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厚块状稠油油藏高温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高温高盐油藏调驱调剖技术的综合应用

之间, 同时, 水 中存 在 硫 化 氢及 硫 离 子 , 平均含量 1 5 mg / : 上 ,重 点 研 究和 应 用 了耐 温 抗 盐 性 能 良好 的有机 凝 胶 体 影 响 了有 机体 系 的成胶强 度和 稳定 性。 系。
1 . 3 储 层 温 度 高 主力 生 产 层 段 在 1 8 0 0 — 3 0 O 0 m 之 间 , 平 均 埋 深 2 5 2 0 m, 温 度在 7 5 —1 1 0 。 C 之间, 油 藏 的 高 温 成 为 了调 驱 调 2 . 3 . 1 预 交 联 颗 粒
关键 词 : 生 产现 状 结 论 与 认 识
影 响因 素
综 合 应 用 工 艺技 术
效果
受油 藏 埋藏深 等 因素影 响 , 施 工 过 程 效 动 的 不 良 现 象 。同 时 ,
大 港 南 部 油 田 由 王 官 屯 、 枣 园 和 沈 家 铺 等 油 田组 成 , 塞 注水 井简。 为 避免 以上 情 况 , 我 们深 入研 究 施工 排量 和 含 油 面积 1 0 8平 方 公 里 , 地质储量 2 . 9 3 1 0 8吨 。 油 井 开 爬 坡压 力参 数 。 井 1 1 8 0口, 日产油 4 1 0 0吨 : 注水 开 井 5 6 0口 , 日注 水 量
具 有 多样性 和复 杂性 特点 。
1 . 2 地 层 水 的 矿 化 度 高
2 . 3 综 合应 用 多种体 系 , 适 应不 同储层 的治理 需求
针 对高 温 高 盐 的油 藏特 点 , 主 要应 用 受 水 质 、 温度 影 分析 油 藏 产 出水 的平 均 矿 化 度 在 2 2 0 0 0 — 3 2 0 0 0 mg / I 响小 的预 交联 、 改性 沥青 、 无机 复 合堵 剂 等体 系 : 在 此基础
超稠油油藏深部封窜调剖技术的研究

效 果, 研制 了热 固性封 窜调剖 荆, 该封窜调剖剂热 固性树脂 ( 质量分数 为 5 2 %) % 0 +橡胶 胶粉 +交联 剂( 质量 分数
为2 %~1 %) 2 构成。该 封窜调剖剂粘度较低( 0 -20mP ・)便 于注入施 工 , 有很 好 的分选性 , 易进 入 高渗 10 0 a s , 具 容
T e gn a mpsdo e sti ei( s at ni 1 % ~2 %) rb e gln o dr n rs l kn gn( s h e t s o oe f hr et grs mas rci 5 a w c t mo n n f o s 0 , ub r e i p w e dcf n i ae tmas lg a x i g 8
Reevd 2 e tmb r2 0 ; e i d 2 tbr2 0 ; ce t 3 tbr 2 0 cie 0 Sp e e 0 6 rvs 0 Ocoe 0 6 a cp e 0 Oco e 0 6 e d Ab ta t A kn ft emr et g c a n l lc ig a e t sd v lp d a d ue o .les c rbe sser h n eig a d src : ido h r x ti h n e bo kn g n e eo e n sd t  ̄ v u h po lmsa tai c a n l n s n wa 1 n b dsem b bn r feb t e l h o reo ta I f a ta a  ̄r ig poi ewe nwel i t ec us f em r f& p f rd cini N 一8 lc u e e v ir sa vo . l sn s u uf out I p o n 4bo k sp rha yol eer ir
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研究与应用

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研究与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稠油油藏是指粘度较大、密度较大的原油沉积在地层中形成的油藏,一般粘度在1000mPa•s以上。
稠油油藏开发具有较高的难度和挑战性,因为其油藏渗透率低、粘度大,常规采油方法效果有限。
为了有效开发稠油油藏,提高油田采收率和产量,科研人员提出了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
本文将从稠油油藏的特点、高轮次吞吐井技术研究、调剖封窜技术原理、实验验证与应用案例、技术优势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总结该技术在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效果,为我国油田增储增产提供技术支撑。
【漫山遍野】1.2 研究意义高轮次吞吐井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井的产能,实现油田的高效开发和生产。
通过优化井筒结构和增大井筒有效直径,可以提高油井的产液能力,进而实现增产效果。
调剖封窜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油藏的物理性质和流动参数,提高原油采收率。
通过调剖封窜技术,可以减小油藏中非均质性的影响,改善油藏渗透率分布,提高注水效率,从而增加原油产量。
研究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还可以为稠油油藏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和经验积累。
通过实验验证和应用案例的总结,可以为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油藏开发提供参考并推动行业的发展进步。
对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价值,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油田的高效开发和资源利用。
2. 正文2.1 稠油油藏特点稠油油藏是指黏度较高的原油油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粘度:稠油油藏的原油黏度通常在1000 mPa·s以上,甚至达到几万mPa·s。
由于油粘度大,原油在储层中难以流动,导致开采难度较大。
2. 低渗透:稠油油藏通常具有较低的渗透率,使得原油开采效率较低。
在传统采油技术下,难以实现高效开采。
3. 高蒸发损失:稠油油藏中的原油通常含有大量轻质组分,易受蒸发损失影响。
特别在高温地区,蒸发损失较为严重。
4. 高含硫量:稠油油藏中的原油通常含有较高的硫含量,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复杂断块油藏高温解堵技术

复杂断块油藏高温解堵技术【摘要】为解决中原油田高温低渗油层解堵存在的技术难题,研制了高温缓蚀、高温缓速、深部穿透的解堵剂配方,解堵剂比常规土酸缓速率提高94%,可应用于150℃的地层,现场应用增油增注效果显著。
文中对解堵剂配方性能进行了全面评价。
【关键词】高温深井解堵剂缓速缓蚀应用中原油田部份油层深度为3 1 0 0~3800m,温度为130~149℃,矿化度为275000~347000mg/L,渗透率为6.03×10-3~131.44×10-3μm2,属于高温高盐低渗油藏。
普通的土酸酸化解堵技术对文东油田解堵效果欠佳。
首先是高温下酸液与地层矿物反应速度极快,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短,活性酸不能到达地层深部;其次是高温时酸液对井下管柱及工具腐蚀性很强,用普通酸化缓蚀剂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再者,其它酸液添加剂,如粘土防膨剂、铁离子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在高温下性能大大下降,因此我们开展了《深井解堵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这个课题,并经现场试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井解堵剂配方研究1.1 主剂的研究配方中的主剂为缓速酸,研究采用《SY/T5886-93砂岩缓速酸性能评价方法》标准对其性能评价。
试验方法:将取自钻井过程中的天然岩芯研研制成100目的细粉砂5g,加入配制好的100ml主剂中,用恒温油浴在试验温度120℃~150℃下加热反应20~240min,然后冷却至室温,反应剩余在150℃下用电烤箱烘至恒重,计算其失重率,并与土酸解堵剂进行对。
试验结果证明,土酸的反应熔蚀速度极快,而主剂缓速酸的溶蚀速度与反应时间成正比关系,其最长反应时间可达180min,具有良好的缓速溶蚀效果。
其最终溶蚀状态略优于土酸。
1.2 高温酸化缓蚀剂试验是在内衬聚四氟乙烯的钢筒中进行,用恒温油浴加热,试验条件为N80钢片,缓速酸液200ml,浸泡时间4h。
试验结果表明:当温度为120℃,使用缓蚀剂浓度为2%;当温度为150℃,使用缓蚀剂浓度为2.5%即可满足实际需要,缓蚀剂具有较好的缓蚀性能。
高温和高盐油藏调剖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高温和高盐油藏调剖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佟江;陈茂青;李才雄;侯立朋;李建军
【期刊名称】《石油科技论坛》
【年(卷),期】2009(028)003
【摘要】本文分析了大港南部高温和高盐油藏调剖的技术难点,介绍了近年来围绕技术难题所开展的油藏分析和施工参数研究工作;阐述了已摸索出的一套能适应大港南部油田复杂油藏特点的调剖技术,以及预交联凝胶颗粒、酚醛树脂延缓交联、高分子活性微球和LC等四种调剖体系现场应用的效果和取得的经济效益.
【总页数】4页(P45-48)
【作者】佟江;陈茂青;李才雄;侯立朋;李建军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规划处;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
【相关文献】
1.巨厚块状稠油油藏高温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J], 张思
2.高温高盐低渗透油藏调剖技术研究及应用 [J], 吴玉昆;邓明坚
3.抗高温高盐凝胶型颗粒调驱调剖技术的应用 [J], 黄兵
4.高温高盐油藏调驱调剖技术的综合应用 [J], 李建军
5.醇诱导盐沉析技术对高温高盐油藏的调剖作用 [J], 谢全;张婷;蒲万芬;何顺利;白金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调剖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研究与应用

,
,
次 为6 20 经统计该块前5 6 轮吞 吐效果
,
、
较 好 但 随吞 吐 轮 次 增 加 由于 汽 窜 边
,
,
、
底 水侵 入 油井 出砂等 因素的影 响 导 致
、
,
吞 吐 效 果 逐 渐 变差 其 中汽 窜影 响最 为 .
突出 。
因此采 取 高温调 剖剂来进 行调剖
和 封 堵 汽 窜是 提 高该 区 块 吞 吐 效 果 的主
层
温
度
6
0
。
C
下
进
行
的
交
.
联 剂浓 度 为10 % , 热 固 性 树 脂 浓 度低 于
20 l
s ,. ,油 层 高 轮 次 吞 吐 井 应 用 。 冷 4 3 块
s …
油层 含油面积 3 0 km 。 地 质储 量 .
1 2 5 2 X 1 0 。t 油 层 埋 深 - 1 2 5 0 ~ 一 14 1 0 m
.
.
油层 厚度20 ~ 4 0 m 属 构造边底 水 .
油藏 。
储层 平均 孔 隙度2 2 % .
胶 固化 时 间有一 定 影 响 对凝 胶 强 度 的 ,
影 响较 大 . 其 中树 脂 本 身 的性 能 对成 胶
有较大 的影 响 主要 包括 树 脂 的聚 合度 .
和 树脂 的体 型 程 度 通 过 合成 筛选 已 确 ,
定 了合 适 的 热 固 性 树 脂 液 指 标 成 胶 反 。
应
是
在模
拟地
,
.
对于凝 胶 强 度 影 响较 大 。
其 他 因 素 ~1] p H
值 矿化 度等对成胶 时间影 响不 是 很 大
高温低渗油藏堵水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

中注入能力差 , 导致现场注入压力高而停止施工 , 且凝 胶类堵 剂 的 耐 温抗 盐 能 力差 。因 此 , 者 笔 通过对堵剂的聚合物和交联剂进行筛选 , 制得了 适合 高温 高盐低 渗透 区块 堵水调 剖 的堵剂 。
1 原料 及仪器
2 2 聚合 物和 交联 剂质 量分数 的确 定 .
对 老油 田的控 水增 油意 义重 大 。
聚物 型 合 号 坌 l ̄ 黏/ l P a 度
阳离 子 聚 丙 烯 酰 胺 Y A—B 12×1 2 . 0 阴离 子 聚 丙 烯 酰 胺 Y —A 12×1 I l . 0
4 2 6. 51 8 . 6 9 2.
胜坨 油 田经 多年 的研 究 与探 索 , 主要 形 成 了 颗 粒 类 和 凝 胶 类 堵 剂 … , 针 对 T4 但 13区块 等 高
选取 4 种类型的低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酰
胺 , 用 坨 4站 污 水 , 别 配 制 含 量 为 300X 采 分 0 1 I的聚合 物 溶 液 , 入 交 联 剂 , 用 D 06 加 采 V一3黏
21 0 2年 6月
林
琳等 . 高温低渗油藏堵水调 剖技 术研究与应用
h 也一 R— b一
[ 关键词 ] 调剖
堵剂
凝胶
低渗透
胜 坨 油 田综 合 含 水 率 达 9 .4 , 渗透 油 52 % 低 藏将 是增储 上 产 的主要资 源基 础 , 目前 共有 1 3个 低 渗 区 块 , 明 储 量 2 74 X1 t地 质 储 量 探 . 1 0 , 2 64×1 t .0 0 。但 由于储 层非 均质 性严 重 , 长期 在
酚醛凝胶堵剂 , 耐温能力为 8 —10℃ , 矿化度 在 4 0 g L以上 , 岩心封 堵率在 9 % 以 0 0 耐 00 0m / 对 5 上, 同时具有较好的注入性 能。截 至 2 1 0 0年 1 月 , 1 在胜坨油 田 T4 13区块 3口井 中应用该堵剂 , 累 计增 油289 2t 9 . 。
低渗高温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研究

低渗高温油藏深部调剖技术研究【摘要】雷家区块属巨厚块状砂岩低渗底水稀油油藏,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以往调剖堵水技术耐温性能差、封堵能力弱,不适于雷家区块油层温度高的油藏特点,因此,通过对调剖剂系统的室内研究,研制了新型的交联冻胶调剖剂,复配强化剂,凝胶强度提高50%以上,稳定期和凝胶的耐温性能明显提高,满足了现场调剖堵水的需要。
同时,利用PI决策技术制定了雷64块区块整体调剖方案,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稳油控水效果。
【关键词】调剖稳定期耐温性稳油控水雷64区块构造上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北段,主要开发层位为沙三段莲花油层,属于巨厚块状底水稀油油藏,地层厚度400~450m,油层厚度80~150m。
孔隙度平均值为17.3%;渗透率平均值为21.9×10-3μm2,属于中孔、低渗储层。
原油性质为稀油,20℃地面原油密度0.86~0.883g/cm3,平均为0.8685g/cm3;50℃地面原油粘度13.97~37.22mPa·s,平均为19.22mPa·s,采用注水开发。
以往通过调配水、分注,化学调剖等调整注水措施,对提高区块开发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雷家区块地层温度较高,达70℃左右,造成措施效果逐渐变差。
因此开展低渗高温油藏调剖技术研究,解决雷家区块普通凝胶类调剖耐温性能差、封堵能力弱,措施效果差的问题。
1 深部调剖剂的室内研究1.1 新型酚醛树脂的合成酚醛树脂主要通过其羟甲基与聚丙烯酰胺发生交联而生成凝胶,酚醛树脂中羟甲基的含量与所生成的凝胶的性能密切相关。
由于苯酚与甲醛的摩尔比、所用催化剂的不同,加成与缩聚反应的速度和生成物也有差异。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苯酚放入烧瓶中,加入甲酫和氢氧化钠反应,通过调节苯酚和甲醛的摩尔比,控制反应温度及加药次数,制备了6种不同的酚醛树脂,其中羟甲基含量分在16%、35%、30%、27%、22%、17%,分别编号1-6。
1.2 新型酚醛树脂冻胶交联时间的研究用新合成的6种酚醛树脂交联剂按聚合物0.5%+交联剂0.8%的配比浓度,注入水配液后放置70℃恒温中养护,观察其交联时间,其中3号样品所交联的冻胶强度最好,能够保证在30天内都能与聚合物交联形成凝胶体,有效期得到延长,可以满足调剖施工周期的需要。
巨厚块状稠油油藏火烧油层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巨厚块状稠油油藏火烧油层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火烧油层是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有效技术,但因其点火、稳火、控火难度大,在我国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先导试验阶段,尤其在厚层块状油田应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
系统分析^p 了高升油田中深层巨厚块状稠油油藏火烧油层现场实施过程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火烧油层开发效果的具体技术对策。
火烧油层稠油油藏厚层块状高升油田1 概况高升油田为中深巨厚块状稠油油藏,油藏埋深1510~1890m,油层厚度65~110m,储油层主要岩性为砂砾岩,50℃地面脱气原油粘度2800~4000mPa?s,20℃原油密度为0.94~ 0.96g/cm3。
该油田投产于上世纪70年代,其开发经历了常规开采、蒸汽吞吐等开发方式,是辽河稠油热采开发最早的油田之一。
目前油田开发进入到一次采油后期的低产低效阶段,曾进行多次开发方式转换试验均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2022年初对该油田进行了火烧油层物模、数值模拟研究,认为火驱采油是可行的[1],自此经过近5年火驱开发,目前已成为中石油最大火驱基地。
共有注气井(火井)47口,日注气43×104m3,单井日注气0.8~2.7×104m3,注入压力1.0~10.2MPa,累注气4.1×108m3。
2 火烧油层过程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火烧油层技术因其点火、稳火、控火难度大,在我国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先导试验阶段,尤其在厚层块状油田应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
高升油田在现场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油藏工程、采油工艺、地面工程等诸多问题。
2.1 重力超覆严重,构造高部位油井发生“气窜”在三维火驱油物模实验结果来看,受注入空气与油水密度差的控制,火驱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重力超覆现象。
高升油田油层厚度65~110m,重力超覆现象更加强烈。
处于构造高部位采油井段高于注气井段的油井产气量大,如,分别高于注气井段40m、60m的2口油井最高时产气量分别达到23000m3、32000m3,而射孔井段低的油井产气量低于2000m3,级差达到一个数量级,平面上表现出“气窜”现象。
高温调剖剂萃取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刘 川
( 中国海 洋大 学 山 东 ・ 青岛
摘 要
2 6 6 1 0 0 )
稠油将 以其 丰富的资源 , 先进 的开采技术 , 成为2 1世纪的重要 能源 。为 了解决稠油开采难题 以及 降低稠油
在开采、 运输、 炼化方面的成本 , 世界各稠油大国在稠油开采理论和基础研 究方面不断加 大力度 , 促进 了稠油开采技术
度 3 1 . 4 — 4 4 . 2 0 C 。原油 5 0 0 C 时粘 度 为 3 2 6 . 6 6 一 l 1 7 9 . 4 5 mP a . S ;
目前,对于水平井采用注气体溶剂的办法是一种很有前 途 的稠油冷采技 术。该方法是蒸汽辅助重力泄 油方法 的一个 发展 。V AP E X不是注蒸汽, 而是注一种烃类气体或 多种烃类 气体的混合物。注入 的气体在地层温度及 压力条件下处于临 界状态 , 溶解重油和沥青 , 并降低其粘度 , 稀释 油在重力作用 下 流 向水 平 井 。可通 过 控 制 溶 剂 压 力 将 原 油沥 青 脱 到所 期 望 的程 度 , 采 出 的原 油 品 位 较 高 。析 出 的沥 青 留在 油 藏 中, 因此 减 少 了运 输 和 炼 制 过程 中许 多可 能 出现 的 问题 。 而 S AG D 方 法 不 能 使 原 油 品 位 明 显提 高, 只 能将 一 些 沥 青 组 分 热 降 解 。
的不 断 发 展 。
关键词 高温调 剖 萃取
中图 分 类 号 : T E 3 4 5
混相驱
流度比 重力分 离
文 献标 识 码 油藏层 间的非均质性、 渗透率的变化 、 原油性质的差 异、 不利 的流度 比、 重力分离、 井距和油藏倾斜等原因 , 降低 了 注入水利用率( 或蒸汽利用率) 和体积波及系数 , 导致吸水( 汽) 剖面不均匀,降低 了稠油开采效果 。因此有 必要利用高温调 剖 剂 来 开 采 稠 油 。其 调剖 机 理 为 :利 用 注 水 井层 间及 层 内渗 透 性 的差 异 , 依 靠 工 艺 技 术 使 调 剖 剂选 择 性 地 进 入 渗 透 性 好 、 吸 水 量 较 高 的层 或 发 生气 窜 的层 , 借 助 地 温 作用 使 调 剖 剂反 应 生成胶体, 产生堵塞 , 增大注入水或蒸汽在 高渗层 的渗流阻力, 从而增大注入水或蒸汽的波及体积 、 扫油效率, 扩 大调剖 的影 响半径, 实现吸水 ( 汽) 剖面和地层深部的调整 , 提 高注入水 的 利用率 ( 或蒸汽利用率) , 改善开发效果 。 近年来 , 国外采用 H Y - T E MP凝胶 、 苯乙烯. 丁二烯嵌段共聚物 ( s B ) 凝胶 、 非冷凝气 体和发泡剂、 热 固性塑料和树脂 、 超 细水泥等材料封堵稠油井 蒸汽窜 , 取得 了一些进展 。 国内对高温调剖剂的研究也较 多。 某 油 田断 块 属 普 通 稠 油 , 油层埋深 4 7 7 . 6 . 5 6 4 . 5 m, 地层温
稠油区深部调剖技术的应用

稠油区深部调剖技术的应用摘要:本文针对稠油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自然递减幅度大、含水上升较快的问题,提出利用水膨体堵剂、分段塞注入工艺在此类油藏中实施大剂量深部调剖。
通过对坨28断块西南稠油区实施深部调剖试验的做法进行总结、对调剖效果进行分析,我们认为该项技术对控制稠油油藏的自然递减、提高最终采收率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水膨体分段塞大剂量深部调剖坨28断块稠油区自然递减稠油区深部调剖技术的应用坨28断块西南井区由于原油粘度较高,层间、层内矛盾突出,常规水驱开发效果较差。
井区含水上升较快,自然递减大,同时控制注水导致地层能量亏空严重,动液面持续下降,严重制约该井区高效开发。
一、井区概况1.地质概况研究井区位于坨28断块的西南部,其南、北分别以5号大断层和24号断层为界,西临边水,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
井区最大含油面积0.568Km2,平均有效厚度19.8米,地质储量187.7×104吨,采出程度25.6%。
井区储层发育较厚,平均砂体厚度达40米以上,地层连通性较好,平面上井区注采井网比较完善,注采对应状况较好;统计井区韵律层注采对应率为81.1%,单向41.5%,双向及多向39.6%;其中主力韵律层注采对应率达90%,单向40%,双向及多向50%。
2.开发现状井区内油井12口,日液能力1422吨,日油能力91吨,综合含水93.5%,平均动液面1045米;水井开8口,分层注水7口,日注水平828m3,注采比0.57,累积注采比0.65。
目前井区开发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井区常规水驱效果差,递减幅度大;井区控制注水导致地层亏空,地层能量下降二、井区存在问题1.井区油稠、水油流度比较大,非活塞性驱油现象严重井区12口井,地下原油粘度10-58mPa.s,地面原油粘度358-7600 mPa.s,平均4036mPa.s,地下原油密度0.84-0.89g/cm3,地面原油密度0.93-0.97 g/cm3,平均0.956 g/cm3,井区水油流度比高,导致常规注水“指进”现象严重,递减快。
关于高温调剖剂萃取混相驱在开采稠油的应用

一
、
用高 温调 剖剂 来开采 稠油 : 针 对油藏层 间的非均 质性 渗透 率 的变化 、
析 出的 沥青 留在油 藏 中 , 因此 减少 了运 输和炼 制过 程 中许 多可 能出 现的 问题 。 而S A G D方法 不能使 原 油品 位明 显提 高 , 只能将 一 些沥青 组 分 热降解 。 现在纯 梁采油厂 已对这种 方法进行 了大量 的物模 、 数模实验 研究 以及经济 分析 、 评价 等 。 但 尚未 见有现 场应用 的报告 。 从 已获得 的研究成 果来看 , 注0 . 1 吨 烃类 气 体溶 剂大 约 可生 产1 吨油[ 卜3 】 。
混相驱 就是 向油层 中注入 能与 原油混 相 的流体 。 由于 混相 后仅为 一相 , 因 而二 种 液体 间几 乎没 有表 面张 力 。 如果 原油 和 驱替 液之 间 的表面 张力 完全 消 失, 则残 余油 饱和 度就 会 降低到 最低值 。 混 相驱 通常 有一 次 接触混 相和 动力 混相 。 一次 接触 混相 注入 的是 有机 溶 剂, 多为 液态 。 因此 , 常 规注入 系统 即可达 到 目的。 而动力 混相驱 , 因为 注入流 体 多为 气相 , 因此 , 其注入系 统涉及 到气源 、 贮 气和 注气 设施 。 美 国和加 拿大在 5 o _ 6 0 年代 进行 了大 量的 烃类 ? 昆 相驱 现 场试验 。 近 期 的混相驱 主 要是 c O2 驱, 比较 适合开 采那些 不适宜 热采 的中等粘度 的稠油 油藏 。 此外 , 注入 氮气 、 烟道气 等气 体也 可 以产 生动 力混 相驱 【 1 】 。 结论 : 世界 稠油 资源极其 丰富 , 随着石油 工业的 发展 , 稠油的开 采和加 工利 用 将越 来越 受到 重视 。 尤其 是化 学辅助 稠 油开采 技术 以其开 采稠 油的优 越性 , 将 会更加 受到石 油工 作者的 重视。 同时 , 稠油开采 技术 的不断 发展和创 新 , 为 人 们 合理开 采稠 油提供 了技术保 障。 高 温调剖 剂在渗透 率不均 的稠油 油藏热 采 中 发挥 了重要 作用 , 但 调剖剂 的抗 温性 与油溶 性是 该技 术的 关键 。 微生 物采 油费
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研究与应用

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研究与应用稠油油藏是指油的粘度高、流动性差的油田,其中的原油主要成分为稠油。
稠油油藏的开发与生产一直是油田领域的难题之一,针对这一问题,调剖封窜技术应运而生。
调剖封窜技术是指在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通过在油层中注入高分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调剖剂,改变油层的渗透性,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是调剖封窜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调剖效果。
传统的调剖封窜技术主要通过向井筒注入调剖剂,并通过压差驱动调剖剂向油层中扩散,改变油层渗透性,达到增产的效果。
传统的调剖封窜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调剖剂扩散不均匀、效果不理想等。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
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采用多次循环注采的方式,通过多次注入调剖剂和采出原油,达到更好的调剖效果。
具体步骤为,首先向井筒注入调剖剂,使之扩散到油层中;然后,通过泵入水或氮气的方式将调剖剂及原油抽出井口,并重新注入调剖剂;如此循环多次,直到调剖效果满意为止。
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相比传统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
通过多次循环注采,可以使调剖剂更加均匀地渗透到油层中,大大提高调剖效果;通过多次注采可以清除井底垢物和污染物,进一步保证调剖效果;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还可以避免调剖剂浸润引起的油层渗透性下降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通过合理的注采方案和优化的操作技术,可以实现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和生产。
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采油。
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是一种针对稠油油藏的调剖增产技术,通过多次循环注采,改善了传统调剖封窜技术的不足之处,提高了调剖效果。
该技术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稠油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研究与应用

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技术,本文通过对调剖封窜技术的概述和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技术的介绍,分析了调剖封窜技术在稠油油藏中的应用以及其优点和挑战。
实践研究成果显示,调剖封窜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稠油油藏的采收率和增产效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和难点。
在总结与展望中,本文探讨了未来研究方向,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完善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为稠油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研究、应用、优点、挑战、实践研究、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稠油油藏是指原油粘度大于1000mPa·s的油藏,其开发难度较大,对于提高采收率和延长油田生产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在稠油油藏开发中,高轮次吞吐井是一种有效的开采方式,可以提高油井产能和延长生产周期。
由于稠油的高粘度和流动性差,会导致井底油藏压力过高而影响生产效果,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油井产能。
调剖封窜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调剖剂和封窜剂改善油藏渗流性和有效油层厚度、控制水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技术。
该技术结合了调剖和封堵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稠油油藏的开采效率。
对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进行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该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可以更好地解决稠油油藏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油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1.2 研究意义稠油油藏是一种常见的油田类型,其中含有高黏度的原油,开发难度较大。
而高轮次吞吐井是一种有效提高油田产量的方法,但由于油藏内部吞吐通道易被阻塞,导致产能衰减较快。
调剖封窜技术是一种利用化学剂将油藏内部通道进行调剖增强,同时阻止油气窜进水区的技术,能有效延长高轮次吞吐井的有效生产周期。
在稠油油藏中应用调剖封窜技术能够提高油井生产效率,减少生产周期内的频繁作业和维护成本,对稠油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超稠油高温降粘降阻技术及其应用

超稠油高温降粘降阻技术及其应用
超稠油是指粘度大于1000mPa·s的油,由于其粘度高、流动性差,开
采难度大,因此一直是油田开发的难点之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
学家们研发出了超稠油高温降粘降阻技术,该技术已经在实际应用中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超稠油高温降粘技术
超稠油高温降粘技术是指通过加热超稠油,使其粘度降低,从而提高
其流动性。
具体来说,该技术通过加热超稠油,使其分子间距增大,
分子间作用力减小,从而使其粘度降低。
此外,加热还可以使油中的
杂质分解,减少油的粘度。
二、超稠油高温降阻技术
超稠油高温降阻技术是指通过加热超稠油,使其黏附在管壁上的分子
间距增大,从而减少黏附力,降低油在管道中的摩擦阻力。
具体来说,该技术通过加热超稠油,使其分子间距增大,从而减少油在管道中的
黏附力,降低油在管道中的摩擦阻力。
三、超稠油高温降粘降阻技术的应用
超稠油高温降粘降阻技术已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首先,该技术可以提高超稠油的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
其次,该技术可
以减少管道中的摩擦阻力,提高输油效率。
最后,该技术可以减少油
田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提高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性。
总之,超稠油高温降粘降阻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有效地
解决超稠油开采难题,提高油田开采效率,降低开采成本,减少对环
境的影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研究与应用

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研究与应用1. 引言1.1 研究背景稠油油藏是指油质黏度高、流动性差的油藏,由于黏度高导致原油采收率低,开发难度大。
传统的采油技术已经难以满足稠油油藏的开发需求,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正是针对稠油油藏这一特殊的地质条件而发展出的技术。
通过高轮次吞吐井技术,可以实现油井较高的产量,提高采油效率;调剖技术则可以改善岩石孔隙结构,增加原油流动的通道;封窜技术则可以阻止油水混合物互相干扰,提高原油提取效率。
通过研究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可以帮助提高稠油油藏的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对这一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的明确与探讨将有助于深入理解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从而提高油藏开发效率和采收率。
通过对稠油油藏特点的深入分析,结合高轮次吞吐井技术、调剖技术和封窜技术,研究其在稠油油藏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改善采油效果,提高注采效率,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技术研究进展的总结,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推动该领域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完善这一技术体系,不仅可以提高稠油油藏的开采效率和采收率,还将为我国油田开发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促进行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研究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稠油油藏的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稠油油藏通常由于高粘度原油流动困难,导致开采困难,而通过调剖和封窜等技术,可以改善油藏物理性质,促进原油流动,提高采收率。
研究此技术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油田开发的可持续性。
传统方法开采稠油油藏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而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可以减少开采过程中的废物排放,降低环境压力,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研究与应用

稠油油藏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研究与应用
稠油油藏是指黏度高、密度大的油藏,开发难度大,油藏中的油难以有效采集。
为了提高稠油油藏的采收率,需要采用一系列的增产技术。
其中,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效率的技术。
本文将对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是一种以水驱油的井网改造技术,在原油开采的基础上,通过井间水调剖增加井底压力,促进油的往井中流动,提高采油效果。
同时,该技术也可以通过井间封堵、汇流等措施,充分利用井间高压区域,进一步提高油藏采集效率。
1.某油田采用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后,井底压力进一步提高,可采储量增加了40%以上。
以上案例表明,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油藏采集效率,减少开采成本,同时也可保护油田的环境。
1.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是以原有油田井网为基础,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进行改造,开采成本较低。
2.通过井间调剖增加井底压力,可以促进油的顺畅流动到井眼,并充分利用高压区域开采油藏。
3.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具有灵活性,可根据油田不同的地质特征进行调整,大大增强了油田的适应性。
四、结论
随着国内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稠油油藏的采集面临严峻的形势。
高轮次吞吐井调剖封窜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效率的技术,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强、效果明显等优点,有望成为稠油油藏开发的主要技术手段。
超稠油油藏高温水岩反应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超稠油油藏高温水岩反应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超稠油油藏是指油黏度很高、流动性很差的油藏,其开发难度大,成本高。
目前,全球超稠油储量甚至超过常规油储量,具有极大开发潜力。
然而,超稠油油藏中存在高温水岩反应,这可能对油藏开发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深入研究。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研究超稠油油藏中的高温水岩反应,包括以下方面:1.高温水岩反应机理的探究:通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调查,分析超稠油油藏中的高温水岩反应机理,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成因。
2.高温水岩反应对油藏开发的影响:通过模拟实验,分析高温水岩反应产生的物理化学效应,探究其对超稠油油藏渗透率、油水相态、采油效率等方面的影响。
3.高温水岩反应的应用: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当前超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具体问题,探讨高温水岩反应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和具体实践方法。
三、研究意义通过对超稠油油藏中高温水岩反应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成因,为超稠油油藏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同时,该研究结果还可以为超稠油油藏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开发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各种科学仪器,对超稠油油藏中高温水岩反应进行准确地分析和测量,并结合数值模拟等手段进行定量分析。
五、预期成果1.高温水岩反应机理的深入理解。
2.高温水岩反应对超稠油油藏开发的影响分析,预测超稠油油藏的采油效率和可采储量。
3.高温水岩反应在超稠油油藏开发中的应用前景和具体实践方法。
六、研究进度安排1.前期调研和文献综述,准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调查所需仪器设备。
2.进行高温水岩反应的实验室模拟,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现场调查,对超稠油油藏中高温水岩反应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和数据收集。
4.根据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调查结果,进行高温水岩反应的定量分析和数值模拟。
5.整理数据,撰写论文并提交。
七、研究难点1.实验室模拟条件的控制。
2.超稠油油藏中高温水岩反应机理的复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渗油层 , 同 时注入 驱 油助排 剂 对低 渗 油层进 行 驱 油助排 , 达 到 件 下 , 通过 改变堵剂 的 p H值 , 观察成 胶时 间的变化 。实验 结果 改善 吸 汽剖 面 , 提 高 油层纵 向动 用程度 , 改善 蒸汽吞 吐效 果 的 显示 , 随着p H值的升高 , 成胶 时 间延长 , 当p H值达 到 8 以上时 , 目的 ” 。 堵剂 很难成胶 。 关键 词 : 巨厚 油层 ; 吸气差 油层 ; 汽窜 2 . 3 . 1 . 3 温 度对凝胶体 的影响 对于 储层 岩性 以砂砾 岩为 主 , 埋深 在 1 5 0 0 - 1 9 0 0 m的油藏 , 将成 胶 后 的堵 剂 装 入广 口瓶 中 密封 , 在6 0 ℃条 件 下放 置 被 称 为 巨厚块 状 稠油 油藏 。这 些 油藏 区块 在 开发 的过 程 中常 9 0 d , 将 成胶 后的堵 剂 装入 烘箱 中 , 分 别 在高于 2 2 0  ̄ C 的 不 同温 存 在 油层 吸 气不 均 、 汽 窜等 问题 , 严 重影 响到 了注 汽效 果 。为 度 下 条件放 置 7 d , 观 察胶 体 的变化 情况 。在 2 2 0 ℃条件 下凝 胶 解 决稠 油热采 区块 存在储 层动 用不 均 、 高低渗 透层 矛盾突 出的 无 水 珠析 出 , 并且 球 落在 胶体 上 部 , 说 明堵 剂没 有 破胶 , 高 于 问题 , 本 文通过 一系 列的 室内研 究利用 高温调 剖剂封 堵高 渗油 2 2 0 ℃后 , 胶 体均 有不 同程度 的水珠 出现 , 而且 球落 的部位 也不 层, 同时 注 入驱 油 助排 剂对 低渗 油 层进 行驱 油 助排 , 改善 蒸汽 相 同 , 胶体 遭 到 了不 同程度 的破 坏 , 说 明强凝 胶调 剖剂 随 着温 吞 吐效果 的 目的 。 度的升 高开始 降解 , 当到达 2 8 0 ℃时降解量可达 7 5 %以上 。
2 - 3 . 2驱 油助排剂优选 为进 一步 改善调 剖后 蒸 汽吞 吐效 果 , 在 注完 调剖 剂后 , 注 入高 温驱 油助排剂 , 利 用其高 效洗油 、 降黏能 力 , 提 高低渗 油层 动 用程 度 。驱油 助排 剂的 筛选 条件 : ① 较好 的耐 高温 性 能 ; ② 较高 的表面 活性及 润湿反转 能力 ; ③ 与集输 系统使 用的破乳 剂
2 研 究内容
2 . 1高温调剖 机理
复 合段 塞 高温调 剖 剂 主段 塞 由耐 温的 强凝 胶 堵剂 和耐 高 温 封 口剂 组成 , 高温封 口剂 由水玻 璃一氯凝 胶堵 剂 与无机 高温 封 口剂 的结 合 , 提 高 了调剖 剂 耐 冲刷性 能 , 同时也 降低 了措施成本 。 单 液法 封堵 。在注 汽前 注 入高 温驱 油 助排 剂 , 起 到 降黏 、 助排 的耐温 、 的 作用 , 可更好地 动用低 渗油层 。 4 . 2固相 颗粒 的加 入 , 不 仅可 以提 高调 剖 剂的 耐温 性能 及 强度 , 停 留在孔 道 中的固相颗 粒在以后 的生产 及吞 吐中仍可起 2 . 2高温调剖 剂配方 筛选 稠油 热采 区块 油井注 蒸汽时 , 近井 油层温 度在 3 0 0  ̄ C 以上 , 到持续 封堵作用 , 并具有 叠加 效应 。 因此对封 堵剂 的耐温 性能 和稳 定性能具 有较 高要 求 ; 同时 为 了 参 考 文 献 : 防止 油层 不被 永久性 封堵 , 又 要求堵 剂具 有暂堵 或堵 后具 有一 [ 1 】 潘 赳奔 等. 稠油注 汽 井用高 温调剖 封 窜剂 的研 制 与应用 定 的渗透 性 。主段塞 配方 采取不 同浓 度的高 分子聚 合物一 酚 [ J ] _ 特 种油气藏. 2 0 0 3 , 0 4 : 1 5 - 1 7 . 醛 树脂 交联 , 并加 入 橡胶 粉 、 树 皮 粉等 来提 高堵 剂 强度 和耐 温 [ 2 】 王正东. 超稠 油油藏深 部封 窜调剖技 术研 究『 J ] . 特种 油气 性能, 无机封 口剂 配方 采取水 玻璃一 氯化 钙双 液法或 水玻璃 单 藏. 2 0 0 6 。 0 4 . 液 法封堵 , 保证 封 口强度高 , 有效 期长 , 提 高 了措 施的成 功率 一 【 3 】 晏淑凤. 厚层状 油藏 组合 式开发 的研 究及应 用[ J ] . 中 国石
1区 块 概 况
目前 , 汽 窜 已经严 重影 响到 了区块 的正常 生产 。而汽 窜不 仅 对采 油井有 影响 , 对 注汽 井也存 在很 大伤 害。注 汽井 由于蒸 汽 窜入 周 围采 油井 , 导 致部 分蒸 汽沿 汽 窜通 道 损失 , 蒸 汽 热利 用 率 降低 , 油井 吞 吐效 果 自然 也会 低 于 预 期 。被 汽 窜 的采 油 井, 在 与注 汽井 的压差 作用 下 , 注入 蒸汽推 动地 层液体 ( 地 层水 为主) 沿 汽 窜通 道进 入采 油 井 , 导 致油 井液 量 、 含 水升 高 , 产 油 降低, 甚至 为零 , 打 乱 了油 井 的生产 平衡 。因此 , 需要 通过 开展 高 温调 剖 技术 研 究 , 来 实现 改善 吸汽 剖 面 , 提 高油 层纵 向动用 程度, 改 善蒸汽吞 吐效果 的 目的 。
配伍性 好 ; ④ 用量少 、 便宜 、 易配制 。
3现 场 应 用
自2 0 1 3 年以来, 高 温调 剖技 术 在试验 区块现 场 实施 了 1 2 井 次 。截止 到 1 4 年1 2月 3 0日, 1 2口井 累计 增 液 6 5 0 0 t , 增 油 3 2 0 0 t 。减少 汽窜 3 8 井次 , 改变汽窜 方向 1 1 井次 , 措 施增产效 果 相对 较好 , 注汽 压力都 高于上 轮 , 说 明高 渗层得 到 了封堵 , 注 入 蒸汽进入 低渗油 层 , 导致注 汽压力升高 。
巨厚 块状稠油 油藏 高温调 剖技术研 究与应 用
张朝升 ( 中油 辽河 油 田分 公 司 , 辽宁 盘 锦 1 2 4 0 1 0 )
摘要: 对 于储 层 岩性 以砂砾 岩为 主 , 油藏厚 度 大 , 油藏埋 藏 堵 剂成 本 等 因素 , 改变 部分 水解 聚 丙烯酰 胺 、 甲醛和 混酚 的浓 深( 1 5 0 0 m以上 ) , 被 称为 巨厚 块状稠 油 油藏 。这种 油藏在 开发 度 , 可 以对堵剂的成胶 时 间进行有 效调节 。 过 程 中会存 在吸 汽差 油层 , 导致 油层 动用程 度严 重不 均。针 对 2 _ 3 . 1 . 2 p H值对堵剂成 胶时 间的影 响 以上 问题 , 开展 了高 温调剖 技 术研 究 , 利 用 高 温调 剖 剂封 堵 高 为 了验证 p H值对 堵剂 成胶 时 间的 影响 , 在相 同 的实 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