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合集下载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3.环境意识: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其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4.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形成积极探究、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5.团队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想法,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将围绕核心素养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科学素养。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节约用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提出了许多实用的节水方法,并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这也让我意识到,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部分学生对水循环过程中的难点内容理解不够透彻,需要我在今后的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我对讨论主题的引导不够明确,或者是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3)日常生活中的节约用水方法及其重要性;
举例:介绍家庭、学校等场所的节水措施,如关紧水龙头、利用废水浇花等。
2.教学难点
(1)水的三态变化中的微观解释:水分子在不同状态下的运动和排列方式;
难点解析:通过模型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水分子的运动规律和状态变化。
(2)水循环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联系和影响:如蒸发与降水的关系,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相互作用;
4.节约用水的方法和重要性。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探索水的奥秘,了解水循环过程以及水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思考水循环过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水到哪里去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存在形式,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理解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存在形式。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发幼儿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相互转化过程。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存在形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杯子、冰块、热水、干冰等)。

学具:画纸、水彩笔、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个生动的场景:一个小男孩在河边玩耍,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上,水很快就消失了。

引导幼儿思考:水为什么会消失?水到哪里去了?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讲解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存在形式。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5.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水彩笔和调色盘,让幼儿画出自己实验中的观察到的水的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到哪里去了》2. 板书内容:水的三态: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水的变化:温度、压力等条件下的相互转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实验中观察到的水的变化。

2. 答案提示:水在常温下是液态,冷却后变成固态(冰),加热后变成气态(水蒸气)。

水在不同环境下可以相互转化,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到哪里去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到哪里去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到哪里去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水到哪里去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的循环过程。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 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相互转化。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冰块、热水、吹风机、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调色盘、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冰块,让幼儿观察冰块的外观、温度等特征。

(2)教师将冰块放入一个容器中,让幼儿观察冰块逐渐融化的过程。

2.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冰块、水、水蒸气,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教师讲解三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

3. 随堂练习(15分钟)(1)教师分发实验器材,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的三态变化。

(2)教师指导幼儿进行实验,解答幼儿的疑问。

(2)教师强调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到哪里去了》2. 板书内容:(1)水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2)相互转化:冰→水→水蒸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生活中的水的变化现象。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水的三态变化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教师可组织幼儿参观水源地、污水处理厂等,让幼儿了解水资源的珍贵。

(2)教师可引导幼儿开展节水活动,如洗手时关闭水龙头、用废水浇花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到哪里去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到哪里去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到哪里去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水的自然状态和流动规律。

2.能够观察和描述水的流动过程。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水龙头和盆子。

2.色彩纸、剪刀等手工材料。

3.模拟场景图片或视频。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1)观察自来水流入盆子的过程,引导幼儿思考水的流动规律和自然状态。

(2)展示模拟场景图片或视频,提问:“你们平时在哪些场合看到水?”鼓励幼儿举手回答,并记录下来。

2. 实验探究
(1)将盆子中的水倒出来后,询问幼儿:“水到哪里去了?”鼓励幼儿自己探究和回答。

(2)将水龙头转开,让水流进盆子,并观察水的流动过程。

然后询问幼儿:“水为什么能够流动?水流动时有什么规律?”
3. 拓展延伸
(1)利用色彩纸剪成不同的形状,然后将它们放到水里。

观察不同形状的色彩纸在水中的流动方式,加深幼儿对水流动规律的理解。

(2)组织幼儿创作关于水的绘画或手工作品,鼓励幼儿在创作中表现出对水的理解。

4. 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幼儿总结所学知识,并分享他们的收获和感受。

四、教学评估
1.观察幼儿实验探究和表现情况,进行贴近幼儿实际情况的评价。

2.给予幼儿主题作品的评价,以评估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
此次教案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理解水的自然状态和流动规律。

教学评估上,可以在每个环节中注重观察和引导幼儿的实际操作,从而更好地评价和反思本次教学活动的实施。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到哪里去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到哪里去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到哪里去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活动,主要涉及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

教材章节为“水到哪里去了”,具体内容包括: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水的形态变化以及水的利用和保护。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知道水的三态变化。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水的三态变化。

难点:理解水循环的意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实验器材。

学具:记录本、彩笔、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水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利用PPT和图片,讲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让孩子们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3. 实验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水的形态变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随堂练习(5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完成,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 表达与分享(5分钟)鼓励孩子们用彩笔在记录本上绘制水的循环过程,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水的三态变化、水循环过程。

七、作业设计1. 画一画水的三态变化。

2. 写一写水循环的意义。

3. 调查生活中水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图片、实验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了解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培养了他们关注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亲身体验、动手操作,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通过表达与分享环节,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后拓展延伸:组织孩子们进行“爱护水资源”主题活动,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践行环保理念。

还可以开展家庭科学实验,让家长参与进来,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水的循环过程:教学内容中关于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是重点,这包括了水从地表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到大气层中形成云,随后通过降水回到地表,形成地表水、地下水等。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水到哪里去了》教案一、教案目标:1. 通过本故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思维能力和创造力;2. 让学生了解水的特性和运动规律;3. 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节约水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 学习理解故事情节;2. 分析故事中水的特性和运动规律。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思考水资源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节约水。

四、教学准备:1. PPT;2. 故事《水到哪里去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出示一张干旱地区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水资源的思考:为什么干旱地区缺水?水资源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2. 学习故事(15分钟)带领学生阅读故事《水到哪里去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故事中描述了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了?(2)为什么水会从小河流到大河流再到大海去?(3)水是如何推动水车转动的?(4)珍惜水资源的意义是什么?3. 分析水的特性和运动规律(20分钟)带领学生回顾故事中水的特性和运动规律,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内容进行讲解:(1)水是液体,具有自由流动的特性。

(2)水会沿着重力方向向下流动。

(3)水分子之间会相互吸引,形成表面张力。

(4)水会沿着开放的通道流动。

4. 延伸思考(15分钟)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思考,并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回答以下问题:(1)你们平时都如何节约水资源?(2)如果你们是设计师,你们会如何设计节水的家居设备?(3)请设计一种新型的水资源利用系统,它能够更有效地利用雨水或废水。

5. 总结(5分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节约水的意义。

并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如何节约水的短文。

六、课堂延伸:1. 前往周边河流或湖泊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水的流动规律和水质情况。

2. 邀请水务相关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深入了解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3. 通过制作海报、绘画比赛等形式,宣传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通常须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列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水到哪里去了》教案,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觉生活中有些东西是简单吸水的。

2、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使幼儿乐于通过动手操作来探索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预备:1、各种操作材料:水盆假设干、水杯、卫生纸、毛巾、棉花、石块、海绵、泡沫塑料积木。

2、记录材料:记录卡、记号笔。

活动过程:一、老师设置情景,引起幼儿的好奇孩子们,今日教师给你们预备了无数材料,有水杯、水盆、毛巾、塑料……〔教师碰倒水杯〕哎呀,水撒了,怎么办呀?幼儿想方法,老师擦水。

孩子们,你们想的方法真好,桌子干了,但水到哪里去了呢?〔老师拧毛巾〕本来水被毛巾吸走了,毛巾是吸水的。

那你想一想,还有什么东西是简单吸水的呢?二、操作活动:1、幼儿猜想已经出示的材料是否吸水,全班统一记录。

老师强调记录标志。

2、让幼儿自己进行试验来验证自己的主意。

老师提出操作要求:每一组选出一个小伴侣做记录,其他小伴侣每人拿相同材料放进自己的杯子里,负责倒水的小伴侣倒完水,在水盆上方把杯子倒过来,同组的全部小伴侣仔细观看,负责记录的小伴侣把你们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简单吸水的要用对勾来记录,不简单吸水的用叉来记录。

3、幼儿进行试验,老师提示幼儿试验后记录试验结果。

三、沟通总结活动:你发觉了什么,哪位小伴侣来汇报一下?在他汇报时,其他小伴侣仔细听,想想你的试验结果和他的是不是相同的。

四、老师总结:请幼儿说说这些简单吸水物品有什么作用。

孩子们,你能说一说这些简单吸水的物品有什么作用吗?老师总结: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纸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毛巾吸水可以洗脸;棉花做成棉签,打针的时候用等等。

五、延长活动:今日我们学习了好玩的吸水现象,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的物体是吸水的,小伴侣在家里也可以动手去做做试验,信任你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噢!《水到哪里去了》教案2[目标预设]1、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发觉生活中有些东西是简单吸水的。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水到哪里去了》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水到哪里去了》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水到哪里去了》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到哪里去了》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探究水的消失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以及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循环过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水的不同状态,对水的三态变化有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循环过程,可能还没有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深入了解水的消失现象,以及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循环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循环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水的消失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水的三态变化,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循环过程。

2.难点:水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循环过程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水的消失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水的不同状态,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水的消失现象。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验器材(如杯子、水、盐等)。

2.学具:实验记录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水的消失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观察水的不同状态,引导学生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消失现象,探究水的三态变化。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教案一. 教材分析《水到哪里去了》是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充满好奇。

但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的循环过程,知道水在大自然中的转化。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2.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水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水的循环过程。

2.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循环过程。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水的循环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图片、实验器材(如水、杯子、盆子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杯子、一张纸、一支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它到底去哪里了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文字和图片,呈现水的循环过程:水蒸发成水蒸气,升入高空形成云,然后降落到地面成为雨或雪,再流入河流、湖泊或地下。

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水的循环过程。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杯子装水,观察水的蒸发过程。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观察和体验,进一步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循环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小结,强调水的循环过程和重要性。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水循环现象,并用笔画下来,下节课分享。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教案:《水到哪里去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水的循环过程,理解水到哪里去了。

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和探究的能力,学会从观察现象中得出结论。

3.情感目标:培养保护水资源的意识,珍惜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二、教学重点:1.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2.培养观察和探究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学会从观察现象中得出结论。

四、教具准备:1.彩色PPT课件2.讲台3.海报素材:水循环图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平时用水的情景,看看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水,让学生提出来并写在黑板上。

2.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水到哪里去了?Step 2:学习(15分钟)1.出示彩色PPT,展示水的循环过程,并简单解释其中的关键词。

如:蒸发、云、降水、河流等。

2.分组讨论:让学生按照水的循环过程,小组内自由讨论并写出一个故事,描述水从地面蒸发到变成云,再从云中的水滴下来成为降水、流入地面的流动的水体等过程。

3.随机抽取一组的代表,让他们上台展示自己编写的故事。

Step 3:实践(2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发放一个测量杯和一个透明塑料袋。

2.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观察和验证水的循环过程。

让学生向测量杯中倒入一些水,并将透明塑料袋套在上面,形成一个密闭的环境。

3.学生观察一段时间,记录下观察到的现象,并进行讨论:透明塑料袋里出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4.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和讨论来得出结论:水沸腾后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接触到凉爽的塑料袋后凝结成小水滴,然后滴下来,就形成了“雨水”。

Step 4:总结(10分钟)1.展示海报素材:水循环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并画出自己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

2.分组交流:让学生小组内交流自己画的水循环图,并针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改进。

3.抽取一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的水循环图,并讲解自己的理解。

Step 5:拓展(10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水到哪里去了之后又会发生什么?2.让学生在家里或学校附近寻找水的踪迹:如水龙头的水流去哪了?下雨后水流到哪里去了?冬天的雪融化之后水流到哪里去了?并写成观察报告。

幼儿园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水到哪里去了》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得水,了解水的性质和用途。

2.察看和试验水的运动,理解水的变化和流动。

3.练习语言表达本领,加强团队合作本领。

二、教学流程1.热身活动老师引导孩子们一起唱儿歌《小水滴》,加深孩子对水的印象。

2.学习目标介绍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大海,征询孩子们关于海的看法,引导孩子们了解水的来源和用途,并让孩子们思考:“水到哪里去了?”引出本课学习目标。

3.察看试验(1)试验1:加热水的变化让孩子们察看老师将水放到烧杯里加热,看到水沸腾、水蒸气的冒出,向孩子们解释了水的变化和流动。

并让孩子们牢记“水是液体,加热后可以变成气体”。

(2)试验2:水的流动老师引领孩子们分组进行试验,让孩子们将彩笔放在水中察看,发觉彩笔会随水的流动而移动。

并让孩子们实际操作,用草稿纸做成小船,在水中单独操作看看小船能走多远。

4.板书整理老师在黑板上写下“水的性质”和“水的运动”,让孩子帮忙一起填空,老师在模拟海面上画出漂流的小船,让孩子们理解水的流动和漂流。

5.小组活动小组内合作,完成大海和小河的手工制作,让孩子们了解大自然的水源和水的运动。

6.语言表达每个小组员工依次向全班介绍本身的手工制作成果,让孩子用简单的语言表达他们的创意和体验,加深对水的认得和理解。

7.课程总结老师邀请孩子们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水到哪里去了?”,让孩子们自主发言,对今日学习的学问进行总结。

三、教学反思1. 教学准备不充分,导致板书不够清楚,手工制作建议提前准备好相关材料。

2. 试验内容过于单一,可以加添额外的试验,加深孩子们对水的理解和认得。

3. 语言表达环节可以适当延长,让每个小构成员都能有充分的时间来表达他们的想法和体验。

4.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更加重视孩子们的合作与互动,让他们在合作的过程中发觉并解决问题,加强他们的团队精神。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到哪里去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到哪里去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水到哪里去了》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在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形态。

2. 观察水的汽化现象,培养观察力和好奇心。

3. 提高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 演示实验材料:水杯、冰块、热水。

2. 幼儿实验材料:水杯、小毛巾。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
- 教师展示一杯水,提问:水是什么样子的?水有什么作用?
2. 演示实验
- 教师将热水倒入装有冰块的水杯中,让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 提问:水到哪里去了?为什么看不见水了?
3. 幼儿实验
- 给每个幼儿分发一个水杯和小毛巾。

- 让幼儿将水杯装满水,用小毛巾盖住杯口。

- 观察一段时间后,让幼儿揭开小毛巾,观察水的变化。

4. 讨论
- 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水到哪里去了。

- 教师总结:水在加热后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但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会凝结成水滴。

5. 拓展
- 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即液态、气态和固态。

- 引导幼儿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水的汽化现象。

四、活动延伸:
1. 让幼儿回家与父母一起做“水到哪里去了”的实验。

2. 在科学区提供相关实验材料,让幼儿可以继续探索水的三态变化。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了水的汽化现象,提高了观察力和好奇心。

但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被热水烫伤。

同时,活动可以进一步延伸,让幼儿了解水的其他形态和变化。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四单元《水的奥秘》中的第二课时《水到哪里去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掌握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以及探究水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循环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

2. 通过观察和实验,掌握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了解水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循环过程,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以及水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循环过程。

重点:掌握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水、热水、冰块、烧杯、玻璃片、滴管、放大镜、温度计、湿布、干布等。

学具:每组一套水、热水、冰块、烧杯、玻璃片、滴管、放大镜、温度计、湿布、干布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湿布和一个干布,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引导学生思考:湿布上的水为什么会变干?水去哪里了?2. 新课导入(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水的三态变化,巩固基础知识。

(2)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水在不同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如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等。

3.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在一个烧杯中放入冰块,观察冰块慢慢融化的过程。

思考:冰块为什么会融化?融化后的水去哪里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得出冰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的结论。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热水蒸发的过程,并记录下来。

(2)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冰块放在玻璃片上,观察冰融化的过程。

(2)教师拓展讲解水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循环过程,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2. 水的蒸发和凝结3. 水的循环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日常生活中水的循环现象,如湿衣服晾干、水烧开等,并记录下来。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1)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1)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教版三年级上册《水到哪里去了》单元,主要围绕水的三态变化进行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1. 章节内容:第一章《水是宝贵的资源》第三节《水的变化》。

2. 详尽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水的三态(液态、固态、气态)及其相互转化过程;探究水在不同环境下的蒸发、凝结、融化等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水的三态名称、特点及其相互转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养成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水的三态变化过程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掌握水的三态名称、特点,理解水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烧杯、冰块、热水、干布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干旱地区缺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导入:(1)讲解水的三态名称、特点。

(2)演示实验:通过冰块融化、热水蒸发、干布吸水等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3. 例题讲解:(1)出示例题:小明在冬天发现一杯水放在室外结成了冰,请问这是水发生了什么变化?(2)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得出答案:水从液态变为固态,即凝固。

4. 随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请举例说明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到哪里去了?2. 板书内容:(1)水的三态:液态、固态、气态(2)水的三态变化:蒸发、凝结、融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举例说明生活中水的三态变化。

(2)为什么说水是宝贵的资源?2. 答案:(1)例:冰块融化成水,水蒸发成水蒸气。

(2)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活、动植物生长、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篇一:《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水到哪里去了一、教学目标:科学研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蒸发现象,并分析蒸发要吸收热量的科学道理。

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研究方法。

科学知识: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发。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活动切实认识到蒸发要吸收热这一科学现象。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蒸发要吸热这一科学原理。

三、教具:课件,水杯(水)。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生活中有关水的三态变化还很多,如大雨过后,地面上留下很多水坑,几天后水坑会有什么变化?坑里的水到哪里去了?洗过的衣服放到阳光下,不久衣服变干,农民刚收获的小麦、玉米湿湿的,挂在树上会变干,衣服和粮食为什么会变干?这些现象中的水,究竟到哪里去了?你愿意探究这个问题吗?(二)学习新课:1.活动:(1)我们玩个写字游戏(假想)在黑板上写一个“水”字“,观察这个字的变化,由此你想到什么?出示课件问题:①黑板上的“水”字的水迹哪里去了?②你看到水是怎样跑掉了?③这说明水变成了什么样物质跑掉了?讨论汇报:水干了,就变成水蒸气跑掉了。

(蒸发)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蒸发?水是在什么温度条件下变成水蒸气的?(2)师小结板书:通过观察我们知道:“水在常温下,会慢慢地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

水----------→水蒸气(蒸发)(3)我们周围还有哪些水蒸发的现象?(生讨论)你能解释洗过的衣服.新收获的玉米为什么会干的?2.活动(水蒸发吸收周围的热量)(1)观看课件,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示课件)(2)要解释这种现象,我们再做一个实验。

用手指醮少量水抹在手背上或抹在前额上,仔细体会有什么感觉?(交流,汇报)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学生讨论交流,汇报(3)师:看书30页,得出结论:(板书)蒸发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要吸收周围热量。

液态-----------→气态(吸热)(4)师:那谁来说一说为什么刚才的小男孩从水里出来会感觉冷?3.活动: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蒸发,它是水变成水蒸气时的一种现象,在蒸发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那么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猜想议论:师举一例(生举一反三)如:两块刚洗过的毛巾,一条展干晾晒,一条弄成一个团,哪一个干的快?师小结:蒸发的快慢与温度高低.蒸发的面积大小.有没有风等因素有关。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到哪里去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到哪里去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到哪里去了》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变态形态,理解水的物质属性。

2.能够简单描述水的蒸发过程和水的循环过程。

3.发现并探究身边的水的变化和现象,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水的变态形态的认识:1.学习水的基本属性,简单了解水的固态、液态、气态;2.通过观察小水滴、水珠、海水、汽水等,了解水的不同状态。

2、水的蒸发过程:1.带孩子到水龙头旁边,打开水龙头放水;2.找到一只锅,放在炉子上开始加热;3.让孩子们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观察水面蒸汽的行为;4.引导孩子们说出蒸发是什么,水蒸发后变成什么;5.让孩子们进行实验,杯子里的水倒在铁盘上,观察水的紧凑状态和时间的关系。

3、水的循环过程:1.让孩子们看图片,了解水循环的概念;2.通过小组竞赛游戏的方式,巩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3.带孩子们到室外,带一些水杯到花坛边去,看水从杯子里出来后,流到绿植上,再蒸发到空气中。

三、教学过程1、水的变态形态的认识:在教室里,教师介绍水的概念。

通过给孩子们展示一些不同的水的照片和样本,让他们理解水的多样性。

对于水的状态,教师应该注意清楚地解释,简单明了地表述。

2、水的蒸发过程:让孩子们亲眼观察水从液体到蒸汽的过程,感受和理解蒸发的过程。

在幼儿园的厨房中,引领孩子们安全地观察水的蒸发过程,并解释蒸发水从哪里转化为水蒸气。

3、水的循环过程:首先,给孩子们一个视觉化的理解,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孩子们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然后,给孩子们介绍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构成部分。

例如:水的变态形态、自然界水的存在形式和循环装置等。

教师将通过口头和视觉内容进行讲解,并结合小组活动进行讨论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三个阶段,分别针对幼儿的不同认知层次和能力。

因此,评估的方式也不同。

1.评估水的状态的认知出现的特殊变异细节;2.评估孩子们强化蒸发过程的理解,并检测他们能否正确回答相关问题;3.总体来看,评估幼儿对水循环过程的理解能力和理解的程度,在帮助孩子们强化知识的同时,进行常规的教育评估。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到哪里去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到哪里去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水到哪里去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育教材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水到哪里去了”。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认识水的循环过程,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水在不同环境下会变成不同的状态,如液态、固态、气态。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水的循环过程,明白水是宝贵的资源。

3. 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水的三态变化及其相互转化过程。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了解水的循环过程,培养节约用水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冰块、热水、透明容器、吹风机、图片等。

2. 学具:记录卡片、画笔、水杯、小毛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一个装满水的透明容器,让幼儿观察。

(2)教师用吹风机对着容器中的水吹,引导幼儿观察水的变化。

(3)教师提问:“水为什么会变少?水去哪里了?”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讲解水的三态变化,让幼儿了解水在不同环境下会变成不同的状态。

3. 随堂练习(5分钟)(1)教师分发记录卡片,让幼儿画出水的三态变化。

(2)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绘画作品。

4. 实践操作(15分钟)(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验:将热水倒入透明容器,观察水蒸气的产生。

(2)让幼儿用小毛巾捕捉水蒸气,感受水的气态。

(3)教师引导幼儿思考:水蒸气去哪里了?如何让水蒸气变回水?(2)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水的三态变化:液态、固态、气态。

2. 水的循环过程:蒸发、凝结、降水。

3. 节约用水,爱护环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水龙头,记录一天内自己使用水的次数,思考如何节约用水。

答案:略。

2. 作业题目:与家长一起讨论,列举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方法。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让幼儿了解了水的三态变化和循环过程。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水到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水到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水到哪里去了》一、教学背景本次科学课程针对大班学生,主题为“水到哪里去了”,通过对水循环的介绍,让学生对水的运动轨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培养学生对自然物质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认识水循环,了解水的运动轨迹;2.培养学生对自然物质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自学能力。

三、教学内容1.水循环的介绍:讲解水的三种状态及不同状态下的运动规律;2.观察实验:教师为学生准备水和干冰,让学生观察干冰放进水中的现象;3.道具演示:教师通过模型、图片等方式展示水的运动轨迹和水循环模型;4.操作实验: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简单的水循环模型,体验水循环的过程。

四、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雨水从哪里来?下了雨后,水到哪里去了?”通过带着问题的提问,引导学生对水的循环和运动轨迹产生兴趣,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步骤二:水循环的介绍(15分钟)1.通过小白鼠游泳、水球弹射等生动形象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水在不同状态下的变化;2.引导学生认识大气层和地球表层的关系,理解蒸发、降水、入渗和排泄等过程;3.给学生用磁铁吸取水的铁屑、沉淀测试等方法,通过实验方式加深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

步骤三:观察实验(15分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准备干冰和水,让学生观察干冰放进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体验水的循环现象。

步骤四:道具演示(20分钟)引导学生观看图片、模型等道具,让学生通过形象的展示方式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同时可以让学生看到水循环模型的形象,增强了学生对水循环的印象。

步骤五:操作实验(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利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制作水循环模型,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方式深化对水循环的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水循环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导致在操作实验环节中,部分学生往往只是跟着小组成员去制作水循环模型,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水循环的原理。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水到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水到哪里去了》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水到哪里去了》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水的观察实验,让学生能够了解水的流动、自然循环等基本概念,并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首先,教师会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水是什么?”“水可以干什么?”等等。

这样可以激发出学生探究水的好奇心,为下一步的实验打下基础。

2. 实验环节接下来,教师会借助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水的流动和循环。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步骤一:让学生先观察桌上一个水杯里的水,并询问孩子们水的特点。

•步骤二:随后,教师朝水杯中加入了一些食盐,并让学生再次观察水面,问孩子们是否有变化。

•步骤三:之后,教师借助滴管往水杯中滴入一些红色颜料,让孩子们观察颜料的变化,颜料很快被水和食盐吸附,水变红了。

•步骤四: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刻地了解水的自然循环,老师会向学生展示两瓶水,一瓶清水,一瓶加了一些食盐的水,随后,教师将两瓶水都放置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发现,一段时间后,加了食盐的水杯子里的水会逐渐蒸发出去,而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则会沿着密闭的盒子壁上升到盒子的顶部,并最终凝结成水滴,滴到盒子底部,形成水循环的过程。

通过以上操作,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到水的流动和循环过程,对水这种物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激发孩子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3. 结论总结及拓展最后,老师会带领全班学生进行结论总结和拓展,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让学生回忆此次实验的核心内容,以及对于水自然循环的理解。

同时,老师也会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情况下,水会流向哪里去。

三、教学反思该课程具有以下几点优点: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观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2.课程内容丰富有趣,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水的基本概念;3.通过结论总结及拓展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但是,课程也有些不足之处。

比如,实验过程的时间较长,孩子们容易失去注意力。

同时,在某些实验操作上,因为儿童年龄较小,一些孩子不太熟练,借助教师的帮助进行了实验,缺乏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到哪里去了》教案
实验材料:透明的塑料盒。

实验步骤: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盒中的变化。

实验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塑料盒内部出现细小的水珠,放置时间越长水珠越大,当水珠增长到一定大小时会流下或落到地面上。

实验分析:塑料盒倒扣有两种情况:一是塑料盒倒扣在泥地或较为湿润的地上,一段时间后塑料盒中出现水珠,此时的水多半来自地面上水蒸发后遇冷形成的小水滴。

二是将塑料盒倒扣在干燥的地面或者地板上过夜,利用昼夜变化产生的温差引起水的状态变化,这时塑料盒中出现的水珠大部分来自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

实验结论:地面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进人到空气中,进入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变成水珠重新落回到地面上。

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醒:液态水和水蒸气都是水,它们是水的不同形态,它们有相同点,也有各自的特点。

水蒸气是气态的水,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不是白色,不能与“白汽”弄混。

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
水受热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进入到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小水珠。

根据的是水受热蒸发遇冷液化的性质。

你在透明塑料盒上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
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塑料盒内部出现细小的水珠,放置时间越长水珠越大,当水珠增长到一定大小时会流下或落到地面上。

它们是地面上的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盒表面凝结成水珠。

小组代表或
科代表学生
总结水和水
蒸气的异同
点。

和条件下
可以相互
转化。

水和水蒸
气都是无
色、无味、
透明的,只
不过水是
液体它看
得见、摸得
着,而水蒸
气看不见、
摸不着。

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水和水蒸气是水的不同形态。

它们都具有无色,无味,有一定的温度, 占据一定的空间,无固定形态的特点。

不同点在于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着,可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当温度变低时可以液化成液态水。

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误的打“×”。

1.水变成水蒸气后就变成了另外一种物质。

()
2.给水加热时看见的“白汽”是水蒸气。

()
3.水在常温的情况下不能蒸发。

()
4.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出汗”了是凝结现象。

()
5.湿手变干、衣服晾干了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里去了。

()
选择:水在()情况下更容易蒸发成水蒸气。

A.受冷
B.受热
C.任何学生小组练习,检查学生理解效果。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和水蒸气是水的不同形态。

它们都具有无色,无味,有一定的温度, 占据一定的
空间,无固定形态的特点。

不同点在于水是液体,看得见,摸得
着,可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当温度变
低时可以液化成液态水。

板书水到哪里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