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第1课时观察物体
人教版数学二上说课稿: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具体的实物,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生活中的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的观察角度还不够全面,空间想象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提高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物体的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提高空间想象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提高观察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物的不同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讲解如何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心得,互相学习,提高观察能力。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6.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7.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观察物体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培养观察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5《观察物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材中通过多个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如何观察物体,并能够用语言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他们在观察物体时,往往只注意到物体的某一部分,而忽视了整体。
此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强,他们在描述物体时,往往无法准确表达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并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物体的特征。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物体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物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出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物体的活动,每组选定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物体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一般方法。
3.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4.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补充。
5.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家中的一个物体,并用语言描述给家长听。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5《观察物体(一)》说课稿2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5《观察物体(一)》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一)》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物体和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过程,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并能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观察能力和几何直观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并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和描述物体和几何图形。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操作,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自主发现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和技巧。
3.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过程。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物体: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并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图形。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知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3、能由两个平面图形推想出可能是哪两个物体,并且学会分类讨论的方法;4、学会如何看待事物的眼光。
(此目标由“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所有的面”挖掘出来的。
)说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说教学难点:能由两个平面图形推想出可能是哪两个物体或尽可能多的说出结论;说教学过程:一、讲故事引入课题1、讲盲人摸象故事2、师:他们说的都不对,这个典故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3、师:盲人因双目失明,摸到什么就说象什么,而我们比盲人幸运多了,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在任一位置观察物体是否能看全呢?今天我们就观察一些物体试试。
---板书课体——观察物体4、以问题形式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目标师:你已经知道了关于观察物体的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二、新课(习得阶段)(一)看1、例子1——看模型-----比较大的长方体模型(1)小组活动师:口述要求------在你的位置不动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老师准备各侧面形状问学生:从下面看是什么形状?从侧面和上面看呢?)可以活动:你能找到一个位置看到所有的面吗?(最少看到一个面,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最多能看到几个面?(2)启示::师:不只是学数学还要从数学中品出点有价值的东西来,能品出什么呢?“最多只能看三个面”想到什么?2、看一个立体图形(准备三个立体图形: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课前发给小组)从不同角度观察三个立体图形,看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3、看两个立体图形(例2)让学生看书回答(先试后导)4、练习八3题5、请两个一组现场找物体也可以到外面找,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并把观察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找一个或两体物体都行)(二)想猜一猜游戏:老师出示实物一部分,让学生猜可能是什么物体?(为例2下面做一做打基础,例2下面的做一做比例2难。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教学活动组织
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 观察和描述物体。
分组原则:将能力水平相似的学 生分在一组,有利于促进互相学
习和交流。
活动内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 察物体,并进行描述和记录。教 师可以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
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观察、口头反馈、练习 、小测验等,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评价内容
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掌握程度、思 考能力等,以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反馈与调整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对教学 效果进行反思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04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教学情境创设
02
生活中的观察物体
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观察房间、教室、玩具等,让 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03
为什么学习观察物体
简要说明学习观察物体的意义,如提高空间想象力、解 决实际问题等。
课程教学目标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 ,能够正确地描述物体的 位置和方向。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描述、比较不 同物体的位置和方向,培 养学生的空间感知和推理 能力。
03 学生特点与教学策略
学生特点分析
年龄特点
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思维主要 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概念的
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知识储备
学生对基本的几何形状和空间概念 已有初步的认识,但还需要进一步 深化和巩固。
学习动机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较 高,对新奇、有趣的学习内容更感 兴趣。
教学策略制定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1.观察物体》说课稿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1.观察物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内容主要包括观察物体的方法、角度和技巧。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为后续学习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他们在观察物体时往往只看到表面的特征,缺乏对物体整体结构的认识。
此外,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还不够丰富,需要通过观察物体来逐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帮助他们建立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提高空间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物体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观察物体的乐趣,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提高空间想象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交流。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察素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找出藏起来的物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观察物体。
2.基本概念:介绍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如正面、侧面、上面等角度观察。
3.实践活动:分组进行观察物体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交流分享观察心得。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5.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有关观察物体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技巧。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第一课时说课稿冕宁县城厢小学校涂坤芝一、教材分析《观察物体一》属《几何与图形》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观察物体二》则安排在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一》包括3方面内容:辨认从不同位置(前面或正面、侧面和后面)观察一个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简单的几何体时看到的图形;在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基础上用推理解决问题。
我说的是本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简单物体时看到的图形。
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以及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主要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通过一些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并让学生初步体会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在一年级学生已学过了位置的相关知识,知道前、后、左、右及上、下等方位,同时,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观察物体的经验,但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位置的相对性缺乏认识,且左右易混。
三、说教学目标: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1.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在探究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合作,掌握全面、正确的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并感受到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3.通过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容易分清前后,但左右易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因此,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7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十五的第1题。
【说教学目标】1、知识:使学生掌握有关物体的知识和观察物体的知识。
2、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的观察方法辨认物体;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获得不同观察结果的过程。
4、情感和态度: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和热情。
【说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辨认物体。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创设学习新知的条件教师诱导:上学期我们学过一些有关位置的知识,如上、下、前、后、左、右等。
现在我们就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用手来表示上、下、前、后、左、右,老师说,你们用动作表示,看看谁的反应快,动作正确。
二、激发兴趣,顺势导入新知的学习1、出示教具:教师拿出若干个盒子,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
⑴拿出两个从学生的角度看起来是一样的盒子,让学生想一想,这两个盒子一样吗?⑵拿出两个从表面上看颜色不一样的盒子,让学生想一想:这两个盒子一样吗?⑶引导比较:将先拿出的两个盒子更换观察角度,使学生明显地看出它们是不一样的;对后拿出的两个盒子进行翻转,使学生看出两个盒子是一样的。
2、教师小结:刚才两个看起来一样的盒子换个角度观察结果却不一样;而看起来不一样的两个盒子换个角度观察结果却是一眼的。
看起来我们仅仅从表面现象来判断物体的结构形态是不行的,我们还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观察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
三、观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新知1、观察物体一。
⑴出示教具:教师拿出一个自制的四棱柱盒子,盒子的一个面是正方形,两个面是长方形,两头是三角形的面。
先让学生观察这个物体,看看它是不是长方体(这里不必讲解它的名称,只是让学生明确它不是长方体即可)。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认识和理解简单的几何图形。
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还不够清晰,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个别化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和区分简单的几何图形。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认识和区分简单的几何图形。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图形的特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几何图形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几何图形。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展示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图形的特征。
3.课堂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认识和区分简单的几何图形。
4.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实物图片和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但是,他们在观察物体时,往往只看到物体的表面特征,缺乏对物体整体结构和关系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物,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学会合作与交流。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描述物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使他们能够从观察到的物体特征,想象出物体的整体结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引发学生对观察物体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授:讲解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
3.实践:让学生分组观察实物,并描述物体的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总结:通过让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布置观察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方法观察物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简洁明了,突出观察物体的方法,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2.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3.描述物体的特征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01课时_观察物体》说课稿
数学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01课时_观察物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用品为素材,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会有所不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观察到各种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但是,学生的观察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性和深度。
此外,学生在空间想象力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于三维图形的认知和理解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了解并掌握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观察带来的乐趣,培养积极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物体的不同形状。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培养空间想象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观察能力。
此外,教师还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我们会看到什么形状?2.探究新知: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教具,并用语言描述所看到的形状。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物体的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了解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成熟,观察物体的方式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指导。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能够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以及观察方法的指导。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利用实物、图片、模型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情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讲解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3.学生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尝试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相互交流,加深对物体形状和特征的理解。
5.练习巩固:教师设计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6.总结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空间几何的兴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课题:观察物体2.教学重点: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特征3.教学难点: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观察方法的指导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物体形状和特征的描述是否准确。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的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了解立体图形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察物体的方法,并且能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察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知识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喜欢观察,但往往只从某一个角度进行观察,不能够全面地把握物体的形状。
因此,本节课将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提高空间观察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能够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并能够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判断出观察者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能够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教学难点:能够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判断出观察者的位置。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小组讨论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讨论等活动。
2.学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方法,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提高空间观察能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立体图形的视频,激发学生对立体图形的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2.探究新知: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让学生掌握观察物体的方法,并能够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首先,让学生观察一个小立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角度观察,并画出自己看到的样子。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小立方体拼成不同的形状,再从不同角度观察,感受立体图形的变化。
最后,通过一道例题,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形状判断出观察者的位置。
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3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单元《观察物体》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物图片和生动的语言描述,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现物体的特征,体验物体的空间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关于物体的经验。
但是,学生对物体的观察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观察,发现物体的特征,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观察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操作卡片和实物模型进行观察和操作,发现物体的特征。
3.交流分享:学生汇报探究成果,师生共同总结物体的特征。
4.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物体的特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以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层次设计了观察物体的内容。
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像能力,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难点在于正确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的物体。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实物,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辨认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想像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说教法和学法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及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1.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意愿和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创造良好的问题情景,以情感为纽带,真正激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3.充分利用学具和教具,采取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注重启发式教学,精心设计问题,以疑导学。
5.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四、说教具和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正方体盒子等。
每个学生准备三种不同形状的物体。
教师准备每种形状的物体两个(其中一个是透明的)。
五、说教学过程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课一开始,我拿出一个正方体盒子放在讲台上,然后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个盒子,并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正方体的哪一部分。
这时同学们的情绪高涨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看到的部分是正方体的前面、侧面或者是上面。
然后我提出:“为什么大家看到的同一个正方体盒子的形状却不一样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积极思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
这时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展示给大家看(贴出正方体),你想想看应该是哪个方向?学生讨论后回答:应该是前面、侧面和上面三个面。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并掌握了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旨在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
同时,本课还通过大量实物和模型的演示、比较和区分,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区分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但对于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小组讨论、游戏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判断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实物演示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判断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1. 教法:采用实物演示、小组讨论、游戏等方法进行教学。
2. 学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常见的实物和模型,如文具盒、书、茶杯等,引出本课的主题——观察物体。
2. 知识讲解:通过讲解和演示,使学生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同时,通过大量实物和模型的演示和比较,帮助学生正确地区分从前、后、左、右等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4. 游戏环节: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猜一猜”、“找朋友”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增强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第1课时观察物体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第1课时观察物体一. 教材分析《观察物体》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物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空间观念还不够成熟,观察物体的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物体有了一定的认知,但缺乏系统地、有目的地观察物体的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找出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描述、交流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找出物体的特征。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情景教学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物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找出物体的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活动,选取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到的特征。
4.交流分享:学生展示观察结果,分享观察到的物体特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物体的方法和步骤,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6.巩固练习:设计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不同角度观察2.找出物体特征3.培养空间观念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023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第【1】篇〗常州市觅渡桥小学孙宇张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说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说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
于是张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两点想法: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
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所以张老师选择了自己的一段录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看看桌子上又有一个红布盖着的物体,更加刺激了学生。
揭开一看原来是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玩具—威尼熊。
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不光是创设的情境抓住了孩子们好奇、好强、爱动手等心理特点,而且张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
例如:在揭示桌上是什么东西的时候,张老师是这样问的“猜猜我们桌上的小客人是谁呢?”再后来在你坐的位置上观察小熊,然后“悄悄地告诉小熊你坐在小熊的哪个位置?”……里面的“小客人、悄悄地”就象是讲故事、玩游戏一样。
可以说张老师很善于抓住低年级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在愉悦、主动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
更加注意了语言等方面一些细微的地方。
而且这些情境也确实有效、可行的。
二、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得活动。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
教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说课稿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李国宏
一、教材
本单元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是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以及已学习了位置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的。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而且又为以后学习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知道在不同位置上,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
2.借助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并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由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因此
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二、学法、教法
(一)学法
1、学生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的基础上学习,而且学生平时也在不经意间观察物体,因此学生这节课的内容简单易学,学生也较有兴趣。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他们往往前后不分,左右搞错,观察周围的事物也是比较单纯、直观地看表面。
2、学法指导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实践操作法、自主探究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实践操作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
他们需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法。
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始终做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素材、创设充分学习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
(3)观察法。
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汽车,为什么同一辆汽车看到的样子会不一样。
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二)教法
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等特点,本节课准备主要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和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
并运用大量观察、操作、交流、游戏等形式辅助教学。
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学程序
为了能更好更好的突破难点、掌握重点,我设计如下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
因此,我一上课,准备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好吗?把你们的小凳子放到桌子下面,然后站好,听老师要求。
用你的左手指指上面,右手指指下面,左腿踢踢前面,右腿蹬蹬后面,头向左边扭扭,再向右边扭扭”。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我就从“动”字入手,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一种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
一是复习前面所学的方位与位置的知识,二是为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作了心理和知识方面的准备。
活动结束后,我又从“趣”字入手,用课件演示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
学生看完故事后,在欢乐中,我提出问题:
“他们都说对了吗?”
“他们都摸了摸,为什么还说不对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之后,我小结:“盲人摸到的都是大象的一部分,所以都说不准大象的全貌。
那么要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该怎么办呢?”从而引入新课“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这样的课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学习情境之中。
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观察物体要全面,为学习新知引路。
(二)探求新知
这一环节我准备分两个部分来进行:
1)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物体
1.本位观察。
老师拿出一个汽车玩具放在教室的中间,让学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这辆汽车的哪一面,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所处的位置不一样,看到的面也不一样,说法也不一样。
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物体的形状,体会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
2.换位观察。
大家站起来转一圈看看,你能看到汽车的哪一面与刚才看到的一样吗为什么现在你看到的与刚才看到的不一样
3.全面观察。
请同学们自己找个喜欢的位置观察,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观察到了什么?这样,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会有所不同”。
我又用课件出示淘气、笑笑小丽观察茶壶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淘气、笑笑、小丽分别看到的是哪幅图,来加以巩固。
(设计意图:采用学生喜爱的玩具汽车为素材,通过按个层次的观察活动即单向观察、换位观察、全面观察亲身体验到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汽车的样子是不同的。
遵循了儿童由浅入
深、逐步推进进的认知规律。
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
接着我再出示课件“淘气和笑笑分别从上面和下面来观察水壶”
2)从上面、下面来观察物体
让学生说说淘气和笑笑看到的水壶会是什么样的,接着让学生说说为什么他们看到的茶壶的样子会不一样?
做一做:
小朋友们,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事物需要我们去熟悉,比如铅笔盒、橡皮……这些东西你们有仔细观察过啊,现在就请小朋友们拿出你们的铅笔盒,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感知、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
(三)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
国家教委加强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见中提出:基础训练是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形成熟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主要手段,所以本节课的练习已基础练习为主。
一)基础练习
1.连线游戏。
教科书第70页第一题,请学生仔细观察从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车形状。
2.课件出示小猫和小猴看大象和淘气和笑笑看熊猫
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要创造最近发展区,即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因此我适当的补充了提升练习。
二)提升练习
1.联系生活,我请一学生到讲台,然后走下来,让学生说说哪一幅图是你看见的第一张(出示图片)最后看见的是怎么样的为什么
2. 请你把观察到的图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从上面看是的有()
2. 从正面看是的有()
3. 从侧面看是的有()
(让学生体会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看到的可能是一样的,也可能是不一样的)
(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在生活中,你还仔细观察过那些物体呢?
3.课后请小朋友们去观察身边的物体,把自己看见的可以画下来,也可以拍下来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至此,本节课基本完成,以上便是我设计的“观察物体”的教学过程)。
总结
整堂课设计,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