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语境差理论的别样探索
铁凝小说《午后悬崖》中语境差现象
浅析铁凝小说《午后悬崖》中的语境差现象(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000 )摘要:铁凝小说《午后悬崖》结构独特,内容丰富,是一个具有不少修辞价值的文本。
本文试从语境差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分析文本中语境因素之间存在的差异关系,揭示作品中人物之间的语境差、作品人物与读者间的语境差、创作与解读间的语境差及其所蕴含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午后悬崖》;语境差;审美价值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 -0000-01语境,即使用语言的环境,换言之,就是言语环境。
[1]语境是一个囊括众多功能的概念,它本身具有制约、干扰、生成功能等,而这里关注的是语境间的不适应,即语境差现象。
语境差是修辞学语境研究提出的重要概念,为研究语境构成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2]2000年祝敏青《论文学语境差效应》中提出语境差概念,认为“语境差即各语境因素间表现出来的差异”、“小说语境差是小说审美的重要对象,也是造成小说审美效应的最主要因素”。
[3]语境差现象可以表现于作品中各语境因素之间、作品人物与读者的交际语境之间、创作于读解、读解与读解之间的语境中。
[4]本文将用语境差的有关理论来解读、审视铁凝的中篇小说《午后悬崖》,分析文本中的语境差现象及其所蕴含的审美价值。
一、作品中各语境要素之间的语境差(一)语体上。
铁凝此篇中篇小说的结构奇特,打破传统意义的小说模式,用一个引子,五段录音来行文,看似作者的一段采访录音稿,造成语体的语境差。
(二)具体内容上。
1.小说开头描述的是“我”在殡仪馆告别自己奶奶的遗体,“作为遗属,我们家的人都流着泪”,下文的描述中读者可以知道“我奶奶生前是很疼我的”,按这种预期,在告别仪式上“我”应该是悲恸流泪的,但结果是“我”一滴眼泪也没有,形成了预期与结果的语境差。
2.小说发生的地点选择在烈士陵园,“雪松,银杉,丝柏,法国梧桐,白丁香,紫丁香,还有那些将陵园分割成棋盘状的整齐油亮的冬青。
从高低语境文化差异解读小说《喜福会》
2 - 3中关婚 姻观念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婚姻观是 门当户对 ,传宗接代。中国人希望 个人 的事情不涉及其他任何人 ,一个人有权选择 自己喜欢的 人, 而不受身份、 地位 的束 缚, 男女双方应相 互尊重 。小说中, 许 露丝在和美 国人特德谈 恋爱时,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
话 的和 不听大人的话的 。只有 一种女儿可 以住在这个家里 , 化 的差异 , 取长补短 , 使两 国文化 向着更加和谐 的方 向发展。 那就是听话的女儿。 ” 精美顶嘴道: “ 我不希望做你的女儿, 你
也 不是 我 的 母 亲 。 ” 她认 为 : “ 我 不是 你 的 奴 隶 , 这不 是 在 中 国 。 ” 参 考 文 献
表达了她强烈 的独立意识和独立 自主观念 。而妈妈 的话一语 道破了中美家庭 中母 女关系 的区别 。
【 l 】 高合顺. 中美文化 的冲 突与融合一 对 《 喜福会》中的母 女关系 的文化解读
和其他人毫无关系, 更不能把 自己获得 神交流甚至沉默都在表达一种信息 。而在低语境文化中,由 得奖仅是 自己的事情 ,
于人们 拥有 不同的背景经历和信息来源 ,彼此之间的交流过 的 荣誉 到处 宣 扬 。
多地依赖于言 内语境 , 在沟通时, 需要许 多的言语行为 。小说 中, 生于 旧中国的母 亲深受 中国的高语境文化影响, 而成长于 通中, 误会、 障碍 、 冲 突就会 不可避 免的发生。
从高低语境文化差异解读小说《 喜福会》
宋蓓蓓
(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 学院
摘
湖北 ・ 武汉 4 3 0 0 7 0 )
要 《 喜福会 》 是著名 华裔女作家谭 恩美( A m y T a n ) 的处女作 , 该书讲述 的是 解放 前夕从 中国大陆移居美 国的四
关于《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语境差的阐释
- 28 -2024年 第1期语境是指使用语言的环境,该环境中的因素包罗万象,小到字词、语句,大到时空条件、文化背景等。
在小说的世界里,语境伴随文本的始终。
“写作者要依赖语境,生成话语;读解者也要借助语境,领略赏读话语。
”小说语境中的各要素若只是按部就班地整齐排列,将会使小说的意趣大大降低。
而当语境中的要素之间不平衡时,语境差就应运而生,这种语境要素之间的不平衡使小说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趣味,给读者带来特殊的阅读体验。
本文以迟子建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为分析对象,通过分析该文本中语符及交际两个层面中的语境差来体悟其审美价值。
2007年,迟子建凭借《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获得了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同时也成为中国首位三获鲁迅文学奖的作家。
小说内容很大程度上也是作者迟子建自身经历和情感投射,作者的爱人在一次返回工作岗位的路途中遭遇车祸而离世。
在遭遇挚爱离世的打击之后,迟子建一度离群索居,深陷悲痛之中。
她在悼念丈夫的文章《你是我春天最深切的怀念》中写道:“我把对爱人的哀思渗透进了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中篇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里……这次创作使我的心灵和作品一起经历了成长。
”文本讲述了“我”因遭遇丈夫意外离世的人生巨变后,一度陷入悲痛之中无法自拔,因而决定通过旅游的方式来让自己走出悲伤。
在去往三山湖旅游中“我”因泥石流而滞留乌塘,乌塘是个煤矿小镇,在这里“我”接触了与煤有关的各色人物。
最后,“我”发现了一个隐藏于黑夜中的惊人秘密,而这个秘密饱含着底层人物的辛酸与苦痛。
一、语符层面的语境差语符是构筑文本的基石,其由浅层的语音、语义及语法等要素构成,同时语符深层又隐含特定的时空背景、对象等。
以下将从语符的能指与所指对应关系、搭配对象及词语附加含义三个方面来对《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在语符层面所存在的语境差进行阐释。
(一)能指与所指对应关系的颠覆“能指”与“所指”是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学概念,“用符号这个词表示语言整体,用所指与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1]。
语境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探究
53
2 01 4・ 8 珏 文
阅读教 学
在 语文课 文 的学 习过 程 中 , 文 章 中的 重要 句 子 往 往会 关联 到 文 章 主题 理 解 、 人 物 塑 造 以及 修
辞 方法 等方 面 。因此 , 教 师 可 以通 过对 语 句 进
1 .情 景语 境在 教 学 中的效 果
情 景语 境是 言 外 语 境 的一 种 , 其 中包 括 地
学中 , 必 须遵 循 和采 用语 境理 论 指导 教学 。
一、Leabharlann 语境 理 论在 阅读 中运 用 的现状
点、 时间 、 性格 、 思 想倾 向及 主题 等 。言语 行 为 是在 特定 语 境 下 的行 为 , 通 过 对 情 景 语境 的 解 读 能 了解 人物 在特 定条 件和 客观 环境 中的心理 情 感 。 因此 , 教 师 应 该 对 语 文课 本 中 的背 景 及 作 者进 行介 绍 , 这 样 可 使 学 生 对 文 章 的情 境 语
在教 学 体制 改 革 不 断 深 入 的 背 景 下 , 语 境
理论 在初 中语 文教 学 中运 用 虽 然 不 是 很 广 泛 ,
但 是 已经 引起 了很 多教 师 的注 意 , 各 种 尝 试 也
在 初 中语文 教 学 中不 断进行 。在 语境 理论 运 用
的起初 阶段 , 存在 以下四个 问题: ( 1 ) 语境理论 境 有充 分 了解 和 感 受 , 并 在感 受 的基 础 上 理 解 运用模 式 比较 单一 , 初 中语文教学 大多 只是运 用 作者 写 文章 的用 意 。
对 文 章进行 基 本 的赏 析 等 , 都 需 要 一 个 循 序 渐 6 0本 。 台湾 在 2 0 1 0年 的 数 据 是 人 均 读 书 2 4 例如 , 对 一 般散 文 的赏 析 , 可 以抓 住 “ 景一 情一 理 ” 这条 线 , 对诗 歌 的 赏析 , 可 以 从诗 歌 语 言、 诗歌 意象 、 诗歌 境 界和 诗歌 的艺 术 特色 等人 手 。运用 这种 方 法 , 现 在 学 生 的摘 抄 和 赏 析 基 本上 都有 话 可说 , 不再 感 到无从 下手 了 。 学生 的 自主 阅读不 仅要 有教 师 和其 他学 生 的参 与 , 还 要有 家 长 的配合 。 因此 , 笔 者 计划 在
王蒙微型小说《探病》的语境差现象解析
王蒙微型小说《探病》的语境差现象解析语境各要素的不平衡会造成“语境差”现象。
本文试图从“语符层面、交际双方以及创作与解读”这三个角度,对王蒙的微型小说《探病》进行语境差现象解析。
标签:小说语境差语符创作解读一、引言所谓“语境差”指的是“同一交际界域,语境各因素间的不平衡。
”这是由祝敏青教授(2000)首先提出并阐明的:“语境差即各语境要素间表现出来的差异,它可以存现于作品中各语境要素之间,也可以存现于作品人物与读者语境之间,还可以存现于创造语境与读解语境之间。
”吴东晖(2006)进一步指出“语境各要素”指:(1)构成包含发话者和受话者双方在内的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的外在客观环境的要素。
(2)构成包含发话者和受话者双方在内的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的内在心理环境的要素。
其中,构成包含发话者和受话者双方在内的语言使用者外在客观环境因素有: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信息传递的方式等;构成包含发话者和受话者双方在内的语言使用者内在心理环境的因素有:思想、性格、身份、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
其实“语境差”现象无处不在。
在日常生活中,交际双方由于受身份、地位、思想、动机等交际环境差异的影响,从而产生话语理解偏差的现象,即误会、误解产生的现象比比皆是。
而在文学作品中,为了故事情节的曲折发展作者更是挖空心思地利用各种语境要素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语境差”现象,以制造或激发作品人物内部的矛盾冲突。
本文以《微型小说选刊》1998年第5期选登的王蒙微型小说《探病》为分析文本,对其中的主要“语境差”现象进行解析。
二、语符层面的语境差小说的语符层面是由语符表层和语符深层构成的。
语符表层指的是语词横向组合而成的线性链接,是由言语代码的语音、语义、语法等要素组成的。
而语符深层指的是言语代码所隐含的时间、空间、对象、目的、背景等内在因素。
(一)语符表层语境差语符表面的语境差主要体现在作品的叙述语言中。
在创作的过程中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作者往往通过使用一些从表面上看起来并不符合语义、语法或逻辑规则的语言形式以在作品交际双方或作品与读者之间形成某种语境差,从而达到某种解读效果。
文学作品中语言变异现象的调查与简析
文学作品中语言变异现象的调查与简析一、语言变异现象概述语言变异就是在不同的情境或环境中,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发生改变的现象。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经常改变传统的语言形态,一些有趣的表达方式就出现了。
语言变异是创新性新现象,也是语言结构规律的体现。
本文就语言变异现象在文学作品中进行调查,并对这种现象进行简单分析。
二、语言变异现象浅析1. 语言变异是特定的表达方式。
具体表现在文学作品中,体现为各种文字格式上的变化,比如以非常见的词语来表达,强调某一部分言意,强调某一个角色的特征,并利用双关语让读者更加生动地感受文章。
2. 语言变异的目的也不一致,即改变语言的形态是为了传达某一意义,或表达某一情意,或抒发某一种情绪,或表现某种视角,或立意某种主旨,等。
3. 文学作品中语言变异现象能够更加理解作者情感,理解或产生一种表达文学作品中情感变化的意义,并且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精神内涵。
这表明语言变异现象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语言变异现象深入探究1. 人们发现,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变异是在引用的基础上分析和综合语言,然后利用另外一种语言把想要表达的内容表达出来。
这也是作者利用语言变异这一手段来传递思想意图的基础。
2. 作者利用语言变异现象可以在掩饰其言意的基础上表现出一定的精准性,把一种强烈的感受以更质朴又细腻的文字表达出来,把一种抽象模糊的感受通过语言变异使其更加具体可见。
3. 与传统语言单一性相比,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变异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变化的语言可以增添作品的趣味性,更有利于让作品脱颖而出,从而吸引读者注意。
四、结论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语言变异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言变异不仅能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还能改变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知。
这一现象有助于建立更细致更有趣的语言形态,满足不同文体在表达方面的需求。
浅析微型小说《提升报告》中的语境差现象
突 兀 跟 公 文 有显 著 的 区别 报 告 是 行 事 文体 . 是 下 级 遐 想 .以 年 龄 的 因素 作 为 否 决 的 理 由未 免 太 过 于 儿
机 关 向 上 级 机关 递 送 的陈 述 性 上 行 公 文 其 基本 功能 戏 中 国改 革 开 放 正 是 吸 收各 式 各 样 人 才 建 设 祖 国 的 是 汇 报 工作 , 反映情况 , 提 出意 见 或 建议 . 答 复 上 级 机 大 好 时 候 , 组 织 部 的否 绝 不 是 跟 这个 初 衷 相 违 背 吗 ?
一
一 一
定的组织能力 . 拟 提 升 为 文 艺科 长 上 级 给予 的 回 基层 培 养 再 看 第 二 则 . 厂 人 事 处 充 分 肯 定 了 主 人 公 的 办事 能 力 . 上 级 给予 的 回复 是 还 没 有 融人 无 产 阶 级 的 队伍 当 中 。 读到此 , 自然 而 然 产 生 了 理解 上 的盲 区 。
解作品 . 这 个语 境 往 往 是 跟 小说 语 体相 关 的各 种 言语 关 的 批 复 做 出相 关 的 回应 而 是 一 再 隐忍 . 仅通 过“ 第
因素、 非 言语因素 . 并 包括 与 小 说 中特 定 “ 词语 ” 相 关
三者 ” 来反 映 自己 的事 迹 如 “ 完成本职工作外 . 又 创
三 则 给 出 主 人公 不 能 担 任 《 职工文艺》 主 编 的 理 由是
间、 对象 、 情 景 等 语 境 因 素 有 时 会 出 现 某 种 程 度 的 错 主 人 公 还 不 是党 员 。 似 乎 很恰 当 。最 后 看 第 四则 主人 位 [ 2 1 本 篇 给 人 的 第 一 观感 既上 行 文 采 用 严 谨 的 公 文 公 也 入 了党 . 连 以前 一 直 给 主人 公 设 置 障 碍 的文 化 局 语 体 而上 级 的批 复 却 采 用 口语 语 体 如 “ 再看 ” 、 “ 抓 得 党 组 也 同 意让 主人 公 担 任 文 化 局 副 局 长 . 但 下 文 组 织 不紧” 、 “ 可惜” 等 明显 带 有 玩 笑 口吻 的语 词风 格 . 这 种 部 的 回复 却 是 年 龄过 线 . 不适 合 。这 同样 能 让 人 产 生
语言学转向背景下的小说语言观念变异
语言学转向背景下的小说语言观念变异摘要:本文在语言学转向背景下,观察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小说语言观念变异,剖析语言学转向前后的语言观、创作和理论的双重觉醒、重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等,以期管窥小说语言观念变异的一个侧面。
关键词:小说语言;观念;变异一、语言学转向前后的语言观:“工具论”和“本体论”新时期文学发展和文学观念的变革中,内在地包含着小说语言观念的变革。
从变化的总趋向看:是由过去的语言“工具论”到语言“本体论”。
二者之间的学术界限是语言学转向。
语言学转向前,语言是“工具”、“手段”、“形式”、“载体”、“媒介”。
在词典中的经典表述是: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在小说中,语言只是一种载体,它的功能在于表达生活和情感的内容,自身并无价值可言;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形式要素,处于被内容决定的地位。
工具论意义上的“语言观”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成为创作的信条。
无论是作家,还是理论家抑或是批评家,都将语言视为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的“工具”,语言不过是创作的副产品,小说语言的选择只不过是工具性的选择,而不是小说存在方式的选择。
但西方现代语言哲学所定义的“语言”区别于上述语言观。
海德格尔有一个著名的命题:“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说明语言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的一切认识离不开语言。
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认为:“最好的词汇的最好的排列就是诗”。
正像语言是人的存在方式,语言也是诗的存在方式,而且,语言按最好的排列方式组合起来,才成为诗。
从语言的自然存在到语言的最佳排列,存在一定的审美法则,这决定了构成诗的语言不可能是简单的工具。
按雅各布森的说法,“语词在诗歌中的作用不只是作为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是实实在在的客体,是自主的、具体的实体……词和词的排列、词的意义、词的外部和内部形式具有自身的分量和价值”在这儿,语言是本体,是文学的元素,语言在文学中不再只是“表现”生活,塑造形象的“工具”,语言本身也是艺术形象的组成部分,是文学作品审美价值的组成部分,语言本身就是艺术、就有美。
浅析柏杨《神经病》的语境差现象
浅析柏杨《神经病》的语境差现象作者:陈宝娟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6期摘要:本文尝试从语境差角度对柏杨的小说《神经病》进行解读。
分析文本中的上下文、作品人物间、作品人物与读者语境差所蕴含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语境差;《神经病》;审美柏杨常被称为“愤老”,总是以犀利的笔调批判丑恶的社会现状。
从柏杨的作品中,看出幽默者有之,看得汗出如浆者有之,看出血泪者亦有之。
这种犀利文风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获益于语境差效应。
语境,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
语境因素包括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因素。
在语境参与下,语境间的各因素有时候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从而造成对语符层面规定语域的偏离,这种不平衡,我们称之为语境差。
文学作品中的语境差具有特殊的审美效应,有了语境各因素间的调节,不平衡就可以转化为平衡,转化生成为美学信息。
本文以柏杨的小说《神经病》为例,利用语境差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审美分析。
一、上下文的语境差产生绝佳的讽刺效果一般而言,文学作品的语言应尽量符合语法规范,语义搭配原则以及逻辑思维。
但是,《神经病》一文却时常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情况。
例如以下这段文字:我找了七八位平常顶顶知己,最最有刎颈之交的朋友,说了无数杀身以报的感激话,又赌下了无数下个月一定奉还的滔天重誓,总算零零星星地借到一百元。
此刻,我正怀着这笔足够买三块钱美金的巨款,尽快地赶回去,好让妻准备菜肴。
既然是“有刎颈之交”的知己,那么,在知道叙事人“我”急需用钱后,应该慷慨解囊、雪中送炭才对。
但是“我”却使用了诸多手段才勉强凑到钱。
此外,用“足够买三块钱美金”来做“巨款”的定语,使人读起文章来着实不是滋味。
这种上下文的矛盾造成了一种语境差,从语符层面来看是不平衡的。
然而,这段话却产生了绝佳的调侃讽刺的效果:“我”引为“知己”的这些人并非真正的朋友,退一步说,朋友尚且如此,可见社会人心是多么冷漠。
二、作品人物间的语境差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小说的每个人物都处于特定的语境中,当交际双方的语境不同却又处于同一交际界域时,就很容易产生信息差。
小说《搜索》语境差解析
小说《搜索》语境差解析作者:周素焕来源:《文学教育》 2018年第8期内容摘要:小说《搜索》语境差现象主要体现在上下文、内容与形式、空间等方面,以及作品人物之间,作品人物与读者语境之间。
本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小说的语境差现象进行解读,并发现其中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搜索》语境差解析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
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对话前提等与词语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
我们在读解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语境全程参与,并出现了语境各因素间的不平衡,这便是语境差。
[1]语境因素间的不平衡又因为语境各因素的相互关联、作用,得到了调节,进而转化为美学信息,体现出语境差特殊的审美效应。
于文雨小说《搜索》讲述了一段不让座视频所引起的全民关注事件。
都市白领叶蓝秋在公交车上拒绝让座,这一过程被资深记者陈若兮看到,而且拍成了视频在晚间新闻播出,并同时作为网站头条,引发社会关注。
网民对叶蓝秋进行人肉搜索,将所有隐私公之于众,最终引起了社会舆论的狂潮。
但公众并不知道叶蓝秋当天得知自己是癌症晚期,最终面对死亡的恐惧和现实的残酷无情,叶蓝秋选择了死亡。
文章对网络暴力进行批判,并映射当下中国社会中诸如爱情婚姻、隐私等问题。
小说体现了作者对社会民生的密切关注,是一部现实主义题裁的作品,引人深思。
本文将运用语境差理论对小说进行分析。
语境差体现在不同界域之间,不仅存在于语符层面的表层,即语言材料以显性形式构成的语境要素中,如上下文,以及隐含在语言材料深层的其他语境要素中,如时间、空间、对象、背景,还存在于作品人物和读者语境之间。
具体来说,作品中语境差主要体现为上下文语境差、内容与形式的语境差、空间语境差、作品人物之间的语境差、作品人物与读者之间的语境差。
本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小说中的语境差现象进行解读,并发现其中的审美价值。
一.上下文语境差上下文语境以语言形式存在。
语词组合须符合语法规范、语义搭配、人们的思维习惯。
铁凝短篇小说《意外》的语境差效应
铁凝短篇小说《意外》的语境差效应作者:郑丽萍来源:《金田》2014年第02期作者简介:郑丽萍(1988-),女,汉族,福建省三明市人,文学硕士,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方向:汉语修辞学。
摘要:语言环境因某些因素偏离了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和表达规范造成语符层面规定语域的偏离,因而产生的积极的修辞效果就是语境差效应。
铁凝小说《意外》是一部非常简短精悍的短篇小说,其中向读者展示的语境差效应韵味无穷。
关键词:小说;《意外》;语境差效应语境,即使用语言的环境。
它包括影响和制约修辞的非语环境和语言环境,存在着如交际主体、时间、空间、社会背景、话语目的及上下文等相关语境因素。
这些与话语中心关涉的因素往往或主或次,或明或暗地渗透于作品,并处在相互关涉、相互制约的状态下。
在语境的参与过程中,语境的各要素有时是统一和谐,处于平衡状态,变现为语言形式合乎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规范和语言习惯。
但是,有时语言环境的某些因素偏离了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和表达规范,从而造成语符层面规定语域的偏离,这种现象就称之为语境差,因语境差而产生的积极的修辞效果就是语境差效应。
在这种情况下,语境的各因素之间的不平衡现象只是表层的,平衡则是深层次的,在语境的润滑下表面的不平衡转化为了深层的平衡。
不平衡是因为它解构了原有的语境协调规律,却在另一层面建立了新的规律,表面看来是一种不圆满,但是语境的协调下成就了另一圆满,细细品读就产生了美学信息。
这就是通过突破常规、突破制约来获得特殊的表达效果,从而收获特殊的艺术效果。
铁凝是当代著名的作家,《意外》这篇短篇小说是铁凝八十年代初的一部非常简短精悍的短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山杏一家应当兵哥哥的要求去照相馆拍照,然而拿回来的却不是他们自己的照片,而是一个陌生的姑娘。
虽然这篇小说洋洋洒洒仅几百个字,但是字里行间显示着丰富的艺术魅力。
因为本文尝试着从语境差的角度对《意外》进行解读,力从内容与形式的语境差、作品内人物间的语境差及创作者与解读着的语境差三方面进行解读,从而挖掘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王蒙《讲演术》语境差现象
收稿日期:2020-04-11作者简介:胡越余(1995-),女,广东雷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摘要:语言以外在编码形式表现出颠覆状态,常常构成小说中的语境这一术语。
王蒙微型小说《讲演术》以喜剧形式凸显悲剧主题,语符表层的失衡与语符深层的意蕴水乳交融,给文本带来认知、审美层次的多重品鉴价值。
关键词:《讲演术》;悲喜剧;语境差中图分类号:H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39(2020)06-0022-06王蒙《讲演术讲演术》》语境差现象胡越余(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2020年第6期第38卷(总第209期)NO.6,2020Vol.38General No.209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小说的言语单位环境构成小说的语境。
溯其根源,“语境”这一术语起源于对语言符号的理解。
“语境”这一术语的首创者马里诺斯基在南太平洋工作期间,发现当地土著人的话译成英语十分困难。
“比如一个划独木船的人管他的那只桨叫‘wood (木头)’。
马里诺斯基说,如果不把这个人的话语与当时的语境结合,就不能理解‘wood ’指的是什么。
他认为,话语和环境互相紧密地纠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1]小说语境有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之别:语言因素即上下文语境,非语言因素又称情景语境。
词、短语、句子在语流中出现时,其前后所呈现的语言单位都是该语流的上下文语境,而言语单位所涉及的人物、背景、时间处所、社会环境等构成该语流的情景语境。
言语单位的各语境要素既可以有序排列、“各发所长”,又可以“擅离职守”、“越职夺权”,构成同一交际界域的颠覆与错乱。
同一交际界域中语境因素的不平衡,或语境间各要素表现出的差异,称为语境差。
[2]从美学层面观之,语境差即通过“陌生化”的操作以展现表达者的修辞意图,给读者以全新的审美感受。
《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语境差分析
《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语境差分析作者:刘丽霞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2年第10期摘要: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
文学作品中的语境制约着言语代码的选用,也伴随着读者读解鉴赏的全过程。
我们称语境间的不平衡为语境差,即各语境因素问表现出来的差异。
本文中笔者从语境差的角度对《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试着展开分析。
关键词:语境差;修辞;审美;平衡与不平衡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06-01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
语境间的各要素有时是统一和谐的,有时却存在着差异。
语境差可以存现于作品中各语境因素之同,也可以存现于作品人物与读者语境之间,还可以存现于创作语境与读解语境之间。
不同界域的差异有着不同的特点。
笔者阅读池莉《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后,在池莉笔下看到了更多的平衡与不平衡的选择,因此试着以语境差的相关理念去分析这部小说。
一、小说题目与小说内容作为八十年代后期兴起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池莉的作品是以对世俗人生的深切关怀和“原生态”的展示为人所熟知的。
看到小说题目我们不得不怀疑,声名狼藉的日子真的美好吗,为何会去怀念?这是作者不同于一般人的看法,通过小说叙述我们可以发现这并非我们理解的“声名狼藉的日子”,相反的,这些日子是自由快乐的象征,在下乡的农村环境中主人公豆芽菜获得了她想要的自由,摆脱了胆小怕事的父母的唠叨,可以穿考板裤,戴时髦发卡;在乡下她很快融入知青和贫下中农之中,她感到除了劳动,肩头什么责任也没有,无须写作业和考试,无须写批判文章和发言,父母的眼睛盯不住自己的背,口粮丰足,两年后即可回城,有着美好的将来。
作家在作品中描写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阅读并思考后,我们终于理解这段声名狼藉的日子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是一段尤为重要的人生历程,无法回避又不可或缺。
人生意味在此,人生乐趣在此。
老舍小说语篇叙事语境差分析
老舍小说语篇叙事语境差分析作者:张伟来源:《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03期摘要:语境差是“在同一个交际视域中,语境各因素呈现出颠覆状态,却具有审美价值的修辞现象”。
老舍小说在叙事过程中,对叙事话语进行了无序编排,将叙事话语与其他话语进行交织杂糅,创造性地使用标点符号等,这些方式都颠覆了语境原本的平衡状态,造成了语境差现象。
关键词:老舍小说;叙事;语境差中图分类号: I207.4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20)03009705一、引言语境(context)指的是使用语言的环境,也就是言语环境。
使用语言的过程包括话语形式的创制和话语形式的解读两个方面。
不论是作者生成话语、创制文本,还是读者接受话语、理解文本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
语境参与了言语交流的整个过程。
语境从本质上看,就是与语言交际相关的各种语言性的和非语言性的因素。
如果从语境的角度来考察语篇,人们不难发现任何语篇实体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中产生的,任何语篇实体的解读也都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可以说,没有语境就没有语篇。
小说语境指的是与小说语体相适应的各种言语因素和非言语因素,包括与语词相关联的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以及人物的心态、身份素养等[1]。
小说语境是语境的下位概念,具有一般语境的共性,同时又具有独特的个性。
小说语境在语言形式的选择、时间空间的构建、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都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语境的特点。
小说语境的各个因素有可能会出现背离的情形,这种背离不是语病,而是作者有意为之,以实现特定的修辞目的。
祝敏青认为,语境差是“在同一交际界域,语境因素间呈现颠覆状态,却具有审美价值的修辞现象”[2],并认为修辞性语境差的三个特征分别是:对语境平衡的颠覆;修辞性;同域性。
这三个特征分别对修辞性语境差的存在视域、显性特征和存在的作用进行了概括,使得其外延和内涵更加清晰明确。
语境差具有积极的修辞效果,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内部各语境因素之间。
余华小说中的语言陌生化效果探究——以《偶然事件》为例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LANZHOUVOCATOONALTECHNOCALCOLLEGE第37卷第1期Vo ..77 No.72021年2月Feb. 2021余华小说中的语言陌生化效果探究一-一以《偶然事件》为例熊焕丽(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75^3)[摘要]小说是语言艺术,余华,作为先锋小说代表人物,将这一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其在小说中突破传统的语言逻辑与规则,增加了作品的感知难度,从而形成独特、新奇的个性审美效果。
本文以余华的中篇小说《偶然事件》为例,从语句的联合变异、语义的搭配变体、修辞的方式变换以及叙事的循环重复探讨其小说中的语言陌生化效果。
[关键词]语言;陌生化;《偶然事件》;变异;叙事[中图分类号]12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9503(2021)01-002092 [收稿日期]2020 - 04 - 09什克洛夫斯基曾提出:“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到 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
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 陌生,是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 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 7在他看来,艺术要延长读者的审美感知,陌生化是实现这一艺术感受的方式之一。
余华调动强大的语言词库,通过独特的联合创造出陌生化的效果,带给读 者新奇的体验。
《偶然事件》是余华的中篇小说之一,文中大量运用陌生化手法,凭借语言的变异呈现新颖 独特的审美感受”一、语句的联合变异在余华眼中,词汇为自动化般的下意识存在,为 了追求语言的新鲜,余华运用语句的联合变异来突破 原有的词语规范,随意将其拼接组合,创设出别具一格的陌生化色彩”(一)大词小用大词小用是用语义分量重、范围大的词语来描述某些细小的、次要的事情,在失调的反差中引人发笑” 余华在《偶然事件》中利用语词的变异,在大词小用中 实现诙谐幽默甚至荒唐的艺术效果。
如:这期间一辆洒水车十分隆重地驰了过来,街两旁的行人的脚开始了某种惊慌失措的舞动[2]12-14o女侍的目光开始撤离这里,她也许明白热情投向 这里将会一无所获⑵上述例句之中,“隆重”“撤离”本是出现在大型 场合之下,具有一定数量的集聚,但是在余华笔下却 将“隆重”与“一辆洒水车”搭配,“撤离”与“目光”结合,这显然不合常规,然而通过作者的巧妙搭构,将洒 水车体型的庞大、行进的缓慢以及女侍目光所触范围的广阔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
老舍小说语境差的审美分析
第30卷第9期2020年9月长春大学学报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Vol.30No.9Sep.2020老舍小说语境差的审美分析张伟(广东海洋大学文传学院,广东湛江524088)摘要:语境与语篇呈现出双向互动的关系。
从语境的角度看,小说话语的解构和重建既是对语境因素的颠覆,又是对新语境的重新建构。
小说语境因素间的不平衡状态存在于小说各语境因素的颠覆与重构之间。
老舍小说语篇中的修辞性语境差主要体现在情与景、动与静、崇高与滑稽之间的变异与调和方面,充分体现了语境差中蕴含着的对立统一关系。
关键词:小说语篇;语境;语境差;审美分析;老舍小说中图分类号:H1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3907(2020)09_0072_05语境和语篇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它们呈现出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语篇的建构和理解都必须建立在语境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语境又通过语篇得到体现和阐释。
语篇和语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动态关系。
研究语篇离不开对语境的分析,而哪些语境因素在语篇的生成和解读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修辞效果,是修辞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小说语篇实际上是作者利用言语形式同读者进行交流的一种特定方式。
小说语境指的是与小说语体相适应的各种言语因素和非言语因素,包括与语词相关联的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以及人物的心态、身份素养等等[1]o小说语篇是一种典型的叙事语篇,更是创作者与解读者之间进行交流的载体。
在对小说语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分析小说语篇与语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有助于人们把握小说语篇的生成机制,更有助于对小说语篇进行合理的阐释和解读。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经这样论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从言语的现实里抽象出来的语言的根本成分和语法成分,适应从经验的现实里抽象出来的科学的概念世界;而词,作为活的言语的现实存在的单位,则适应人的实际经验的单位、历史的单位、艺术的单位。
”⑵作为被运用着的活的言语同抽象出来的语言有着本质上的差别,那么,作为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的单位”的小说语言,更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
在阅读中探寻修辞性语境差
在阅读中探寻修辞性语境差从标题中搜寻信息差小说名称《热狗》就包含着一种信息差。
题名虽为“热狗”,但全文并非以“热狗”为主题展开,该小说主要是围绕陈维高展开的。
陈维高是上世纪90年代的知识分子,表面上温文尔雅、知书达理,背地里却阴暗、龌龊;他在单位勾心斗角,不择手段,最终达到目的;在婚姻爱情方面,他也是举着“正人君子”的虚伪旗帜大搞婚外情,在家里虽然对妻子唯唯诺诺,无力反抗,但心里却对妻子极其厌恶。
标题“热狗”代表着陈维高这种虚伪知识分子的形象,他就像烤架上的热狗一样煎熬。
但读者看到标题时不会联想到这层关系,因此,读者阅读文章前后的心理期待会形成一种差异,这是由于标题与原文的信息差所造成的。
这种信息差使读者对文章保持新鲜感,同时,标题与原文的不平衡又在审美体验上实现了一种新的平衡。
以“热狗”象征陈维高煎熬的人生,既表达了作者对陈维高这类知识分子形象的鄙夷,又抨击了20世纪90年代商品经济下知识分子的萎靡,极具讽刺效果。
阅读上下文的语境差所谓上下文的语境差,即上下文语境发生错位,使文章不符合正常逻辑,形成一种语境上的不平衡。
徐坤《热狗》中的上下文语境差表现为:词语使用的不平衡、俗语使用的不平衡、句子内容的不平衡。
词语使用的不平衡。
《热狗》在词语的使用上从新颖的角度切入,打破了日常的语言规则,形成了一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词语色彩的不平衡以及词语搭配的不平衡。
词语色彩的不平衡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热狗》中出现了“左派”等富有政治色彩的词语,使文章在语体风格上呈现出一种不平衡;另一方面,《热狗》中出现了许多褒义贬用的词,违背了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规范,滑稽幽默中不失一种暗讽。
比如,文章在描述小鹅儿(陈维高的婚外恋对象)当众表演时,用了“增加透明度”这个词组以暗示小鹅儿应当把身上的西装革履统统脱掉,裸露表演。
“透明度”一词一般适用于描述某种材料的质地或事情的公开程度。
由“材料”“事件”的透明度过渡到“衣服”的透明度,指称对象的不同使得原来中性偏褒义的词语带上了贬义的色彩。
浅析小说《妻妾成群》中的语境差现象
浅析小说《妻妾成群》中的语境差现象作者:李妮来源:《群文天地》2012年第06期摘要:在小说语境参与过程中,存有语境各因素间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我们称之为语境差。
文学作品中的语境差表现在很多方面,而且会因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化解,转化为美学信息。
本文尝试从语境差的角度对小说《妻妾成群》进行解读,分析作品在作品内各要素、作品人物与读者等方面语境要素之间的差异关系,阐释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妻妾成群》;语境差;审美价值在小说语境参与过程中,既有语境各因素间的平衡,也有语境各因素间的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我们称之为语境差,即各语境因素间表现出来的差异。
语境差存在于作品中各语境因素之间,也可以存在于作品人物与读者语境之间,还可以存在于创作语境与读解语境之间。
本文尝试从语境差的角度对小说《妻妾成群》进行解读,分析作品在作品内各要素、作品人物与读者等方面语境要素之间的差异关系,阐释其中蕴含的审美价值。
一、作品内的语境差作品内的各语境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语境整体。
语境内的各要素有时是统一和谐的,有时却存在着差异。
表现内容、表现形式、时间、空间、对象、情景等语境因素有时会出现某种程度的错位。
词语组合必须符合语法规范,符合语义搭配原则,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这是语言使用的基本要求。
但是在小说《妻妾成群》中有时却出现了有悖规范,与上下文语境不相吻合的言语代码组合。
比如第一段写颂莲嫁进陈家时的描写:“她是傍晚时分由四个乡下轿夫抬进花园西侧后门的,仆人们正在井边洗旧毛线,看见那顶轿子悄悄的从月亮门里挤进来,下来一个白衣黑裙的女学生。
”结婚本来是很喜庆热闹的,但是小说中却使用了诸如“傍晚”、“乡下”、“后门”、“挤”等不适合结婚场景的词语,尤其是“挤”很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轿子偷偷溜进来的样子,从而也就暗示了体现了颂莲小妾的地位与陈家的败落。
再如“颂莲说说这事多无聊,反正我都无所谓的,我就是不明白女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女人到底算个什么东西,就像狗、像猫、像金鱼、像老鼠,什么都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NSHU LU │品书录
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2019年 第04期
71
小说语境差理论的别样探索
□文│姜 莉
所谓修辞性语境差,是指在修辞学的学术视野下,在语境视角的框架内,对小说语言做出解读,即“在同一交际界域,语境因素间呈现颠覆状态,语境各因素间不平衡,却具有美学价值的修辞现象”。
对小说修辞性语境差的研究,即是将语境学观点引入小说语言的专门性研究之中,这对于小说语境差研究、对于小说的写作与鉴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祝敏青教授等人所著的《当代小说修辞性语境差阐释》(商务印书馆2017年7月出版)一书,在承接陈望道先生修辞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当代小说修辞性语境差的内涵与外延、外显标志与语境颠覆、方式方法与概念解析方面,都做出了别样的探索,观点发人深省,方法和体系别具一格。
就内容而言,该书全面考察了当代小说语言运用中的语境特色。
书中讨论了审美视角下的修辞性语境差,详解了小说修辞性语境差的审美解读、辩证审美中的小说修辞性语境差、审美视角下的表达与接受语境差等具体问题。
然后,围绕被颠覆的小说时空世界,剖析了时空语境差的修辞建构、小说叙事中的空间转化;分析了被颠覆的叙事语境,即颠覆中的间离化叙事和荒诞视角建构的小说语境;着眼被颠覆的文本语境,解析了网络参构下的新世纪小说语境差、错位组建的小说奇异语境、语境差构建的女性世界等专题。
研讨了话语系统骚动中的语境差,特别是对戏谑中的符号变异组合、网络语言冲击下的新世纪小说语境进行了特定的论述,并开展了语境视域下的信息差多视角
解读,对作为修辞策略的对话模式的信息差和当代小说语境重要对话特征的论辩性也进行了专门性的探讨。
书中呈现了对小说修辞性语境差的别样探索。
之所以说别具一格,一是在路径上,本书开辟了小说语境差研究的全新途径。
作者将特定的文学命题置于多学科相互融合的论域中,在研究修辞学理论的过程中,以辩证法理论、美学理论、文学理论、语境学理论等领域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思想,如结合辩证审美讨论小说修辞学语境差的手法等专题,在辩证思维的驱动下对小说语境差开展了动态的、理性的、多层面的考量。
二是在方法上,作者在说理的同时,注重举证的效果和实证研究,采取个案分析法来论证观点。
重点分析了莫言小说的语言审美内核、莫言小说“魔幻策略”,从语境的角度出发,归纳其独特的语言风格,诠释“莫言体”的具体内涵和风格特点。
三是在体系上,作者在修辞学语境差的视域下,以当代小说语言的语境特色为研究对象,从实践出发,在语境差的表面颠覆和解构重建的过程中,在语境差的审美体验形成的过程中,层层推进,概括形成了系统性、综合性、针对性的修辞性语境差理论。
综上所述,《当代小说修辞性语境差阐释》一书语料丰富、方法多元,构建了新的修辞学理论和美学规则,形成并发展了当代小说修辞性语境差理论,是一本别具风格、论证严谨的修辞学专著,读来发人深省,值得收藏。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