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第5课时(牛一律、力的合成、平衡)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3章(第5课时)《力的合成》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第五课时力的合成
探究一合力与分力关系的理解 1.合力与分力的三性
2.合力与分力间的大小关系 当两分力 F1、F2 大小一定时, (1)最大值: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F=F1+F2,方向与 两力同向;
(2)最小值:两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F=|F1-F2|, 方向与两力中较大的力同向;
(3)合力范围:两分力的夹角 θ 不确定时,合力大小随夹 角 θ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合力大小的范围是:
|F1-F2|≤F≤F1+F2.
特别提醒:(1)合力是各个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受力 分析时不能同时分析合力和分力.
(2)合力不一定比分力大,它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 分力小,还有可能等于分力大小.
的合力范围之间的时候,这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就等于零.
解析:可以先将任意两个力求合力,比如将 6 N 和 7 N 的力求合力,合力的范围是 1 N 到 13 N,因此如果将这个合 力再和 12 N 的力合成,合力的范围应该是 0 N 到 25 N,所以 选项 B、D 是正确的.
答案:BD
(5)当 θ=180°时,合力 F=|F1-F2|,合力小于较大分力, 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较小分力.
变式 训练
1.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 ) A.合力大小可能比两个分力的大小都大,可能都小, 也可能比一个分力大,比另一个分力小 B.合力大小一定大于两个分力大小之和 C.合力大小一定小于两个分力大小之和 D.合力大小一定大于一个分力的大小,小于另一个分 力的大小
解析: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是不确定关系, 合力大小可能比两个分力的大小都大,可能都小,也可能 比一个分力大,比另一个分力小,还有可能与分力大小相 等,A 对,B、C、D 错.
必修一1《力的合成》张华PPT课件
2021/2/26
琼山中学 张华
19
▪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和步骤可减小实验 误差?( )
▪ (A)两个分力F1和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 (B)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尽量大些 ▪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微长一些
▪ (D)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 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刻度
2021/2/26
琼山中学 张华
3
一、 合力和分力
如果一个力F产生的效果跟原来几个力(F1、F2……) 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F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而那几个力(F1、F2……)就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说明:在实际问题中,就可以用这个力来代替那几 个力,这就是力的等效代替。但并不是物体又多受 了一个合力。
2021/2/26
琼山中学 张华
20
课堂小结
对于同一物体产生相同的效果
已知分力
求解
合力
力的合成 仅对于共点力的合成 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 适用于一切矢量的合成
以两个共点力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
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同向。
8
(3)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如果力F1、F2不在同一直线上,它们 的合力大小还是代数的相加减吗?
F1
F2
F
2021/2/26
琼山中学 张华
9
(4)、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在白板上做合力与分力的等效实验, 请下面的同学们认真观察。
通过作图让学生明白互成角度的两个力 的合成满足一定的法则。
2021/2/26
解: 方法一:(作图法)
注意:要有标度,要按比 例作图,虚实线要划清
高一物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 第五节《力的合成》(教科版)
授课年级高一课题课时2.5 力的合成课程类型新授课课程导学目标[来源:Z&xx& ][来源:学。
科。
网Z。
X。
X。
K] 目标解读[来源:学*科*网][来源:Z#xx#k.Com]1.从力的作用效果出发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
[来源:学科网ZXXK]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知道它是矢量合成的普遍规律;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合力。
3.知道合力的大小与分力之间夹角的关系。
[来源:学。
科。
网Z。
X。
X。
K][来源:学科网ZXXK]4.初步了解物理学研究方法——等效法。
[来源:学.科.网Z.X.X.K]学法指导本节知识的学习首先要理解等效,其次是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
课程导学建议重点难点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教学建议本节内容需要安排2个课时教学,若自主学习安排在课外,建议用30~35分钟,安排在课内则只用20分钟左右。
通过教材中的“讨论交流”和“图2-5-3”复习合力、分力、力的合成及共点力的概念;重点在于探究平行四边形定则,注意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通过“互成直角的两个力的合成”和最后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
课前准备研读教材,估计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疑难点,在导学案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准备课堂演示的实验器材或视频资料。
导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教室外面有一桶水,我们可以叫两个力气较小的女同学去把它提进来,我们能否叫一个男同学去提进来呢?他们的力的作用效果怎么样?给水桶的作用力有什么关系呢?男同学给水桶的力是两个女同学所给的合力。
那么如何来求这个合力?合力与分力之间有什么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讨论的问题。
图片展示第一层级研读教材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双色笔,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
通读教材,作必要的标注,梳理出本节内容的大致知识体系。
PPT课件呈现学习目标完成学案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和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
6第六讲第1章力与平衡之五力的合成与平衡
第六讲第1章力和平衡第5节力的合成与平衡一、基础知识提升1、二力平衡的定义及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比较:比较一对平衡力相互作用力不同点在同一个物体上在不同物体上一个力消失后,另一个力可能仍存在同时存在,同时消失不一定是同一种性质的力一定是同一种性质的力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3、合力的概念:(1)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
(2)如果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称为力的合成,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3)如果已知合力和几个分力,求另外的分力,叫做力分解。
(4)力的合成与分解是两个互为相反的运算。
4、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1)若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其合力大小为二力之和,合力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
(2)若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其合力大小为二力之差,合力的方向与较大的分力的方向相同。
二、例题例1、某同学静立在磅秤上,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确支持力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D、磅秤的重力与人的重力例2、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合力为400N,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为300N,则另一个力的大小为:A、一定是100NB、一定是700NC、可能是700ND、可能是800N例3、如图所示,A、B、C三物块叠放在一起,B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F1=12N,C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2=18N,它们均静止,求:(1)B对A的摩擦力f BA;(2)C对B的摩擦力f CB;(3)地对C的摩擦力f地C。
例4、某同学用400N竖直向上的力提质量为50kg,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物体所受合力为。
课时规范练5 力的合成与分解
课时规范练5力的合成与分解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7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10分,选对但不全的得5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力恰好围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且三个力的大小关系为F1<F2<F3,则下列四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解析:由矢量合成法则可知,A图的合力为2F1,B图的合力为0,C图的合力为2F3,D图的合力为2F2,因F3最大,故选C。
答案:C2.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只受一个拉力F1作用时,其伸长量为x,当弹簧同时受到两个拉力F2和F3作用时,其伸长量也为x,现对弹簧同时施加F1、F2、F3三个力作用,其伸长量为x',在此过程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则以下关于x'与x的关系正确的是()A.x'=xB.x'=2xC.x<x'<2xD.x'<2x解析:弹簧同时受两个拉力F2、F3作用时,作用效果相当于只受一个拉力F1作用,所以对弹簧同时施加F1、F2、F3三个力作用时,其伸长量为x'=2x,B对。
答案:B3. (2013·上海四区二模)如图所示,作用于坐标原点O的三个力平衡,已知三个力均位于xOy平面内,其中力F1的大小不变,方向沿y轴负方向;力F2的大小未知,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关于力F3的判断正确的是()A.力F3只能在第二象限B.力F3与F2的夹角越小,则F2与F3的合力越小C.力F3的最小值为F1cos θD.力F3可能在第三象限的任意区域解析:因三力平衡,所以三个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力F3只能在F1与F2之间的某个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上,可能在第二象限,也可能在第三象限内F2的反向延长线上方,A、D错;由于三力平衡,F2与F3的合力大小始终等于F1的大小,B错;利用力的合成可知当F1、F2的合力F与F2垂直时合力F最小,等于F1cos θ,由F3=-F可知,C对。
【最新】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五章力与平衡 第一节力的合成 (共33张PPT)
合力F的方向与其中某一个分力
夹角为: tanα =
的
B、若两个分力大小相等时,平行四边形
是菱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合力F的大小为:F = 2× 为: α = 和 cosα 的夹角 合力F的方向与其中某一个分力 夹角的一半。
例:两分力F1和F2大小相等,求:
60o 时,合力多大? 1.夹角θ 为
(1)、内容表述: 研究表明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时, 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内容: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时,可以用 表示这两个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 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 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 定则. F2 F
大小:长度
o
θ
方向:角度
F1
(2)应用:求合力
2. 合力、分力:一个力产生的效果如果能 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时产生的 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原来的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
F F1 O. F2 O.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
3.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方法, 叫做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已知合力的大小方向,求几个分 力的大小方向的过程或方法,叫做力的分解。
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等效
替代的关系,关键是“等效替代”。
上一页 下一页
目 录 退 出
例:两个共点力间的夹角是90º ,力的大小分别为90 N 和120 N,试用作图法和计算法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解:(1)作图法
如图所示,量得合力的大小为 150 N, 合力F 与F 1 的夹角为53º 。 (2)计算法
结论: F1和F2大小一定,夹角θ 增大则F减小(θ 减小则F增大) F取值范围:|F1-F2|≤ F≤ F1+F2 1. 当 = 0º 时,F F1 F2 ,合力最大。 2. 当 = 180º 时,F | F1 F2 | ,合力最小。 合力可(大于\等于\小于)一个分力
力的合成与平衡条件
力的合成与平衡条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力的作用无处不在。
无论是推动一辆车、举起一个重物,还是保持身体的平衡,都涉及到力的作用。
而要深入理解这些现象,就不得不提到力的合成与平衡条件这两个重要的概念。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力的合成。
简单来说,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力来等效地代替这几个力,这个力就叫做这几个力的合力。
比如说,一个人在水平方向用 10 牛的力拉一个物体,同时在垂直方向用 5 牛的力向上提这个物体,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就不是简单地把它们的数值相加,而是要根据一定的规则来计算。
力是一个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所以力的合成不能像算数加法那样直接把数值相加。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我们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来计算它们的合力。
假设一个力的大小是 F1,方向与 x 轴的夹角是θ1,另一个力的大小是 F2,方向与 x 轴的夹角是θ2。
那么在 x 轴方向上,合力的分量就是F1cosθ1 +F2cosθ2;在 y 轴方向上,合力的分量就是F1sinθ1 + F2sinθ2。
最后,通过勾股定理就可以求出合力的大小,而合力的方向可以通过反正切函数来确定。
力的合成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比如,在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吊起重物时,钢索上的拉力就是多个方向的力合成的结果。
在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的发力也是多个肌肉群产生的力的合成。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力的平衡条件。
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而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它上面的力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就是二力平衡的条件。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那么这些力的合力必须为零。
也就是说,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为零,在垂直方向上的合力也为零。
例如,一张桌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它受到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
力的平衡与力的合成
力的平衡与力的合成
力的平衡与力的合成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则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如果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则物体将加速运动或改变方向。
力的平衡发生在物体所受的所有力合力为零时。
简单来说,物体所受的力与它所施加的力相互抵消,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力的平衡:
ΣF = 0
其中ΣF表示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的矢量和。
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
当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可以通过矢量的代数和进行合成。
合成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使用矢量加法来计算。
当合成力是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力的合成计算时,需要考虑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使用矢量加法可以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从而简化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力的平衡和力的合成是物理学中基础而重要的概念。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解决与力相关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概念来优化设计和解决各种工程问题。
总结起来,力的平衡是指合力为零时物体的状态,而力的合成是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等效力。
什么是力的合成与平衡
什么是力的合成与平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力无处不在。
当我们推一个箱子、拉一扇门、举起一个重物时,都在与力打交道。
但你是否想过,当多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这就涉及到力的合成与平衡的知识。
首先,咱们来聊聊力的合成。
简单来说,力的合成就是把几个力当作一个整体来看,求出它们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当于一个什么样的力。
比如说,你在水平方向用 5 牛的力拉一个物体,同时你的朋友在同一方向用 3 牛的力拉这个物体,那这两个力的合成效果就相当于一个 8 牛的力在拉这个物体。
这就是力的合成中最简单的情况:当几个力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时,它们的合力大小就等于这几个力的大小之和。
但要是这几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呢?这时候就得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来计算合力了。
假设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一个大小为 F1,方向朝东偏北 30 度;另一个力大小为 F2,方向朝东偏南 45 度。
我们以这两个力为邻边作一个平行四边形,那么从物体所在位置出发的对角线就表示这两个力的合力。
这个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来。
力的合成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比如建筑工人在吊运重物时,常常会使用多个绳索,每个绳索都对重物施加一个拉力。
通过计算这些力的合成,就能确保重物能被安全、平稳地吊起。
接下来,咱们再说说力的平衡。
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而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条件就是受到的合力为零。
想象一下,一个吊灯用绳子悬挂在天花板上静止不动。
这个吊灯受到向下的重力,同时绳子对它有向上的拉力。
因为吊灯静止,所以重力和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这就是力的平衡。
再比如,一辆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汽车受到向前的牵引力、向后的摩擦力、向下的重力以及地面向上的支持力。
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几组力相互平衡,使得汽车能够保持匀速行驶。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第2章5力的合成教案教科版必修1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其改进。
-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作业,巩固力的合成知识。
拓展学习:利用拓展资源,加深对力的合成应用的理解。
反思总结: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方法。
-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
-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对力的合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其物理学科素养。
通过反思,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理解力的合成概念,掌握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 学会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解决实际问题。
- 在反思和总结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方法,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课堂表现:
-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展现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 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认真观察、记录数据,对力的合成原理有了直观的认识。
- 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力的合成实验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 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了尊重他人意见,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创新与拓展: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力的合成相关问题进行创新性思考。
- 利用拓展资源,拓宽了知识视野,提高了解决复杂物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馈
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5章第1节力的合成教案鲁科版必修1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力的合成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教学资源拓展
(一)拓展资源:
1. 经典物理学著作:推荐学生阅读经典物理学著作,如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等,以了解力的合成概念在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Another area for improvement was the level of student engagement during the interactive activities. While most students participated actively, there were a few who seemed disengaged. To encourage greater participation, I plan to design more interactive and hands-on activities, such as group discussions and practical experiments. This will not only make the lesson more enjoyable for students but also help them to develop important skills such as critical thinking and problem-solving.
4. 互动教育平台:引导学生利用互动教育平台,如PhET互动 simulations等,进行力的合成相关实验和模拟,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拓展建议:
[优选]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五节力的合成与分解课件
F
α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高学一年物高理一人物教理版人必教修版第(一)册推课荐件必第修五第节一力册的课合件成第与三分章解第课五件节p力pt 的优合质成说 与课分稿解( (精第选二) 课)推 荐课件 (最新 版本) 推荐
O
F1 = 32 N
大小
方向
根据合力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 切值0.73,查表得出对应的角 度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高学一年物高理一人物教理版人必教修版第(一)册推课荐件必第修五第节一力册的课合件成第与三分章解第课五件节p力pt 的优合质成说 与课分稿解( (精第选二) 课)推 荐课件 (最新 版本) 推荐
一、平行四边形定则
定量求解合力
作力的图示
F2 = 44 N
力的合成与分 解(第二课时)
温故
力的合成
分力
思想:等效替代 合力
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分解
一、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行四边形定则 在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两
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高一物理人教 版必修 第一册 课件第 五节力 的合成 与分解 课件ppt 优质说 课稿( 精选)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高一物理人教 版必修 第一册 课件第 五节力 的合成 与分解 课件ppt 优质说 课稿( 精选)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高学一年物高理一人物教理版人必教修版第(一)册推课荐件必第修五第节一力册的课合件成第与三分章解第课五件节p力pt 的优合质成说 与课分稿解( (精第选二) 课)推 荐课件 (最新 版本) 推荐
一、平行四边形定则
【新教材】新鲁科版必修一 5.1力的合成 课件(5)
播放
等效替代
等效替代
练习: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 N,方向竖
直向上.求这两个力的力的平行四边形.
用刻度尺量出对角线的长度.
15N
用比例关系求出合力的大小是75 N.
用量角器量出合力与F1的夹角是53°
)α
F1
计算法:
O
共点力
练习:在一个平面内有六个共点力,它 们的大小分别是F、2F、3F、4F、5F、
6F,相互夹角均为600,如图所示,则它
们的合力的大小为多少?方向如何?
3F 2F
60O
1F O
4F
6F;与力5F同向
6F
5F
Thank you !
F F12F22
F2
F
42 560 2 N75N
tan F2 60 1.33 , 53
F1 45
α
F1
练习:两个共点力的大小都是F,两力间的 夹角为θ,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练习:两个共点力的大小都是60N,两力间的夹角
为1200,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动画演示
练习:如图为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与它的两个分力 之间的夹角θ的关系图像,则两个分力大小分别是
( B)
A.1N和4N
F合
/N
B.2N和3N
5
C.1N和5N
3
D.2N和4N
1
θ
π
2π θ
若两个以上的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时,如何求合力?
多个力的合成
逐次合成法
F3
F4
F123
F1234
F12
F2
F1
先求出两个力的合力,再求 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 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 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翻课本回顾牛顿第一定律和力的合成的知识点ppt实用资料
ieee fuzzy 短文-回复什么是IEEE Fuzzy?IEEE Fuzzy是一个国际知名的学术组织,专注于模糊逻辑和模糊系统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IEEE Fuzzy的成立旨在促进学术界对模糊逻辑和模糊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的探索,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一个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模糊逻辑是一种类似于布尔逻辑的形式,但相对于布尔逻辑的二元真值,模糊逻辑采用了连续的真值范围取值,从0到1之间。
这种取值范围引入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概念,可以更好地处理现实世界中模糊和不完全的信息。
在模糊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模糊系统是一种能够处理模糊数据和模糊问题的数学工具。
它通过建立模糊集合、模糊规则和模糊推理等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复杂的、不确定的和模糊的问题。
模糊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控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
IEEE Fuzzy的成员包括了来自全球各地的研究人员、工程师和学生。
该组织通过举办国际会议、出版期刊和组织专题讨论等形式,促进学术界对模糊逻辑和模糊系统的研究,推动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IEEE Fuzzy 的会议和期刊成为学术界交流的重要平台,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
IEEE Fuzzy组织的研究领域包括但不限于:模糊集合理论、模糊规则和推理、模糊控制、模糊决策、模糊优化、模糊图像处理、模糊模式识别等。
这些研究方向涉及到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控制理论、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实际应用方面,IEEE Fuzzy的研究成果已经在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例如,在工业自动化中,模糊控制技术被用于优化控制系统的性能和健壮性;在金融领域,模糊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模糊的金融决策;在医学图像处理中,模糊模式识别技术可以用来识别模糊的、不完整的医学图像等。
总之,IEEE Fuzzy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学术组织,为模糊逻辑和模糊系统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课时
复习内容:力学部分――《牛顿第一定律》、《力的平衡》和《力的合成》
复习目标: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并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惯性现象;知道物体受平衡力的状态,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并会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计算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合力大小和分力的大小;会正确分析物体受力。
复习过程:
一、回忆基础知识:(知识线引导学生看书,老师提示举例讲解重点知识点)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它研究的对象是,研究的条件是,结论是。
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原来是静止的,若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物体将;物体原来是运动的,若外力突然全部消失,则物体将。
可见,力不是的原因,力是原因。
3、我们把物体性质叫惯性,惯性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即: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状态和状态的性质,可见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定律。
《力的合成》
1、合力产生的跟几个分力产生的相同。
力的合成是指。
2、最简单的力的合成是。
3、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方向。
公式表达式。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方向。
公式表达式。
《力的平衡》
1、物休在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使物体平衡的力叫做,因此谈到平衡力,至少有力以上。
初中研究的是最简单的。
2、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则看物体是否处于状态。
3、二力平衡,前提是这两个力作用在上,条件是:相等、方向,并且作用在。
4、二力平衡时,合力为。
二、例题讲解:
1、有一乘客在行驶的车厢中用细线悬挂吊一小球,用以观察车厢运动的变化情况,请写出他观察的结论:①若球在竖直悬挂线下保持静止,则车做运动;②若球突然向后摆,则车在做运动;③若球突然向右摆,则车在做运动。
2、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为什么容易摔倒?
3、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逐渐将绳拉过来,则甲队对绳的拉力为F1与乙队对绳的拉力为F2
()A、F1>F2;B、F1<F2; C 、F1=F2;D无法判断。
4、用绳子拉着小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后,小车将()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保持不变;
D、立即变为零。
5、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8×104N的铁块。
当铁块静止时,钢丝绳对铁块的拉力
8×104N ,当铁块以1m/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8×104N;当铁块以1.5m/s 的速度匀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8×104N。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三、练习:
1、托起一个苹果的力大约是N,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久是700 。
2、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课桌上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B、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C、课桌受到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3、将一篮球竖直向上抛出,抛出后由于篮球有,篮球将继续运动,在向上运动过程中,
速度的大小逐渐,这是因为篮球而改变了。
4、小强用双桨在水中划动游船,为使船头向左转,他应采用下面的哪种方式划水()
A、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
B、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
C、左桨向前划水,右桨向后划水;
D、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
5、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小孩推墙时他也受到墙的推力;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只有在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6、牛顿第一定律是()
A、由实验直接得出的结论;
B、从日常生活中得出的经验;
C、只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
D、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概括得出的结论。
8、某同学站在台秤上,在下列几对力中,哪一对力是平衡力()
A、人的重力和台秤对人支持力;
B、人对台秤的压力与台秤对人的支持力;
C、人的重力与人对台秤的压力;
D、台秤的重力与人对台秤的压力。
9、要使铅笔盒在课桌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必须不断地对铅笔盒施加一个拉力,这一现象:
A、力是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说明了()
C、不受力作用的物体只能处于静止状态;
D、课桌表面对铅笔有阻碍其运动的力。
10、下图中,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从紧贴桌面的弯曲的玩具手枪枪管中射出一颗子弹,子弹的运动
轨迹应为:()
11、一辆匀速直线飞行的战斗机,当它往下投弹时,从侧面上看到的飞机投弹景象是()
12、斧子的手柄松了,用手柄的下端前在石
头或树墩上撞击几下,斧头与柄就套紧了。
你知
道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