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在陶瓷釉上新彩装饰中的运用
美术鉴赏
![美术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f5b236f25c52cc58bd6be28.png)
荷花纹饰在陶瓷艺术中的意蕴【中文关键词】陶瓷艺术; 陶瓷装饰; 荷花; 吉祥纹饰; 荷叶; 花瓣;【摘要】在陶瓷艺术装饰纹样中,有不少吉祥纹饰,以丰富的形态和深刻的形式和深刻的意蕴,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陶瓷花鸟画中的荷花纹饰,就是其中的一种。
千百年来,在中国美术史中,在工艺美术、文学、艺术和民俗文化中,荷花始终有着重要的地位。
盛夏酷暑,荷花盛开,其美丽的花瓣、青翠的枝叶,带给人们以清凉的感受。
在田野荷塘,观赏荷花的天姿秀色,令人心旷神怡,回肠荡气,赏心悦目皎洁妩媚的荷花,粉红洁白、清风吹来、枝叶摇曳、碧波荡漾、荷塘中荷叶翻卷、妮紫嫣红的花瓣点缀其间,露珠凝结在荷叶上,似珍珠翡翠落玉盘。
我喜欢到乡下的荷田去观赏荷花,写生作画,细心观察荷花枝叶的姿态。
回来后,把自己画的写生稿与荷叶图谱资料相对照,吸收各家荷花的表现技巧,融进自己的感受。
在瓷画、国画中,展现出荷花的天姿国色。
荷花从泥土中长出,却不会被污泥染浊。
生长在水中,又不会被水所淹没。
其根茎、花、叶、果实、清净济用,群美兼得。
从泥土中生根发芽,生长出新枝嫩叶,再长出花苞和宽大的叶片。
荷花盛开,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花谢后,又长出莲蓬果实。
荷花中的石莲,生命力很强,可经历长时间而不变质。
即使是经过几十年,再把石莲放进土里,雨露滋润阳光照耀,她还能生根开花,展转生生,代代不息。
荷花具有可贵的品质,生长在污沼中,却能一尘不染,洁白如玉,逸散清香。
质地柔软而能破七而出,身处地下而有节,荷藕玲珑剔透,丝纶内藏。
荷花一身是宝,花可供观赏,叶能做药用,莲子是补品,藕可作食用,从根到叶,都能为人类作出贡献,就是秋末寒冬,风霜侵袭,翠叶华盖成残荷,却还能“留取残荷听雨声”,清新脱俗,给人以启示。
相传六月二十四日荷花的生日,民间流行在这天到荷塘去赏花观叶,吟诗作画。
将荷花插进瓶中,为案头清供,立刻会使屋里增艳生香。
赏花习俗是民习俗中的一项文化活动,有悠久的历史。
宋代文人周敦颐,非常喜爱荷花。
探究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新彩装饰中的运用
![探究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新彩装饰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f1f2338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b.png)
探究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新彩装饰中的运用发布时间:2021-04-14T14:15:43.050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4月作者:吴越[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前阶段的国画技艺和绘画表现不仅有效的应用在了基础的绘画创作当中,也更是被应用在了其他的方面,使得国画的创作影响可以发挥出来。
其中的陶瓷彩花装饰就一定程度上使用了国画的技术和技艺,且展现了传统的元素,使得陶瓷设计和生产的能力以及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新彩装饰中的运用。
南阳师范学院吴越 473061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前阶段的国画技艺和绘画表现不仅有效的应用在了基础的绘画创作当中,也更是被应用在了其他的方面,使得国画的创作影响可以发挥出来。
其中的陶瓷彩花装饰就一定程度上使用了国画的技术和技艺,且展现了传统的元素,使得陶瓷设计和生产的能力以及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新彩装饰中的运用。
关键词:国画技法;陶瓷釉上新;陶瓷装饰长期以来,新彩都受到我国人民的普遍认可。
新彩装置能够展现出不同的颜色,在创作中能够进行逼真生动的绘色,而且可以稀释颜料,然后利用稀释过的色料对事先设计好的图案进行绘制,这样可以制作出一幅优秀的陶瓷釉,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一、陶瓷釉上新彩装饰的工艺特点装饰釉上陶瓷的常见方法是新彩,在彩绘中通常选择釉上低温颜料作采用的颜料,首先在陶瓷的胎体上使用新彩颜料来绘画,绘画结束后,在温度约750摄氏度的烤花炉中进行锻造,这样就能将成品烧出来。
在陶瓷釉上新彩制作的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低温颜料。
而且该颜料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因而陶瓷釉上装饰色彩是各种各样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各项绘画要求。
并且在陶瓷釉上装饰中,新彩颜料是以溶解剂以及色基为关键的成分。
其中,溶解剂属于低温附着剂,是一种玻璃材质,一般在约750摄氏度的温度职工就能够炼成,而色基又称为着色剂,主要是指金属氧化物进行混合,在经过高温炼成的一种上色矿物质。
浅谈陶瓷釉上彩装饰工艺与技法
![浅谈陶瓷釉上彩装饰工艺与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efb75e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51.png)
浅谈陶瓷釉上彩装饰工艺与技法
陶瓷釉上彩装饰工艺与技法是一种在陶瓷制作过程中常用的装饰技术。
它通过在陶瓷表面涂上彩料,并在高温下烧制,使彩料与釉料相融合,形成丰富的色彩效果和纹样,从而增加陶瓷作品的观赏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陶瓷釉上彩装饰工艺与技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尤其是唐代以后,这一技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创新。
目前,陶瓷釉上彩装饰工艺与技法已经成为了陶瓷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陶瓷釉上彩装饰工艺与技法的主要特点是色彩艳丽、图案繁复、立体感强,并且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和耐用性。
在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釉料和彩料,通常采用的是瓷釉、金属釉和金属氧化物等材料,然后将它们通过喷涂、滴答、刷涂等方式施于陶瓷表面。
接下来,需要进行烧制。
烧制过程是十分关键的,一方面要保证釉料和彩料能够均匀地附着在陶瓷表面,并且与基本的釉料相融合;另一方面要控制烧制温度,使釉料和彩料在高温下熔化,从而形成细腻的纹样和色彩效果。
在具体的装饰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技法。
在陶瓷上进行刻线、刻花、绘画等操作,制作出各种形状独特的纹样。
还可以利用绘画、印花、贴花等技法,将陶瓷表面装点得更加精美。
陶瓷釉上彩装饰工艺与技法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精细的工艺。
它不仅要求制作者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和艺术素养,还要求有扎实的陶瓷制作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只有在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才能够获得独特而出色的陶瓷釉上彩作品。
新彩小结
![新彩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4adf04ff6294dd88d0d26b25.png)
传统装饰课程小结2014010701 胡益嘉陶瓷釉上彩绘装饰包括古彩、粉彩、珐琅彩、浅绛彩、新彩等众多工艺种类,新彩作为一种外来装饰工艺,起初在国内的发展并不广泛,只是被用来在某些粗瓷上作装饰;而荷花作为一种古老的植物,从古至今都能看到它在各个艺术门类中的运用与发展;再加上赋予它的文化内涵,很受大众喜爱。
新彩在中国经过百余年的锤炼后,成为陶瓷艺术中釉上彩绘装饰的至宝,为大众所接受。
新彩出现于清末,开始采用进口颜料“胭脂红”和“洋红”等颜色,所以也称洋彩,新彩是陶瓷装饰领域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新彩装饰手法灵活,形式多样,并不断吸纳和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是最富有艺术青春的陶瓷彩绘画种,在陶瓷装饰艺术领域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新彩是近代新兴起来的一种陶瓷彩绘技术,新彩所用的颜料,性能稳定,色彩丰富,易于操作,适用于批量化生产。
因此,新彩的发展特别迅速,成为了我国陶瓷装饰的重要技法。
在本次课程中,我运用莲花的元素进行创作,取自于母亲的名字“莲”,颜色灵感来源于烟雨天的校园中翠湖的白色睡莲。
烟雨朦胧,白莲花若隐若现,湖水在雾的遮盖下透出淡淡的蓝和绿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随之融入新彩的创作中去。
在中国的传统装饰中,莲花代表的不仅是一种清新、和平、含蓄、淳朴的人文思想;成为我国古往今来文人口中颂扬的代表,也是不可或缺的绘画题材之一,莲花被看作是佛教的象征,这种象征同时也被赋予了一种神秘的色彩。
被看作是能够解除人间疾苦的圣洁之花,是理想和天人和谐的精神代表。
莲花是一种常年以水为主的水生植物,由于它的美好的形象和吉祥的意义,成了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莲花与佛教莲花,又称莲花。
它是佛教经典中经常提到的象征物,也是佛教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象征物。
因此,莲花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说中,释迦牟尼原本是天上的菩萨;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生下小佛祖,小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也便是“莲花座”,坐姿也自然而然成“莲花坐姿”。
陶瓷器装饰纹样——缠枝莲纹(组图)
![陶瓷器装饰纹样——缠枝莲纹(组图)](https://img.taocdn.com/s3/m/86beb1d9b9d528ea80c77957.png)
中国传统瓷器装饰花纹形式一一缠枝莲纹中国传统装饰花纹形式之一。
其绘花朵上下周转,枝叶相互缠绕成图案形式,有缠枝莲、缠枝菊、缠枝牡丹等。
以莲花为主题者,称缠枝莲。
莲花是随佛教的传入而在中国的工艺品上流行开的。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艺术在中国大为盛行,莲花便作为佛的象征而广泛出现在中国的工艺品上。
南北朝时瓷器上的莲花瓣装饰十分普遍,成为这一时期瓷器装饰的标志性的纹样。
此后,莲花就成为瓷器装饰中最普遍的纹样之一。
清光绪•青花缠枝莲纹赏瓶青花缠枝莲纹赏瓶青花缠枝莲纹赏瓶,高38cm, 口径7cm,足径13cm瓶撇口,长颈,肩凸起弦纹,圆腹,圈足略高微向外撇。
主体图案青花绘缠枝莲,辅以海水、如意云头、蕉叶、回纹、变形莲瓣和忍冬纹等边饰。
足内有青花楷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款。
清代皇帝特制赏瓶用于赏赐有功的大臣,始于雍正,终于宣统,其器型有一定之规。
此件赏瓶十分精致,是一件标准的官窑器。
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盘心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底部青花鸳鸯荷花(满池娇)纹花口盘,元,高7.3cm, 口径46.4cm, 足径29.8cm。
盘十六瓣菱花口,折沿,浅弧壁,圈足,内外青花装饰。
内底绘两只鸳鸯游弋在莲池中, 一鸳、一鸯顾盼生情。
内外壁均绘缠枝莲纹, 茎上均结有六朵盛开的莲花。
折沿上绘菱形锦纹。
圈足内无釉。
圈足内墙斜削。
此盘上的主题纹饰为内底所绘人们喜闻乐见的莲池鸳鸯图, 这种莲池小景是元代青花瓷器上常见的装饰题材。
有的只绘莲池, 有的在莲池中绘有禽鸟(只见鸳鸯、鹭鸶),多画在大盘、大碗的内底,亦有画在八棱大罐外壁开光内者。
这种“池塘小景”即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织绣品上的“满池娇”纹样。
早在南宋吴自牧撰《梦梁录》卷十三“夜市”条中记载当时临安夜市夏秋售卖的物品中就有“挑纱荷花满池娇背心”。
元代画家柯九思(1290〜1343年)《宫词十五首》中曰:观莲太液泛兰桡(r 0音娆,划船的桨),翡翠鸳鸯戏碧苕。
浅谈瓷上莲花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
![浅谈瓷上莲花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62c3ffaf51e79b89680226ee.png)
浅谈瓷上莲花纹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作者:王纳来源:《景德镇陶瓷》2018年第01期摘要:莲花纹是常用的陶瓷装饰纹样,也是典型的宗教纹样之一。
本文就莲纹在陶瓷上的发展与艺术表现着手,探寻莲纹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关键词:陶瓷装饰莲纹文化内涵艺术表现一、瓷上莲花的出现与发展据史料记载,莲花纹饰出现在我国瓷器上面,首见于六朝青瓷。
如江苏金坛西晋墓和浙江平阳元康元年墓出土的青瓷谷仓,腹部均贴饰模印佛像,佛像身披袈裟,双手合抱坐于莲花台座之上。
莲花象征着佛教不染的特性,它茎直而中空,与佛教中万事皆空的意念相符。
随着佛教自印度传入我国,佛教艺术逐渐兴起。
莲花纹样从此与瓷器结缘,历经千年,几经变化,却仍旧是陶瓷大师们的心爱之物。
东晋晚期,瓷器上开始出现了简单的莲瓣纹。
从现有资料看,东晋青瓷中饰有莲瓣纹的器物数量有限,品种也较少。
一般碗类多装饰在外壁,盘类则装饰在内心,装饰技法也较单调,多属划花、刻花之类。
魏晋南北朝是受佛教影响最深的时期,很多莲花纹饰都打上了佛教的印记。
佛教的传入使人们找到了精神的依托,也使莲花纹成了人们日常装饰中最重要的图案纹饰之一。
受佛教影响的陶瓷莲花纹和我国原生时期的莲花纹有了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变化是花瓣数目比之前的增加。
其多呈双弧线,与之前绝大部分都是些写实的花瓣不同,出现了莲花和花蕊的形象,造型也变得更加饱满。
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群出土的莲花尊,端庄自重,是北朝时期北方青瓷的代表作。
隋唐时期,莲花纹饰的弧线比较饱满,并配以多种多样的辅助饰,显得更加丰满富丽、华贵绚烂。
盛唐时期,中外贸易往来频繁,莲花纹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新的样式。
如“旋舞”,它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在长安城非常流行,莲花莲叶纹于是出现了模仿“旋舞”的旋转形的装饰形式。
在唐朝,儒家的入世思想占了上峰,艺术上开始崇尚自由的艺术风格。
这时期莲花纹饰造型更加丰富,装饰感也比前朝更强,装饰形式上颇有创新,如宝相花纹,它综合了莲花、牡丹等花卉的优点,极富美感。
试论荷元素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试论荷元素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a818193f83c4bb4cf7ecd1c6.png)
试论荷元素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作者:李新青何芹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2年第10期摘要:荷元素己成为中国现代花卉陶瓷艺术创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荷元素包含的寓意性、表述性、装饰性得到了新的发挥,把握生活的真实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传达现代城市中的朴实美以及人文关怀是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荷元素;形态;手法;人文荷元素在现代与传统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有所不同。
传统荷元素注重表现其气质神韵,造型追求完整规范,装饰讲究精细美观,从而导致了历代陶瓷造型的大同小异。
荷元素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文化艺术形式,开始在现代社会流行。
一概述荷元素由荷花为切入点,包括荷叶、莲藕、莲蓬等一系列有关荷的生长过程中的所有形态,统称为荷元素。
荷花入画最早见于汉代的画像砖。
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这可能是我国最初的画荷之作。
到了唐朝,花鸟画逐渐成为专门画科,以荷为主题的绘画开始出现,画家边鸾为其首创者。
五代花鸟画承唐启宋,变古生今,是推动荷花绘画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
两宋荷花绘画在唐和五代的基础上迈步,风格变化多样,进入了繁荣昌盛时期。
在陶瓷艺术创作中荷元素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弘扬荷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事业,有着莫大裨益。
荷深根以自养,而又不易天生丽质骄人,高洁,默默奉献的精神注入了灵魂。
荷文化与儒家的境界是一致的,是儒家文化的传承,这也是以荷为元素的创作者表达的意图。
儒家的境界讲求的是奉献,与荷的奉献精神一致。
二荷元素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表现形态荷元素在现代陶瓷艺术中的表现形式也有抽象、具象、意象之别。
荷元素的形态是其在某种构成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与组织关系,包括荷的形状与情态等方面。
确定好了荷元素的形态之后,才能着手工艺技术与细节的处理。
(1)荷元素的抽象形态表现抽象造型是指非再现性的不具体反映客观实象的造型。
以抽象的荷为主要形态,给人扑朔迷离的意境。
浅谈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新彩装饰中的运用
![浅谈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新彩装饰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8e6f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88.png)
浅谈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新彩装饰中的运用【摘要】中国传统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的运用历史悠久,为陶瓷装饰带来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水墨画技法在釉上新彩装饰中展现出创新的应用,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呈现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写意和工笔技法的巧妙结合,使陶瓷装饰更加丰富多彩。
泼墨和拓印等国画技法在釉上的独特表现,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和生动感。
传统国画技法与现代陶瓷工艺的结合,为陶瓷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意,开拓了装饰艺术的新境界。
国画技法为陶瓷釉上新彩装饰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将开启陶瓷艺术新的辉煌时代。
通过对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的运用,可以看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为陶瓷装饰注入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关键词:国画技法、陶瓷、釉上新彩装饰、历史渊源、意义、水墨画、写意、工笔、泼墨、拓印、现代陶瓷工艺、结合、可能性、辉煌时代。
1. 引言1.1 釉上新彩装饰的历史渊源釉上新彩装饰是中国传统陶瓷装饰的一种重要形式,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早在唐代,我国就已经开始在陶瓷器物上进行釉上新彩的装饰,如唐三彩等。
随着历代陶瓷工艺的不断发展,釉上新彩装饰逐渐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精湛技艺的陶瓷装饰形式。
在宋代,釉上新彩装饰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青瓷釉上画的兴起,使得陶瓷釉上新彩装饰在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宋代青瓷釉上画技法经过一代又一代艺人的传承和创新,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一页。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陶瓷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而釉上新彩装饰则是陶瓷艺术中的精髓。
通过对釉上新彩装饰的历史渊源的深入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今后的陶瓷装饰创作提供更多的灵感和启示。
在当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已成为当代陶瓷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而釉上新彩装饰则将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1.2 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的意义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国画技法包括了水墨、写意、工笔、泼墨、拓印等多种技法,这些技法在陶瓷釉上的运用可以为陶瓷装饰带来新的艺术表现和视觉效果。
浅谈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新彩装饰中的运用
![浅谈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新彩装饰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2df3c22fe4733687f21aa2b.png)
浅谈国画技法在陶瓷釉上新彩装饰中的运用作者:赵舒菁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16期摘要:新彩属于装饰陶瓷釉上瓷的主要技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陶瓷釉上词进行装饰运用国画技法,这样可以增加陶瓷的美感。
基于此,文章首先介绍了陶瓷釉上新彩装饰的工艺特点,然后分析了在陶瓷釉上新彩装饰中运用国画技法,最后提出陶瓷釉上新彩装饰的艺术审美,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国画技法;陶瓷釉;上新彩装饰;运用长期以来,新彩都受到我国人民的普遍认可。
新彩装置能够展现出不同的颜色,在创作中能够进行逼真生动的绘色,而且可以稀释颜料,然后利用稀释过的色料对事先设计好的图案进行绘制,这样可以制作出一幅优秀的陶瓷釉,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一、陶瓷釉上新彩装饰的工艺特点装饰釉上陶瓷的常见方法是新彩,在彩绘中通常选择釉上低温颜料作采用的颜料,首先在陶瓷的胎体上使用新彩颜料来绘画,绘画结束后,在温度约750摄氏度的烤花炉中进行锻造,这样就能将成品烧出来。
在陶瓷釉上新彩制作的工艺流程中需要注意低温颜料。
而且该颜料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因而陶瓷釉上装饰色彩是各种各样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各项绘画要求。
并且在陶瓷釉上装饰中,新彩颜料是以溶解剂以及色基为关键的成分。
其中,溶解剂属于低温附着剂,是一种玻璃材质,一般在约750摄氏度的温度职工就能够炼成,而色基又称为着色剂,主要是指金属氧化物进行混合,在经过高温炼成的一种上色矿物质。
因为这些调剂构成的颜料色彩都是较多的,而且很少对温度产生敏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陶瓷釉上新彩绘画过程中能够根据个人的想法随便运用。
由于新彩具有一定的便利性,因为陶瓷釉上装饰物的绘画和宣纸绘画是相当接近的,无需考虑高温燃烧使颜色发生变化的问题,而且还能够真正实现新彩和其他釉上彩彼此之间的组合,对这种技术进行合理运用,进而符合装饰色彩的各项要求。
若各方面條件许可,还能将不同的颜色进行组合,只有这样才能够绘画出难度较高、纹样复杂的装饰图案。
瓷器纹饰中的植物纹饰,从瓷器纹饰读懂传统文化寓意
![瓷器纹饰中的植物纹饰,从瓷器纹饰读懂传统文化寓意](https://img.taocdn.com/s3/m/ff5fd0f8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2.png)
瓷器纹饰中的植物纹饰,从瓷器纹饰读懂传统文化寓意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
体现在中国历代瓷器上的纹饰图案的文化内含是丰富多样的。
归纳起来大致有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宗教文化、飞禽走兽、花卉翎毛,以及风俗习惯等。
释其文化寓言,既有趋吉避凶的吉祥,又有美好的憧憬。
中国历代对吉祥图的想往都有典籍可鉴。
表现在中国历代瓷器的吉祥纹饰,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给大家整理的就是瓷器中的植物纹饰,欢迎大家指点,整理不易,喜欢请收藏转发。
莲花纹莲花纹,也称为“荷花纹”,是一种典型的传统陶瓷器装饰纹样,也是典型的宗教纹样之一。
南北朝至唐代,作为主题纹饰,当时盛行佛教,莲花被视为佛门的“圣花”。
宋代莲花纹开始变为辅助纹饰。
期间佛教逐渐世俗化,文人墨客开始最求莲花的高洁、典雅、美好的特有品质。
元至清代,莲花纹的变化较多,有缠枝莲、把莲等,并常与动物纹组合在一起,如:莲池水禽、莲池游鱼等。
莲瓣纹以莲花花瓣为主题装饰纹样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用立体莲瓣作壶盖上的装饰。
宋代以后,莲花图案占主流,莲瓣纹退居角落。
元明清瓷器上所绘莲瓣纹或变变形莲瓣纹,就是以辅助纹饰出现在器物上。
晋青釉宋耀州窑清顺治黄釉宝相花纹通常是指将某些自然界花卉(主要是莲花)的花头进行艺术处理,使之图案化、程式化、变成一种装饰化的花朵纹样。
它的灵感来自于金属珠宝镶嵌的工艺美及多种花的自然美。
清雍正青花明成化斗彩牡丹纹牡丹纹,主要指以牡丹花为主题的纹饰。
其种类繁多,以色彩绚丽、芳姿艳丽、天然娇美被冠以“花中之王”,更享有“国色天香”的盛誉。
唐代人们开始崇尚牡丹,视牡丹为富贵花。
宋代既有细密繁缛之风,又有粗率简约之气,可见牡丹纹饰欣欣向荣的景象。
元明清三代牡丹纹久盛不衰。
清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菊花纹菊花是“长寿”之花,据传朱儒子常饮用甘菊花和梧桐子泡的茶,后成了神仙。
古人认为菊花能轻身益气,令人长寿。
莲花纹在陶瓷运用上的演变过程探析
![莲花纹在陶瓷运用上的演变过程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05093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8f.png)
莲花纹在陶瓷运用上的演变过程探析莲花纹是我国的传统装饰题材,春秋战国时期的铜器与陶器,普遍采用莲瓣纹作为装饰,而陶瓷上的莲花纹是从佛教艺术中提炼出来的。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受到经济文化和佛教的影响,莲花纹表现形式日趋多样,花纹种类日益增多,无论是皇家、民间还是在儒、释、道艺术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东晋开始再到南北朝的鼎盛时期,莲花纹都带有比较浓郁的宗教色彩。
到了唐代,中华民族的巨大同化力将外来的艺术精华融入到本民族的传统艺术中,陶瓷莲花纹进入到成熟时期。
宋代我国陶瓷装饰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陶瓷装饰题材日益丰富,莲花纹作为我国传统的陶瓷装饰纹样之一,日益世俗化。
清道光松石绿地粉彩八吉祥莲花瓶一、莲花纹的文化属性中国古代陶瓷莲纹装饰,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与装饰形式,历经数千年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仍然活跃在当代人的生活和艺术创作中。
莲花纹饰作为最古老的植物装饰纹样之一,历来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这和它深厚的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
莲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最喜爱的花卉之一,古人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赞叹其外貌之美,以“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来赞其孤傲、高雅、纯洁的品格。
莲和荷更有寓意吉祥深远,集谐音巧联,独沐佛光为一身之绝妙。
自古以来莲花就被人们视为圣洁和祥瑞之物,人们对莲花的钟爱也已成为传统的习俗。
明永乐青花缠枝莲花纹盘莲花纹是一种以佛教“莲花”为题材的纹饰,称为莲花纹饰。
莲花在佛教文化影响中是一个普遍被接受的符号,莲花和佛教的渊源由来已久,如佛祖诞生时就有“步步生莲”的传说。
莲花是整个佛教的象征,以莲花的纯洁表示佛国净土,佛教中用“出五浊世,无所染着”来赞誉莲花的圣洁。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一度广泛传播开来,而中国的骄傲“陶瓷艺术”也受佛教的影响有了浓郁的佛国色彩。
“莲花纹”之所以在中国的陶瓷艺术中有如此繁多的出现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佛教对中国人民生活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
荷花纹饰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荷花纹饰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8edc04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8.png)
071荷花纹饰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摘要:本文以荷花纹饰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设计与应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荷花纹饰的形态特征、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以及设计思路与实践案例的分析,探讨了荷花纹饰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同时,本文分析了影响荷花纹饰在现代陶瓷装饰中应用的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消费者喜好、制作工艺、技术要求、艺术创新和设计创意等方面因素。
最后,本文总结了荷花纹饰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设计原则,并提出了应用建议和推广策略。
关键词:荷花纹饰;现代陶瓷装饰;设计;应用;影响因素;设计原则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892(2023)06—071—(03)Research on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Lotus Patterns in Modern Ceramic Decoration1引言1.1研究背景陶瓷装饰作为一种传统的工艺美术形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发展,现代陶瓷制作技术不断提升,陶瓷制品的种类和质量也在不断改善。
同时,陶瓷制品也在艺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荷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荷花纹饰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历史悠久,其图案简洁、流畅,寓意美好,成为了中国陶瓷文化的代表之一。
虽然前人在荷花纹饰在陶瓷装饰中的研究方面已经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针对现代陶瓷装饰中荷花纹饰的设计与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以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开展荷花纹饰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探索其艺术表现形式和价值,促进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2研究目的与意义(1)分析荷花纹饰的形态特征和陶瓷装饰中的应用特点,探讨其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设计思路和实践案例。
(2)分析影响荷花纹饰在现代陶瓷装饰中应用的因素,包括市场需求、消费者喜好、制作工艺和技术要求等方面,以指导陶瓷制品的设计和生产。
莲花纹样在元明清时期的陶瓷装饰中的表现
![莲花纹样在元明清时期的陶瓷装饰中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e85e841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1.png)
53传统与创新莲花是我国装饰领域中传统题材之一,自西周时期便与器物结合,在陶器、青铜器上作为莲瓣使用。
历秦汉之后,进入魏晋南北朝,籍佛教东兴,开始真正在陶瓷上出现,并且成为当时的主流纹样,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
至唐代,社会安宁繁荣,纹样装饰也进入一个成熟阶段,莲花纹样在形式上开始突破礼佛囿苑,技法、材料都有革新,在陶瓷装饰上风格一新。
宋元明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享誉寰宇,被誉为神乎其技。
除宋辽时各窑瓷器尚质轻饰之外,元明清时期的青花瓷在装饰上大量出现莲花纹样,风格随形制而变,美轮美奂。
至清朝,珐琅彩和粉彩的发明,莲花纹样基本保持既有风格,艺术创新建树不多。
陶瓷中最负盛名的莫过于青花瓷,青花瓷的产地景德镇因此闻名中外。
景德镇瓷业的发达始于宋朝,当时称饶州窑,元朝设浮梁瓷局,开始大型的至正型青花烧造,至明朝,青花一统天下。
清代延续了前朝的青花工艺,纹样风格和技法并未太多创新。
在整个成型期中,宋时的莲花纹样出现在影青上,反映当时生活的精致程度。
虽然宋朝的青花莲花纹样不多,但却是纹样的成熟时期,莲花纹样也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几种典型的形式,乃至以后元明清都以此作为传统样式使用至今。
一、富有民间气息的莲花纹样莲花纹样发展至今,从滥觞到转折,再到成型,期间经历各种演变。
魏晋南北朝时期莲花可以说是由物到神,唐代则是由神到人,宋代则是由贵族到平民。
宋元明清成型期之中,宋朝充当的大多是承上启下的角色。
“唐代和宋代相比,一个主情,一个主理;一个内溢,一个是外向;一个侧重物质享受,一个重视精神文化;一个求热情,一个尚思辨;一个贵族化,一个平民化;一个富丽丰满,盛唐气象,一个则是恬淡高雅,宋代风采。
”[1]宋代形成富有民间气息的图案纹样系列,盛行的纹样中几乎都有莲花纹样参杂其中,将原本隐退的莲花纹样巧妙地镶在了宋人精致的生活之中。
如宋时常见的婴戏纹、花中有花,都是极富民间生活气息的纹样。
宋时婴戏纹中,均不同程度与莲纹结合。
211274609_莲花纹饰在越窑青瓷中的应用探究
![211274609_莲花纹饰在越窑青瓷中的应用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d2bc0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2.png)
天工|2023年第3期[摘 要]越窑青瓷占据中国“母亲瓷”地位,釉色青翠莹润,釉质如玉类冰,受文人雅颂的“尚青文化”的儒雅之风与茶文化影响,延续了长达一千多年的烧造历史。
莲花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我国自古有之,后受佛教的影响,作为佛教的代表性图腾,在中国青瓷之上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后与传统文化相继融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莲花装饰文化,青瓷的质朴素雅之美配以优雅的莲花纹饰,堪称经典。
试述莲花纹饰在越窑青瓷中的流变及装饰手法,探寻越窑青瓷莲花纹饰的美学特征与文化内涵,以期对现代陶瓷莲花题材的装饰运用有新的启发。
[关键词]莲花纹;越窑青瓷;装饰技法;美学特征[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3)3-0062-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安雯.莲花纹饰在越窑青瓷中的应用探究[J].天工,2023(3):62-64.安 雯 杭州贵山窑陶瓷艺术研究室莲花纹饰在越窑青瓷中的应用探究作者简介:安雯(1995—),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陶瓷设计师,研究方向:越窑青瓷烧制技艺。
越窑是我国历史上突破原始瓷器烧制,第一个成功烧造出瓷器的窑系,是我国南方地区青瓷的发源地,据《越窑秘色瓷》记载:“越窑始于汉,成于唐,盛于五代。
”持续烧造了一千多年,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其所生产的瓷器不但以精良的品质享誉于世,而且以种类繁多、纹饰丰富而著称于世。
越窑纹样依附于青瓷本体之上,从某个角度看,纹饰不具有独立的价值,纹饰的符号意义在于具象到抽象的认知演变,本质是审美、装饰意义。
在越窑青瓷众多的装饰中,莲花纹饰贯穿越窑青瓷发展的始末,占有较大比重。
莲花自古有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圣花卉,象征着纯洁、美好与吉祥,被赋予了高尚品质,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洁身自好的人。
从《离骚》到《诗经》,再到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莲花,无不以高洁、坚韧的品性,成为文人士大夫精神境界的象征。
自东汉佛教传入我国,荷花、莲花作为佛教之花的标识后,莲荷逐渐不分,在此文中,统称莲花纹饰。
绽放在陶瓷上的花中君子
![绽放在陶瓷上的花中君子](https://img.taocdn.com/s3/m/3b7f134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c5.png)
47绽放在陶瓷上的花中君子李晓燕盛夏季节是荷花盛开的季节,幽静的田野是能够最直接和最完美地观赏荷花的天资之美和花海的幽美秀色,盛夏时分荷花青翠的枝叶和垂涎欲滴的花瓣,往往能够给人们带来清凉的心境,让人们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皎洁且展现妩媚的荷花清风徐徐、枝叶摇摆,荷塘中荷叶连绵、姹紫嫣红的花瓣点缀在其中,雨露凝结在荷叶之上恰似珍珠翡翠落玉盘,尽显夏日荷塘清新之美。
一、荷花的文化象征民间农历6月24日是荷花花神的生日,相传这一天民间的老百姓相约一起到荷塘赏花观叶,将荷花插入净瓶中顶礼膜拜,赏花的文化习俗这一传统文化活动一直在民间保持着。
宋朝的周敦颐是历史非常著名的文人,同时他对荷花的喜爱也是众人皆知,甚至用自己的文学底蕴与自己喜爱的荷花结合在一起,创作出后世脍炙人口的《爱莲说》。
文中记载“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见周敦颐对荷花的赞美,给予了荷花最为高尚的品行——洁身自好。
荷花不仅仅是文人墨客口中最高洁的象征,在工艺美术领域同时也是象征着吉祥的寓意。
荷花枝叶茂盛花根盘扎稳固,说明荷花生命力的顽强。
荷花丛生代表着固国安邦、世代沿袭繁荣昌盛,荷谐音“合”字代表着恩恩爱爱、和和美美的夫妻关系等等,无论是哪一种象征都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二、荷花纹饰的历史背景荷花纹饰在我国传统工艺上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
自春秋时期开始运用在青铜器上,一直到佛教的东扩内传兴盛,荷花纹饰也逐步开始使用在陶瓷的装饰上。
虽然荷花装饰是我国传统的装饰题材之一,但是真正出现在陶瓷装饰上还是南北朝时期的莲花青瓷,南北朝时期的莲花青瓷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
同时佛教能够大范围地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一定的历史因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极其动荡的时期,这是一个民不聊生的战乱时代。
浅析明清时期陶瓷荷花纹的装饰特征
![浅析明清时期陶瓷荷花纹的装饰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859764a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45.png)
浅析明清时期陶瓷荷花纹的装饰特征
张亚林;刘寒雪
【期刊名称】《陶瓷研究》
【年(卷),期】2009(024)002
【摘要】明清时期的瓷器,无论在器型、釉色、纹样上都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可以说是达到了中国历代瓷器制造的顶峰,它在我国瓷器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瓷器卜的荷花纹饰在明清时期,作为瓷器装饰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故而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陶瓷荷花纹的装饰涵义、装饰技法、构图方式来浅析此时期的陶瓷荷花纹的装饰特征。
【总页数】2页(P101-102)
【作者】张亚林;刘寒雪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市,333000;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
市,3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明清时期官窑瓷器上菊花纹的形式特征分析 [J], 刘首含
2.宋代陶瓷莲花纹装饰元素的艺术特征研究 [J], 欧阳桑
3.浅谈中国传统陶瓷菊花纹装饰特征演变 [J], 滕道洋
4.莲花纹样在元明清时期的陶瓷装饰中的表现 [J], 谭晶
5.明清陶瓷兰花纹装饰特点及其发展 [J], 王德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谈如何在瓷上画好荷花
![谈如何在瓷上画好荷花](https://img.taocdn.com/s3/m/fd96390a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b.png)
谈如何在瓷上画好荷花
吴红星
【期刊名称】《陶瓷研究》
【年(卷),期】2018(0)1
【摘要】花鸟画是中国三大传统画科之一,荷花是花鸟画最传统的题材之一,我是热衰于在瓷上创作荷画的作者之一.要想在瓷上创作出好的荷画,要注重意境、构图、器型的完美结合.
【总页数】3页(P78-80)
【作者】吴红星
【作者单位】吴红星陶瓷工作室,景德镇市,3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01
【相关文献】
1.浅谈工笔画技法在陶瓷绘画中的运用——兼谈瓷上构图需依器型而变 [J], 王静;赵志兵
2.以自然为师,久之自可通神\r——谈创作瓷上鱼画 [J], 康平川
3.承家学求创新——瓷上雪景山水创作谈 [J], 林晓芳
4.谈对谢赫"六法"之"气韵生动"的感悟——兼谈我的瓷上荷画 [J], 李小琴
5.谈瓷画与国画同根同源——兼谈我创作瓷上花鸟画的体会 [J], 彭华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陶瓷装饰中莲花纹样的发展历史
![浅谈陶瓷装饰中莲花纹样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317addfa7f1922791688e880.png)
浅谈陶瓷装饰中莲花纹样的发展历史论文关键词:陶瓷莲花历史论文摘要:莲花是我国传统的装饰纹样之一,自春秋时期即已出现于青铜器装饰上,到了六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莲花装饰逐渐成为陶瓷产品的主要装饰纹样,直至如今,人们对于莲花的喜爱程度不减当年。
主要研究陶瓷装饰中莲花纹样的传承历史,理清其发展脉络。
1莲花纹样的来源莲花,通称荷花,又名芙蓉、芙菜、水芝、水花、荷华等,早在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中就已发现荷花的有关化石遗存,因此我国自古即有爱莲花的习俗,历代文人墨客多有称颂,称它为“君子”花,李白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佳句,周敦颐更是赞其“出污泥而不染,攫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襄玩”的清雅品格。
当然最早运用莲花纹样的并不一定是陶瓷产品,且这些莲花也并不一定是象征佛教含义的。
在春秋时期就已有青铜器“莲鹤方壶”出现,据田自秉所着《中国纹样史》认为:“莲鹤方壶上的莲花纹样与飞鹤配合,表现了一种新的时代精神”。
由此可见,早期的莲花纹样与佛教并无关联。
不过,到了六朝时期,佛教传人中国使得传统的莲花纹样因其在佛教中被赋予特殊含义而继续盛行。
在《无量清净尘经》中认为:“无量清净佛,七宝地中生莲花上;夫莲花者,出尘离染,清净无暇”,也就是说莲花是“净土”的代表。
另有传说认为佛祖释迎牟尼生在七宝七茎莲花上,佛教故事说在蓝毗尼花园中,释尊降生于摩耶夫人的右肋,降生后即走了七步,步步生莲花,后来当佛在菩提树下成道起座后向北,东西行绕树,称为“观树行经”,当时一步一莲花,计十八莲花。
因此莲花在佛教及佛教艺术中占有特殊地位,被奉为“佛门圣花”,例如佛座为莲座,佛眼为莲眼,佛经中也有妙法莲华经等。
基于佛教的盛行,我国人民崇尚的莲花便自然成为一种理想的装饰,以刻、印、绘的浮雕,堆、贴等不同的手法出现在瓷器上,但随着佛教的中国化,莲花渐渐失去了其宗教含义而成为优美的装饰题材。
2莲花纹样兴起的原因《中国纹样史》中说过:“莲花纹样随着佛教的兴起大量应用在石刻、彩画以及陶瓷、金工、刺绣等装饰上”,因此虽然莲花是我国一种传统的装饰题材,然而众所周知南北朝青瓷上流行的莲花纹饰却是受佛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