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教案(第3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新苏教版教案(精选8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新苏教版教案(精选8篇)

四年级上册科学新苏教版教案(精选8篇)四年级上册科学新苏教版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能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

2、能认识我们身边的导体和绝缘体。

3、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本课时的重点为能会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并总结出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2、难点为判断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材料是否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三、教学准备课件、电路检测器、20种以上的材料、检测记录单。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教师出示未连接好的电路检测器,问学生这是什么?2、学生汇报。

3、让一名学生连接好电路检测器,使小灯泡发光。

4、教师介绍电路检测器,并把电线的两端包着塑料的地方连接起来,问学生小灯泡为什么不亮?学生回答。

5、教师出示一根铁棒,把它接到电路检测器中,看小灯泡是否会亮,这个实验让一名学生来做。

但这个实验在另一个有问题的电路检测器中来做,小灯泡肯定不会亮,这时让学生推测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再连接到完好的电路检测器中。

学生推测。

6、教师小结:研究中预先测试检测工具是否有问题,是实验前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

(二)新课呈现1、教师出示本课时的学习目标2、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20种材料来检测它们是否导电,但检测之前我们首先来制定一个“我们的研究计划”,(教师提醒同学们今天的研究计划不用手写,小组讨论后口述一下,研究计划就是我们怎样来检测,以及具体的人员分工。

)3、学生小组讨论研究计划,并汇报。

4、教师提醒检测的方法:预测——检测——再检测——判断,并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再次检测,指名学生回答。

5、小组开始检测20种材料否导电,并做好检测记录单。

6、如果学生做的比较快,鼓励他们检测身边的材料是否导电。

7、检测完后,学生汇报检测结果,其他小组有质疑的随时提问。

其他小组汇报时说他们和汇报了的小组不一样的地方。

8、教师提问:有的小组检测了手指,小灯泡不亮,有问题吗?学生讨论回答。

9、教师讲解人体和大地以及湿抹布都是导体,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3篇

小学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3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以下是整理的《⼩学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3篇》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四年级下册英语教案 教学⽬标: (⼀)语⾔知识⽬标 1、通过以旧引新、借助图⽚的形式,90%的学⽣对本单元的3个重点单词capital about beautiful 熟练地认读,做到听、说、读、写四会。

2、能在问题的引领下,80%的学⽣通过⼩组合作,在⽂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能在⽼师的帮助下,90%的学⽣理解领悟London is the capital of England . It’s very ______ and _______. Is that your house ? Yes ,it is ./ No ,it isn’t .等句型。

(⼆)语⾔技能⽬标 1、学⽣能借助图⽚,以及关键词的提⽰,通过听说交流活动运⽤所学习到的句型进⾏介绍城市,描述建筑物。

2、学⽣能借助于图⽚、关键词及⽼师、同伴的提⽰,对⽂本内容作出简单的没有认读错误的复述。

3、学⽣能在⽼师创设的情景中,对⾃⼰熟悉的环境进⾏简单的交流。

(三)情感态度⽬标 1、学⽣在同桌合作学习中,根据拼读规律⼤声快速地读出单词。

2、在⼩组活动中,与其他同学积极配合,进⾏问题研究及合作交流。

3、在学习中乐于接触外国⽂化,知道英国国家的⾸都,增强祖国意识。

(四)学习策略⽬标 1、学⽣通过⽐赛游戏,积极与他⼈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学⽣能在看图、说话的过程中提⾼⾃⼰的⼝语交际⽔平,以及与他⼈合作的能⼒。

(五)⽂化意识⽬标 1、通过⽂本的学习,能说出英语的⾸都,了解了英国的重要建筑物。

2、在学习中关注中外⽂化的差异,在学习中增强爱国情感的体验。

(六)教学重点 1、单词capital about beautiful 达到四会。

龙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3册)教案第一课 请出Word小作家

龙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3册)教案第一课 请出Word小作家

龙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3册)教案第一课教学目标1.了解Word软件的基本界面和功能;2.掌握文字输入、编辑及排版等基本操作;3.能够使用Word软件完成简单的信息文档。

教学重点1.认识Word软件的界面和基本操作;2.掌握文字的输入、编辑、排版等基本技能;3.熟练使用Word软件完成简单的信息文档。

教学难点1.文字排版的基本规则;2.文档中图片的插入和调整。

教学内容1.Word软件介绍首先简单介绍一下Word软件,并打开软件,让学生观察界面,理解主界面的各个部分和各个功能区的作用。

2.文字输入和编辑1)新建文档,介绍光标在文档中的作用;2)输入文字,包括单词、句子、段落等;3)删除文字,包括删除单个字母、一个单词或一整个段落;4)插入文字,包括在文档中插入日期、时间、页码等特定内容。

3.文字排版1)文字字体和大小的选择,包括如何选择常用字体和适当的文字大小;2)字间距和行间距的调整;3)对齐方式的调整,如左对齐、居中对齐和右对齐等;4)文字加粗、倾斜、下划线等样式。

4.文字格式化1)对文本进行编号、项目符号和缩进;2)制作标题和子标题。

5.图片的添加1)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电脑中的图片文件,并尝试将其拖入Word文档中;2)介绍如何插入图片,如何调整图片大小、位置和格式。

教学方法1.教师通过演示、讲解和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2.学生通过模仿和操作学习使用Word软件;3.教师巩固学生的理解,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Word文档。

教学资源1.Word软件;2.图片文件。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和结果;2.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解答;3.对学生完成的Word文档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合理?2.教学方法是否得当?3.是否需要调整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2024年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2024年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2024年新版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的校园》:第1课《美丽的校园》,第2课《校园是我家》。

2. 第二单元《我们的规则》:第3课《遵守校规》,第4课《我们的班规》。

3. 第三单元《我们的朋友》:第5课《友谊的力量》,第6课《尊重与被尊重》。

4. 第四单元《我们的父母》:第7课《父母的爱》,第8课《孝敬父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增强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2.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自觉维护班级纪律的良好习惯。

4. 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孝敬父母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孝敬父母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风光、分享校园故事,激发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讲解各章节知识点。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实际情景,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体验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

5. 随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案2. 板书内容:各章节关键词、重难点知识、课后作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第1课《美丽的校园》,画一幅你心中的校园画。

(2)根据第3课《遵守校规》,列举三条你在学校中应遵守的校规,并说明原因。

(3)谈谈你对友谊的理解,结合第5课《友谊的力量》进行阐述。

(4)以第7课《父母的爱》为主题,写一篇关于父母的爱的作文。

2. 答案:(1)学生作品,无统一答案。

(2)示例: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原因:遵守校规可以保证正常的学习秩序,提高学习效率。

龙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3册)教案第二课 文的录入与修改

龙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3册)教案第二课 文的录入与修改

龙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3册)教案第二课文的录入与修改【教学目标】1. 掌握文本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

2. 能够输入、修改文本内容。

3. 了解文本编辑软件的基本功能。

【教学重点】1. 掌握文本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

2. 能够输入文本内容。

3. 能够对文本进行简单的修改。

【教学难点】1. 掌握文本编辑软件的高级操作方法。

2. 能够进行复杂的文本编辑操作。

【教学方法】1. 讲解教学法2. 演示法3. 讨论交流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老师给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显示一段英文文本,并要求学生输入该文本。

3. 提问:a. 你们没接触过输入文本吗?b. 你们知道文本编辑器是什么吗?二、输入文本1. 打开文本编辑软件。

2. 利用鼠标和键盘输入文本。

3. 在输入过程中,要注意各种标点符号和大小写字母的使用。

三、修改文本1. 选择文本。

2. 利用鼠标或键盘删除、添加、修改文本。

四、练习1. 分发作业本,并要求学生练习输入、修改文本。

2. 老师巡查学生练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讲解如何使用文本编辑软件。

文本编辑软件在计算机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用到。

所以,学生掌握文本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非常重要。

本节课着重讲解了文本输入和修改功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本编辑操作。

对于一些高级操作,可以在以后的课程中进行深入讲解。

龙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3册)教案第六课 查找与替换

龙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3册)教案第六课 查找与替换

龙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3册)教案第六课查找与替换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查找和替换功能。

2.掌握在文字处理软件中使用查找和替换的方法。

3.运用查找和替换功能修改文本内容。

二、教学内容1.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查找功能。

2.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替换功能。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1.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查找功能。

2.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替换功能。

3.2 教学难点1.运用查找和替换功能修改文本内容。

2.掌握查找和替换的一些技巧和注意点。

四、教学准备1.微软Office或WPS Office等文字处理软件。

2.课件及讲义。

五、教学过程5.1 自主探究同学们可以先尝试自主探究文字处理软件中的查找和替换功能。

使用课件上提供的文本文件,尝试如何找到其中指定的单词或短语,并将其进行替换。

使用过程中,可以注意以下问题:1.如何打开查找和替换功能;2.查找和替换的具体步骤;3.如何查找和替换多个相同的单词或短语;4.在替换之前,是否需要进行确认。

5.2 讲解与实践经过自主探究后,教师可以进行讲解,并在讲解的过程中配合实践操作。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5.2.1 查找功能1.打开需要处理的文档,在首页的“查找”或快捷键“Ctrl+F”中打开查找功能;2.在弹出的查找框中输入需要查找的内容,例如“信息技术”;3.点击“查找下一个”按钮,软件会自动跳转到第一个符合条件的位置,如果有多个,则可以通过继续点击该按钮进行跳转;4.在查找弹框中点击取消关闭查找框。

5.2.2 替换功能1.在打开的文档中找到需要替换的内容;2.在首页的“替换”或快捷键“Ctrl+H”中打开替换功能;3.分别在“查找内容”和“替换为”中输入需要查找和替换为的内容;4.点击“全部替换”按钮,软件会自动将文档中所有符合条件的内容进行替换,如果不确定,也可以选择“替换”按钮进行逐一替换。

5.3 练习与评估练习时,同学们可以使用自己创建的文本文件进行操作。

在操作中同学们可以尝试以下问题:1.如何查找和替换多个相同的单词或短语;2.在替换之前,是否需要进行确认;3.选择不同的替换方式,了解不同的效果。

新版pep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新版pep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

新版pep四年级上册英语第三单元教案教学目标1. 研究并掌握新单词:apple, banana, orange, pear。

2. 能够正确使用句型:"What fruit do you like?" "I like {fruit}."教学准备1. PPT幻灯片2. 水果模型或图片卡片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 使用PPT幻灯片展示水果模型或图片卡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 教师呈现水果的图片,鼓励学生猜测并说出每个水果的英文名称。

- 引导学生跟读、模仿,并板书单词:apple, banana, orange, pear。

2. 研究新单词- 教师以游戏形式巩固单词记忆。

比如,显示某个水果的图片,让学生齐声说出其英文名称。

- 教师逐一呈现每个水果的图片和单词,学生跟读。

3. 研究句型- 教师出示"What fruit do you like?"的句子,并解释其意思。

- 教师给出回答"I like {fruit}."的句子,并示范学生正确的回答。

- 学生跟读句型,并进行多次练。

4. 实践运用- 学生分小组进行对话练,互相询问"What fruit do you like?"并回答"I like {fruit}."。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

5. 巩固与拓展- 分发练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练,如根据图片选择对应的单词,或根据句子选择正确的回答。

- 教师检查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讨论。

6. 课堂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单词和句型。

- 学生进行口头回答问题,巩固研究成果。

教学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单词和句型的准确使用情况。

- 教师收集学生的练习册,检查答案,并给予相关反馈。

(完整)小学四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完整)小学四年级校本课程教案

第一课热爱祖国教学时间一、教学目标:教学时间知识目标:正确认识个人年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懂得报效祖国是大志。

能力目标:分析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的关系,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设计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的情感;自觉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联系起来,立报效祖国之大志。

二、教学重点: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立报效祖国之志。

三、教学难点: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四、教学准备:学生收集热爱祖国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观看建国六十年庆典录像师:观看完录像你有怎样的感受?祖国在发展,祖国在腾飞。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祖国而骄傲,为祖国而自豪,我们要为祖国而歌唱!我们小学生从小就要热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

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李四光几改志愿,献身祖国的故事,并思考、探究、交流,回答问题:(1)试分析上述材料,探究李四光几改志愿的原因。

(2)李四光的理论,对我国的采矿业有哪些了不起的贡献?(3)李四光的爱国行为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4)李四光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迪?(5)你还能列举其他具有崇高志向的人物,并说说他们的事迹吗?(学生思考和回答上述问题,老师导入课题,并完成以下学习内容)指名回答第(1)问:师总结:李四光几改志愿是因为他满怀一种忧国忧民之情,深怀一颗报国救民之心。

指名回答第(2)问,重点让学生明白李四光对祖国的贡献,初步树立热爱祖国的情感,明白好好学习的重要性。

指名回答第(3)问。

具体感知李四光的爱国行为。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第(4)问:李四光几改志愿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进行未来道路选择时,应把个人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像李四光那样,按祖国的需要来选择自己的志向。

这说明一个道理:个人前途和祖国命运息息相关。

(1)祖国命运影响个人前途。

通过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人的命运比较来例证,事例可要求学生收集,也可老师举证。

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外研版(三年级起点)-Module 3教学设计(2个课时)

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外研版(三年级起点)-Module 3教学设计(2个课时)

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外研版(三年级起点)-Module 3教学设计(2个课时)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并掌握数字10至20的读法和写法;2.学习并掌握询问日期和时间的用语,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3.通过合作学习和游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数字10至20的读法和写法;2.教学难点:询问日期和时间的用语,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准备教师:教材《外研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录音机、PPT等教学用具。

学生:课本、笔、纸、老师为小组准备的任务卡。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Step 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学习教材P24-P25,了解数字10至20的读法和写法。

Step 2 合作学习1.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4名学生;2.教师根据课堂需要,为每个小组准备不同的任务卡,要求学生团队合作,将任务卡上的问题回答完整并进行小组讨论;3.要求小组成员协作并相互配合,尽可能多地使用数字10至20进行口语表达。

Step 3 教师点评教师根据小组表现,点评学生在团队合作和英语口语方面的表现,并纠正学生在口音和表达方式上的错误。

第二课时Step 1 预热教师放映视频,让学生学习并模仿视频主人公的日常活动。

Step 2 合作游戏1.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3-4名学生;2.每个小组的学生们一起玩游戏,游戏的内容是互相询问当前日期和时间,并运用数字10至20进行口语表达;3.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为胜出的小组颁发奖品或小纪念品。

Step 3 教师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指出学生在口语表达、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作业,再次巩固数字10至20的读写能力;2.自主学习教材P26-P27,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日期和时间用语。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形式注重了团队合作、小组讨论和游戏等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案教科版

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教材P6~8)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4.小结: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设计意图】玻璃罩内有空气时,能听到闹钟的声音;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声音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这个对比实验,现象明显,学生很容易推测出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空气)。

探索二: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1.过渡:(教学提示:敲击桌面。

)大家都能听到敲击桌面的声音,我们听到的敲击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耳朵里的。

那么桌面能传播声音吗?现在请同桌之间进行一个小实验。

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3.研讨汇报。

组内研讨帮助卡主持人: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抓挠声和不贴在桌面上听到的抓挠声有什么不同?学生1: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抓挠声更加清晰。

主持人: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学生2:说明桌面传播声音的效果比空气的好。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集体汇报帮助卡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在活动中的发现。

小组1:我们发现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的抓挠声要比不贴在桌面上听到的清晰。

这是因为声音能通过桌面传播,而且比通过空气传播的效果好。

主持人:请老师为我们的汇报进行总结。

教师:大家的汇报都很不错,都发现了桌面能传播声音,其实也说明了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而且比在气体中传播的效果更好。

探索三: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1.提问:声音能够在气体和固体中传播,那么在液体中也能传播吗?我们应该怎么来验证呢?(预设: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将发声的物体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试试贴着容器外壁能不能听见声音。

)2.布置任务:出示音叉、水槽等,引导学生分组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3.讲解:就像水波向四周扩散一样,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

4.小结: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5.提问:宇航员在太空中工作时,需要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是为什么?(预设:声音的传播需要借助空气等物质,太空中没有空气,是真空环境,声音不能传播。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

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能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教学难点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拼读12个会认字,书写15个会写字,理解“笼罩、人声鼎沸、水天相接、横贯”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结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吟诵古诗,导入新课1.同学们,古代诗人王在晋曾经在《望江台》中写道:“海阔天空浪若雷,钱塘潮水自天来。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也曾经写道:“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随着作者的脚步去钱塘江观潮。

(课件出示2)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观潮)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读后释题课题《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潮”指什么地方的潮水?(观:观看。

潮:指钱塘江大潮。

观潮:观赏钱塘江大潮。

)(课件出示3)2.交流自学字词的情况。

教师检查、指导。

(1)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盐、屹、昂、顿、鼎、沸、贯、浩、崩、震、霎、余”的读音,并组词语。

(课件出示4)字音难点:“崩”在本课读(bēnɡ),避免读成(pēnɡ),“震”“霎”为翘舌音,注意读准确。

(2)书写“潮、据、堤、阔、笼、罩、盼、滚、顿、逐、渐、犹、崩、震、余”(课件出示5)字形难点:“堤”的偏旁是提土旁,“震”的上半部不要错写成“雨”。

“罩”的上半部是“四”,不要错写成“日”。

③理解词义。

(课件出示6、7、8)天下奇观:奇观、奇异、少见而又壮观景象。

本课是指钱塘江大潮是世界上少见的壮观的景象。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3课时 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3课时 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3课时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的意义。

- 学生能够运用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的方法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运用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实践操作法教学工具- 教科书- 黑板-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回顾除法的基本概念。

2. 提问:“我们之前学过除法,谁能告诉我,除法是什么?”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用来解决分配问题。

”第二阶段: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例题:“小明有45个苹果,他想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 学生计算后,教师提问:“我们刚才计算的除数是9,如果我们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比如10,我们应该怎么计算呢?”3. 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导学生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然后进行试商计算。

第三阶段: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教师挑选部分题目进行讲解。

第四阶段:小组合作(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道题目。

2. 小组内讨论解题方法,然后进行计算。

3. 各组汇报计算结果,教师点评。

第五阶段: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和总结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了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四册Module 3 Unit 1教案

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四册Module 3 Unit 1教案

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第四册Module 3 Unit 1教案山东省高密市恒涛双语实验学校陈峰◆认知目标:1.能听、说、认、读以下单词:Friday, Saturday, picnic, great, take, ball, why, because, so, will2.能听、会说“Will you take…?”句式及其回答。

◆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课堂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养成动脑、动口、动手的好习惯,指导学生熟练运用will 句式进行自由对话,从而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参与游戏、情景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品尝生活乐趣。

◆重点:1.培养学生特定语境中领悟和使用语言的能力,掌握句型“Will you take…? Yes, I will. / No, I won’t.”2.掌握表示食物、物体、用品的单词。

3.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能听懂句子及会作相应回答,熟练掌握本课内容。

◆难点:一般将来时态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突破: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组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在活动中巩固运用新知识是本堂课的关键。

设置真实情景,如英语情景剧表演,进行“猜猜猜”游戏、采访调查朋友等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教学的重难点,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1.单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

I、Greetings: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Ss: Good morning, Mr Chen.师生互致问候。

II、Warming-up:1.Boys and girls, let’s sing the song “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and do the actions. OK? Let’s begin!百度音乐盒(歌曲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m?word=mp3,,,[london+bridge+is+fallin g+down]&cat=0&gate=1&ct=134217728&tn=baidumt,london+bridge+is +falling+down++&si=london+bridge+is+falling+down;;twins;;44342;;44 342&lm=-1&mtid=5&d=7&size=1048576&attr=0,0&titlekey=31172641 1,190899277边唱边做动作。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通用11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通用11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通用11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1篇课题:变一变课时:1课时课堂类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产生变形的画面效果。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割纸、粘贴组合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安全使用美工刀)教学重难点:1、学习将图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

2、割纸、粘贴组合技巧的应用。

教具学具:图片、美工刀、直尺、垫板、胶水、图画纸、卡纸、剪刀、铅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阶段1、出现范例:两张相同图片,一张经过处理产生变形。

2、引导学生自学技法点击:利用教科书中的“技法点击”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3、请学生介绍操作方法。

板书:制作要点——分割:直线组合:直线等距4、提出问题:还有其它的分割、组合的方法吗?5、教师根据学生的设想边小结边出示范例制作要点:分割:直线、曲线……组合:直线等距,直线不等距、曲线排列……(二)发展阶段师:怎样来实现我们的设想呢?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操作难点和要点,讲解演示操作的方法分割:先用铅笔画出裁剪线。

另曲线分割必须先用硬纸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再画线;用尺子对准线,左手压实,右手持刀裁剪。

(也可用剪刀剪出)组合:在底纸上,标出粘贴的位置;将裁剪好的纸条,排列起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后,粘贴完成。

2、作业要求:把图片切成长条排列粘贴,产生变形的效果。

使用工具刀注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2篇教学内容教科书52~53页小数的读写法,完成做一做题目和练习九的第6~7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会读、写小数,并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小数。

教具准备:幻灯、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0.2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0.15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0.008是( )位小数,表示( )分之( )。

2、0.4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07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小学第3册)全册电子教案(泰山版)

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小学第3册)全册电子教案(泰山版)

1、闪亮登场打招呼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Scraino界面,了解Scraino舞台坐标的概念,掌握应用“动作”“外观”“等待”积木实现角色移动和说话的方法。

2、了解程序运行的一般原理。

3、激发学生编程软件的兴趣,培养乐于接受和探究新知识的精神。

学习重点1、认识Scraino界面;2、掌握Scraino舞台坐标的概念,学会X、Y轴的划分。

学习难点掌握应用“动作”、“外观”、“等待”积木实现角色移动和说话的方法。

课前准备计算机网络教室 Scraino软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故事导入同学们,大强的家里来了一个新成员,你们知道它是谁吗?播放《小度》的视频文件。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认识Scraino窗口的分区1、同学们,观察Scraino的窗口组成。

标题栏、菜单栏、六大区域。

2、现在小猫出场了,它将带领大家走向舞台。

3、介绍舞台区---演员们演出的地方。

4、介绍角色区---演员。

5、介绍功能按钮---控制舞台区角色的地方。

6、介绍角本区----搭建角色脚本的地方。

(注意不同角色或舞台有不同的角本)7、指令区和指令分类区---存放积木的地方(积木就是脚本)。

你能找到小绿旗在哪里吗?说一说。

8、小结:Scraino主界面的组成:指令分类区、指令区、功能切换标签、工具栏、功能按钮、脚本区、舞台区、角色区、代码区和调试区。

(二)搭建脚本。

让小猫来跟大家打招呼说:“大家好!”怎么做到呢?1、任务:自学课本,指导。

2、比较说大家好和说大家好2秒的区别。

3、师:外观模块可以用说模块……显示文字。

4、师生小结:搭建脚本的过程:选定角色—拖放控件—完成搭建---执行脚本。

(三)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场景展示《小猫过马路的动画》。

小猫明明说了三次,为什么我们看不到这三次的效果呢?(没有停顿)添加等待积木并练习。

(四)舞台的坐标划分X、Y后面带的小数字指的是什么呢?练习用移动积木设置角色在舞台中的位置。

三、感悟新知,综合练习设计三人在等绿灯,互相交流的场景。

龙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3册)教案第二课 文的录入与修改

龙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3册)教案第二课 文的录入与修改

龙教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3册)教案第二课文的录入与修改一、教学目标1.了解文档的录入和修改方法;2.掌握文本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3.能够独立完成文本录入和修改任务。

二、教学重点1.文的录入方法;2.文的修改方法;3.字体、字号、颜色等格式的操作。

三、教学内容1.文字录入a.打开文本编辑软件;b.选中文档模板;c.输入要录入的内容;d.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e.保存。

2.文字修改a.打开已有文档;b.找到要修改的内容;c.修改内容;d.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e.保存。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PPT展示文字录入和修改的具体操作方法;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操作流程;3.实践法:学生通过模仿教师操作来熟悉软件操作;4.互动法:鼓励学生在班内交流,共同探讨问题。

五、教学步骤1. 教师讲解教师口述文本录入和修改的流程,通过PPT演示具体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操作演示教师实机演示文本录入和修改的具体操作流程,同时在演示过程中,讲解各种操作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3. 让学生练习分组让学生进行操作,并通过教师在旁边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4. 操作演示二教师在屏幕上模拟一个需要更改的文本,通过现场演示文本修改的操作流程来让学生掌握修改文本的技巧。

5. 评价教师评价教学效果,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提高。

六、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文本录入和修改的基本技能,操作流程简单易懂,学生反应热烈,出席率高,实现了教学预期的效果。

但其中还可以继续加强互动环节,增加课堂活跃度。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必备8篇)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必备8篇)

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必备8篇)新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并能结合实际辨认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用简单电路检验某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和归纳概括能力(归纳概括出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3、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教学准备1、电池、小电珠、导线及各种可以用来检验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材料。

(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2、钳子、螺丝刀、灯头、插头、插座等实物。

3、钥匙、橡皮、塑料尺、铅笔、纸等。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建立导体、绝缘体概念。

2、认识导体和绝缘体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接简单电路的方法,在连接电路时,为什么总要先把导线两端的橡胶皮或塑料皮剥掉或把油漆刮掉后才连接呢?2、学生回答3、学生观察:看课本第22页上图,提问:(1)这些导线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铜、铝等)(2))这些导线中的表层和内芯在电路中分别起什么作用?(1)讲解: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电流容易从铜、铝等金属物体中通过,这种现象叫导电,这些物体叫导体。

电流不容易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

(板书课题)(2)判断下列物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将实验结果分别填写在第23页的表格中。

(4)讲述:绝缘体是指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而不是“不能导电”的物体。

因为有些绝缘体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导电,如干木材是绝缘体,而湿木头就是导体;空气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而在高压下则可以导电,变成导体了。

(1)(出示实物或图)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物体吗?(2)讨论:这些电器的各部分哪些是用导体材料做成的?哪些是用绝缘材料做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3)学生讨论后回答。

①插座中的铜片是导体,胶木外壳是绝缘体。

胶木外壳是为了防止其他物体与插座中铜片接触而发生漏电事故。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2篇)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2篇)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通用12篇)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什么角;帮助学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能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投影出示)提问:谁来说说量角的方法是哪几步?上面哪个角是90?哪个角小于90?哪个角大于90?2、引入新课。

我们看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那么,根据角的大小能不能把它们分成几类呢?可以不可以根据角的大小把它画出来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角的分类和画法。

(板书课题)二、教学角的分类1、认识直角的度数。

(1)提问:你还能说一说见过的哪些角是直角吗?(板书:直角)(2)请你指一指三角尺上的直角。

直角是多少度呢?请大家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尺上的直角,然后告诉老师,你量出直角是多少度。

直角是多少度?(板书:直角是90)提问:数学书封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课桌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黑板面的一个角是多少度?为什么这些角都是90?你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吗?为什么?(3)画出下列图形。

提问:这个角多少度?为什么?你是怎样知道它是直角的?指出:我们已经学过,凡是标有这个符号“司”的角就是直角。

2、认识平角。

(1)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的图形叫做角?请看老师来画一个角。

先点一个点,再用直尺,从这点出发向相反的方向画两条射线。

提问:这个图形是角吗?为什么?(边提问边在上面表示出)(2)谁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两条边在哪里?这个角与以前看到过的角比较,你能看出它的两条边有什么特点?现在请大家看一看,这个小木条组成的角,(把两条小木条旋转成一个平角)它的两条边也有什么特点?像这样,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就叫做平角。

(板书:平角)(3)一个子角是多少度可以怎样知道呢?请大家一起来量黑板上的平角,看看是多少度。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3课《大家来唱》|人音版(简谱)(2023秋)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3课《大家来唱》|人音版(简谱)(2023秋)
(2)音乐符号运用:学生对简谱中音乐符号的理解和运用存在难度。
解决方法:通过直观的教具展示,结合实际演唱,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音乐符号的运用。
(3)合唱协调:学生在集体合唱时,容易忽视声部间的协调与配合。
解决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先进行合唱实践,逐步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音乐情感表达:学生在演唱歌曲时,难以把握歌曲的情感表达。
最后,今天的课堂氛围非常融洽,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良好。我认为这与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分不开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二、核心素养目标
《大家来唱》课程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一是培养音乐感知能力,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能够感知和表达节奏、音高,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二是发展音乐表现力,通过合唱实践,引导学生运用音乐语言和表情传达情感,展现音乐魅力;三是增强音乐文化理解,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对多元音乐文化的尊重和欣赏;四是提升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集体合唱,锻炼学生在团队中的配合与沟通,培养合作精神。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唱歌的基本技巧、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唱歌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唱歌的乐趣。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唱歌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通过学习《大家来唱》这一章节,我们不仅掌握了唱歌的基本技巧,还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了音乐的魅力。以下是我对今天教学的一些思考:

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3课现代诗二首《晚秋的江上》

四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案第3课现代诗二首《晚秋的江上》

《现代诗二首》教学设计秋晚的江上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巢、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3.通过抓关键词语,体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发挥想象,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通过抓关键词语,体会诗歌的内涵。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查阅有关秋天景色的诗句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出示秋天景色的图片)同学们,谁能吟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诗词?2.除了刚才同学们吟诵的这些古诗,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现代诗,让我们跟着作者刘大白一起去看看秋天的美景吧!(板书课题:秋晚的江上)读课题。

二、作者简介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

浙江绍兴人。

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

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

1919 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改革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

他的诗以描写民众疾苦之作影响最大,感情浓烈,语言明快有力,通俗易懂,并以触及重大的社会问题和具有鲜明的乡土色彩三、感知内容1.自由朗读,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词。

2.听录音,解决生字词,注意语速、语气、语调。

3.学生齐读,读准字音,感受诗歌内涵。

4.诗歌介绍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生:鸟儿、斜阳、芦苇)5.这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可以通过哪些词语看出来?生:秋晚、斜阳——秋天的晚上江上——江面上6.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感受到的画面。

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上。

四、品味探究1.指名学生朗读。

2.鸟儿要干什么?怎么样的状态?鸟儿归巢,倦了。

3.那鸟儿,尽管是倦了,但在归巢的时候,为什么还要尽力“驮着斜阳回去”呢?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是不忍将太阳孤单地留在夜色中,是渴望与太阳日夜厮守,不肯有须臾的离别,是害怕黑暗的夜色,而向往永远与光明为伴……)4.“驮”字突出了什么?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渲染了绮丽的想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老师的眼睛单元概述:Microsoft Word软件具有强大的编辑处理文字的功能,为了使学生初步了解Word,本单元安排了3课内容,围绕《老师的眼睛》这首诗歌,初步介绍了利用Word软件输入文本和编辑文本的过程。

第1课“初识Word”介绍了启动和退出Word的方法,Word的窗口结构,在Word中输入中文的方法, Word文档的保存。

第2课“字斟句酌”在打开第1课已保存的Word文档的基础上,巧妙利用Enter 键和空格键对文本的位置进行编排,并利用“剪切/粘贴”操作移动被选取的文本。

第3课“妙笔生花”介绍了快速选取文本的方法,并利用“格式”菜单设置了文字的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

另外,为了扩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教材中还利用“视野拓展”栏目,向学生介绍了“保存的意义”、“工具栏的打开与关闭”、“获取更丰富的文字颜色”等相关知识。

学习目标:1.学会在磁盘上创建文件夹;掌握Word软件的启动和退出,了解Word软件的窗口结构;掌握在Word中输入汉字的方法,学会将自己建立的Word文档保存在创建的文件夹中。

2.掌握打开已有的Word文档的多种方法;能灵活运用Enter键、空格键、Backspace键、Delete 键、Shift键编辑修改文本;掌握多种选取文本的方法,会利用常用工具栏中的“剪切”和“粘贴”操作移动被选取的文本。

3.了解多种快速选取文本的方法;灵活运用“格式”菜单设置文字的字体格式和段落格式;认识“格式”工具栏,学会利用“格式”工具栏设置文字的格式。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在磁盘上创建文件夹,并将Word文档保存在创建的文件夹中。

2.Word软件的启动和退出,了解Word软件的窗口结构,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操作命令。

3.在Word中输入汉字,并利用Enter键、空格键、Backspace键、Delete键编辑修改文本。

4.对选取的文本进行移动、设置文字格式、段落格式等操作。

教学难点:1.利用Enter键、空格键移动文本。

2.对选取的文本进行移动、设置文字格式、段落格式等操作。

学时安排:6课时。

第一课初识Word本课教学目标1.掌握在磁盘上创建文件夹的操作,学会将自己建立的文件保存在创建的文件夹中,培养集中保存、管理自己文件的好习惯。

2.掌握Word软件的启动和退出,了解Word软件的窗口结构,能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操作命令。

3.掌握在Word中输入汉字的方法和将Word文档保存到指定文件夹的操作。

4.掌握Enter键在Word中的功能。

教学设计与教学注意事项1.课堂引入分析本课是同学们第一次与Word软件见面,教材以一首通俗易懂的诗歌《老师的眼睛》为范例,让学生通过在Word中输入这首诗歌来初步认识Word软件。

教学过程可分为两步进行:(1)在学校中,计算机教室是公共场所,许多同学要共用一台计算机,这就要求每个使用计算机的同学要把自己创建的文件存放在统一的位置,让学生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并参考教材通过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解决的方法即是在计算机的指定位置创建一个文件夹,今后创建的文件都统一存放到这个文件夹中。

教材中指定存放学生文件夹的位置是D盘,由于各个学校的计算机教室使用制度不同,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掌握。

(2)本课的主要任务是完成《老师的眼睛》这首诗歌的输入。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考教材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

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①启动Word软件。

②安装汉字输入法。

③输入诗歌。

④将文档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两个问题:(1)教师在充分启发、引导学生思考、研讨的同时,自己也应积极参与到交流活动当中。

既要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又不能忽视自己在课堂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地位。

对于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要予以积极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真正解决问题。

(2)要及时进行阶段性的总结。

如在第一步教学中,要及时总结创建文件夹的方法和这样做的意义;在第二步教学中要及时总结创建Word文档的过程:启动Word→编辑文档→保存文档→退出Word。

2.重点内容分析本课的重点可归纳为两点:(1)在指定的位置创建文件夹。

这是要求学生要掌握的最基本操作,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保存文件习惯做铺垫。

(2)创建Word文档。

本课学生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输入《老师的眼睛》这首诗歌,但输入汉字却又不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在学习本册教材前,学生已经至少掌握了一种汉字输入法,因此创建Word文档的过程成为本课的重点。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①启动Word软件的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开始”菜单启动Word软件;二是通过桌面上的快捷图标启动Word软件。

②熟悉Word窗口的结构,这样便于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操作命令。

③在Word中安装汉字输入法,在输入文字的过程中利用Enter键换行。

④将Word文档以指定的文件名保存到指定的文件夹中。

对于学生来说,一节课要完成任务会存在困难,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的文档能不能被保存下来,以便于今后继续完成。

⑤退出Word软件。

3.归纳提高分析本课涉及到的知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为了便于管理自己的文件,我们通常要在磁盘上创建一个文件夹,将自己建立的文件保存到这个文件夹中。

养成这样良好的文件管理习惯,会给今后的操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2)Word软件的窗口由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区、状态栏、任务窗格等部分组成,了解窗口的结构利于我们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操作命令。

Microsoft Office XP 家族的其他应用软件的窗口结构与Word软件的窗口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在今后学习其他软件时,同学们可以对比着学习,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编辑区的插入点位置开始输入文字,当输入的文字满一行后,插入点会自动跳到下一行的行首;如果输入的文字不满一行,需要换行时,按Enter键,在文字的末尾会出现回车符“”,表示一段的结束,同时插入点将跳到下一行的行首。

(4)按Backspace键可以删除插入点前面输错的文字,按Delete键可以删除插入点后面输错的文字。

教学补充快捷图标为了便于操作,我们经常会为一些常用的软件创建快捷方式,并把快捷方式以图标的形式放在桌面上。

这些快捷方式图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图标的左下角有个标志。

快捷方式实际上存放的是指向程序的路径,计算机可以通过快捷方式指示的路径快速找到程序并启动该程序。

以画图软件为例,我们可以通过画图软件的快捷方式查找到画图软件在计算机中存放的位置。

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1)在桌面上右击画图软件的快捷方式图标,此时弹出快捷菜单。

(2)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弹出“属性”对话框。

单击“快捷方式”标签,在“目标”后面的输入框中可以看到画图程序文件存放的位置。

课后记:第二课字斟句酌本课教学目标1. 掌握打开已有的Word文档的多种方法。

2.掌握Enter键和空格键的用法。

3. 掌握选取文本的两种基本方法。

4. 会利用“常用”工具栏中的“剪切”和“粘贴”命令移动选取的文本。

教学设计与教学注意事项1.课堂引入分析本课的任务是将第1课保存的Word文档按诗歌形式进行编辑排版,教学过程可分为两步进行:(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排版前后的效果图(教材中的图1.1和图2.1)。

让学生讨论两者之间的差异,谈谈阅读这两种不同形式的Word文档的感受,体会排版的重要性。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①如何打开第1课保存的Word文档?②如何将教材中图1.1所示的文档按图2.1所示的格式进行排版?(2)组织学生参考教材通过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并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以点带面,使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的知识点,使本课的教学达到预期目标。

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两个问题:(1)要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整体功能,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利用好知识技能水平高的学生资源,带动知识技能水平低的学生共同进步。

(2)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惟一的,如打开已保存的Word文档,教材中介绍了三种操作方法,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善于总结,举一反三。

2.重点内容分析本课的重点可以归纳为两点:(1)打开已保存的Word文档。

这是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操作,教材中介绍了三种打开Word文档的方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探索除教材中提到的其他方法。

(2)对Word文档进行编辑排版。

本课学生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将第1课输入的文档编排成诗歌的形式,在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要掌握以下几个知识点:①定位光标。

在Word中,光标也叫插入点,利用鼠标可以将插入点移动到文档中的任意位置,也可以利用↑、↓、←、→四个光标键移动插入点。

②利用Enter键进行断行操作。

将光标定位在需要断开的位置,按Enter键可以将插入点后面的文本移动到下一行显示。

③利用空格键移动文本。

将光标定位在一行中,按空格键,会在插入点位置插入空字符,插入点后面的文字向后移动。

④选取文本。

在今后的操作中对文本进行编辑修饰都要遵循“先选取后操作”的原则。

⑤移动文本。

利用“剪切/粘贴”操作将选取的文本移动到指定的位置,也可以用鼠标拖动的方式移动选取的文本。

3.归纳提高分析本课涉及到的知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在Word软件中,打开已有的Word文档的方法有多种:一是通过“文件”→“打开”命令打开已有的Word文档;二是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开”按钮,打开已有的Word文档;三是通过“我的电脑”找到保存的文档,然后双击文件名,启动Word软件的同时打开该文档。

(2)将光标定位在文档中的任意位置,按Enter键可以将插入点后面的文本移动到下一行显示。

(3)按空格键可以在插入点位置插入空字符,插入点随之向后移动,利用这个方法可以达到移动文本的效果。

(4)选取文本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鼠标拖动的方法选取文本;二是用鼠标与Shift键搭配使用来选取文本,被选取的文本会“反相显示”。

(5)执行“常用”工具栏中的“剪切”和“粘贴”操作可以将选取的文本移动到指定位置。

教学补充快速找到最近刚编辑修改的文档对于最近刚编辑修改过的文档可通过两种方式快速找到并打开:(1)在桌面上单击“开始”按钮,在弹出的级联菜单中指向“文档”,“文档”的下一级菜单中会列出近期访问过的文档的文件名。

(2)在Word文档中,选择“文件”命令,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会列出最近刚编辑修改过的文档的文件名。

课后记:第三课妙笔生花本课教学目标1.掌握几种快速选取文本的方法。

2.能利用“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和“格式”工具栏对文本格式进行设置。

3.能利用“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设置文本的行间距、段间距等。

教学设计与教学注意事项1.课堂引入分析本课的任务是进一步修饰《老师的眼睛》这首诗歌,初步显示Word处理文字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