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出血

合集下载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c ie i l ig oi n rame t n o e o ey ev d t mey da n ssa d te t n,a d g trc v r .Co l i n ncuso :Ulrs n ga h sa wo n fe e e tbe c e p ta o o rp y i u d-r e rp aa l h a a d efcie e a n t n tc n ic e s h ig otc rt fn o aa nr ca ilh mo h g ,a d t e e ry da n ss n f tv x miai ,i a n r a e te da n si ae o e n tlita rn a e r a e n h al ig o i e o pu al rame t a o rtemotlt n o lc t n fn wb r . lse ryte t n n lwe rai a d c mp iai so e ons c h y o
n wb r s M e h d :1 9 n wb r s i u o p t le p re c d c lr u ta o o r ph r m c mb r 2 1 o M a c 01 . e o . n t o s 5 e o n o rh s i x e n e oo l s n g a y f n a i r o De e e 0 0 t r h 2 1
21 年 1 01 0月 第 1 第 3 8卷 O期
影像 与介入
颅脑 超声在诊 断新 生儿颅 内出血 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 中朝 , 丽 , 萍 , 一 凡 , 蕾 张 薛 王 宋 江 苏省 徐 州市 妇 幼保 健 院超 声科 , 苏徐 州 2 1 0 江 2 00 【 要】目的 : 摘 评价 超 声在 诊 断 新 生儿 颅 内 出血 的 临床 应 用价 值 。方 法 : 2 1 对 0 0年 1 1月~ 0 1年 3月 怀 疑颅 内 出血 21 的 1 9例 新 生 儿 进 行 超 声 检 查 。结 果 : 室 内 出 血 I ( 管 膜 下 出 血 ) 6例 , 室 内 出 血 Ⅱ级 2 5 脑 级 室 8 脑 6例 , 室 内 出 血 Ⅲ 脑 级 1例 , 室 内出血 伴 脑积 水 1例 , 氧 缺血 性 脑病 5例 , 络 丛 内强 光 斑 7例 , 内 出血 9例 , 室周 围 白质 损伤 脑 缺 脉 颅 脑 1例 , 所有 患 儿得 到 有效 的治 疗 , 次 复查 时有所 好 转 。 结 论 : 声 检 查 是 无创 、 以反 复 检查 、 廉 的一 种 有 效 检 再 超 可 低 查 , 早诊 断 、 治 疗 能降 低新 生 儿 的致死 率 和并 发 症 。 早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龙源期刊网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作者:杨权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0期【摘 ;要】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诊断中颅脑超声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确诊颅内出血的患儿(98例)进行研究,根据检查方法分成甲组和乙组,甲组(颅脑超声、98例)、乙组(CT、98例)。

总结检出率、出血部位、出血程度、超声表现。

结果:甲组的颅内出血的检出率稍高于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

出血部位:87例患儿是脑室室管膜下出血(CT漏诊两例),6例患儿伴脑室出血,2例患儿伴脑室扩大,2例患儿脑实质出血,1例患儿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超声漏诊),0例患儿硬脑膜下出血。

脑室周边出血程度:1例患儿是Ⅳ级,1例患儿是Ⅲ级,6例患儿是Ⅱ级,87例患儿是Ⅰ级。

结论: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中,颅脑超声可准确检出颅内出血,并可明确出血部位、出血程度。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颅脑超声;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022-02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来说,是常见的一种新生儿颅脑疾病,属于一种严重脑损伤,影响到患儿预后,还会威胁到患儿生命安全[1]。

新生儿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颅脑出血,因此准确、快速的确诊新生儿颅内出血具有重要意义,便于及时给予患儿治疗,促进后期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最终提高生存率[2]。

颅内出血中尤以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最高、危害最大。

为探讨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诊断中颅脑超声的诊断价值,选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确诊颅内出血的患儿(98例)进行研究,研究具体为:1 资料同方法1.1 资料。

颅脑超声能进行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

颅脑超声能进行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

颅脑超声能进行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发布时间:2021-05-26T08:28:34.178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3期作者:王晓秋[导读] 新生儿的颅内出血症状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颅脑损伤现象。

由于颅脑损伤后势必会给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害,还有可能会留下非常严重的后遗症,甚至严重时,会直接导致新生儿的死亡。

颅内出血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不仅会造成新生儿自身的健康成长受到严重威胁,而且还会对整个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在对新生儿的颅内出血症状进行诊断时,选择利用超声方式进行,整体检查效果相对比较良好。

王晓秋巴中嘉禾妇儿医院 1636000新生儿的颅内出血症状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颅脑损伤现象。

由于颅脑损伤后势必会给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害,还有可能会留下非常严重的后遗症,甚至严重时,会直接导致新生儿的死亡。

颅内出血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不仅会造成新生儿自身的健康成长受到严重威胁,而且还会对整个家庭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在对新生儿的颅内出血症状进行诊断时,选择利用超声方式进行,整体检查效果相对比较良好。

利用颅脑超声进行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各领域中,其中超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相对比较广泛。

新生儿的颅内出血一直以来都是新生儿中非常严重的疾病类型之一,一旦发生颅内出血,不仅会直接造成新生儿自身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而且还有可能会直接导致整个家庭经济、心理、精神等多方面受到严重的打击威胁。

针对这一现象,就必须要提高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准确率,这样才能够根据诊断结果,及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当前对新生儿的颅内出血问题进行诊断时,利用颅脑超声可以起到良好的诊断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情况下都会选择利用GE-LOGIQP 5 彩色超声诊断仪,同时选择5S的探头,以5至7.5MHz的频率进行诊断。

颅脑超声及颅脑MRI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

颅脑超声及颅脑MRI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

颅脑影像学在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应用一、概况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疾病,是主要神经系统并发症之一,尤其是早产儿(胎龄<37周)。

颅内出血在新生儿中发生率为2%~4%[1],ICH的发生会影响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严重者常常有远期神经发育障碍的风险,比如出现脑积水、偏瘫、癫痫或智力障碍等严重后遗症。

新生儿ICH的危险因素复杂,包括了八大类[2]:出血性脑卒中(包括大的局灶性血肿)、早产相关出血、出血倾向、遗传因素、感染、创伤相关出血、肿瘤相关出血以及血管畸形。

郭艳莉等人[3]研究表明胎龄、胎儿窘迫、出生后窒息、应用多巴胺、应用机械通气为新生儿ICH的影响因素。

何力等人[4]研究表明早产儿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1 500g、宫内窘迫、母体产前未使用地塞米松、机械通气治疗、出生12 h内酸中毒、高浓度吸氧史等。

新生儿颅内出血按照出血的部位分为以下几种[5]: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germinal matrix-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GM-IVH)(简称脑室内出血,IVH)、硬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以及小脑、丘脑、基底核出血等。

其中由于足月儿颅内出血的出血动脉多来源于脉络丛,并且超过一半的足月儿ICH是特发性的,生发基质出血罕见,因此其最常见的是硬膜下和蛛网膜下腔出血[2, 6]。

而IVH是早产儿常见且最具特征性的ICH,由于早产儿脑室周围室管膜下存在富含毛细血管网的胚胎生发基质,同时由于生发基质处新生血管相对脆弱,血管生长较快,导致新生血管多且不成熟,在感染、窒息等外因使脑血流波动时压力变化就容易引起ICH,因此早产儿中脑室内出血和脑室周围出血常见[5-7]。

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多呈进行性恶化,大多数患儿在出生后不久就出现意识障碍、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等症状;部分患儿症状较轻,颅高压以及脑膜刺激征不典型,仅表现为惊厥和昏迷等[1]。

床旁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床旁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 SAS 6.12 统计软件,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患 病率、出血部位和程度构成比采用百分数表示,足月 儿和早产儿颅内出血患病率比较采用 χ2 检验。 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新生儿颅内出血患病率:1050 例早产儿颅内 出血 166 例,患病率 15.81%(166 /1050),其中 <32 周 的早产儿 100 例(60.2%)、≥32 周的早产儿 66 例 (39.8%)。 350 例足月儿颅内出血 38 例,患病率 10.86%(38 /350),其中 <40 周足月儿 27 例(71.1%)、 ≥40 周 11 例(28.9%)。 早产儿颅内出血患病率高 于足月儿(χ2 =5.17,P <0.05),胎龄越低颅内出血 的发生率越高。 752 例男新生儿中出血患儿 113 例 (15.0%),648 例女新生儿中出血患儿 91 例(14.0%), 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早产儿和足月儿颅内出血部位和程度构成比 较(表 1):新生儿颅内出血最常见发生部位是脑室, 脑实质(图 6) 次之,硬膜下少见。 在出血部位和脑 室出血程度上,早产儿和足月儿之间无明显差异。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bedside ultrasound in diagnosis of the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CH) in neonates.Methods A total of 1400 neonates ( male 752,female 648; premature infant 1050,term infant 350) were examined by bedside ultrasound in 3 days after born.Results (1)Incidence of ICH:166 (15.81%) cases with ICH in 1050 premature infants.Of these 166 cases,100 (60.2%) were less than 32 weeks and 66 (39.8%) were more than 32 weeks premature infants .A total of 38 (10.86%) cases with ICH in 350 term infants.Of these 38 cases,27 (71.1%) were less than 40 weeks and 11 (28.9%) were more than 40 weeks term infants.The incidence in premature infants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erm infant.(2)Types of ICH:155 cases (93.4%) with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VH) and 11 cases (6.6%)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in premature infants .35 cases (92.1%) with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2 cases (5.2%)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nd 1 case with subdural hemorrhage in premature infan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ypes of ICH and grade of IVH between premature infants and term infants.(3) Of 204 cases with ICH,141 (69.1%) had obviously abnormal perinatal history but 63 (30.9%) had not.Conclusions Neonates,especially the premature infants with low gestational age have the higher incidence of ICH .Bedside ultrasound could provide reliable and precise information on ICH in neonates.For bedside ultrasound is convenient ,noninvasive and easily follow -up,it should be the preferred method for screening and monitoring ICH in neonates .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表 2 脐动脉血 p H 值 与 Ap g a r 评分关系 ( ±s )
科技水平 的提 高 , 在对新生儿窒 息进 行疾病诊断时应结合 患者 的
脐血血气分析 、 围产因素及 A p g a r 评分等各方 面 因素对 新生儿 窒
参 考 文 献
[ 1 ] 新生儿 脐动脉血气 指标研究 协作组. 脐 动脉血气指 标诊断新 生儿 窒息 的多 中 心 临床 研 究 [ J ] . 中华儿 科 杂 志 , 2 0 1 0 , 4 8 ( 9 ) : 6 6 8
医学 院学报 , 2 0 1 1 , 1 7( 2 ) : 2 5 3— 2 5 6 .
3 ] 孙先军 , 杨建军 , 连鹏强 , 等. 不同A p g a r 评分新生 儿振幅整合脑 电 动 脉血 p H值与 A p g a r 评分对新生儿 窒息进行诊断有较好 的临床 [
图动态监测 的临床意义 [ J ] . 中国d  ̄ J I , 急救医学 , 2 0 1 2 , 1 9 ( 3 ) : 2 5 3
新 生儿颅 内 出血 ( i n t r a c r a n i a l h e m o r r h a g e , I C H) 指 的是新 生儿 可 以判定为颅 内出血 的病情 后 , 再 次使 用 脑 部 C T检 查来 进 行
在 围生期 出现 的一种 比较棘 手的颅 脑病症 。这种 疾病 一般 和患 验 证 。 儿 大脑 出现过缺 氧有 密 切 的因果 关 系 J 。因此 , 这种 疾病 可 以 仪器型号 : 本 组研 究选用 G E— V O L U S O N一7 3 0及 A L O K A—
电解质测定 以及气道吸 出液或早期 胃液测定等实验 室检查 , 第二 及 治疗情况 。 部分 为 x线检查 、 心 电图检查 、 头颅 B超检查 、 C T检 查 以及羊膜 镜检 等辅 助检查 。而 A p g a r 评 分作 为新 生儿 窒息 的临床诊 断 手 段之一 , 有较好 的临床 意义 _ 2 。由本 次实验 结果 可知 , 窒 息组新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并 用脑 C T 进 行 证 实 ,共 有 8 3 例 患儿 经 颅 脑超 声 检 查测 出颅 内 出 血 ,其 超 声 检 查 的 特 点 为 :① 脑 室 内 的 出血 ,即 出血 破 入脑 室 腔 :脉络丛 边 缘不 规则 ,回声 增宽 ,对 周 围的组 织 没有 明显 的影
响 ,侧 脑 室 内有 强 回声 。② 室 管膜 下 的 出血 :冠状 切面 显示 侧脑
明显症状型3 7 例。所有 的新生儿经颅脑超声检查并诊断成颅内出
血后 ,均 需采 用脑部 C T 检查 进行 证实 。
室 的前 角 与体 部 的下方 有 片状 的强 回声 ,在 出血 的早 期 ,片状 的 强 回声 边界 尚不清 晰 ,出血 稳定 后 回声 边界 清 晰 ,增 强 。③脑 室 内 的出血伴 有 侧脑 室 的扩张 :矢状 切面 显示 的是 侧脑 室 内扩 张 的 部 分或 者其 中充满 了强 回声 ,出血 量增 大时 ,能够使 第 三脑 室发 生 扩 张 ,此 时 应注 意动 态 的观 察患 儿病 情 的进展 情 况 。④脑 室 内 的 出血合并 周 围脑 白质 的损 伤 :常 发生 在单 侧 脑室 ,并伴 有 周 围 脑 白质 的髓 静脉 发生 出血 性 的梗死 。 颅 脑超 声 检 查 能 够 为 医生 提 供 患 儿 颅 内 出血 的部 位 以及 出 血 的程 度 ,使 医生 能够 动态 地 了解 颅 内出血 的过 程 ,估计 出颅 内 出血发 生 的时 间 ,为新 生儿 颅 内 出血 的临床 诊 断提供 了重要 的依 据 。本 研究 在 为 新 生 儿进 行 颅 脑超 声 检 查 之后 均需 经 过 脑 部C T 的证实 ,发 现 共有 9 9 例 患儿 确 诊为 颅 内出血 ,其 中经 颅脑 超声 检 查 测 出的患 J L 8 3 例 ,确诊 率 为8 3 . 8 3 % ,另有 l 6 例 患 儿漏诊 ,漏诊 率为1 6 . 1 6 % ,与林 淑 莲等 的研 究 结果 相 一致 ] 。漏诊 的 病例 包 括 6 例 小 脑 出血 者 和 1 0 例 硬脑 膜 下 的 出血 者 ,小 脑 出血 的漏 诊 原 因 可能 与 患儿 颅窝 的 内部本 身就 能正 常 反射 回声 ,造 成血 液 或正 常

床旁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床旁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mm Hg ,术后 平 均 眼压 较 术 前 明显 下 降 ,均 值 ( 1 5 . 4 5 ±3 . 5 5 ) mm Hg ,较术 前 平均 降低 1 1 . 9 0 mm H g ,两 者差 异 有统 计学 意 义
( J p <0 . O 0 1 ),均可见 功能 性滤 过泡 。
术 后 平 均 眼压 较 术 前 眼 压 明显 下 降 ,均 值 ( 1 5 . 4 5 ±3 . 5 5 )mm
Hg ,两 者差 异 有统 计 学 意义 ( P <O . 0 0 1 )。 小梁 切 除 对 眼压 的 控 制 与 术后 滤 过 道 通 畅 ;对 结 膜 增 生肥 厚 者 ,在 术 中 可 以应 用
行皮 质 类 固 醇激 素联 合 短效 散 瞳剂 治 疗 ,炎 性反 应 于 1 0 d 左 右 消 退 ;此 外 , 1 眼在 手 术 第 2 天后 前 房 仍 较浅 ,给 予 压 迫包 扎 后
后并 发症 的发生 。 3 . 3 注 意事 项 :① 术 前应 充 分 降 眼压 ,在 眼压 控 制 方 面坚 持 宁
( 0 . 4 9 ±0 . 5 2 )D ( n = 3 2 ) ,比较 分析 术 前 与术 后 1 个 月及 术 后 3
个 月 时的 P 值 均 >O . 0 5 , 由此 可见 术后 与术 前 的角 膜 散 光情 况差 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尸 >O . 0 5 )。 2 . 4 并 发 症 :本 次 研 究 共 有 1 3 眼 在 术 后 不 同程 度 出 现 角 膜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 3 角 膜 散 光 :本 组 术 前 散 光 为 ( 0 . 4 3±0 . 5 5 )D ( n = 3 2 ),
术后1 个月为 ( 0 . 5 6±0 . 5 3 )D ( n = 3 2) ,术 后 3 个 月 为

颅脑超声在早产儿颅内出血疾病的应用

颅脑超声在早产儿颅内出血疾病的应用
·放射与影像·
2020年2月第10卷第3期
颅脑超声在早产儿颅内出血疾病的应用
黎巧儿 李玉华 方彩玉 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广东江门 529000
[ 摘要 ] 目的 探讨颅脑超声在早产儿颅内出血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从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中抽取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疑似有颅内出血,且均接受颅脑超声检 查。根据是否早产,将其分为早产组(n=50)、足月组(n=50),比较颅内出血发生率以及检出率。 结果 早 产 组 的 颅 内 出 血 率 显 著 高 于 足 月 组 ;早 产 儿 与 足 月 儿 在 脑 室 出 血 、脑 实 质 出 血 和 硬 膜 下 出 血 上 的 所 占 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早产儿与足月儿的脑室出血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疾病的临床诊断上,颅脑超声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早产儿的颅内出 血疾病发生率高于足月儿。采用颅脑超声进行检查,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但必要情况下仍 需要辅以 CT 检查。 [ 关键词 ] 颅脑超声;早产儿;足月儿;颅内出血疾病 [ 中图分类号 ] R445.1;R722.6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2095-0616(2020)03-210-03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颅内病变,主要 是因为产程过程中胎儿的头部过大、头盆不称、臀 位分娩等使用吸引器、产钳助产,造成胎儿的头部 受到挤压,因此造成产伤性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 造成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疾病,也是造 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据调查,造成颅脑出血 有一项重要的诱发因素,即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产,调查显示,早产 儿发生颅内出血的概率要远远高于足月儿,可高出 足月儿 2 ~ 3 倍,这主要是因为早产儿无论是在神 经生物学上还是在解剖生物学上其神经系统均未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新生儿249例,出生3d内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CT检查结果对比分析。

结果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率高于足月儿(P<0.05),新生儿出现颅内出血的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与足月儿颅内出血类型及脑室出血程度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颅内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中检出率较高,并且能够准确检测新生儿颅内出血类型及出血程度,且无创、便捷、具有较强的可重复性,能够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可作为新生儿颅脑疾病筛查的首选措施。

标签:颅脑超声;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是一类较为常见的新生儿严重颅内病变,其病因多与围产期缺氧、窒息、产伤有关,或者因护理”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患儿时机械通气不当等情况所致[1],及时诊治能够有效降低患儿死亡率及致残率,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本次研究探讨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疑有颅内出血的新生儿246例,其中男性129例,女性117例,早产儿184例(0.05)。

2.2颅内出血类型及出血程度63例早产儿中,脑室出血者57例(90.48%),脑实质出血者5例(7.94%),硬膜下出血者1例(1.59%)。

14例足月儿中,脑室出血者12例(85.71%),脑实质出血者1例(7.14%),硬膜下出血者1例(7.14%),早产儿和足月儿在出血类型及脑室出血程度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见表1。

3 讨论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内严重疾病,本次研究发现,妊娠胎龄越小的新生儿,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几率越高[4]。

其原因可能在于早产儿存在胚胎生发层基质这种特殊解剖学结构,早产儿因脑部缺氧缺血导致颅脑内部血管扩张,造成血流量及血压变化时,容易导致胚板基质毛细血管床破裂出血,此时出血多限于室管膜下,即为室管膜下出血,或称I 级出血,若出血破入脑室,则发展成为II级脑室内出血。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分析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疾病过程中的效果。

方法:选择156例疑有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应用颅脑超声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结果:颅内出血99例,经颅脑超声检查测出83例(83.83%),包括脑室内的出血Ⅰ级53例,Ⅱ级18例,Ⅲ级2例,合并脑积水1例,缺血性的脑病5例,脑室旁的脑白质出现损伤1例,脉络丛内有强回声的光斑3例。

漏诊16(16.16%)例,包括硬脑膜下出血10例和小脑出血6例。

结论:颅脑超声检查对新生儿颅内出血较为微小的病变进行早期的诊断准确性高。

标签: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hemorrhage,ICH)指的是新生儿在围生期出现的一种比较棘手的颅脑病症。

这种疾病一般和患儿大脑出现过缺氧有密切的因果关系[1]。

因此,这种疾病可以按照出血部位来分析出不同的疾病种类。

比如,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下出血、脑室管膜下出血和脑室内出血等多种[2]。

在这其中,新生儿最经常出现的就是脑室管膜下出血。

该病种一般出现在新生儿胎龄33周左右,体重一般不会超过1400g。

因此,该疾病的新生儿一般为早产儿。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后果比较严重,容易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死亡,及时抢救及时,存活下来,也容易留下后遗症[3]。

所以,及时的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非常有必要,不过,一直以来,该疾病的诊断技术比较落后,经常会出现漏诊和误诊的情况。

随着超声技术的问世,超声影像学检查成为了检查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一项重要、可靠、准确的技术,大大提升了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治水平。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出生的156例疑有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男75例,女81例,年龄30min~15d,其中早产儿104例,足月儿52例;分娩的方式:剖宫产49例,助产20例,轻度窒息29例,重度窒息20例,宫内窘迫38例。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作者:翟庆飞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10期【摘 ;要】目的:;评估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9 年1 月—— 2019年6月于我院出生并于生后3 天内接受颅脑超声检查新生儿500 例,对超声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颅内出血部位: 26 例颅内出血中脑室内出血 24例( 92.3%),脑实质出血1 例( 3. 8%),硬膜下出血1 例( 3.8%),。

新生儿颅内出血部位好发部位最多见于脑室内。

结论:;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为疾病诊断提供准确、可靠信息,从而尽早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关键词】颅内出血;颅脑超声;新生儿【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057-01Application of brain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Zhai;Qingfei(Department of Ultrasound,Jin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Jining 272000P.R.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brain ultrasound for 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METHODS:A total of 500 neonates who were born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une 2019 and underwent brain ultrasound examination within 3 days after birth were selected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Results:Intracranial hemorrhage: 26 cases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26 cases (92.3%), 1 case of brain parenchymal hemorrhage (3.8%), and 1 case of subdural hemorrhage (3.8%). The most common site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n neonates is found in the ventricles. Conclusion:;Brain ultrasound has a high diagnostic value for 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which can provide accurate and reliable information for disease diagnosis, so as to take effective prevention measures as soon as possible.【Key words】Intracranial hemorrhage;;Brain ultrasound;;Newborn1 资料方法1.1 一般资料。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受诊治的疑似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共计85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展开颅脑超声诊断和CT诊断,研究检查结果,并与CT诊断的结果比较。

结果:经过诊断后,85例患儿检出颅脑出血者46例,检出率为54.12%。

其中,颅脑超声诊断检出率为95.65%,CT诊断检出率为91.3%,差异不明显(P>0.05)。

46例患儿中,其中脑室管膜下出血患者29例,伴脑室内出血12例,脑实质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硬脑膜下出血1例。

其中主要以脑室出血的发生几率最高。

另外,患儿出血分级中,I级和II级的比例89.13%明显高于III级和IV级的比例10.87%,差异显著(P<0.05)。

结论: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的检出率较高,且具有无创、经济性良好等特点,可实现重复性检查,新生儿家属的接受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关键词】颅脑超声;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164-02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颅脑疾病中的常见疾病类型,属于严重脑损伤,直接影响新生儿的健康,甚至造成生命问题。

针对新生儿颅内出血,需选择快速、有效的诊断方式,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案,降低并发症的不良影响。

为探究分析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受诊治的疑似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共计85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展开颅脑超声诊断和CT诊断,研究检查结果,并与CT诊断的结果比较,评价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接受诊治的疑似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共计85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展开颅脑超声诊断和CT诊断,研究检查结果,并与CT诊断的结果比较。

颅脑超声用于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颅脑超声用于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颅脑超声用于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研究颅脑超声用于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9月收治的疑似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新生儿均要接受颅脑超声检查与CT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颅脑超声诊在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诊断中的检出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

结论:颅脑超声用于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颅脑超声;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诊断【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264-01临床上通常会采用头颅超声、CT、MRI等方式对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患儿进行检查,不同诊断方式具备有不同的诊断结果[1]。

本研究主要针对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诊断中颅脑超声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0例疑似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新生儿来源于2014年10月—2016年9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患儿中,其中男58例,女42例,出生时间为(3.6±2.5)天,59例为早产儿,41例为足月儿。

1.2 检查方法颅脑超声检查:检查仪器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Vivid7,选用10s探头,将中心频率设置为10MHz,在进行操作之前,操作者要对双手进行消毒处理,同时也要对探头与导线进行消毒,在新生儿处于睡眠或者静息的条件下,帮助其取仰卧位,将头部置于正中位置,做出两方面的切面,其中一个切面为矢状切面,另外一个切面为冠状切面,将探头从前囟处置入,在新生儿的前额位置进行最大限度的探查,稍微向后方将探头进行偏转,经过颅脑中间位置,慢慢的向后侧进行扫查。

在选择基线时,要选取脑正中线,然后再慢慢的探查颞叶左右两侧,在探查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层。

床旁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分析

床旁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分析

床旁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床旁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方法:收集我院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共计204例。

其中I级85例,II级38例,III级19例,IV级13例。

胎龄31周~40周,平均胎龄34.69±2.74周。

出血灶范围由1.83mm× 1.48mm~41.42mm×25.58mm。

(1)分析不同胎龄新生儿颅内出血患病率。

(2)不同胎龄新生儿出血部位。

(3)不同检查手段对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检出率。

结果:32 周~37周组与>38周组的颅内出血患病率比较有差异(P<0.05);不同胎龄新生儿出血部位比较无差异(P>0.05);MRI和颅脑超声对颅内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三者检出率分别为100%、100%、66.6%,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床旁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具有简便、无创、无辐射,检出率高的优点。

【关键词】床旁;颅脑超声;颅内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好发于小于30~35周的早产儿。

颅内出血发生后会造成颅脑缺氧、缺血、诱发窒息[1]。

有研究者对1092例<32周的早产儿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脑室内出血发病率高达50%。

根据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道,新生儿颅内出血在2013年的整体发病率约为43.2%[2]。

根据颅内出血的不同病因及出血部位,临床表现不完全一致,这对病情预判、早期诊断带来巨大困难[3]。

如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新生儿预后尤为重要。

目前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方法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

因此本文拟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分析颅脑超声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收集2015年3月~2017年3月我院颅内出血的新生儿,共计204例。

其中I级85例,II 级38例,III级19例,IV级13例。

胎龄31周~40周,平均胎龄34.69±2.74周。

颅脑超声在早产儿颅内出血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颅脑超声在早产儿颅内出血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颅脑超声在早产儿颅内出血疾病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早产儿颅内出血疾病中的应用。

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应用新生儿颅脑专用探头检查早产儿200例,对颅脑超声诊断颅内出血的病例按照Papile分级法分级,同时收集相关资料(孕龄、出生体重、生后评分、分娩因素),总结分析颅内出血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并对IVH的病例进行三个时期的随访(生后3天、生后7-10天、生后1月)。

结果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生率为61.4%,胎龄≤32周总的LVH发病率以及重度LVH发生率明显高于胎龄大于32周的患儿(P<0.05),出生体重≤2000g的患儿重度LVH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Apgar评分与总LVH发生率以及出血程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分娩方式与总的LVH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早产儿LVH发生率较高,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轻,LVH发生率越高,出血程度越重。

早产儿在生后3天内常规进行颅脑超声检查十分必要,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关键词】超声诊断早产儿颅内出血【中图分类号】R72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148-01颅内出血(LVH)是早产儿最常见颅内病变,常可引起神经系统后遗症,严重的LVH会出现脑积水、脑软化等严重并发症,可危及患儿生命。

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我们对200例早产儿进行了颅脑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均为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住院早产儿,于生后3天进行常规检查。

男136例,女64例,胎龄28~37周,胎龄≤32周56例,32~37周144例,出生体重1180 g ~2430 g,其中<1500g的22例,<2000 g的58例,>2000 g的120例。

Apgar评分0~3分6例,4~7分36例,>7分158例。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董行波;刘新疆【期刊名称】《滨州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9)001【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的疑似有颅内出血的新生儿120例,同时进行超声和 CT 检查,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对颅内出血的检出率,同时分析患儿构成和患儿超声表现。

结果120例新生儿共检出颅内出血者64例,检出率为53.33%;超声检出率为95.31%,CT 检出率为92.19%(P >0.05);64例患儿中,脑室管膜下出血者39例,伴脑室内出血者15例,伴脑室扩大者5例,脑实质出血者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2例,硬脑膜下出血者1例,脑室出血病例明显多于其他部位出血的病例;按照新生儿颅内出血分级标准,其中:I 级者39例,II 级者15例,III 级者5例,Ⅳ级者2例。

结论利用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具有检出率高、无辐射、无创伤、经济性以及可重复检查的优点,在新生儿颅内出血常规筛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Methods There are 120 cases of neonatal with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s susp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May 201 5.They are examinated by ultrasound and CT at the same time for discussing the detection rate of two methods.And the a-nalysis of composition and sonographic findings in children was carried at the same time.Results A total of 120 infants,64 ca-ses of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were detected,that is,the detection rate is53.33%.Ultrasonic detection rate is 95.31%,while the CT detection rate is 95.31% (P >0.05).In 64 cases,there are 39 cases with ventricle tube membrane bleeding,1 5 cases with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5 cases with ventricular expansion,2 cases with parenchymal hemorrhage,2 cases with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nd 1 case with subdural hemorrhage.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cases i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e other bleeding cases.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 orrhage,among them:class Ⅰ39 ca-ses,class Ⅱ1 5 cases,class Ⅲ 5 cases,class Ⅳ 2 cases.Conclusion The use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of 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is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detection rate,no radiation,no trauma,economy,and repeatable inspection.It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routine screening of 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总页数】3页(P41-43)【作者】董行波;刘新疆【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滨州 256603; 高青县妇幼保健院彩超室;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滨州 2566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相关文献】1.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陈菊;朱正2.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刘丹丽;万芝兰3.颅脑超声在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J], 刘中朝;张丽;薛萍;王一凡;宋蕾4.床旁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刘甜5.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刘丹丽;万芝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颅脑超声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闫媛媛;丁枚;石伟波;谷小乐【摘要】目的:探讨颅脑超声对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196例疑似颅内出血的新生儿(早产儿127例,足月儿69例)进行超声检查,观察检测结果。

结果196例疑似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病例中,超声诊断颅内出血111例,患病率(56.6%);早产儿颅内出血患病率高于足月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47,P<0.05);早产儿和足月儿颅内出血部位和脑室出血程度的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023, U=0.351, P>0.05)。

结论颅脑超声具有早期诊断和动态观察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优势,可作为首选方法。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value by craniocerebral ultrasound for neonatal intracranial hemorrhage.Methods A total of 196 newborn (127 premature infants and 69 term infants)with suspected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received ultrasonic examination, and their outcomes were observed.Results Among 196 newborn with suspected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111 cases with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diagnosed by ultrasound, with morbidity as 56.6%. Premature infants had higher morbidity of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than term infants,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χ2=9.247,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constituent ratio by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position and ventricular hemorrhage severity between premature and term infants(χ2=3.023,U=0.351,P>0.05).Conclusion Craniocerebral ultrasound contains advantages of early diagnosis and dynamic observation for neonatal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nd this method can be taken as the preferred measure.【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6(011)026【总页数】3页(P3-5)【关键词】超声检查;新生儿;颅内出血【作者】闫媛媛;丁枚;石伟波;谷小乐【作者单位】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超声科;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超声科;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超声科;450052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颅脑损伤的常见形式, 与早产、围生期窒息和产伤关系密切。

经颅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应用

经颅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应用

经颅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应用发表时间:2013-07-26T17:31:26.7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0期供稿作者:吴红霞葛继帮[导读]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早诊断、早期合理治疗。

吴红霞葛继帮(河南省濮阳市妇幼保健院 457000)【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240-01【摘要】目的探讨经颅超声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

方法在本院经颅超声诊断的134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对临床疑有颅内出血的新生儿178例行头颅超声检查,有134例超声诊断为颅内出血。

结论经颅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简便、安全、无射线、适合动态追踪观察,是新生儿颅内出血首选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新生儿超声颅内出血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早诊断、早期合理治疗,是改善患儿生存质量的关键。

胎龄越小,出血的发生率越高,在足月儿也可发生,经颅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有效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时间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本院住院患儿,年龄1~30天,胎龄足月儿59例,早产儿75例,男81例,女53例,均经超声诊断为颅内出血。

1.2 仪器与方法:用GE730(普通版)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0MHZ,将探头置于前囟,作不同角度偏转,作冠状面、正中矢状面、左右旁矢状面扫查,以获得脑正中直至双侧聂叶间各层面图像。

观察脑室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脑室周围组织的回声情况。

2.结果在超声诊断的134例颅内出血患儿,其中室管膜下出血70例,脑室内出血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实质出血2例。

声像图特点:室管膜下出血时因出血部位、大小、形态不一样而声像图多样化,冠状面在侧脑室前角和体部下方见团片状回声增强区,矢状面在室管膜下区呈三角形、椭圆形或梭形高回声区,有的仅表现局部室管膜下增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批准号
重点项目
项目类别
一般项目√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三新项目立项申请表
项目名称:右心空气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
学科:超声波医学
申报部门:超声医学科
申报日期:2014-11-11
皖医弋矶山医院医务处制
简表
项目名称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出血及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
三新项目类别重点项目一般项目√起止时间2014年 12月01日至2016年12月 01日
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
姓名年龄性别职务/职称单位名称签名刘华44男住院医师超声医学科
项目参加者基本情况
姓名年龄性别职务/职称单位名称签名
朱向明50男副院长,主任
医师,教授
超声医学科
李国杰60男主任医师,教

超声医学科
李劲44男主治医师超声医学科鲁柯兵37男副主任医师超声医学科刘表虎37男主治医师超声医学科张青陵33男主治医师超声医学科胡国兵32男主治医师超声医学科茅双根31男主任医师儿科
张士发44男主任医师儿科
项目简介(含标点限300字)
颅内出血(ICH)为新生儿期常见颅内病变,与围产期窒息或产伤密切相关,常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其后神经系统发育障碍;ICH有脑干周围-脑室出血(PVH-IVH)、硬脑膜下出血(SDH)、蛛网膜下出血(SAH)、小脑内出血(ICEH)等四种类型。

以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和危害最大。

对颅内出血尽早诊疗是改善患儿生存质量的关键。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围产期缺氧、继而缺血所致的颅脑损伤,是新生儿死亡和婴幼儿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超声无放射性、价廉、可床边检查、对颅脑中央部分分辨率高等优点,可清晰观察脑室内出血、室管膜下出血、实质出血、巨大硬膜下出血、脑室增宽等现象,是常规筛查新生儿早期有无颅内出血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在缺血缺氧性脑病,超声可直观、动态了解病变程度及演变过程;早期,脑实质回声增强的范围、强度、脑室变窄的程度可反映脑水肿的严重性。

晚期可见脑萎缩、实质内囊腔样病灶。

本项目采用开立床边超声机所配置的5P1探头,研究新生儿颅内出血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并与其它影像学对比其准确度及优缺点。

关键词:新生儿颅脑超声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
可行性论证
1.国内外现状及省内同级医院情况分析(含查新资料)
新生儿(包括许多早产儿)颅骨各骨化中心尚未融合,骨缝未闭,骨交接处形成前囟,后囟、蝶囟、颞囟等声窗。

特制的小型颅脑超声探头可以方便的通过这些声窗探查颅脑内部结构。

颅内出血【,2】(ICH)为新生儿期常见颅内病变,与围产期窒息、产伤、全身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肺疾病,ECMO等相关,常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其后神经系统发育障碍;ICH有脑干周围-脑室出血(PVH-IVH)、硬脑膜下出血(SDH)、蛛网膜下出血(SAH)、小脑内出血(ICEH)等四种类型。

以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和危害最大[3]。

对颅内出血尽早诊疗是改善患儿生存质量的关键。

足月儿脑室出血多来自脉络丛、侧脑室尾端室管膜及丘脑等,常有实质内出血性梗死。

早产儿多生发基质出血,分为四级:1级.单或双侧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基质出血。

2级.室管膜下出血穿破室管膜进入脑室引起脑室内出血。

3级.为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张。

4级.脑室内出血伴周围白质出血性梗死。

颅脑超声对硬膜下出血及蛛网膜下出血不敏感。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围产期缺氧、继而缺血所致的颅脑损伤,是新生儿死亡和婴幼儿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超声检查到脑水肿是HIE特征性改变【4】;轻度脑水肿局限于脑室周围白质,中、重脑水肿超声显示脑结构回声模糊,呈毛玻璃状改变,脑室、脑沟变窄呈狭缝状,脑实质常因坏死、小灶状出血显示局灶性回声增强,回声强度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晚期可见脑萎缩、实质内囊腔样病灶。

超声可直观、动态了解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病变的过程及程度,价格低廉,无放射性,无损伤,可床边检查(适合于重症患儿不易搬动的特性),并可对颅脑内血流动力学进行监测。

我院拥有性能先进的开立床边超声诊断仪,新生儿科并配有小儿颅脑超声专用的5P1探头,可以开展此项检查。

参考文献
1.夏焙.小儿超声诊断学.37-58.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7月第二版.
2.周丛乐.新生儿颅脑超声诊断学.58-10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3.Khodapanahandeh F, Khosravi N,et al. Risk factors for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in Tehran, Iran.Turk J Pediatr
2、应用前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颅脑超声在新生儿颅脑出血及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具有简便,安全、无放射性,可床边及反复观察,图像成像清晰,是NICU 对颅脑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社会效益巨大。

我院此项新技术的开展,对新生儿颅脑疾病的诊断有积极的作用。

主要技术关键和技术路线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利用颅脑超声诊断新生儿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标准
病例选取:
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NICU有临床症状的患儿
研究方法:
对NICU可疑症状的患儿,如早产儿、低体重儿、高碳酸血症、ECMO、精神系统症状等进行床边颅脑超声检查,采用经颅囟,各个标准切面超声扫查,观察脑实质回声,脑室宽度,脑实质各个结构是否正常,并结合临床及其它影像学手段,来判断颅脑内是否出血,并给ICH分级,脑实质是否水肿,实质是否模糊,脑室、脑沟是否变窄,并判断HIE严重程度.
项目安全性论证(项目安全性评价、对可能出现并发症及意外的处理预案)颅脑超声检查无放射性,是一种非损伤性检查,在检查时间范围内不对
患儿产生不利影响。

研究进度
2014.12-2015.02 完成试验设计,协作过程,材料准备。

2015.02-2016.08 课题实施,资料记录、统计。

2016.08-2016.12 完成数据分析,撰写论文。

预计达到目的及成果
新生儿颅脑超声对ICH及HIE诊断标准的掌握,能使其实际应用于临床。

经费预算细则及外援资助(包括课题资助、协助单位资助等)实验材料费4000.00¥
刊印,材料费:1000.00¥
科室(部门)讨论意见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医务处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
年月日
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意见
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
年月日
医院科学技术委员会评审意见
负责人签字(加盖公章)
年月日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