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沪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合集下载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六年级第一3.1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六年级第一3.1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5.热爱生活:将比的概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和性质,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在沪教版初中数学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比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比的意义和性质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然而,由于比的抽象性较强,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2.实践应用题: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道与比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例如,让学生计算家庭成员的身高比,或者比较两种水果的价格比,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提高拓展题:选做课本第3.1节练习题4、5,这两题难度较高,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这类题目,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
1.你是如何理解比的定义的?
2.你能举例说明比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吗?
3.你认为比的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哪些作用?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讨论结束后,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类题目:
4.设计分层练习,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提供不同难度的题目,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5.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比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6.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7.教学评价多元化,结合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比的概念理解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比”的含义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引导他们深入理解。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过程:活动一1、情境引入:出示一面国旗联合国旗的图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顺利升空。

这是扬利伟在飞船上向人们展示的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联合国国旗的图案,这个图案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可提的问题很多,教师有选择地板书。

①长是宽的几倍?②宽是长的几分之几?)2、揭示课题:长是宽的几倍或者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是我们用以前学过的除法对这面旗的长和宽进行比较的,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种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新的方法。

这就是比(板书课题)活动二:1、教学比的意义。

有时我们也把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宽与长的比是10比15。

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千米的高空做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千米。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你能用比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吗?3、小组讨论,你是怎么理解比的意义?得出: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4、比的写法和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1)介绍比号、比表示的方法、比的各部分名称,①中间的:叫做比号,读的时候直接读比。

②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请大家看书p44的内容。

③介绍比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方法,并板书。

5、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1)比、除法、分数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a:b=ab=区别:比表示两个数关系的式子,分数是一个数,除法是一种运算。

(2)那比的后项能不能为零呢?既然比的后项不能是0,而足球赛中常出现的2: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足球赛中记录的2:0的意义只表示某一队与另一队比赛各得的进球分数,不需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比关系,这与今天学习数学中的比的'意义不同,它虽然借用了比的写法,但它不是一个比。

(3)比的另一种表示方法,就是写成分数形式。

(4)质疑:对本节课的内容你又不清楚的地方吗?活动三1.填空:(1)完成一项工程,甲8天完成,乙12天完成,甲乙两人工作时间的比是():()。

上海教育版六上3.1《比的意义》word教案

上海教育版六上3.1《比的意义》word教案
……
二、新课
师:比较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一个数量比另一个数量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另一个是求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或着几分之几,用除法。、
师:我们把用除法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这种新的数学比较的方法叫做比。板书:比
1.比的意义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20÷19我们可以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0比19
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三、教学资源:
教参、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集体教案
个人备注
一、创设情景
六(1)班有男生20人,女生19人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想什么办法对六(1)班的男、女生人数进行比较?
生:
(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多少?
(2)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多少?
(3)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
(4)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19÷20我们可以说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19比20
现在,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的比。
师:那么这两个都是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为什么一个是19比20,一个是20比19呢?(学生思考回答)
生:19比20是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20比19是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
师: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时,需要弄清楚谁在前,谁在后。
刚才我们用除法和比的方法对班级的男、女生人数进行了比较.在日常生活中,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事例有许多,
2.小明11岁,小王14岁,小明和小王的年龄有什么关系?
小明的年龄是小王的几分之几?11÷14(11比14)
小王的年龄是小明的几倍?14÷11(14比11)
课题3.1比的意义课时1
一、教学目标:

上海市玉华中学沪科版(五四学制)六年级数学上册3.1 比的意义 教案

上海市玉华中学沪科版(五四学制)六年级数学上册3.1 比的意义 教案

3.1 比的意义教学目标:1、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2、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3、建立比与除法、分数等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重、难点:1、理解比和比值的意义.2、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等概念之间的区别.教学过程:一、 问题引入小明和小杰在篮球场上定点投篮,小明投了15次,进球6次,小杰投了10次,进球5次。

谁的投篮水平高呢?投篮水平的高低不仅与进球数有关,还与投篮的次数有关。

于是得出52156==小明投球的总次数小明投进球的次数,21105==小杰投球的总次数小杰投进球的次数 因为5221>,所以小杰的投篮水平比小明高。

二、新课学习1、比的意义:a 、b 是两个数或两个同类的量,为了把b 和a 相比较,将a 和b 相除,叫做a 与b 的比.记作:a :b ,或写成a b,其中b 0≠;读作a 比b ,或a 与b 的比. 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42421:157579297575263361010=÷=÷=⨯==例题1:1、有3只苹果,5只甜橙,苹果与甜橙的只数比是:_____甜橙与苹果的只数比是:_____2、铅笔的长度是10mm ,圆珠笔的长度是15mm,说明:1.比是有序的,前项后项不能颠倒;2. 比不能写成带分数的形式,比是一种运算而不是一个数值.3.比的后项为1时不能省略.2、比值:两数或两个同类量相除叫做比,而除法的结果就是商,比的结果我们称为比值. 前项a 除以后项b 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2:求下列各个比的比值:(2) 421:57(1)36︰6; 解:(1)36︰6=36÷6=6(3)7.5cm ︰40mm7.5cm ︰40mm =75mm ︰40mm=75︰40=258(4)18秒︰1.5分钟=18秒︰90秒 = 181905= 说明:比值是一个值,可以用分数、带分数、小数表示.3、讨论除法、分数、比之间的关系: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分数:分子÷分母=分数值比: 前项÷后项=比值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式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除式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除式中的商。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4比: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4比: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4 比: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1.理解比的概念,知道比的表示方法。

2.能够识别生活中的比,并能用比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以及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点1.理解比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能够用比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正确理解比的意义,避免混淆。

四、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比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实际应用的讲解及示例。

2.实物或图片,用于展示生活中的比。

3.练习题卡片或投影练习题。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结合课件和实物,讲解比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示例法:通过具体示例,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和应用。

3.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学生对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分享解题思路。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生活中的比,如国旗的长宽比、地图的比例尺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比的意义。

•提问学生对比的理解,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除法、分数等概念,为学习比的概念做铺垫。

2. 知识讲解•讲解比的概念: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通常用冒号“:”或除号“/”表示。

例如,3:2或3/2都表示一个数(3)是另一个数(2)的1.5倍。

•讲解比的表示方法:比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冒号“:”连接两个数,如3:2;另一种是用除号“/”连接两个数,如3/2。

在表示比时,要注意比的前项和后项的顺序不能颠倒。

•通过示例说明比的意义:例如,某班级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2,这意味着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5倍。

3. 巩固练习•提供多道练习题,包括判断两个数是否成比、写出比的两种表示方法、根据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等类型。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第一优秀教学案例:3.1比的意义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第一优秀教学案例:3.1比的意义
2.同伴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鼓励他们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
3.教师评价: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实例导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例,如购物、烹饪等,让学生观察、分析其中的比的应用,从而引出比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含义,并通过对比的运算方法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深刻理解比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我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和自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知道比的意义和运用。
2.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比的意义。
3.利用多媒体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比的概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途径,总结比的含义,明确比的意义和运用。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实例导入: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例,如购物、烹饪等,让学生观察、分析其中的比的应用,从而引出比的概念。
2.创设问题情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比的意义。
3.利用多媒体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作业小结
1.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比的运算和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2.作业反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作业中的错误,帮助学生提高。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通用10篇)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例1、例2教学认识比的意义。

认识比时,主要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先引导学生分别认识同类量的比(例1)和不同类量的比(例2),并逐步抽象出比的意义。

进而引导学生根据比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主动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自我完善认知结构。

在例1、例2随后的试一试、练一练中,教材都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和尝试的机会,尝试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进一步感受比的意义,并主动探索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练习十三中的5个练习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的意义、比值以及相关知识间的联系进行了合理操练,且形式多样,目的明确。

可见,教材的有序排列和呈现,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恰当的联系,也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全面准确地理解比较的意义,在比较、除法、分数之间构建完整的认知结构。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具体情境中比较级的含义,掌握比较级的读写方法,知道比较级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理解比的意义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比的知识。

(板书:比)关于比,你想了解一些什么?(学生可能回答:什么是比?学了比有什么用?数学上的比与生活中的比一样吗?)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发:对,生活中也有比,比如一场足球赛的比分是2∶0,它与数学上的比一样吗?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自己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好吗?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揭示题目简明扼要,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相关讨论,导入学生对理解比和认知比的心理需求,为本课程的学习对象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六年级数学上册 3.1比的意义教案 沪科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3.1比的意义教案 沪科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 3.1比的意义教案沪科版3、1 比的意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应用于实际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写法、读法等;3、通过讨论的方式,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知道比、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4、通过观察与学习,学会求比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求比值。

教学流程设计提出问题问题探究、解决知识点概括知识点巩固应用小结教学过程设计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1、思考班级女蓝队员进行投篮比赛,王妍投了15次,进球7次;李辰云投了10次,进球5次。

谁的投篮水平较高呢?2、学生各抒己见二、教师归纳,解决问题投篮水平高低不仅与进球数有关,还与投篮总次数有关:王妍:李辰云:因为,所以这次比赛中,李辰云水平较高。

三、知识点概括(引出上述问题中包含的知识要点,并以上述问题做例子加以说明)概念:1 比的意义:两个数或两个同类的量相除,叫做的比。

2 比的写法:记作。

3 比的读法:读作的比。

4 在中,叫做比的前项,叫做比的后项。

5 比值: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注意:要让学生区分比和比值的概念,不要混淆。

四、知识点巩固(趁热打铁,在引出上述概念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1、请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比的例子;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1)请学生列出比、分数和除法的表达式:比:前项后项 = 比值分数:分数值除法:被除数除数 = 商(2)上一章分数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请学生分组讨论比、分数与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3)学生分享讨论结果;(4)教师提炼概括:比、分数和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和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和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和除法中的商。

注意:比可以用分数形式来表示,但是分数不可用比的形式来表示。

3、巩固练习求下列各个比的比值:(1)(2)(3)(4)五、小结学生自主小结,教师加以补充。

(新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3.1-3.2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

(新编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3.1-3.2 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沪教版五四制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的后项不能为0,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除数不能为0.
例如15:10 = 15÷10=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
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3.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
10.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2.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如果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5,那么甲数是乙数的( )。
11.A是B的 ,B和A的比是()。
12.():20 = =12÷()= 9:()=():8
13.火车3小时行180千米,火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火车行驶的速度和时间的比是()。
14.甲÷乙=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
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教学目 标
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清楚地区分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掌握化简比以及求比值的方法;
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且能够初步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比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求比值以及求最简整数比的方法;
2.比的基本性质的掌握及应用。
考点及考试要求
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1)联系: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分 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2)①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②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路程÷速度=时间。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3.1 比的意义 教案

沪教版(上海)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3.1 比的意义  教案

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
2.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二、新授。

1.教学比的意义。

(1)教学同类量的比。

A.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长和宽的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或求红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B.自学教材、思考。

“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长与宽的比是()比()。

(2)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A.“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

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路程÷时间=速度,算式:42252÷90)。

B.自学课本
2.教学比的写法、比的各部分名称。

比的写法:
15比10:记作15∶10;10比15:记作10∶15。

42252比90记作42252∶90。

比的各部分名称:
3.怎样求比值?。

2019-2020学年最新沪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1》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2019-2020学年最新沪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1》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3.1比的意义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可应用于实际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写法、读法等;3.通过讨论的方式,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知道比、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4.通过观察与学习,学会求比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求比值。

教学流程设计提出问题问题探究、解决知识点概括知识点巩固应用小结教学过程设计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1.思考班级女蓝队员进行投篮比赛,王妍投了15次,进球7次;李辰云投了10次,进球5次。

谁的投篮水平较高呢?2.学生各抒己见二、教师归纳,解决问题投篮水平高低不仅与进球数有关,还与投篮总次数有关:王 妍:157=投球总次数投进球次数 李辰云:21105==投球总次数投进球次数 因为 21157<,所以这次比赛中,李辰云水平较高。

三、知识点概括(引出上述问题中包含的知识要点,并以上述问题做例子加以说明)概念:1 比的意义:两个数b a 与或两个同类的量相除,叫做b a 与的比。

2 比的写法:记作)0(:≠b ba b a 或。

3 比的读法:读作b a b a 与或比的比。

4 在b a :中,a 叫做比的前项,b 叫做比的后项。

5 比值:前项a 除以后项b 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注意:要让学生区分比和比值的概念,不要混淆。

四、知识点巩固(趁热打铁,在引出上述概念后,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1.请学生举出一些生活中比的例子;2.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1) 请学生列出比、分数和除法的表达式:比: 前项:后项 = 比值分数: =分母分子分数值除法: 被除数 除数 = 商(2) 上一章分数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请学生分组讨论比、分数与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3) 学生分享讨论结果;(4) 教师提炼概括:比、分数和除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和除法中的被除数;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数的分母和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分数值和除法中的商。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1《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1《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3.1《比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比的意义》是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课时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以及明白比的意义。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究比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比的概念时,可能会将其与分数、除法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区别。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2.使学生明白比的意义,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2.难点:明确比的意义,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篮球比赛、赛跑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些信息?2.呈现(10分钟)介绍比的概念,讲解比的读写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提问,运用比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题型多样,难度适中。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运用比的情况,引导学生发现比的实际意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概念、读写方法以及比的意义。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难度要适中,确保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 比的读写:比的读法与除法算式相同,比的写法比的前项写在左边,比的后项写在右边,两者之间用比号(∶)隔开。

3. 比的意义: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它反映了两个数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意义。

2. 教学难点:比的读写方法,以及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比的概念。

3. 采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赛跑、比赛等,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比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3. 例题解析:分析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比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堂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比的读写方法和运用比的熟练程度。

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比的概念和意义。

2. 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如家庭作业、购物等场景。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调整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适当调整后续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扎实掌握比的知识。

九、课堂活动:1. 比的大小比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比的大小比较方法。

2. 比的应用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比的应用比赛,提高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第一章:比的意义介绍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含义,掌握比的概念。

2. 能够正确写出比的表达式。

3. 能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用比来表示。

教学重点:比的含义和比的表达式。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大小和比的意义。

教学准备:卡片、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已经学过比较大小的方法,如何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呢?2. 讲解:讲解比的含义,比是用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式,由两个数和一个比号组成。

3. 示例:出示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用比来表示。

4. 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互相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并用比来表示。

第二章:比的书写教学目标:1. 掌握比的书写规则,能够正确书写比的表达式。

2. 能够理解比号两侧数的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比的书写规则。

教学难点:比号两侧数的位置关系。

教学准备:卡片、实物等。

教学过程:1. 引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让学生回顾比的含义和比的表达式。

2. 讲解:讲解比的书写规则,比号左侧是前项,比号右侧是后项,前后项的位置不能颠倒。

3. 示例:出示一些比的表达式,让学生观察并判断其书写是否正确。

4. 练习:让学生练习书写比的表达式,注意比号两侧数的位置关系。

第三章:比的化简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比化简的方法。

2. 能够正确化简比,并求出比的最简形式。

教学重点:比的基本性质和比化简的方法。

教学难点:求出比的最简形式。

教学准备:卡片、实物等。

教学过程:1. 引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比的两侧数有公因数,我们可以怎样化简比呢?2. 讲解:讲解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的大小不变。

3. 示例:出示一些比的表达式,让学生观察并化简。

4. 练习:让学生练习化简比,并求出比的最简形式。

第四章:比的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 理解比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正确比较两个比的大小。

2. 能够运用比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沪教版(上海)数学六年级第一3.1比的意义说课稿

沪教版(上海)数学六年级第一3.1比的意义说课稿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遵循清晰、简洁、结构化的原则。板书布局分为左、中、右三个部分:
1.左侧:列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如比的概念、比值的计算、比的大小比较、比的性质等;
2.中间:展示具体的例子和计算过程,通过图示、公式等方式,直观展示比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右侧: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关键词或简洁的句子呈现。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比的概念、比值的计算、比的大小比较。教学难点为:比的性质及其应用。
1.教学重点:
(1)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数量关系的一种方式,掌握比的表示方法;
(2)比值的计算:使学生掌握比值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够准确计算比值;
(3)比的大小比较:让学生能够比较大小的比,理解比的大小关系。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展示比的知识,降低学习难度;实现人机互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设计以下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1.师生互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生生互动: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比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课堂竞赛:设计比的大小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氛围。
4.互动评价:引导学生相互评价,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发现自身的不足,促进自我提升。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展示一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图片,如篮球比赛、跳绳比赛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比较两个队的得分高低?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教案设计第一章:引入比的含义1.1 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比的含义,掌握比的表达方式。

1.2 教学内容:讲解比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比的存在。

1.3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比的概念。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比例关系。

1.4.2 讲解:讲解比的概念,解释比的表达方式。

1.4.3 练习: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比,进行互动交流。

第二章:比的计算2.1 学习目标:让学生掌握比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比值。

2.2 教学内容:讲解比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比值的计算。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练习让学生掌握比的计算方法。

2.4 教学步骤:2.4.1 引入:让学生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复习比的概念。

2.4.2 讲解:讲解比的计算方法,解释比值的计算方式。

2.4.3 练习:让学生进行比的计算练习,巩固比值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比的应用3.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比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练习比的概念。

3.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的概念。

3.4 教学步骤:3.4.1 引入:让学生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复习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4.2 讲解:讲解比的应用,解释如何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4.3 练习: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的概念进行计算和分析。

第四章:比的综合练习4.1 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综合练习,巩固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设计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比的计算和应用练习。

4.3 教学方法: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4 教学步骤:4.4.1 引入:让学生回顾前几章的内容,复习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4.2 练习:让学生解答综合练习题,进行比的计算和应用练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3.1比的意义教案沪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数学上册3.1比的意义教案沪教版五四制

设计意

课题引入:课题引入:
1. 用分数表示下列两数相除的商。
复习除
(1)9÷11=
(2)8÷5=
, 法与分
(3)49÷15=
(4)19÷100= 。数 的 关
两个整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系。
知识呈现:新课探索一(1)
在生活中你见到过用“a:b”这样的形式
来表示两个数或两个量之间关系的式子吗?
新课探索二(3) 注意:(1)当比写成错误!这种形式时,仍读作 6 比 15;
(2)当比的后项是“1”时,这个“1” 不能省略。如 2 比 1,写成 2:1 或错误!;同样
8 8 比 3,可写成 8:3 或3 ,不能写 2错误!。
(3)比值可用带分数表示,也可用假
二,给 出比 的定 义以 及比 的各 部分 名称.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攀上山峰,见识险峰,你的人生中,也许 你就会有苍松不惧风吹和不惧雨打的大无畏精神, 也许就会有腊梅的凌寒独自开的气魄,也许就会有 春天的百花争艳的画卷,也许就会有钢铁般的意志。
9
先认
投篮水平的高低不仅与进球数有关,还与 识 比
投篮的次数有关。
号。
可以用除法比较两个=错误!=错误!
3. 给 学
同类量或者两个数的关系。
生思
小明投进球 =错误!=错误! 的次数 小明杰投球进的球 =错误!=错误!
新总的课次探数索二(2) 小杰投球的
考两 分钟 时间. 4. 学 生
总次数
3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比的意义
课 3。1 比的意义

设计 教材章节分析:
依据 (:在始章教课填)只注开新节学必 学生学情分析: 课 新授课

六年级数学上册6.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最新整理)

六年级数学上册6.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的意义》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最新整理)

《比的意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比的意义的本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自主学习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比与比值的区别。

教学方法交流研讨、分组合作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教师提问:这就是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它们的长都是15 cm,宽都是10cm。

比较它们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预设情况:(1)长比宽多多少厘米?15—10;(2)宽比长少多少厘米?15—10;(3)长是宽的多少倍?15÷10;(4)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

2.揭题:今天我们将进一步研究这种倍数关系,它除了用除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比”来表示。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设计意图】利用“神舟”五号升空这一现实素材自然地引出“比",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新课学习(一)同类量的比师:刚才我们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多少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记作15:10。

那么,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怎样用比表示它们的关系呢?(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记作10:15。

)师:想一想15比10和10比15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前项、后项所表示的意义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比的意义》是学生初次接触比的知识的第一个内容。

能否透彻理解比的意义,对于比的其他知识的学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这节内容在整个比的知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除法)的基础上,引出对与比的认识,及其二者间的关系。

教材淡化概念的“形式化”叙述,通过选取学生熟悉的、鲜活的事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实际意义。

教材选择现实生活中比较典型的两个同学定点投篮,看谁投篮水平高的事例,设计了学习活动。

情境一,教材通过思考两个同学定点投篮,看谁投篮水平高的事例呈现问题情境。

以1个同学的错误思考方式,即:“因为6>5,所以小明比小杰投篮水平高。

”引出投篮水平的高低不仅与进球数有关,还与投篮的次数有关。

然后启发联想到可以用除法比较两个同类量或者两个同类数的关系,得出比的意义,接着介绍比的读、写及求比值。

使学生初步感知比的实际意义。

接着举出一些比的例子,“苹果与甜橙个数之比”、“铅笔长短之比”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并让学生自己举例,加深理解。

教材还安排了河马博士指出:利用比的方法,可以知道a是b
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启发学生思考比的各部分和除法、分数的各部分的关系。

【教学时,首先要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得出两组式子,并在此基础上介绍比的意义。

在认识比,知道比的各部分名
称后,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弄清比的各部分和除法、分数各部分的关系。


教材最后安排一个例题4个小题,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求比值,并对此给出了求比值方法的小结及注意事项(注意单位)
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习概念,巩固知识→理解概念,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2、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3、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求比值。

教学难点:弄清比、除法及分数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情境一:谁的投篮水平高?
小明和小杰在篮球场上定点投篮,小明投了15次,进球6次,小杰投了10次,进球5次。

谁的投篮水平高呢?
1、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思考一个同学的错误思考,并对该同学
的想法进行讨论。

2、师介绍投篮水平的高低不仅与
进球数有关,还与投篮的次数有关。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何比较两个同类量或两个数的关系? 学生联想到可以用除法进行比较两个同类量或者两个同类数的
关系。

于是得出
52156==小明投球的总次数小明投进球的次数,21105==小杰投球的总次数小杰投进球的次数 因为5221
>,所以小杰的投篮水平比小明高。

师:介绍比的意义、比的读写及比值的定义。

师:像1:2和2:5 这样的表示方法,叫做比。

“:”是比号。

【使学生初步感知比的实际意义。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理解1:2和2:5表示的实际意义。


师:出示图片,举出一些比的例子,“苹果与甜橙个数之比3:5”、
“铅笔长短之比20:15”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并启发
学生自己举例,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

师:比表示两个数相除。

两个数相除的结果,叫做比值。

师:比值都可以用什么数表示?(整数、小数、分数)
3、全班交流:(师板书) 师:知道了比和除法的关系,比的后项能是0吗?为什么?
4、质疑:足球比赛中为什么会出现甲队和乙队的比分是2:0,后
项怎么就可以是0?
【结合两组式子说明比和比值的概念,并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

在此处作出相应的板书,便于学生掌握。

并通过质疑,讨论,让
学生理解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是0的道理。


二、提出问题,同桌讨论。

师:引用河马博士的话:利用比的方法,可以知道a是b的几倍(或几分之几),那我们是如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的?
学生讨论并交流。

师:比的各部分和除法、分数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并将讨论好的结果填在卡片上。

2、全班交流:
生先汇报,不全的补充,最后归纳成表格形式(略),并展示整理的比较好的学生的表格
【在认识比,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后,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弄清比的各部分和除法、分数各部分的关系。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并展示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发展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求比值。

板书教材例1,引导学生进行求比值。

四、尝试练习
1、说出你和老师年龄的比。

2、a=3,b=10,那么b与a的比是(),比值是()
正方形周长和边长的比是()
3、2/3既可以看作分数,也可以看作比。



4、若a÷b=c(b≠0),那么a与b的比值是c。

()
5、求比值:6:5
7:13
120:40
【给学生创造利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


四、课堂练习
1、78页1题,
2、78页2题,独立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