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集体备课记录之三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记录地理组成员:李允同、冯秀芬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一中心议题:商讨本学期高二地理授课计划参加对象:冯秀芬李允同简要过程:初步商定:在第一次月考之前完成“世界地理总论”的教学和“城乡规划”的教学在第一次月考以后全面系统的教授“世界地理”。

在平时的练习中的难度系数逐步与高考接轨。

反思小结:城乡规划略教学,世界地理尽可能详细教学,在这次教学中尽量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知识,高三复习时候略复习记录人:李允同20XX年9月2日下午1、2节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二中心议题:第一次月考范围、难度系数的确定参加对象:冯秀芬李允同简要过程:确定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范围为:城乡规划整册,区域地理中的地球地图、世界陆地海洋、气候、世界居民和国家。

反思小结:统一各个班级的教学进度,适当降低考试难度,给学生以学习地理的信心。

记录人:冯秀芬20XX年9月9日下午1、2节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三中心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参加对象:冯秀芬李允同简要过程:现在高二学生由于教材体系的限制,初中地理基础非常薄弱,读图识图能力比较弱。

三位老师经过商定,初步决定《高考文科地理读图填图训练》作为学生日常读图练习。

反思小结:该图册要素简洁、重点突出,比较有利于高二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世界地理的熟悉。

事后发觉效果比较明显。

记录人:冯秀芬20XX年9月16日下午1、2节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四中心议题:讨论本次高二地理测验范围以及难度系数参加对象:冯秀芬李允同简要过程:结合各任课老师的教学进度,商定本次高二地理测验范围为城乡规划,区域地理中的地球地图、世界陆地和海洋、气候、世界分区中的亚洲。

反思小结:将平时的练习、考试题型、难度逐步与高考接轨。

记录人:冯秀芬20XX年9月23日下午1、2节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五中心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析题和答题能力参加对象:冯秀芬李允同简要过程:在平时的作业以及历年高考中,发现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规范导致不必要的失分,因此本次研修活动三位老师商量如何在以后教学中逐步突破这一现象。

高二地理 第一次集体备课

高二地理 第一次集体备课

阶段总备
教法学法
重、难点
注意问题
教学建议
集体备课纪要(1) 年级 参加人员 授课内容 高二 学科 地理 丁乾 中国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 1.了解水土流失的概念。 2.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 3.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和综合治理的措施,培养可持续发展 的观念 1、课堂讲练结合,强化学生的理解及应用。 2、案例教学 1.水土流失的成因。 2.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其治理措施。 多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探究问题;进行师生 互动,多一些讨论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另外, 还可以让学生在闲暇时间到野外观察体验,用所学到的理论 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黄土高原的气候、地形、土壤等特点是水土流失的自然 基础,人为破坏作用对水土流失起了加速作用,而且事实证 明人为因素在现代水土流失成因中的比例是相当大的。了解 这些内容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使学生震惊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 破坏如此严重,另一方面又增强了恢复植被,控制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的信心。因为人类控制和改善自己的行为,通过改 善社会经济结构,制定相关的农业、人口、水土保持政策, 采取各种相应措施,水土流失问题是能够治理的。六道沟通 过实行“保塬、护坡、固沟”的小流域治理方针,并初见成 效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教学用4课时 时间 刘赟 2013-9-9

地理组集体备课记录

地理组集体备课记录

地理组集体备课记录地理组集体备课记录「篇一」本学期我们高一地理备课组根据课标要求对高中地理必修1内容进行了集体研讨,较好地完成高一地理的教学任务。

一、深刻领会课标要求,制定有效教学计划,做好备课工作备课组成员仔细研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制定可行有效地理教学计划。

备课组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每周的星期三下午第一、二节课,是高一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

我们根据教学进度,相互讨论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方法,并交流心得,做到有的放矢,收获很大。

二.团结协作,资源共享,促进教学。

备课组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优势,新老教师紧密配合、勤于切磋、相互协调。

在备课、教学资源的使用,试卷命题,学案的使用,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备课组之间经常相互听课,交流教学经验,做到统一认识,统一传授;把握好教学质量关,通过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做好质量分析和监控。

三、采取有效方法,促进整体提高。

我们做好对个别学生的拓展、补差工作,采用鼓励、作业面批、个别辅导交谈等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积极实施分层次教学,分层次布置课外作业,平时注重抓学生的基础,重要的知识点不断地强调,努力提高后进生的成绩。

学好地理,除智力因素外,还有非智力因素,如兴趣。

一些同学害怕学不好,或一些同学一直考不好,丧失信心。

我们采用了个别交流,指导等,不断关心、帮助,同时教师关爱学生走近学生、进而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学案导学,是本学期集体备课的重点。

对于现在课时量缩减,要求课堂效率提高的问题,学案导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学案是在教案的基础上,为了开启学生智慧、发展学生能力而设计的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直接参与并主动完成的一系列的问题探索、要点强化等全程学习活动的案例。

可以看出,学案侧重于学生的“学”与“会学”。

但是大家可千万不要认为只要有了学案,就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这里面有一些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第一是学案的编写。

学案的编写要求做到准、精。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

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

高中地理集体备课记录地理组成员:李允同、冯秀芬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一中心议题:商讨本学期高二地理授课计划参加对象:冯秀芬李允同简要过程:初步商定:在第一次月考之前完成“世界地理总论”的教学和“城乡规划”的教学在第一次月考以后全面系统的教授“世界地理”。

在平时的练习中的难度系数逐步与高考接轨。

反思小结:城乡规划略教学,世界地理尽可能详细教学,在这次教学中尽量使学生掌握区域地理的知识,高三复习时候略复习记录人:李允同2013年9月2日下午1、2节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二中心议题:第一次月考范围、难度系数的确定参加对象:冯秀芬李允同简要过程:确定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范围为:城乡规划整册,区域地理中的地球地图、世界陆地海洋、气候、世界居民和国家。

反思小结:统一各个班级的教学进度,适当降低考试难度,给学生以学习地理的信心。

记录人:冯秀芬2013年9月9日下午1、2节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三中心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参加对象:冯秀芬李允同简要过程:现在高二学生由于教材体系的限制,初中地理基础非常薄弱,读图识图能力比较弱。

三位老师经过商定,初步决定《高考文科地理读图填图训练》作为学生日常读图练习。

反思小结:该图册要素简洁、重点突出,比较有利于高二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世界地理的熟悉。

事后发觉效果比较明显。

记录人:冯秀芬2013年9月16日下午1、2节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四中心议题:讨论本次高二地理测验范围以及难度系数参加对象:冯秀芬李允同简要过程:结合各任课老师的教学进度,商定本次高二地理测验范围为城乡规划,区域地理中的地球地图、世界陆地和海洋、气候、世界分区中的亚洲。

反思小结:将平时的练习、考试题型、难度逐步与高考接轨。

记录人:冯秀芬2013年9月23日下午1、2节高二地理备课组活动情况记录五中心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析题和答题能力参加对象:冯秀芬李允同简要过程:在平时的作业以及历年高考中,发现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审题不仔细、答题不规范导致不必要的失分,因此本次研修活动三位老师商量如何在以后教学中逐步突破这一现象。

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本

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本

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本活动1:探索地球及其特征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探索地球的不同特征和地理要素,了解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基础。

活动内容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地球的不同特征和地理要素。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地方进行深入研究,如大陆、海洋、山脉等。

2.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呈现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发现。

可以通过口头报告、展示海报或PPT的形式进行展示。

3.班级讨论:在小组展示之后,班级进行讨论,分享各组的发现和观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特征如何相互关联,以及地理要素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活动成果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可以增加对地球的认识,了解地球的不同特征和地理要素的关系。

同时,学生还能培养合作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活动2:地球的表面形态与地理现象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学习地球的表面形态和常见的地理现象,如地貌、气候等。

活动内容1.知识学习:由教师给出相关的知识讲解,介绍地球的表面形态和常见的地理现象。

2.观察实践: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地观察和实验,如观察不同地形的模型、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植被生长等。

3.讨论分享:小组成员分享观察和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地形和气候条件对地理现象的影响。

4.总结回顾: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核心内容,并与学生分享一些有趣的地理现象和事件。

活动成果通过这次活动,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地球的表面形态和常见的地理现象,加深对地球地理要素的理解。

学生在实践和讨论中培养了观察、分析和合作能力。

活动3:地图解读和地理技能训练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学习如何解读地图,并进行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训练。

活动内容1.地图解读:教师先给学生介绍地图的基本知识和符号解读方法,然后将一张地图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解读地图上的信息,如地形、水系、交通等。

2.导航比赛: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幅地图和一些导航题目。

小组成员根据地图和题目,尽快找到目标地点,并进行标注。

11高二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记录

11高二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情况记录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1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的含义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分布和形成原因造成荒漠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原因2荒漠化的危害3荒漠化的防治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1地球之肾湿地的概念我国主要湿地的分布特点湿地的重要价值2湿地资源问题3保护湿地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及成就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整治措施以及值得借鉴的经验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3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第五节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1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2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3鲁尔区的新发展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的具体表现2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3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时间主讲人员内容备注2011912第二节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思考活动下面是研究者对自然灾害进行的一些其他分类
从自然灾害的时间角度来看,自然灾害具有哪些特点?
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有何特点?
各种自然灾害之间具有什么特点?
孟加拉水灾图片、孟加拉地形图
问题:孟加拉国水灾严重,请分析并归纳孟加拉国水灾严重的自然原因。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1、荒漠化的含义
①荒漠化的含义
1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和原因
2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图示
8、外国文化与人口
1地域文化的概念
2外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9、中国文化与人口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风向、河流)

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内容

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内容

地理备课组活动记录内容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成立了地理备课组。

备课组定期组织活动,目的是为了让教师们分享教学资源、讨论教学方法,并共同研究课程内容。

本次活动记录了备课组最近一次的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2022年5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地理教研室活动议程1.介绍新成员2.分享经典案例3.讨论新课程标准介绍新成员备课组迎来了两位新成员,分别是刘老师和张老师。

在活动伊始,大家互相介绍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方向。

刘老师是地理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他分享了一些地理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张老师擅长地图教学,她向大家展示了一些有创意的地图设计方法。

分享经典案例备课组成员之间互相分享了一些经典的地理教学案例。

李老师分享了他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实地考察的经验,他带领学生们参观了当地的水库,并利用实地考察的经历进行了多个课堂实践环节的设计。

这些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实际经验,提高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王老师分享了他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案例。

他以地理旅游景点为例,使用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媒体资源,生动地展示了地理景观特点,并深入解析了与地理特征相关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同学们通过多媒体的呈现,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不同地理景观的魅力。

讨论新课程标准备课组成员就新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大家对新课程标准中的地理学科的要求进行了逐一分析,并就如何更好地贯彻执行这些标准进行了讨论。

在讨论中,备课组成员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增加地理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等。

大家对这些建议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形成了一些建议和行动计划,以便更好地配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活动总结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备课组成员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创新案例,并就新课程标准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通过这样的交流与合作,备课组成员们得到了许多启发和借鉴,对地理教学的方法和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本次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活动旨在为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提供系统化、针对性强的地理复习和备考指导。

参与本次备课活动的地理教师们从高考大纲出发,以合作备课的形式,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考试成绩。

以下是活动记录的详细内容:1. 活动概述日期:2022年4月15日地点:学校会议室参与人员:高三年级地理教师全体本次备课活动的目标是通过集体协商和研讨,共同探讨高考地理复习的重点、难点和备考策略,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备考指导。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议程:2. 活动议程2.1 复习重点的确定首先,我们针对高考地理试题的命题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考试需求,确定了复习的重点。

通过分析历年高考地理试卷,我们发现以下几个方面是学生容易出现困难的重点内容:•人口与城市化•资源与环境•区域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重点内容,我们从教学大纲中提炼出关键知识点,为每个知识点编写了详细的复习要点。

2.2 难点剖析与解决方案我们在本次备课活动中也特别关注了学生容易出现的难点问题。

通过集体研讨和经验分享,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地理学科的难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定义•地理实证和理论的联系•复杂地理过程的分析和解释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制定详细的学习指导书,引导学生理解和消化地理概念•提供大量地理实证分析案例,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复杂地理过程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能力2.3 备考策略的分享在本次备课活动中,每位教师分享了自己的备考策略和经验。

通过交流和讨论,我们总结出以下几个备考策略:•制定科学的备考计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理解,打牢学科基础•突破题海战术,注重题型分布和解题技巧•针对性地进行模拟考试,提高应试能力3. 活动总结本次高三地理集体备课活动为参与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共同研究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彼此的教学水平和备考指导能力。

高二地理集体备课记录之三

高二地理集体备课记录之三

主讲人 参加教员 讨论情况
朱洪彪:进行知识的扩展——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凌 汛、水能等。 陈南芗: 分析水力丰富与否从两个方面分析:河流水量的大小;河流的落差。
刘湘蓉:可以用板书归纳: 水能丰富 多山 陆路交通不便 航运
发电
开发利 用方向
3、 教学讨论后进行教学再设象 时 间 地点
《河流的综合开发》 高二年级学生 2010.9.27 高二地理办公室 咸生武 咸生武、朱洪彪、刘湘蓉、陈南芗、王媛媛 1、 咸生武老师首先就本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课时进 行了阐述。 2、 集体讨论,交流心得体会。 经典教学心得与建议: 咸生武:本节学习的重点不只针对田纳西河本身 ,而是针对任一河流,因此要掌握分析 河流综合开发的一般方法:

高二地理教研活动记录

高二地理教研活动记录

高二地理教研活动记录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高二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地理教研组于某日下午组织了一次地理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分享教学经验,讨论教学方法,并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研讨,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二、活动流程1. 活动开始前,地理教研组成员互相交流,就各自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通过这一环节,大家对本次活动的目标和期望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2. 首先,教研组成员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A老师介绍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经验,通过呈现丰富的图表、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B老师则分享了在地理实地考察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强调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重要性。

C老师则着重讲解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分享教学经验后,大家对高二地理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

针对课程的重点知识点,教研组成员围绕着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大家就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展开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创新的教学思路。

同时,教研组成员还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4. 活动的最后,教研组成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思路,对于今后的教学工作会更加有信心。

同时,大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希望能够更加系统地开展地理教研活动,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成果通过本次地理教研活动,教研组成员不仅加深了对地理教学的理解,还提高了教学水平。

大家对于地理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同时,教研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得到了加强,建立了良好的教学互助平台。

四、总结与展望本次地理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互相借鉴的平台,对于提高高二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享教学经验和研讨课程内容,教研组成员在教学方法和策略上都有所突破。

地理必修二集体备课会议记录

地理必修二集体备课会议记录

地理必修二集体备课会议记录时间:2010年3月24日下午地点:东校区二楼多媒体教室参与人员:傅晖陈凌春欧阳海涵活动内容:一、统一进度,确定第一次月考考试范围。

二、集体备课选修5第二章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二章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第二节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主备人:傅晖课程标准: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满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从课标要求来看,台风、寒潮、干旱、洪满等重在分析其形成原因;·教学建议:·干旱灾害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主要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

其中人类活动影响体现了人地关系,在教学中应引起重视。

·洪满灾害是连续性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暴雨所造成的,它往往是山区或平原致灾的重要原因,使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蒙受巨大损失。

在教学中,应认真分析暴雨的形成条件,降水等级与雨量。

案例教学:洪满灾害1998年长江流域的雨情1998年,长江以南地区暴雨日数多,强度大,降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

汛期,长江流域降雨大致分为4个阶段,6月12-26日,降雨集中在都阳湖区和洞庭湖区,一般降雨300-800毫米;6月27-7月15日,降雨集中在四川、重庆、鄂西北等地,降雨100-300毫米;7月20-32日,降雨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沿江地区,一般降雨200-500毫米;8月1-27日,降雨集中在长江上游、三峡区间,一般降雨200-500毫米。

1998年6-8月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为670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183毫米,偏多37.5%。

1998年长江流域相继遭受特大洪水,长江千流先后出现8次洪峰,中游河段及洞庭湖、都阳湖水位多次超历史最高水位。

在19条主要支流中,有一些水文站最大流量和最高水位均超过实测历史记录。

长江中下游超警戒水位时间大多在57-96天之间。

1998年洪水灾情的特点是人员伤亡少,经济损失大,堤境受灾严重。

仅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090亿元,其中湖南329亿元,湖北384亿元,江西377亿元。

高二地理组教研活动记录

高二地理组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3年4月15日二、活动地点:高二年级地理教研室三、参与人员:高二年级地理组全体教师四、活动主题:探讨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策略与评价方法五、活动记录:---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地理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地理教学质量,高二年级地理组决定开展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策略与评价方法。

二、活动流程1. 主题讲座由教研组长李老师主讲,主要围绕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策略展开。

李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教学目标的确立:李老师强调,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既要关注知识传授,也要注重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引领。

- 教学内容的选择:李老师建议,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具有时代性的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的创新:李老师提出,教师应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分组讨论参会教师分成三个小组,分别就以下三个主题进行讨论:- 如何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如何进行地理学科的评价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

以下为部分讨论成果:- 提高地理课堂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课堂游戏、组织实地考察等方式,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归纳地理事物和现象,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 地理学科评价: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地理知识竞赛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成果分享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分享,其他教师认真聆听,并就分享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4. 总结发言教研组长李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要求:- 深入学习新课标,把握地理教学的新方向。

- 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高二地理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高二地理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9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高二地理教学研讨与交流四、活动主持人:地理教研组组长张老师五、参与人员:高二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六、活动内容:1. 开场致辞活动开始,张老师首先对各位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她强调,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高二地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地理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2. 教学经验分享(1)张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她指出,地理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李老师分享了他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经验。

他认为,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直观地展示地理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王老师则从地理教学评价的角度出发,分享了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地理教学评价的方法。

她强调,地理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教学案例分析(1)张老师针对“地球自转与公转”这一知识点,分享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成功案例。

她通过制作教学课件,运用动画、图片等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地理概念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2)李老师以“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为主题,分享了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经验。

他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4. 教学问题探讨(1)针对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各位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张老师提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技巧,通过分析地图,使学生掌握地理信息。

(2)关于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王老师提出,教师应关注时事热点,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总结与展望活动最后,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

高二地理校本教研活动(3篇)

高二地理校本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提高高二地理教学质量,我校地理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高二地理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方式,提升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针对高二年级地理教材进行集体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共同研讨了教材的重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同时,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教师们还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2. 课堂观摩为了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活动邀请了学校优秀教师进行课堂观摩。

观摩课上,教师们展示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课后,教研组组织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了观摩心得,共同探讨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学研讨在观摩课后,教研组组织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

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以下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2)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3)如何提高地理实验教学效果?(4)如何加强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为解决教学难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三、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通过本次活动,地理教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 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教师们根据研讨成果,改进了教学方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 教研氛围日益浓厚。

地理教研组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教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共同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而努力。

四、活动反思1.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继续加强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2. 课堂观摩和教学研讨是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我们要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加强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二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高二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高二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10-4-21 星期三
地点:田家炳实验中学东校区高二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傅晖陈凌春
主备人:傅晖
主要内容:
1、对高二年级地理学科期中考试试题进一步审核。

2、统一第八周和第九周高二年级地理学科教学进度。

3、针对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特点,制订湘教版教材必修1的
复习方案,进行了教案和课件的交流和修改,精选了典型例题,统一了作业练习内容。

4、湘教版教材必修1的内容是自然地理,对这部分内容的复习,
特别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认真研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高中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大纲,明确考试内容,准确把握教学难度,
挑选的训练题难度不宜过大,否则,既对最终的应考没有产生
实际效果,同时需要大量时间解释和讲评,可能导致课时不足,甚至遗漏了本该复习的知识点。

第二,有效的课堂讲解是提高
备考复习效率的基础,讲练结合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采取的主
要方式。

由于课时有限,对知识的重温要站在更高层面进行归
纳与概括。

对于学生训练的讲解,课堂上讲解的主要是典型例
题和易错题,应使学生突破某一具体题目的局限性,明确解决
同类问题的切入点,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高二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高二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高二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2014年2月20日
地点:高二文综办公室
参加人员:朴主任、马英花、单欣
课题:中地复习及试卷的讲解
中心发言人:马英花
主要内容:
高二下学期根据联合体的要求,需要复习中地、世地、选修两本(旅游和环境保护),时间紧任务重。

幸好中地在高一下学期和高二上学期已穿插复习了,但落实不好,所以假期出了六张卷,把中地的十二讲让学生利用假期复习知识点然后做题。

所以本周的任务是把学生的卷子收上来检查完成情况,并进行讲解,答疑解惑,用这种方法再把中地落实一下。

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对答案,让学生仅仅局限于会这一道题注意把知识点及知识的联系讲出来,而要注意把知识点及知识的联系讲出来。

实验班的学生素质稍好一点可能一周能讲完,普通班的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较慢,可适当地放慢一下速度,以让大部分学生能跟上为准。

这次复习之后,本学期中地不做重点复习,期末综合时再做一点题查缺补漏。

由于学生学习习惯不好,有的学生可能卷子假期没做或做得不认真,应付了事,所以在讲之前,没做的一定督促学生去做,做完的时间长可能忘记怎么写的,重新再熟悉一遍,课上多让学生解释,说思路。

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

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记录海陆的变迁一、学习和导学目标1、知识积累与疏导:知道地球表面的海陆变迁和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了解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2、技能掌握与指导:运用地图说明大陆漂移、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和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教材的组图和资料补充,从中领悟到科学的探究思路和方法。

4、情意修炼与开导:通过课堂活动,用实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

5、观念确认与引导:通过了解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使学生得到一次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二、障碍与生成关注学生对大陆漂移——板块运动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的理解不深,感性认识不多,教者应通过引导或多媒体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三、学程与导程活动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有关海陆变迁的资料。

(一)、创设场景引出问题用南通由海成陆的实例引出问题。

(从当地由海成陆的实例引出问题,不仅使学生感到好奇,也为今后学习平原的形成和乡土地理埋下伏笔。

学生通过思考产生疑问,进而引出“沧海桑田”海陆变迁的话题。

这就形成了教学的问题场。

)(二)、阅读教材自主学习1、“沧海桑田”原为什么意思?原意为海陆的变更,后人用此成语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2、学生活动1:看教材图2.10——图2.12 分别反映了哪些地理现象?从阅读材料和图2.18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对学生的科学史和科学观教育及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应在教学中给予充重视。

(图表及文字材料是教学资源,也是教学媒体。

利用好这些资源进行教学活动,这是教学情景场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合作学习加深理解地球上的海陆轮廓是怎么形成的?学生活动2:参考教材和课外知识分小组讨论,找出(1)科学依据(2)科学理论,用自己的语言叙述。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及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和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地理集体备课记录之三
课程名称 授课对象 时 间 地点
《河流的综合开发》 高二年级学生 2刘湘蓉、陈南芗、王媛媛
主讲人 参加教员
讨论情况
1、 咸生武老师首先就本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课时进 行了阐述。 2、 集体讨论,交流心得体会。 经典教学心得与建议: 咸生武:本节学习的重点不只针对田纳西河本身 ,而是针对任一河流,因此要掌握分析 河流综合开发的一般方法:
朱洪彪:进行知识的扩展——水文特征包括水量、水位、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凌 汛、水能等。 陈南芗: 分析水力丰富与否从两个方面分析:河流水量的大小;河流的落差。
刘湘蓉:可以用板书归纳: 水能丰富 多山 陆路交通不便 航运
发电
开发利 用方向
3、 教学讨论后进行教学再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