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全册PPT课件合集(499张)

合集下载

(精品)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全单元课件(共107张ppt)

(精品)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全单元课件(共107张ppt)

本课小结: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品种多、用途广、工艺高超、生产规模宏 大;采用‚泥范铸造法‛;四羊方尊、司 母戊鼎 二、甲骨文 ①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 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 历史从商朝开始;②使用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止,成就辉 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的(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战国 4.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 示新的意义,我们把这种造字法称为( )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统治残暴,武力伤害百姓
多行不义必自毙;暴政就会亡国
合作学习:商汤灭夏
学习思考四:商朝建立者、建立的时间是?定 都哪里?后迁都至? 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
都城:亳
约公元前1300年,迁都 殷 建立者:汤 朝代:商
合作学习:武王伐纣
学习思考五:牧野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结果分 别是什么?
时间: 公元前1046年 牧野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概况

商汤灭夏 武王伐纣
西周的分封制
概况
概况
概况
重难点
重点:了解夏商西周的更迭过程 难点:区分禅让制与世袭制
合作学习:夏朝的建立
学习思考一: 夏朝的建立者是谁?建 立于哪一年?
禹、公元前2070年
合作学习:夏朝的建立
学习思考二: 继承方式是什么?夏朝的国家机构是什么?
“鼎”是古代贵族烹饪祭祀用的器具,一般为 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西周时, 以所用鼎的大小及多少代表贵族的身份等级。 《公羊传》何休注云:“天子九鼎,诸侯七, 大夫五,元士三。” 鼎功能的变化: 食器 礼 器 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 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全册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059页 0088页 0114页 0180页 0212页 0269页 0317页 0459页 0481页 0547页 0599页 0643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2024)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2024)

2024/1/29
18
05
近代化探索与思想解放运动
2024/1/29
19
洋Hale Waihona Puke 运动及其影响洋务运动的背景
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府面临内 忧外患的局面,为了维护封建统 治,一些开明的官员开始推行洋
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内容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工 业、训练新式军队、培养翻译和
军事人才等。
洋务运动的影响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正式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 英法联军北上,占领大沽炮台,直逼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 天津条约》。
战争结果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 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6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 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 到空前的解放。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为 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22
06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
2024/1/29
23
抗日战争胜利及意义
影响和意义
探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对中国 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以及它们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 要地位。
14
04
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抗争
2024/1/29
15
第二次鸦片战争
2024/1/29
战争背景
19世纪50年代,英法两国为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作为借口 ,挑起战争。
战争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册完整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 之路”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59页 0127页 0169页 0242页 0296页 0347页 0395页 0445页 0480页 0542页 0592页 0653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 变革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全 册完整课件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新教材解读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新教材解读课件

第三部分 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 新课堂——新课标背景下课堂教学重心转变
(1)从教走向学,实现从学生中心到以学习为中心; (2)从课时教学走向单元教学,实现课程内容结构化;从关注碎片化课时目标 到系统化设计单元目标,实现目标构成链条; (3)从关注三类知识(横向知识体系;纵向知识体系;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到关注 学科素养达成,实现从教分到育人转变; (4)从关注知技概念理解到关注概念迁移、运用,实现从刷题到解决问题,从 理解概念到运用概念,在此过程中达成素养;
目录
第一部分 《历史新教材(2024人教版)》目录变化比对 第二部分 《历史新教材(2024人教版)》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三部分 《历史新教材(2024人教版)》新课标、新教材、新课堂 第四部分 《历史新教材(2024人教版)》新课程理念介绍 第五部分 《历史新教材(2024人教版)》新增知识点介绍
第四部分 新课程理念介绍
1、“大概念教学”
“大概念”教学是一种基于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它以构建深厚的知识结构和培养 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标,强调将重点放在理解概念以及原理等基本知识结构上,注重知识 的整体性、系统性,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拓展。
“大概念”教学是一种综合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通过教授一些核心概念和原理,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历史领域的知识,将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协助学生建构 历史知识体系,更高效地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这个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 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在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建立联系,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思 维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
《义务教育教材(2024版)》内容解读PPT
➢ 统编版2024 七年级历史上册
时间:2024.08
前言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类的活动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63页 0104页 0139页 0214页 0246页 0303页 0354页 0476页 0478页 0507页 0581页 0618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人教版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图片及使用优秀课件(135页)

人教版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图片及使用优秀课件(135页)


《劳动在“从猿到人”过程中 的作用》
“我们甚至可以在某一种意义

上说:劳动创造了人类自己。”
人 (

1955年人民出版社译本:《劳动 “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

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劳动创造了人类本身。”
人 教版统 编版《 中国历 史》七 年级( 上册) 图片及 使用优 秀课件 (135页 )
“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 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说:
劳 动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

人类的头部位于脊柱的顶端,枕骨大孔接近颅底中央,朝下方。 人类的脊柱呈S形弯曲,使身体的重心落在骨盆和后肢上,以减少人在行 走、奔跑或跳跃时的震动。 人类的骨盆宽大,髋骨向两侧张开,既便于支撑腹腔的内脏器官,又为 臀肌和一些保持人体直立的肌肉提供附着区。(?请咨询生物教师) 人类的下肢粗壮坚实,使重心下移,保持稳定性。跟骨增大,足底呈弓 状,增强了直立行走时的弹跳力、稳定性。 人类的拇指比任何猿类都大,而掌部相对较短,从而增加了人手的灵活 性和动作的准确性。 现代类人猿的前肢长于后肢,身体重心较高,脊柱稍稍成弓状,所以它 们行走和站立时多采用半直立姿势。
参考文章:邓绍宣《人类是怎样从动物界中演化分离出来的》,《贵 州科学》2013.02
人 教版统 编版《 中国历 史》七 年级( 上册) 图片及 使用优 秀课件 (135页 )
人 教版统 编版《 中国历 史》七 年级( 上册) 图片及 使用优 秀课件 (135页 )
人类与类人猿区别(生理结构)
人类与类人猿的一个主要区别是人类适于两足直立行走。人类的双手就 不再是行走的器官,而可以用来制造和使用工具。人类的许多形态结构特点 都与直立行走有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 人类的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历史上册(部编版)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28页 0096页 0114页 0174页 0189页 0247页 0278页 0400页 0486页 0575页 0627页 0696页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21课 活动课: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七年级历史上册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ppt课件
拿破仑的生平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通过战争和政治手段,成为欧洲霸主,但 最终因失败而被迫退位。
崛起的原因
拿破仑之所以能够崛起,是因为他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他通过战争击败了欧 洲各国联军,并通过改革措施提高了法国的国力。
衰落的原因
拿破仑的失败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的军事冒险和侵略行为引起了欧洲各国的警惕和反 感,同时法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问题也加剧了他的困境。最终,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 被彻底击败。
03
统一六国的措施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推行法家思想、实行
土地制度改革、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这些措施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
亚历山大大帝的生平
亚历山大大帝是古希腊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 通过征服战争,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成为了西方历史 上最伟大的征服者之一。
七年级历史上册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古代历史 • 中世纪历史 • 近代历史 • 现代历史 • 历史人物与事件分析
引言
01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七年级历史上册 适用对象:七年级学生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中国及世界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历史素养。
学习目标
01
02
03
04
掌握中国及世界历史的基本史 实和重要事件。
历史人物与事件分
06
析秦Biblioteka 皇统一六国01 02秦始皇的生平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通过一系列政治和军事 手段,成功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 家。
统一六国的意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 国ppt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 国ppt课 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开凿灵渠与修筑长城
灵渠是一条人工运河,沟通了湘江 和漓江,具有运输和灌溉功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 国ppt课 件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秦朝面积约为354 万平方千米
课后作业
1.绘制出秦朝疆域图。 2.秦国问什么能统一六国。 3.简述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
哈哈···寡人兵强 马壮,自此天下一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 国ppt课 件
二.确寡人立一中统天央下集权制 度中国历德史盖上三第皇一个皇帝—秦始皇
功过五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 国ppt课 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 国ppt课 件
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5.秦朝通用文字是( 小篆 )标准货币是( 圆形方孔半两钱) 6.秦朝在北方为防御匈奴修筑的工事是( 长城),修建者是( 蒙)它恬西 起( )临,洮东到( ) 辽东 7.秦朝开凿的沟通漓江到湘江的人工运河叫(灵渠 )
8.秦朝疆域东到( 东海),西到(陇西 ),北到( 长城一带 ),南 到( 南海)
问题2:“战国七雄”中哪国最有 实力能完成统一大业呢?
一.秦灭六国
探究:秦国能完成统一大业的原因有哪些?
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
长平之战奠定的绝对优势
秦王嬴政善用人才
秦国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
一.秦灭六国
秦朝小档案
朝代名
秦朝
建立者 秦始皇 嬴政
建立时间 公元前221年
都城

2024年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2024年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2024年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一、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 我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 元谋人:发现于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工具,知道使用火。

-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 - 20万年。

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他们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火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2. 原始农耕生活。

- 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

他们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河姆渡居民还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等。

- 半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

他们使用磨制石器,主要种植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半坡居民能制作彩陶,陶器上有许多刻画符号,可能是早期文字的雏形。

他们还会纺织、制衣。

3. 远古的传说。

- 炎黄联盟: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之后,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 禅让制: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即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采用疏导的方法,成功治理了洪水,被尊称为“大禹”。

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 夏商周的更替。

-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禹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商朝前期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商朝的青铜铸造业发达,如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重的青铜器。

七年级历史上册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ppt课件
36
• 商鞅变法的内容是什么? • 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 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 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 的特权; • 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 理。
37
• 商鞅变法的意义和结果是什么? •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河姆渡居民 7000年 浙江余姚
半坡居民 6000年 陕西西安
历史地位
长江流域(南方)
黄河流域(北方)
原始 农作物 农业 农 具
水稻(水田) 磨制石器、耒耜
粟(旱田) 磨制石器(石刀)、耒耜
原始饲养业

猪、狗
原始手工业 陶器、玉器、原始乐器 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建筑形式
干栏式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
社会生活组织
群 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 距今70-20万年 石
使用天然火、打制石器 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

富的遗址,1987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时
氏族 山顶 北京周口店 距今3万年

公社 洞人: 人工取火、打制石器为主,已经
掌握磨制和钻孔技术
6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7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异同
遗址名称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原因——生产力低下,生产工具简陋
历史地位 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1987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3
第三组:山顶洞人遗址
项目
考察报告
年代地点 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穴
考古发现 外貌特征
山顶洞人头盖骨化石→与现代人基本相似 骨针→开始掌握磨光技术和钻孔技术, 海蚶石和会磨缝光制石衣珠服等装饰品→远懂距得离爱交美换,死生后活埋用葬品,

部编历史七上课件

部编历史七上课件
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如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
百家争鸣,各种思想流派交锋激烈,如儒家、墨家、法家等。
02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与巩固
秦朝统一六国
通过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有效的政治策 略,秦始皇成功统一了六国,建立了 秦朝。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一 ,包括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 轨,修建长城和驰道,以及实行严格 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
民族大融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加速,形成 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文化交流
这一时期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影响 、相互融合,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
佛教的传播与影响
佛教的传播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 入中国,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 。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融合
西晋的短暂统一
西晋实现了全国的短暂统一,但随后爆发了八王之乱,西晋灭亡 。
东晋与十六国的分裂
东晋时期,北方先后出现了前秦、后秦、前燕、后燕等十六国, 南方则为东晋所统治。
北魏与南朝的融合
北魏统一北方后,与南朝的宋、齐、梁、陈相互融合,形成了南 北朝对峙的局面。
民族大融合与文化交流
西周的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西 周。
西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包 括朝议制度、监察制度等。
分封制与宗法制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将土地和 人民分封给诸侯,同时确立了家族血 缘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的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继续努力
再见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最新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 上册 全册PPT课件全集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再见源自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再见
很高兴,和同学们度 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