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3熔化和凝固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3熔化与凝固教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2.3 熔化与凝固教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的《物理》第二章第三节,主要涉及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
教材内容具体包括: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叫熔点或凝固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
2. 能够说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3. 能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与凝固的概念及其特点。
难点: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冰雪融化、水结冰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是什么过程?它们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讲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
(2)讲解熔化与凝固的特点: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讲解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叫熔点或凝固点。
3. 例题讲解:(1)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冰的熔点是多少?(2)水凝固成冰需要放热,水的凝固点是多少?4. 随堂练习:(1)铁熔化成钢需要吸热,铁的熔点是多少?(2)钢凝固成铁需要放热,钢的凝固点是多少?5. 实验演示:(1)冰雪融化实验:将冰块放入热水中,观察冰块熔化的过程。
(2)水结冰实验:将热水倒入模具中,观察水凝固成冰的过程。
6. 知识巩固: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熔化和凝固现象。
六、板书设计: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2.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3. 熔点与凝固点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所以冰的熔点越高,熔化越快。
()(2)水凝固成冰需要放热,所以水的凝固点越低,凝固越快。
()2. 选择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 冰雪融化B. 水烧开C. 铁器生锈D. 蜡烛燃烧(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A. 冰雪融化B. 水烧开C. 铁器生锈D. 蜡烛燃烧答案:1. (1)× (2)√ 2. (1)A (2)B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现象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熔化与凝固的概念及其特点,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熔点和凝固点的知识。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和凝固 说课稿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和凝固说课稿1. 课程背景与教学目标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存在的两种状态,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探究其中的规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理解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变化;•发现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特点。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特征;•教学难点:探究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的特点。
3. 教学过程与方法(1)导入与引入通过观察一个冰棒的融化过程,引导学生回忆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并与融化冰棒的现象联系起来。
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融化和凝固的现象。
(2)探究熔点和凝固点让学生自主观察和感受一片冰块的变化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当冰块升温到一定温度时,开始融化,即熔化。
让学生记录下这个温度,并称之为熔点。
随着升温继续,让学生观察到水的凝固过程,并记录下这个温度,称之为凝固点。
(3)归纳总结通过学生的观察和记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以下规律:•物质熔点为固体转化为液体的温度;•物质凝固点为液体转化为固体的温度;•熔点和凝固点的数值相等。
(4)例题练习提供几个物质的熔点或凝固点的数值,让学生判断该物质是属于熔化还是凝固过程。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不同物质来说,熔点和凝固点是否相同。
带领学生探究熔点和凝固点与物质的种类和性质有关的问题。
(6)小结与反思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到的内容,并引导他们思考熔化和凝固对于物质的意义和应用。
4. 教学资源准备•冰块•温度计5. 板书设计•熔化:固体转化为液体的过程;•凝固:液体转化为固体的过程;•熔点和凝固点: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
6. 参考教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ppt课件-熔化和凝固
探究固体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液体凝固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作凝固点。同一 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物质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凝固的特点
(1)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 称为它们的凝固点。 (2)同种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 (3)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4)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放热。 (5)晶体凝固的条件:①温度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
松香
沥青
(4)固体熔化过程中要吸热。 (5)晶体熔化的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晶体的熔化图象 非晶体的熔化图象
t温/℃ B
t温/℃
D C
A
t/min
晶体凝固的图象 非晶体凝固的图象
t温/℃ A
B
C
D t/min
t温/℃
t/min
固相
不同点
体同
点 熔 温度变 点化
图象
5.蜡是__非__晶__体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蜡烛燃烧时流出烛“泪”, 这是___熔__化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需要____吸__热__(选填“吸热”或 “放热”)。 6.金属镓的熔点较低,为29.78℃,夏天将固态镓放在手心,它很快熔化成了 液态镓,这个过程中镓___吸__热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不变 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2)像海波那样,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 变,这个温度称为它们的熔点。像这样具有确定熔化温度的 固体叫作晶体。各种金属、食盐、明矾、冰等都是晶体。
(3)像蜂蜡那样,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 度就会不断升高,即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这种固体 叫作非晶体。沥青、松香、玻璃等都是非晶体。
2.3熔化和凝固教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教案 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在寒冷的冬天,我们经常会看到水管冻裂的现象,这是由于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冰,体积膨胀导致的。
同样,在夏天,我们吃冰淇淋时,冰淇淋会在嘴里熔化成液态。
这些现象都是物态变化中熔化和凝固的体现。
那么,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呢?让我们一起探究一下。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熔化和凝固现象的理解。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定义,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以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知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2. 能够观察和描述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现象。
3. 能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难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笔记本。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新课(1)讲解熔化的概念,指出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并继续吸热。
(2)讲解凝固的概念,指出凝固的条件是达到凝固点并继续放热。
(3)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现象。
3.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配备实验器材,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5.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熔化和凝固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化和凝固的条件。
2. 难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有关熔化和凝固的拓展延伸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2.3 熔化和凝固——苏科版八年级上册说课稿
2.3 熔化和凝固——苏科版八年级上册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熔化和凝固是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征;–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方法;–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微观机制。
2.过程与方法:–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运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进行学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特点;–熔化和凝固的条件;–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熔化和凝固的微观机制。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蜡烛、玻璃棒等;2.实验物质:冰块、石蜡、蜡烛等;3.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引入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向学生展示一块冰块和一支蜡烛,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物质是如何变化的。
2. 知识讲解(约10分钟)•展示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形式介绍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特点。
•解释熔化和凝固的条件,例如温度和压力。
•提问学生:什么是熔化点和凝固点?为什么物质在特定温度下会发生熔化和凝固?3. 实验展示(约15分钟)•进行实验:将冰块放入烧杯中,加热烧杯。
观察冰块的熔化过程。
•提问学生:为什么冰块会熔化?熔化的条件是什么?•进行实验:将蜡烛加热,观察蜡烛的熔化过程。
•提问学生:为什么蜡烛会熔化?蜡烛的熔化点是多少?4. 能力培养(约15分钟)•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实验,考察不同物质的熔化点和凝固点。
•学生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不同物质的熔化和凝固过程。
5. 深化与拓展(约15分钟)•对比讨论不同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熔化和凝固点。
•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点的数据表格,让学生分析并总结规律。
6. 总结与评价(约5分钟)•小结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条件和特点。
•打开课本,让学生复习所学内容,并进行简单的小结。
五、课堂实施效果评价在本节课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操作、参与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特点,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实验方法。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3熔化和凝固》课件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 41 42 44 45 46 47 48 48 48 ----
温度℃
50 48 46 44 4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14 15
熔化始: 固态
熔化中:
固液共存态 熔化末:
液态
时间(分)
实验二、石蜡的熔化
2.3熔化和凝固
(第一课时)
熔化——物质从固 态变成液态的过 程。
凝固——物质从液 态变成固态的过 程。
探究固体熔化的特点
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过程中 温度是否发生变化?
2、不同物质变化规律是否相同? 3、吸热还是放热?
海波 俗称:大苏打 学名:硫代硫酸钠
实验一、海波的熔化:
水浴法
(使物体受热均匀)
(6)图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 可知萘的熔点为_____;萘是____(晶体/非晶体), 你的依据是______;在第15min时萘处于_______ (选填“固态”、“固液共存状态”或“液态”)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物质
金刚石 钨
纯铁 各种钢 各种铸铁
铜
几种晶体的熔点/ ℃ (在标准大气压下)
熔点
3550 3410 1535 1300-1400 1200左右 1083
物质
金 银 铝 铅 锡 硫代硫酸钠
熔点
1064 962 660 327 232 48
物质
冰 固态水银 固态酒精
固态氮 固态氢 固态氦
熔点
0 -39 -117 -210 -259 -272
不同晶体熔点不同,所以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
2.熔化规律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案:2.3熔化和凝固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2.3 熔化和凝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主要涉及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即熔化和凝固。
具体内容包括:1. 熔化的概念和特点: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2. 凝固的概念和特点: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需要释放热量。
3.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叫熔点或凝固点。
4.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5. 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2. 掌握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能够识别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
3. 能够运用熔化和凝固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理解和区分。
2. 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熔点和凝固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如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冰雪融化现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熔化的过程和特点。
2. 理论讲解: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熔化和凝固的示意图,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知识拓展:讲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5. 课堂练习:给出熔化和凝固的相关题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作业布置:布置熔化和凝固的相关作业,包括题目和答案。
六、板书设计1. 熔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吸热。
2. 凝固: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放热。
3. 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
4. 凝固点: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
5.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6.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说明理由。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2.3熔化和凝固
又蜡
从 液 态
从 固
变态
为变
固 态
为 液
态 后
铁、钢由固态变 为液态,又由液态 变为固态。
一、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
固态
熔化 凝固
液态
例子: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冰棒化成水 熔化 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固 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
4、给冰水混合物缓慢加热,当冰未熔 化完之前,水的温度( 等于)0℃。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某同学用一种物质做熔化实验,当 物质的温度达到75℃ 时,每隔1min纪 录一次温度,得到下列数据75℃、77℃、 79℃、80.5℃、80.5℃、80.5℃ 、 80.5 ℃、 82℃、84℃ ,据此可知该 物质是(晶体 )。(填“晶体”或“非 晶体”)
t/℃
冰从空气中吸热,温
5
度逐渐(上升),当
冰 的
温度达到( 0℃ ), 液态 冰开始熔化。在熔化
熔0
过程中,虽然继续吸
化 1 2 固液3 共存4 5 t/min热,但冰的温度
图 像 固态
-5
( 不变),直到 (完全熔化 )后,温 度才继续上升。
冰的熔化规律: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熔点)
t/℃
随着不断加热,
烛 蜡 的 80 熔 70 化 图 60 像 50 固态
烛蜡的温度 ( 升高 ),在此 液态 过程中,烛蜡 (变软、变稀), 最后熔化为液体。
烛蜡熔化的规律:
40
吸热,温度不断升
0
高。 1 2 3 4 5 t/min
有固定熔点的固体。
晶 体 晶体熔化的条件:吸热且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教学设计:2.3熔化和凝固
一、教学内容1.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特点2.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3.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4. 影响熔化和凝固速度的因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特点,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2. 让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能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特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难点:影响熔化和凝固速度的因素,如何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器材(包括各种晶体和非晶体材料、温度计、加热设备等)。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棍融化、冰雪融化、晶体熔化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介绍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特点。
(2)讲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3)讲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3. 实验演示:(1)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2)分析实验数据,验证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4. 随堂练习:根据实验数据,让学生计算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巩固所学知识。
5. 知识拓展:讲解影响熔化和凝固速度的因素,如加热功率、材料种类等。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特点2.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3.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4. 影响熔化和凝固速度的因素七、作业设计1. 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熔化和凝固现象。
答案:如冰雪融化、冰棍融化等。
2. 影响熔化和凝固速度的因素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答案:如加热功率、材料种类等。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和凝固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和凝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熔化和凝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
2. 掌握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和条件。
3. 理解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4. 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1. 能够准确地描述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特点和条件。
2. 能够解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3. 能够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特点和条件。
难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现象,以及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晶体和非晶体材料、温度计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季路面结冰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特点和条件,以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表现,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练习:安排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题目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直观地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描述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特点和条件,并解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答案: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
熔化需要吸热,凝固需要放热。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2. 题目:请举例说明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不同表现。
答案: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降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讲解、实验、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特点和条件,以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现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和凝固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一、教学内容1. 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其过程;2.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3.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4.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熔点和凝固点的测定方法;2. 通过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区分晶体和非晶体;3. 让学生掌握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以及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2. 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点和凝固点的测定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熔化和凝固实验器材;2. 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冰雪融化、水结冰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熔化和凝固的概念;2. 知识讲解:介绍熔化和凝固的定义,讲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和凝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6. 知识拓展:介绍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8. 布置作业: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二章物态变化第三节熔化和凝固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2. 熔点和凝固点的测定方法3.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4.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七、作业设计1.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熔化和凝固的概念;2. 解释什么是熔点,什么是凝固点,它们是如何测定的;3. 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掌握了熔点和凝固点的测定方法,并能区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2.3熔化与凝固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2.3 熔化与凝固一、教学内容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及其定义;2.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点;3. 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4. 熔点与凝固点的概念及关系;5. 实际生活中的熔化与凝固现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能正确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点;2. 掌握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3. 理解熔点与凝固点的关系,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点,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2. 教学重点:熔点与凝固点的关系,实际生活中的熔化与凝固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晶体和非晶体样品、温度计、热量计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冰雪融化、水结冰等生活中的熔化与凝固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2. 概念讲解:介绍熔化与凝固的定义,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点;3. 实验演示:进行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4. 热量变化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引导学生分析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5. 熔点与凝固点的关系:讲解熔点与凝固点的概念及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进行验证;6. 实际问题解答: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熔化与凝固问题;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熔化与凝固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及其定义;2.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特点;3. 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4. 熔点与凝固点的关系;5. 实际生活中的熔化与凝固现象。
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性,(对或错)(1)所有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都会吸收热量;(2)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相同;(3)熔点越高,物质的熔化过程越慢;(4)冰融化成水后,质量不变;2. 选择题: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A或B)(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2)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3)晶体和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相同;(4)晶体凝固成固体后,质量不变;3. 简答题:请简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及其原因;4. 应用题:某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了1200J的热量,若该物质的熔点为80℃,求该物质的质量。
苏科版物理2.3熔化和凝固教学案
苏科版物理 2.3熔化和凝固教学案一、教学内容1. 熔化的概念及其特点2. 凝固的概念及其特点3.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4.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
2. 让学生知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让学生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特点,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难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水、晶体和非晶体样品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冰雪融化、水结冰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有什么规律?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强调它们是物质状态变化的基本过程。
(2)教师讲解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如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等。
(3)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出示例题,如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多少?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5. 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熔化和凝固过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冬季道路结冰的处理、制冷设备的原理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2. 熔化和凝固的特点3. 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热量变化4.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判断题: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的引力。
()2. 计算题:一块冰熔化成水,质量为200克,冰的熔点为0℃,水的凝固点为0℃,求冰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已知冰的比热容为2.1×10³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³J/(kg·℃))3. 论述题:结合生活实际,说明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3熔化和凝固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3 熔化和凝固一、教学内容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定义;2. 熔化和凝固的吸热和放热特点;3.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其意义;4.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5. 熔化和凝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掌握其定义;2. 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吸热和放热特点,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 让学生掌握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能够正确判断物质的状态变化;4. 让学生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5.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2. 教学重点: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特点以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冰、水、温度计等);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冬天冰雪融化、夏天水结冰的现象,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定义;3. 特点讲解:讲解熔化和凝固的吸热和放热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并验证这些特点;4. 熔点和凝固点的讲解: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讲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其意义;5. 晶体和非晶体区别讲解:通过实验观察和对比分析,讲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6. 实际应用讲解: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讲解熔化和凝固在实际中的应用;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熔化和凝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其定义;2. 熔化和凝固的吸热和放热特点;3. 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及其意义;4.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5. 熔化和凝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冬天冰雪融化、夏天水结冰;2. 请举例说明熔化和凝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请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区别,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说课稿:2.3熔化和凝固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说课稿:2.3熔化和凝固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 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 -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过程; - 能够区分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 - 进一步认识物质的三态变化。
2.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熔化和凝固。
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和过程;•难点: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的区分。
4. 教学准备•教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师准备的电子教案PPT;•实验室所需的实验器材和物质。
5. 教学过程(1) 导入与热身•利用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物质的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引发学生对熔化和凝固的思考,例如: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熔化和凝固的现象?(2) 概念介绍•通过PPT呈现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帮助学生建立对概念的初步理解;•结合生活实例,解释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形象地理解。
(3) 条件和特点的区分•利用PPT展示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讨论;•分组活动: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熔化和凝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总结在PPT上。
(4) 实验演示•安排实验,展示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实验步骤:选择适当的物质进行实验,如将冰块加热至熔化,或将液态蜡冷却至凝固;•实验过程中,教师解释实验现象,让学生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5) 探究和巩固•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结果,总结物质熔化和凝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提示学生思考:物质在何种条件下会熔化?在何种条件下会凝固?•点拨巩固:结合新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
6. 总结与展望•总结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过程、条件和特点;•展望下节课的教学内容:2.4汽化和液化。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过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最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3《熔化和凝固》 课件
几种常见晶体
几种晶体的熔点/ ℃(标准大气压)
物质
金刚石 钨 纯铁
各种钢 各种铸铁
铜
熔点
3550 3410 1535
1300-1400
1200左右
1083
物质
金 银 铝 铅 锡
硫代硫酸钠
熔点 物质
1064
冰
962 固态水银
660 固态酒精
327 固态氮
232 固态氢
48 固态氦
熔点
0
-39 -117 -210 -259 -272
认识烛蜡熔化曲线:
温度/℃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2
蜡烛的熔化 4
整个过程是吸收 热量,温度持续 上升。
6 时间/min
归纳蜡烛和冰熔化规律:(书本)
➢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保_持_不_变_,需要_吸_热__.
➢蜡烛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不_断_升_高_,需要_吸_热__.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却 保持不变,即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类固体属于 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二、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1、晶体
⑴同种晶体凝固点和熔点相同
⑵、凝固特点:
①放热 ②温度不变
⑶、凝固条件:
①温度达到凝固点 ②继续放热
二、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2、非晶体
⑴没有凝固点 ⑵特点:①放热
②温度降低
思考:
下列图像分
别是晶体还
是非晶体?
①
②
熔化还是凝
固图像?
③
④
熔化、凝固的应用
冷冻食品保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熔化和凝固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进一步感知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
【知识梳理】
1、熔化是物质由态变为态的过程,熔化过程要热;凝固是物质由态变为态的过程,凝固过程要热。
2、固体分为和,它们显著的区别是晶体有:即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保持;而非晶体没有:即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温度是变化的。
常见的非晶体有:等。
3、熔点是的温度;凝固点是指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的,不同物质的熔点一般。
4、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②。
晶体熔化的的特点是:。
5、高烧病人常用冰袋降温,这是因为;北方的冬天,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可防止地窖里物品冻坏,这是利用。
【典型例题】
【例题1】如图是海波的熔化图像,由图像可知,它的熔点
是______,它的凝固点是______,图像中BC段表示
过程,这个过程必须______热。
【例题2】把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
过一段时间,则( )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无法判定。
【例题3】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例题4】如图,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磨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保护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例题5】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A.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B.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温度不断升高
C.晶体熔化时不需要吸热,
D.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都是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例题6】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
A.酒精温度计 B.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
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
【例题7】如图是甲物质吸热,乙物质放热的图线,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甲、乙物质都是晶体
C 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
D 甲、乙物质都是非晶体
【例题8】铅的熔点是328℃,那么温度是328℃的铅其状态是( )
A.一定是液态
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例题9】在对冰水混合物加热的过程中()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
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
C.只要还有冰,冰和水的温度0℃保持不变
D.冰和水的温度同时升高
【例题10】将一盆0℃的水放入0℃的房间内,用电风扇向水面吹风,则()
A、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少于原有水的总量;
B、水会结冰,结冰后室内气温下降;
C、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等于原有水的总量;
D、水不会结冰
【效果反馈】
1.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熔化特点的是( )
2.如图所示,一个烧杯中盛有0℃的碎冰,把装有0℃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中 (试管底部不接触烧杯底),对烧杯缓缓加热,当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不会熔化 B.熔化一半 C.全部熔化 D.熔化少于一半
3.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到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 )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4.下雪后,护路工人为了便于清除积雪,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这是由于撒盐后
( )
A.使积雪的温度上升到0℃而熔化 B.提高了冰的熔点
C.降低了水的凝固点 D.积雪会吸收盐放出的热量而熔化
5.在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相比,
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 (沸腾),这是因为(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6.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t时=6 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 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7.萘的熔点是80℃,则80℃的萘可能处于( )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状态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8.在横线上填上相关的物态变化名称.
① 用铁水铸造铁锅 ;② 钢锭变为钢水 ;③ 河水结冰 .
9.从电冰箱的冷冻室中取出一些自制的冰块,用温度计测量冰块的温度,发现其温度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0℃;然后将其放入暖和的房间里,则冰块 (选填“会”或“不会”) 立即熔化。
10.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 (1标准大气压下) 可知:80℃的酒精是 态,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 (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11.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则 (选填“甲”或“乙”) 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其熔化特点是 .
12.如图是某种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观察图像并回答下列问题:
(1) 计时开始时,晶体的温度是 ℃; (2) 它的熔点是 ℃;
(3) 熔化时间持续了 min ; (4) 晶体完全熔化后,又对它继续加热了 min ;
(5) 晶体完全熔化后,温度又升高了 ℃.
【基础巩固】
1.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 )
A .金属
B .水晶
C .冰
D .玻璃
2.用电烙铁对断开的线路用焊锡进行焊接,在此过程中焊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
A .熔化
B .先熔化后凝固
C .凝固
D .先凝固后熔化
3.在很冷的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主要原因是( )
A 、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高
B 、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
C 、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高
D 、液态酒精比液态水银的凝固点低
4.锡的熔点是232℃,那么232℃的锡( )
A 、一定是固态
B 、一定是液态
C 、一定是固液混合态
D 、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
5.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人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人一种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物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下图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图象的是
( )
6.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 .80℃的酒精是液态
B .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C.-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铅的凝固点是-328℃
7.夏天用同样多的0℃的冰和0℃的水来冷却汽水,结果是()
A.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的温度低 B.用水的效果好,因为水与汽水瓶容易接触C.用冰的效果好,因为冰在熔化成水时吸热 D.两者效果相同
8.乙醚的沸点是34 ℃,酒精的沸点是78℃,把液体乙醚、酒精和水的混合物加热并收集其分离的气体,则气体的收集顺序为()
A. 乙醚、酒精、水
B. 水、酒精、乙醚
C. 酒精、乙醚、水
D. 酒精、水、乙醚
9.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开始就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300℃,才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_______(选填“吸热”或“不吸热”)
10.固体水银的熔点是-39℃,当温度低于-48℃时,水银是_______态,在温度是36℃时,水银是______态。
11.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1) 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受热均匀,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2) 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变化,并每隔0.5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第1 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3) 根据下表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 由图像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
12、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试管中的固体颗粒大一点好还是小一
点好,为什么?
(2)实验中,使烧杯中的水缓慢升温的最
终目的是?
(3)实验中,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适当”的含义是
(4)画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该固体是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