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数学教案
一堂有效有趣的技工院校数学课
一堂有效有趣的技工院校数学课技工院校的数学课程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非常重要。
设计一堂既有效又有趣的数学课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兴趣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堂有效有趣的技工院校数学课的设计。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课堂组织与导入:1. 创设活跃课堂氛围,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2. 导入部分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或数学游戏,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学习内容与方法:1. 知识点:实数的性质与运算。
2. 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实例引入,通过观察、探索和发现来学习实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四、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际问题的特征和现象。
2. 提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抽象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3. 教师介绍和解释实数的性质与运算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
4.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5. 学生报告和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6. 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实数性质和运算规律的理解。
五、课堂扩展:1.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2. 学生申请走黑板报,并邀请其他同学评审和点评。
3.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实用的数学应用场景,并进行展示。
六、课堂作业:1. 设计一组有趣的数学问题,并邀请家长或朋友一起解决。
2. 在课后自主学习中,通过寻找和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七、学习评价:1. 通过课堂展示、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
通过以上课堂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技工院校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和解决,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高职中专数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二次函数的应用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
2. 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能够根据函数的性质判断图像的形状。
3. 能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最优化问题、方程求解等。
教学重点:1. 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及其性质。
2. 二次函数图像的绘制与性质分析。
教学难点:1. 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综合应用。
2. 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练习题3. 课堂活动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抛物线运动轨迹、跳水等,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
2. 介绍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y=ax^2+bx+c\)(\(a \neq 0\))。
二、新课讲解1. 讲解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及其性质,包括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等。
2. 通过示例,展示如何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判断图像的形状。
3. 讲解二次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包括确定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和性质。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和性质。
2. 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提问学生二次函数的标准形式和性质。
2. 引导学生回顾二次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
二、新课讲解1. 讲解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如最优化问题、方程求解等。
2.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
2. 提出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思考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尝试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二次函数性质的理解,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运用。
中职学校《数学》教案
中职学校《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点:本节课主要讲解中职数学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包括实数、整数、分数、小数等基础知识。
2. 能力点: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培养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实数的概念和分类1.1 实数的概念1.2 实数的分类:有理数和无理数2. 整数和分数2.1 整数的概念和分类:正整数、负整数和零2.2 分数的概念和分类:正分数、负分数和零分数2.3 分数的运算:加、减、乘、除3. 小数3.1 小数的概念和分类: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3.2 小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数的概念和分类,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规则。
2. 教学难点:实数的分类,分数和小数的运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导入实数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实数的分类,整数、分数、小数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例题,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4. 课堂练习: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学习。
6.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验学生对实数、整数、分数、小数概念和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课堂练习、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
3. 评价内容:实数的分类、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
4. 评价时间: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中职数学教材。
2. 辅助材料:教案、课件、练习题、测试题等。
3.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2课时。
职高数学优质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3)能熟练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3)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3)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因式分解法和配方法的应用及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求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辅助材料;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2. 提出问题:如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二、新课讲授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特点;2.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1)公式法:通过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讲解公式的来源和适用条件;(2)因式分解法:通过实例讲解因式分解法的步骤,强调因式分解的技巧;(3)配方法:讲解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强调配方法的适用条件;3. 实际问题解决: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 基础练习: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2. 应用练习: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3. 创新练习:引导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进行拓展和延伸。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及实际应用;2. 提出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2.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3. 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中职学校《数学》教案
中职学校《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点:使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包括代数、几何、三角函数等。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实数与函数第一节:实数的概念与运算第二节:函数的概念与性质2. 第二章:代数式与方程第一节:代数式的运算第二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 第三章:几何图形第一节: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第二节:立体几何图形的性质4. 第四章:三角函数第一节: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第二节:三角方程的解法5. 第五章:概率与统计第一节:概率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统计方法的基本概念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40%。
2. 考试成绩:包括期末考试和期中考试,占总评的6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中职学校数学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练习题: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
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平面解析几何第一节:直线的斜截式与一般式第二节:圆的方程与性质7. 第七章:立体解析几何第一节:空间直角坐标系第二节:球的方程与性质8. 第八章:微积分初步第一节:极限的概念第二节:导数与微分9. 第九章:线性代数初步第一节:矩阵的概念与运算第二节:行列式的概念与计算10. 第十章:数学应用第一节:数学在几何中的应用第二节:数学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七、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40%。
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教材数学第七版下册教案
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教材数学第七版下册教案教案内容:《数学第七版下册》教材教学内容解析一、教材概述《数学第七版下册》是一本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数学教材,旨在通过系统的数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科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技工院校学生。
本教案将针对该教材进行详细的教学内容解析,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
二、教学目标1.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2.了解函数的概念和性质,能解决实际问题3.掌握常用函数的图像与性质4.能够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内容解析1.教学内容一:多项式函数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多项式函数的概念及性质、多项式函数的图像、多项式函数的运算、多项式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教师应重点讲解多项式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多项式函数的图像、运算规则,以及应用问题解决方法。
2.教学内容二:幂函数幂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类基本函数,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幂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幂函数的图像、幂函数的运算以及幂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掌握幂函数的图像特点和运算规则,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幂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内容三:对数函数对数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类重要函数,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对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对数函数的图像、对数函数的运算以及对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师应重点讲解对数函数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对数函数的图像和运算规则,并能够应用对数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内容四: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是数学中的一类基本函数,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指数函数的概念与性质、指数函数的图像、指数函数的运算以及指数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师应重点讲解指数函数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指数函数的图像特点和运算规则,并能够应用指数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内容五: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概念与性质、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运算、常用对数和自然对数的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职高数学教师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函数,能够识别函数图像。
(3)能够运用函数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例分析,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和值域。
2. 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函数,识别函数图像。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温度与时间的关系、身高与年龄的关系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中是否存在函数关系。
2. 提问:什么是函数?函数有什么特点?(二)讲解新知1. 教师讲解函数的定义:对于每一个自变量x的值,都存在唯一的因变量y与之对应,那么y就是x的函数。
2. 引导学生分析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举例说明。
3. 教师展示函数图像,讲解如何识别函数图像。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以下练习题:(1)判断下列各对数是否构成函数,并说明理由。
(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3)根据给定的函数图像,写出函数表达式。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拓展延伸1. 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2)如何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函数的基本概念。
2.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函数的基本概念一、函数的定义:对于每一个自变量x的值,都存在唯一的因变量y与之对应,那么y就是x的函数。
二、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定义域是指自变量x可以取的所有值的集合,值域是指因变量y可以取的所有值的集合。
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教材数学第七版下册教案
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教材数学第七版下册教案课程名称:数学版本: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教材数学第七版下册教学目标:1.着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能力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教学内容:本教案将以第七版下册为基础,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立体几何2.三角函数3.概率统计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立体几何以及三角函数和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通过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使用三角函数的?”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2.知识讲解(30分钟):首先,介绍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几何体,如圆柱体、锥体等。
然后,讲解如何计算这些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接着,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包括正弦、余弦和正切等,并通过例题讲解如何应用三角函数求解实际问题。
最后,介绍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包括事件、样本空间、概率等,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进行事件的概率计算。
3.示范演练(20分钟):在本部分,教师将带领学生进行一些具体的计算练习,以巩固他们对立体几何、三角函数和概率统计的掌握程度。
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解答。
4.合作探究(2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活动,各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际问题,共同解答。
在活动结束后,学生可互相交流和总结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和策略。
5.讨论与总结(1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和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应用立体几何、三角函数和概率统计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考方法,并总结出一些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的数学方法。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
教学辅助工具和资源:1.教材: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教材数学第七版下册2.演示工具:投影仪、电子白板等3.实验材料和设备:立体几何的教具、概率统计实验材料等4.学习资源:数学参考书、习题集、互联网资源等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示范演练、合作探究和讨论,教师可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实时评估,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教材数学第七版下册教案
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教材数学第七版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教材第七版下册中的数学知识点;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3.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1.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数学建模能力;2.抽象思维的培养。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2.探究法:通过让学生参与数学实验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实践法: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教材第七版下册;2.准备好课堂所需的教学辅助工具,如黑板、书籍、教具等;3.学生准备好教材和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教师可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或谜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如:什么是数学?数学有什么作用?你们会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教师简单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学习与讨论(30分钟)-学生独立阅读教材第七版下册第一章的内容,重点理解其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学生在小组或全班讨论的形式下,根据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交流思路和解题方法。
3.操练与巩固(1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基础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检查答案。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答案,互相纠正错误。
4.提高与拓展(10分钟)-学生完成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一些数学建模的问题,让其他同学解答。
5.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任务,并对上节课的作业进行点评。
第二课时至第五课时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问答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学习与讨论(30分钟)-学生阅读并理解本章的内容,重点掌握其中的概念和技巧,通过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教材数学第七版下册教案
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教材数学第七版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课程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列与数学推理、函数与方程、几何与变换、概率与统计等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1.数学推理:学习数列与数学推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2.函数与方程:学习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运用函数和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几何与变换:学习几何图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进行几何变换和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概率与统计:学习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够运用概率和统计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教学难点:1.数学推理:学生需要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培养其抽象思维和数学思维方式。
2.函数与方程:学生需要掌握函数和方程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函数和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几何与变换:学生需要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变换规律,并能够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概率与统计:学生需要掌握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运用概率和统计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教学方法:1.结合教材内容,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表、实例等形式展示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结合实际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
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快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二、数列与数学推理(20分钟)1.讲解数列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数列的定义和表达方式。
2.讲解数学推理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和推理能力。
职高数学教师教案范文模板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1. 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和拓展。
2.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障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应用。
4.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1. 复习旧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新授1. 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 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应用。
环节三:巩固练习1. 课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环节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总结重点和难点。
2.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意见。
五、板书设计1. 课题:_______2. 知识点:_______3. 例题:_______4. 练习题:_______六、教学用具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3. 作业本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3. 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是否存在困难?4. 教学过程中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全国技工院校数学第七册上册第二章函数教学大纲
全国技工院校数学第七册上册第二章函数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第二章函数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方法。
2. 掌握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3. 能运用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 函数的概念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表示方法(解析式表示、图象表示、表格表示)
2. 函数的性质
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
3. 函数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的判断,以及如何运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函数图象,帮助学生理解函数性质。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与练习
1.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2. 收集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尝试用函数模型进行描述和分析。
3. 阅读相关的数学资料,加深对函数的理解。
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教材数学第七版下册教案
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教材数学第七版下册教案第一部分:教学目标1.了解教材背景和内容结构,对教材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2.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3.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际运用能力第二部分:教学内容1.教材背景《全国技工院校公共课教材数学第七版下册教案》是国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主编的教材,适用于全国技工院校的公共课教学。
本教材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包含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技巧,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教材之一。
2.教材结构本教材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基础篇、应用篇和拓展篇。
基础篇包括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应用篇包括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技巧,拓展篇则包括了数学的一些拓展知识和相关领域的拓展应用。
第三部分: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由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模式。
教师在课堂上以讲解、演示、实例等方式将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灵活运用数学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四部分: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集合的概念和运算本部分主要涉及集合的概念与性质、集合的运算和集合的应用。
2.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本部分主要涉及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和性质、函数的应用等内容。
3.导数的概念和应用本部分主要介绍导数的概念、导数的计算和导数的应用。
4.不定积分的概念和性质本部分主要介绍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计算方法和不定积分的应用等内容。
5.微分方程的初步本部分主要介绍微分方程的概念、微分方程的解法和微分方程的应用。
第五部分: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教师讲解、学生讨论、小组合作、课堂练习、实例分析、互动讨论、激励奖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动力。
第六部分: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职高数学教案模板范文下册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掌握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能够根据函数的性质判断函数图像的形状。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
2. 函数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难点:1. 函数图像的绘制。
2. 函数性质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二、新课讲授1. 函数图像的概念:展示函数图像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函数图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2. 函数图像的绘制方法:a. 利用坐标轴绘制函数图像。
b. 根据函数的性质绘制函数图像。
3. 函数性质的理解与应用:a. 奇偶性:展示函数奇偶性的定义,通过实例分析函数的奇偶性,引导学生掌握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方法。
b. 单调性:展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通过实例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引导学生掌握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c. 周期性:展示函数周期性的定义,通过实例分析函数的周期性,引导学生掌握判断函数周期性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件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内容,回顾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函数图像与性质的应用。
二、新课讲授1. 函数图像与性质的应用:a. 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b. 教师讲解函数图像与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
2. 课堂讨论:a.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运用函数图像与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技工院校数学教案
盐城交通技师学院教案首页课的内容:1.1命题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命题的定义;2、掌握命题的真假和分类以及表示.(二)能力目标1、通过命题真假的判断,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加深对逻辑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认识.(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严密性和条理性,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命题的判断和真假判别.难点:复合命题授课方法:探究研讨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直尺、彩色粉笔.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盐城交通技师学院 教 案 首 页课的内容:1.2逻辑联结词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四种逻辑联接词;2、掌握命题的真假和分类以及表示. (二)能力目标1、通过命题真假的判断,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加深对逻辑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认识.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严密性和条理性,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逻辑联接词.难点:逻辑联接词真假判断授课方法:探究研讨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直尺、彩色粉笔.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盐城交通技师学院 教 案 首 页课的内容:1.3四种命题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四种命题;2、掌握四种命题改写和真假判断. (二)能力目标1、通过四种命题的判断,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加深对逻辑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认识.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严密性和条理性,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四种命题.难点:四种命题的真假判断授课方法:探究研讨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直尺、彩色粉笔.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盐城交通技师学院教案首页课的内容:1.4充分、必要和充要条件教学目的、要求:1、认知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目标: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2、难点:授课方法:讲授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盐城交通技师学院教案首页课的内容:2.1两点间的距离与线段中点的坐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2、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二)能力目标1、通过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加深对数形结合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认识.(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严密性和条理性,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理解及应用.难点:理解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授课方法:探究研讨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直尺、彩色粉笔.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知识回顾:1、命题间的四种关系?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定义。
技工数学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技工数学教案1. 引言技工数学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旨在为技工类专业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数学学习指导,帮助他们从数学的角度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专业知识。
2. 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培养学生对技工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教学内容3.1 技工数学基础知识- 数字与运算:数的分类,数的运算,常用计算单位等;- 线性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高次方程等;- 几何与三角学:直线,平面,多边形,圆,三角函数等;- 概率与统计:概率基本概念,统计方法等。
3.2 技工数学应用实例- 物理测量与单位换算:长度测量,面积测量,体积测量,温度换算等;- 施工测量与图纸解读:如何正确使用测量仪器,解读施工图纸中的数据等;- 车辆维护与修理:如何计算车辆行驶里程,燃油消耗,轮胎气压等;- 电路与电工计算:电阻,电流,功率,电路图等;- 机械运动学:速度,加速度,力与质量,机械结构等。
4.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结合实例分析:首先对技工数学的基础知识进行讲授,然后通过实例分析和应用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团队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在合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教学评估- 日常学习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期末考试:对学生综合掌握技工数学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 实践项目:通过实际项目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运用技工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教学资源- 教材:选择一本适合技工数学教学的教材;- PPT和教学视频:制作相关知识点的PPT和教学视频,便于学生复习和自主学习;- 实验设备与工具: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关实验设备和工具。
7. 教学反思与改进- 及时反馈:结合学生的学习表现,根据个体差异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教学方法改进:不断总结、反思教学实践,探索更适合技工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 课程调整与更新: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技工行业的发展变化,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
职高数学教学设计
职高数学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职业高中数学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任务包括:数列、概率统计、几何、三角函数等模块,侧重于应用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对象为职业高中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学习兴趣不足、自信心不强、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应用能力。
同时,针对职业高中学生的特点,注重将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数列、概率统计、几何、三角函数等模块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
(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计算、测量、统计分析等。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提高数学解题技巧。
(4)掌握基本的数学软件和工具,如计算器、数学软件等,提高数学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解决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定期进行课堂小结和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克服对数学的恐惧心理。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习惯。
(3)强化数学在实际生活和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数学在科技发展、国家建设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5)通过数学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道德品质。
职高数学试教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几种基本性质。
(2)学会运用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函数的概念及性质;(2)函数性质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函数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如:正方体、长方体等)。
2. 学生:预习函数的相关知识,准备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函数的基本性质;(2)提出问题: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 新授课(1)讲解函数的概念及性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2)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函数的图像,引导学生观察函数的性质;(3)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3. 练习与巩固(1)教师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4. 拓展与应用(1)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如:计算商品的价格、计算路程等;(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应用经验。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精神、表达能力等。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际应用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对函数性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以下几点: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3.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技工学校基础数学上教学大纲
《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教学大纲学时:50适用专业:中职专业一年级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1.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三、教学条件多媒体课件四、教学内容及教学时数(一)本大纲教学要求用语的表述:1. 认知要求(分为三个层次)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
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
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问题。
2. 技能与能力培养要求(分为三项技能与四项能力)计算技能:根据法则、公式,或按照一定的操作步骤,正确地进行运算求解。
计算工具使用技能:正确使用科学型计算器及常用的数学工具软件。
数据处理技能:按要求对数据(数据表格)进行处理并提取有关信息。
观察能力:根据数据趋势,数量关系或图形、图示,描述其规律。
空间想象能力:依据文字、语言描述,或较简单的几何体及其组合,想象相应的空间图形;能够在基本图形中找出基本元素及其位置关系,或根据条件画出图形。
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能对工作和生活中的简单数学相关问题,作出分析并运用适当的数学方法予以解决。
数学思维能力:依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类比、归纳、综合等方法,对数学及其应用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判断、推理和求解;针对不同的问题(或需求),会选择合适的模型(模式)。
职高数学教案期末
职高数学教案期末教案标题:职高数学教案期末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职高数学期末考试所需的相关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函数、方程、不等式、几何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复习和巩固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2. 强化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整合各个知识点,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的脉络和联系。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包括职高数学教材、习题集、教学课件等。
2. 教学工具:计算器、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复习导入(5分钟)通过回顾前几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已学内容,激活他们的数学思维。
步骤二:知识讲解与梳理(20分钟)根据职高数学教材的要求,对期末考试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梳理,包括函数、方程、不等式、几何等内容。
结合具体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步骤三:练习与巩固(30分钟)提供一些与期末考试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和解题思路。
步骤四:拓展与应用(15分钟)提供一些拓展性的问题或实际应用题,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归纳知识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
教学延伸:1. 建议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更多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2. 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或相关活动,提升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他们及时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交通技师学院教案首页课的内容:1.1命题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命题的定义;2、掌握命题的真假和分类以及表示.(二)能力目标1、通过命题真假的判断,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加深对逻辑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认识.(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严密性和条理性,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命题的判断和真假判别.难点:复合命题授课方法:探究研讨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直尺、彩色粉笔.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盐城交通技师学院 教 案 首 页课的内容:1.2逻辑联结词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四种逻辑联接词;2、掌握命题的真假和分类以及表示. (二)能力目标1、通过命题真假的判断,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加深对逻辑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认识.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严密性和条理性,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逻辑联接词.难点:逻辑联接词真假判断授课方法:探究研讨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直尺、彩色粉笔.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盐城交通技师学院 教 案 首 页课的内容:1.3四种命题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四种命题;2、掌握四种命题改写和真假判断. (二)能力目标1、通过四种命题的判断,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加深对逻辑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认识.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严密性和条理性,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四种命题.难点:四种命题的真假判断授课方法:探究研讨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直尺、彩色粉笔.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盐城交通技师学院教案首页课的内容:1.4充分、必要和充要条件教学目的、要求:1、认知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目标: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2、难点:授课方法:讲授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盐城交通技师学院教案首页课的内容:2.1两点间的距离与线段中点的坐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直角坐标系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2、掌握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应用.(二)能力目标1、通过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加深对数形结合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认识.(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严密性和条理性,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理解及应用.难点:理解两点间距离公式的推导过程授课方法:探究研讨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直尺、彩色粉笔.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知识回顾:1、命题间的四种关系?充分、必要、充要条件定义。
2、应用举例。
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的时候学过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大家回忆一下怎样轴上两点间的距离.问题1:如图,设数轴x 上的两点分别为A 、B ,怎样求AB ?已知数轴上两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x1、x2,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AB|=|x2-x1| 问题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点C (4,3),D (4,0),E (0,3)如何求C 、D 间的距离|CD |,C 、E 间的距离|CE |及原点O 与C 的距离|OC |? 在CDO Rt ∆中,用勾股定理解得:|OC |=2234+=5新课讲解:一、平面上两点的距离 A1、A2为平面上两点,且都在X 轴上,它们的坐标分别为A 1(x 1,0)、A 2(x 2,0),则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为图a):|A 1A 2|=|x 2-x 1|=|A 1’A 2’| 同理可得如图b):|B 1B 2|=|y 2-y 1|x1 x2 ABX(x1,0) (X2,0) (x1,y) a)A1A2B1B2b)y1y2 A1’ A2’ (X2,y) c)P1(x1,y1)P2(x2,y2)x1 x2E(x1,y2)Rt △P 1EP 2中|P 1P 2|2=|P 1E|2+|EP2|2如右图,过点1P 分别向轴x 和y 轴作垂线11PM 和11P N ,垂足分别为1M (1x ,0)和1N (0,1y ),过点2P 分别向轴x 和y 轴作垂线22P M 和22P N ,垂足为2M (2x ,0)和2N (0,2y ),延长直线11P N 与22P M 相交于点Q .则12PQP ∆是直角三角形。
在12Rt PQP ∆中,由勾股定理可以得到,2221212PP PQ QP =+.要求12PP ,必须知道1PQ 和2QP 的值.为了计算1PQ 和2QP ,就要求Q 的坐标,而点Q 的横坐标与2P 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与1P 的纵坐标相同,则Q 的坐标为()12,y x .于是有:1PQ =21x x -,2QP =21y y -,所以212PP =222121x x y y -+-,则22122121PP x x y y =-+-例题解析:例题: 1、求P1(-4,5),P2(8,11)两点间的距离|p1p2|。
2、已知A(-1,-1),B(b,5)间的距离为10,求实数b 的值。
课堂小结:两点1P (1x ,1y )、2P (2x ,2y )间的距离公式:22122121()()PP x x y y =-+- 其次同学们要注意一种特殊的情况:原点O (0,0)与任一点P 12(,)x x 的距离:22OP x y =+作业布置: 习题册2.1.1盐城交通技师学院 教 案 首 页课的内容:2.1两点间的距离与线段中点的坐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中点坐标的公式;2、掌握中点坐标的公式的应用. (二)能力目标1、通过中点坐标的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加深对数形结合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认识.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严密性和条理性,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中点坐标的公式的应用 难点:中点坐标的公式的推导授课方法:探究研讨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直尺、彩色粉笔.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盐城交通技师学院 教 案 首 页课的内容:2.2直线的方程 斜率倾斜角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1、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定义; 2、掌握已知两点求中点坐标的公式. (二)能力目标1、通过斜率为锐角和钝角斜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加深对数形结合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认识. (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严密性和条理性,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直线斜率和倾斜角的定义 难点:已知直线上两点求直线的倾斜角授课方法:探究研讨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直尺、彩色粉笔.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盐城交通技师学院教案首页课的内容:2.2直线的方程直线方程三种形式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1、理解直线方程;2、掌握直线方程得求法.(二)能力目标1、能够已知条件求方程,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加深对数形结合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认识.(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严密性和条理性,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直线方程难点:求直线方程授课方法:探究研讨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直尺、彩色粉笔.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知识回顾: 1、直线的倾斜角α2、斜率k3、已知两点求斜率导入新课:我们上学期学了函数一次函数y=2x+3的图像是一条直线l,可以看成是一个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直线l上任意一点都满足方程y=2x+3. 这时我们就把方程称为直线的方程。
新课讲解:(1)点斜式:设直线l过定点P(x0,y0),斜率为k,则直线l 的方程为y-y0=k(x-x0)(2)斜截式:设直线l 斜率为k,在y 轴截距为b,则直线l 的方程为y=kx+b纵截距为b即直线l和y轴的交点为(0,b)把点带入到点斜式方程y-y0=k(x-x0) y=kx+b(3)一般式:直线l的一般式方程为Ax+By+C=0(A2+B2≠0)(4)两点式:设直线l 过两点P1(x1,y1),P2(x2,y2) x1≠x2,y1≠y2则直线l 的方程为(5)截距式:设直线l 在x、y轴截距分别为a、b(ab≠0)则直线l的方程为例题解析:例题:求下列直线(1)、P (2,-2),倾斜角为450(2)、P (3,-1),k=-2(3)、P1(2,1),P2(3,-1)(4)、过点A(3,0),且在y轴上的截距为-2(5)、已知直线l经过点A(4,-2)斜率为-2,求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和一般式方程。
(6)、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x+3y+6=0,求直线l的斜率k和在y轴上的截距b。
课堂小结: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已知一点和斜率[两点]求方程)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判断直线位置关系k,b)函数式3、直线一般式方程(ABC之间关系。
二元一次函数)作业布置:习题册盐城交通技师学院教案首页课的内容:2.2直线的方程直线位置关系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目标1、理解几种位置关系;2、掌握位置关系判定的两种方法.(二)能力目标1、能够判定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加深对数形结合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的认识.(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严密性和条理性,体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感受数学的形式美和简洁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
难点:直线位置关系判定的证明。
授课方法:探究研讨法,讲练结合法等.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直尺、彩色粉笔.授课执行情况及分析: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知识回顾: 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已知一点和斜率[两点]求方程)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判断直线位置关系k,b)函数式3、直线一般式方程(ABC之间关系。
二元一次函数)导入新课:平面内直线位置关系?空间里直线的位置关系?我们怎么样就能说两直线平行、重合、相交、垂直呢?新课讲授:一、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对于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与l2,若他们的斜率分别为k1与k2l1//l2⇔k1=k2且b1≠b2l1与l2重合⇔k1=k2且b1=b2l1与l2相交⇔k1≠k2二、两直线垂直的判定(1)、如图a所示当倾斜角为00和900时互相垂直(2)、当k存在时,如图b所示L1、L2的倾斜角分别为α1、α2,斜率分别为k1、k2如图所示则有∵α1+β=900 互余正切值互为倒数tanα1=1/tan β①∵β=1800-α2互补正切值互为相反数tan β=-tanα2②②式带入①式得tanα1=-1/tan α2即tanα1 ·tan α2 =-1即L1⊥L2 k1·k2=-1三、一般式ABC关系判断直线位置关系当A1A2+B1B2=0时,l1⊥l2例题解析:1、如图2-11所示,已知四边形的四个顶点A(-1,2),B(0,-2),C(3,1),D(2,5)判断四边形ABCD是否为平行四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