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课文言文-4-词类活用和被动句

合集下载

高中文言文基础语法梳理

高中文言文基础语法梳理

高中文言文基础语法梳理词类活用】一般活用:1、名词可以活用为动词。

2、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动词。

3、动词可以活用为名词。

4、形容词可以活用为名词。

特殊活用:6、使动(名词使动/动词使动/形容词使动)。

7、意动(名词意动/形容词意动)。

例如:1、现代汉语例句:“军队”①人民的军队爱人民。

(作为主语)②___在该地区驻有军队。

(作为宾语)③士兵们要绝对服从军队的安排。

(作为定语)2、古文例句:(必修一)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烛之武》)(驻军,驻扎)②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穿白衣、戴白帽)③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登记)例如:1、现代汉语例句:“友善”(可以用副词修饰)①她很友善。

(作为谓语,不带宾语)2、古文例句: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变得雄厚,变得薄弱)(表达发展变化)例如:①入之愈深,而其见愈奇。

(《游褒禅山记》)(看见的景物)在汉语中,形容词有时失去了它原有的特点,而获得名词的某些特点,这种现象叫做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活用后,形容词从意义上不再表示某种性质和状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和状态的人或物。

古文例句: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远地)五)普通名词作状语常见的有以下四种:1)表示方位或处所用名词状语证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或方位。

例句:①既东封___。

(《烛之武》)(在东面)2)表示对人的态度这是用对待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的态度对待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例句:①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3)比喻动作行为的情状用名词所代表的事物的某些特征作比喻来修饰。

例句:①箕踞以骂曰。

(《荆轲刺秦王》)(像箕一样)4)表示工具或凭借用名词状语所表示的事物来说明动作为所用的工具,依据或原料.例句:①函封之。

(《荆轲刺秦王》)(用匣子)六)使动用法例句:①___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使秦师撤退)②(燕王)使使以闻大王。

(《荆轲刺秦王》)(使大王听到)1)名词的使动用法指名词用作动词时,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5.中心语 + 而 + 定语 + 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至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这么大的天下,有多少个呢
翻译要点:要把定语放回中心词的前面
三 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代词谁何奚、安曷胡恶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 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 + 宾 疑问代词 + 动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苏轼〉 则又何羡乎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以膏泽斯民, 使……得到好处
四、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名词活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 主语 认为 宾 语 怎样或 主语 把 宾语 当作什么,
1.形容词用作意动, 形容词不能直接修饰后面的名词
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认为……小
2.名词的意动
如:稍稍宾客其父 把……当作客人
▪ 13、乃我困汝, 困:使……处于困境,使动用法
▪ 14、头发上指, 上:向上,名词活用为状语
▪ 15、吾得兄事之, 兄:像兄弟一样,名词活用为状语
▪ 16、手巾掩口啼 巾: 用手巾 ,名词活用为状语,
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特殊句式 今天的句子,一般是主+状+谓+宾 古代的句子,主语可在谓语后,宾语可在谓 语前,状语可在谓语后,定语可在主语宾语 后,相对今天而言,其语序十分特殊,所以 称为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最常用的词性活用为特定环境临时的词性
一、名词、形容词、动词、数词之间的词性转换
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乳二世
沛公军霸上,
喂奶 驻军
2.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燕赵之收藏, 收藏的珠宝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新的意义这样一类语法现象。

根据考纲要求,我们重点分析以下六种情况:一、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使动用作使动的动词,对宾语含有“使它怎样”或“使它成为什么”的意味,“使动”必须使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发生变化。

1.动词的使动用法在古代汉语里,动词的使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时,后面就带有宾语。

例如: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之归。

“归”,动词的使动用法。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苏轼《石钟山记》)——不能使(之)鸣。

“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例如: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斲(zhuó)而小.之,则王怒。

(《孟子·梁惠王下》)——匠人斫削,把它弄小..,国王恼火。

“小之”是“使它小”的意思。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值,居为奇货。

(蒲松龄《促织》)——“昂其值”是“使其值昂(抬高)”的意思。

3.名词的使动用法令尹南.辕反旆。

(《左传·宣公十二年》)——“南辕”是“使车辕向南”的意思。

以膏泽..斯民。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膏泽”,名词,恩德,带宾语,作动词,为“使……得到好处”的意思。

二、形容词、名词用作意动意动就是形容词、名词带宾语,主观上对宾语含有“感到它怎样”或“把它看作什么”的意味。

1.形容词用作意动例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小鲁”,感到鲁国很小;“小天下”,感到天下很小。

2.名词用作意动例如:友.风而子.雨。

(《荀子·赋》)——“友风”,以风为友;“子雨”,以雨为子。

三、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带宾语例如:籍.吏民,封府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1.判断旬①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②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③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④南冥者,天池也。

⑤妾.洞庭龙君小女也。

⑥吾君,龙也。

⑦道士,乃人也。

⑧昔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也。

2.被动旬①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格式为“动词+于……”。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被动句。

用“见……于……”格式表示被动。

)③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

④今日见辱于长者。

⑤为夫婿所薄。

⑥女佳不幸.为顽童所辱。

3.倒装句(1)宾语前置①而今安在哉(应为“在安”。

)②惟兄嫂是依(“惟……是……”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一种句式。

“兄嫂”是动词“依”的宾语,前置。

范围副词“惟”(或“唯”)加在前置宾语的前面。

“是”加在前置宾语与动词之间.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③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应为“尤何”。

)④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否定句中,代词“我”作宾语,置于动词“若”之前)⑤水击三千里。

(“击”的宾语“水”前置。

)⑥之二虫又何知(“知”的宾语“何”前置。

)⑦背负青天,而莫之天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天阀”的宾语“之”前置。

)⑧洞庭君安在哉(“在”的宾语“安”前置。

)⑨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介词“以”的宾语“奚”前置。

)⑩是何可否之谓乎(“谓”的宾语“何可否”前置。

)(2)定语后置①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少年”的定语“好事”后置。

)②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乡人”的定语“有客于泾阳”后置。

)③时有宦人密视君者(“宦人”的定语“密视君”后置。

)(3)介词结构后置①急于星火(状语后置,即“于星火急”。

)②吾佐董丞相于汴州(状语后置句,应为“于汴州佐董丞相”。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状语后置,应为“于江渚之上渔樵”。

)④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状语后置句。

应为“以其能名之”,意思是“用它的才能命名它(溪),所以叫它‘染溪…。

]⑤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徙”的状语“于南冥”后置。

)<br< p="">⑥问者燕香于鼎(“燕香”的状语“于鼎”后置。

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文言文知识清单(四)——《语文④》第四单元单元说明:高中《语文④》第四单元为古代人物传记单元,有《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3篇古文。

一、成语1.完璧归赵:泛指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给本人。

2.负荆请罪:向人认错赔礼。

3.怒发冲冠:因怒而头发直竖,把帽子都顶起来了,形容非常愤怒。

4.刎颈之交: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也说刎颈交。

5.肝脑涂地:原指在战乱中惨死,后用来表示牺牲生命。

6.人生如朝露:喻指生命的短暂。

7.屈节辱命:失去了节操,又辱没了使命。

8.啮雪吞毡:指为坚持气节而过艰苦的生活。

9.吉凶倚伏:祸福相因。

二、通假字1.可予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堂,朝廷3.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审察4.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通“穆”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6.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句末疑问语气词7.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8.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的毡毯9.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10.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11.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体现,表现12.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13.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14.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15.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16.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聚17.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18.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尊”通“樽”,古代盛酒器19.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

“员”通“圆”,圆周20.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禽”通“擒”,捉拿21.傍行八道“傍”通“旁”,旁边三、古今异义1.拜为上卿古义:授予官职今义:下跪叩头,表示敬意的礼节2.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

古义:忧虑,担心今义:祸害,灾难3.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古义:向人敬酒或献礼今义:长命,年岁4.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古义:内外亲属今义:和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5.请指示王古义:指给……看今义:上级给下级的指令6.于是相如前进缶古义:走上前进献今义:向前行动或发展7.宣言曰:“吾见相如,必辱之。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学习语文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文言基础知识整理(第四、五、六册)一、通假字1.北冥有鱼冥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区别4.而征一国者而通“耐”,能5.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反通“返”6.倾阖城户阖通“合”,全7.昂其直直通“值”.价钱8.手裁举裁通“才”9.翼日进宰翼通“翌”,第二天L0.飨德怀恩飨通“享”,受11.景从云合景通“影”,影子二、虚词1.之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助词,的鹏之徙于南冥也助词,协调音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助词,主谓问取消独立性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之二虫又何知代词,此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其:是……还是,用在选择句中,加强揣测语气3.风斯在下矣斯:则,就4.时则不至则:或5.奚以之几万里而南为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6.恶乎待哉恶:何7.属而和者属:连续、跟着8.信有时哉信:确实9.靡计不施靡:没有10.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耶,表推测语气,大概……吧11.虽连城拱璧不啻也虽:即使啻:止12.未几、斯须既而:都表示时间短暂,“一会儿、片刻”13.少年固强之固:坚持、一定14.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顾:但15.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或:也许16.宁可致意耶宁可:焉能、哪能17.脱获回耗脱:倘18.贵客将自何所至也将:方,刚才三、实词(一)重点实词1.《齐谐》者,志怪者也志:记载2.置杯焉则胶胶:粘,着地3.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决:快速的样子;枪:碰、撞4.而后乃今将图南图:图谋5.而控于地控:投,落下6.小知不及大知及:赶得上。

7.穷发之北穷:荒远的、偏僻发:毛,指草木8.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待:凭借9.下迨蔀屋迨:至蔀:遮蔽光明之物10.置酒交衢间衢:大路11.栉比如鳞栉:木梳; 比:并、排列12.妍媸自别妍媸:美丑13.恐进之亦兴阑矣阑:衰落、消失14.迟月生公石上迟:等候15.不知尚识余言否耶识:记着16.居为奇货居:积,储存17.操童子业,久不售操……业:从事……行业; 售:考取18.宰严限追比比:追征19.成妻具资诣问诣:到……去20.唇吻翕辟翕:合; 辟:开21.有古陵蔚起蔚:草木茂盛的样子,引申为高大22.如被冰雪被:遭受23.气息然然:气息微弱的样子24.审谛之审谛:仔细25.径造庐访成造:到26.则虫集冠集:止,落在27.俾人邑庠邑:县; 庠:学校28.抚军亦厚赉成赉:赏赐29.独是成氏子以蠧贫蠧:蛀虫30.民日贴妇卖儿贴:抵押31.疾逸道左逸:奔跑32.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舅姑:公婆; 御:管束,控制33.唯恐道途显晦显:指看得见的“尘.间”; 晦:指看不见的水府34.吾君方幸玄珠阁幸:驾临35.坐贻聋瞽瞽:瞎子36.远罹构害罹:遭受37.项掣金锁掣:拴38.不遑辞候遑:闲暇39.帝知其冤而宥其失宥:宽恕40.君怃然曰怃然:失望的样子(二)词类活用1.最可觞客觞,名词作动词,劝人饮酒2.吏吴两载吏,名词作动词,任县令3.岁征民间岁:名词作状语,每年4.笼归笼:名词作动词,用笼装5.取儿稿葬稿:名词作状语,用草席裹着6.民日贴妇卖儿日:名词作状语,每天7.成然之/劣之/益奇之然、劣、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8.高其直高:形容词作动词,抬高9.细疏其能疏:名作动,陈述10.有客于径阳者客:名作动,作客,客居四、特殊句式(一)介宾结构后置1.岁征民间。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复习
【周密】古义:严密 今义:周到而细密。
文言句式
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连辟公府不就 (被动句) 果地震(于)陇西 (介词结构后置、省 略句)
讽议(于)左右 (介词结构后置、省略 句)
视事三年。 (省略主语) 验之以事。 (介词结构后置) 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介词结构后置)
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介词结构后置) 因以(之)讽谏(省略句)
天雨雪
名词作动词,下
宜皆降之
使动用法,使……投降
惠等哭,舆归营 名词作动词,抬、扛
•单于壮其节
意动,以…..为壮,认为…..豪壮
•欲因此时降武 使动用法,使….. 投降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 使动用法,使……争斗
•空以身膏草野 名词作使动,使……肥沃
•杖汉节牧羊
名词作动词,执、拄
以状语武 因以时降武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诚甘乐之 羝乳乃得归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同“沾”,
“衿”同“襟”
“决” 同“诀”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表现、体现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请毕今日之驩
“驩”通“欢”,欢乐
词类活用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其一人夜亡
使动用法,使…..归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宠幸
②则幸得脱矣
侥幸
③ 而君亦幸赦臣 幸亏,幸好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 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徒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文言知识归纳

语文人教版必修4第四单元文言知识归纳

请尊重原作,勿盗用11.《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字词知识梳理一、通假字1.可予不:(不,通“否”。

)2.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接受朝拜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3. 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4.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5.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6. 设九宾于廷/乃设九宾于廷(宾,通“傧”,接引宾客的人,傧相)二、古今异义1.请指示王2.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3.明年4.于是相如前进缶5.宣言曰6.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7.传以示美人左右8.王不行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而相如廷斥之/卒廷见相如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③相如奉璧西入秦④怒发上冲冠2.名词作动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②左右欲刃相如③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④乃前曰/蔺相如前曰/秦御史前书曰/于是相如前进缶⑥(令)赵王鼓瑟⑦臣乃敢上璧3.使动用法归璧于赵秦王恐其破璧宁许以负秦曲毕礼而归之臣请完璧归赵大王必欲急臣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相如素贱人,吾羞/且庸人尚羞之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6.形容词作动词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五、文言句式(一)判断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二)倒装句1.状语后置句拜送书于廷(于廷拜送书)而君幸于赵王(君于赵王幸)以勇气闻于诸侯故燕王欲结于君设九宾于廷会于西河外渑池2.宾语前置句何以知之(以何)何以知燕王3.定语后置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三)被动句①而君幸于赵王(于,被)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被)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2.《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武斧子亡功德/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着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必修4文言文知识整理

必修4文言文知识整理

必修4文言文知识整理《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知识整理一、名词作动词1、臣乃敢上璧。

(献上)2、舍相如广成传舍。

(安排……住宿)3、乃使其从者衣褐。

(穿)4、怀其璧,从径道亡。

(怀里装着)5、左右欲刃相如。

((用刀)杀)6、于是相如前进缻。

(走上前)7、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走上前)8、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发出惊讶的声音)9、赵王鼓瑟。

(弹奏)10、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

(向人进酒或献礼)11、廉颇蔺相如计曰。

(商量)12、相如每朝时。

(上朝,朝见)1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侍奉)二、名词作状语1、卒廷见相如。

(在朝廷上)2、而相如廷叱之。

(在朝廷上)3、赵王于是遗相如奉璧西入秦。

(向西)4、怒发上冲冠。

(往上)5、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用言辞)6、间至赵矣。

(从小路)三、形容词作动词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权衡,比较)2、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使……完整的)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重)4、大王必欲急臣。

(逼迫)5、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撞碎)6、秦王恐其破璧。

(撞碎,砸碎)7、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以……为羞)8、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大)9、寡人窃闻赵王好音。

(喜欢)四、使动用法1、宁许以负秦曲。

(使……承担)2、臣请完璧归赵。

(让……完整的)3、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使……回到)4、毕礼而归之。

(使……完毕)(让……回去)5、秦王恐其破璧。

(使……破碎)五、意动用法1、且庸人尚羞之。

(以……为羞)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以……为先)(以……为后)六、古今异义词1、璧有瑕,请指示王。

(今)上级、长辈在处理问题上给下级、晚辈的原则、方法的话或文字。

(古)指点给……看2、于是相如前进缻(今)连词,表后一事紧挨前一事。

(古)在这时。

3、于是相如前进缻(今)向前行动或发展。

(古)上前进献。

4、明年复攻赵(古)第二年。

七、通假字(古今字和通假字)1、臣愿奉璧往使通“捧”2、召有司案图同“按”,审察、察看。

必修四文言文要点整理

必修四文言文要点整理

课本必修四文言文要点整理季氏将伐颛臾一、通假字是谁之过与(“与”通“欤”)二、活用字1.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来动词作使动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使……来动词作使动3.既来之,则安之来,使……来;安,使……安定使动用法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找借口名词作动词5.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名词作动词三、特殊句式1.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2.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3.何以伐为宾语前置4.先王以为东蒙主省略句5.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宾后置6.龟玉毁于椟中被动句,介后7.而谋动干戈于内介宾后置8.虎兕出于柙介宾后置四、重要实词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指用兵。

2.求!无乃尔是过.与?(责备)3.且尔言过.矣(错,犯错)4.是谁之过.与?(过错)5.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列,此处指施展;走向,此处指担任;位,职务)6.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跌倒;搀扶盲人走路的人)7.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痛恨,讨厌;舍弃,回避)8.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忧虑,担忧)9.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倾覆)10.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整治,治理;使动)11.既来.之,则安.之(使动)1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佐)五、重要虚词1.于: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词,对)虎兕出于柙(介词,从)龟玉毁于椟中(介词,在)固而近于费(介词,引出对象)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介词,在)2.以: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把……作为)何以伐为(介词,为,凭)则修文德以来之(连词,来)3.焉:则将焉用彼相矣(何必,哪里)4.而:危而不持,颠而不扶(连词,转折)固而近于费(连词,并列或递进)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连词,转折)不患寡而患不均(并列关系)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转折)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并列)5.之:是谁之过与(助词,的)既来之,则安之(代词,他们)六、古今异义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采取军事行动2.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把他作为3.不患贫而患不安不安:不安定七、一词多义八、译句1. 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被动句[修改版]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被动句[修改版]

第一篇:古代汉语词类活用被动句一、何谓“词类活用”(一) 定义某个词在句中临时改变了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就叫做“词类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将军身被坚执锐。

手剑而叱之。

(《史记·陈涉世家》)2.名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成为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公羊传·庄公十二年》)名词的使动用法《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齐威王欲将孙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戊午上高宗封事》(二)活用和兼类的区别命: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左传·隐公元年》)弃君之命。

(《左传·宣公二年》)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草木有生而无知。

(《荀子·王制》)兼类:固有、固定、经常活用:非固有、临时、偶然3.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的意动用法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主语把宾语看成是友风而子雨。

孟尝君客我。

《荀子·赋篇》名词所表《战国策·齐策》示的人或事物。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二、名词的活用(一)名词用为动词1.名词用为一般动词从左右,皆肘之。

(《左传·成公六年》)左右欲刃相如。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后妃率九嫔蚕于郊,桑于公田。

(《吕氏春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史记·项羽本纪》)晋灵公不君。

(《左传·宣公六年》)(二)名词作状语我们在教室上课。

我们明天爬泰山。

1.表示行为动作的方位或处所大月氏复西走。

(《汉书·张骞传》)范雎至秦,王庭迎。

赵襄王郊迎甘罗。

(《战国策·范雎说秦王》)(《史记·甘茂列传》)2.表示行为动作的工具或依据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中山狼传》)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文言文五种特殊句式和四类词类活

文言文五种特殊句式和四类词类活

参考译文:从前弥子瑕被卫国君主宠爱。按照卫国的法律,偷驾君车的 人要判断足的罪。不久,弥子瑕的母亲病了,有人知道这件事,就连夜通 知他,弥子瑕就诈称君主的命令驾着君主的车子出去了。君主听到这件 事反而赞美他说:“多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病竟愿犯下断足的罪行!”弥 子瑕和卫君到果园去玩,弥子瑕吃到一个甜桃子,没吃完就献给卫君。
卫君说:“真爱我啊,自己不吃却想着我!”等到弥子瑕容色衰退,卫君
对他的宠爱也疏淡了,后来得罪了卫君。卫君说:“这个人曾经诈称我 的命令驾我的车,还曾经把咬剩下的桃子给我吃。”弥子瑕的德行和当
初一样没有改变,以前所以被认为孝顺而后来被治罪的原因,是由于卫
君对他的爱憎有了极大的改变。
三、倒装句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补+定+宾+补”。但
解析:(1)句翻译时注意判断句的标志“者”“者也”和“行”“施” 等实词;(2)句翻译时注意判断句的标志“则”“非……也”和“陵” “摄”“训导”“移”等实词。 答案:(1)教育感化这件事,是从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加影响的。 (2)夫虽仁义而妇要欺侮,那就是天生的凶恶之人,要用刑罚杀戮来使他 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能改变了的。
一、判断句 文言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 断的句子。常见文言判断句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形式 ……者,……也 ……者也 ……也 ……者,…… ……,…… 例句 ①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 . . ②亚父者 ,范增也 。(《鸿门宴》) . . ①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晏子使楚》) .. ②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 ..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烛之武退秦师》) . 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 . ①柳敬亭者 ,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 ②粟者 ,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 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2025年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考点清单:文言句式之被动句

2025年高中语文文言文基础考点清单:文言句式之被动句

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一)有标志的被动句【一个标识词的被动句】1.用介词“于”表示被动。

其语法结构为“受事者(有时省略)+谓语动词+于+施动者”(1)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句意: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2)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师说》)句意: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

(3)舜发于畎亩之中。

(《孟子·告子下》)句意: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

(4)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句意: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

(5)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句意:赵国强,燕国弱,而您受宠于赵王。

(6)使不辱于诸侯。

(《廉颇蔺相如列传》)句意:为了使相如在诸侯面前(不因地位低微)被侮辱。

(7)圣人不凝滞于物。

(《渔夫》)句意: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任何事物拘泥。

(8)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五代史伶官传序》)句意: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

(9)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报任安书》)句意:至于被正义和公理所激奋的人,则不是这样。

(10)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五人墓碑记》)句意:被正义激发而死在这里的人。

(1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赤壁赋》)句意: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1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句意: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

2.用“见”或“见……于……”表示被动。

其语法结构为“受事者(有时省略)+见+谓语动词”(1)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句意:秦国的城池恐怕不可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2)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屈原列传》)句意: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3)百姓之不见保。

(《齐桓晋文之事》)句意: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

高三文言文词类活用

高三文言文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一、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左右欲刃相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二、受副词“遂、弗、不、皆、已”等修饰的名词用作动词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皆指目陈胜范增数目项王1、云霏霏兮欲雨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三、“所”字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置人所罾鱼腹中四、名词用在代词“之、尔、我、汝、其”等前面用作动词。

一狼洞其中驴不胜怒,蹄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今王鼓乐于此五、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则前名词或后一名词用作动词1、朝歌夜弦2、晋军函岭,秦军氾南。

3、朝服衣冠4、籍吏民,封府库。

练习杖汉节牧羊。

寻向所志。

二月草已芽。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

规律总结:能愿动词后的名词代词前的名词名词后的名词副词后的名词翻译方法:名词作状语一、表示时间1、时汉连伐胡。

2、日侍坐备顾问。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日、月、岁”在动词前作状语,含有“每日、每月、每年”之意。

用在形容词前,含有“一天天”意思。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表示比喻,可译为“像••一样”、“像••似的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5.常以身翼蔽沛公。

三、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用(以、靠)••••••”等。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惠等哭,舆归营。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译为“向(朝、往)•”、“从(在、当)•”1、童子隅坐而执烛。

2、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1、面署第一2、刘备周瑜水陆并进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3、孔子东游。

七、表示对人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①稍稍宾客其父②吾得兄事之练习:指出下面句子中活用为状语的名词,并解释。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实词1. 古今异义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词义缩小:如“臭”,古义指气味,今义指难闻的气味。

词义转移:如“走”,古义指跑,今义指行走。

2. 一词多义本义:词最初的、最基本的意义。

引申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比喻义:用打比方的方法形成的新的意义。

3. 通假字同音通假:如“蚤”通“早”。

形近通假:如“说”通“悦”。

4. 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名词用作动词,意为“驻军”。

名词作状语:如“吾得兄事之”中的“兄”,名词作状语,意为“像兄长一样”。

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追亡逐北”中的“亡”“北”,动词用作名词,意为“逃亡的人”“败逃的人”。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与……交好”。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的“坚”“锐”,形容词用作名词,意为“坚固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二、虚词1. 而表并列:如“蟹六跪而二螯”。

表递进: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承接:如“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表转折: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假设: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表修饰:如“吾尝跂而望矣”。

2. 何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为什么”等。

副词,“多么”。

3. 乎表疑问语气:“吗”“呢”。

表测度语气:“吧”。

表感叹语气:“啊”“呀”。

介词,“于”。

4. 乃于是,就。

才。

竟然。

是,就是。

代词:人称代词(他、她、它、他们)、指示代词(这、那)。

副词:表推测(大概)、表反问(难道)、表祈使(一定)、表商量(还是)。

连词:表假设(如果)、表选择(是……还是……)。

6. 且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而且)、表让步(尚且)。

副词:“将要”“暂且”。

7. 若动词:“像”“比得上”。

代词:“你”“你们”“这样”。

连词:“如果”“或者”。

8. 所与“为”组成“为……所……”表被动。

高中语文必修课文言文-4-词类活用和被动句

高中语文必修课文言文-4-词类活用和被动句

第四部份词类活用和被动句一、词类活用1、名词、形容词、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例:(1)距关,毋内诸侯。

译: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的军队进来。

(“内”通“纳”,动词,作使动词,“让诸侯进来”司马迁《史记.鸿门宴》例:(2)秦时与臣游,項伯杀人,臣活之。

译:秦朝的时候,他与我有交往,他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

(“活”,动词,作使动词,“使之活”)《鸿门宴》例:(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译:第二天,沛公带着一百多人马来拜见项王(“从”,动词,作使动词,“使………跟从”)《鸿门宴》例:(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译:我听说要想树木长得高,必然要使它的根稳固。

(“固”,形容词,作使动词,“使………稳固”《谏太宗十思疏》例:(5)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译:(辞采)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是文辞宗主孟学士(“腾”,动词,作使动词,“使蛟腾”。

“起”,动词,作使动词,“使凤飞起“王勃《滕王阁序》例:(6)安能屈好汉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译:怎么能让好汉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愤慨,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屈”,动词,作使动词,“使好汉屈”张溥《五人墓碑记》例:(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悲伤哭泣。

(“舞”和“泣”都是动词作使动词,是“使…….起舞”,“使…….哭泣”苏轼《赤壁赋》例:(8)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译:最终秦王在朝廷上接见了蔺相如,行完大礼以后就让他回赵国了。

(“归”,动词,作使动词,“使之归”。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9)宁许以负秦曲译:宁肯承诺(给秦国璧),来使秦国担当理亏的责任。

(“负”,动词,担当,作使动词,“使秦担当”)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例:(10)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译:就实施文教和德政招他们回来,已经让他们回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生活。

(两个“来”和一个“安”都是动词,作使动词,(“使之来”“使之安”)例:(11)不然不能继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归类:词类活用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归类:词类活用

高三文言文复习(2009.11)文言文知识归类(四) 词类活用指出加点词属何种词类活用并解释之。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担负2.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使……完好3.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重(形作动)4.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逼迫(形作动)5.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使……破损;用婉言(名作状)6.舍.相如广成传舍。

安置(名作动)7.(相如)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归.璧于赵。

穿衣(名作动);藏在怀里(名作动);使……归还8.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在朝廷上(名作状);让……回去(使动)9.左右欲刃.相如。

用刀杀(名作动)10.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上朝(名作动)11.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以……为羞12.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把……放在前(后)13.号千有余邸。

号称(名作动)14.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以……为小(形意动)16.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振动(名作动)17.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使……鸣(发出声音)18.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乘船(名作状)19.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凭眼,凭耳(名作状)20.枹.止响腾。

敲打(名作动)21.矢交坠兮士争先。

..当先锋(形作动)........22.霾两轮兮絷.四马。

用绳子系住(名作动)23.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施恩德(名作动)24.且贰.于楚也。

有贰心(名作动)25.近世寇来公豪侈冠.一时。

位居第一(名作动)26.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使……亏损27.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损害(形作动)28.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

取直(形作动);使……弯曲2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走得快;游水30.木受绳.则直。

用木绳量过(名作动)31.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称王(名作动)32.项伯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善(形作动)33.项伯杀人,臣活.之。

高二语文知识点:必修四词类活用.doc

高二语文知识点:必修四词类活用.doc

2021年高二语文知识点:必修四词类活用:文言文是以古口基的面,在古代文言文与口的差异微乎其微。

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面言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期的口基而形成的面。

因此起来稍微有一些困,下面沙新方的小就介一下必修四中的特殊文言句式,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

1、舍相如广成舍(舍:名作,安置住宿)2、左右欲刃相如(刃:名作,用刀)3、乃使从者衣褐(衣:名作,穿)4、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名作状,在朝廷上)5、故令人持璧,至矣 (:名作状,从小路)6、完璧(完:使用法,使⋯⋯完整)6、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用法,使⋯⋯破碎)7、宁以秦曲(:使用法,使⋯⋯承担)8、礼而之(:使用法,使⋯⋯回去)9、且庸人尚羞之(羞:意用法,以⋯⋯羞耻)10、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意用法,以⋯⋯先;后:以⋯⋯后)11、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容作,尊重 )12、不知将之至此也(:形容作,待 )13、于壮其(壮:形容的意用法,以⋯⋯壮,⋯⋯壮。

)14、常能伏弩射之(弩:名作状,用弩弓 )14、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生得:被活捉)15、蒙斧,甘之(:形容的意用法,以⋯⋯。

15、欲因此降武(降:使⋯⋯投降)16、空以身膏草野,复知之!(膏:使用法,使⋯⋯滋肥美)17、反欲斗两主(斗:使用法,使⋯⋯相斗)18、于愈益欲降之(降:使用法,使⋯⋯投降)19、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苦:形容作,折磨)20、天雨雪(雨:名作,下)21、羝乳乃得(乳:名作,生子)22、杖牧羊(杖:名作,,拄)23、武能网,檠弓弩(网:网;檠:用檠正)24、惠等哭,(:名作,抬,扛 )25、大将奇其才,累召不。

(奇:⋯⋯奇)26、宦官惧其已,皆目共之。

(目:眼色)。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被动句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被动句

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被动句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被动句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被动句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见句式被动句由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被动句所谓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说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现代汉语一般用被引进主动者,但文言文表被动的方式较多,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用于为为所见被字表被动句。

第二种情况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来推断。

(一)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A、靠于引进主动者。

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译: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B、在动词前加见,表被动。

1、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译:而燕国被欺凌的耻辱就可以除掉了。

(《鸿门宴》)2、渐见愁煎迫。

译:渐渐被(顾念母亲从此孤独无靠的)忧愁煎熬压迫。

(《孔雀东南飞》)C、在动词前加介词为,表被动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译:父亲、母亲和宗族,全被杀戮或没收为官奴了。

(《荆轲刺秦王》)2、吾属今为之虏矣!译: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鸿门宴》)D、用为所或为所连用结构,表被动。

1、为仲卿母所遣。

译:被焦仲卿的母亲休弃。

(《孔雀东南飞》2、吾属今为之所虏矣。

译:我们这些人都会被他俘虏。

(《鸿门宴》)3、若属皆且为所虏!译:你们这些人都将被被他所俘虏!(《鸿门宴》)E、用被表被动。

1、今日被驱遣。

译:今日被休弃。

(《孔雀东南飞》2、仍更被驱遣。

译:想不到还要被驱遣。

(《孔雀东南飞》3、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译:秦王又击杀荆轲,(荆轲)受了八处伤。

(《荆轲刺秦王》)(二)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

1、妇女无所幸。

译:妇女没有被宠幸。

(《鸿门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部分词类活用和被动句一、词类活用1、名词、形容词、动词活用为使动词例:(1)距关,毋内诸侯。

译: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的军队进来。

(“内”通“纳”,动词,作使动词,“让诸侯进来”司马迁《史记.鸿门宴》例:(2)秦时与臣游,項伯杀人,臣活之。

译:秦朝的时候,他与我有交往,他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

(“活”,动词,作使动词,“使之活”)《鸿门宴》例:(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译:第二天,沛公带着一百多人马来拜会项王(“从”,动词,作使动词,“使………跟从”)《鸿门宴》例:(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译:我听说要想树木长得高,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

(“固”,形容词,作使动词,“使………稳固”《谏太宗十思疏》例:(5)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译:(辞采)如蛟龙腾空,凤凰飞起,那是文辞宗主孟学士(“腾”,动词,作使动词,“使蛟腾”。

“起”,动词,作使动词,“使凤飞起“王勃《滕王阁序》例:(6)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译: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在墓道上紧握手腕表示愤慨,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叹呢?(“屈”,动词,作使动词,“使豪杰屈”张溥《五人墓碑记》例:(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译: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伤心哭泣。

(“舞”和“泣”都是动词作使动词,是“使…….起舞”,“使…….哭泣”苏轼《赤壁赋》例:(8)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译:最终秦王在朝廷上接见了蔺相如,行完大礼之后就让他回赵国了。

(“归”,动词,作使动词,“使之归”。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9)宁许以负秦曲译:宁肯答应(给秦国璧),来使秦国担当理亏的责任。

(“负”,动词,担当,作使动词,“使秦担当”)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例:(10)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译:就施行文教和德政招他们回来,已经让他们回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生活。

(两个“来”和一个“安”都是动词,作使动词,(“使之来”“使之安”)例:(11)否则不能继先烈遗志且光大之。

孙文《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光大”在此作使动词,“之”是它的宾语,使它光大的意思例;(12)艰难苦恨繁霜鬓译:备尝艰难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的白发日渐多起来。

(“繁’,形容词,作使动词,“使……..繁)杜甫《登高》2、形容词、名词等活用为意动词例:(1)襟三江而带五湖译: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滕王阁序》(“襟”和“带”都是名词,本句都做意动词,“以……为襟”“以……为带”。

)、例:(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译:出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师”,名词,作意动词,“以之为师”《师说》例:(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译: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却低于圣人也很多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耻”,形容词作意动词,”“以……为耻辱”《师说》例:(4)侣鱼虾而友麋鹿译:与鱼虾结伴,以麋鹿为友苏轼《赤壁赋》(“侣”和“友”都是名词,在本句中都作意动词,“以……为侣”,“以……为友。

)例:(5)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译:即使是平庸的一般人尚且对这种情况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 (“羞”,形容词,作意动词,“以之为羞”)《廉颇蔺相如列传》例:(6)粪土当年万户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作如粪土一样《沁园春·长沙》(“粪土”,名词,作意动词,“以……为粪土”)例:(7)望西山,始指异之遥望西山,才指点着它并且感到它的奇异。

(异,形容词,作意动词,“以之为异”)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例:(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后代的人哀叹他们而不引以为鉴,也会使更后带的人又哀叹后代的人了。

(“鉴”,动词借鉴,作意动词,“以……为鉴”例:(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译:越过别的国家(指晋国)而以远方的郑国作为自己的边界,您知道那是很难做到的。

(“鄙”,名词,边界,作意动词,“以……为鄙”)《烛之武退秦师》例:(1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译:本来知道把死生视为一体是荒诞的,把长寿的彭祖与短命的人等量齐观是妄造的王羲之《兰亭集序》(“一”,一体,名词,作意动词,“以……为一”;“齐”,名词作意动词,“以……为齐”3、形容词、动词活用为“为动词”。

例:(1)而世又不能死节者比译; 而世人又不能把我跟为气节而死的人相比《报任安书》(“死节”,为气节而死。

“死”作“为动词”)例:(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起义》译:现在逃亡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都是死,就让我们(举起大旗起义)为国而死不可以吗? (“死国可乎”中的“死”,动词,作“为动词”,为国而死。

)4、名词作状语例:(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译:向西可望见夏口,向东可望见武昌,山川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是曹操被周郎打败的地方吗? (“西”和“东”都是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的意思。

)例:(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译:(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走向灭亡。

《六国论》(“日”和“月”都是名词,作状语,“天天”“月月”的意思。

)例:(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译:把宝鼎当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当作泥块,把珍珠当作沙粒石子。

(“鼎”“玉”“金”“珠”都是名词,都做作状语,“把鼎当做”“把玉当作”“把黄金当作”“把珍珠当作”的意思。

)例:(4)人皆得以隶使之译:人人都能够像对待奴仆一样驱使他们《五人墓碑记》(“隶”,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隶一样”)例:(5)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译:你替我(把他)请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那样对待他。

(“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那样”)《鸿门宴》例:(6)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鸿门宴》译:项伯也拔出剑来舞剑,常常用自己的身体像翅膀一样掩护着沛公。

(“翼”,翅膀,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例:(7)秋水时至。

译:秋水按季节时令来到了。

《庄子·秋水》(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的意思。

)例:(8)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译:我妻子去世那一年是她亲手栽种的。

《项脊轩志》(“手”,名词,作状语,“亲手”的意思)例:(9)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视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凭着秦王这样的威势,我蔺相如还在朝廷上当众叱责他(“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廷上”)5、名词用作普通动词例:(1)五十岁可以衣帛矣。

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

《寡人之于国也》(“衣”,名词,用作动词,穿衣。

特征是名词带了宾语,则名词活用为动词。

“衣”读四声。

)例:(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译: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她)给两代人喂过奶吃。

(“乳”,名词,活用为动词,“喂奶”的意思。

)《项脊轩志》例:(3)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译: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南。

(两个“军”都是名词,都活用为动词,“驻扎”的意思。

) 《烛之武退秦师》例:(4)范增数目项王译:范增几次用眼示意项王《鸿门宴》( “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示意,看”的意思。

当名词前有副词修饰时,则此名词活用为动词。

本句中,“数”,音shuo,四声,“屡次”讲,作副词,修饰“目”。

)再如成语“单丝不线”“孤木不林”中“线”和“林”,有副词“不”修饰,都活用为动词。

例:(5)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译:借助于船只的人,并不一定会泅水,但却能横渡江河。

(“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泅水。

名词前有能愿动词修饰,则活用为动词。

)例:(6)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张溥《五人墓碑记》这五个人的死,距现在建墓安葬,时间只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墓”,名词,活用作动词,“建墓”的意思。

当名词和动词或者形容词,中间用“而”相连接时,名词活用为动词)例:(7)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译:项羽的一把大火,可怜富丽堂皇的阿房宫就被烧成了一片焦土。

(当全句没有动词做谓语时,则其中的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焦土”,名词, 活用为动词,烧成焦土的意思,此句是被动句,被烧成了焦土。

《阿房宫赋》二、被动句1、用“见”表示被动的句子。

例:(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楚辞·渔父》译:世人全都肮脏浑浊,只有我干净,人人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2、用“见……于”的格式表示被动的句子。

例:(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秋水》译:我要是不来到你的门前,那就危险了。

我将长久地被有博大学问的人所耻笑了。

(“见笑”是被耻笑,由“于”引出“大方之家”)例:(2)臣诚恐见欺于大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我确实怕被大王欺骗而辜负了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回到赵国了。

(“见欺”是“被欺骗”,“于”引出主动者“王”)3、用“为”、“于”和“为……所”的格式表示的被动句。

例:(1)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史记·屈原列传》译:丢掉了六个郡的地盘,自己(指楚怀王)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

(“为”作“被”)例:(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译:(那个时候)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而且您又被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同您结交。

(第一个“于”相当于“被”)例:(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第二个“为”相当于“被”) 苏洵《六国论》例:(4)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译:被(北兵)巡逻船盘查,差点儿投水葬身鱼腹而死。

(“为”相当于“被”)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4、无任何标记特征的被动句。

例:(1)洎牧以馋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苏洵《六国论》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

(这种被动句,需从前后文意加以细心钻研做出判断。

)例(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归有光《项脊轩志》译:轩子总共四次遭受火灾,而能不被烧毁,大概是有神明保护吧。

例(3)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论书册以舒其愤。

司马迁《报任安书》译:就像左丘明双目失明,孙膑截去双足,终究不能被当权者重用,便隐退著书立说,来抒发心中的愤懑。

(“终不可用”是“终不可被用”,即“最终不能被重用”)5、直接用“被”字表示被动,同现代汉语。

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译:诚信却被怀疑,忠心耿耿反而被诽谤,他能没有怨恨吗? 司马迁《屈原列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