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豫简介

合集下载

山西晋由来典故

山西晋由来典故

山西简称“晋”,源于西周初年的晋国。

晋国的名称有着特殊的来源,最初源于周成王“桐叶封弟”的故事。

周成王和弟弟姬叔虞玩耍时,随手削了一片桐叶做成珪的形状给他,说“这玩意就封赏给你了”。

古代讲究“君无戏言”,因此周成王只好把这个地方封给了姬叔虞。

后来国君姬叔虞传位于儿子姬變父,因该封地紧邻晋水,另外“晋”字的本义与含有“晋升、晋级”的祥瑞之意,于是姬變父后来改国名为“晋”。

在历史上,晋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位。

晋国在春秋时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诸侯国,其疆域涵盖了今天的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和河北省的西南部地区。

在长达660余年的辉煌历史中,晋国经历了多次政治改革和领土扩张,包括文公称霸、赵魏韩三家分晋等历史事件。

晋国的历史成为了中国历史的重要篇章之一,其文化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总之,山西简称“晋”的由来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的晋国,这一名称源于周成王“桐叶封弟”的故事,并经过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晋献公—搜狗百科

晋献公—搜狗百科

晋献公—搜狗百科继位建都公元前677年(晋武公三十九年),晋武公去世,诡诸继位,是为晋献公。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五年),晋献公攻打骊戎,得到了骊姬和她妹妹,晋献公对她们姐妹二人十分宠爱。

公元前669年(晋献公八年),晋国大夫士蔿对晋献公说:“原晋国的公子们人数很多,不诛杀他们,将会发生祸乱。

”于是晋献公派人把原晋国诸公子们全部诛杀,而建都城,命名为“绛”,开始以“绛”为都城。

公元前668年(晋献公九年),晋国有些公子已经逃亡到虢国,虢国因此再次进攻晋国,没有取胜。

公元前667年(晋献公十年),晋献公想反攻虢国,士蔿劝说晋献公等虢国发生内乱再攻打。

疏远儿子公元前665年(晋献公十二年),骊姬为晋献公生下儿子奚齐。

晋献公有意废掉太子申生,就说:“曲沃是我先祖宗庙所在的地方,而蒲邑靠近秦国,屈邑靠近翟国,如果不派儿子们镇守那里,我放心不下。

”于是派太子申生住在曲沃,公子重耳住在蒲邑,公子夷吾住在屈邑。

晋献公与骊姬的儿子奚齐住在绛都。

晋国人据此推知太子申生将不会继位。

太子申生的母亲是齐桓公之女,名叫齐姜,很早就去世了。

齐姜的同母妹妹是秦穆公的夫人。

重耳的母亲,是翟国狐氏的女儿。

夷吾的母亲,是重耳母亲的妹妹。

晋献公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重耳、夷吾都很贤德。

当晋献公得到骊姬之后,晋献公就疏远了这三个儿子。

伐灭三国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晋献公扩充军队为二军。

晋献公统率上军,太子申生统率下军,赵夙驾御兵车,毕万担任护右,相继灭了霍国、魏国和耿国,凯旋后,给太子申生在曲沃筑城,把耿地赐给赵夙,把魏地赐给毕万,并封他们为大夫。

士蔿说:“太子您不能立为国君了。

分给您先君的都城,封给您卿的爵位,预先把您推到人臣的最高地位,又怎能继位!不如逃走,免得大祸临头。

效仿吴太伯的作法,不是很好吗?这样还能博得谦让的美名。

”太子申生没有听从。

申生自杀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十七年),晋献公派太子申生讨伐东山。

里克向晋献公进谏说:“太子是奉献祭祀宗庙社稷祭品、早晚问候服侍君王饮食的人,所以叫冢子。

明、清时期的阳城工商业

明、清时期的阳城工商业

明、清时期的阳城工商业张敏旗2007-7-13 9:45:21阳城位于晋豫两省交界处,古有获泽、阳阿之称。

其境内泽水潺流,森林茂密,物产丰足,宝藏云集。

早在商周之际,养殖业、酿造业、建筑业似已小有名气。

以致古代帝王不顾山高路远,一再驾临。

《穆天子传》中就有“天子四日休于获泽,甲寅, 作居范宫, 以观桑者, 乃饮于桑林”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阳城工商业亦有发展。

《战国策》、《国语•晋语》记载的史上著名的“阳阿之剑”即产于阳城。

在鲁迅与顾垠合著的《中国矿业志》中有“本省铁矿以平定州孟县至泽州阳城县者最著, 其开采始于二千五百年前, 迄唐弥盛”的记载。

隋朝时,官府曾在阳城固隆乡白涧村设有冶铁局,并委派职官管理。

到了唐代,境内的冶铁、硫磺和陶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宋时,阳城为官府采矿炼铁铸钱,大大促进了冶炼业的扩张。

后因宋仁宗整饬河东铸钱,使境内冶铁业受到极大扼制。

到金、元时期,民族间物质、文化交流大发展,工商界地位提高,也促进了阳城工商业的繁荣。

原散处各村各户并带有季节性的的冶铁、陶瓷业逐渐有了产品专业分工,零商散贾变飘泊经营为坐地经商,生铁、生漆、生丝、药材等成为出境的大宗商品,西经古称“八省通衢”的矛津渡到达陕西、洛阳等地,东经泽州、上党到达太原、北京、河北、山东、江、浙。

到明、清时期,物产的丰富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而明、清中叶稳定的政治局面为工商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加之以阳城人民的善良、诚信、勤劳、智慧,共同铸就了有史以来阳城工商业的鼎盛时期。

明朝时期的阳城工商业明朝初期,由于战乱和国内政治局势的不稳定,阳城工商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直至明朝中叶,尤其是嘉靖、万历年间,阳城工商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

首先是冶炼铸造业的发展。

阳城冶铁业在北宋时因朝廷整饬河东铁钱而受大挫。

金、元解禁后到明初逐步恢复,明中叶达到高峰。

方炉坩锅炼铁是明代阳城炼铁生产的主要方式。

据朱绍候主编的《中国古代史》记载:“明中叶后,全国产铁地区共有一百余处,广东佛山、山西阳城、福建龙溪出现了规模较大的冶铁、铸造业‟‟。

与三晋有关的历史故事或成语故事

与三晋有关的历史故事或成语故事

序:传说中的三晋大地,是指今天的山西、陕西和河南三省地域。

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孕育了许多历史故事和成语典故,其中既有能歌善舞的乐土,也有风云变幻的兵家之地。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三晋大地,一起探寻其中的历史故事和成语典故。

一、春秋时期的三晋之变1. 阳城之战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晋国的懿公与晋侯糊共同袭击上党的阳城,但却在阳城被敌人包围,最终晋懿公被杀,晋献公擒获晋侯糊而得以重振晋国。

2. 晋文公的变法晋文公推行变法,建立士大夫与庶民之间的政治平等制度,这个变法被称为“明德政”。

3. 晋献公与晋景公的纷争晋献公与晋景公是春秋末期的两位晋国君主,他们之间的权力斗争导致了晋国内部的分裂,直接影响了晋国的统一。

其中的种种故事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1. 三晋一統三晋是春秋时期由晋国所建的国名,后来一直延续至秦汉时期,成为天下地区的行政名义。

在这个过程中,三晋地区几经兴衰,且历经风雨,最终依然演变成了中华历史上的重要地域。

2. 三晋的文化三晋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繁荣的地方,诞生出了许多名人、文学家和文化名人,其中有司马迁、贾谊、唐玄宗等等。

3. 三晋的民俗三晋地区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的节庆、习俗、传统艺术等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内涵。

山西的“太平鼓”和“恶人谷”等,都是有名的民间故事。

三、三晋成语1. 三晋同盟“三晋同盟”指的是山西、陕西和河南三省的结盟,这是一种历史上的政治联盟,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代表了三晋地区不畏强暴,敢于自立的民族精神。

2. 晋阳回春“晋阳回春”源自三晋地区,原指晋阳城内的寒冬过后,万物生长的景象。

后来引申为兴盛昌盛、复兴振荣的成语。

3. 山西镇关西“山西镇关西”意指用山西铁军稳固西北边疆,后来被引申为在困难险阻面前挺身而出,有坚定信念的意思。

结:三晋大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培养出了无数杰出人才和文化精华,也催生出了许多风云变幻的历史故事和丰富多彩的成语典故。

豫和晋组成的成语

豫和晋组成的成语

豫和晋组成的成语
豫和晋组成的成语有:
加官晋爵:加封官阶,晋升爵位。

晋:晋升。

秦欢晋爱:秦、晋:春秋时的秦国和晋国。

当时秦、晋两国世代通姻,后称两姓联姻的关系为“秦欢晋爱”或称“秦晋之缘”。

形容双方关系十分和美、亲近。

亦作“秦晋之缘”。

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

泛指两家联姻。

以上成语均与豫和晋有关,但并未出现“豫和晋组成的成语”这一表述,可能存在误解或信息不全的情况。

另外,“晋冀鲁豫”是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的简称,晋指山西,鲁指山东,冀指河北,豫指河南,四省均为工业、农业、资源大省。

三家分晋前传——从曲沃代翼说开去

三家分晋前传——从曲沃代翼说开去

三家分晋前传——从曲沃代翼说开去西周晚期,随着宣王中兴的昙花一现,周王室对戎狄的征讨逐渐成了败多胜少。

公元前806年,晋国的第九任国君晋穆侯随周宣王讨伐条戎、奔戎(大约活动在今山西绛县、夏县、平陆、永济一带),晋穆侯战败归来,没成想正室夫人姜氏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

嫡子的出生没有冲淡失败的氛围。

晋穆侯为了表明心志,将满腔的怒火和复仇的心情写在了儿子的名字上,将其子取名姬仇。

晋穆侯十年(公元前802年),穆侯再次出征率军攻打千亩(今安泽县北)的戎族获胜,正室夫人姜氏的肚子也争气,又诞下一子。

穆侯带着胜利的喜悦与成功的兴奋将这个儿子命名为姬成师(注1)。

当时的国人议论纷纷:公子仇的名字不太吉利啊,还是成师好听,说不定更富贵。

不知历史有多少次一语成谶。

晋穆侯去世后,公子仇作为嫡长子,按照周礼的制度即位晋国国君,即晋文侯。

而公子成师作为血缘较近的公族,就被分封出去自立门户。

此后,晋文侯姬仇与弟弟姬成师过了三十五年岁月静好,哥俩亲密无间的日子。

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

昭侯元年,估计是刚即位的侄子比较有孝心,也是想倚重叔叔辅佐自己,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史称曲沃桓叔。

当时的情况是,曲沃的面积比晋国的都城翼还大,这就犯了一个大忌讳。

而当时的曲沃桓叔已经58岁,政治经验丰富,为人处事极其圆滑。

在经过30余年的蛰伏之后,这个名字吉利富贵的成师,仰仗着自己的地盘开始广泛收买人心。

《史记·晋世家》记载“桓叔是时年五十八矣,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

对此,晋国大夫师服当时就指出:晋之乱其在曲沃矣。

末大於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自此,一场长达67年,历经了几代人的战争拉开了帷幕,这场小宗战胜大宗的争夺战,正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王道衰微的缩影。

晋昭侯七年,大臣潘父与桓叔内外勾结,昭侯不幸被弑。

潘父本打算迎接桓叔直接继承君位,但二人明显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晋国大宗的支持者们将桓叔打回了曲沃,同时立昭侯之子平为君,即晋孝侯。

探究易经中晋卦的变卦与卦辞

探究易经中晋卦的变卦与卦辞

探究易经中晋卦的变卦与卦辞晋卦是易经中的一个重要卦象,它由两个阴爻和一个阳爻组成。

作为六十四卦中的第36卦,晋卦所代表的意义也是深远而广泛的。

本文将探究易经中晋卦的变卦与卦辞,并从中揭示其内涵与应用。

一、晋卦的变卦晋卦是由巽卦变而来,巽卦本身由六个阳爻组成。

在六爻变卦的过程中,晋卦出现了两个阴爻,形成了阴阳互换的变化。

晋卦的变卦代表着一种由阴转阳的转变过程。

它象征着正直而坚定的行动力,表示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

晋卦的变化、转变是易经中变卦的一个经典案例,也是人们在追求进展和发展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品质。

晋卦的变卦提醒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积极的态度,勇往直前,努力追求进步。

二、晋卦的卦辞晋卦的卦辞是通过对卦象的解读,给予人们指导和启示。

在《易经》中,卦辞被视为智慧的结晶,是人们学习、领悟和应用易经思想的重要材料。

晋卦的卦辞是:“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这句话的意思是,晋国的康侯使用马车来分送种子给人们,每天都能与三个人交谈。

从卦辞中,我们可以看出晋卦所传递的信息和启示。

首先,康侯使用马车分送种子给庶民,体现了晋国的富强与善政,同时也表明了康侯的仁爱与务实。

其次,每天能与三个人交谈,说明康侯非常愿意倾听民众的声音,与人民保持紧密的联系。

这种亲民的态度和善于沟通的能力,使得晋国能够达到繁荣昌盛。

晋卦的卦辞告诉我们,要学会关心和关注他人,体现出人的温暖和善意,并且通过与人的交流与沟通,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晋卦的卦辞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注重沟通,关注他人的需求,推动个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三、晋卦的内涵与应用晋卦所传达的信息和道理远不止于此。

从晋卦的变卦和卦辞中,我们可以看到它揭示出的智慧和哲理,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晋卦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可以应用到个人发展、组织管理、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

在个人发展方面,晋卦的变卦告诉我们,要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改变,努力进取。

只有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于阳氏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阳氏的研究报告作文

关于阳氏的研究报告作文阳氏,一个不算特别常见却又有着独特魅力的姓氏。

为了深入了解阳氏,我可是费了不少功夫,还真有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要说这阳氏的起源啊,那得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据我了解,阳氏最早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期晋国太傅阳处父之后。

这阳处父可是个有故事的人。

他为人正直,曾经在晋国的政治舞台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不过,命运弄人,最终他的结局并不太好。

但他的事迹却为阳氏的起源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

在历史的长河中,阳氏也出过不少名人。

比如阳货,他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

虽然他在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他的存在无疑让阳氏这个姓氏更加引人注目。

而在现代社会,我身边就有姓阳的朋友。

就说我认识的阳大哥吧,他可是个热心肠的人。

阳大哥在我们小区那可是出了名的好人缘。

记得有一次,小区里的电梯出了故障,住在高层的一些老人和孩子上下楼特别不方便。

阳大哥知道后,二话不说就主动联系了物业和维修人员。

那天,天气特别热,阳大哥一直在现场忙前忙后,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

他一会儿跟维修人员讨论解决方案,一会儿又安抚着急的居民。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对阳大哥充满了敬佩。

维修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难题,需要一个特殊的零件,可当时维修人员没有带。

阳大哥自告奋勇,开着车就出去找零件。

这一去就是一个多小时,大家都在担心他能不能找到。

当阳大哥带着零件回来的时候,大家都欢呼起来。

经过一番努力,电梯终于修好了,大家都对阳大哥竖起了大拇指。

阳大哥不仅热心小区的事,对邻居们的生活也很关心。

有一次,我家的水龙头坏了,水哗哗地流。

我急得不知所措,正好阳大哥路过,听到了我家的动静。

他进来一看,立刻就动手帮忙修理。

他一边修一边跟我聊天,让我别着急。

不一会儿,水龙头就修好了,我感激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有一次,小区里组织了一场义务献血活动。

阳大哥第一个报名参加。

他说:“能帮到别人一点是一点,献血又没啥坏处,还能救人一命呢!”在他的带动下,好多居民都纷纷加入了献血的队伍。

阳大哥的工作也挺不容易的,他是一名快递员。

济源古代设置的国和邑

济源古代设置的国和邑

济源古代设置的国和邑中国夏商时期,除中央王朝之外,还存有诸多地方部落和国家,称之为“方国”;西周之后秦统一之前,中国实行分封制,分封诸侯,分封采邑,形成诸侯国和采邑。

济源境内先后建立有原、阳樊、苏、召、向、檀、轵等方国和诸侯国以及絺、毛、芮、苗等采邑。

原国古方国,在今济源市区庙街至火车站一带,地处济水东、西二源之间。

因“源”古为“原”,故古称为原。

少康十八年,夏迁都于此,作为都城,历时8年。

商代为邑,属畿内地。

周初,武王封其弟原叔于原,为原国。

后为苏忿生所辖城邑。

春秋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王将原赐予晋国,“晋文公伐原示信”的故事就发生在此。

阳樊国西周方国,在今济源市西曲阳(一说在市东南裴城)。

周宣王元年(前827年),王封仲山甫为樊侯,即樊国。

樊国原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春秋初东迁至阳邑(即济源曲阳一带),故又称阳樊国。

周惠王十三年(前664年),樊仲皮叛周,王命虢公讨之,活捉仲皮,押解京师,阳樊国亡,成为周王室的城邑。

周襄王十七年(前635年),王将阳樊赐晋,成为晋国的城邑。

晋文公从苍葛谏,迁阳樊民于轵城的故事就发生在此。

苏国古国名,又称有苏氏,在今济源市东北一带。

商王朝最后一个帝王辛(纣王)的宠妃苏妲己就出生在这里,她是苏国诸侯苏护的女儿。

西周初,周武王将此地封为大司寇苏忿生采邑,后苏忿生又迁邑都于温(今温县西南一带)。

周襄王二年(前650年)为狄所灭。

召(郫、郫邵)国商朝古方国。

今邵原镇为方国召(shào)的都城。

后为商吞并,改名为“郫”,成为商王朝畿内地中的城邑。

《左传文公六年》“杀公子乐于郫”即此,时为晋邑。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载:“齐伐晋,戍郫邵。

”这里的“郫邵”是商代“郫”和“邵”的结合,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即今邵原镇。

这里还曾是周文王之子周公旦之兄召公爽(又称召康公)的采邑。

向国古国名,在今济源市坡头镇左山村一带。

周幽王五年(前777年),皇父孔圣作都于向,为向国。

春秋时期数代称霸的晋国38位君主简介一览

春秋时期数代称霸的晋国38位君主简介一览

春秋时期数代称霸的晋国38位君主简介一览唐叔虞唐叔虞(生卒年不详),姬姓,名虞,字子于,岐周(今陕西岐山)人。

西周时期晋国始祖、三晋文化创世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同母弟,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

在封地唐国,史称唐叔虞。

周成王幼冲即位后,皇父周公旦摄政,带兵灭亡唐国后,把唐地封给叔虞。

启以夏政,强以戎索,政绩斐然可观,成为晋国立国创业的始祖,作为三晋文化的创世人,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燮父)继位,迁居晋水之旁,改国号为晋,是为晋侯燮。

晋侯燮晋侯燮(生卒年不详),姬姓,名燮(一作燮父),周武王之孙,唐叔虞之子,西周诸侯国晋国第一任国君。

唐叔虞死后,晋侯燮继任君位。

晋侯燮继位后,将国号“唐”改为“晋”。

晋侯燮死后,其子晋武侯继位。

晋武侯晋武侯(公元前?年-公元前?年),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三任统治者。

姬姓,名宁族,铭文作曼期、曼旗。

葬于今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南的晋侯墓地。

晋侯燮去世后,其子姬宁族继承君位,为晋武侯。

晋武侯去世后,其儿子姬服人继承君位,为晋成侯。

晋武侯曾因随周王出巡,并受周王赏赐,为其父晋侯燮父作器《晋公奠铭文》。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唐叔子燮,是为晋侯。

晋侯子宁族,是为武侯。

武侯之子服人,是为成侯。

晋成侯晋成侯,即姬服人,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四任统治者。

晋成侯继承其父晋武侯之位,成侯去世后,其子晋厉侯姬福继位。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武侯之子服人,是为成侯。

成侯子福,是为厉侯。

晋厉侯晋厉侯,姬姓,名福,别名僰马。

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五任统治者。

晋厉侯继承其父晋成侯之位,厉侯去世后,其子晋靖侯姬宜臼继位。

晋靖侯(在位时间:-858~-841,18年)晋靖侯,姬姓,名宜臼,字喜父,是西周诸侯国晋国的第六任统治者,晋厉侯之子。

晋靖侯十七年(前842年),周厉王残暴不仁,周人将他赶出镐京,让周公和召公共同当国,史称“共和”。

晋怀公生平简介 晋怀公是怎么死的?_历史故事

晋怀公生平简介 晋怀公是怎么死的?_历史故事

晋怀公生平简介晋怀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姬姓,名圉,为春秋晋国国君,在位时间不满六个月。

晋怀公是晋献公之孙、晋惠公之子,母亲为梁国公主。

公元前654年,晋献公因受骊姬蛊惑,派兵攻打夷吾的封地屈邑,夷吾不敌,败退后带着一众亲信逃离了晋国。

夷吾的心腹郤芮建议夷吾不要去翟国寻求庇护,而向夷吾建议去梁国避难。

梁国靠近强秦,秦国秦穆公的妻子是晋国公主穆姬,是晋国太子申生的亲姐姐,也是夷吾的姐姐。

到了梁国以后,夷吾受到了梁国国君的盛情招待。

梁国国君早就听闻了晋国有贤三公子申生、重耳和夷吾,现在夷吾来梁国避难,他欣然接受。

因为器重夷吾,梁国国君还将自己的女儿梁赢嫁给了夷吾,想要拉近夷吾和梁国的关系,也愿意帮助夷吾,成为他的助力。

夷吾和梁国公主梁赢成婚以后怀了一对双胞胎,但是明明到了预产期,公主肚子里的孩子却迟迟没有出生的迹象。

夷吾很担心,就请了占卜大师招父父子来为妻子占卜吉凶。

招父的儿子卜算了一卦,他对夷吾说:公子不要着急,您即将要得到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这可是难得的龙凤胎啊!招父也卜算了,他接过儿子的话头后说:的确是这样,但是我还卜算出了男孩将来会为人所驱使,女孩则会成为他人姬妾。

夷吾听后,放下心来,静静地等待儿女出生。

后来,梁赢果然生下一儿一女,夷吾于是给儿子取名为圉,女儿取名为妾。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了,夷吾在里克和秦穆公的帮助下,不但安全地回到了晋国,还打败了晋国诸位公子,继位为君,是为晋惠公。

晋惠公继位以后,反悔交给秦穆公他曾许诺的河西之地,秦穆公很生气,秦晋的关系一度紧张。

公元前647年,晋惠公因国内大饥荒而去向秦穆公求粮,秦穆公不计前嫌卖粮于晋,运往晋国的粮船队伍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

第二年到了秦国饥荒向晋国求助的时候,晋惠公不但拒绝帮助秦国,反而发兵攻打秦国。

秦穆公大怒,也发兵攻打晋国。

晋惠公败于秦穆公,被抓住后差点被杀。

秦穆公的妻子请求秦穆公不要杀掉晋惠公,秦穆公于是将晋惠公放回晋国。

【老字商号】开封百年老字号——晋阳豫食品店

【老字商号】开封百年老字号——晋阳豫食品店

【⽼字商号】开封百年⽼字号——晋阳豫⾷品店 “晋阳豫”坐落于开封市北书店街,是⼀家的百年⽼店,也是开封最早的南货庄。

民国时期曾因经营名贵补品、⼭珍海味、鱼翅银⽿红极⼀时。

清咸丰三年(1853年),苏州城内⼀名叫唐禹平的⽣意⼈,为避战事,携带⼤批南⽅名货,初到⼭西晋城,次到阳城经商,后看中了地处中原的开封城。

同治⼗年(1871年),唐禹平携带全部财物迁到开封,在徐府街挂起“晋阳禹南货庄”的招牌。

由于开封是当时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化中⼼,⼜兼⽔陆交通之便,加之“晋阳禹”南货品种繁多,款式新颖,奇货可居,独树⼀帜,上⾄官府,下⾄百姓,⽆不登门选购,各地顾客接踵⽽⾄,⼀时名声⼤振。

遂迁⾄河道街西头路北。

相传,开封四⼤财主之⼀王渭春,⼀次到“晋阳禹”买东西,看中了⼀套精制瓷器,画⾯是“张⽣戏莺莺”。

但“晋阳禹”以样品陈设为由不卖,王渭春很⽣⽓。

不久,便在河道街开设了“云桂芳南货庄”,与“晋阳禹”唱起了对台戏。

光绪⼆⼗五年(1899年)前后,唐禹平迫于压⼒,遂以“年迈体弱,思念故⼟”为名,将整个商号“兑给”了王渭春,携眷属返回原籍苏州。

王渭春是当时开封的名流,遂聘请马云衢为领东,主管商号。

⼜将字号晋阳禹的“禹”字改为“豫”字。

1931年前后,王渭春开的汇通银号倒闭,债台⾼筑,不得不将各商号店铺兑出还账,便将“晋阳豫”兑给了马云衢。

1933年前后,连年军阀混战,经济萧条,加上官府勒索,⽆⼼经营的马云衢⼜将“晋阳豫”交给侄⼉马幼衢继承。

1937年,“晋阳豫”租赁书店街路东冯姓门⾯房5间和后院,经过⼀年筹备,在门额左右精⼯镌刻“江浙特产、云贵名药、⼭珍海味、鱼翅银⽿”16个⼤字,⼜派专⼈赴沪请书法家康坨书写“晋阳豫”⾦字横匾,悬挂前厅⼤⽔银镜上⽅,将门⾯整葺⼀新,并增设糕点作坊,增加罐头名酒、⼲鲜⽔果,扩⼤经营。

“晋阳豫”经营的南货⼤体上有名贵补品、⼭珍海味、鱼翅银⽿、荤素腌菜、糖饯蜜饯、烟酒罐头、时令商品、笔墨纸砚、铜器瓷器、化妆⽤品等15⼤类约500个品种。

山西与晋有关的典故

山西与晋有关的典故

山西与晋有关的典故古有山西,又称晋。

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孕育出了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典故。

一、晋文公与重耳在山西的晋地,有一段精彩绝伦的故事,那就是晋文公与重耳的传奇。

晋文公是晋国的君主,而重耳则是晋国的太子,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

重耳出生在一个环境艰苦的家庭中,他的父亲是晋国的君主,但被弑于宫廷之内。

重耳年幼时被迫流亡,流落到了一个叫做鄄城的地方。

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个叫做范睢的智者。

范睢劝告重耳要有远大的志向,要努力恢复晋国的家族荣光。

经过范睢的教导和影响,重耳逐渐成长为一个有远见的领袖,并决心要回到晋国,夺回自己的权力。

重耳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赢得了晋国百姓的支持,并最终成功夺回了晋国的王位。

他成为了晋国的君主,晋文公。

晋文公在位期间,积极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得晋国逐渐成为了一个富饶繁荣的国家。

二、曹操与山西山西的名字与曹操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在山西的战略部署和治理上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曹操出生在山西的一个军人家庭,他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军事天赋。

曹操年轻时,就以其过人的智谋和勇武的军事才能,在山西一带的战场上屡建奇功。

曹操曾经在山西的官渡大战中,以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卓越的军事策略,击败了袁绍的军队,确立了自己在中原的统治地位。

这场战役被誉为中国历史上军事史上的经典之战,也使得曹操成为了那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

曹操在治理山西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百姓的生活。

他还注重教育,推动文化的繁荣,使山西成为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

三、山西的黄河文化山西是黄河流域的核心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黄河文化遗产。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河水的滋养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山西的黄河文化丰富多样,包括了黄河古堡、黄河壶口瀑布、黄河石窟等众多文化景点。

这些文化景点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更是让人们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诸侯争霸时代晋国历任君王

诸侯争霸时代晋国历任君王

诸侯争霸时代晋国历任君王晋国(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349年),国君姬姓,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号初为‘唐’,晋国第二任君主子燮即位后改为‘晋’。

晋的国都见诸于史的先后有唐、翼、绛、新绛等名字。

晋国鼎盛时期,地域包括今山西省全部、陕西省东部与北部、河北省中部与南部、河南省北部、西部、山东西北部与内蒙一部的广大地区。

姬叔虞,字子于,晋国首任君王。

其父是西周首任王周武王姬发,其兄是二任王周成王姬诵,其母就是姜太公的女儿邑姜。

《史记·晋世家》中记载了周成王用桐叶封弟的故事:当周成王还是个孩子时,由周公摄政。

此时唐国(今山西翼城西部)发生动乱,周公遂率兵讨伐,消灭了原有的唐国政权。

于是,周成王在与弟弟叔虞玩耍时,用桐叶削成圭的样子递给叔虞,并说用这个东西分封叔虞。

史官史佚看到后,便请成王选择吉日,分给叔虞封国。

成王说那是说着玩不能当真的,史佚却说:“天子无戏言。

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

”于是,周成王就把唐国封给了叔虞,因此又被称之为唐叔虞。

当时的唐国地处夏人故墟,四周遍布戎狄部落,其局势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

据《左传·定公四年》记载:在王都镐京举行盛大的册封仪式典礼上,成王封赠叔虞以大路、密须之鼓、阙巩之甲、沽洗之钟等名贵器物,而这些器物大多是战利品。

近年在山西曲沃县曲村西周晋国遗址出土的幂孳方鼎,可能就是武王克商时,掠去的殷器而又转赠给叔虞的。

成王赐叔虞怀姓九宗、职官五正等异姓贵族人口,助他去组织新政权。

唐叔虞来到唐都翼(即今山西翼城县西24公里处)后,开始统治这个方圆不过百十里的小国。

他按照‘启以夏正、疆以戎索’的既定国策,鼓励民众发展农牧业生产,兴办水利,使得唐国民众逐步过上安定生活。

后来,唐国附近原有的许多戎狄部落也都先后归附。

就这样,唐国的疆土日渐扩大,在邻国中的威望也越来越高。

数年之后,唐叔虞治理唐国的政绩已是斐然可观,田地上麦谷植株高大丰硕,处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

阳姓的来源,姓阳的名人

阳姓的来源,姓阳的名人

阳姓的来源,姓阳的名人

来源较为复杂,其中影响较大的一支出自周朝王室之后,是由王室成员分封而来。

周景王封少子于阳樊(今河南济源皮城),为诸侯国,后遇周乱,出奔于燕(今河南卫辉),为标明自己身份而以阳为姓。

东周时有一附庸国名阳(在今山东青州东南),与齐国为邻,后被齐国吞并,阳国人遂以国为氏,称阳氏。

又如,相传夏禹后代中也有一些人以阳为姓。

春秋时鲁国季孙氏的家臣中有一人名叫阳虎,因封邑在阳关(今山东泰安南),所以以阳为姓,其后代也姓阳。

晋国有太傅阳处父,被封于阳(今山西太谷东阳城),子孙也以阳为姓。

楚国穆王有子名扬,其孙在楚平王时任令尹,被封于阳(今址不详),后代也姓阳。

此外,满、回、侗、土家、布依等少数民族中都有阳姓。

历史上形成了玉田(今属河北)等郡望。

当代分布较广,以河南、湖南、广西、四川、江西等省为中心。

历史名人:春秋时有弟子阳货,汉代上谷都尉阳并,北朝九江太守阳球,唐代国子祭酒阳峤,宋代博士阳孝本等。

虢国,晋国,虞国的位置

虢国,晋国,虞国的位置

虢国,晋国,虞国的位置
展开全部
虢国是西2113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

周武王灭5261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4102虢国国君,虢叔封东虢(1653今河南荥阳县西汜水镇)。

虢仲封西虢(今陕西宝鸡市东)。

晋的国都见诸于史的先后有唐、翼、绛、新绛等名字。

唐叔虞受封时的都城在唐。

春秋史籍《左传》最早记载的晋都是翼。

翼、绛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争议,根据考古报告,唐和翼可能是一座城市,但翼、绛也可能只是一个城市的不同名称。

《晋国史纲要》考证翼、绛是指同一个地方,最初由穆侯从唐迁都于绛,献公在位期间则对绛进行了扩建。

《西周封考国疑》则认为国都自唐叔虞始封到晋侯缗时一直在翼,晋献公时才迁都绛。

晋景公十五年(前585年),景公迁都于绛山之北汾河、浍河会合处的新田,称之为新绛,这也是晋国最后的都城。

不过历代史书记载中,也有唐城在今太原市西南郊晋阳古城遗址之北的记载,但是缺乏充足的文物证据和史料证据,不被当代大多数所学者所认可。

曲沃也是晋国重要的城市,在晋国分裂时期是曲沃侯的都城,曲沃代晋后,武公在当地建造宗庙,做为祭祀历任国君的地方。

虞国,也称北虞,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位于山西晋南,国君为姬姓,都城遗址坐落在中条山脉最低平最开阔之处的平陆县古城村。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政区名注释商兑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政区名注释商兑

收稿日期:2013-10-20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生态学视野中的国学教育与大学文化软实力研究》(2012-GX-168)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王洪泉(1968-),男,四川营山人,文学硕士,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政区名注释商兑王洪泉(重庆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重庆401331)摘要: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是目前全国各类高校中文专业主要使用的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

该教材为六卷本,政区名注释需要商榷的有近500处之多。

据统计,上编政区名注释需商兑的有164处,牵涉到83个政区名,其中第一册有48处,涉及到37个政区名;第二册116处,涉及到60个政区名。

关键词: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政区名;注释;商兑中图分类号:I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365(2014)02-0028-06“政区名”是行政区划名称的简称。

它是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是对某行政区域用语言、文字表现出来的法定标志。

政区名古今有别,在注释古籍时需将古政区名与今政区名相对照,便于读者理解文本。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级以上的政区名称变更得非常频繁,牵涉的数量也非常多。

古籍政区名注释如果不用最新的名称,读者还是不知所云,这就失去了注释的作用。

如:商县,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推行郡县制,改商邑为商县;隋开皇四年又改商县为商洛县;新中国成立以后改商洛县为商县;1988年撤县设市又更名为“商州市”,2002年再次更名为“商州区”,隶属于陕西省商洛市。

因此,在注释古籍中的“商县”时就应解释为“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而不能注释为已经成为历史名称的“商州市”,更不能注释为“商县”。

可是,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2002年版(最新版)仍然将古“商县”注释为“商县”。

目前,全国各类高校中文专业使用的古代文学作品选教材主要是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该教材共六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阳豫简介
晋阳豫南货庄是经营高中档南货而享誉古城的。

经历了“三易其地,业兴汴梁”历程。

创建于清同治年间,距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

约在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挥师东进时,苏州城内一个名叫唐禹平的生意人,为避战事,携带大批南方名货,初到山西晋城,次到阳城经商。

由于不分寒暑,苦心经营,资本大增,谋求发展,便看中了地处中原的古都汴梁城。

清同治十年(1871年),唐携全部财物迁来开封。

在徐府街整理店铺,挂起“晋阳禹南货店”的招牌。

“晋阳”二字是纪念其在山西晋、阳二城立足创业,“禹”字是从南方人经商带本人姓或名的习惯,以示专有。

由于开封是当时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兼水陆交通之便,加之“晋阳禹”南货品类繁多,款式新颖,奇货可居,独树一帜,上至官府,下至百姓,无不登门选购,各地踵而至,盈利骤增,一时名声大振,“晋阳禹”便在开封闯开了门面。

由于原址店铺窄狭,不适应经营需要,遂迁至河道街西头路北(今市第一人民医院处),内庄经营。

相传,开封四大财主之一的王渭春,一次到“晋阳禹”买东西,看中了一套精制瓷器,画面是“张生以莺莺”,甚为欣赏。

但“晋阳禹”以样品陈设为由不卖,王很生气。

不久,便在河道街开设了“云桂芳南货店”,即炫耀自己富有,又与晋阳禹唱起了“对台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出现了
“弱肉强食,五换店东”的局面。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前后,唐禹平迫于压力,遂以“年迈体弱,思念故土”为名,将整个商号“兑给”了王渭春,携眷属返回原籍苏州。

王是当时开封的名流,遂聘请马云衢为领东,主管商号。

又将字号晋阳禹的“禹”字改为“豫”字。

一谓河南之意;二是让外界知商号已属我王某所有。

于是“晋阳豫”老号便在古城鼓楼广场北侧南书店街路东沿袭至今。

民国20年(1931年)前后,王渭春开的汇通银号倒闭,债台高筑,不得不将各商号店铺兑出还账,便将“晋阳豫”兑给了马云衢。

马原在河道街海菜铺当过伙计,谙熟经商之道。

他利用官场宴会、豪门富户操办酒席,一般世家红白喜事的日子,大量兜售山珍海味、鱼翅银耳、猴头燕窝、寿幛条幅等名贵商品,获利甚厚,成为当时开封拥有晋阳豫、云桂芳南货庄、云锦章绸缎庄、宝华德金银手饰店四大商号的知名富商。

民国22年(1933年)前后,连年军阀混战,经济萧条,加上官府勒索,营业亏损,生意逐渐衰败,终日潦倒、无心经营的马云衢不得不将云桂芳、云锦章、宝华德三个商号关闭,并将仅剩资产5千元的“晋阳豫”交给侄儿马幼衢继承。

又经人说合由山东定陶人士陈离生出资1万元,马幼衢任经理,王静波任副经理,重组经营。

民国26年(1937年),“晋阳豫”租赁南书店街路东冯
姓门面房5间和后院,经过一年筹备,在门额左右精工镌刻“江浙特产、云贵名药、山珍海味、鱼翅银耳”16个大了,又派专人赴沪请书法家康坨书写“晋阳豫”金字横匾,悬挂前厅大水银镜上方,将门面整葺一新,并增设糕点作坊,增漆罐头名酒、干鲜水果,择吉开张,扩大经营。

民国34年(1945年),马幼衢一病不起,由王静波接任经理,掌管全部业务,继续合股经营。

“晋阳豫”经营的南货大全上有名贵补品、山珍海味、鱼翅银耳、荤素腌菜、糖饯蜜饯、烟酒罐头、时令商品、墨笔纸砚、铜器瓷器、化妆用品等15大类5百个品种。

其中比较著名有燕窝(官燕、龙牙燕),人参(高丽参、须参)、福建桂圆、海南沉香、云南冬虫草、福建百草、神曲、午时茶、西藏红花、阿胶等。

如金钗石斛,为高山石洞内生长的一种稀有植物,有润喉清噪之奇功,为戏剧名演员之必备佳品。

民国21年(1932年)7月,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来汴演出,“晋阳豫”派专人送石斛,受到大师的高度称赞。

不仅做好做活了生意,而且使商号声誉大振,名传遐迩。

商谚云:“未曾入手,先年出手。

”在着手进货前,先要充分估计销路如何。

“晋阳豫”的行家认为,做生意也跟打仗一样,既要了解对方情况,也要熟悉自己情况。

只有对行情了如指掌,才能稳操胜券。

因此,他们除确定一名副经理负责办货外,还在经营上做到“五知”:一知远近商业行情。

在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南方城市和北京、天津、青岛、
济南等北方城市广泛建立业务往来,及时沟通商品信息,一年两次派人外采,平时靠书信往来邮寄行情(价目表);二是市场供求变化和价格涨落趋势。

即在市内派人天天赶集,串行店,购货物,了解市场信息;三知货源和销售情况。

经营柜组和仓库保管天天向经理报告购、销、存情况;四知同行、对手打算、及早采取竞争对策。

如在季节、商品质量、款式、价格、包装、服务态度、营业时间、花色品种等方面,各有竞争诀窍;五知经营管理中的奥秘和“生意经”,做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择优进货“晋阳豫”搞好经营的前提,也是他们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诀窍。

同是经营燕窝,他们却选购燕群在退毛的季节筑窝,只有微量毛羽,很干净,为上等酒宴所用的官燕;人参,选购质地纯真,天然采集的高丽参、须参、特别是经过加工的片参,装入精制铁盒,用着方便,可以随时冲水喝;桂圆,选购国产上等品种福建兴华的捷春桂圆;海参,经西洋参为上品,1市斤可发8市斤左右,价格适当,多为宾宴酒席所有;鱿鱼,以浙东宁波一带所产为佳;鱼翅,以黄鱼翅为上等品,质厚味美,鸡2至3市斤重;猴头,多选购伏牛山一带的产,成对采集;银耳,以四川所产为佳。

另外,还有福建香菇、云南羊肚菌、湘潭白莲、绍兴笋尖、济宁京冬菜、苏州白糟腐乳、金华火腿、南京板鸭、闽产蜜饯、东洋茶具、宜兴瓷器、常州篦子、进口香皂、双美香水、杭州剪刀、石头墨镜、如意寿幛、苏州毛笔、黄山松烟、八
宝印色、红木算盘、台湾凉席、龙须草帽、绢料团扇、福建皮丝(烟)、广东净丝(烟)、上海泰康(冠生园、沙利文)饼干、梅林罐头、贵州茅台、山西汾酒、陕西西凤、黄岩蜜桔、檀香青果等。

酒类销售,不是转运,就是坛装,运输比较困难。

他们宁愿爬山涉水,水陆转运,也要远道购进山东烟台张裕老厂或英、法进口的三星(五星)白兰地、威士忌、葡萄酒以及浙江绍酒等。

特别是上等绍酒,质地醇厚,口味浓馥,乃宴会席面必备佳品。

因坛的四周绘有龙凤图案,精致雅趣,故又名花雕酒。

据说在绍酒之乡,老百姓家中生了女孩子,即购绍酒数十坛,密封储藏,待女儿出嫁时派用场,所以又有“女贞酒”之说。

绍酒分大坛80市斤,加大坛60市斤,中坛变称行四坛40市斤,放样坛15市斤。

坛外以竹叶包裹,以防运输中碰撞损坏。

为了经营方便,进货时大、中、小兼购。

夏季一般开中、小坛,冬季开大坛出售,以防天热酒味变质,造成损耗。

民国27年(1938年),日军侵占开封。

刚刚复苏的“晋阳豫”,在一个月内遭到日军轮番抢掠,损失惨重。

幸店伙们冒着生命危险看守店铺,待局面稍稳定后,重新整理残存商品维持营业,勉强度日。

民国时期,社会动乱,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民不聊生,生意更加难做,连工资都发不下来,虽百般挣扎,也难逃厄运。

1948年开封解放后,“晋阳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人民政府根据“城乡互助,内外交流,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的政策,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对私营商业进行了扶持和帮助,“晋阳豫”也得到了加工饼干等照顾。

1956年,“晋阳豫”参加了全行业公私合营,在国营公司体育场下,由酱馃总店统一组织生产和经营,货源有了保障,业务得到开展,工人、店员再不为开不下工资犯愁了,资方也得到了适当利润。

1962年7月,根据中共开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定,“晋阳豫”与毗邻的“包耀记”共同恢复了一个糕点作坊。

除生产经营各式名产糕点外,并根据历史经营特点,部分恢复了南北特产和海味产品的经营。

在国民经济刚刚恢复、原材料还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后作”老师积极发挥技术特长,用生产翻饼的原料试制脆薄饼、夹沙糕,并增添了南糖、蜜贡、风鸡、板鸭等名产,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北门里一位老太太听说“晋阳豫”名产恢复了,专程坐着三轮车来品尝购买。

“文化大革命”期间,传统经营方式和品种受到贬斥,“后作”被迫停产,品种几乎陷于绝迹。

1985年,“晋阳豫”共有职工12人,门面5间,经营面积160平方米,品种有糕点、糖果、烟酒、罐头等9类200多种。

年购进26万元,年销售19.3万元,平均劳效2.4万元,上交税利1.3万元。

人们莫不翘首期待“晋阳豫”传统经营方式与品种早日得到恢复和发展。

(此材料摘自《开封糖业烟酒志》419—423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