殊特性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其对产品或服务的影响和重要性。

具体步骤如下:(1)对特殊特性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其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影响。

(2)评估特殊特性的重要性,确定其对产品或服务质量和性能的影响程度。

(3)制定特殊特性管理计划,包括特性控制和特性验证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3. 特性控制特性控制是指对特殊特性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

具体步骤如下:(1)制定特殊特性的控制措施和方法,包括工艺控制、设备控制、人员培训等。

(2)实施特殊特性的控制措施,确保特性符合规定的要求。

(3)监控特殊特性的变化和趋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特性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4. 特性验证特性验证是指对特殊特性进行验证和确认,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

具体步骤如下:(1)制定特殊特性的验证计划,包括验证方法、验证标准等。

(2)进行特殊特性的验证,比对实测结果和规定要求,确认特性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3)记录特性验证的结果和相关信息,进行归档和存档。

四、特殊特性管理的要求1. 严格按照特殊特性管理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个步骤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2. 针对不同的特殊特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确保特性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3. 建立特殊特性的记录和档案,包括特性识别记录、特性评估报告、特性控制记录、特性验证报告等。

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特殊特性管理办法1目的为了识别、明确产品的特殊特性和顾客的特殊要求,确保产品的特殊特性及顾客的特殊特性有效控制、实施,满足顾客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的生产与交付过程。

3定义特殊特性:分为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

产品特殊特性指由用户确定的或内部确定的,涉及到产品安全或国家法规的产品特性,以及虽然不涉及到产品安全或国家法规,但对产品的配合/功能有重要影响的产品特性。

过程特殊特性指对特殊产品特性有重要影响的过程特性。

4职责)技术部负责特殊特性的识别、确定:品质部负责特殊特性的监控;技术部/销售部负责与顾客的联系、协调。

技术部负责编制“特殊特性清单”,顾客在会签图中标注特殊符号时,按顾客的要求执行。

技术部负责在FMEA、控制计划和作业指导书等文件上标识产品特殊特性符号。

生产部负责对新员工/在岗人员培训特殊特性。

5工作程序技术部在新产品设计开发时, 根据产品/过程据法规、顾客要求、设计经验、小组经验等来识别特殊特性。

-技术主管对产品/过程特殊特性清单进行批准,必要时交给顾客确认。

技术人员按《特殊特性符合对照表》对识别的特殊特性进行标识。

如顾客指定特殊转性符号要求,直接引用。

工艺人员在内部的工艺文件中,如: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等均予以标识。

生产部对新进/在职人员进行特殊特性的培训,按照作业指导书实施。

品质部监控控制计划中规定的特殊特性,包括过程能力研究、MSA分析,过程控制/检验。

技术部根据顾客反馈、FMEA更新、质量改进,及时更新特殊特性。

6 参考文件技术文件管理程序QP0403;APQP控制程序QP07187记录与附录产品/过程特殊特性清单产品/过程特殊特性清单:□第一阶段(初始)第二阶段。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引言概述:特殊特性是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具有特殊功能或属性的特性,如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等。

对于特殊特性的管理规范是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特性的正确实施和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六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正文内容:1. 特殊特性定义与分类1.1 特殊特性的定义:特殊特性是指软件开发过程中具有特殊功能或属性的特性,如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等。

1.2 特殊特性的分类:特殊特性可以根据其功能或属性进行分类,如功能特性、性能特性、安全特性等。

2. 特殊特性需求管理2.1 特殊特性需求的收集:通过与客户和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明确特殊特性的需求,并将其记录下来。

2.2 特殊特性需求的分析和优先级排序:对特殊特性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其重要性和优先级,以便在开发过程中合理安排资源。

2.3 特殊特性需求的变更管理:在开发过程中,特殊特性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及时进行变更管理,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特殊特性设计与实施3.1 特殊特性的设计原则:在设计特殊特性时,需要考虑其与系统其他部分的协调性和兼容性,确保特性的正确实施。

3.2 特殊特性的实施过程:根据特殊特性的需求和设计方案,进行具体的实施工作,包括编码、测试和部署等环节。

3.3 特殊特性的验证与评估:在特殊特性实施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验证和评估,确保其满足预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4. 特殊特性文档管理4.1 特殊特性文档的编写:对于每个特殊特性,需要编写相应的文档,包括需求文档、设计文档、实施文档等。

4.2 特殊特性文档的版本管理:特殊特性文档需要进行版本管理,确保文档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3 特殊特性文档的传递和培训:特殊特性文档需要及时传递给相关人员,并进行培训,以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特性。

5. 特殊特性的监控与维护5.1 特殊特性的监控:对特殊特性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特殊特性是指产品或者服务中与众不同或者具有独特特点的特性,通常需要额外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旨在确保特殊特性的有效管理和运营,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者服务,并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二、管理目标特殊特性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特殊特性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减少特殊特性可能带来的风险和负面影响。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1. 确保特殊特性的设计和实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2. 确保特殊特性的性能和功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3. 确保特殊特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4. 确保特殊特性的持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产品或者服务的竞争力。

三、管理要求1. 风险评估与管理特殊特性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技术风险、安全风险、可靠性风险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并定期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防范和应对风险。

2. 设计与开辟特殊特性的设计和开辟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特殊特性的稳定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并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特殊特性的性能和功能符合预期。

3. 运营与维护特殊特性的运营和维护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包括但不限于定期检查和维护特殊特性的设备和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处理特殊特性相关的故障和问题,并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持续改进。

4. 培训与管理特殊特性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和管理。

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特殊特性的原理和操作方法、风险管理和应急处理等。

管理人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特殊特性的运营工作。

5. 监测与评估特殊特性的运营和效果应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

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特殊特性的性能指标、客户满意度、风险情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特殊特性的管理和运营措施。

6. 文件与记录特殊特性的管理应建立相应的文件和记录,包括但不限于特殊特性的设计文件、操作手册、维护记录、故障处理记录等。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一、引言特殊特性是指产品或服务中具有独特属性或特征的特定要求。

为了确保特殊特性的有效管理和实施,制定本管理规范,以指导相关部门和人员在产品或服务开发、生产和交付过程中的操作。

二、范围本管理规范适用于所有涉及特殊特性的产品或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特殊特性的定义和识别;2. 特殊特性的评估和验证;3. 特殊特性的控制和监测;4. 特殊特性的记录和报告。

三、术语和定义1. 特殊特性:指产品或服务中具有独特属性或特征的特定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安全要求等。

2. 评估:对特殊特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的分析和判断,以确定其符合要求的程度。

3. 验证:通过实际测试、观察或其他方法,确认特殊特性是否满足预期的要求。

4. 控制: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方法,确保特殊特性在产品或服务的开发、生产和交付过程中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5. 监测:对特殊特性进行持续的观察、测量和记录,以确保其稳定性和符合要求的程度。

6. 记录:对特殊特性的评估、验证、控制和监测结果进行书面或电子化的记录和存档。

7. 报告:向相关部门和人员提供特殊特性的评估、验证、控制和监测结果的书面或口头报告。

四、特殊特性管理流程1. 特殊特性的定义和识别(1)明确产品或服务中的特殊特性,并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定义。

(2)识别特殊特性对产品或服务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

(3)确定特殊特性的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

2. 特殊特性的评估和验证(1)根据特殊特性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评估和验证计划。

(2)选择适当的评估和验证方法,包括实验室测试、野外观察、用户调查等。

(3)进行评估和验证,并记录相关数据和结果。

(4)根据评估和验证结果,对特殊特性进行调整和改进。

3. 特殊特性的控制和监测(1)制定特殊特性的控制措施和方法,包括工艺流程控制、设备校准、人员培训等。

(2)建立特殊特性的监测机制,包括定期抽样检验、过程监控、数据分析等。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特殊特性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出现的特殊性质或特殊需求,需要进行专门管理和处理。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特殊特性管理的规范化非常重要,可以确保特殊特性得到妥善处理,减少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本文将介绍特殊特性管理规范的相关要求和流程。

二、特殊特性管理规范的目的特殊特性管理规范的目的是确保特殊特性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保证企业运营的正常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规范的管理,可以减少特殊特性带来的风险和问题,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特殊特性管理规范的要求1.明确特殊特性的定义和范围:对于特殊特性的定义和范围需要明确界定,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准确识别和处理特殊特性。

2.建立特殊特性管理制度:制定特殊特性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流程,确保特殊特性得到及时处理和跟踪。

3.识别和评估特殊特性:对于出现的特殊特性,需要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和风险程度。

4.制定特殊特性管理计划:根据特殊特性的识别和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特殊特性管理计划,明确具体的处理措施和时间安排。

5.实施特殊特性管理措施:按照特殊特性管理计划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特殊特性得到妥善处理和控制。

6.监控和评估特殊特性管理效果:对特殊特性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确保特殊特性得到有效控制。

7.培训和意识提升:开展特殊特性管理的培训和意识提升活动,提高员工对特殊特性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四、特殊特性管理规范的流程1.特殊特性识别和评估流程:a.收集和整理特殊特性信息;b.对特殊特性进行评估,确定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和风险程度;c.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特殊特性的管理优先级。

2.特殊特性管理计划制定流程:a.根据特殊特性的管理优先级,制定特殊特性管理计划;b.明确特殊特性管理的目标、措施和时间安排;c.确定特殊特性管理的责任人和相关部门。

3.特殊特性管理措施实施流程:a.按照特殊特性管理计划的要求,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b.确保特殊特性的及时处理和跟踪;c.记录特殊特性处理的过程和结果。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特殊特性是指产品或系统中具有特殊要求或功能的部分,其管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系统稳定性至关重要。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旨在确保特殊特性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以满足客户需求和产品质量要求。

二、管理目标1. 确保特殊特性的准确定义和理解。

2. 确保特殊特性的设计、开发、测试和验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 确保特殊特性的变更管理和控制。

4. 确保特殊特性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5. 确保特殊特性的文档化和记录。

三、管理要求1. 特殊特性的定义和理解(1)明确特殊特性的定义和范围。

(2)特殊特性的功能、性能、界面要求等需明确规定。

(3)特殊特性的优先级和重要性需明确定义。

2. 设计、开发、测试和验证(1)特殊特性的设计和开发需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特殊特性的测试计划和策略需制定,并确保测试用例覆盖特殊特性的各个方面。

(3)特殊特性的验证需在实际环境中进行,并记录验证结果。

3. 变更管理和控制(1)特殊特性的变更需按照变更管理流程进行,包括变更申请、评审、批准和实施等环节。

(2)特殊特性变更的影响分析和评估需进行,并及时更新相关文档。

4. 风险评估和控制(1)特殊特性的风险需进行评估和控制,包括技术风险、安全风险等。

(2)针对特殊特性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并进行风险跟踪和监控。

5. 文档化和记录(1)特殊特性的相关文档需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测试文档等。

(2)特殊特性的开发和测试记录需详细记录,包括开发过程、测试过程、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四、相关责任方1. 项目经理:负责特殊特性的管理和控制,包括需求分析、变更管理、风险评估等。

2. 设计人员:负责特殊特性的设计和开发,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3. 测试人员:负责特殊特性的测试和验证,编写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4. 配置管理人员:负责特殊特性的变更管理和控制,确保变更的可追溯性和可控性。

5. 质量管理人员:负责特殊特性的风险评估和控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预案。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特殊特性是指产品或系统中具有特殊要求或特殊功能的部分,其管理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用户满意度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特殊特性的有效管理和执行,制定本规范。

二、目的和范围本规范的目的是确保特殊特性的管理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确定特殊特性的定义和范围;2. 确保特殊特性的需求明确、可追溯和可测量;3. 确保特殊特性的设计、开发和测试过程可控;4. 确保特殊特性的变更管理和风险评估;5. 确保特殊特性的验证和确认;6. 确保特殊特性的文档化和记录。

三、术语和定义1. 特殊特性:产品或系统中具有特殊要求或特殊功能的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安全性、可靠性、性能、兼容性等;2. 特殊特性需求:对特殊特性功能和性能的明确描述和规定;3. 特殊特性设计:基于特殊特性需求,进行系统或产品设计的过程;4. 特殊特性开发:基于特殊特性设计,进行编码、集成和测试的过程;5. 特殊特性验证:确认特殊特性是否满足需求的过程;6. 特殊特性确认:由用户或相关方对特殊特性进行确认的过程。

四、特殊特性管理流程1. 特殊特性定义和范围确定a. 确定特殊特性的类别和类型;b. 确定特殊特性的具体需求和功能;c. 确定特殊特性的实施范围和时间节点。

2. 特殊特性需求管理a. 对特殊特性需求进行明确、可追溯和可测量的描述;b. 确保特殊特性需求与其他需求之间的一致性和兼容性;c. 追踪和管理特殊特性需求的变更。

3. 特殊特性设计和开发a. 基于特殊特性需求,进行系统或产品的设计;b. 确保特殊特性设计的可行性和可实现性;c. 基于特殊特性设计,进行编码、集成和测试。

4. 特殊特性变更管理a. 确定特殊特性变更的流程和责任人;b. 进行特殊特性变更的风险评估和影响分析;c. 确保特殊特性变更的控制和追踪。

5. 特殊特性验证和确认a. 进行特殊特性的验证,确保其满足需求;b. 邀请用户或相关方对特殊特性进行确认;c. 确保特殊特性验证和确认的文档化和记录。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一、背景介绍特殊特性是指产品或者服务中具有独特性质或者功能的特征,它们对于产品的性能、质量、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特殊特性的有效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制定特殊特性管理规范是必要的。

二、目的和范围本规范的目的是确保特殊特性的有效管理,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适合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产品设计和开辟过程中的特殊特性管理;2. 特殊特性的测试和验证;3. 特殊特性的变更和控制。

三、术语和定义1. 特殊特性:产品或者服务中具有独特性质或者功能的特征,对产品性能、质量、安全性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2. 特殊特性管理:对特殊特性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设计、开辟、测试、验证、变更和控制等环节;3. 特殊特性变更:对特殊特性进行修改或者调整的过程;4. 特殊特性控制:对特殊特性进行监控和限制,确保其符合规定要求。

四、特殊特性管理流程1. 特殊特性设计和开辟1.1 确定特殊特性的需求和目标;1.2 进行特殊特性的设计和开辟,包括技术方案的制定、原型设计和功能实现等;1.3 进行特殊特性的评审和验证,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 特殊特性测试和验证2.1 制定特殊特性测试计划,明确测试目标和方法;2.2 进行特殊特性的测试和验证,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2.3 分析测试结果,评估特殊特性的性能和质量。

3. 特殊特性变更和控制3.1 识别特殊特性变更的需求和原因;3.2 制定特殊特性变更计划,明确变更内容和影响;3.3 进行特殊特性变更,包括修改设计方案、调整功能实现等;3.4 进行特殊特性变更的验证和评估,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稳定性;3.5 对特殊特性进行控制,包括变更控制、版本控制和文档管理等。

五、特殊特性管理的要求1. 严格遵守特殊特性设计和开辟的流程,确保设计目标的实现;2. 特殊特性的测试和验证必须全面、准确,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3. 特殊特性变更必须经过评估和验证,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稳定性;4. 特殊特性的控制必须规范和有效,确保特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5. 特殊特性管理必须与其他质量管理活动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

特殊特性管理规范一、引言在当今高度复杂的制造环境中,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对于企业的生存和成功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我们需要对产品的“特殊特性”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

本规范旨在为企业的特殊特性管理提供一套系统化、专业化的操作指南,以确保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一致的高质量水平。

二、正文定义与识别定义:特殊特性是那些直接影响产品性能、安全性、可靠性和满足规定要求的特性。

这些特性可能来自产品设计、材料、制造过程、检测和试验等方面。

识别:在产品开发的早期阶段,应识别出所有特殊特性,并为其分配明确的标识和责任人。

这可以通过FMEA(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和产品设计评审等方法实现。

规划与要求明确特殊特性的性能要求和目标,确保与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保持一致。

制定详细的控制计划,包括工艺参数、设备、工具、量具、检测和试验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与开发在设计阶段,利用仿真、原型测试等方法验证特殊特性的可行性。

进行DFMEA(设计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以预防潜在的设计缺陷。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其具备满足特殊特性要求的能力。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进行定期的审计和评估,以确保持续的符合性。

制造与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实施SPC(统计过程控制)和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等工具,对特殊特性进行持续监控。

定期进行过程能力分析和工艺验证,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检测与验证采用合适的检测和试验方法,对特殊特性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验证。

对产品和过程进行定期的审核和再认证,以确保持续的符合性和质量水平。

改进与优化通过收集客户反馈、内部审核等信息,持续改进和优化特殊特性的管理。

采用新技术和方法,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特殊特性管理规定

特殊特性管理规定

1.0目的准确、全面识别产品特殊特性,并对其管控的过程要求。

2.0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新品开发时产品特殊特性和过程特殊特性的识别和管控,特殊特性主要包括法规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还包括高影响度特性(HIC)和传递特性(PTC)。

3.0定义3.1特殊特性:由顾客指定的产品和过程特性,包含顾客要求、政府法律法规和安全特性,以及由供方通过产品和过程或以往类似产品的了解选出的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

3.2传递特性:指由外部供应商或公司内部因制程没有控制所产生,直接传递到顾客工厂的产品特性。

不良的传递特性可能会影响到顾客装配工厂或购买的最终消费者。

3.3公司生产产品不涉及关键特性,本管理办法重点针对重要特性。

4.0职责4.1工程部负责特殊特性(包括顾客指定和/或要求的特性以及在过程开发中公司自己识别的特性)的识别确定和将特殊特性导入过程流程图、PFMEA、CP等资料,包括传递到分供方。

4.2品质部负责组织对特殊特性的跟踪、检查和验证,包括公司内和分供方。

5.0识别和管理5.1识别条件5.1.1新产品设计开发时。

5.1.2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设计开发时。

5.1.3 顾客有新产品委托生产时。

5.2识别方法5.2.1来自顾客的指定。

5.2.2 来自法规的要求。

5.2.3 来自新品开发的项目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后所决定的重要特性。

5.2.4来自于分供方开发过程。

5.2.5特殊特性决定后应填写特殊特性清单,以保证后续的各项相关工作能有效落实推行;必要时,特殊特性清单必须提交顾客批准。

5.3特殊特性符号标识5.3.1“A”标示重要特性:重要特性:指这种产品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安全特性或政府法规的符合性(如:易燃性、车内人员保护、转向控制、制动等),排放、噪声、无线电子干扰等。

5.3.2“B”标识表示关键特性:关键特性:在可预料的合理范围内变动可能显著影响顾客对产品的满意程度(非安全或法规方面),例如配合、功能、安装或外观,或者制造或加工此产品的能力。

产品特殊特性符管理规定

产品特殊特性符管理规定

产品特殊特性符管理规定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x x x x公司1目的本标准规定了我公司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定义、原则、内容及其在产品设计文件中的标注方法。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汽车产品的总成、零部件质量特性分级和标注。

3定义和术语3.1产品质量特性:是指由设计文件规定的产品固有技术特性的总和。

它包括产品的几何尺寸、公差与配合、材料、工艺和装配调整技术要求等内容。

3.2产品质量特性分级:根据总成、零部件质量特性不满足设计规范对整车安全性(危及人身安全、火灾)或法规(强制性标准)符合性与主要功能的影响程度,将质量特性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在产品开发、制造、装配、使用、维护过程中对关键、重要的质量特性进行重点的管理和控制。

3.3关键特性:如果不满足设计规范将危及人身、车辆安全或造成火灾,影响法规(强制性标准)符合性的产品特性。

3.4重要特性:如果不满足设计规范将导致整车丧失行驶功能并造成主要总成损坏,或严重影响车身及内饰外观质量,以及应特殊顾客要求需要特别控制的产品特性。

3.5一般特性:关键特性、重要特性以外的产品特性。

3.6关键件:含有关键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7重要件:含有重要特性但不含关键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8一般件:不含关键特性、重要特性的单个零部件。

3.9关键项:关键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关键特性。

3.10重要项:关键件和重要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重要特性。

3.11一般项:一般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一般特性。

4.产品质量特性的分级原则4.1本标准将产品的质量特性划分为关键特性、重要特性和一般特性三个等级,将产品划分为关键件、重要件和一般件三种类别,并引入关键项、重要项和一般项的术语。

4.2产品质量特性分级的原则是从满足顾客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顾客和社会最关注的产品质量特性,即将产品特性偏离设计规范所产生的后果作为产品质量特性的依据。

特殊特性要求的分析及管理

特殊特性要求的分析及管理

设备设定值确认等、确认数量为一个项目等。例: 油压等
通常N=3点检、S/F项目N=5
8 C 增加点检频度
通常项目:始业时点检(1次/班)→S/F项目: 半日点检(2次/班)等。
9 D 双重点检 10 E 促使注意唤起的揭示
关于设备确认表中始业时作业员确认的项目,追加 关于其他S/F 一个确认栏,由班长等不同人员实施双重确认。 项 目 从 左 边
特殊特性管理
1
定义
所谓特殊特性: 1、产品特性或制造工程参数中,有关安全或 者法规适合性,和顾客部品的组装,机能、 性能或者对产品有可能产生影响的东西。
2、在顾客要求事项中作为特殊特性是商定好 的产品特性及制造工程参数。
2
分类:
特殊特性符号,若有客户指定的场合优先使用
特殊特性 符号/ 基准
的区分
管理的目的:
满足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顾客的要求; 明确指定管理内容,防止引起重大影响。
4
文件管理:
特定阶段
文件的种类
设计FMEA结 果
产品设计输出文

图面
识别记号(顾客)
识别符号(ST/C)
产品设计输出文书 S F
仕样书
工程FMEA结

(1)有顾客指定的场合, 工程设计输出文书
采取措施等)
◎:必須 ○:限定对象工程 其他:A~G
保证基准-具体例1
工位标示:特殊特性相关的工位需要在醒目的位置做标示
9 9
保证基准-具体例2
操作者 1、特殊特性相关的工位操作者,需要进行认定, 2、特殊特性认定员为提高其技能,每年1次实施教育训练, 并进行维持能力评价。
10
保证基准-具体例3
P表示平均工程不良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B 上海振华轴承总厂企业标准
文控编号: 01 QG/ZH02C·7323—2008
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版本号:G)
2008—06—28发布 2008—07—01实施
上海振华轴承总厂发布
前言
本标准依据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JB9001A-2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JB/Z9001A-2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TS16949:2002 《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GB/T19001-2000的特别要求》
QG/ZH01•01 《标准化工作导则管理标准化制定编写的基本规定》
QG/ZH02A•0001 《质量手册》
本标准由上海振华轴承总厂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振华轴承总厂综合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上海振华轴承总厂产品开发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加云。

上海振华轴承总厂企业标准
特殊特性管理办法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上海振华轴承总厂(下称总厂)的产品和过程特殊特性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JB9001A-2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JB/Z9001A-2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TS16949:2002 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GB/T19001-2000的特别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与术语》、GJB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JB/Z9001A-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TS16949:2002《质量管理体系汽车生产件及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应用GB/T19001-2000的特别要求》确立的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各标准之间有矛盾的,以ISO/TS16949:2002为准。

4 职责
详见第5部分“管理内容与办法”中“权责”一栏。

5 管理内容与办法
6 报告与记录
详见第5部分“管理内容与办法”中“支持文件/相关记录”一栏。

02D·7323—01 .产品/过程特殊特性清单
02D·7323—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