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营造法式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营造法式的重要意义

营造法式的重要意义
《营造法式》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营造法式》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典籍,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规范:《营造法式》系统地总结了北宋以及以前的建筑技术和经验,对建筑的设计、施工、材料、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为后世的建筑提供了技术规范和标准。
2. 文化传承:《营造法式》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对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历史价值:《营造法式》记录了北宋时期的建筑风格、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为研究北宋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4. 艺术价值:《营造法式》中包含了丰富的建筑艺术和装饰艺术,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国际影响:《营造法式》对东亚地区的建筑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朝鲜等国家的建筑都受到了《营造法式》的影响。
总之,《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重要著作,对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东亚地区的建筑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营造法式主要内容

营造法式主要内容
营造法式是建筑设计中的一种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统一性:营造法式要求建筑的各个部分在形式、比例、色彩、材料等方面保持一致,形成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效果。
2. 对称性:建筑物应在布局和立面设计中体现对称性,使整个建筑物看起来更加平衡和稳定。
3. 重复性:营造法式强调在建筑设计中应有一定的重复元素,如重复的窗户、柱子等,以增加建筑的视觉效果。
4. 比例感:建筑的比例应当合理,不能太大或太小,要保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的感觉。
5. 空间层次感:营造法式要求建筑内部空间的分层、分区与空间流线的布置都应有一定的层次感,使人在建筑内部产生丰富的空间体验。
6. 色彩和材料:建筑的色彩和材料应当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同时也要注意选择质感和触感好的材料,以提高建筑的品质和寿命。
营造法式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美感和艺术性,还能够提高建筑的实用性和舒适性,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 1 -。
《营造法式》中的建筑美学思想

《营造法式》中的建筑美学思想
《营造法式》是一本研究古典建筑细节和自然营造理论的书,其中涵盖了许多关于建筑美学思想的内容。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建筑设计要遵循这几条原则,以实现美学最大化:
一、大章小节。
大章小节是古典建筑美学思想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它指的是建筑物应该由一个总体规划、统一设计、有设计节奏的大的构成元素和其中的更小的细节元素组成。
二、尺度和比例。
尺度和比例是古典建筑美学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则,它强调要使建筑物之间、内部有统一的宽比和缩比,以便于使用者感受到建筑中的美学感受。
三、组合方式。
组合方式指的是把古典建筑美学中的细节元素组合起来,使用者的美学感受得以表现出来。
这就要求建筑师不仅要熟悉各细部元素的构成及其必要的表现形式,而且还要把它们把握到位,使它们的组合间能够形成一种宜人的美感。
四、格调和体系。
格调和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秩序、构思精湛的美学格调,这是建筑设计一个重要和成功的关键所在。
因此,古典建筑美学中强调要注重使用者的美学感受,而不能依赖于形式装饰和浮夸的创作来表现。
《营造法式》与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

《营造法式》与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通过许多历史文献,我们可以查到许多古代建筑的信息,窥探到许多已经消失建筑的伟大。
在中国古代,那个没有大型起重机机械等现代建筑机械的时代,建筑工程之大、工程难度之高的许多项目,其建设效率更令人瞠目结舌。
唐长安皇宫,北京故宫三倍之大,只需十月建成;武则天时代明堂,故宫太和殿四倍之大、比应县木塔更高,不到一年建成;唐太宗赏赐给魏征的小殿,从皇宫搬到魏征府邸到盖成,仅用5天时间。
这些“神速”背后凝聚着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而这些建设工程的秘密,就隐藏在一本北宋建筑“神书”——《营造法式》中,图1所示。
图1一、《营造法式》的成书背景北宋建国以后百余年间,大兴土木,宫殿、衙署、庙宇、园囿的建造此起彼伏,造型豪华精美,负责工程的大小官吏贪污成风,致使国库无法应付浩大的开支。
因而,建筑的各种设计标准、规范和有关材料、施工定额、指标急待制定,以明确房屋建筑的等级制度、建筑的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以杜防贪污盗窃被提到议事日程。
哲宗元祐六年(公元1091年),将作监第一次编成《营造法式》,由皇帝下诏颁行,此书史曰《元祐法式》。
二、《营造法式》的书籍简介《营造法式》是宋代李诫创作的建筑学著作,是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汇编而成,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营造法式》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
全书36卷,357篇,3555条。
是当时建筑设计与施工经验的集合与总结,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原书《元祐法式》于元祐六年编成,但因为没有规定模数制,也就是“材”的用法,而不能对构建比例、用料做出严格的规定,建筑设计、施工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所以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又诏李诫重新编修。
李诫以他个人10余年来修建工程之丰富经验为基础,参阅大量文献和旧有的规章制度,收集工匠讲述的各工种操作规程、技术要领及各种建筑物构件的形制、加工方法,终于编成流传至今的这本《营造法式》,于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刊行全国。
营造法式主要内容

营造法式主要内容
营造法式是一种通过装修和摆放物品来营造出法式风格的室内装
饰方法。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色彩搭配:法式装饰风格的色彩以浅色调为主,如米黄、淡蓝、淡绿等,搭配一些雅致的花朵图案,使室内感觉温馨浪漫。
2.家具摆放:法式风格追求优雅、精致的家具,摆放时要尽量让
空间显得通透、宽敞,并考虑到整个空间的和谐协调。
3.细节装饰:法式装饰风格注重细节,可以在沙发上放上一些漂
亮的垫子、靠垫,或者悬挂一些精美的窗帘和挂饰,营造出一个精致
而有品位的空间。
4.照明设备:法式风格也需要合适的照明设备,室内可以使用一
些枝形吊灯、水晶吊灯等,以突出整个空间的浪漫氛围。
总之,营造法式风格要注重细节、讲究品位,通过符合法式风格
的色彩、家具、细节装饰和照明设备等来展现整个空间的优雅与浪漫。
《营造法式》译解

《营造法式》译解
营造法式,指的是法国风格的装饰,最早于18世纪晚期开始流行,在此期间,各种法式风格的家具,装饰和艺术作品开始出现。
从色彩和摆放到外观和氛围,法式风格的家居装饰具有独特的气质,充满优雅而宁静的氛围。
营造法式风格的家居装饰,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步骤来实现。
第一步,家居空间应充满温暖和柔软的氛围,尤其是客厅和餐厅。
应该选择色调柔和的色彩,例如米色,浅青灰色,淡米色等,以创造一种安静高雅的氛围。
此外,可以通过引入深色调的柔软家具,如白桦木,栗木和枫木来调节空间中的色调。
第二步,应把注意力集中在装饰品上,以增强家的时尚感。
家居装饰的中心,应该是装饰品,例如地毯,桌布,窗帘等。
应使用大量的装饰品,尤其是精心设计的装饰品,以满足法式风格的要求。
此外,结合高雅漂亮的照片,绘画等艺术品,能够为家居装饰增添更多的时尚感。
第三步,应在家居装饰中精心设计照明。
可以使用高雅而style 的灯具,营造温暖明亮的空间环境。
除了灯具,可以采用吊灯来强调客厅和餐厅的核心部分,以突出空间的特色。
第四步,应为空间添加一些情调气息。
可以通过加入植物和鲜花,来增加空间的原生态元素,从而营造一种新鲜而宁静的氛围。
此外,可以采用淡色调的细节,如藤条椅背,编织花篮,弯曲的长椅等,来增加家居空间的优雅感。
综上所述,虽然营造法式风格的家居装饰并不复杂,但需要精心设计,才能做到实现其时尚感和原生态气息。
另外,注意家居装饰的色调和摆放,能够让室内拥有更加优雅而宁静的氛围。
营造法式文档

营造法式法式是一种典雅而浪漫的设计风格,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精致的细节而闻名。
在家居装饰中,营造法式风格可以为空间增添优雅和奢华的氛围。
本文将介绍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家具、颜色和装饰物来营造法式风格的室内装饰。
选择合适的家具在营造法式风格的室内装饰中,选择合适的家具是至关重要的。
法式风格的家具通常具有优雅的线条和精致的细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法式家具:1.雕刻沙发:法式风格的沙发通常有曲线优雅的雕刻细节,选择一个经典的设计,如扶手椅或波斯式沙发,可以营造出法式风格的感觉。
2.雕刻床头柜:床头柜是卧室中不可或缺的家具之一,选择具有雕刻细节的床头柜,可以增添房间的法式韵味。
3.瓷器花瓶:在客厅或餐厅等空间中,选择一些精美的瓷器花瓶来装饰桌面或柜子,可以营造出法式风格的氛围。
4.镶嵌木质家具:镶嵌木质家具是法式风格的典型代表之一,这些家具通常由精心雕刻和装饰的木材制成,如镶嵌木梳妆台或镶嵌木餐桌等。
5.法式镜子:选择一个镶有金色或银色边框的大型法式镜子,可以为空间增添光线和视觉上的宽敞感。
通过选择合适的法式家具,你可以为空间营造出浪漫优雅的法式风格。
使用合适的颜色颜色也是营造法式风格的重要要素。
一般来说,法式风格的颜色偏向于柔和而浪漫。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法式颜色:1.浅蓝色: 法式风格中常见的一种颜色是浅蓝色,这种颜色可以为空间带来温和和宁静的感觉。
2.粉色: 粉色通常被视为浪漫和女性化的颜色,将粉色用于装饰墙壁、家具或装饰物上,可以创造出充满甜蜜和浪漫的法式氛围。
3.淡紫色: 淡紫色是法式风格中常见的另一种颜色,它可以为空间增添一种优雅和神秘的氛围。
除了以上颜色,还可以选择象牙白、米色、淡黄色等柔和的颜色来装饰空间。
通过合适的颜色搭配,你可以创造出一个典雅又浪漫的法式风格的室内空间。
添加法式装饰物除了家具和颜色,选择合适的法式装饰物也是营造法式风格的关键要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法式装饰物:1.法式壁挂:选择一些法式装饰的壁挂来装饰墙壁,如镶有花卉图案的帆布画或鸟笼形状的壁挂,可以增添法式风格的韵味。
营造法式的主要内容

营造法式的主要内容
法式风格是一种典雅、精致、浪漫的装饰风格,它注重细节和舒适性。
营造法式风格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色彩:法式风格通常采用柔和的粉色、蓝色、绿色等淡雅的颜色,以及银灰、暗红等饱和度略高的颜色。
颜色的搭配需要考虑整体的和谐性和平衡性。
2.材料:法式风格的材料注重自然材料,如天然大理石、花岗岩、实木等。
另外,还可以使用绒面织物、真丝、亚麻等柔软的面料来营造舒适的氛围。
3.家具:法式风格的家具注重线条的柔和和流畅,常见的家具有弓形椅、拱形床、椭圆形餐桌等。
这些家具的设计都体现了法式风格的优雅和舒适性。
4.装饰品:法式风格的装饰品通常是精美的水晶吊灯、花朵图案的窗帘、挂画等。
这些装饰品的材质和颜色都需要与整个空间保持一致。
5.细节:法式风格注重细节,如雕花、铜质拉手、镜子等。
这些小细节可以为空间增添文化气息,营造一种浪漫的氛围。
总之,营造法式风格的要点在于精致、优雅、舒适,需要注意整体的和谐性和细节处理。
- 1 -。
从《营造法式》到《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屋面坡度设计方法比较

举折的制度,先以尺为丈,以寸为尺,以分为 寸,以厘为分,以毫为厘,侧画出所建之屋在平正 壁上,定其举之峻慢,折之园和,然后就可推算出 屋内梁柱的高低,卯眼的尺寸。今俗谓之定侧样, 也就是点草架。
举屋的方法:如殿阁楼台,先量前后橑檐方心 的中心距离,分为三分,若余屋柱梁作,或不出跳, 则用前后檐柱心。从橑檐方背至脊槫背,举起一分, 如屋深三丈,即举起一丈;如筒瓦厅堂,即四分中 举起一分。又通以四分所得丈尺,每一尺加八分; 若筒瓦廊屋及板瓦厅堂,每一尺加五分;或板瓦廊 屋之类,每一尺加三分。若两椽屋不加。
[Keywords] model, rule, roof slope, lift off, set
引言 中国古建筑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曲线形屋
面,四角翘起。与中国不同,西方传统的坡屋顶就 是直线形屋面,四角不翘起。中国为什么会做成曲 线形屋面,关于这一点很多学者们有过很多研究, 观点不一。关于中国古建筑的曲线形坡屋面,笔者 有如下观点。一是美观,在远处看来曲线要比直线 给人的视觉效果要好,曲线更容易与自然界相融合, 这也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底蕴;二是采光的需 要,因为中国的古建筑进深比较大,出檐也较大, 中国古代的采光完全靠自然光,如果按照脊檩到橑 檐枋的斜线角度做成直线,由于出檐的遮挡,会使 屋内的光线非常的暗,故而檐椽的倾斜角度要小, 尽量水平,这样就造成了屋顶的曲线形坡屋面;三 是结构的需要,由于屋顶要做成坡屋面,但是坡度 还不能太大,因为屋面要盖瓦,瓦有筒瓦和板瓦, 如果屋面是斜直线瓦容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 而屋面是曲线,瓦平面与屋顶斜线不平行就形成了 折线,这样上面瓦就能压着下面瓦,给向下滑动的
举架:所谓举架,指木构架相邻两檩中—— 中 的垂直距离(举高)除以对应步架长度所得的系数。 清代建筑常用举架有五举、六五举、七五举、九举 等,表示举高与步架之比为 0.5、0.65、0.75、0.9 等等。清式做法的檐步(或廊步),一般定为五举, 称为“五举拿头”, 飞椽则为三五举。大式建筑最 上一举往往在九举之上,还加平水,但一般不超过 十举。
《营造法式》注释与解读

《营造法式》注释与解读营造法式是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它起源于法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和室内装饰中。
本文将对营造法式进行注释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建筑风格的魅力。
营造法式,即“造法”。
法式建筑追求对称、精致和浪漫的特点,注重细节和比例的完美平衡。
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法国,当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对建筑进行了大力发展和推广。
从那时起,营造法式在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
注释一:营造法式的特点营造法式建筑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下面将逐一加以注释解读。
1. 宏伟的外观:营造法式的建筑外观通常庄重、宏伟,给人一种稳重而庄严的感觉。
精心雕刻的立柱、窗框和门廊构成了建筑的独特魅力。
2. 对称的设计:营造法式建筑非常注重对称,无论是外立面还是内部空间布局都力求平衡和和谐。
这种设计手法使得建筑看起来更加整齐、统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3. 细致的装饰:营造法式建筑注重细节和装饰,无论是立柱上的雕刻还是墙壁上的壁画,都充满了艺术气息。
这些细致的装饰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4. 典雅的色彩:营造法式建筑的色彩通常以柔和、典雅为主,采用浅色调和中性色彩,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
注释二:营造法式的应用领域1. 城堡与宫殿:法式建筑最初应用于城堡和宫殿的建设,这些建筑代表着权力和财富的象征。
宏伟的建筑外观和精美的装饰彰显了统治者的地位和荣耀。
2. 教堂和教育机构:法式教堂以其高耸的拱顶、精致的雕刻和彩色玻璃窗闻名于世。
此外,法式建筑也广泛应用于教育机构,如大学校园和图书馆,为学术氛围增添了一抹古典的风采。
3. 城市规划和街道设计:许多城市在规划和设计中采用了法式建筑元素,使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种优雅和谐的氛围。
宽阔的街道、对称的建筑布局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注释三:营造法式的现代演绎尽管法式建筑起源于几个世纪前的法国,但其魅力依然流传至今。
现代设计师们对法式建筑进行了创新和演绎,将其融入到当代的建筑和室内装饰中。
营造法式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营造法式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法式是一种独特的营造风格,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室内设计、家居摆
设和饮食文化等方面。
建筑:法式建筑通常具有独特的古典风格,经典的例子包括凡尔赛宫
和卢浮宫。
它们通常具有精细的雕刻和对称的设计,同时注重与周围
环境的协调。
法式建筑注重对细节的关注,从而营造出一种高雅、奢
华的氛围。
室内设计:法式室内设计强调舒适和优雅。
它通常包括华丽的家具和
饰品,如细致的壁画、雕塑和铺满地毯的地板。
色彩搭配常常以浅色、柔和的调子为主,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氛围。
家居摆设:在法式风格的家居摆设中,注重细腻的织物、蕾丝、花朵
和烛台等装饰物。
它们给空间增添了浪漫和女性化的氛围。
法国人也
非常注重艺术品和收藏品的陈列,使得居室更具个性化和独特性。
饮食文化:法国饮食文化被广泛认为是世界上最顶级的美食之一。
法
式菜肴以新鲜的食材和独特的烹饪技巧而闻名,如法国面点、奶酪和
葡萄酒等。
法国人对于饮食有着严谨的要求,强调品质和美味,因此
法式餐桌上的菜品往往精致、多样且具有艺术性。
法式营造的意义在于它的独特魅力和优雅感。
法式营造可以为人们提
供一个优雅、浪漫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人们从繁忙和压力中得到放
松和享受。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法式营造也成为一种寻求精神满
足和平静的方式。
浅谈《营造法式》理论体系中的创新意义

浅谈《营造法式》理论体系中的创新意义作者:石云轩来源:《艺术科技》2016年第07期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概述了《营造法式》理论体系中的创新意义。
首先论述《营造法式》在古建筑书籍中的重要地位,其次是《营造法式》内容的创新部分,并对《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古建筑制作模数和不同等级的柱子装饰这两个创新关键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木作;柱子装饰;《营造法式》《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
当时朝廷曾下令制定各种财政、经济条例,《营造法式》是其中之一。
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作人是将作监李诫,书中资料主要采用历来工匠相传经久可行之法。
这本书不仅对北宋末年京城的宫廷建筑有直接影响,南宋时,还因在苏州重刊而影响江南一带。
宋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
规模虽比唐朝小,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复杂的殿阁楼台,主要以殿堂、寺塔和墓室建筑为代表,流行仿木构建筑形式的砖石塔和墓葬,创造了许多富丽华美的建筑。
建筑多用彩绘、雕刻及琉璃砖瓦等装饰,且建筑构件开始趋向标准化。
《营造法式》中列出的42种小木作制品,说明了宋代木装修的发达与成熟。
但这些古代建筑法则,殊少留下重要的文字材料,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只能体现在实体的建筑之中,而历史建筑又由于战火及各种原因毁灭殆尽,人们通常只能从一些文学作品中得以想象它们的雄伟与华丽。
《营造法式》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亦绝非古代的建筑规范,是当时北方大木中原流派的实践总结。
笔者认为《营造法式》的历史意义有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方面是其记录的古建筑制作模数、图样、功限、料例等;隐性方面则是工艺背后所展现的当时人们的生活的思想精神、文化习俗、礼仪礼制等。
而《营造法式》编著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建立了造屋的尺寸标准。
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营造法式》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寸标准,即将木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成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材”一经选定,木构架结构部件的尺寸都整套按照规定而来,不仅在设计中可以省时工料估算有统一标准,施工上也便利许多。
建筑风格,为空间增添魅力

建筑风格:为空间增添魅力建筑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我们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风格是建筑艺术和技术的综合体现,它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也反映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在现代社会,建筑风格更是为空间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生命力。
一、传统建筑风格传统建筑风格是历史悠久的建筑风格之一,它以独特的造型和装饰,展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传统建筑风格注重对称、平衡、和谐,强调空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在传统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装饰元素,如雕刻、彩绘、壁画等,这些装饰元素不仅增加了建筑的审美价值,也增强了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
传统建筑风格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许多设计师都会借鉴传统建筑风格的特点,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形成独特的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不仅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体现了现代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二、现代建筑风格现代建筑风格是现代社会最为流行的建筑风格之一,它以简洁、实用、科技为主要特点,强调空间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现代建筑风格注重空间的布局和功能分区,强调空间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使得空间变得更加人性化。
现代建筑风格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改变了传统城市建筑的单一性,为城市增添了多样性和活力。
同时,现代建筑风格也强调了科技和环保的理念,使得建筑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和审美标准。
三、混合建筑风格在现代社会,许多建筑设计师开始尝试将不同风格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混合建筑风格。
这种建筑风格打破了传统单一风格的局限性,为空间增添了更多的魅力和生命力。
混合建筑风格强调了建筑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它能够将不同的文化元素、历史元素、艺术元素等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体验。
这种建筑风格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也能够展现出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总之,建筑风格是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为空间增添无穷的魅力和生命力。
建筑知识-中国传统装饰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装饰在室内空间中的应用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有桥台、斗拱等。
以及来自“毛茨露台”状态的宝贵文献《营造法式》,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设计素材和灵感,使得传统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恒古.从古至今,我们的祖先都有过桥台、斗拱等。
以及宝贵的文献《营造法式》,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设计素材和设计灵感,使得传统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自古以来,室内空间就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如此。
随着人类文明的加速发展,室内设计的重要性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室内设计是包豪斯在二战后从建筑行业中分离出来的一门独立学科。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室内设计,这表明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环境质量的要求。
在室内装饰盛行、风格变化频繁的今天,探索室内装饰设计中不变的元素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从古至今,我们的祖先都有过桥台、斗拱等。
以及宝贵的文献《营造法式》,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设计素材和设计灵感,使得传统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有儒家思想的历史文化背景,强调人际关系、伦理道德和情感价值。
儒家曾提到“中庸”观是最具代表性的。
“中庸”就是和谐。
“和谐是各种因素的统一”。
和谐是事物合理协调的表现。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说过:“自然是由共同的对立面而不是共同的相似事物引起的第一和谐。
”因此,和谐具有哲学、理论和美学意义。
是真善美的统一。
正是在儒家思想的背景下,中国古代建筑总是有一种人与自然的亲近感,理性包含在感性之中。
装饰体现简洁大方,但不露痕迹,舒缓优雅的情感。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高大雄伟的建筑,如太和殿,但这并没有给人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苏州园林中也有许多像拙政园这样精致细致的园林,但并不笨重、喧闹;既注重结构的科学性,又注重空间的艺术性处理;在观赏上,既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又把握空间的适度尺度。
此外,色彩在传统装饰技术中的掌握和应用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营造法式》言象系统的教学价值研究——以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为例的开题报告

《营造法式》言象系统的教学价值研究——以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营造法式(La Théorie de l'Architecture)是法国建筑师马尔卡莱·达尼埃尔在18世纪末所创,它涉及到建筑、室内设计、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是当时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达尼埃尔在《营造法式》中提出,建筑的本质在于采用符合比例的几何形式,营造出具有谐调美感的空间,同时还要考虑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这种理论在室内设计领域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室内设计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室内设计的重要性,因此,高校对于室内设计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
而《营造法式》作为室内设计重要的理论基础,其言象系统的教学价值也随之凸显。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营造法式》言象系统的探讨与分析,探究其在室内设计专业中的教学应用,为高校室内设计专业的理论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对《营造法式》的概念、理论框架、言象系统进行分析和解读。
2. 探讨《营造法式》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比例、对称、谐调等,以及它们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3. 通过设计案例及实例分析,探究《营造法式》言象系统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指导作用。
4.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高校室内设计专业对《营造法式》的认识和教学实践情况。
5.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有关高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进的建议,并为室内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提供思路和支持。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计通过对《营造法式》言象系统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和著作,为室内设计专业中的理论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为室内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应用及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思路;最终达到优化高校室内设计教学的目的。
传统营造技艺与现代建筑设计分析

传统营造技艺与现代建筑设计分析摘要:本次研究以建筑为主题,选取与其设计密切相关的营造技艺与设计方法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传统营造技艺与现代建筑设计融合问题。
具体论述中,结合我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技艺,从营造法式与营造元素方面说明传统建筑设计的主要特征,然后从现代建筑设计的角度,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发展倾向做出细致分析,最后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些可以融合之处,并从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角度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传统;营造技艺;现代;建筑设计;分析建筑通常被称为凝固的音乐,表明它除了造型艺术的一面,还囊括了非造型的一面,也就是说,它有满足居住者与观赏者审美需求的功能。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艺术与文化正处于大融合的阶段,各类资源正在被实践主体进行创新形式方面的融合尝试,建筑自不例外。
就建筑艺术与文化资源方面的融合方向观察,传统建筑技艺表现在传承与创新的一面,现代建筑设计表现在创新与回归的一面[1]。
因此,二者之间存在者诸多要素层面的交集,这也使得二者在现代审美主体实践中获得了进一步交流与融合的机会。
下面结合这种融合背景,对题做出具体说明。
1、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与构成元素分析在传统建筑中的营造技艺,也称为营造法式,具体指向包括了营造理念中对于“中轴线”的偏爱,对于“四隅空间”的空间分割,对于“基、柱、梁、墙、顶、檐”构成框架结构的经济节约处理,以及在材料方面对于土、石、砖、瓦、木的多元选择,还有构造连接方面的卯榫方式、空间衔接方面的斗拱飞檐等。
从传统建筑营造技术的经验可以认识到,在其最为核心的部分,它将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牢牢束缚于建筑者的形而上学审美层面,也就是说,传统营造技艺讲求的是“从自然选材,与自然对话,参与自然的运作方式”,简单讲,就是使建筑产品符合自然的行为,或者反过来讲,通过营造法式的创造与构造元素的选择,对自然进行美化,或者可以理解为借助造型艺术表现形式的传统建筑使居住者与营造者,以建筑为媒介,实现人与自然的交流。
论述营造法式对室内设计的影响

论述《营造法式》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图像与文辞作为教学形式的方法一直在美术教育实践中不断积淀和演化,使全书纲举目张。
《营造法式》言象系统的教学价值应用,从显性角度而言、条理井然,图文教学体系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上形成了更趋理性的基本框架。
因此,于当下而言具有例证性的研究和实践意义、隐性教学价值。
北宋李诫编撰了《营造法式》,是一种可以为设计类专业尤其是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编排提供框架体系的参照、以理证道的传统思想融入室内专业的教学观念,言象系统的教学价值应用,是立足于传统美学并赋有传承意义的珍贵教学资料;从隐性角度而言,是一种将传统建筑学语境中的言象思维引用到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也是将重塑人文,使之成为近代设计教育界持续研究和挖掘的案例之一,书中文本语言与图像语言之间相互诠释的建构关系与逻辑相扣的内容,同时也体现出了它的显性,形成了功能较完备的言象系统室内设计的发展史古代:建筑技术和社会分工比较单纯,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并没有很明确的界限,施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往往也就是设计者。
欧洲----------由于以石料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材料,这两种工作通常由石匠的首脑承担;中国----------由于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这两种工作通常由木匠的首脑承担。
他们根据建筑物的主人的要求,按照师徒相传的成规,加上自己一定的创造性,营造建筑并积累了建筑文化。
近代: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分离开来,各自成为专门学科。
西方----------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萌芽,到产业革命时期才逐渐成熟;中国-----------是清代后期在外来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分离开的原因:(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所包含的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涉及的相关学科越来越多,材料上、技术上的变化越来越迅速,单纯依靠师徒相传、经验积累的方式,已不能适应这种客观现实;(2)加上建筑物往往要在很短时期内竣工使用,难以由匠师一身二任,客观上需要更为细致的社会分工,这就促使建筑设计逐渐形成专业,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营造法式在中国建筑学术体系中具有的意义论文

营造法式在中国建筑学术体系中具有的意义论文营造法式在中国建筑学术体系中具有的意义论文引言:今天我们如何理解《营造法式》研究的意义今天我们对《营造法式》研究进行回顾、研讨,其中必然涉及对于《营造法式》研究的意义之思考。
这也是经历了几代学者共同建树的这番学术事业的认知问题。
《营造法式》研究伴随了中国建筑历史学科的发展,研究的起始就意味着中国建筑历史研究的起步。
然而,我们如果追寻一下就可以知道,在《营造法式》研究之前,已经有一些中国建筑的研究,尤其是一些域外的学者进行的中国艺术与建筑研究,“发现”了不少中国的古迹,其中有大量是属于建筑历史范畴的。
但是他们的工作并未涉及《营造法式》研究,我们也常常不将之作为中国建筑历史学科的成就。
显然,我们所基本认可的是由中国学者自己进行的中国建筑历史研究,这实质上是中国学者对本民族文化的建筑传统进行的诠释,这种诠释工作是建立自身文化中的建筑学术体系所必须的。
建筑学的文化艺术特征性,要求一定地域文化有自身的价值体系和相应方法,中国的文明体系所要求的一种不同于其他文化( 主要是西方文化) 的建筑学术体系,即是我们所谓的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之任务。
笔者以为,《营造法式》研究意义的实质,正是在于建立中国建筑学术体系。
我们今天来研讨《营造法式》的研究,也应该将之与中国建筑学术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的过程来做平行的比较。
《营造法式》研究的起始:中国建筑学术体系建立的前提条件《营造法式》研究起始于1920-1930 年代,尤其是“营造学社”成立之后的时期。
《营造法式》这本古籍于1919 年由朱启钤和1925年由陶湘等人发现,并再版刊行,在当时的学术界成为一件盛事。
而《营造法式》一书自北宋哲宗元佑六年(1091 年) 完成算起,到1925 年被“发现”和随后的“营造学社”所进行的研究,期间长达834 年是没有研究的。
甚至不被人知道,所以才有所谓的“发现”。
这的确令人费解,为什么要被重新“发现”呢?我们了解,《营造法式》一直是作为古籍被皇家收藏,并进入明“永乐大典”和清“四库全书”。
两宋时期的家具陈设与室内装饰风格

两宋时期的家具陈设与室内装饰风格裴诗雅【摘要】宋时期统治者推崇以重文轻武作为治国策略,而商业、手工业、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也趋于多元化,高贵的上层阶级文化和市井文化相融汇,创造了社会繁荣发展的美好景象,因此室内陈设呈现出集朴素清新与高雅精美于一体的艺术特征.而在此时期的社会形态中,宋代整个社会呈现的醇厚底蕴的文人气息与统治者对社会文化的高度关注息息相关.随着宋代艺术的不断发展,文人士大夫,画家及书法家之间学习和交流的增强,形成了丰富的室内装饰种类,表现出了大量的室内艺术形式,对后世的学习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方法.两宋时期的人们对艺术的追求已经从单纯的物质享受上升到达了精神享受的层面,整个社会呈现出不论阶级高低,雅俗共赏的人文气息.在宋代的室内陈设中,高雅而简洁的装饰风格已经成为了主流.【期刊名称】《家具与室内装饰》【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3页(P37-39)【关键词】文人艺术;清新雅致;精简优雅【作者】裴诗雅【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38+.2本文通过研究两宋时期的室内陈设,归纳家具陈设类别,在结合两宋时期社会背景下,总结该时期的室内装饰特征,宣扬宋人高尚的情操,传承中华人文主义精神,为后世的室内装饰风格起到引导作用。
1 两宋时期室内装饰风格发展的背景宋时期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与统治者对文学艺术的高度重视,促进文人士大夫地位的逐渐提高,百姓的生活方式也产生着巨大的转变。
这一时期的人们崇尚自然的意境,讲究规范,整个社会体现出较高的审美趣味,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上升到了精神享受的层面。
由于宋时期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文人广泛参与室内意匠领域,使得这一时期的室内风格趋向精雅的方向发展,界面划分设计也发展至灵动丰富的特征。
其次,商业的繁荣发展与近代化城市的不断涌现,为社会形成了崭新的商业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
同时,人们完成了中华民族由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的传统意识过渡的目标,人们的起居方式发生着巨大变革,这不仅意味着整体室内空间结构变化,也基本确立了中华传统家具的形制。
构成手法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构成手法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手法在建筑和艺术领域都有所应用,但是手法与技巧有所不同,技巧是指具体的操作层面的技术或方法,而手法相对的来说比较抽象且颇有情趣,大多涉及建筑的形式、风格、意蕴。
而建筑除了在艺术、应用以及工程技术的因素之外,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建筑整体的外观形象上,也就是达到具有“真”、“善”、“美”,而这里的“美”指的形式美,可以说在形态和谐统一的前提之下,反映出来的建筑个性、性格,如雄伟、华贵、文雅、秀丽、端庄等等。
总的来说,建筑造型的设计方法虽有功能、环境的影响,但离不开构成和手法,即“美”的形态(构成的形式)的建筑设计方法。
手法作为建筑创作的方法和手段,成为建筑师进行创作的途径,建筑语言的抽象、概括以及用一种新的合成结构来重新排列组合的方法,也就是说设计手法是将建筑师的观念落实到建筑造型过程中。
而构成作为一种造型美学,主要表现在建筑形体塑造与空间的追求上,除了具有构成法则特征外,还具有审美主体特征、构成形态特征和主题因素特征等。
因此,手法与构成二者是建筑创作的源泉,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可以说,构成手法在现代建筑设计上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和体现的。
在当代西方现代建筑中,一提到现代建筑设计的手法,即是平面、立体的几何分析法以及建筑的轮廓线等细部设计,这些都是构成理论在建筑作品中的具体的、充分的展现。
从近代建筑史上看,建筑的形式、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时代而发展变化的,可以说建筑师的创作一直与时代共融,无论任何时代的建筑,都具有形态,即有点、线、面、体、色等形态的特征,而这些都具有构成因素的特征。
尤其在20世纪现代建筑的思潮中,从柯布西耶的“方盒子”到提出的建筑“新五点”、赖特的“有机建筑”和密斯的“少则多”,都可以看到几何形体被大师们演绎得十分精到。
但到了20世纪后期,简化的、概括的、抽象形式和强调时空艺术而著称的现代主义,一度影响了全球的现代主义,以冷漠、单调的风格和形式给人“千城一面”的面孔,让人们感到厌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营造法式》对室内设计的影响图像与文辞作为教学形式的方法一直在美术教育实践中不断积淀和演化,使全书纲举目张。
《营造法式》言象系统的教学价值应用,从显性角度而言、条理井然,图文教学体系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上形成了更趋理性的基本框架。
因此,于当下而言具有例证性的研究和实践意义、隐性教学价值。
北宋李诫编撰了《营造法式》,是一种可以为设计类专业尤其是室内设计专业课程编排提供框架体系的参照、以理证道的传统思想融入室内专业的教学观念,言象系统的教学价值应用,是立足于传统美学并赋有传承意义的珍贵教学资料;从隐性角度而言,是一种将传统建筑学语境中的言象思维引用到室内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也是将重塑人文,使之成为近代设计教育界持续研究和挖掘的案例之一,书中文本语言与图像语言之间相互诠释的建构关系与逻辑相扣的内容,同时也体现出了它的显性,形成了功能较完备的言象系统室内设计的发展史古代:建筑技术和社会分工比较单纯,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并没有很明确的界限,施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往往也就是设计者。
欧洲----------由于以石料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材料,这两种工作通常由石匠的首脑承担;中国----------由于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这两种工作通常由木匠的首脑承担。
他们根据建筑物的主人的要求,按照师徒相传的成规,加上自己一定的创造性,营造建筑并积累了建筑文化。
近代: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分离开来,各自成为专门学科。
西方----------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萌芽,到产业革命时期才逐渐成熟;中国-----------是清代后期在外来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分离开的原因:(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所包含的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涉及的相关学科越来越多,材料上、技术上的变化越来越迅速,单纯依靠师徒相传、经验积累的方式,已不能适应这种客观现实;(2)加上建筑物往往要在很短时期内竣工使用,难以由匠师一身二任,客观上需要更为细致的社会分工,这就促使建筑设计逐渐形成专业,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现代室内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尽管还只是近数十年的事,但是人们有意识地对自己生活、生产活动的室内进行安排布置,甚至美化装饰,赋予室内环境以所祈使的气氛,却早已从人类文明伊始的时期就存在了。
一、国内室内设计的发展原始社会西安半坡村的方形、圆形居住空间,已考虑按使用需要将室内作出分隔,使入口和火炕的位置布置合理。
方形居住空间近门的火炕安排有进风的浅槽,圆形居住空间入口处两侧,也设置起引导气流作用的短墙。
原始氏族社会的居室里,已经有人工做成的平整光洁的石灰质地面,新石器时代的居室遗址里,还留有修饰精细、坚硬美观的红色烧土地面,原始人穴居的洞窟里,壁面上也已绘有兽形和围猎的图形。
也就是说,即使在人类建筑活动的初始阶段,人们就已经开始对“使用和氛围”、“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功能同时给予关注。
商朝的宫室,从出土遗址显示,建筑空间秩序井然,严谨规正,宫室里装饰着朱彩木料,雕饰白石,柱下置有云雷纹的铜盘。
及至秦时的阿房宫和西汉的未央宫,虽然宫室建筑已荡然无存,但从文献的记载,从出土的瓦当、器皿等实物的制作,以及从墓室石刻精美的窗棂、栏杆的装饰纹样来看,毋庸置疑,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经相当精细和华丽。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形象生动地论述了“有”与“无”、围护与空间的辩证关系,也提示了室内空间的围合、组织和利用是建筑室内设计的核心问题。
同时,从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来看,“有”与“无”,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对待的。
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古以来建筑装饰纹样的运用,也正说明人们对生活环境、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
在历代的文献《考工记》、《梓人传》、《营造法式》以及计成的《园冶》中,均有涉及室内设计的内容。
清代名人笠翁李渔对我国传统建筑室内设计的构思立意,对室内装修的要领和做法,有极为深刻的见解。
在专著《一家言居室器玩部》的居室篇中李渔论述:“盖居室之前,贵精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然此皆属第二义,其首重者,止在一字之坚,坚而后论工拙”,对室内设计和装修的构思立意有独到和精辟的见解。
我国各类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四川的山地住宅、云南的“一颗印”、傣族的干阑式住宅以及上海的里弄建筑等,在体现地域文化的建筑形体和室内空间组织、在建筑装饰的设计与制作等许多方面,都有极为宝贵的可供我们借鉴的成果。
二、国外室内设计的发展公元前古埃及贵族宅邸的遗址中,抹灰墙上绘有彩色竖直条纹,地上铺有草编织物,配有各类家具和生活用品。
古埃及卡纳克的阿蒙神宙,宙前雕塑及宙内石柱的装饰纹样均极为精美,神宙大柱厅内硕大的石柱群和极为压抑的厅内空间,正是符合古埃及神宙所需的森严神秘的室内氛围,是神宙的精神功能所需要的。
古希腊和罗马在建筑艺术和室内装饰方面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古希腊雅典卫城帕提隆神宙的柱廊,起到室内外空间过渡的作用,精心推敲的尺度、比例和石材性能的合理运用,形成了梁、柱、枋的构成体系和具有个性的各类柱式。
古罗马庞贝城的遗址中,从贵族宅邸室内墙面的壁饰,铺地的大理石地面,以及家具、灯饰等加工制作的精细程度来看,当时的室内装饰已相当成熟。
罗马万神宙室内高旷的、具有公众聚会特征的拱形空间,是当今公共建筑内中庭设置最q 早的原型。
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以来,哥特式、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
表现在建筑上,就有尖拱券、小尖塔、垛墙、飞扶壁和彩色玻璃镶嵌等典型元素。
古典式、巴洛克空间上追求连续性,追求形体的变化和层次感。
大线条来表现华丽感(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
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
因此,巴洛克建筑从罗马发端后,不久即传遍欧洲,以至远达美洲。
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 首先是它有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三是它极力强调运动,运动与变化可以说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四是它很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五是它的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浓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题材在巴洛克艺术中占有主导的地位;七是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纹。
洛可可(因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风行,亦称“路易十五式“。
) 琐纤巧、精美、浮华、繁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杜巴丽夫人的趣味左右着宫廷,致使美化妇女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
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于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
愉快亲切、舒适豪华的场景取代了圣徒痛苦的殉难,来源于法语rocaille,原意是'贝壳式',引申含义指“像贝克表面一样闪烁”等风格的各类建筑及其室内均日臻完美,艺术风格更趋成熟,历代优美的装饰风格和手法,至今仍是我们创作时可供借鉴的源泉。
1919 年在德国创建的鲍豪斯学派,摒弃因循守旧,倡导重视功能,推进现代工艺技术和新型材料的运用,在建筑和室内设计方面,提出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新观念。
鲍豪斯学派的创始人格罗皮乌斯当时就曾提出:“我们正处在一个生活大变动的时期。
旧社会在机器的冲击之下破碎了,新社会正在形成之中。
在我们的设计工作里,重要的是不断地发展,随着生活的变化而改变表现方式。
”20 年代格罗皮乌斯设计的鲍豪斯校舍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展览馆都是上述新观念的典型实例。
三、当前我国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应注意的问题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虽然早在50 年代首都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工程建设时,已经起步,但是室内设计和装饰行业的大范围兴起和发展,还是近十多年的事。
由于改革开放,从旅游建筑、商业建筑开始,及至办公、金融和涉及千家万户的居住建筑,在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方面都有了蓬勃的发展。
1995 年8 月建设部颁发了《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我国当前的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主要是:1、环境整体和建筑功能意识薄弱对所设计室内空间内外环境的特点,对所在建筑的使用功能、类型性格考虑不够,容易把室内设计孤立地、封闭地对待。
2、对大量性、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有所忽视当前设计者和施工人员,对旅游宾馆、大型商场、高级餐厅等的室内设计比较重视,相对地对涉及大多数人使用的大量性建筑如学校、幼儿园、诊所、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等的室内设计重视研究不够,对职工集体宿舍、大量性住宅以及各类生产性建筑的室内设计也有所忽视。
3、对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问题注意不够现代室内设计与结构、构造、设备材料、施工工艺等技术因素结合非常紧密,科技的含量日益增高,设计者除了应有必要的建筑艺术修养外,还必须认真学习和了解现代建筑装修的技术与工艺等有关内容;同时,应加强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中有关法规的完善与执行,如工程项目管理法、合同法、招投标法以及消防、卫生防疫、环保、工程监理、设计定额指标等各项有关法规和规定的实施。
4、应增强室内设计的创新精神室内设计固然可以借鉴国内外传统和当今已有设计成果,但不应是简单的“抄袭”,或不顾环境和建筑类型性格的“套用”,现代室内设计理应倡导结合时代精神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