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研究(1)
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研究
一
此外,高校 思政教师可在课余时间增加 与学生 的互动频
时 间捕 捉 、 参 与 实 时 事件 并发 表 各 类 言 论 、 评 议 。政 治辨 析 率 , 通过互联网论坛 、 讲座等形式及 时为大学生解答实时政治 能力匮乏与群体极化现象此起彼伏 的自由信 息表达途径相 交 现象相关 问题 , 鼓励大学生多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实践 , 扩大大 高大 学 生 政 治 分辨 能力 有 助 于 提 高其 政 治 认 同度 。思 政 教 师
代大学生的政治认 同感 的可行性。
关键词
大学生
政治认 同危机
对策
文献标识码 : A 生可能已从各类信息通道获得更丰富、 具体的信息并形成相关
中图分类号 : G 6 4 1
1 当 代 大 学生 与政 治 认 同
所谓政治认同指 的是社会成 员对于社会政治生活中所认 判断 。此时传统满堂灌的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形式若不及时调
生学习兴趣之后再对其进行潜 移默化 的政治认同引导 ,效果
将 事 半 功 倍 。多允 许 学 生 参 与 、 多 与 学生 互 动 , 让 学 生 参 与 到
大学生 自小学阶段起就将绝大多数精力投入到应试过程 课 程 中来 ; 用P P T 、 短 视 频 等 先 进教 学手 段 来 直观 展 示 理 论 知 中, 参加社会实践、 接 触 社会 网络 、 接 受主 流 政 治 形 态 与 意识 识 点 与 实 时 热 点 的交 织 点 。让 学生 在 析 、 学、 思三 位 一 体 的 课 教 育 的机 会 微 乎 其 微 ,导 致 其 政 治认 知 水 平 低 下 。 伴 随着 科 堂 构 架 下 积 极参 与 到 政 治 理 论 学 习 中来 ,从 而提 高高 校 思 政 技 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信息散播与获取渠道变 教 师 对 其 政 治认 同 的 引导 力 。
大学生对政治认同的调查与调研分析
大学生对政治认同的调查与调研分析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股重要力量,对政治有着特殊的关注和参与。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大学生对政治认同的调查与调研,分析大学生对政治的认同程度、关注重点以及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
一、调查方法和结果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范围涵盖了全国各个高校的大学生。
问卷涵盖了大学生的基本信息、政治信仰、政治参与意愿、政治关注点等方面的内容。
调查结果分析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对政治有一定的认同感,但具体程度和关注点有所差异。
首先,在政治信仰方面,调查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对国家的发展方向持肯定态度,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同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对政治持中立态度,认为政治与自己的生活关系不是很密切,起到了客观旁观的态度。
其次,在政治参与意愿方面,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参与政治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这部分的学生认为政治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方面,自己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不愿意参与政治活动,原因主要是担心政治参与会影响自身的学业和就业前景。
最后,在政治关注点方面,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更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公平与正义、环境问题等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议题。
相较之下,国际政治、政策制定等相对较为宏观的议题引起的关注度较低。
二、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大学生对政治认同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背景、高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首先,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政治认同具有重要影响。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庭中的政治氛围以及家庭成员的政治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政治的看法。
而家庭的政治氛围一般受到家长对政治的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其次,高校教育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大学作为培养国家栋梁的主要场所,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是其重要职责之一。
不同高校的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有所不同,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提升策略研究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提升策略研究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提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政治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政治体制、价值观和政策的认同程度,是政治参与的基础和动力。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政治认同水平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和平台是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关键策略。
融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已经习惯了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获取信息,政府和高校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向大学生传递政治信息。
政府可以开设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及时发布政策解读、政治新闻等内容,增加大学生对政治的关注度和认同感。
同时,高校可以通过开设公共课程、举办政治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的了解,激发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兴趣。
其次,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提升政治认同的重要途径。
大学期间是大学生思想成长的关键时期,政府和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思想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认同。
例如,可以组织政治辩论赛、主题讲座等活动,让大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了解不同的政治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辩证能力。
同时,政府和高校还可以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者活动等,让大学生亲身感受到政治的重要性和价值。
最后,加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是提升政治认同的关键策略之一。
政府和高校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如学生会选举、青年志愿者组织等,让大学生能够亲身经历政治参与的过程,增强他们对政治的认同感。
同时,政府和高校还应提供相应的政治参与平台和机会,让大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参与到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中,从而增强他们对政治的认同和参与意愿。
综上所述,融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提升策略包括建立多元化的信息渠道和平台、加强思想教育以及加强政治参与等方面。
政府和高校应共同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政治参与空间和机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和认同,从而培养出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优秀大学。
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研究
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研究作者:彭云龙宋洁张瑞霞王一飞来源:《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3年第17期[摘要]大学生政治认同,是指大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现存政治体系及其执行的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与政治体系一致的政治价值取向和相应的行为活动。
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以及特点,进一步探讨了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认同对策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相对独立的群体,在现实社会生活和未来社会发展中具着独特的意义。
关注他们的政治认同状况就是关注其自身政治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关注社会对党和政府的认同状况。
因此,分析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及其特点,并探讨教育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以及特点去年以来广东省和甘肃省部分高校,以及教育部2013年在全国1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22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持续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状态。
广大高校学生高度信任并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充满信心。
综合以上调查可以得出目前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以及特点如下:(一)政治认同整体状态。
调查显示,大学生中大部分人政治认同状况都在认同和非常认同之间。
因此,总体看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是良性的和积极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我国现有的政治体系。
但是,从调研中可以看出,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差异较大,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政治认识能力和受政治氛围的影响,以及国内外局势错综复杂,使得大学生政治认同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二)政治参与度。
调查显示,广大高校学生高度关注事关国家利益的大事,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的意愿强烈。
94.2%的学生表示关注“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蛟龙号下潜突破7000米大关,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交付海军”;97.8%的学生对“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表示满意;96.4%的学生对“中国就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发表声明,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巡航监测,坚决维护钓鱼岛及其附近岛屿主权”表示赞同。
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及对策提要政治认同是维系现代国家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政治心理基础,它的高低关系到一个国家政治体系合法性与稳定性的程度,关系到政治制度贯彻的好坏,以及执政党的生死存亡。
特别是在大学生日益增多的今天,研究影响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以及提高政治认同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治认同;大学生;对策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21世纪的中国正在和平崛起,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国家的管理模式更加民主、科学,中国的发展得到世人的高度评价。
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是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之间相互关系的心理、思想基础,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
在我国,随着高校近几年来的扩招,大学生越来越成为青年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执政党最重要的青年群众基础。
因此,其特殊的身份决定着他们的政治认同,关系着自身政治素质的完善和提高,更直接影响到社会对党政的信心和信任度,影响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一、影响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一)大学生的自身特点。
大学生政治心理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是明显的。
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23岁,他们精力旺盛,思维敏捷,但缺乏稳定性,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个体情绪随个人的好恶而变化剧烈。
这些大学生与同龄人相比有着更为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民族责任感,但他们有时又富于幻想,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常常忽视现实与理想的区别和联系;由于较强的政治敏感度与社会责任感,以及信息来源的及时、多样,他们对于国内外较大的政治事件的知晓度也要高于其他人。
与此同时,大学生却存在某些不良政治心理,这些不良政治心理容易导致各类失范现象的产生,而“失范”的存在又会进一步破坏大学生们遵从的动机,造成信仰迷失。
大学生自身的这些特点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政治认同的形成、发展与提高。
(二)西方强势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
现今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客观进程,是新世纪世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这一进程中。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质量的对策探究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质量的对策探究王 淼【摘 要】总体来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情况较好,能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意义,但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践行等方面的认同也存在一些问题。
从大学生自身和高校的角度对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质量,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认同 质量 对策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现状从内容认同状况来看,部分大学生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和价值,并误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和意义,认为这些是与实际生活相分离且没有意义的说教。
很多学生甚至直接声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无用,辅导员工作也没有多大意义,从根本上否定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是持否定态度。
从方式认同状况来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不很满意[1]。
大学生已不满足于传统方式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讲解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没有改进的教学方式也已经不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反而逐渐积增学生的反感,使学生逐渐丧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和认同。
从践行状况来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践行的行动力不够强。
一方面,大学生缺乏将思想政治教育认同践行的主动意愿;另一方面,大学生并不能够很好地应用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方法论来指导自己的行为,遇事慌乱,表现出知行不一的特点。
整体来看,尽管大学生内心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认同,但在实际中却并不知如何去做,大学生在生活中对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因素有很多,可以从内部外部等不同方面来寻其原因,其中大学生自身因素包括。
一是部分大学生自身意愿与所受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冲突时,会抛弃所受的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建立与践行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
3、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
2、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国家应加强舆论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环境,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3、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
3、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针对不同大学生的特点,应采取个性化的培养方式, 注重对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引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 认同的现状
03
三、影响大学生政治 认同的因素
04
四、提高大学生政治 认同的途径
05 五、结论
06 参考内容
一、引言
一、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政治认同对于每个社会成员来说都至关重要。它是人 们对社会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认可和接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政治认同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深远 的影响。因此,对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途径
四、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途径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政治教育:学校应改进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 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政治理论知识和国家政策,提高学生的政 治素养。
四、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途径
2、强化家庭教育: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责任感,引导他们 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 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越来越受到。政治认同是个人对 政治体系、政治价值和政治角色的认同感,对于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具 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 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提供对策和建议。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途径的研究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途径的研究【摘要】本文在总结分析以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状况的研究成果时得出,目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有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掌握的不系统,不扎实;部分大学生在道德诚信方面有所下降以及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在多元化的同时出现了偏差等等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认同,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即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全面性以及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即重视教育过程中师生的互动与树立良好的教师榜样并且充分利用当前信息时代的各种媒介方式,以达到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人力资源,他们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发展方向。
当前全球化不断扩大,网络不断普及,使得世界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在这种背景下,国外的一些腐朽消极的思想乘机而入,对我国的大学生形成负面的影响,并且现实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目前的思想政治状况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帮助大学生能更好的抵制腐朽消极的思想,就需要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生活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现状1.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涵义认同最初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在心理学中,认同概念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承认、认可和赞同;另一方面是指以所认可对象规范要求自己,按认可对象的规范行事”[1]。
如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1]。
认同更多的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一种心理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对他人的思想、态度等主动的认识,并伴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愿意接受他人带来的影响,使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与他人相接近。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略探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略探1. 本文概述在当前全球化与信息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政治认同不仅关系到个体的价值观塑造,更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紧密相连。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内涵、现状、挑战及其对策。
文章将明确政治认同教育的概念,分析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接着,本文将审视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进一步地,文章将探讨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形成的多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教育方式、个体差异等。
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策略和建议,旨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以促进其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本文的研究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增强国家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定义与重要性:介绍政治社会化理论的基本概念,强调其在个人政治认同形成中的作用。
与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关系:分析大学生如何通过社会化过程形成和巩固其政治认同。
理论概述:简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特别是与政治认知相关的内容。
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中的应用:讨论如何根据大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设计有效的政治教育方法。
理论核心:解释社会认同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群体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启示:探讨如何通过增强集体认同感来促进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文化研究的视角:引入文化研究的相关概念,如意识形态、话语分析等。
在政治认同教育中的应用:分析文化因素如何影响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以及如何在教育中考虑这些因素。
教育心理学的关键概念:介绍教育心理学中与学习动机、情感发展等相关的重要概念。
在政治认同教育中的实践:讨论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提高政治教育的效果。
多元文化教育的原则:阐述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如尊重多样性、促进包容性等。
对政治认同教育的贡献:探讨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政治认同教育。
对实践的建议:提出基于理论基础的实践建议,以指导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施。
大学生对政治认同的调查与调研分析
⼤学⽣对政治认同的调查与调研分析⼤学⽣对政治认同的调查与调研分析所谓政治认同,是指⼈们在社会政治⽣活中产⽣的⼀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
政治认同有助于政治体系及其制度获得合法性、提⾼其制度化的程度,这是政治体系稳定的重要条件,在利益多元化的现代社会,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程度越⾼,政治体系就越稳定;政治认同能使政治过程获得更多⼈的⽀持和参与,使政治体系的决策得以贯彻落实;政治认同有助于成员产⽣对政治体系的普遍信任感,具有重要的凝聚作⽤。
⼤学⽣的政治认同状况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密切相关。
加强和改进⼤学⽣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感,提⾼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和建设者,具有重⼤⽽深远的战略意义。
同时关于⼤学⽣对政治认同的调查,我们班组织展开了⼤学⽣对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制认同状况的调查,总共分为三组,分别对100名⼤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和研究。
本次调查采⽤匿名形式发放问卷,我组共发放了28份,其中男⽣19⼈,占68%,⼥⽣9⼈,占32%。
基本上所有调查对象都为⾮党员,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考虑了样本的年级以及地域的差异,其中12级的有26⼈,11级的有28⼈。
本次调查通过excel表格汇总,进⾏分析数据。
发现⼤学⽣对国家的政治认同⼀般,对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了解主要是靠学校政治课的理论学习,极少数⼈事通过相关书籍和刊物来了解和认知。
对于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了解也并不是所有⼈都能回答正确,在调查的28个⼈中,只有18⼈能够正确⽆误的选择出答案,正确率仅仅只有63%。
对于第三题在意识形态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有86%的⼤学⽣表⽰赞同或基本赞同,只有14%的学⽣表⽰不赞同这⼀说法。
关于“我国改⾰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正是因为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这⼀观点的认同度为89%,其中39%是坚定不移,50%的⼈表⽰基本认同。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现状及提升对策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现状及提升对策目前当代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7、18岁至22、23岁,正值人生的重要时期,此刻的思想认同决定了未来的一生,也可谓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他们的政治认同表现使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来体现的,包括队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对国家的责任感、对执政党及其政策的支持、对公职人员的评价、对政府地信任度等。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主要包含了对政治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认同,体现在行为上使对政治活动的支持和服从。
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整体上呈现出的是积极健康的态势,绝大多数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理论主导政治文化持认同态度。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大学生受国内外复杂政治形势的影响,狭隘地比较中西方的政治体系,导致对于政治体系出现虚假认同、低度认同甚至是不认同的趋势。
作为一名沈阳药科大学的大一新生,总感觉国家层面的问题离我很遥远。
国家民族认同不应该只是空乏的定义,而是应该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身处在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名族56朵花,国家就如一个大家长,守护着无数炎黄子孙。
首先,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是并存、相容,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有国才有民族,各民族的繁荣富强亦构成了国家。
但是,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有矛盾和对立的一面。
我国既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又是一个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一体多元中华文化的国家。
各民族的文化认同既有同质性的内核与纽带相统一,又有异质性的因素相排斥。
这种复杂的情况要求我们在文化认同构建过程中,必须准确妥善地处理好一些重要关系。
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度,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奠定物质基础;并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提高政府绩效,为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政治保障。
在社会方面,各大学校应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提高;重视网络作用,充分利用网络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一、本文概述《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是一篇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政治认同现状进行深入研究的学术论文。
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分析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涵、影响因素及其形成机制,探讨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认同,增强国家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首先界定政治认同的基本概念,明确政治认同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接着,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分析,探讨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如政治信仰迷茫、政治参与度低等问题。
本文将从教育引导、社会实践、政策保障等多个角度提出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政治认同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国家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认同感的优秀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分析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政治认同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总体来看,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持有积极的认同态度,认为我国的社会制度符合国情,能够有效保障人民的权益,推动国家的进步。
他们对我国的发展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框架和文化价值观持有高度的认同和信任。
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一部分学生对政治认同存在迷茫和困惑,对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受到外部信息的影响,产生政治认同的波动。
同时,也有少数学生对政治持有消极态度,对我国的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存在质疑和不满。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虽然有所增强,但政治实践能力相对较弱。
他们普遍关注国家大事,愿意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但在实际政治实践中,往往缺乏必要的政治知识和技能,难以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作用。
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政治实践能力,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关系到自身政治素养的完善和国家政治的稳定发展,调查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现状,并提出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实现共同富裕,为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提供经济保障;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为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水平提供政治保障;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水平。
标签: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对策一、政治认同的内涵关于政治认同的界定,多数学者认为政治认同就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上和意识上的归属感。
它与人们的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人们在一定社会中生活,总要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确定自己的身份,如把自己看作某一政党的党员、某一阶级的成员、某一政治过程的参与者或某一政治信念的追求者等等,并自觉地以组织及过程的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
”[1]政治认同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非常重要。
首先,政治认同有助于维系社会政治体系的稳定,公众的政治认同是政治体系获得支持的重要力量。
一个社会通过政治认同形成的政治共识度越高,其内在凝聚力越强,政治体系就越稳定。
其次,政治认同可以在政治过程中获得更多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只有获得社会成员广泛认同,满足公众普遍需求的政策,才更容易获得人们的支持并贯彻实施,政治体系的运行过程也才能延续。
最后,政治认同有助于社会成员树立共同的政治信仰,增强政治体系的凝聚力,形成重要的精神力量。
二、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分析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也是执政党最重要的青年群众基础。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关系到自身政治素养的完善和国家政治的稳定发展。
调查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对策十分必要。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价值认同、政治实体认同、政治工具认同和政治效能认同四个方面。
“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处在一个相对单一、封闭的政治环境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十分明确,大学生绝对地响应党的号召,服从党的安排,具有很高的政治认同。
新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实施路径研究
思政敉育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新时代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实施路径研究张学伟(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摘要大学生作为广大青年中兼具专业知识和创新活力的重要群体,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坚力量,其 政治认同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
有的放矢地探索培养和强化大学生政治认同 的实施路径,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联系社会现实和消除思想困惑联系起来,揭掉“填鸭式”思政 枯燥、老套、说教的标签,想学生之所想,答学生之所惑,拆除学生的“心墙”,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 为大学生群体的由衷信仲和行为自觉,进而激发出辉映新时代的奋进力量,开创标注新时代的光辉未来。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认同实施路径中图分类号:G 41 文献标识码:A D 01:10.16400/j .cnki .kjdkx .2020.08.045Research on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Political Identity in the New EraZHANG Xuewei(Hebei Construction Materi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 Qinhuangdao , Hebei 066004)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group of young people with bo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nnovative vitality ,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backbone of achieving the "two centenary " goals . Their political identity is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the destiny and futur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 Targetedly explore ways to cultivate and strengthen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 combine solving ideological problems with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 and link social reality with eliminating ideological confusion , and we should remove the label of "cramming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boring , stereotyped and preaching , think about what students think , answer their doubts , and dismantle their "core wall ",, let Xi Jinping , s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ecome the sincere belief and behavioral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 and inspire the forge ahead of the new era , To create a glorious future marking a new era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 political identity ; implementation path1问题表现(1)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上关注、课下不关 注,校内关注、校外不关注,考试关注、日常不关注”。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策略研究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培养策略研究探究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有着深远意义,可以为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向。
探析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与中国传统文化认知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认知层面“政治责任”“政治信仰”与“政治归属”三个维度在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上有差异。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相关研究为社会转型期间的大学生爱国情感的培养、民族精神弘扬发提供建设性意见。
大学生中国政治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策略一、研究背景大学生作为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执政党最重要的青年群众基础。
一直以来,每当社会出现变革,总是从大学生思想和心理上最先反映出来,他们敏锐地感受着时代的脉搏,生动地反映着社会形势的晴雨变化。
面对日趋复杂和多元化的纷繁社会生活和思想领域,由于大学生现阶段的身份特征和政治人格特征的约束,以及外界社会纷繁复杂的变化形势的影响,他们的政治认同就表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政治认同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政治认同更是凝聚国民的重要精神纽带,关系到一个国家政治体系合法性与稳定性的程度,乃至执政党的生死存亡。
大学生为政治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加强学生的民主意识、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开放多元观念、公开竞争观念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此外,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大库,中国传统文化长盛不衰,其歷史脉络从未中断,这在各文明古国中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是多维结构,它们是文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思想文化。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文化认同始终是政治家维护国家安全统一的战略主题,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特殊的功能: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多种文化融为一体的民族文化,不同的边缘民族在文化变迁和文化适应的过程中,透过记忆的重组与建构,走的是最后同化为中国人的历史道路。
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
04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 素研究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
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的稳定性和民主性对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有重要影响 ,政治氛围的积极向上会增强
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经济环境
经济发展状况良好,社会财富增 加,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国家认 同感和归属感。
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的多元化和开放程度对大 学生的政治认同产生影响,积极的 文化氛围能够促进大学生对国家和 民族的认同。
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对于国家政策和重大事件的报道,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产生影响,积极的报道能够增强大学 生的政治认同。
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和信息的多样性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产生影响,网络中的正面信息可以增强大学生 的政治认同感。
05
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 策建议
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政治认同氛围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当前国内外政治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大学生作为 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其政治认同状况对于国家 政治稳定、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其政治认同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因此需要 深入探究其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
2023-10-29
目录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研究目的和方法 • 大学生政治认同现状分析 •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 • 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建议 • 研究结论与展望
01
研究背景和意义
研究背景
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身所属政治体系、政治制度、 政治价值以及政治角色的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 ,是政治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社会心理学路径探析
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社会心理学路径探析【摘要】本文通过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探讨了如何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首先介绍了政治认同的概念与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社会心理学在政治认同研究中的作用。
接着从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两方面探讨了社会心理学路径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最后结合研究内容对未来进行展望,并总结了研究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政治认同、社会心理学、大学生、影响因素、影响机制、建议、分析、展望、研究启示1. 引言1.1 研究背景政治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政治体系、政府以及政治价值观的认同和认同感,是政治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要力量之一,其政治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大学生政治认同普遍偏低的现象也引起了各界的关注。
随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人们开始更加重视社会心理学在政治认同研究中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理解政治认同的形成和变化,探索政治认同背后的心理机制。
通过社会心理学路径探析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机制,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培养更多政治自觉和责任感强的青年一代,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深入传播。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如何通过社会心理学路径来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具体来说,我们希望深入了解政治认同的概念与重要性,以及社会心理学在政治认同研究中的作用。
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和机制,我们将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建立起对政治的认同感,从而提升他们的政治参与度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有望为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认同提供更深入的理解,为提升整个社会的政治参与度和公民素质做出贡献。
1.3 意义大学生政治认同是大学生对国家政治体制、价值观念以及相关政治议题的认同和支持程度。
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社会心理学路径探析
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社会心理学路径探析【摘要】本文通过社会心理学路径探析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方式。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目的以及研究重要性。
在正文中探讨了心理学对政治认同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机制、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策略以及实证研究案例。
在结论部分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提高大学生对政治的认同意识,促进大学生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增强国家社会稳定性,推动社会进步。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认同、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影响、形成机制、策略、实证研究、结论、展望、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政治认同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当前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政治认同普遍偏低,甚至出现政治冷漠现象。
这表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探究如何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大学生群体具有特殊的心理特征和社会背景,他们处于在成长和发展的阶段,思想意识尚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影响。
通过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探讨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路径,可以更好地把握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特点,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目的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社会心理学路径来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政治认同的形成机制,提出具体策略来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分析和实证研究案例的探讨,旨在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本研究,希望可以为大学生政治教育和提升政治认同水平提供参考和启示,促进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和意识形态建设。
1.3 研究重要性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其政治认同的形成不仅影响着个人的发展,更关乎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和发展。
研究如何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思想政治学科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学No.22 202051摘要:政治认同作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规范学生的政治行为,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使学生认可和赞同当今时代背景下的国家体制、政策方针以及政治思想。
政治认同是一个国家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因此,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核心,并结合教材内容,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用型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使其坚定政治信仰与政治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栋梁之材。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 政治认同 教学策略策略研究于沛林(山东省平度经济开发区高级中学 266700)高中学生的理性思维日趋成熟,在这一阶段,学生政治主体身份也逐渐凸显。
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牢牢抓住这个机会,通过思想理论灌输、社会实践引导,使政治认同素养深深植根于学生内心,引领和带动学生在社会生活当中时刻扮演好政治主体角色,发挥政治主体作用,充分体现政治主体价值。
一、追溯历史,资源整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运用大量篇幅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国家政权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为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对中国的政治体制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教师可以追溯政党体制形成的历史渊源,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历史的真实事件、真实人物、真实背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此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
1.借助教学工具,引发情感共鸣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盛与衰落都是一部厚重的历史典籍,只有深入挖掘政党的历史形成脉络,才能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家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因此,在教学课堂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借助于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结合教材内容,将单元知识点涉及的历史背景,以视频影像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逐步形成政治认同意识。
以《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为例。
在讲到本单元内容时,为将政治理论知识转化为具象化的教学实例,教师可以事先收集一些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初期,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研究
作者:肖慧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5期
【摘要】大学生的治认同问题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亡存。
因此,研究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政治认同危机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微观角度提出了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认同;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祖国的未来。
其政治认同情况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命运、社会的稳定。
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和相对独立性,促使其长期以来成为各种社会力量和思潮首选争夺对象。
因此,积极关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状况并立足实际,促进大学生自身思想素质的完善和提高对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稳定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
2012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广大高校学生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拥护我国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认同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良好的道德认知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入党意愿持续高涨,党员质量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大学生关注高等教育改革和学校建设与发展,普遍认为近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高。
我们在欣喜地看到这个特殊群体的政治信仰和理想坚定,对国家、政党、政府及国家法律、公共政策高度认同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不利因素也在不断地蔓延:西方势力对在华大学生的“洗脑”,动荡不安的国际环境,国内经济转型时期的社会矛盾给当代青年带来的困惑。
在2013年的高考作文中,有考生把“地沟油事件”、“郭美美事件”、“李天一事件”作为写作的素材,对现存的社会体制与环境提出质疑,进一步反映了这些即将踏入高校的天之骄子们理想信念意识模糊,对社会问题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与理解,从而将90后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问题再次提到新的高度,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大学生政治认同危机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缺陷
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更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与效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目前,作为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还存在很多缺陷,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方式强调大众化教育和集体利益至上原则,忽视了个体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从而压制了个体的合理主观诉求,不能从根本上适应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依托的当代政治文化的要求。
如,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2013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
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能够提供的个性化指导也非常有限,这也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的迷茫,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教育内容单一,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活动能力。
各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偏向于对马列主义经典理论,缺乏对政治学相关理论的讲授以及与社会主义主指导政治思想相对应的政治体制的认知教育,由此带来大学生使用政治学理论指导实际政治活动的能力相对较差;且课程集中学习在低年级,对于高年级的理想与现实教育却显得尤为薄弱。
(三)教育实践缺乏政治参与能力的培养。
例如党员表决、奖助学金的评定、班干部的选举、各级代表大会等,学生参与较少,或组织过程流于形式,不利于学生政治参与能力的提升。
(四)教育主体经验欠缺。
由于多数辅导员的选拔是从刚毕业的大学生中产生,年龄较轻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特征。
他们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对政治的理解力相对较低,很难从自身出发就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给大学生合理解释或指导。
因此,我们必须多角度、多途径地开展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水平的研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具体对策
关于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很多学者从宏观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
但笔者以为,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更具操作性。
为此,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养。
以新闻时事及国家重大事件为契机,加强近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以主题班团会为载体,深入开展各种形势主义、理想主义及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青马主义培训,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二)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与服务。
90后大学生普遍个性很强,乐于表现,迫切需要各种平台展现自己。
同时,他们对涉及自身的就业、评优、资助等问题也过分关注。
因此,学校可以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的个性化活动搭建平台,如个人出书、演唱会、舞蹈大赛、书法展、手工艺品展等。
并予以一定的经费支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从事评优、资助等学生关心的事务型工作时,将工作深入到个体,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保证工作的公
平、公正、公开。
此外,依托院系力量开展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咨询等,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引导,提高学生对学校、社会的认知水平与认同感。
(三)加强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
努力提高学生参政议政意识,引导学生积极行使参政议政的权力。
在召开各级代表选举大会、团学代表会议、党员发展及转正会议时,要高度重视会议的组织工作,营造严肃神圣的会议氛围,确保每一位参与者都能受教育。
同时,设立学生维权组织,及时反映学生的合理诉求,并及时和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沟通,正常维权,从而提升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参考文献
[1] 戴钰,吴昊.浅谈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有效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2] 王欣.政治文化发展与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立项项目(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研究1213D09)支撑论文,由“湖北高校学生工作研究会”资助。
作者简介:肖慧,女,硕士,长江大学管理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