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初中小班化素质教育研究中期报告
关于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关于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小班化教育是以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个性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被称为“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
2014年,我校有幸成为胶州市小班化教学实验校之一。
推行“小班化教育”实验,是我校教育发展的必然,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崭新而又广阔的空间。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我校课题实验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对“小班化教育”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课题的研究内容我校的研究课题是“关于小班化教学的实践瑟研究”。
为使研究有序地开展,我们将课题分解为四个子课题,包括:小班化教学在语文学科的研究,小班化教学在数学学科的研究,小班化教学在艺术学科的研究,小班化教学在德育教育的研究。
三、研究的目标1、实现学生快乐地学、自主地学、个性地学,让每个孩子在小班化的环境中幸福成长,成为追求美的人。
2、探索出小班化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促进教师观念与教学行为的变化,让每一位教师在小班化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成功,成为追求美的人。
3、提升学校办学理念,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将正北小学建设成为一所独具魅力的小班化学校。
“以小班化教学为载体,实施康乐教育”是我们所追求的办学目标。
三、课题研究方法1、课题组定期开展培训活动。
采用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与研讨相结合;看光碟、看录像与研讨相结合;骨干带动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展示课、研究课、汇报课)等相结合;实践与论文、案例交流相结合。
除了集中培训外,我们还要求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子课题进行自学,完成学校规定的五个一,每学期自学内容不少于3000字(记在统一印制的科研理论学习笔记上),从而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
2、实验教师定期讨论。
课题组决定在每周的校本教研中穿插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并将其作为本年度我校的教研重点,间周进行课题研讨活动。
在研讨会上教师们互相交流课题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总结研究成果,形成文字。
课题研究中期进展报告
课题研究中期进展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一背景下,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感自身的不足和教育工作的艰巨性,因此选择了“教育质量评价与改进”的课题进行研究。
二、研究内容该课题主要研究如下内容:1.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和分析通过对现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梳理和分析,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使其更加符合实际。
2.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与工具研究各种教育质量评价的方法和工具,探索其优缺点,为教育质量评价提供科学的支撑。
3.教育质量评价与改进应用研究以某市的初中教育为例,探索教育质量评价与改进的应用研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三、研究进展在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我已经完成了以下进展:1.初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初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育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家庭教育等五个方面。
2.研究了现有的教育质量评价方法和工具,如教学质量评价问卷调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家长满意度调查等,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3.在某市的3所初中先行试点,开展了教育质量评价与改进的应用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初步探索了教育质量评价与改进的有效途径。
四、下一步工作在研究中期进展的基础上,接下来我将继续深入研究,重点开展如下工作:1.加强对教育质量评价指标的归纳总结和细化,确定初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标准。
2.深入研究各种教育质量评价方法和工具的操作规范,确定相应的标准和流程。
3.进一步开展应用研究,扩大试点范围,跟进整改情况,完善教育质量改进体系建设。
四、总结在课题研究的中期阶段,通过对现有教育质量评价指标、方法与工具的研究,深入探索了教育质量评价与改进的理论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研究、扩大应用,不断推动教育质量评价与改进的深入发展,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小中过渡教育实验》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
《小中过渡教育实验》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小中过渡教育实验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汇报1. 研究背景小中过渡教育是指在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过渡阶段,提供合适的教育环境和支持,以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研究和发展要求。
本课题旨在研究小中过渡教育的实践效果和改进措施。
2. 研究目的本阶段研究的目的是收集并分析小中过渡教育实验的初步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小中过渡教育的持续改进。
3. 研究方法在本阶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来收集数据。
问卷调查被分发给参与实验的学生和家长,以了解他们对小中过渡教育的看法和体验。
访谈则针对实验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以了解他们对实验效果和难点的评价。
4. 研究结果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分析,我们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学生和家长普遍对小中过渡教育持积极态度,认为这种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适应中学研究;- 实验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也表示认同这种教育模式的价值,但也指出需要改进的方面,如教师培训和资源支持;- 个别学生在过渡期间遇到了适应问题,需要更多个性化的支持和关怀。
5. 下一步工作基于本阶段研究的结果,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与实验学校的合作,定期交流和分享经验,共同探索小中过渡教育的最佳实践;- 设计和开展个性化支持计划,帮助那些在过渡期间遇到适应问题的学生;-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在小中过渡教育中的专业水平。
6. 结论通过本阶段研究,我们初步了解到小中过渡教育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改进的空间。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优化小中过渡教育的实施方案,以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研究成效。
以上是我们在小中过渡教育实验课题研究阶段获得的成果汇报,谢谢!。
小班化教育中合作学习的研究中期报告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专项课题“小班环境下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中期报告綦江区文龙小学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针对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结合我区和我校实际情况,我校申报了《小班化教育中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
课题主持人由綦江区文龙小学校长刘德锐同志担任。
各级领导对我校开展小班化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设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成为我们开展这项研究的动力。
本课题于2013年12月12日由綦江区教科所批准,已于2013年xx月xx 日在綦江区文龙小学进行开题论证,接受专家指导,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
自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积极参与课题活动,大胆创新研究,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实践经验,也取得了一些可借鉴的阶段性成果。
现将中期研究工作整理汇报如下,请专家组审议。
一、课题前期工作进展情况课题立项后不久,我们组织了开题论证会,会后根据专家的意见及时校正了研究方向、整合了研究内容、完善了研究方案、优化了研究方法。
以目前为止,课题组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在课题实施的初期,我们就成立了课题实施研究小组,负责对课题的协调、研究和管理,同时制定和完善了课题管理的制度,如:责任制度、学习制度、研究制度、报告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和奖励制度等。
课题研究分工清楚、思路清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真抓实干,定期活动,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强化过程管理,提升研究品味。
我们努力走实、走稳、走好研究过程,坚持每月一次的课题例会制度,汇报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布置各自的任务,及时总结研究情况,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工作,保证课题研究有序开展。
(二)深入调研,排查问题在课题研究初期,我们对本校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
通过学生教师问卷调查、深入课堂听课、进行专题调研,我们发现不少课堂上存在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被动听死板记、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减轻农村初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减轻农村初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课题主持人:课题组成员:xx课题组xx年7月28日“减轻农村初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实践研究”课题于xx年5月提出申请,xx年10月立项,我们课题组把课题研究建立在县教研室xx 年11月提出的“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上组织展开,我们认真借鉴了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教学理论,从改变落后的教学模式入手,立足课堂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我们先后组织了课题组全体人员集体学习教育理论2次,聘请徐会见教师深入课改先进校外出学习2次指导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体学习4次。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课题研究活动,xx年11-12月我们课题组教师协同语文数学英语等六个学科开展了“同一学科教师上同一节课”教学课例研究,上教学研讨课20余节,小组成员参与研讨20次,课题组成员经验交流会4次。
三、建立学生反馈小组,发挥同学监督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学生调查,xx年3月10日学校课题组组织学生作业负担调查问卷,参加学生120多人,以班级为单位按学生层次组建小组,通过学生对作业的研讨、交流、展示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全员指导。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活动,我本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通过经验总结,查找不足,初步形成了课堂教学理论模式,为我们今后课题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通过总结,在课题研究中我们的收获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把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思想“内化”为教师课堂教学的自觉行为。
首先我们认真借鉴高效课堂教学理论,以“文科三段式”、“理科五步法”教学模式为基本框架,建立自己的教学模式,在现实操作中我们边学习“文科三段式”、“理科五步法”课堂教学理论知识,边深入课改先行学校进行课堂教学观摩,以此来积累教师的表层印象;然后我们组织课题组人员开展课堂演练活动——尝试教学,此时我们对教师不做太高的要求,先“比着葫芦画个瓢”——只求形似。
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了校本性质的导学案和学案模板,再以多种形式组织教师研讨交流,找差距,谈感受,探讨这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为下一步的行动确定方向。
《农村中学学科教学生活化探究》中期研究报告
《农村中学学科教学生活化探究》中期研究报告市县中学课题组组织实施的市普教系统教育教学科研一般课题——《农村中学学科教学生活化探究》(课题批准文号:MZ0702-DBX211)自开题以来进展顺利,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兹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对本课题中期研究(即研究全面开展阶段)的具体情况作一个较为全面详尽的汇报。
不当之处恳请领导专家批评、指教。
一、课题研究的内容(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对初高中学科课程新标准、伟大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推进素质教育的相关文件和同类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研究,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
2、对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及归因分析,作为开展本课题研究的基础。
3、构建“运用生活化教学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的中学生活化课堂的教学模式。
4、让学生通过生活化教学体验,写出体悟生活的学科小论文。
5、促使教师加强教学研究,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撰写经验文章,提升自身素养。
6、本课题由我校语文、政治、英语三个子课题组成,参与研究人员有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经验丰富近二十位的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大胆试验,勇于创新,形成《农村中学学科教学生活化探究》的研究报告。
(二)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重点:构建“运用生活化教学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的中学生活化课堂的教学模式。
难点: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主要凸现在“创新”。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本课题立足构建:构建“运用生活化教学素材——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生活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的中学生活化课堂的教学模式。
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活动中运用生活化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条件,设计和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带领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和回归生活,最终实现生活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课题中期报告
课题中期报告随着课程的进行,我课题的中期阶段即将结束。
在这个阶段,我将向您汇报我的进展和研究成果,同时讨论我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的计划和挑战。
一、研究背景和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当前,许多学生对数学表现出困惑和不感兴趣的态度,这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学习进步。
因此,本研究旨在找到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参与度和投入度,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二、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
首先,我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综述,深入了解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然后,我进行了实地调研,观察了一所中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和态度。
接着,我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以了解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程度和参与度,并从中获取一些定性和定量的数据。
最后,我进行了实验研究,尝试了一些激发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的策略,并通过观察和测量来评估它们的效果。
三、研究结果根据我的研究,我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果和发现。
首先,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密切相关。
如果教师能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将显著提高。
其次,我发现通过运用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如奖励制度、竞赛活动等,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投入度。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环境中更容易展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
四、进一步工作计划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计划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深入探索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将进一步研究教师在激发学生积极性方面的角色和策略,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
其次,我将研究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应用游戏化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投入度。
最后,我将进一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参与度和积极性的影响,并探索适合的小组合作策略与方式。
五、挑战和解决方案在研究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如何保证实验环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中期报告
《提高老少边山地区农村初中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的研究》中期报告同乐镇初中课题研究组核心提示:通过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内涵,创新教学模式,促进边远农村初中教学资源有效利用,扩大信息技术教育覆盖面,提高教学质量一、课题概述(一)研究背景本课题的研究,基于的是课题组所在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
希望通过此课题,借东风,带行动,全方位进行信息规划与改革。
利用二年左右的时间,探索一种可推广的模式:把学校基本建设成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不断提高农村教师教师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进而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学习环境下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同时丰富和提高教师们的教学理念,进一步优化学校的信息化教学管理水平。
(二)理论准备1、建构主义教学理论2、教育传播理论3、系统论4、最优化理论(三)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理论研究法(四)研究内容1、老少边山地区农村初中教师区教师信息化水平状况及改进策略。
2、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的优化整合。
3、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水平的设想4、农村初中教师信息化心理研究5、农村初中信息化教学案例及反思6、如何优化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模式?7、加强信息化教学管理,促进信息化教学水平发展(五)研究思路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研究信息化应用于学校管理的方法3、研究与学科整合的模式方法(六)课题组成员变动。
目前课题组成员:李少华、田宗年兰胜云黄金鉴杨桂月黄仕介张柏瑾罗万将黄素娟杨再领杨胜钦黄艳海罗小萌黄丽霖黄会清二、中期研究过程及成果(一)本阶段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1、跟踪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进一步获取数据2、加强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
3、指导教师制作优秀课件,参加市级学科优质课件评比4、收集不同学科优质课件。
5、采访调查各个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对课题效果初步评价和感受。
6、教师撰写教学小论文、案例、反思、感悟、随笔等。
农村中学贫困生现状调查和研究中期报告
农村中学贫困生现状调查和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2016年8月20日,课题组邀请了市、县领导,学校主管校长等专家召开了课题第一期成果分析、评估、指导会,对课题的中期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
时间:2016年8月20日上午地点:慈济中学三楼会议室参会人员:市教研室黄主任、县教研室罗主任、学校主管校长、科研处、教务处、政教处主任、课题组全体成员主持人:叶茶生会议议程:1、叶茶生致开幕辞2、课题主持人叶茶生作第一期课题工作汇报3、县教研室罗主任发言4、市教研室黄主任发言5、学校主管校长李小峰校长发言6、会议结束专家、领导发言要点;九江市教研室黄少宁主任:§1、课题立足点很好,就目前网络热门话题“寒门再难出贵子”,对农村中学贫困生的现状从生活、学习、精神三方面进行调查和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2、整个课题组的工作务实、扎实、坚持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为立足,以问卷调查为突破口,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3、问卷调查设计科学、实施严密,结果真实,结论可信。
§4、第二期问卷调查的开展,希望范围能扩大,使课题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对我们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更为可信,可靠的依据来源。
都昌县教研室罗仁生主任:§1、都昌县是个农业大县,都昌县城的第一和第二中学中,绝大多数学生都出身于农村,根据我们教育局的统计数据,县城中学每年都有70%以上的学生来自于农村,所以,课题的对象可以再适当延伸。
这样做,我们课题的结果就更能够接近于事实。
当然,这样做会增加课题实施的实际困难。
§2、课题组在获取第一手数据每次问卷调查之前,应该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动员思想工作,使他们积极和乐于配合,使数据更加真实,更加接近事实,更加有信服力。
§3、作为地处农村地区的慈济中学,能有这样老师团队,不惜花费人力,精力和财力进行课题调研,这是我们都昌教研的骄傲!这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作,我们县教研室将为课题组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一路绿灯!§4、希望课题组在取得第一期成绩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摸索,要戒骄戒躁,务实进取!慈济中学主管教研李校长:§1、非常荣幸,市、县专家、领导在百忙之中能抽空前来对课题组的工作进行指导。
农村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
《农村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中期自评报告彭阳县教研室课题组按照宁教研函[2012]30号《关于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课题2011年阶段性检查评估结果暨2012年工作安排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县农村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对照中期自评要求进行自查,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一、课题研究的价值《农村学校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是基于我县农村小学自然形成的小班化教育实际基础上的一项行动研究,其目的旨在通过对班级学生人数在20人以下的实验学校课堂教学的管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教学中学生个性成长的研究,来改变我县小班化学校的教学现状。
课题已实施两年,到目前为止我县共有各级各类小学235所,其中村级小学142所,占全县小学的60.4%,本课题研究村级小学20人以下各年级学校所占比例为:一年级67.6%,二年级72.5%,三年级73.9%,四年级71.8%,五年级75.4%,六年级71.1%。
从统计数据看,农村学校小班化现象依然严重。
从近几年我县质量监测统计来看,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与城区学校有着较大的差距,制约着我县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可以说,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我县小学教学质量的高低。
另外,教育部2012年下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合理规划农村学校布局,保留和办好必要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
建立布局调整规划论证、听证制度,中小学校撤销与合并要公开征求意见,严禁强行撤并。
”国务院办公厅于9月份下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要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保障学生就近上学的需要,农村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以走读或寄宿。
意见强调,要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
由此可见,农村学校小班化现象将长期存在并影响着县域内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县城初中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县城初中学生德育综合素质评价研究课题中期报告一、中期检查活动简况[检查时间、地点、评议专家(课题组外的同行专家不少于1人)、参与人员等]根据我校课题研究计划,4月12日,课题负责人校长组织了课题组全体成员召开了课题中期报告会,并邀请了教育局课题研究专家李佑祥老师和代明老师光临指导。
在会上,课题组成员详细汇报了本课题开展研究以来所取得的成果、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并商讨、拟定下一步研究方案、改进措施等。
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为后期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保障。
二、中期报告要点:研究工作主要进展、存在问题、重要变更、下一步计划、可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1、认真学习、熟悉研究过程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等德育文件,学习《整体构建德育引论》、《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论》、各学段《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导引》,认真回顾总结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了此项实验和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统一了思想,树立了信心,使全体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
2、重视实践、开展研究我们抓好实验班工作,抽取七年级(1)(3)(7)(11)班和八年级(1)(4)(8)(12)班作为本次研究实验班级,并进行记录、评定、考核。
进行《德育》读本和《成长册》的实验。
在研究中,注重发挥其评价、激励作用,在指导学生填写的同时,还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并对学生评价一次。
我们要求实验班以读本为活动教材,组织开展班队活动,在活动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还注意观察实验班学生在道德行为习惯及其它各方面素质的变化,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方法,对学生施以积极影响。
3、建立了校内四级德育管理网络。
我校德育管理网络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由校级领导和各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影响农村初中生均衡发展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中期报告
影响农村初中生均衡发展的原因及对策研究中期报告课题研究题目:《影响农村初中生均衡发展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动态研究报告的目标:总结本项目前期的基本运作情况,找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研究计划的目标,制定今后工作思路和计划并实施。
动态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课题基本情况从课题立项到实施已有半年时间,为了真正探索影响农村初中生均衡发展的原因及对策,我们对课题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各成员在实践中坚持遵循课题研究原则,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开展研究,跟踪、调查、讨论,到目前,已初见成效,现将阶段性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二、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坚持“调查、实践、反思”的研究思路,主采用运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调查分析法:通过运用问卷、访谈、研究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实,并形成关于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
(2)、经验总结法:对每一阶段、每一过程的实施情况作好记载,写出相应的总结材料,以点带面。
(3)、行动研究法:教师通过学情调查分析、观察学生生活、找学生访谈、家访等途径进行课题研究。
(4)、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方法,找到影响我校学生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此方法学习前辈和同行们已经研究的结果并有选择地加以利用,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帮助。
三、立项以来所做的工作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在调研的过程中相互汇报情况,讨论实施方案。
在课题开始之初,进行成员组会议。
对各自的任务进行分工,明确目标。
而且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也曾召开小组会议,了解课题进展情况,讨论安排问卷调查工作,探讨遇到的问题并讨论如何实施等。
本课题组有3位老师参与,他们都是我校一线的教师,都成功地主持或参与过多项课题并结题。
他们善于学习,刻苦钻研,也有较深的理论素养。
在教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定的科研和实践能力。
2.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使研究目标更有现实性、研究内容更有实效性、研究计划更有操作性。
浅析山区孩子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浅析山区孩子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摘要: 大部分的山区孩子为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质量不够理想, 教育教学资源比较匮乏, 教师面临着较大的教学压力。
因此, 在推进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要注重因材施教, 关注对有限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及分析。
其中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 这一点对山区孩子的成长及发展有重要影响。
教师需要讲究方式方法, 确保对症下药, 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关键词:山区孩子;独立学习;能力培养引言良好的独立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变得更加积极和主动, 让学生获益终身。
教师需要结合山区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 了解目前的工作环境, 利用仅有的教育资源来与学生进行互动及交流, 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获得更多展示自我以及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
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意识, 提升个人独立学习能力, 主动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及挫折, 实现个人的良性成长及发展。
一、独立学习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对个人的自主探索和个性文化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主要是指个人不依靠外界的力量实现自主探索的能力和品质。
对于山区孩子來说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容忽略, 这一能力对孩子的成长发展以及知识学习有重要的影响。
教师需要意识到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所存在各种不足, 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策略, 关注对孩子的恰当引导, 培养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 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和大胆创新。
确保孩子能够在个性化学习以及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逐步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行为习惯及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突破传统育人模式的束缚。
二、山区孩子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必要性首先, 有助于体现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无法一蹴而就, 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会以学生为中心, 了解学生的内心诉求, 根据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以及个体差异性, 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独立学习能力, 确保学生能够自主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 主动跟上教师的步伐, 实现举一反三。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小班幼儿自理能力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时间: xx年1月9日xxxkt-yj081课题名称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负责人冯秀丽负责人所在单位新城区华山幼儿园课题研究进展情况xx年8月我园承担的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被审批立项并开题.在四个月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的收获,也发现自己的不足,现将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汇报如下:第一阶段:调研准备阶段(xx年9月—xx年10月).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1、分析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纲要》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水平的要求,对全园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状况进行摸底,制定课题组研究计划.2、撰写开题报告,开展课题组开题会, 统一思想和认识.3、各班老师针对本班幼儿实际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制订了班级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并上传至博客.第二阶段:研究阶段(xx年10月—xx年1月)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1、注重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培养,在一点一滴中促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自理技能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需要教师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细致的观察和引导.在日常生活中,课题组的老师们对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细心的观察,针对幼儿常见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问题进行干预和反思,仔细的分析孩子出现某种生活自理能力的问题,运用恰当的方式帮助孩子改进不足.如小班的大部分幼儿在洗手时,对洗手的程序不够清楚,在洗手时不能较好的运用正确的方法打肥皂、搓手,有的孩子在洗完手之后袖口是湿的,有的手腕还有污渍.老师们看到这样的情况后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利用儿歌帮助幼儿学习洗手的方法,并进行正确的示范,请幼儿进行模仿;在进餐前洗手的洗手环节,老师组织幼儿复习儿歌内容,巩固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为了激发幼儿的洗手兴趣,老师为幼儿的小手涂抹香香,鼓励幼儿的洗手积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幼儿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了良好的洗手习惯.2、设计研发各种有趣的幼儿自理能力培养玩教具,让幼儿在轻松的区域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自理能力.玩具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日常工作中,课题组的老师们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灵巧的双手为孩子们设计研发了许多精美有趣的玩具,老师们将这些好玩的玩具投放到班级的区域活动中,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来锻炼生活自理能力.如在生活区,老师用白色的牛奶瓶做成了可爱的大嘴娃娃,幼儿可以练习用小勺喂瓶宝宝吃豆豆;在娃娃家,老师放置了仿真娃娃、小衣服、小裤子、小鞋等,让幼儿练习为仿真娃娃穿衣服、穿鞋子;老师们还运用酸奶盒、竹筷等为幼儿制作了晾衣架,请幼儿练习用夹子晾晒衣服;用颜色鲜艳的彩布缝制的小鱼和鱼鳞,让幼儿练习扣扣子、解扣子;老师制作的“瓶宝宝穿衣服”,有效的练习了幼儿拉拉链、按按扣等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操作材料,充分尝试练习各种生活自理能力的技能,较好地发展了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锻炼了小肌肉的发展,并使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巩固和提高.3、设计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有效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本学期,课题组的老师们通过日常工作的仔细观察,找出班级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需要重点学习和练习的内容,设计并实施了丰富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老师们通过搜集、制作幻灯或观看视频等方式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再通过具体形象的示范和练习,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自我服务的经验.如小班活动“擦鼻涕”,老师结合季节特征,发现班级中的很多幼儿在有鼻涕时不能正确地处理,有的将鼻涕抹在衣服上,有的将鼻涕抹在桌子上,或者用手乱抹,于是为幼儿专门设计了学习和练习擦鼻涕的活动.在活动的开始部分为幼儿播放了生动有趣的视频,通过看视频幼儿清楚地明白有了鼻涕不可以随便乱抹,不但不讲卫生,而且还会传播疾病.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仿真娃娃,并在娃娃的鼻子下面形象的贴上了鼻涕,孩子们觉得非常有趣,练习时兴趣特别浓厚.通过练习给自己擦鼻涕,给小娃娃擦鼻涕,孩子们掌握了正确的擦鼻涕方法.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班级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幼儿都学会了自己擦鼻涕.此外,老师们设计的“我会抹香香”、“叠衣服”、“漱口”、“我会穿衣服”、“睡觉好习惯”、“小鞋找朋友”、“穿鞋”、“剥桔子”、“玩具”等教学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发展了孩子的自我服务能力及为集体服务的意识.4、家园共育,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有效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些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弱和家庭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家长是我们的合作伙伴,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需要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念,家园同步,共同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在日常工作中,老师们利用入园、离园、电访、网络以及《家园联系册》等多种方式和家长交流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表现,使家长清楚地了解孩子在自理能力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向家长介绍好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经验,促使家长能够积极地配合老师,在家庭中注重为孩子创造动手能力的机会,树立家园共育意识,家园携手,使孩子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5、开展多种形式的观摩、研讨、交流活动,及时课题研究经验,形成园本教材及教研成果,达到资源共享本学期,课题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先后两次组织课题组教师进行了教学观摩,为教师搭建了互相学习及交流的平台;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及时发现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调整.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教师撰写了大量的观察记录及教学活动设计,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资料,并及时进行,形成园本教材,促进我园的教科研水平的提高.本学期,课题组老师共撰写观察记录近50篇、制作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玩教具近100件,如:绕线团、大南瓜、大嘴娃娃、包饺子、小鲤鱼、晾衣服、穿鞋带、包包子、扣扣子等等,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搜集优质13篇;搜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儿歌10余首,如帮助幼儿练习叠衣服的儿歌“关关门,关关门,抱抱臂,抱抱臂,弯弯腰,弯弯腰,我的衣服叠好了”;引导幼儿练习刷牙的儿歌“上牙从下往上刷,下牙从上往下刷;前牙里面竖着刷,咬合面要来回刷;别忘刷刷小舌头,牙齿洁白人人夸”;帮助幼儿学习洗手挽袖子的儿歌“爬,爬大山,一爬爬到山顶上,别让袖子滚下来”;洗手的儿歌“拧开水管,淋湿手,擦上香皂搓一搓,手心手背出泡泡,再用清水冲干净,水池里面甩三下,摘下毛巾擦干手”;还有针对幼儿穿反鞋的情况创编的儿歌“小鞋放放好,小脚钻进去,用手提一提,小鞋穿好了”等等.课题组的老师们通过资源共享,积累了丰富的、有效地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教学经验,在自己的教学中达到少走弯路,事半功倍的作用.其中一名老师撰写的论文获陈鹤琴诞辰120周年教科研成果征文三等奖.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幼儿园的节日庆祝活动为幼儿创造动手的机会,组织开展了迎国庆、庆元旦亲子手工制作活动,请家长和幼儿共同制作简单的小手工,不仅让幼儿在剪剪、折折、贴贴的活动中能够有效提高动手能力,并能充分的感受到自己动手的乐趣和成就感.存在的困难:1.我园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虽然都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培养方法有效,但理论水平略显不足,缺乏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持,缺乏专家的指导.2、因教师个人能力不同及对课题目标把握的程度不同,各班实际的活动效果有一定的差距.3、教师在实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方法上,创新不足.解决思路:1、加强有关课题研究理论知识学习,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指导,提高教师课题研究能力.2、通过集体教研,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分析本班儿童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培养方法,使活动生动而有效.3、多组织开展园本,通过集体教研、主题理论学习、成果交流等形式提高的水平,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提高我园的课题研究水平.能否按期结题经过努力,我们可以按期结题.专家的指导和建议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4页的范围内.内容仅供参考。
《农村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专题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乡村初中学生优异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中期研究报告课题名称:乡村初中学生优异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学科分类:综合类主持人姓名:魏洪岭所在单位:濮阳县八公桥一中填表日期:2015 .5《乡村初中学生优异行为习惯培养的专题研究》中期研究报告课题主持人:魏洪岭课题构成员:李秀芳、石茹花、朱利红、孙来振、胡俊星一、课题的意义中小学生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构成部分,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记。
从长久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一定从小抓起。
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优异行为习惯,帮助广大学生养成优异的行为习惯。
几十年来,我们国家向来都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并为此做了大批的工作。
可是,实质教育成效却差强者意。
深入反省,究其原由,主要在于违反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离开实际追求“高、大、全”。
从反省中不难发现,中小学德育教育一个重要的缺点就是不从平时生活中的细节开始,忽略基本的优异习惯培养,离开广大青少年生活实质,不按照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
此外,因为长久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就我国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实质看,不单忽略少年小孩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且这方面的教育也是不规范的。
它既没有确实可行的教育内容,也没有形成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门路。
这对少年小孩健康人品的培养,关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可连续发展是不利的。
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难堪事实是:我们的大学教育竟然还要对学生进行相当程度的行为习惯教育和基本的道德教育,为中小学甚至少儿园补课。
同时,在家庭教育中,父亲母亲多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特别技术的培养,他们情愿花费让孩子上各样补习班,而忽略基本的道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
基于此,培养中小学生的优异行为习惯,既有益于战胜长久以来在中小学生德育中追求“高、大、全”的缺点,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推动素质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也有益于促进家庭教育的改良。
所以,从行为习惯的培养下手,来商讨和研究优异行为习惯与健康人品的培养,不单能够找出解决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中存在主要缺点的对策与举措,并且也能够研究出新的时代环境和局势下如何进行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门路,以知足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新需求。
中学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中期报告
中学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中期报告
1、心理特征
中学学习困难学生心理上常伴随着自卑、焦虑、压抑、消极、自责、沮丧等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甚
至导致学生放弃学习。
2、教育对策
(1)积极培养学生自信心。
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尽量减少比较、评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从而树立
自信心。
(2)个性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的特长、爱好、兴趣、发展方向等,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快乐和
成就感。
(3)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困难。
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采取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4)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挫折。
学习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挫折,让学生懂得挫折是成长的过程,认识到成功来源于
不断尝试和总结经验。
(5)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
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对学生克服学习困难很有帮助,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共同解
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山区初中小班化素质教育”研究中期报告
龙山县红岩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贫困山区主要在哪?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这些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受交通、地理位置、农业、水土资源和劳动力素质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特别是西南、西北、中部的一些省区,基本上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5年到10年左右,个别地区可以达到20年。
其中比较典型的贫困山区有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云南红河和湖南湘西地区等。
由于人口政策的实施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再加上受打工潮流的冲击,近年来,贫困山区初中纷纷小班额化。
贫困山区在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学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挑战,莫过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然而,有很多地方令人无奈,如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习惯性厌学、忽视自我探究、不懂合作式学习等等。
让人更痛心的是,贫困山区的素质教育在很多地方只停留于表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与真正的素质教育无缘。
甚至,许多贫困山区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学生往往被剥夺了作为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多方面的需求,学生几乎没有任何机会去做一些自我探索的事情,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可见,利用小班额化,真真切切提高贫困山区孩子的素质,是今后贫困山区教育不能回避的主题。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改变贫困山区那种贫穷落后的面貌。
二、研究目标及预期研究成果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意在扭转小班化后,只是人数的减少,在管理、课堂教学和素质教育等方面仍按老方法、老路子的传统模式,构建一
个室内布局新颖、师生面对面对话、学生主动参与、促进教学相长的新型教育模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培养贫困山区学生多种素质,以促使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成长,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学习方法不断创新,为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和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改变贫困山区的落后面貌培养高素质人才。
最终显示“小班化教育”的优势。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小班化教育”是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其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对他们求知能力、做事能力、共同生活能力、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培养。
所以,本课题研究内容除了对小班化环境下课外兴趣和课外活动进行研究外,还涉及教育教学和管理研究、学科课程的研究、教学评价和师资培训的研究等。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步骤
1、课题研究的方法
A文献研究法
《基于新课改下的小班化教育案例》郑金洲主编
《新教育新理念》闫学著
《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四川大学出版社
《细说小班化教育——一项基于个别化教学的新探索俞吉祥主编《小班化教育班集体建设》四川大学出版社
B调查研究法:
对小班化素质教育的环境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调查;以使实验者了解学生发展的来龙去脉。
C问卷调查法
对实验班学生、对照班学生某方面的情感、态度、心理等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以掌握其情感、态度、心理等思想动态。
D.行动研究法:
研究者主要从教学学科和课外兴趣培养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课外活动、某一教学设计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个有效的、便于实际操作的教学模式,形成新型有效的贫困山区小班化素质教育模式。
2、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1步、准备阶段(2011.3—2011.6)
A、召开课题组领导会议,确定课题研究人员及其具体分工,研究制定课题的实施方案。
B、召开课题组教师会议,每人申报一项课题下的具体研究项目,写出立项报告。
C、建立课题组资料库。
第2步、实施阶段(2011.7—2014.8)
A、对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理论和科研方法的自主培训,包括专题研讨、教学反思、个案研究、经验总结和课堂观摩等。
对重点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不断总结初中小班化素质教育的设计方案、方法、形式、内容等方面的内涵和标准。
B、搜集、分析各种资料,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各项理论研究,每人每学期争取完成1~2篇课题论文或者案例。
C、为了确保课题的有效进行,2012年10月进行第一次阶段性小结,2013年4月进行第二次阶段性小结和结题审查。
第3步、结题和推广示范阶段(2014.9—2014.12)
A、2013年4月开始对第二阶段研究工作中提出的初中小班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标准、和课内外教学案例等材料进行收集整理;
B、组织课题组结题动员大会,确定各成员的具体分工;
C、继续进行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丰富实践材料,完善课题结论;
D、2014年12月通过对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完成结题。
五、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两年来,我校课题组成员以课堂教学为平台,从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出发,通过互动、互补,使课题研究开展有序,进展良好。
1、深入学习,开展有针对性的“网瘾戒除方法”、“书法个案成长集”等活动,加强理论学习,重视从相关的书著中涉猎理论营养,对课题的广度和深度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2、课题负责人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互动,或听课、评课;或进行案例分析与反思;或学习传达省、市各级有关开展课题研究的会议精神和实施方案,消除课题组成成员的畏难心理;与同课题的兄弟学校,探讨、切磋、交流,现场感受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展现,分享成功的经验,反思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调整研究方案,使研究有序进行。
3、积极请教教科所领导及专家,不定期对我校课题进展情况进行指导,对我们付出的努力与收获给以充分的肯定,尤其是我们能把
课题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更是得到领导的一致赞同;还对我们在研究中的一些困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也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改进的方向,增添我们的科研热情与信心。
两年来,我们已走出了初始阶段的困惑,对课题研究的方式、方法,已有一定的把握,相信有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有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我们有信心把本课题研究开展得更好。
六、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细化课题,从小处着手,扎实课题研究,成员之间相互学习、
研讨,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
2、课题组成员每学期完成一篇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形成一篇
研究小论文。
4、2013年4月,课题组成员撰写的三篇论文,有两篇获《学习方
法报》一等奖。
5、2013年09月,本课题组成员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小班化生
物实验创新说课比赛二等奖,我们的研究水平在提高。
6、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进一步的促进,教学理念不断地深化。
教师已完全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学会宽容,学会等待,体现“大气”风范。
“教”与“学”力求达到统一。
我们逐渐小班化,现在我们学校每
个班的人数都在40人以下。
七、存在问题及对策
由于一线教师课业负担较重,课题组成员之间研讨的次数,兄弟学校间的课题互动次数还不够,下个阶段要灵活地处理好课业负担与课题研究之间的关系,使课题开展更有序;还要更好地解决课题与课情之间的矛盾,让课题充分体现实效性;案例的积累也还不足,理论的收集与整合还要进一步加强。
对策:继续学习与课题相关的课例、理论等,不断充实课题组成员自身的文化底蕴,根据成员各自拟定的计划,把握方向,朝着各自的预定目标,以课堂为平台,大步前进,大胆创新,积累更多的案例,做好更深刻的反思,形成一定的理论,提升本课题的价值,让课题的结题报告彰显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