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生态补偿机制运行调研报告

生态补偿机制运行调研报告

生态补偿机制运行调研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县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实践,总结成绩、指出不足,提出生态补偿机制运行的4条建议,以期为**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生态补偿生态红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

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基于“受益及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加快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良好契机。

20XX年,中央财政设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几年来,转移支付范围不断扩大,金额不断增加,但实践中还存在补偿不规范、补偿形式单一、补偿主体对象不明确等问题,特别是县级生态补偿仍处于探索阶段。

**县作为国家生态县,在生态补偿制度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县生态补偿实践现状(一)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20XX年,县政府召集环保、财政等部门,共同会商出台了系列生态补偿文件。

(1)出台《**县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明确**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全县共划定6类(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清水通道维护区、特殊物种保护区)生态红线区域,总面积平方公里,实施分级分类管控措施。

(2)出台《**县20XX年度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实施方案》和《**县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提出了严格保护运西自然保护区、自然恢复与修补射阳湖湿地等特殊生态产业区、生态重建与恢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工作任务,采取了建立协调机制、落实生态补偿等六条措施。

(3)出台《**县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资金管理办法》,明确生态补偿资金补助原则、范围、分配因素等。

(二)探索生态经济补偿。

20XX年初,县财政局会同县环保局根据**县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实施方案,以补助河道、河塘清淤项目为重点对象,拟定了**县20XX年度生态补偿资金使用方案,并以宝财预〔20XX〕9号文件予以明确,安排资金2268万元,其中20XX 年度省级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1045万元,县级财政预算内安排1223万元,专项用于河道、河塘清淤项目。

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

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

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不断提高,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了全球各国都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而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建立完善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

本文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制度。

一、生态公益林的概念生态公益林是指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由政府出资建设和管理的、以维护生态系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全民生态福祉为目的的森林资源。

二、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的背景生态环境的恶化,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和国家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各级政府开始着手建设生态公益林,并出台了各种政策和措施支持生态公益林建设。

然而直接投入资金建设生态公益林的成本成为了政府的负担。

因此,为了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公益林建设中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政府开始出台相关的补偿政策,以此鼓励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维护。

三、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内容1.生态公益林建设补偿政策政府为鼓励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

在此基础上,对于积极参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的人员、组织进行相应的经济补偿。

这种补偿形式主要是以补助形式实施,即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过程中,向参与者发放专项补助经费。

补偿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预算安排,即每年的扶贫资金里面会留出一部分作为生态公益林建设经费。

2.生态公益林保护补偿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公益林建设完成后,就需要进行后期的管理和维护。

生态公益林保护补偿政策就是为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公益林的后期管理和维护中。

对于积极参与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和保护的人员、组织,政府也会进行相应的补偿。

具体补偿形式不尽相同,一般包括经济补偿、优先维权等。

3.生态公益林产权转移补偿政策一些贫困地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对于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政府会采取经济补偿、搬迁安置等多种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针对生态公益林占用耕地或农村居民使用权的,采取以补贴经费的形式进行生态公益林产权转移补偿。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政策浅析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政策浅析

对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政策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当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政策建议。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政策1.3相关的法律体系建设滞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补偿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难以界定,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缺乏森林资源经营方面的法律法规,如森林资源经营权、使用权的流转、程序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等,导致森林资源的经营和流转受到一定的限制;二是现有的法律不足,尤其是对于森林生态效益的评估、补偿的方式及额度等,导致在补偿操作过程中地方政府的主观性较大,而且还存在较多的盲区。

2当前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与政策的完善对策2.1明确生态效益补偿区域的等级河流上游多处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却担负着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

由他们主要保护的森林等生态资源,效益却是全社会共享。

而且,享受生态效益的下游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应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由下游地区反哺上游地区。

应制定完善的等级划分标准和政策,针对上游地区发挥不同作用的生态林,划分出不同的等级,并给予不同等级的补偿。

这样可以增加上游森林经营者的积极性,努力经营生态林,提高其生态效益。

2.2拓宽补偿金渠道补偿金的来源不能仅仅依靠财政拨款,应通过多种渠道来筹集,确保对上游森林经营者予以充足的补偿。

建议从以下4方面来拓宽补偿金渠道:一是向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收益人收取一定的费用,例如对城镇居民的日常用水,以及林业相关企业的木材开采,景区、公园等林地相关资源的开发以及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热电厂等收取一定的生态效益补偿款。

二是建立生态税,设定一定的税率范围,根据各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和对森林生态效益的享受程度而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

生态公益林属于公共物品,其补偿金额也应由政府公共支出承担。

三是进行资金募集,允许森林生态资源的法人可以向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国内单位和个人等募集资金来用于森林生态资源的建设和经营。

但是应设立一定的程序来确保专款专用。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分析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分析

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分析生态补偿机制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政策工具,旨在通过经济手段促进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

其核心思想是让生态保护的受益者向保护者提供补偿,以激励保护行为和平衡利益关系。

近年来,生态补偿机制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范围和方式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范围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海洋等生态系统。

在森林领域,通过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公益林的所有者和经营者进行补偿,鼓励他们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在草原方面,开展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对禁牧和草畜平衡的牧民给予补贴。

湿地保护方面,建立了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对湿地的保护和恢复进行资金支持。

生态补偿的方式主要包括资金补偿、政策补偿、技术补偿和产业补偿等。

资金补偿是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生态补偿基金等形式向保护者提供资金支持。

政策补偿则包括税收优惠、信贷支持、项目倾斜等,为保护者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

技术补偿是向保护者提供生态保护和恢复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产业补偿则是通过扶持生态友好型产业,帮助保护者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1、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

例如,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推动下,森林面积不断增加,森林质量得到提升,森林的生态功能得到增强。

湿地生态补偿试点使得湿地面积萎缩的趋势得到遏制,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的实施,使得草原植被盖度提高,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2、农民和牧民的收入增加生态补偿机制为农民和牧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在一些生态脆弱地区,农民和牧民通过参与生态保护项目,获得了生态补偿资金,改善了生活条件。

例如,草原禁牧补贴和草畜平衡奖励使得牧民的收入得到了一定保障,减少了因过度放牧导致的贫困问题。

3、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生态补偿机制有助于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

东莞市生态公益林分区域差异化补偿的研究

东莞市生态公益林分区域差异化补偿的研究

东莞市生态公益林分区域差异化补偿的研究陈秀娟,林丽慧(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50)摘要:东莞市生态公益林补偿已实行20年,补偿标准逐年提高,但仍存在补偿标准偏低、实行“一刀切”的统一补偿标准等问题。

以截至2019年为止东莞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态公益林分区域差异化补偿方法,以生态区位、林分质量和林地权属作为主要指标,将全市生态公益林划分为3个级别,参考珠三角地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提出适用于东莞市的生态公益林差异化补偿标准,旨在为完善东莞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与相关研究提供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东莞市;公益林;差异化补偿中图分类号:S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3)24-0127-030引言生态公益林作为资源环境的重要屏障,其补偿机制的科学与合理是促进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保障。

生态公益林是森林资源的主体核心,在气候调节、水土涵养、生态环境改善、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着重要的作用[1]。

随着对生态公益林研究的深入开展,初期建立的单一的生态补偿标准不合理之处日益突出,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差异化补偿的建议,通过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调动各地管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生态效益,提供优质的森林生态产品,促进各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本文通过对比广东省珠三角其他发达城市补偿方案,对东莞生态公益林的管护现状、补偿机制进行了研究,参考国内其他区域生态公益林差异化补偿案例,探讨完善东莞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的途径,为促进东莞市生态公益林激励性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其他地区制定差异化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提供借鉴。

1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研究进展1.1东莞市生态公益林补偿情况1999年起,东莞市生态公益林补偿已全面开展,2019年东莞市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为387990亩,实行“一刀切”的统一补偿标准,补偿标准为58元/亩,由市、镇财政按比例承担,市级生态公益林尚未纳入补偿范围。

生态公益林现状及补偿机制探讨

生态公益林现状及补偿机制探讨
中图分类号 :S7 5 8 文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号 :1 0 ~ 6 0( 0 8) 2 0 7 — 3 0 3 2 3 2 0 0 ~ 0 5 0
生 态公 益林 是 指 为维护 和 改善 生态 环境 ,保护 生 态 平 衡 、保 护 生 物 多样 性 等 满 足 人 类 社 会 的 生
的单位应当获得补偿 ,以保证公益林建设 的不断发
展 ,否则公 益林经 营必然 走 向衰败 。
22我国现行财 政体制 的 问题 ,
较 轻 ,可 以进行 开 发利用 。பைடு நூலகம்态公 益林 建设 是 指按 照 一定建 设技 术标 准 ,对规 划 用 于生 态公 益林 的 土 地和 现有 生态公 益林 进行 营 造和 管 护 的过程 。生态 公 益 林 建设 以 实现 人类 社会 经 济 的 可持 续 发 展 为 宗 旨,以生态林 业理 论 为指 导 ,以追 求森林 的生态 和 社会效 益最 大化 为 目标 ,遵 循 自然 规律 ,依 靠科
我国生态林 建设远远落 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的 主要成 因有:
21生态 林的 外部 性 问题 . 在 我 国 ,由于 以提供 生 态效益 为主要 目的的公
位 ;生态公益林面积 612 5 h ( l, 万 m 其中防护林 6
面 积 5446 7. 3万 h ,特 种用 途林 面 积 680 m 3 ,2万 h ) m ,占林地 面积 的 3 , 70 3%。
2 I , 念林 建 设 滞后 的成 我 玉上 I
百分点。我国森林 面积居俄罗斯 、巴西 、加拿大 、 美国之后 , 列世界第五位 ,森林 蓄积居俄罗斯 、巴
西 、美 国 、加拿大 、刚果 ( )之后 ,列世界 第六 民 位 ;人工林 保存 面积 53 57 2.3万 h ,列世界 第一 m

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与实践

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与实践

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与实践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生态补偿机制逐渐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分析其重要性和作用,并对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和背景生态补偿机制,顾名思义,是指为了补偿生态系统因人类活动而遭受的损害,采取一系列的经济和政策手段,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其背景是由于人类的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和作用1. 保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服务功能,例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空气净化等。

通过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促使人们意识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完整和稳定。

2.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激励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促进可持续发展。

3.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引导社会公众形成绿色意识,加强对生态保护的认识和参与,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可以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案例1. 碳排放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常见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进行配额管理和交易,引导企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达到减少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 水资源补偿费一些地方政府采取了按照水资源利用情况向企事业单位收取水资源补偿费的方式,用于补偿受损的生态系统,促使用水单位更加节约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3. 自然保护区补偿一些自然保护区管理者通过向周边地区提供生态补偿金,以鼓励周边地区居民参与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生态补偿机制的挑战和前景尽管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实施仍面临一些挑战。

生态补偿机制与研究

生态补偿机制与研究

生态补偿机制与研究引言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通过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者提供经济或其他形式的补偿,以促进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工具。

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生态补偿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原则、实施方式以及研究进展,并通过案例分析评估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一、概念与原则1.1 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生态补偿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使用者实施一种经济或其他形式上的约束与约束措施,以实现对环境质量、自然资源保护等方面所造成损害进行弥补或修复。

它是一种通过经济手段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并为其提供相应回报的工具。

1.2 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1)公平性原则:生态补偿应基于公平原则进行,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

补偿的金额或方式应根据损失程度、责任主体和公众利益等因素进行确定。

(2)可持续性原则:生态补偿应促进可持续发展,确保资源的长期利用和保护。

同时,生态补偿机制本身也需要具备可持续性,以确保长期有效性。

(3)责任原则:生态补偿应建立在责任制基础上,明确资源使用者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领导也应承担监管和管理职责。

二、实施方式2.1 生态补偿机制的主体(1)领导主导型:领导在生态补偿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法律法规等手段进行约束和管理。

(2)市场机制型:通过市场手段实现资源使用者之间的交易,并根据市场价格确定补偿金额。

(3)公众参与型:鼓励公众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并提供相应的奖励或激励措施。

2.2 生态补偿方式(1)经济性补偿:以经济手段对损失进行弥补或修复。

包括直接支付、税收调节、资源税等形式。

(2)生态修复:通过植树造林、湿地修复等方式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

(3)技术支持:为资源使用者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能力。

三、研究进展3.1 国内研究进展(1)生态补偿效果评估:通过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生态补偿进行评估,分析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
加强宏观调控森林生态工程建设区实行森林保护和禁伐政策直接影响到当地林业职工的收入及当地经济发展特别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区国家应采取宏观调控政策对这些地方实行资金倾斜调动受益地区对天然林保护区域进行帮扶和援助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当地经济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森林资源良性循环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中图分类号 : F 3 2 6 . 2 0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3 4 4 ( 2 0 1 3 ) 2 3 — 0 3 0 2 — 0 2
设的开展。 由于缺少 国家发起性 的投入, 就会是生态林的初步建 立缺 少 另外森林的管理缺少资金 , 这使大片公益林疏于管理 , 树木 数量逐 森林 生态 效益补偿是指 国家在保 留森 林面积 的基 础上 为了充分发 基石 , 渐 减少 , 最 终变成荒地 , 最 后对于那些 管理看守这些 生态 公益林投入 的 挥 生态 效益而建立 的, 它主要是 由国家投资筹建 , 然后森林 生态效益 的 更让 这些管理者缺 乏管理积 极性 , 这 些 经 营者需要再 向国家交一部分 的补偿费用 的方 法来维持生 态效益 资金 经 营 者 的补 偿 款 迟 迟 未 能 到 位 , 循环链条 ,这些资金再 反过来对森 林进行保护和管理 的一种法律机制 。 都使公益生态林很难 能够 持续稳 定的发展下去 。 2 森 林生态 效 益补偿 的一些研 究 在我 国的 《 森林法》 中 明确提 出要建立森林 生态效益补偿基 金的基本 设 想, 这部法律 主 旨是 由国家承担这些 资金 的主体 , 并通 过林业管理 部 门 谈到森林生态补偿遇 到的诸多问题 , 我们就不得不谈 到问题的解决 的预算管理 , 再由民营注入推动力 , 使这一机制能够可持续的运行下去。 办法 , 不然谈的再多都是零。谈 到解决办法 , 笔者觉得应该从 以下方面着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综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

林业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一些地方滥伐林木、破坏林地生态环境,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失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旨在通过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本文就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及意义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是指政府、企业或者个人对于林业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补偿的一种经济手段。

这一机制是基于对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用以弥补资源利用者对生态系统的负外部性,并激励其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林业资源。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从而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关于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逐渐增多,学者们对于这一机制的理论基础、政策制定和实施路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补偿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内涵、适用范围和制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

在政策研究方面,学者们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林业生态补偿政策,并总结了这些政策的特点和经验。

在实证研究方面,一些学者通过对具体案例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在国外,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

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生态补偿政策,并对这些政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美国的生态补偿政策主要针对私有林地的保护和管理,强调市场化机制和生态服务市场的建设;欧盟的生态补偿政策则主要关注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重点生物多样性区域,采取了补偿补助和奖励措施。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现状呈现出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相结合、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相互借鉴的态势。

林业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林业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林业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分析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

在这一背景下,林业生态补偿政策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经济手段激励保护者积极参与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

本文将对林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

首先,林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全球森林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而林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出台,为森林资源的保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激励,政府鼓励森林保护者积极参与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从而减少了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滥伐现象。

这种政策的实施使得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为后代留下了更多的绿色财富。

其次,林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生态系统退化的背景下,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是当务之急。

林业生态补偿政策通过对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的经济激励,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投身于生态恢复项目中。

这些项目包括森林植被的恢复、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栖息地的修复等。

通过这些努力,生态环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得到了提升。

此外,林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也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农村地区,林业资源是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然而,由于过度砍伐和不合理利用,农村地区的森林资源正面临着枯竭和退化的风险。

林业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为农民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的方式。

通过参与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农民可以获得经济补偿,同时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这种政策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尽管林业生态补偿政策在促进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政策的执行和监管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由于资源分散和监管不到位,一些地区的生态补偿资金使用不当,甚至出现了腐败现象。

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

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

VS
管护资金不足,导致管护工作难以有 效开展,影响了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 发展。
04
完善补偿制度的建议与措 施
提高补偿标准
总结词
合理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
详细描述
目前的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相对较低,无法充分激励林农参与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因此,应当根据经济发 展水平和物价指数等因素,合理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以增强林农的参与意愿和积极性。
补偿方式应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林农的需求相适应,确保林农的接受度和满意 度。
补偿方式应有利于促进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和发展,提高林农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补偿制度的实施效果
补偿制度的实施应有利于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生态 服务价值,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补偿制度的实施应有利于提高林农的收入和生活 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05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案例一:某地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与补偿
背景介绍
某地区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启动 了大规模的生态公益林建设项目 。为了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当 地政府对生态公益林采取了相应
的补偿措施。
补偿模式
该地区采用了货币补偿模式,根 据林地面积和树种类型确定补偿 标准,直接支付给林地所有者或
经营者。
益林保护和管理的效果。
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力度
要点一
总结词
加强管护力度,确保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应当建立健全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明确各级政府 和林农的职责和权利,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生态公益 林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当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公众对生态公益林重要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实施效果
通过生态公益林建设与补偿,该 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得到了显著提 升,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同时,当地居民也获得了经济上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

1 中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近年来党和政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政策措施,有力地推进了生态状况的改善。

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深刻地感受到在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特别是有关生态建设的经济政策严重短缺。

这种状况使得生态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受益者无偿占有生态效益,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激励;破坏者未能承担破坏生态的责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

这种生态保护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不仅使中国的生态保护面临很大困难,而且也影响了地区之间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

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以便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促进生态和环境保护,促进城乡间、地区间和群体间的公平性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当前,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要求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次提案,呼吁尽快建立相关机制和政策。

与此同时,学术界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和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等的研究,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政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此外,中央政府和许多地方积极试验示范,探索开展生态补偿的途径和措施。

2005年1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关系到中国未来环境与发展方向的纲领性文件都明确提出,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为了建立促进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党中央、国务院又提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这些都充分表明,中国目前已经具备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科学研究基础、实践基础和政治意愿。

中国的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

中国的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

LOGO中国的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谷振宾赤峰• 2012.04内容概要生态补偿的提出与政策演变1现行的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2公益林生态补偿面临的问题3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的完善4一、中国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演变“生态补偿”正式提出生态补偿的早期实践1992年,国务院批转原国家体改委《关于1992年经济体制改革要点的通知》中提出“要建立林价制度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实行森林资源有偿使用。

”这是“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首次在国家官方文件中出现。

1980年代,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几年后,“以资代劳”或“以款代劳”,然后雇佣专业队植树的形式开始在全国主要城镇出现,“绿化费”实际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写入《森林法》1998年4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以通过的《森林法》修正案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提供生态效益的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森林资源、林木的营造、抚育、保护和管理。

” “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纳入国家预算2001年11月,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发布了《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暂行)》(财农[2001]190号),决定选择11个省(区)的2亿亩重点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开展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试点,总投入10亿元人民币。

“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正式建立2004年10月,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发布了《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农〔2004〕169号),“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转为“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正式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两次修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2007年3月,发布了《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农[2007]7号)2009年11月,修订了《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农[2009]381号)国家层面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次性安置费、公益林管护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退耕还林还草补偿、荒山造林补偿京津风沙源保护工程:生态移民、退耕补偿 地方层面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1998年开始,广东省对核定的生态公益林按2.5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偿。

林业生态补偿政策研究

林业生态补偿政策研究
2.在林业生态补偿政策中,补偿标准可以全国统一,无需考虑地区差异。()
3.林业生态补偿金应由政府全额承担,不应涉及其他筹资渠道。()
4.实施林业生态补偿政策可以有效地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5.林业生态补偿政策仅关注森林的生态价值,不考虑其经济和社会价值。()
6.生态补偿金的发放应当基于林业经营者的需求,而不是基于他们提供的生态服务。()
B.仅来自林业企业上缴
C.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也可以多元化筹集
D.主要通过民间捐赠筹集
第二部分多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林业生态补偿政策的目标包括以下哪些?()
A.提高森林覆盖率
B.促进生态保护与修复
C.提升林业经济效益
A.补偿标准的确立
B.补偿范围的确定
C.补偿资金的分配
D.补偿效果的评估
7.以下哪项不是林业生态服务功能?()
A.水源涵养
B.防风固沙
C.碳汇功能
D.提供林木产品
8.关于林业生态补偿金的用途,以下哪个选项是错误的?()
A.用于生态保护和恢复
B.用于补偿林农的生态服务提供
C.用于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D.用于林业企业利润分配
1.请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林业生态补偿政策在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方面的积极作用。(10分)
2.请论述在制定和实施林业生态补偿政策过程中,应如何平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并提出你的建议。(10分)
标准答案
第一部分单选题
1. C
2. B
3. D
4. C
5. D
6. A
7. D
8. D
9. D

建立现代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探讨

建立现代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探讨

是林 业分 类经 营改革 的 热点与 难点 。下 面文章 阐述 了当前 生 态公益林 经 济补偿 机制 的相 关探 讨 。
关键 词 : 林生 态资 源 ; 态公 益林 ; 森 生 补偿 机 制 ; 制度
1 森林生态资源
森林 生 态效 益 实 际 上就 是 森 林 生 态 资源 的 表 现形
点时必 然 考虑距 公 园和 森林 的远 近 、 当地公 共设 施 的水 平 、 围环 境特 点等 。 周 森林 生 态 资源 是 一个 范 畴 , 种环 境 , 可 能 是 实 一 它
是后 者 的基 础 。森 林 生态 资源 以直接 或 间接 、 形或 无 有 形 的方式 向社会提 供 多种 服 务 , 从而 影 响生 态环 境为 其
害 防 治工 作. 强 相思 类树种 病 虫 害研究 和 防治 力度, 加 加 大 经 费投入 力度. 为病 虫害 防治工 作提 供科 技支撑 。
据林 业 生产周 期长 、 林后 防 治困难 等特 点. 成 重点抓 林业
技术 措施 的 防治方 法. 病虫 害防 治工作 纳入 林业 生产 把
自然 也有 其所 有 者 ; 森林 生 态资 源状 况通 过 其生 态效 益 的 高低来 反 映 。社会 根据 生态 公 益林 的生 态效 益 大小 , 对 森林 拥 有者 给予 补偿 , 以使 得 生态 资产 能在 市场 机 制
下 实现 持续 发展 。
1 森 林 生态功 能 . 2
森林 生态 功 能是 森林 资源 本 身所 具有 的效 用性 , 它 包 括 防 风 固沙 、 保持 水 土 、 涵养 水 源 、 节气 候 、 供 游 调 提 憩 环境 等 多种 生态 服 务形 式 。按照 劳动 价值 理 论 , 林 森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是指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林业生产和保护活动进行补偿,以激励和引导各方面参与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制度安排。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林业生态补偿的机制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主要包括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两种方式。

直接补偿是指国家对林业生产者和保护者给予经济补偿,以弥补其因参与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活动而产生的经济损失。

间接补偿是指国家通过实施相关政策措施,为林业生产者和保护者提供政策支持和服务,以提高其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林业生态补偿的政策林业生态补偿政策是国家为实现林业生态补偿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主要包括林业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

林业补贴政策是指国家对林业生产和保护活动给予财政资金支持,以鼓励和引导各方面参与林业生态保护和建设。

税收优惠政策是指国家对林业生产和保护活动给予税收减免优惠,以降低其生产成本和财务负担。

金融支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加大林业信贷投放、优化林业金融服务等方式,为林业生产者和保护者提供金融支持。

林业生态补偿的效果评价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是检验其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

效果评价应从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进行。

生态环境效益评价主要包括森林资源增长、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经济效益评价主要包括林业生产者收入增加、产业发展等方面;社会效益评价主要包括就业、民生改善、社会参与等方面。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问题,需要从多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在实践中,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林种、不同树种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补偿标准和政策体系,以提高林业生态补偿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和引导,提高各方面对林业生态补偿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林业生态补偿的良好氛围。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林业生态保护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林业生态保护

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林业生态保护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林业生态保护林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撑,但长期以来,由于开发利用不慎,导致了林业生态环境的恶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以促进林业生态保护。

一、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林业生态保护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由于林业资源的特殊性,往往难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充分的保护。

因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首先,林业生态补偿能够促进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通过给予生态补偿,可以引导林业经营者将更多的注意力、资源和资金用于生态保护,从而避免过度开发和恶性竞争。

其次,生态补偿机制有助于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通过将生态补偿与社会各界的资源整合起来,可以凝聚更多的力量,共同保护林业生态环境。

最后,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形成林业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

通过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补偿政策和措施,可以确保林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一项长期的工作。

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原则针对林业生态保护的具体情况,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遵循公平原则。

生态补偿应该基于科学依据和公正的评估方式,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平等的保护。

2. 强调多元参与。

生态补偿应该鼓励和支持各方的积极参与,形成共治、共建的局面,实现林业生态保护的共同目标。

3. 注重激励机制。

生态补偿机制应该设立激励措施,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引导各方主动参与生态保护,提高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突出生态效益。

生态补偿的核心是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因此应该重点关注生态效益,确保补偿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具体措施为了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应采取以下具体措施:1. 制定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通过立法,明确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地位和责任主体,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

2. 设立生态补偿基金。

浅析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质量的技术措施

浅析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质量的技术措施

浅析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质量的技术措施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质量,是当前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公益林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环境、保障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发挥公益林的生态保护功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提高其保护质量。

本文将从林木培育、生态补偿、防火措施等方面浅析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质量的技术措施。

一、林木培育1. 种苗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树种种苗进行生产,提高树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2. 树龄控制:对于公益林中的乔木种,要合理控制树龄,定期更新,使林分结构年轻化,保持林分的生机和活力。

3. 栽植技术:采用科学的栽植技术,保证种苗的成活率和生长率,提高树木的生长质量和林分的整体质量。

二、生态补偿1. 森林抚育:对于公益林中的植被进行抚育和管理,保持森林的密度和丰富度,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2. 生态调控:通过不同的生态措施,如调节植被结构、恢复退化地区、构建生态廊道等,修复和重建生态系统,提高生态功能和服务能力。

3. 生态保护:加强对公益林区的生态保护力度,对病虫害等森林灾害进行预防和控制,减少森林资源的损失。

三、防火措施1. 防火道路:建设和维护公益林的防火道路,便于森林防火部门进行巡逻和扑救。

2. 防火设施:设置防火设施,如防火塔、观测哨、水源设施等,加强森林防火的监测和救援能力。

3.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益林区域的防火宣传和教育,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的防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科学的林木培育、生态补偿和防火措施等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公益林生态保护功能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发挥公益林的生态保护作用。

希望相关部门和公众能够重视公益林的生态保护,共同努力保护和建设我国的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公众态度。目前公众的环境意识正 逐步增强,要求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很高,然 而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供给不足。公益林补偿 制度供给能够增加生态效益供给,符合大多数 公众利益,因此大部分公众会支持。 • 第四,上层决策者的净收益。上层决策者 的净收益对制度供给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项制度供给不能满足上层决策者的效用 最大化原则,这项制度将不会出台。公益林补 偿制度供给,可能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受 到这部分人的阻挠,但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会 得到大部分居民的支持,也会受到国际社会的 赞誉。所以,对于政治家而言,这是利大于弊。

第三,技术。技术变化决定制度结构及其 变化,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对制度变迁的影 响是多方面的,例如技术进步降低了交易费用 并使原先不起作用的某些制度起作用。技术进 步能降低产权的排他性费用。公益林生态效益 补偿制度的需求,也受技术因素的制约。在现 有技术条件下,由于公益林所发挥的生态效益 不具有排他性或排他费用很高,因此目前通过 市场机制向受益者直接收取补偿费,成本过高, 使需求受到抑制,可见仅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 公益林补偿问题。目前技术状况使人们对政府 公益林补偿制度的需求更强烈。
• 2、国内
• 目前我国国家重点公益林的生态补偿采用公共支 付体系,一些地方也向受益者收取生态效益补偿费, 其中从水、电收入中提取补偿费较多。 • 中央政府森林生态效益补助历程:第一阶段:向 受益者收费方案(1996年 );第二阶段:政府基金分 成方案,从14项政府基金(专项收费、附加)收入中 抽取3% (1999年) ;第三阶段:国家重点公益林中 央财政补助方案 ,在全国11个省区、24个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进行试点,当年中央财政投入10亿元人民币, 共涉及2亿亩国家重点公益林 ;2004年从非天保工程区 选择4亿亩先期纳入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范 围,每年中央财政拨款20亿元,每年每亩还是5元 。
• (5)Landell-Mills(2002)对全球出现 的森林环境服务市场进行综述,指出国 际上有280多个实际存在(或计划)的森 林环境服务补偿的案例,其中生物多样 性交易72个,森林生态旅游服务51个, 固碳服务75个;(6)指出:哥斯达黎加 利用温室气体贸易、生态旅游、生物制 品的收益分成筹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资 金 ( Rene Castro ,Luis Gamez ,Franz Tattenbach and Naomi Olson,1998)。
• (1)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相对产品和要素价格。诺思认为, 企业家总想创新制度来利用那些生产要素价格 不高的要素和产品,节约利用那些生产要素价 格较高的产品。诺思以劳动力和土地相对价格 变化为例进行说明:西欧中世纪,劳动力稀少, 土地丰富,这时产生了针对劳动的制度需求; 随着人口的增加,土地变得相对稀缺,土地价 格升高,产生了针对土地制度的需求。目前我 国生态环境恶化,环境资源变得相对稀缺,森 林生态资源也越来越成为稀缺性资源,森林生 态的相对价值正在不断提高,因而会产生保护 和建设公益林的制度需求。保护和建设公益林 的关键在于资金问题,建立公益林补偿制度正 是为了解决资金问题。于是,也会产生公益林 补偿的制度需求。
• (一)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
• 1、国外 • 国外相关研究成果有:(1)森林趋势组 织的Sara Scherr博士(2002)认为,由公众对 生产者所提供的生态效益进行支付,由私人组 织开展生态效益交易;各种补偿手段各有优缺 点,究竟采用哪种手段更合理,应视具体情况 而 定 ; ( 2 ) 美 国 农 业 部 经 济 研 究 局 Ralph Heimlich(2002)认为,在实施公益林生态效 益补偿项目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并 遵循农户自愿的原则;应当科学确定政策目标, 合理确定补偿金额和补偿期;

第四,市场规模。目前我国国民经 济和居民收入水平正在逐步提高,居民 的环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 居民要求改善生态环境。而且,随着我 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对环境的需求也会 增加。需求规模的扩大提高了公益林补 偿制度的需求强度。
• (2)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国家法律、政策。一种稳定而有活 力的宪法秩序会降低制度创新的成本和风险, 宪法秩序为制度安排规定了选择空间并影响着 制度变迁的进程和方式。宪法秩序直接影响进 入政治体系的成本和建立新制度的难易程度。 我国宪法、森林法以及其他的法律、政策都强 调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特别是森林法还规 定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因此,我国的 法律、政策不仅不会阻碍公益林补偿制度的制 定,而且促进了补偿制度的供给。
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陈钦 博士
2006年8月21日
内容框架
1、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动态; 2、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理论分析; 3、公益林生态补偿政策的评价; 4、公益林生态补偿的筹资机制; 5、公益林生态补偿费的分配机制; 6、公益林生态补偿的运行机制; 7、福建省现有公益林生态补偿的案例研究。 8、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主要通过公共支付体系、 交易体系和自主协议进行;公共支付体系具体 政策手段包括财政补助、税收减免和建立林业 基金进行补偿。 • 国外对森林的扶持和补偿主要通过立法形 式固定下来,使林主有稳定的预期,防止未来 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尤其是政策风险;而且 国外对公益林补偿的法律规定比较详细,易于 操作;并且,具体操作时一般都签定合同,以 合同形式规定林主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点值得 我国借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据该法律,各级政府在提出支出要求时, 必须制定一套能综合反映支出效应、便于考核 的绩效评价指标。英国政府公共政策绩效评估 始于1968年,在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执 政时期,得到重视和发展。英国绿皮书 (Green Book)是英国政府政策评价的技术指 南,它在政府各部门的某项开支或其它政策建 议实施之前,就如何对其进行评价提供指导。 最新版本的绿皮书明确提出其宗旨是:确保所有 政策、计划或项目在采纳之前必须回答: (1)有 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达到这个目标?(2)这些资 源有没有更好的用途?绿皮书的设计是为了促 进有效的政策制定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3)加拿大的Cary Bull博士(2002)构想了 一个全国性的碳交易网络框架,该框架包括国 家级碳网络、森林的培育者、认证机构、风险 管理机构、温室气体交易所和联合国相关机构, 并且说明了这些机构各自应承担的职责; (4) 从国家和地区角度测算,森林保护的总效益超 过其机会成本。然而,从森林所在地角度测算, 森林保护的成本显著地超过其效益。可见,森 林保护的效益主要归国家和地区,而成本大部 分由当地负担。所以,如果没有其它收入转移 机制,那么当地居民的森林保护成本应当得到 补 偿 。 ( Matleena Kniivilä Ville Ovaskainen , and Olli Saastamoinen,2002)
• 1、政策评价渊源 • 1951年由哈诺德· 拉斯韦尔和丹尼尔· 勒纳 合著的《政策方向》(The Policy Orientation) 被公认为开创了政策研究的学术先河。世界上 政策评价实践始于美国,美国早在1949年就提 出了绩效预算,对政府预算支出进行评价,随 后,英国、法国等开始实行以计划为中心,以 成本——绩效为评价标准的预算编制方法。 1993年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政府绩效与成果 法案》,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专门为政府 绩效制定的法律。
2、运用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理论分析公益林 生态补偿
• 运用公共物品理论论证了公益林属于公共 物品,具有明显的外部经济性,政府有必要适 度干预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健全,在 公益林保护的资金筹集、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发 挥一定的作用。不过,国外理论研究和实践经 验表明,在条件具备情况下,公益林生态补偿 也能市场化。所以,也要探索我国公益林生态 补偿的市场机制。 • 为下文筹资机制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国外对公益林生态补偿进行理论研 究比我国早,国外市场化补偿的实践案 例比我国多,但是总体上还是较少,所 筹集的补偿资金占公益林建设和保护总 投入的比例还是比较低,仅靠市场机制 不能满足补偿资金的需要,不过国外市 场补偿实践经验有的值得我国借鉴。由 于国情和林情不同,也不能照搬这些经 验。对公益林的经济扶持离不开当地的 社会、文化和经济等条件,因此,有必 要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和林情开展此项研 究。
3、运用福利经济学分析公益林生 态补偿
• 如果一个特定的改变使受益者的福利增进 很大,以至于在完全地补偿了受损者的福利损 失后还有剩余,那么基于新帕累托标准,这一 改变就是一个潜在的社会福利改进。公益林保 护使广大公众、相关单位和个人受益,具有受 益者的福利增加显著大于受损者的福利减少的 特征;国内外专家研究结果也表明公益林的生 态效益大于经济效益。 所以,要补偿。 • 通过补偿,使受损人数减少,使受损者损 失数量减少,公益林保护的制度变迁就会更顺 利,保护效果就会更好。
4、 运用产权理论分析公益林生态补偿
• 生态补偿有利于发挥公益林产权的激励作用 • 公益林生态补偿需要明晰的产权,这是补偿机 制建立的基础。 • 为什么要补偿:由于目前公益林所发挥的生态 效益被无偿享用,使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得不到 实现;又由于受到政府公益林保护政策的约束, 公益林的经济效益也不能实现,于是林主投入 的成本无法回收。目前我国政府公益林保护政 策侵害了林主的产权收益,使林主遭受经济损 失。 • 公益林产权保护的形式——生态补偿 。
第二,国家法律、政策。宪法和其他法律的 变化,深刻影响创立新制度的预期成本和收益, 使原来不可能的制度创新,现在变成可能了,因 而也深刻影响对新制度的需求。《中华人民共和 国森林法》第八条规定:“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 益补偿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中 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规定: “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的经营者,有获得森林生 态效益补偿的权利。”这使人们对这项制度安排 的预期成本降低,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出 台的期望值增大,于是制度需求的强度也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