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用与巴金的《随想录》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一)看了巴老的《随想录》,读了《怀念萧珊》、《望乡》等若干篇,胸中沸腾的气泡已经快要漫溢了,眼睛看不清楚字迹,脑海中只充满着一种复杂的情感,那是面对一位巨人时的尊敬、仰慕、钦佩、共鸣、……读他的随想录,思维跟随他的思维,他带领我体验我无法体会的事件,他坚持着他的写作原则和唯一的技巧:用心写作。
他的一生,仿佛一碗放过所有调料的面条,他吃了一辈子,而我们也只能一根一根地吃才可能稍稍分享一些他地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我想,我们是可以理解他的,这不是我们的狂妄,而是他的仁慈和伟大,他这101年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为读者工作、服务,用他的心、灵魂和生命,如果我们还不能说我们理解他、了解他、懂他,那么我们就真的是连禽兽都不如了。
表达他最真诚的感受,表达他的一切,他的人生是用文字累成的,没有文字就没有巴金,一般人由细胞组成,而他却是用由灵魂的文字组成的巨人。
他拥有的是一般人见了就惭愧地无地自容的灵魂。
《随想录》,我不知道要用几次才能勉强自己的精神承受那样的痛苦。
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官都怕听真话,接受事实真相是要有极大的超越自己一般承受能力的勇气的,而且那勇气必须在短时间内仓促生成、拔地而起,何其困难?我仅仅是在阅读别人的真实生活,就这样无法承受,可见,我要走的路不是普通的长,我要建的楼不是普通的高,现在唯有勤勉勤勉再勤勉,除了埋头疾追没有任何方法。
他的痛苦我们无法减轻,那么就让他的痛苦成为教诲我们的导师吧,愿他的作品和灵魂的价值里也有我们的一分贡献,我们愿意为他的精神所净化而后蜕变成长,以此来纪念一个真正的巨人曾经存在,现在存在,将来永远存在。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二)约10年前,巴金先生去世了。
前几天,我在书店见到了作家出版社再版的五集合订本《随想录》。
捧起《随想录》,一个形象越来越清晰、熟悉,那就是可亲可敬的巴金先生。
探巴金《随想录》的思想意蕴
探巴金《随想录》的思想意蕴摘要:《随想录》是巴金在晚年时期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作品,这部作品因其对文学世界、对当代社会、对人类思想的伟大启蒙和价值意义而产生了巨大影响。
可以说巴金用他的“文革博物馆”冲击且动摇了这两千多年来人们固守的封建传统思想,启发了作家文学创作的意义,批判且揭露了文革时期“长官们”的所作所为,并对那段黑暗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本文我主要从巴金的创作经历和思想的发展来阐述《随想录》的思想意蕴。
关键词:《随想录》;巴金;思想意蕴一、创作与思想的发展从青年时代革命思想的觉醒,充满着追求自由美好愿望的《家》,到中年时代对人性和悲惨命运控诉的《寒夜》,再到巴金老年时期反思文革解剖自己所写的《随想录》,这三部作品可以说涵盖了巴金文学写作的一生,同时也是代表了巴金最高艺术成就的三部作品,我们从中可以窥探到巴金在其创作发展过程中思想的变化。
巴金是沐浴着自由民主平等的五四精神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他们是五四运动的“产儿”,他们骨子里是热爱自由,热爱生命的。
《家》是对五四运动之后的青年們思想解放,追求自由而不得,与封建制度顽强对抗,却又在前路漫漫中迷茫的真实写照。
《寒夜》写于四十年代,则是对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知识分子随着时间的流逝失去初心,被生活压垮后的人性扭曲最终命运悲惨的真实记述。
《随想录》是老年巴金用血泪建立起来的“文革博物馆”,文革期间知识分子们被四人帮戴上“帽子”关进“牛棚”,写否定自己的思想汇报,被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对四人帮对十年浩劫进行了十分彻底的深刻批判,同时也对这场浩劫进行自我反思。
他的作品无一不与那代人的生活,思想和命运有关,正如巴金在《随想录》中所说,生活确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
巴金正是秉着追求真实的精神,对自己的生活,对这一代人有着细致深入的观察和认识,最后融入自己的感悟思考,才会写出这样一部部优秀的作品。
当然,《随想录》也是巴金这一生文学创作的总结,其中有对读者,对文学理论观点的看法,有对青年时代理想的追求,有对这一生中匆匆过客们的怀念,生命即将结束时的随想随感自然有所不同,带着一股超脱之感。
随想录》
影响
• 《随想录》作为巴金晚年扣问,探索,总 结历史之旅与人生心路的实录,对历史与 人生做出了深刻的检视与理性的反思。解 剖自我,怀念旧人,自我忏悔,敢于说真 话,反思文革。其中《怀念萧珊》《小狗 包地》《说真话》等影响较大。
思想艺术特色
• (1)随想录出发点;它是巴金“用真话建立起来 的‘文革博物馆’”,也是他用纸和笔建立的一座 个人的“文革”博物馆。 • (2)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巴金对文革的反 省一开始就与巴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 一起,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多的忧虑。 • 首先,巴金不断反省自己的文革经历与奴隶意识的 联系。 • 其次,反思在文革中变成精神奴隶的心理基础 • 。巴金在这里反思的,已不仅是奴率意识;而是挖 掘一个更深的层次。 • 最后,完成了对自己和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背叛“五 四”精神的批判。
《随想录》主要内容
• 晚年的巴金在随想录一书中,以罕见的勇 气说真话,为中国知识分子树立了一座丰 碑。他对过去的反思,他追求真理的精神 也赢得了文化界的尊敬。从《随想录》里, 人们又见到了那个熟悉的巴金,他开始独 立思考而不再盲目听命,挣脱思想枷锁而 不再畏首畏尾,直言中国过去“太不重视 个人权利,缺乏民主与法制”,感痛“今 天在我们社会里封建的流毒还很深,很广, 家长作风还占优势。
作品风格;就题材而论,巴金的长篇小说以描写家 庭生活为主,并且带有强烈的自传性。短篇小说则 题材多样,涉及范围广。
《随想录》创作背景
• 《随想录》是巴金晚年创作的一部杂文集, 巴金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 曾经出现的扭曲。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 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
• 巴金写《随想录》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 要对文化大革命做出个人的反省。随想录 中痛苦回忆,深刻反思,完成了最真实人 格的塑造。
巴金《随想录》随想
巴金《随想录》随想作者:张继红张学敏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1期42万言的《随想录》是巴金后期的总结之作,它折射出的是在那个“浩歌狂热”的年代,对人的尊严不断地践踏、人的奴性发展到一个极致的事实,巴金呈现了一种最大的心理真实。
今天,当我们不想再重温旧梦时,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巴金散文文本中的这种伟大的人格价值。
一伟大的作品是靠伟大的人格支撑起来的。
《随想录》是巴金人格支撑起来的一部大书,从中可看出巴金人格中的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
他是“五四”之子,是鲁迅精神的同路人。
评论家李建军说:“他摒弃了旧文人的毛病:腐朽浅薄的浪漫情调,轻狂傲慢的自我标旁,自怨自哀的怨天尤人。
”作品关注个性的自由和解放,关注那些普遍而重大的心灵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受“五四”精神影响的现代知识分子,并具有他们共同的道德追求和伦理情怀:他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真正把口头上的自由、平等与爱当成自己毕生的事业;他充满热情的利他精神,谋求大众的幸福,关注所有人的精神解放和价值实现。
他多次说:“我的生活目标,无一不是在帮助别人,使每个人都活着春天,每一颗心都得着光明,每个人的生活都得着幸福,每个人的发展都得着自由。
”[1]这不是空洞的大话,而是伟大的人格之灯发出的灿烂光芒。
虽然这种伟大的人文情怀被暴力倾向和“斗争”哲学所摧折。
在人格价值标准普遍迷失的年代,在社会剧变不断“改造”着人的心灵结构的年代,我们不再有探求真理的激情,在肆意破坏面前,我们各自妥协了各种妖魔现实,认为所有的“重组”和“改造”都是一种进步;我们失去了寻找真理和站稳立场的自信和信念。
为了远祸全家,我们随时做好了逃亡的准备,放弃自己足下的位置和脚步下的土地。
准备接受修改轻易地被刀斧斫砍的事实。
我们失去了人之为人的独立个性和自由意志。
“五四”的现代人格结构被转化为一种没有中心的悬置。
就个人而言,这无异于一种异化。
而巴金的人格,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给了我们警示,这可以用他自己欣赏的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去概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自我形象的重塑——论巴金《随想录》文化历史价值
摘要巴金,一个不朽的人物,他曾经说过,《随想录》是他本人的“文革博物馆”。
这里陈列着他本人和全家人在那个“有中国特色的黑暗时代……用中国人民的血泪绘成的无比残酷的地狱”里的惨痛的遭遇,也是“用真话建立起来的揭露…文革‟的…博物馆‟”。
作为一名具有艺术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讲真话”已经成为巴金特有的生命存在方式。
这既与他对于美好理想和完美人格的追求有关,也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
思想解放和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是巴金创作《随想录》不可缺少的条件。
巴金创作《随想录》,其目的是通过对自己灵魂遭扭曲、心灵受践踏过程的沉痛反思,展示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主线,也期望通过这种对自我灵魂最深处反省,重塑自己进入历史进程的文化形象。
1 巴金:历史的记录者巴金的《随想录》动笔于1978 年8 月,至1986 年9 月搁笔,用时八年,撰写散文150 篇,四十七万字,共五卷,依次为《随想录》(1970 年)、《探索集》(1980 年)、《真话集》(1981 年)、《病中集》(1984 年)、《无题集》(1986 年)。
这部散文巨著是世纪老人巴金对自己一生经历,尤其是对文革特殊经历的回顾、反思、随感、议论。
正如巴金在后来《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所说:“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
……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
”《随想录》中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摧残,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深刻的个人反省。
他反复呼吁“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来为世人留下这一民族灾难的见证。
这部作品全面展现了20 世纪中国一段荒诞、严峻而悲壮的曲折历史和知识分子的辛酸历程,巴金的《随想录》是一部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的文学巨著,蕴涵着崇高的自由精神和人文理想,也是那不堪回首的岁月的真实见证。
巴金《随想录》读书报告
2、政治泛化的极端
在那个政治挂帅,一切以政治立场为主导的荒谬年代,政治触角长长
的深入到家庭人伦、工作生活、学术创作等各个阶层的方方面面。在 《怀念萧珊》中作者悲痛万分的描述“我站在死者遗体旁边,望着那
张惨白的脸,那两片咽下千言万语的嘴唇,我咬紧牙齿,在心里唤着
死者的名字,她究竟犯了什么罪?她也给关进牛棚,挂上牛鬼蛇神的 小纸牌,还扫过马路。究竟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她是我的妻子。她
出歌德的“遵命文学”,若真有自己独立思想的声音也被不分是非、 不辨真伪的残害。其中在悼念的几篇文章中揭示出知识分子在那个极
端的环境下被奴役、迷失、压制中走向极端的灵与肉的惨痛记忆。
在《悼念老舍同志》中作者谈到“今年上半年我又看了一次茶馆的演
出,太好了。在戏快要闭幕的时候,那三个老头在一起最后一次话旧,
都必须先从自己做起,不能把责任完全推给别人,免得将来重犯错误”
《随想录》思想主题
随想录开篇序里作者写了一篇 《没有神》的一段话作为作家版代序言:
我明明记得我曾经由人变兽,有人告诉我这不过是十年一梦。还会再 做梦吗?为什么不会呢?我的心还在发痛,它还在出血,。但是我不要在
做梦了。我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人,也下定决心不再变为兽,无论谁拿着
托克维尔说“当过去不在照耀未来,人类的心灵就会在茫然中游荡。
过去式需要被物质化的,过去是需要通过文本和记忆的形式来留存的。
只有当过去被嵌入到当下时代的意识结构之中,过去才没有真正地
‘过去’。”
如果过去最终成了沉默的历史,或者成了被选择性地记忆因而变成一
种怀旧情感的投射对象时,那么我们就是在第二次伤害过去。苦难虽
一位外籍华人知名的女作家曾经说到“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很了不起的,
文化大师-范用
在范用家中,触目可及的是满屋的书。简朴的书架有的已经不堪重负,变形弯曲。而这还不是82岁的范用的所有藏书。
范用:文革中来了三次,卡车运一次,平板车运的两次,都把我的书运走了。后来我以后又弄回来一些,三次把我家里抄走了书。这个是又有多少年,积存下来的书。摆不下了,再来书我也确实没有地方放了。我现在发愁,就是来了书没有地方放。
主持人:当时的三联书店的前身,是读书生活出版社?
范用: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生活社,三家。现在就是叫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就这么合并起来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持人:当时这三家书店也经常会,都是党的书店,所以它也经常会被国民党查封。
范用:当时就是为了避免被国民党查封,我们就多几个。你查封了这个我还有这个,懂吗?后来不仅三家书店,我们开了很多,用各种名目的书店,叫二线、三线。这是周恩来周副主席教我们的。第一线是你们三家书店,还有二线,隐蔽一点。还有更隐蔽的第三线。这个出书呢,第二线跟你们第一线出书不同。它要比较灰色一点、隐晦一点,第三线就更隐晦一点了。这样子呢,他总是不能一网把我们打尽。我们有三线当时出版工作。
者简介:
原人民出版社副主编、三联书店总经理。1979年,他创办了《读书》这本中国第一流思想文艺评论刊物,发出了读书无禁区的呼声。在他的努力下,《随想录》、《伯雷家书》得以在中国内地出版,发行上百万册。他还是文摘这一形式的初创者。范用,一生爱书。
主持人:在我们为今天要采访的,这位大家做准备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同样是对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位大家,我们却不能够通过他自己的作品来直接的了解他。而是要通过别人的作品,来感受他的思想,感受他的思想对我们这个时代,所产生的那种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今天要介绍给您的大家,就是出版家——范用。
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巴金《随想录》
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巴金《随想录》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 年12月1 日写下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 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一百五十篇《怀念胡风》(陆续以每三十篇编为一集,共出五集,依次为《随想录》第一集、《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8 ,其间历时八年。
写完这部全长四十二万字的散文巨著,对于年届八旬的巴金来说,不仅意味着工作的艰辛,它还更是一次老人对自己心灵的无情拷问,是一次伴随着内心巨大冲突而逐渐深入的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正如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说的:“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 ……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釜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
”他在《随想录》中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如那几篇非常感人的著名篇章《怀念萧珊》、《怀念老舍同志》等),揭示出“文革”的恶性威力和影响并未随着它的结束而消失(如《“毒草病”》等),他以噩梦中与鬼怪搏斗的场赴不断向自己加以警醒,或者反复呼吁“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文革”博物馆》),来为世人留下这一民族灾难的见证。
事实上整整一部《随想录》也正可以看作是巴金用纸和笔建立的一座个人的“文革”博物馆。
《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文革的受害者那样,简单地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四人帮”,因而认为粉碎“四人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巴金的反省则是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
这一反省在《随想录》中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了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最初是在《一颗桃核的喜剧》中,巴金这样责问自己:“我常常这样想:我们不能单怪林彪,单怪‘四人帮’,我们也得责备自己!我们自己‘吃’那一套封建货色,林彪和‘四人帮’贩卖它们才会生意兴隆。
巴金
“不枪毙巴金就是落实政策”1955年,胡风“反党”风波中,尽管一直认为胡风是进步的知识分子,但巴金跟着大家一起写了批判文章。
几十年后,他说:“我对自己的表演,感到恶心,也感到羞耻。
”他甚至觉得,因为这些当初写在白纸上的黑字,子孙后代是不会原谅自己的。
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说要提倡“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
很快,巴金连续发表十多篇杂感,斥责那些不让人独立思考的人。
到了1957年,巴金的许多朋友被戴上了“右倾”的帽子,包括萧乾、施蛰存。
他与萧乾因为政治原因在生活来往中出现了隔膜。
而有一次,在北京紫光阁开会,当萧乾进了会场,别人都不敢理睬他,只有巴金还和他打招呼,并主动坐在他旁边。
很多年后,巴金对徐开垒回忆说,“他是我的老友,我心又不忍,但又无可奈何。
”到1958年,巴金也开始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在1957和1958年间,巴金开始写人云亦云的文章,1959年国庆十周年,连续发表了《我们要在地上建立天堂》、《迎接新的光明》、《无上的光荣》等七篇散文。
事实上,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形势的需要,此时,不独巴金一人选择了这种写法,茅盾的《遍地皆诗写不赢》组诗等作品,更把知识分子在此期间的非正常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的非正常状态终究莫名其妙得让人压抑,1962年5月9日,上海第二次文代会召开,巴金致开幕词《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红旗》并作《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的讲话。
他在发言中说:“我有点害怕那些一手拿框框、一手捏棍子到处找毛病的人,固然我不会看见棍子就缩回头,但是棍子挨多了,脑筋会震坏的。
碰上了他们,麻烦就多了。
“我不是在开玩笑。
在我们社会里有这样一种人,人数很少,你平时看不见他们,也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但是你一开口,一拿笔,他们就出现了。
他们欢喜制造简单的框框,也满足于自己制造出来的这些框框,更愿意把人们都套在他们的框框里头。
演讲稿范文励志5分钟
演讲稿范文励志5分钟篇1大家好!巴金在自己的随想录中说过。
“人不是点缀太平的。
而是工作的,正因为有了荆棘,才需要我们在荆棘中开辟道路。
”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平平坦坦过完一生是毫无意义的。
要建立自己的天地,让成为主宰自己的主人。
这一切都不可以空想,要靠实际行动、勇气、智慧、毅力才能实现。
可是这条路不好走。
放眼望去它若隐若现,只有一条荆棘丛生、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小路。
为了自己的目标,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我们必须果断的选择这条路。
从我们降生到世上那一刻起,注定要经历一翻彻骨寒。
有人要逃避磨难,导致被小小的寒气所。
我走在这条路上,永不后悔。
我赤着双脚。
用双手扒着荆棘,荆棘的锋芒和我的肌肤一次次零距离接触,伤痛让我一次次动摇决心,但我固守阵地,决不动摇!强忍伤痛依然义无反顾的朝目的地前进。
虽说伤痛时常让我疼痛难忍。
我却从中总结了不少经验,伤痕弥合留下了不少疤痕,每一个伤疤都是一次挫折,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都是一次成长的标志,所以我不悲伤,坚定的走下去。
只有在这样的道路上我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曾几何时,刘邦、项羽目睹秦始皇浩浩荡荡的出游队伍、富丽华美的车帐、八面凛凛的威风,随生雄心万丈的自信:“大丈夫当如此也”,“彼可取而代也”。
于是,汉高祖立千秋帝王大业,楚霸王成万古悲壮英雄。
诗人李白自信,他发出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浩叹,便有壮丽辉煌的诗章千古流传。
巴尔扎克自信,放弃家人为他选定的职业,毅然走上创作道路,终有惊天动地的《人间喜剧》彪炳千秋。
有了自信,中华民族便有了无数追求成功的动人的故事:“头悬梁,锥刺骨”、“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有了自信,一双脚便能穷尽大漠沙海,脚下就飘起“丝绸之路”,身后就有“丝路花雨”;有了自信,一双手便能雕绘出莫高窟的金碧辉煌,筑起葛洲坝“截断巫山云雨”,托起“神州号”飞船遨游神秘的天宇。
自信不是狂妄自大,也不是心血来潮,更不是“宁信度,勿自信也”形而上学的固执。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共9篇)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共9篇)第1篇:巴金随想录读后感综述《随想录》是巴金先生晚年备受瞩目的最重要的作品,收录巴金先生文革结束创作的一百五十篇文章,分别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共五集。
这本书是巴金一生的心血。
巴金先生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
他愿意用真实的写作,填补一度出现的精神空白。
回忆文革时期自己,说的错话,办的错事,对朋友的怀念,对读者的歉意,对自己进行反思。
他在《随想录》中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揭示出“文革”的恶性威力和影响并未随着它的结束而消失。
用自己的实例为世人敲响警钟。
以此来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最后高峰。
经典语录我觉得我开始在接近死亡,我愿意向读者们讲真话。
一个人为自己服务的时间越多,他为人民服务的时间就越少。
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露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遭受灾难。
我边写,边想,边探索,愈写下去,愈认真,也愈感痛苦。
在白天里我忙碌,我奔波,我笑,我忘记了一切地大笑,因为我戴了假面具。
在黑夜里我卸下了我底假面具,我看见了着世界底面目,我躺下来,我哭,为了我底无助而哭,为了看见人类底受苦而哭。
那些时候,那些年我就是在谎言中过日子。
我回头看背后的路,还能够分辨这些年我是怎样走过来的。
我踏在脚下的,是那么多的谎言,用鲜花装饰的谎言。
我走惯了“人云亦云”的路,忽然听见大喝一声,回头一看,那么多的冤魂在后面“徘徊”。
我不相信鬼,我也不相信神,但是我却希望真有一个所谓阴间,在那里我可以看到许多我所爱的人。
现在,我的座右铭是:尽可能多说真话;尽可能少做违心事。
是作家,就应该用作品同读者见面,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我总得留下一点东西。
我不需要刀刺,我都不愿意听别人对着我的骨灰盒讲好话。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正如诗人王火在《敬寿巴老百岁》所言“时光如水,巴金是金;真心真爱,深意深情”。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通用6篇)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巴金《随想录》读后感(通用6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巴金《随想录》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陆续读完了巴老664页的《随想录》,感触良多,巴老他以病弱之躯写得如此艰难,而我却懒散地读得拖沓。
心里不禁觉得对不起他老人家。
《随想录》堪称一本伟大的书。
这是巴金用全部人生经验来倾心创作的。
没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对完美人格的追求,没有高度严肃的历史态度,老年巴金就不会动笔。
他在《随想录》中痛苦回忆;他在《随想录》中深刻反思;他在《随想录》中重新开始青年时代的追求;他在《随想录》中完成了一个真实人格的塑造。
主与法制”优势。
”集中批判“长官意志”。
《随想录》大的人,他反思的是受到了极大的煎熬。
但他跟别人不一样,但他又没有办法煎熬中走了出来。
剂毒药后,我能知道他是我认为这不是他一位百岁老人用自己少有的文学生涯“真”字。
只有真,才有善,假的危害;用真情真事这些似乎有些啰嗦的关于说真话的真话,就是他从自己经历中得来的最重大、最关切、最刻骨铭心的人生经验教训。
所以他要反复告诫人们,就是因为过去的假的教训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吸取,假的事例还在不断涌现,他担忧假的东西会为害人们的生活,会损害我们的民族国家。
事实证明了老人的担心不是多余。
当我们看到今天处处呈现的由非真实的思想指导下产生的假冒伪劣事例的时候,当我们面对不断整治不断出现变着花样的虚假问题的局面的时候,不能不对老人近二十年前的担忧感到钦佩。
只是这种钦佩也是苦涩的。
《随想录》让我最最佩服的,是巴老写作的艰辛。
由于严重的疾病,老人拿不稳笔,又三番五次地住院。
但他要“弥补”社会的愿望十分的强烈,向读者说出心里话的决心不曾动摇。
甚至有的1000多字的文章他断断续续要写几个月,还有的时候一天只能写出几十个字,每每看到这些,我常常会在眼前浮现出老人艰难地坐在病床上拼尽全力写下一个字的景象,不禁感到佩服。
第十七讲:巴金《随想录》
怀念萧珊
萧珊
巴金的妻子,他们28年相亲相爱,相濡以沫。在 “文革”的岁月中,萧珊和巴金互相支持、互相关怀。 巴金不知向萧珊隐瞒了多少次自己所遭受的非人待遇, 萧珊也替巴金承受着铜头皮带的毒打。1972年7月 底,备受精神摧残的萧珊患了直肠癌。1972年8月 13日中午,萧珊与世长辞。她在临终前一直念着巴金 的名字。萧珊故去后,她的骨灰一直放在巴金的卧室里, 巴金的床头放着萧珊的译作。巴金对萧珊一往情深,写 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还有《一双美丽的眼 睛》等文章。“在我丧失工作能力的时候,我希望病榻 上有萧珊翻译的那几本小说。等到我永远闭上眼睛,就 让我的骨灰同她的搀和在一起。”
巴金爱情箴言
你明白我这时的心情。我的确有千言万语,却无法把它 们全倾泻在纸上……而且想到你,想到孩子,想到大家, 这会给我增加勇气,我的心里永远有你。在艰苦中,我 会叫着你的名字。在任何环境下我要做一个值得你爱的 人。 两个人在一起,用一时的情感把身体系在一个共同的命 运上,就应该相互帮助,相互谅解,相互改进自己。 “她躺在担架上,但已经被白布床单包得紧紧的,看不 到面容了。我弯下身子,把地上那个还有点人形的白布 包拍了好几下,一面哭着唤她的名字。”
巴金散文多感怀之作。正如他在《怀念萧珊》
一文中所说:“五十多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种 习惯: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常求助于纸 笔。”作者的这篇悼念亡妻的散文,记述了妻 子在“文革”中因受自己的牵连而遭罪,身患 绝症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连诀别的话也没留 下一句就默默离开人世的悲惨遭遇,描写了夫 妻俩在那段日子里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深厚 感情,以及互相鼓励着希望摆脱厄运的深切愿 望。作者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对林彪、“四人 帮”迫害无辜的愤恨之情,对夫妻受难中善良 的人们给予帮助的感情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这正是这一作品充满感情色彩,从而“打动读 者的心”的重要艺术因素。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及范文:传家以礼,处世以德
2023届高三语文主题读写素材主题:传家以礼,处世以德【作文指导】【文题在线】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次网站调查显示,有7成的网民不知道自己姓氏的由来,有八成网民家庭起名不再按照辈分,还有一部分网民不知道自己的祖籍和家族历史,很少跟家族其他成员交往与交流。
有人认为,家族观念的淡薄,反映了延续几千年的家族文化正在消失;也有人认为,家族观念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其日益淡薄折射出社会的进步;还有人认为,家族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借一次网站调查,通过讲述姓氏、辈份、家训等传统家族文化在今天社会中的现实情况,引出了对传统文化、传统家族观念是应该抛弃、废除还是坚守、传承的话题。
传统文化或家族文化,是民族之根、进步之源。
家族,是中华民族千年来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纽带。
家族观念包含血缘亲情、安土重迁、聚族而居、累世同堂、落叶归根的观念以及家风、家教、家训等,作为中华民族流转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和精神血脉,是支起一个民族的脊梁,在这个躁动的时代,它不应流失,更不应被遗忘。
而现代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家族体制已然走向没落,家族观念也在现代观念的冲击下七零八落。
家族观念有温馨和谐的一面,也有冰冷残酷的一面。
家族对个体的束缚和要求,对个人的忽视,以及大家族的等级分明、勾心斗角、保守落后,阻碍着社会发展,对现代的平等、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等观念有巨大的妨碍作用。
另外,家族观念也影响着法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毒瘤。
家族势力对传统技艺的严格控制和垄断,也导致了一些技术的失传,以及技术拥有者的因循守旧和不思进取。
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可对家族观念进行理性思辨,一方面我们要认可家族观念对于维系家族团结、传承良好家风方面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家族观念要与时俱进的发展,一方面要传承,另一方面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实现创新,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家族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扬光大,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大文学视野下的巴金———重读《随想录》
大文学视野下的巴金———重读《随想录》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1-15 9:58:48 点击:2[摘要]巴金在《随想录》中提倡的“说真话”、“无技巧”、“写作是为着同敌人战斗”正体现了巴金自觉的“大文学”追求。
融历史记叙、个人见闻、思想笔记于一体的传统中国“大文学”书写,有其自觉的历史性、文献性及“为了人生”的追求,巴金《随想录》正是以“大文学”视野所完成的对历史的记录和审判、建造的个人“文革”博物馆和现代文学资料馆。
只有在大文学视野下,我们才能读懂巴金《随想录》中历史之真和个人情感之真相交织的属性及意义;“大文学”不仅对巴金研究提供新角度,亦对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解读提供一种新的视野。
[关键词]巴金;《随想录》;大文学关于巴金,我们讨论得最多的话题是“真”,从早年创作直到“随想录”系列都是如此。
①但问题在于,何以“真”的问题如此重要?随着历史的烟云翻滚,巴金能够感受到的“真”的价值似乎与今天的人们的思想有差距,以致已经有当代学人公开质疑这样的书写价值。
随着对历史资料的披露与思考,当代学人要求的“真”,意味着对“文革”发生的体制根源以及中国政治人文环境的反思,巴金把灾难归结为“封建主义的流毒”在他们看来没有触及本质,他们认定晚年巴金相比青年巴金保守了,怯懦了:他的反思“夹带了不少当时流行的意识形态话语,缺乏自己的独立话语”。
②“无论表现形式、思想高度都没有超出当局给定的标高线。
”③甚至有人认为这些有限的、止于浅表的反思,是一种有意的躲避和推卸责任。
巴金对政治集权和“四人帮”的控诉,被指责是为知识分子开脱:“对政治集权如何解构了知识分子直面现实的话语权力的声讨……实质上掩盖了知识分子本身就是这种历史资源的有机构成的残酷现实。
”由此判断,巴金“真”的背后的实质是“假”:“其一再被主流批评家所称道的‘讲真话’精神,也只能成为文革时期知识分子懦弱脊梁、萎靡人格、颓唐心理的代名词。
”④“真”成了可疑的,从“纯文学”的眼光看,巴金为突出“真”而选择的“无技巧”创作方法,也失去必要,反倒成为破坏文学艺术的坏示范:“通篇的废话唠叨,极其粗糙的词语搭配,绝少文学美感与艺术张力的行文……难道这种浅直如话的行文就是文学的最高境界吗?难道这种消解了文学质素的写作,给现代文学提供了可资效法的艺术经验吗?”⑤而西方现代艺术的波诡云谲则更是意味复杂地告诉我们何谓艺术的繁复追求,与这样的追求相比较,巴金的理想似乎比较简单。
纪念巴金演讲稿范文5分钟doc
纪念巴金演讲稿范文5分钟篇一:青春励志演讲稿范文青春励志演讲稿范文亲爱的各们朋友:大家好!巴金在自己的随想录中说过.人不是点缀太平的.而是工作的,正因为有了荆棘,才需要我们在荆棘中开辟道路。
一个人来到世界上,平平坦坦过完一生是毫无意义的。
要建立自己的天地,让成为主宰自己的主人。
这一切都不可以空想,要靠实际行动、勇气、智慧、毅力才能实现。
可是这条路不好走。
放眼望去它若隐若现,只有一条荆棘丛生、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小路。
为了自己的目标,为了磨练自己的意志,我们必须果断的选择这条路。
从我们降生到世上那一刻起,注定要经历一翻彻骨寒。
有人要逃避磨难,导致被小小的寒气所封杀。
我走在这条路上,永不后悔。
我赤着双脚.用双手扒着荆棘,荆棘的锋芒和我的肌肤一次次零距离接触,伤痛让我一次次动摇决心,但我固守阵地,决不动摇!强忍伤痛依然义无反顾的朝目的地前进。
虽说伤痛时常让我疼痛难忍。
我却从中总结了不少经验,伤痕弥合留下了不少疤痕,每一个伤疤都是一次挫折,都是一次经验的积累,都是一次成长的标志,所以我不悲伤,坚定的走下去。
只有在这样的道路上我才能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
荆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信心、没有勇气走下去,半途而废。
没有荆棘的道路,没有挑战性;没有挑战的人生,没有意义;没有意义的人生,生不如死!荆棘的道路上成就有勇气、有自信、有智慧、有梦想的人!荆棘的道路上锤炼了人的意志,荆棘的道路上打磨了人的梦想。
走在荆棘的道路上,用古人仁的经验告诫世人,成功的人必须有成功的路,成功路上必定坎坎坷坷、荆棘丛生,荆棘丛生必定能苦其心志。
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荆棘便不会阻碍我们通向成功。
相反,荆棘是我们成功的垫脚石,磨难使我们越挫越勇。
在荆棘丛中开辟道路! 我要在荆棘中开辟道路!这就是我的人生,像滔滔江河一泻千里,奔腾向前,不论山高路远,将咆哮着、冲刷着、呼啸着、激越着,卷起千层波浪,无所畏惧不怕征途艰险冲向波澜壮阔的蔚蓝色大海。
《当代文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1、三突出."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文艺创作塑造人物的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最主要的中心人物。
2、革命样板戏:革命样板戏是建国后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戏曲革命化的极端产物。
代表剧目有《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奇袭白虎团》、《海港》等。
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理论集中体现了一元化的毛泽东革命文艺路线、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三突出等基本原则。
革命样板戏虽然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但也直接导致了文革文艺千部一曲、千人一面的机械复制现象,从而基本上阉割了艺术创造的生命力,直接阻碍和破坏了新中国文学和文艺的发展。
3、伤痕文学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
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4、朦胧诗:朦胧诗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
它以“叛逆”的精神,打破了当时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统诗坛的局面,为诗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同时也给新时期文学带来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变革。
北岛、顾城、舒婷、梁晓斌、江河、杨炼是朦胧诗的代表诗人。
他们在诗作中以现实意识思考人的本质,肯定人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注重创作主体内心情感的抒发,在艺术上大量运用隐喻、暗示、通感等手法,丰富了诗的内涵,增强了诗歌的想象空间。
5、反思文学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反思文学思潮”是新时期的第二股文学思潮。
与伤痕文学相比,反思文学“具有较为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的思想容量”,而且题材上大大扩展。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传记阅读不可忽视“人”的问题含答案
1.(2018·兰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爱书之人范用2010年9月14日,范用去世,北京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放上了范用的照片,旁边有一句巴金当年题赠给他的话:愿化作泥土,留在先行者的温暖的脚印里。
从打包、收发开始做起,范用由出版社的一名小员工,最后做到了人民出版社的副社长、副总编辑兼三联书店总经理。
他在三联70年,有人说,三联的风格很大程度上就是范用的风格。
1969年,当范用和原文化部出版局局长陈翰伯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劳动时,仍不忘交谈读书感受,他们的美丽构想是——将来条件成熟的话,办一本读书杂志。
1979年,范用和朋友们办起了《读书》杂志。
杂志一创办就显示了与众不同的风格。
创刊号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时任中宣部干部李洪林的《读书无禁区》。
此文激起巨大波澜。
有的人很会联想,说《读书》刊登此文是为提倡大家读《金瓶梅》这样的书,主张给“坏书”开绿灯。
人民出版社党组在讨论《读书》杂志后决定,这本杂志如果出问题,由范用负责。
随后多年,《读书》杂志的每期清样,范用都亲自过目,然后签字付印,直到退休。
范用在出版界给人的印象是大胆而有眼光,屡吃螃蟹。
“文革”后,巴金的《随想录》开始连载于香港《大公报》的“大公园”副刊。
有人为此向香港《大公报》施加压力,企图阻挠《随想录》的刊登。
范用得知后,气愤之极。
他打电话给巴金,请求将《随想录》交由三联书店出版,他保证一字不改。
巴金同意了。
全本《随想录》在“三联”的出版是轰动性的,直指对“文革”的反思。
巴金也由此在时隔几十年后,重新被人关注和打量。
这其实并非易事。
要知道,直至1990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巴金的《讲真话的书》时收有《随想录》,但其中《“文革”博物馆》只有存目,而没有正文。
谈到《随想录》的完整出版,范用曾经说过:“自己认为是对的,就应该去做。
到现在我也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是好像听一个很有权威的人说过,巴金是个搞自由化的人。
这简直是无稽之谈,什么叫‘自由化’?谁也说不清楚。
范用与《随想录》
趣闻轶事范用与《随想录》⊙毛本栋范用先生是一位职业出版家。
他的出版生涯是从武汉开始的。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镇江告急,14岁的范用中断学业到武汉投奔舅公。
三个月后,舅公去世,范用被读书生活出版社的经理收留,成了一名练习生,从此与出版结缘,终生不曾离弃。
他一生编书、写书、读书、藏书,至老不辍。
1969年,范用被下放到我的家乡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在向阳湖畔艰苦劳动时,他和好友仍不忘交谈读书感受,他们有一个美丽的构想,就是将来条件成熟的话,办一本读书杂志。
1979年,阴霾散去、大地回春之际,范用和朋友们在北京创办了《读书》杂志。
随后他又创办了《新华文摘》。
此外,傅雷的《傅雷家书》、巴金的《随想录》、陈白尘的《牛棚日记》、楼适夷的《话雨录》、杨绛的《干校六记》、唐弢的《晦庵书话》、赵家璧的《编辑忆旧》等的出版也都是出自范用之手。
范用先生是一个纯粹的爱书人。
所谓纯粹的爱书人,就是全方位地热爱书籍,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把书看作有生命的整体,无论是内容、开本、纸张、封面、扉页、书眉、页码、字体字号、行距字距,甚至封底、勒口的新书预告。
他说:“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把人家的稿子编成一本很漂亮的书,封面也很漂亮。
”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8月出版的巴金《随想录》合订本(精装上下册),就是由他亲自设计装帧,封面由巴金手稿影印,内文版式疏朗,赏心悦目。
巴金称誉为“第一流的装帧”。
他在给范用的信中动情地说:“是你们用辉煌的灯火把我这部多灾多难的小著引进‘文明’书市的。
”范用与巴金的神交始于少年时代,而他与巴金的密切交往则始于出版《随想录》。
1978年,年近八旬的巴金开始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150篇《怀念胡风》,其间历时八年,全长42万字。
对于巴金来说,这部散文巨著不仅意味着工作的艰辛,它更是一次老人对自己心灵的无情拷问,是一次伴随着内心巨大冲突而逐渐深入的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巴金《随想录》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巴金《随想录》读后感1从1979年开始,巴金已是古稀之年,却持续不断,历时8年时间完成了42万字、累计150篇的被称为“力透纸背,情透纸背,热透纸背”的“讲真话”的大书《随想录》五卷本的创作。
《随想录》从艺术成就上属于一般性的日常生活感性思考和追忆性的散文随笔,但从思想深度上具有划时代灯塔的意义,它的高度超过建国以来任何一部巨作。
在《随想录》中,巴金提倡和号召人们讲真话,他说:“所谓的讲真话不过是讲自己心里的话,讲自己相信的话,讲自己思考过的话。
”巴金的《随想录》提倡人们讲真话,说实话。
这是因为经历了文革梦魇,一代人丧失了讲真话的能力,再也不敢说真话了。
十年的“文革”的教训,讲真话只能给一个人带来数不清的麻烦,甚至是死亡的威胁,但不讲真话,甚至讲一些违背良心的话,却反而能带给一时的利益和好处。
正如鲁迅在《立论》中所讲的,“人家孩子过满月,大家都说祝福话,有坚持真理者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结果这个说真话的人遭来一顿痛打。
”如今,我们每天都在提倡讲真话,说实话,可见我们离真话已经太远了。
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敬畏的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可今天呢?我们再也不敢听从内心道德的呼唤——讲真话,我们察言观色,讲人家爱听和喜欢听的话。
因为不讲真话,说实话,所以我们也是健忘的。
今天还有几个人知道林昭、遇罗克是谁呢?还有几个人能记得她们就因为讲了几句真话而惨遭毒手呢?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可“文革”离我们也就三十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可“文革”的悲剧呢?在一代人的记忆脑海中,文革只是历史的一瞬间,过去的永远过去了,凡事要一切要向前看。
可我们忘记了,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一个没有历史的民族是可怜的,可一个健忘的民族那是可悲的。
正如德国神父马丁所说,“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没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没说话;然后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没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这个时候,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用先生自选集《叶雨书衣》里的第一本书封面就是《随想录》,说明这本书是比较符合范用先生书籍出版和装帧设计要求的。
通过研究《随想录》的出版背景、出版过程和范用先生对《随想录》出版的贡献,可以了解范用先生对书籍装帧和出版的热爱和认真严谨态度。
他选题大胆,善于发掘好的书籍作品,在书籍装帧设计上一丝不苟,和很多作者都相交甚笃。
他的为人处事和对书籍装帧出版作出的贡献都为后人所景仰。
关键词:范用;《随想录》;巴金;书籍装帧设计;出版
一、出版背景 (1)
(一)范用先生与巴金先生的渊源 (1)
(二)《随想录》遇阻 (1)
二、出版过程 (2)
三、范用先生对《随想录》出版的贡献 (2)
(一)选题十分大胆 (2)
(二)装帧十分精美 (3)
(三)对作者的态度 (4)
参考文献 (5)
范用先生在自己的《谈文学书籍装帧和插图》中讲:“我干了多少年出版工作”,就没有印出几本像样的书。
只有一本自己比较满意的:巴金先生的《随想录》精装本。
”①而且范用先生自选集《叶雨书衣》里的第一本书封面就是《随想录》。
可见范用先生对这本书的珍爱,也说明这本书是比较符合范用先生书籍出版和装帧设计要求的,因此通过研究这本《随想录》的出版过程对于了解范用先生的出版理念和书籍装帧设计理念有一定的帮助。
一、出版背景
(一)范用先生与巴金先生的渊源
在出版《随想录》之前,范用就与巴金有一些渊源,范用是很敬仰巴金的。
范用的《相约在书店》中有一篇文章叫做《沙老师》,回忆了他在小学时期与沙名鹿老师相处的经历,沙老师时不时会买一些新书送给他,是巴金先生主编的《文学丛刊》。
范用在这篇文章中写道:“我生日那天,沙老师送给我一本巴金的《家》,扉页上写着一些勉励的话,一份珍贵的礼物,唯一的一份礼物;这一年我十四岁。
”
②自此,范用就经常找巴金的著作来读。
他几乎收藏有所有巴金写的书,有些还是签名本。
(二)《随想录》遇阻
《随想录》是巴金先生晚年的珍贵著作。
巴金先生在收到《随想录》合订本样本后给范用写了一封信,表示很满意,写道:“是你们用辉煌的灯火把我这部多灾多难的小著引进‘文明’书市的。
”③范用在《巴金先生的一封信》中具体讲述了《随想录》出版遇阻的情况。
1978年,年届八旬的巴金开始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150篇《怀念胡风》,其间历时八年,全长42万字。
对于巴金来说,这部散文巨著不仅意味着工作的艰辛,它还更是一次老人对自己心灵的无情拷问,是一次伴随着内心巨大冲突而逐渐深入的痛定思痛的自我仟悔。
他直面“文革”带来的灾难,直面自己人格曾经出现的扭曲,用笔履行一个知识分子应尽的历史责任,从而达到了文学和思想的高峰,在思想界和读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但是在《随想录》陆续发表的时候,内地就有人说三道四,企图施加压力,腰斩《随想录》。
范用得知这一情况十分气愤,在巴金先生到北京的时候,打电话给他,请求将《随想录》交给三联书店出版,并且保证一字不改,取得了巴金先生的同意。
①范用. 谈文学书籍装帧和插图[J]. 出版史料,2002,04:37-38.
②范用.《相约在书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5
二、出版过程
香港三联陆续出版《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等分册。
北京三联推出的,是《随想录》的五卷合订本。
1987年9月第一版,分为平装精装两种,平装定价6.25元。
开本是小三十二开。
范用先生负责设计版式、封面和包封。
另外加印了一百五十本编号特装本,非卖品,供巴金先生赠送之用。
内文版式疏朗,版心小,天头大,看上去赏心悦目。
正文用纸是《毛泽东选集》精装本的特制纸张,范用将原本用于印《毛泽东选集》的一批上好的纸张调拨了一部分付印。
这种纸带点米色,纸质细密柔软,巴金先生写信夸赞道:“真是第一流的纸张,第一流的装帧!”。
①
华夏出版社又于一九九三年把香港三联分册出版的《随想录》影印出版线装本,五册一函,函套用织棉,请冰心先生题签。
巴金先生还为线装本写了一篇后记。
在《相约在书店》中还有一篇文章《开天窗》,讲的是一九八二年和一九九零年出版的两本巴金文集中两篇被“开天窗”的文章。
一九九零年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巴金先生的《讲真话的书》,里面收有《随想录》,但里面《“文革”博物馆》一文在目录页上只标出“存目”两字,正文页里仅有标题,第一零二六页整页都是空白的。
这篇文章巴金先生讲的是对“文革”的感受,认为要让后人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不让历史重演”。
《鹰之歌》一文,巴金先生讲他的一篇《怀念鲁迅先生》在香港发表时,凡是与“文革”有关的字句都被编辑删除了。
对此范用则表示,在一九八七年三联书店出版的《随想录》一书中这篇文章并没有删除,也未听说有什么问题,所以是“编辑神经过敏,自作主张,实在是过虑”。
在《巴金先生的一封信》中,范用写道:“三联版《随想录》出版至今三十多年,没有发生什么问题,平安无事。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②
三、范用先生对《随想录》出版的贡献
《随想录》能得到顺利出版,范用先生的贡献是决定性的。
这和他自己的出版理念与装帧设计理念都密不可分。
在选题方面,他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一旦认为是好的书稿,就会坚定地推动书稿的出版,不畏压力。
而在装帧方面,他又非常严谨,力争将书籍做得很漂亮。
另外范用先生对作者十分尊重,与很多作者私交甚笃。
(一)选题十分大胆
选题是出版物的核心问题,选题是否新颖、有价值,将直接决定出版物的命运。
范用曾经说过:“我们做出版工作的有一种责任,看到好的稿子,就应该想
①范用.《相约在书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83
办法让更多人看。
”范用先生在选题方面很有胆识,十分果敢。
就《随想录》的出版而言,面对反对的声音和压力,范用先生不仅没有回避,反而主动征得巴金先生的同意,一字不改地出版。
这和他本人也经历了文革的磨难,认为需要对文革进行回顾和反思是分不开的。
他的这种理念使得很多像《随想录》这样有价值但遭遇出版阻碍的书籍得以面世。
例如《傅雷家书》、陈白尘的《牛棚杂记》等。
(二)装帧十分精美
《随想录》的封面是灰色,加印烫银书名,显得凝重而雅致;外套淡黄色护封,上用浅蓝色印着巴金老人的手迹,别具匠心。
正文版式也很考究,疏朗而不松垮,活泼而又庄重。
范用先生对书籍装帧的看法简明而精粹,既要提倡多样化的风格,又要量体裁衣,三联的人文社科类图书多属于学术作品,需要有严肃的风格,封面适宜采用冷色调,构图和色彩都要简单些,这样才有韵味、有书卷气。
他提倡书籍的整
体设计,“书籍要整体设计,不仅封面,包括护封、扉页、书脊、底封乃至版式、标题、尾花,都要通盘考虑”。
《谈文学书籍装帧和插图》中提到文学作品的封面基本上要朴素一点,但是也不能太简朴。
封面花里胡哨,藏书家是不要的。
三联书店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书籍,不少封面都是出自范用之手。
书在他眼里,是有生命的机体,书的内容以及封面、扉页、勒口、正文版式、插图、纸张材料等,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丝毫不能将就凑合。
(三)对作者的态度
范用先生有三多:书多,酒多,友多。
与他往来的鸿儒、学者、大师们,都是亦师亦友,集出版家与作家、作者与读者多元关系于一身。
范用先生对巴金先生十分敬重,一直都有联系和书信往来。
在巴金先生生病时还去看望。
在巴金先生病重时曾想去看望,但巴金先生的女儿说父亲无法讲话,最终没有见到。
范用先生一生都在“为他人作嫁衣裳”,用心出版经手的作者作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地为作品出版付出,却不求作者回报。
从范用先生出版《随想录》的过程可以对范用先生的出版理念、书籍装帧理念及其为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范用先生对出版与书籍装帧的热爱和付出、出版理念以及他严谨认真态度至今都令我们景仰。
赵家壁先生曾经评价说:“范用这人可真是出版行家,每个环节,他都熟悉,而且事必躬亲,连封面设计也不放过!”张中行曾说:“书籍的编印装帧……久闻北方有个范用,南方有个钟叔河,是大专家,出手不凡。
”
参考文献
[1]范用. 谈文学书籍装帧和插图[J]. 出版史料,2002,04:37-38.
[2]范用.《相约在书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龙美光. 为书籍的一生——范用先生与书籍装帧[J]. 出版史料,2010,04:35-37.
[4]龚琼芳. 当代出版家范用的出版理念[D].华中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