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动机及后果分析——以高升控股为例

合集下载

大股东资产注入背后的动机及其利益侵占行为

大股东资产注入背后的动机及其利益侵占行为

大股东资产注入背后的动机及其利益侵占行为一、背景介绍二、大股东资产注入背后的动机分析1. 市场危机、业务风险压力2. 财务报表伪装3. 存在的利益关系4. 股权调整及人事安排5. 提高公司竞争力三、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利益侵占行为1. 资产选择、定价不公2. 融资手段不透明3. 立项项目审批不透明4. 取得经济利益的方式不透明5. 股权转让市场不透明四、案例分析1. 乐视网2. 中石化3. 东阳光科4. 万科5. 新东方五、结论一、背景介绍:股东是公司最终所有者,在公司投资、经营、发展等决策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目前的资本市场中,大股东操纵公司资产并不断将其注入公司,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

但是,大股东资产注入背后的动机及其利益侵占行为,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动机、利益侵占行为两个方面,对该现象展开分析。

二、大股东资产注入背后的动机分析1. 市场危机、业务风险压力由于市场经济波动的不确定性和公司经济运营的风险,某些公司可能出现经济困难和市场危机的情况,这时大股东为推动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可能会通过注入资产的方式来支撑公司,以克服经济窘境。

2. 财务报表伪装某些公司为了让财务报表更加美丽,造成短期内高额利润和流动资产,使得公司看起来经营得特别好,达到长期从市场和其他公司中获得更多利润和资源的目的,其中大股东往往会通过资产注入的方式来掩盖公司的真实财务情况。

3. 存在的利益关系在某些公司中,大股东和公司管理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利益关系,公司管理层可能会从大股东处得到高额回报,而大股东在内部掌握公司经营情况和行业数据,也是公司经营的深度参与者,为了保持自己在公司中的话语权和利益最大化,注入资产成为了他们的一种选择。

4. 股权调整及人事安排某些公司大股东可能为了调整自己的持股比例、人事安排和公司管理层,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通过资产注入来影响公司的方向和商业政策。

5. 提高公司竞争力某些大股东为了提高公司的竞争力,通过资产注入和收购淘汰竞争对手,来控制市场份额,实现自己的商业目的。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点评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点评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点评近年来,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愈发引起公众关注。

在这个问题上,争议声不断,有些人认为大股东占用资金正当合理,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种行为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本文将就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进行点评,旨在探讨这一行为的利弊和应对之策。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大股东是指持有上市公司较大股份的股东,他们在公司的决策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而大股东占用资金,则是指大股东将上市公司的资金用于自身的私人事务。

这种占用行为可能通过向上市公司借款、获取高额薪资、获取巨额分红等方式进行。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利益在于,他们拥有对公司的控制权,有权决定如何使用公司的资金。

在需要进行扩张、投资等业务活动时,大股东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公司的资金,使公司获取更多的利益。

而且,大股东通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他们可能能够提供更好的投资机会,促进上市公司的发展。

此外,大股东对公司运营情况了解更多,他们的投资决策可能更加准确和及时,有利于稳定公司经营。

然而,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这种占用行为可能导致公司的资金流失,使公司面临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风险。

当大股东将上市公司资金用于个人目的时,可能会忽视公司的实际运营需求,投资决策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给公司带来损失。

其次,大股东占用资金可能导致公司治理的失序。

大股东通过占用资金,可能忽视了股东的利益,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而引发股东之间的纷争和不满。

最后,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可能侵害了中小股东的权益。

相较于大股东,中小股东在公司决策中的话语权相对较小,往往难以维护自身的权益。

针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有以下几种解决思路。

首先,要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相关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应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加强对大股东行为的审查和监管。

其次,加强公司治理建设,完善权益保护机制。

要推行健全的公司治理制度,提高上市公司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大股东占用资金行为的成因后果及治理对策

大股东占用资金行为的成因后果及治理对策

大股东占用资金行为的成因后果及治理对策论文关键词:大股东占用资金成因后果治理时策论文摘要:作为转轨经济国家,高度集中的股权结构是我国上市公司的重要特征。

集中的股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管理层与外部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但伴随而来的是大股东利用控制权“掏空”上市公司,侵害中小股东利益。

以来,我国证券市场刊起了一场“清欠”风暴。

在清欠过程中,边清边欠,年中占用,年末偿还等现象说明,一场清欠风暴并没从根本上制止大股东占用资金行为,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仍是我国公司治理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编辑。

一、大股东占用资金行为的成因(一)制度背景,证监会正式宣布实施股票发审核准制度,在此之前,先后实施过“总量控制、划分额度”、“规模控制、限制家数”等发审制度。

为了能够取得上市资格,同时为了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尽可能多的权益资金,通常公司在上市之前都存在资产重组问题,包括资产剥离和捆绑。

上市公司通常获得的是原有企业中优质的资产,而将非经营资产和一些劣质资产剥离。

从某种意义上,是上市公司先掏空了大股东。

这就使得存续企业陷人经营困境,失去竞争能力,而大股东又无法从上市公司获取满意的回报。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大股东是理性的经济人,为了自身利益,很多大股东认为上市公司理应支持大股东,从而将上市公司作为“提款机”或“造血机”,不断从上市公司获取各种资源。

(二)代理成本在传统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同质性的股东作为整体被视为一个委托人,管理层被视为一个代理人。

股东有着共同的收益函数和监督方式。

一方面,他们通过分红和股价获取利益;另一方面,他们都没有动力去监督管理层的经营决策,采用“用脚股票”的方式对公司进行治理。

在股权集中情况下,股东之间不再具备同质性,大股东和小股东在治理决策和目标函数上有着很大的异质性。

大股东持有的股份难以在资本市场上自由卖出,资本利得收益有着重大的不确定性,“用脚股票”的监督机制已经失去了效用,管理层的投机主义行为使得大股东面临着重大的持有风险,为了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大股东有动力也有能力通过干预董事任命、经营者报酬等公司重要决策,来谋求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权,从而更好地监督管理层的行为,改善公司治理。

浅析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动机和后果

浅析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动机和后果

浅析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动机和后果我国自2005 年4 月开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改革使上市公司所有股份变为同股同权、同股同价,我国资本市场因此进入全流通时期。

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开始逐渐停止从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身上进行简单的利益攫取和掠夺,取而代之的是以资产注入、整体上市、技术和销售支持等方式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源,做大上市公司利益基础和市值,其中尤以资产注入为资本市场的一大亮点。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大股东向其控制的上市公司注入资产存在支持与掏空两种动机,那么,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它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本文拟通过对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动机及后果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期在理论上拓展和深化公司治理理论的相关研究,丰富资产注入的理论解释;在实践上,为拟进行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提供新的启示,以促进此项工作的有效运作,同时,为相关部门提高对上市公司资产注入行为的监管效率提供一定的实践探索。

一、大股东资产注入的概念(一)大股东的界定关于大股东的概念界定,并没有非常严格的统一标准,它和控股股东的概念,既有一定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一般来说,大股东是指持有股份占比最大的股东,也就是说,该股东与其余的股东相比较,其所持股份占比最大。

从这个角度来说,控股股东一定是大股东,但大股东却并不一定是控股股东。

不过,在很多文献研究和实践中,上述二者往往没有作细致的区分,而是经常混用。

郑泰安(2007)认为,我国大陆《公司法》中的控股股东概念已经涵盖了大股东的概念。

基于此,本文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对大股东和控股股东不再作严格区分和界定,认为它们概念等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17 条第2 项的规定,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50% 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50% 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

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近年来,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大股东是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比例较高的股东,通常具有较强的控制力和话语权。

然而,一些大股东可能会滥用其权力,将上市公司的资产据为己有,给小股东和公司利益带来不利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原因及对策。

首先,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原因主要包括股权结构不完善和缺乏有效监管。

在一些公司中,大股东往往通过持有绝对控股股份或通过控制股东间的股权关系,掌握了公司的决策权和经营权。

这使得他们有机会利用自身的地位,侵占上市公司的资产。

此外,一些上市公司也存在治理缺陷,监管不到位,对大股东的侵占行为无法有效监督和制止。

其次,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对股东利益和公司形象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大股东的侵占行为通常会导致公司财务状况恶化、资产负债表不平衡,给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股东们的投资价值也会受到很大损害,小股东往往在大股东的掌控下无法享有应有的权益。

此外,大股东侵占公司资产也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和形象,降低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针对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范,对大股东的行为进行监督和问责。

其次,加强内部治理,确保公司的决策权和执行权得到平衡,防止大股东滥用权力。

同时,要加强公司股权结构的监管,鼓励散户投资,提高小股东的话语权和参与度。

另外,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让股东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的运营状况和财务情况,从而有效防止大股东侵占资产。

此外,加强司法保护也是解决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问题的重要途径。

应建立起完善的司法体系,为受侵权的股东提供便利的维权途径,加大对大股东侵占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

只有通过持续的监管和有效的司法保护,才能有效防止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的问题。

总之,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产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公司和股东利益都会造成巨大损失。

大股东占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大股东占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分析

大股东占款的危害及应对措施分析摘要: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或者利用上市公司提供巨额担保,并最终拖垮上市公司的例子并不鲜见。

从大股东占款的原因、大股东占款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的危害进行分析,并针对这种现象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080-02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于销售、采购结算有关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及与提供劳务服务相关的其他应收款的债权是不足为奇的。

但这些债权若长期收不回,就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部分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已将资金占用从应收账款扩大到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甚至是未披露的隐匿在房地产开发成本、在建工程等项目。

这些行为无情地剥夺了上市公司的发展机会,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一、大股东占款的原因分析1.历史原因。

在前几年上市的公司中,很多公司是对原国有企业进行资产剥离,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原有企业(存续企业)则保留了不良资产或较多的非经营资产,导致其生产经营难以维持,资金周转困难。

而原有企业为上市公司付出了代价,就希望从上市公司取得回报。

另外,因原企业往往能够对上市公司的重大经营和财务决策进行控制,使得这种愿望有了实现的条件。

2.人为原因。

大股东与上市公司在资产、人员、财务、机构、业务上往往很难分开。

很多上市公司与大股东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上市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基本上由主要领导一个人说了算。

大股东也将上市公司作为一个分支机构来管理。

这样,大股东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

另外,由于监管不力,大股东占用资金的数额常常被压缩,或者被延后披露,风险和危机未能及时发现。

那些严重危害上市公司利益及中小股东利益的责任人,由于对他们的惩罚力度不够而逍遥法外,同时一定程度上促使占有资金行为的发生。

二、大股东占款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负影响1.持续经营所需流动资金严重短缺。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1. 引言在上市公司中,大股东是指持有公司股份的股东中所持股权占比较高的股东。

然而,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存在占用公司资金的问题,也就是俗称的“大股东占款”问题。

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小股东的权益,损害了公司的健康经营。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2. 大股东占款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大股东占款指的是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各种方式将公司的资金占为己有。

这种行为一般以以下几种形式表现:2.1. 高息贷款大股东以公司名义向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金融机构借贷,利率显著高于市场利率。

这样,大股东可以通过高息贷款获取额外的利润,并将公司资金占为己有。

2.2. 债务担保大股东借用公司信用,为自己非公司经营的业务提供担保。

这样,一旦大股东非公司经营的业务出现亏损,公司将承担担保责任,导致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影响小股东的权益。

2.3. 股权转让大股东通过虚构交易或价格低估的方式将公司的股权转让给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实体,以获取公司的资金。

这样,大股东实际控制了公司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3. 大股东占款的影响和问题3.1. 影响公司治理大股东占款严重破坏了公司治理结构,使得公司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

大股东可以通过操纵公司资金来获得自己的私利,进而导致公司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3.2. 损害小股东权益大股东占款不仅损害了公司整体利益,也损害了小股东的权益。

大股东通过占款行为使公司财务状况恶化,导致公司股价下跌,小股东遭受经济损失。

3.3. 降低公司价值大股东占款问题使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经营效益下降,进而降低了公司的价值。

这使得公司难以融资和扩大规模,限制了公司的发展。

4. 防止和解决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对策4.1. 增强公司治理能力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相关制度和规定,对大股东占款行为进行监督和限制。

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加强对大股东的审查和监督,提高违规成本。

4.2. 公司信息披露加强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提高透明度,让市场对公司的运营和财务状况有一个真实的认知。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一、背景概述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是指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或其关联方借款并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或方式偿还,或者未按照约定支付利息等款项的情况。

这种行为可能导致公司的资金链断裂,给公司经营带来风险和不确定性。

因此,深入分析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非常重要。

二、大股东占款的原因分析1. 资金需求:大股东可能因为个人资金需求,或为了投资其他项目而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

2. 控制权扩张:大股东为了加强对公司的控制权,可能通过占款方式来稳定持股比例。

3. 利益输送:大股东可能通过向自己或关联公司提供不合理的借款利率或其他优惠条件,将公司的利益转移到个人或关联方手中。

三、大股东占款对公司的影响1. 资金链风险:大股东占款可能导致公司流动性紧张,无法按时支付供应商款项,甚至可能导致公司无法正常开展业务活动。

2. 债务压力:大股东占款意味着公司多出一笔债务,将增加公司的财务负担,影响公司的债务偿还能力。

3. 信任危机:大股东占款行为会削弱投资者、合作伙伴和员工对公司的信任,进而影响公司的声誉和市值。

四、解决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建议1. 增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密切关注大股东占款情况,加强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监管,严肃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2. 完善治理结构: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健全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有效制衡大股东的行为。

3. 加强信息披露:上市公司应准确、及时地向投资者披露大股东占款情况,增加透明度,维护投资者权益。

4.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上市公司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大股东占款问题,防范公司资金风险。

五、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1.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2. 相关合同和协议3. 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和处罚案例4.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六、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上市公司:股票已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受到证券法规的监管。

2. 大股东:指持有上市公司较大股权的股东,具有较大影响力和控制权。

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浅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浅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浅析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利益诱惑的增加,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原因及对策。

一、现象描述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是指公司大股东将上市公司的资金非法转移至个人账户或他用。

这种行为通常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损失,甚至导致财务危机。

侵占资金的方式多样,如通过虚构交易、滥发股票、偷逃税款等手段进行。

二、原因分析导致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权力滥用:大股东通常拥有公司的控制权,可以任意支配公司资源,滥用职权侵占资金。

2.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行为监管不够严格,对于资金侵占行为缺乏有效制止,导致大股东有机可乘。

3.利益驱使:上市公司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借机非法侵占公司资金用于个人消费、投资或其他目的。

4.公司治理不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责不落实,为大股东侵占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影响评估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对公司的影响非常巨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风险:大股东侵占资金会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增加公司财务风险。

2.投资者信心动摇: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会使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受到打击,降低公司的市场声誉,可能导致股价大幅下跌。

3.公司价值损失:资金侵占使得公司无法充分利用资金进行有益的投资,导致公司价值下降,影响股东权益。

四、对策建议为了遏制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资金的现象,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可以被采取:1.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运作的监管力度,对侵占资金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2.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和监事会对大股东行为的监督,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3.强化信息披露:公司应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及时披露与大股东有关的资金流动情况,让投资者和监管部门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

关于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分析

关于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分析

关于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分析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中国资本市场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曾经相当严重。

从理论上看,大股东资金占用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是被控制公司向控股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重要手段,并可能对被控制公司产生不利的经济后果,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资金占用现象相当突出,不仅过去非常严重,今后仍然不可忽视,因此,研究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大股东资金占用成因措施一、大股东占用资金大股东资金占用是指一个公司的控股股东(包括控股股东的附属企业)以各种形式占用所控制公司资金的现象。

大股东资金占用可以分为经营性资金占用和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其中非经营性资金占用一般是不正常的,除非被占用公司具有闲置资金,同时占用公司对所占用的资金支付合理的资金成本;而经营性资金占用则可能是正常占用,也可能隐藏着不正常占用。

我国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主要有三种形式:(1)通过非经营性交易直接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直接占用主要表现为:在非经营性交易背景下,利用关联交易占款;代其承担费用或偿还债务;提供委托贷款;为其开具无真实交易背景的商业承兑汇票等。

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应收款项下,主要包括预付的备用金,应收的各项赔款、罚款、租金以及存出保证金等。

(2)通过关联交易转移占用上市公司资产。

主要体现为经营性占款,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项下。

在销售和采购过程中,往往因为关联交易而造成金额巨大的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严重威胁到上市公司的生存和持续发展。

(3)利用上市公司进行借款担保。

上市公司为大股东及其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的现象十分普遍。

上市公司对外不正当担保的发生,极大地增加了其或有负债的金额,使破产风险大大增加。

二、我国大股东资金占用现状及成因公司的资金占用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改制不彻底,关联交易严重;2.股权分置,股东利益严重分歧,一股独大;3.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缺乏有效的内部制约机制;4.会计制度的缺陷,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以及法律制度的建设不健全,违规成本较低。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行为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大股 东往往利用关联方交易, 使得整个上 市公 司听从他的指挥 , 自己的利益 为根 本 出发 点, 以 而不顾上
市 公 司 的 整 体 利 益 , 至 损 害 上 市 公 司 的利 益 来 达 到 自身 利 益 甚 的 追求 , 而 导致 中小 股 东 的利 益 受 损 。对 于 中小股 东而 言 , 从 一 方 面被 虚 假 的会 计 信 息 蒙 蔽 ; 另 一 方 面又 得 不 到股 利 分 红 , 而 且 很 可 能 因 为 股价 的下 跌 而 受损 。 4 .不 利 于稳 定 资本 市 场 的秩 序 。随 着 市 场 的 不 断 发 展 和 成 熟 , 股 东 占款 问 题 的存 在 已经 开 始 危 及 到 资 本 市 场 的 制 度 大
【 关键 词 】 市公 司; 上 占款 ; 害; 因 危 原 目前 ,大 股 东 占款 已经成 为上 市公 司面 临的 最 大 风 险 , 远 远大 于 市 场 波 动 、 营 不 善 、 规 担 保 等 风 险 。根 据 《 经 违 上海 证 券
0 0 新 太 04年  ̄2 0 第 一 大股 东广 州 新大 新技 术 研 07 20 0 5年

0 0 阿 继 阿继 集 团 2 0 09 0 3年 占用 公 司 资 金 l . 0 4亿 元 ,0 4 9 20

上市公司大股东 占款行为 的危害
2 2
1 .降低上市公司质量 。控股股东 的利益输送行为 降低 了
上 市 公 司 的质 量 。 益 输送 行为 指 公 司 的控 股 股 东 将 公 司 的资 利
年 占用 2 亿 元 ,公 司只提取 5 . 3 %的坏账 准备 , 0 5 20 电器 年要 计提 2%的坏账准 备 5 使 公司业 绩连年 下滑 。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在当今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经营和市场的公平公正。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危害以及应对策略。

一、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的定义与表现形式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指的是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及其关联方通过各种手段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资产或资源,从而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利益。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直接占用资金大股东以借款、预付款等形式直接从上市公司获取资金,且长期不归还。

这种方式较为直接和明显,往往容易被发现。

2、关联交易通过与上市公司进行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如高价购买大股东的资产、低价向大股东出售资产等,从而实现资金的转移。

3、违规担保大股东要求上市公司为其自身或关联方的债务提供担保,一旦债务无法偿还,上市公司将承担连带责任,导致资金被占用。

4、资产侵占大股东将上市公司的优质资产以低价转让给自己或关联方,或者无偿占用上市公司的资产。

二、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的原因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一些上市公司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大股东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

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不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使得大股东能够轻易地占用公司资金。

2、利益驱动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惜牺牲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

通过占款,可以将上市公司的资金用于自身的投资、扩张或解决自身的资金困境。

3、监管不力监管部门对大股东占款问题的监管力度不够,处罚措施不够严厉,导致大股东违法违规成本较低,从而助长了这种行为。

4、财务造假部分上市公司为了掩盖大股东占款的事实,进行财务造假,虚增利润、资产等,使得问题更加隐蔽和复杂。

三、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的危害1、损害公司财务状况大股东占款会导致公司资金短缺,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和投资计划,降低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2、破坏市场信心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任,打击了市场信心,导致股价下跌,影响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

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分析引言:上市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是指公司大股东将公司资金或资产占为己有的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涉及违反公司治理原则,损害了广大股东和公司的权益。

本文将通过对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分析,探讨其原因和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原因1.信息不对称:大股东往往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和权力,可以通过利用信息不对称,将公司的资金转移到其他企业或个人名下。

2.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不力,监管手段不完备,容易让大股东有机可乘。

3.公司治理不健全:一些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公司决策集中在大股东手中,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

4.利益驱动:大股东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惜采取各种手段侵占公司的资金。

二、大股东占款问题的影响1.损害股东利益:大股东占款导致公司资金流失,降低了公司的利润,并且会导致股东权益被侵害。

2.影响公司形象:公司大股东占款问题容易引发媒体和公众的质疑,降低了公司的声誉和形象。

3.影响股票交易:一旦大股东占款问题曝光,投资者的信心会受到打击,股票价格可能会受到波动甚至暴跌,给公司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4.阻碍公司发展:大股东占款会导致公司内部资源利用不当,无法充分开展业务拓展和创新活动,阻碍了公司的发展。

三、解决大股东占款问题的途径1.加强监管力度:通过完善监管法律法规和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减少大股东占款的机会。

2.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设立独立的监事会,加强公司治理,实现权力制衡,避免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过度集中。

3.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加强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监管,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减少大股东利用信息不对称的机会。

4.依法惩处违规行为:对大股东占款等违规行为严惩不贷,通过司法手段追究其法律责任,起到震慑作用。

5.加强投资者教育:通过加强公众对上市公司投资风险的认知,提高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减少大股东占款的风险。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成因分析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成因分析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成因分析[摘要]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是上市公司治理工作所存在的较为严重的一个问题,并已成为证券市场的一大顽疾,这一问题的蔓延严重影响到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受到了证券市场参与各方的关注。

本文主要对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对遏制该种行为的发生提供有效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股东;占用;资金;成因1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概述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行为,是严重阻碍上市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的绊脚石。

大股东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还包括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下属单位(一般指分公司、子公司)。

大股东对上市公司任何资产的非法占有,并借此从上市公司获取非法利益的行为,都构成“占用上市公司资金”。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大股东直接从上市公司获取货币资金,如假借各种名义从上市公司直接借款或挪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从而达到对该货币资金进行事实上的占有;二是大股东占用的资金不直接表现为货币形态,而是获取上市公司的其他资产后未支付作为对价的货币资金,如上市公司销售产品给大股东,大股东未支付价款。

上述两种资金占用形式在上市公司的财务账上一般表现为“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

2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成因分析2.1 社会经济环境方面的原因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与企业普遍缺乏自有资金,相互拖欠资金严重的大环境分不开。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脱胎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的主要表现是企业必须按照国家下达的生产指标组织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取得的利润全部上缴国家财政,有的甚至连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大修理基金也部分甚至全部上缴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

因此在1978 年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的企业,除了国家投入与固定资产净值对应的资本金外,其他无资本积累。

因此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改革起点上就存在缺少自有资金的问题。

在经济改革初期,一方面国家切断了对企业资金的供应,另一方面又未建立起有效的企业自有资金补充通道,造成了我国企业高负债问题,因此企业之间资金流转不畅,出现沉重的“三角债”也就不可避免。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一、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股权质押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在上市公司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现象尤为突出。

控股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获取资金,既可以满足其自身的资金需求,也可能对公司的经营和治理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动因及经济后果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动因1. 融资需求控股股东在进行股权质押的主要动因之一是融资需求。

当公司面临资金压力或控股股东有新的投资项目时,他们可能会选择股权质押来获取资金。

这种融资方式相对便捷,且不直接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2. 缓解财务压力部分控股股东可能因个人财务压力而选择股权质押。

通过将持有的股权质押给金融机构,他们可以迅速获得资金,缓解短期财务压力。

3. 保持控制权相较于直接出售股权,股权质押可以保持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在保持控制权的同时,控股股东可以通过质押股权获取资金,实现资本运作和利益最大化。

三、经济后果分析1. 对公司经营的影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可能会对公司经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一方面,质押资金可以用于支持公司的业务拓展和项目投资,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

另一方面,如果质押资金使用不当或出现违约情况,可能导致公司股价下跌,进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2. 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股权质押可能改变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而影响公司治理。

一方面,质押可能使控股股东的股权集中度降低,降低其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质押可能使公司面临控制权转移的风险,从而影响公司的稳定性和长期发展。

3. 对市场信心的影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可能对市场信心产生影响。

一方面,质押行为可能被市场解读为控股股东的财务压力或对公司的信心不足,从而导致股价下跌。

另一方面,如果公司能妥善处理质押资金的使用和风险控制,也可能增强市场对公司的信心。

四、政策建议为了规范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市场稳定,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 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监管力度,确保质押行为的合规性和透明度。

关于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分析(全文)

关于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分析(全文)

关于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分析(全文)范本1:正文:1. 引言1.1 问题背景1.2 目的和意义2. 相关概念和法律解释2.1 大股东2.2 资金占用2.3 相关法律法规的解释和适用3. 资金占用的表现形式及其影响3.1 资金占用的表现形式3.2 资金占用对公司的影响3.3 公司董事、股东的义务和责任4. 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权利关系和义务4.1 股东的权利和义务4.2 公司对股东的权利和义务5. 检测和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方法5.1 内部检测机制5.2 外部检测机制5.3 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方法和措施6. 实证分析6.1 选取样本和数据6.2 分析方法和过程6.3 实证结果及其解释7. 结论和建议附件: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文件和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 大股东:指股权持有比例较高、对公司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股东。

2. 资金占用:指大股东将公司的资金用于个人目的,违反了其对公司的义务和责任。

3. 相关法律法规的解释和适用:包括《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有明确的规定和解释。

范本2:正文:1. 引言1.1 研究背景和目的1.2 研究意义和价值2. 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定义和表现形式2.1 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定义2.2 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表现形式和特点3. 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对公司经营的影响3.1 对公司财务状况的影响3.2 对公司经营决策的影响3.3 对其他股东权益的影响4. 大股东与公司之间的权益关系分析4.1 大股东的权益和责任4.2 公司对大股东的权益管理5. 识别和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方法5.1 内部监管机制5.2 外部监管机制5.3 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方法和实践6. 实证分析6.1 数据采集和样本选择6.2 实证方法和模型构建6.3 实证结果分析和解读7. 结论和建议附件: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文献资料和数据法律名词及注释:1. 大股东:指在一家公司中持有重要股权且对公司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股东。

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文 -回复

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文 -回复

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文-回复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是现代企业中一个普遍存在且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问题。

本文将从问题背景、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三个方面来深入探讨如何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的问题。

1. 问题背景大股东资金占用是指企业的大股东将公司的资金用于个人或其他目的,以满足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公司的正常经营需求。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利益,还严重影响了股东之间的信任关系,甚至可能导致公司的破产。

2. 原因分析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监督机制。

首先,一些公司的治理结构存在问题,大股东可以通过控制董事会或管理层来操纵公司资金。

其次,一些公司的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投资者的监督意识不强,导致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3. 解决措施为了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首要任务。

首先,应加强董事会的独立性,确保董事会成员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其次,应设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如设立监事会或改革监事制度,加强对大股东行为的监督和约束。

同时,应增加股东的权利保护措施,如完善股东投票机制,增强小股东的话语权。

(2) 加强监管力度为了实现对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的有效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公司的监管力度。

首先,应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对于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进行明确界定,并规定相应的处罚措施。

其次,应加大对公司的审计力度,及时发现和揭示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

最后,加强对公司内部人员的监督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意识。

(3) 强化投资者保护投资者保护是解决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的重要环节。

应加强对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治理结构。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投资者保护机制,如建立举报投诉渠道,确保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保护。

4. 结论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是一个严重的公司治理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分析

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分析

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分析目录一、内容概括 (2)二、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背景 (2)1. 公司治理结构 (3)1.1 股权结构 (4)1.2 董事会与监事会职能 (5)1.3 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 (6)2. 公司经营状况与市场环境 (7)2.1 公司业绩与资金需求 (7)2.2 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竞争状况 (9)2.3 宏观经济政策影响 (10)三、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现状及问题 (12)1. 资金占用现状 (13)1.1 占用方式 (13)1.2 占用规模与频率 (14)1.3 占用时间长度 (15)2. 资金占用带来的问题 (16)2.1 影响公司正常运营 (17)2.2 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18)2.3 增加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 (19)四、大股东资金占用的成因分析 (20)1. 内部成因 (21)1.1 大股东控制权过强 (22)1.2 公司内部监管机制不足 (23)1.3 激励机制不完善,道德风险存在 (24)2. 外部成因 (25)一、内容概括本文档旨在分析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探讨其背景、原因、影响及解决方案。

概述了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现状,包括其普遍性及其对公司运营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内部监管机制缺失、大股东权力过大等因素。

详细探讨了资金占用问题的具体表现,如占用方式、影响程度等。

提出了针对此问题的解决策略和建议,包括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监管、建立资金占用预警机制等。

通过本文的分析,旨在为相关公司提供借鉴和参考,以推动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背景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大股东资金占用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这种问题的产生,往往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监管机制的缺失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是导致大股东资金占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一些公司中,由于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导致大股东在公司中具有绝对的控制权。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及解决方式探索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及解决方式探索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及解决方式探索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独有现象,也是一个沉重而乂敬感的话题。

近年,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情况相当惊人,大股东利用其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侵占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严重削弱了上市公司的独立性和资产质量,直接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大股东占款与对外担保和委托理财被喻为上市公司三大隐患,皆因它们随时有可能会突然爆发而危及到上市公司的健康肌体,乃至于生存状况。

本文想通过对大股东占款现象的根源分析来寻求从根本上解决大股东占款问题的方式。

一、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状况严重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由来已久,金额巨大。

2002年底, 中国证监会曾普查1175家上市公司,发现676家存在大股东占款现象,占款总额为966169亿元。

为此,管理层在2003年8月正式颁布实施了《关于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从整治效果看,有一定改观,到了2003年底,关联方占款余额为577亿元,下降幅度为40 %。

但到72004年6月份止,统计显示关联方占款余额仍有535112亿元,下降速度则明显趋缓,基本上没有明显改观,其至在某些方面还有变本加厉的迹象。

U前,大股东占款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一)大股东新增占款现象仍在发生大股东占款有非经营性占款与经营性占款两种方式。

其中,“经营性占款” 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与“预付账款”项下,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关联交易所占比重较大,在销售和采购过程中,可能形成金额巨大的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这为某些控股股东借助关联交易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提供了可乘之机。

“非经营性占款”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其他应收款”项下,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外的其他应收款、暂付款项,主要包括与主业经营不直接相关的预付的备用金、应收的各项赔款、罚款、应收的租金、存出的保证金等,正常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其他应收款金额不应过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动机及后果分析——以高升控股为例
作者:张玉清
来源:《大经贸》 2020年第5期
张玉清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 330022
【摘要】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的事件,大股东侵占公司
资金的方式也层出不穷,例如通过相关关联交易、直接或间接借款等手段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等。

这种现象的频频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上市公司自身的发展,打击了中小股东的积极性,对中小
股东的利益造成了极大损失,给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本文以高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其大股东资金占用行为进行了合理、创新和有效的
分析探究,得出正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内部治理不够完善,同时外部监管机制不
健全,导致大股东进行资金占用的成本较低,进而侵占行为频频发生的结论。

本报告采用案例研究法进行分析,选取的高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旨在为该类事件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股东资金占用公司治理监管
1.引言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03年,证监会与国姿委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
金往来及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的通知》,2005年11月份,国务院又批转了证监会《关
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其中亦指向上市公司资金被占用的问题[1]。

逐步完善的法规和规范的管理在抑制了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情况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然而大股东资金
占用的问题旷日持久,[2]无法彻底消除。

1.1.2研究意义。

第一,要避免大股东占用资金,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机制,加强公司
内部监管。

第二,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现象频发的原因在于外部监管松散,给了有关人员可趁之机,这种行为严重打击到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进入证券市场的热情
和信心,还给其他公司树立了反面典型。

因此,加强外部监管是证监会的当务之急。

2.案例介绍
2.1高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结构。

宇驰瑞德和蓝鼎实业作为第一和第二大股东,分别
持有公司股权 15,855.04 万股和14,553.86 万股,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 14.57%和 13.37%,
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 27.94%。

[3]值得深究的是,前者由韦振宇创办,韦振宇拥有该公司的控
制权,[4]而蓝鼎实业被以韦振宇为首的德泽世家牢牢控制,由此以韦振宇为首的韦氏家族掌控了高升控股的绝对话语权。

2.2大股东资金占用及担保情况。

从2017年10月到2018年3月份,韦氏家族通过投资借款、担保等形式给华嬉云游注入大量资金,同时,华嬉云游还将自己数据中心的土地使用权和
在建工程作为担保物,为上市公司做出担保。

高升控股从2017年10月开始多次向第三方借款,同时第三方将所得资金无偿拆借给大股东,形成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累计金额2.85亿元,同样形成了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

[5]
3.案例分析
3.1高升控股大股东违规占用的动机分析。

3.1.1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

在前十大股东中,占第一位的宇驰瑞德和第二位的蓝鼎实业
持有15,855.04 万股和14,553.86万股,占总股本的 14.57%和 13.37%,上述两名股东的实际
控制人均为韦振宇。

[6]
由此,韦振宇享有绝对控制权,其他股东对韦振宇很难形成监督制衡,也没能力对不合规
行为进行关注,即便察觉,也无力预防反抗。

此外,多数中小股东具有“搭便车”心理,对经
营管理方面没有参与意识,也无法进行参与。

3.1.2公司内部治理不完善。

高升控股2017年披露的年报显示,独立董事们没对本年度的
议案事项发出异议,说明公司的独立董事并没有尽到监督和审查的责任,甚至无作为。

在占用资金的事件当中,监事会并没有合法监督,也没有抑制事件发生。

高升控股的违规
担保,多次借出大额款项,有多次是大股东没有履行上市公司印章使用流程,私用公章并签署
的担保协议,[7]是严重违规行为。

这几起事件也从未在公司账务上得到体现。

3.1.3外部监管不严。

上市公司受外部监管不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证监会针对该
类事件的处罚较轻,证监会对此类行为的打击与惩罚一般是予董监以公开谴责处分、出具警示
函或者数量较小的罚款额。

二是会计师事务所没有按照严格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高升控股2017年审计报告中并没有根据该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披露审计,事务所没有仔细审查该公司的
往来款及资金转移事项。

3.2后果分析。

公司的大股东资金占用及相关违规担保对于公司盈利产生了不利影响,投
资者由于其违规举动对高升控股产生了不信任,进而引发公司的信用危机,使得公司的信誉受
到严重影响。

大股东“掏空”把上市公司的利润导致经营业绩惨淡,公司价值大幅缩水,给大
部分中小股东的利益带来了严重损失。

高升控股被证监会所处罚,导致公司资金流失,还使公
司形象以及商业信誉遭到了严重质疑,造成了不可估量的隐性损失,为今后经营发展带来严重
后果。

4.结论与启示
4.1研究结论。

(1)股权结构对大股东占用资金有重大影响第一大股东韦振宇虽没有达到
绝对控股,但其余股东持股变动较大,比例较散,很难对公司起到制衡和监督的作用。

(2)大股东往往采用关联方式进行资金占用。

(3)外部监管不严容易导致资金占用,在此次事件中,监管部门监管调查不及时,后续处罚较弱,对有关人员难以予以警醒,也无法震慑到市场上的
其他上市公司。

4.2规范大股东资金占用的启示。

首先,在信息披露方面,无论是季报、半年报抑或年报,应该做到强制上市公司披露。

其次,一旦相关高管被定为不合适人选,那么此人今后也不能再
担任类似职务,从而无法继续对上市公司与投资者造成不利影响了。

此外,应积极追究相关责
任人员的刑事责任,不仅追责于公司高层,还应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以此建立完善的责
任长效机制。

再者,规范大股东资金占用不仅仅要从内部着手,更要加强外部监管力度。

,会
计师事务所应当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审计,还可以借助大众媒介起到监督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的
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伟. 家族企业借壳上市与掏空行为案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9.
[2] 闫肃婧. 振兴生化大股东掏空行为研究[D]. 河北经贸大学, 2018.
[3] 任广乾.企业财务危机的董事会决策行为因素及其预警[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
报,2018(06):52-61.
作者简介:张玉清 199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330022,研究方向:会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