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降黏技术的发展现状
浅析我国稠油开发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1741 稠油资源开发概况稠油属于非常规石油资源,是石油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组成和结构最为复杂的部分,但没有严格的范畴,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含义不同,其主要特点是高黏度、高密度,一般含有沥青质等成分。
我国稠油主要分布在准格尔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它们大部分分布在盆地斜坡上,以地层型油藏为主,如富拉尔基、曙光、单家寺、井楼等。
由于稠油粘度高、密度高,所以在开采过程中阻力大,驱动效率低,体积扫油效率也低,因此,常规的石油开采方法不适用于稠油的开采,应采取一些特殊的工艺技术[1]。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开采稠油以来,稠油开采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的稠油开采技术大致可分为热采和冷采两大类。
稠油热采的开采原理在于稠油黏度虽高,但对温度极为敏感,随着温度的增加,稠油的黏度也会下降,大大降低原油渗流阻力;而稠油的“冷采”是则是在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针对油藏的特性,通过其它不升温的方法,如加入适当的化学试剂、微生物采油等技术方法,达到降黏的目的,全文对目前稠油热采技术及冷采技术做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未来稠油开发技术趋势做了简单概述。
2 稠油开采的技术现状2.1 稠油热采技术的现状2.1.1 蒸汽吞吐采油技术蒸汽吞吐采油是一种相对简单而成熟的注蒸汽开采稠油的技术,向采油井中注入一定量的蒸汽,随后关井,让蒸汽与油藏进行热交换,然后再开井采油,一般分为三个步骤:注蒸汽、焖井、开井生产,此过程可循环往复进行,这一采油技术的主要原理是用蒸汽加热近井地带原油,使之黏度降低,是我国稠油开发最常见的开发方式之一。
2.1.2 蒸汽驱采油技术蒸汽驱采油,就是由注入井连续不断地往油层中注入高干度的蒸汽,不断加热油层,降低地层原油黏度,将原油驱赶到生产井的周围,并被采到地面上来的一种普通稠油开发方式。
目前普通稠油油藏蒸汽驱开发大多数采用面积井网(反九点井网),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常规面积井网也暴露出许多共性问题:平面驱替不均匀,存在死油带,难以动用;由于蒸汽超覆作用,上部油层吸汽好,下部油层吸汽差,导致油气储量动用程度低;蒸汽调控不灵活,蒸汽驱波及体积受限,导致采收率的提高幅度也受到限制。
石油行业中的稠油降黏增效技术
石油行业中的稠油降黏增效技术摘要:稠油是石油工业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特点是粘度高、凝点高、流动性低,使得开采这些油相对困难。
降黏增效是成功提取稠油的必要条件。
粘度降低技术可以降低稠油的粘度,便于提取稠油。
为了充分利用降低粘度的附加价值,有必要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了解技术原则,深化实质性原则,全面提高厚油层的开采能力。
因此,本文首先讨论了稠油的概念,然后分析稠油开采中降黏增效技术的原则,最后分析稠油开采中降黏增效的物理化学技术。
关键词:稠油开采;降黏增效;工艺技术;分析研究前言稠油是指在层状条件下粘度大于50 MPa /秒的稠油,或在罐壳温度下粘度介于1000 MPa/秒至10000 MPa /秒之间的空气中释放的原油。
世界石油丰富,储量比传统原油多得多。
但是,含油胶和沥青含量高导致粘度高,流动性低。
为了解决稠油开采和运输问题,降黏增效,提高稠油的流动性至关重要。
一、稠油降黏增效原理分析顾名思义,稠油是高粘度、高密度的油,通常在国外称为稠油。
与稀油相比叫它稠油,稠油难流通,稀油像水一样流动。
稠油粘度极高,甚至高达几百万mpas。
从科学角度来看,很难从地下开采,因为太粘稠了。
在20℃环境温度下,地下粘度大于50 %,密度大于0.92的原油通常称为稠油。
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经常使用热油循环、油层燃烧和蒸汽喷射等方法来增加热量和降低粘度,或混合稀有石油、进行模拟和添加活性制剂来降低粘度。
与普通油罐不同,稠油不是液体而是胶状的,这使得稠油开采非常困难。
此外稠油芯是分散沥青束相,分散介质是轻油的分馏和胶的一部分。
因此,为了降低粘度、提高效率和完成采油工作,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降低稠油的粘度。
目前最常用的技术是在π-π作用和氢键作用下,通过橡胶沥青与胶分子有机融合。
稠油的高粘度是由于沥青和胶质的相互作用。
因此,分散介质中束中心的组成过程正在逐步演变。
使用这些力减少沥青和胶质之间的力可以降黏增效,提高稠油产量。
海上超稠油开发物理降粘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能耗 高 ,安 全性差 等缺 点 ,因此 需要有 别于传 统 的降粘技 术 ,可 以使用 物理 、化 学和 生物 的联合 方式
进行 降粘 处理 ,或 者研发 新型先 进 降粘 方法 。
2 物 理 方 式 降粘 技 术
2 , 1 掺 稀 油降粘 技术
一
般 当稠 油和稀 油 的粘度 指数接 近 时 ,混合 油粘度 符合 下式 :
关 键 词 :海上稠油开发;物理降粘技术;稠油物性分析
0 引 言
“ 稠油” 又名“ 重 油” ,稠油 是 石油 资源 的重 要组 成 部分 ,属 于非 常规 石油 资源 【 I J 。稠油 是指 在油 层 温 度 下粘 度大 于 1 0 0 m P a ・ S 的脱 气 原 油 , 但通 常 都在 1 P a ・ S以上 。 随 着稠 油油 田的勘 探技 术越来 越成 熟 , 以及 探 明 的稠 油 油藏 的增加 ,稠 油 油 田的开 发利用 越 来越 得到 重视 。 根据 美 国 能源 部有 关数 据显 示 ,在世 界 范 围 内, 已探 明的稠 油资源 的储量 是常 规原 油储 量 的6 倍 多 ,其 储量 高 达一万 多亿 吨 。我 国的稠 油资源 极其 丰 富 ,储 量高于 8 0 亿 吨 。 目前 ,全 国 已发现 的稠 油 油 田 已经多达 7 0 多个 ,已经 建立 了胜 利 油 田、新 疆油 田、河 南油 田、辽河 油 田和 海洋 油 区等五大 稠 油生 产 区 。随着 世界 范 围 内老 油 田的大 幅度 开采 ,常 规原 油 的开采 已趋 于极 限 ,而 稠油 资源 的开发 利 用 能很好 地填 补 常规 原油 的不足 【 2 】 。由此可 见 ,未来 若干 年 ,稠 油在我 国 以及全世 界 范围 内所 占的 比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稠油是一种具有高黏度、高密度、难以流动的油藏原油,由于其在地下储层中常常与水和天然气共存,使得开采难度大大增加。
为了提高开采效率,稠油热采技术应运而生。
稠油热采是指通过加热地下油藏,降低原油的黏度,从而使得其能够被更轻松地开采出来的一种采油技术。
这种技术在稠油资源丰富的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发展机遇。
目前,稠油热采技术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主要的热采方法包括蒸汽吞吐法、蒸汽驱动法、燃烧气吞吐法、燃烧气驱动法、电阻加热法等。
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都是通过向油藏注入热能,从而使得稠油流动性增加,容易被开采。
在这些方法中,蒸汽吞吐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向油藏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将原油加热并增加压力,从而推动原油流向井口。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显著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加拿大、委内瑞拉、俄罗斯等稠油资源丰富的国家。
在中国,稠油热采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已经建成了多个稠油热采示范工程,形成了稠油热采的成熟技术路线和产业体系。
在大庆油田,采用了蒸汽驱动法对稠油进行热采,实现了稠油资源的高效开发。
中国还在不断探索和引进新的热采技术,如电阻加热技术、微波加热技术等,以提高稠油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
尽管稠油热采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
热采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源,特别是燃煤或燃气。
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
由于稠油地质条件复杂,加热过程中油藏中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和沉陷,导致地质灾害的风险增加。
热采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尾水和尾气,对环境造成污染。
如何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影响成为热采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未来,稠油热采技术的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热采效率,通过改进加热方式和增设管网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二是深入研究地热能源的应用,如地热蒸汽、地热水等,降低外部能源的使用。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稠油热采技术是一种针对油砂、重油等高粘度油藏开采的方法,通过供热使原油降低粘度,提高流动性,从而实现油藏的高效开发。
稠油热采技术包括蒸汽吞吐、蒸汽辗转、蒸汽驱等多种方法,下面将对其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稠油热采技术的现状:1. 蒸汽吞吐技术:蒸汽吞吐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稠油热采技术,通过注入高温高压蒸汽使原油粘度降低,从而提高采收率。
蒸汽吞吐技术具有简单、成本较低的特点,适用于高温高压区块。
由于蒸汽吞吐技术存在注汽周期长、水汽云难以控制等问题,使得其效果受到限制。
2. 蒸汽辗转技术:蒸汽辗转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稠油热采技术,通过在油藏中形成蒸汽辗转的气体流动,使原油流动起来。
蒸汽辗转技术相比蒸汽吞吐技术具有注汽周期短、大面积覆盖等优势,适用于较大底水厚度的高粘度油藏。
目前,蒸汽辗转技术已在国内外一些油田中得到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3. 蒸汽驱技术:蒸汽驱技术以蒸汽为驱动剂,通过驱替作用将原油推向井口,实现油田的高效开发。
蒸汽驱技术具有可控性强、适应性好的特点,适用于不同地质条件的油藏。
目前,蒸汽驱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重油油田中,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稠油热采技术的发展趋势:1. 温度控制技术的发展:随着稠油热采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油田需要用到高温蒸汽进行开采,因此温度控制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发展更加精确、高效的温度控制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稠油热采过程中的热能利用。
2. 系统集成技术的应用:稠油热采技术需要配套的供热、注汽、电力等设备,将来的发展方向是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在设计上更加合理地组合各个设备,实现能量的互通与优化利用。
3. 非常规能源的应用:随着能源的紧缺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非常规能源作为替代能源的一种,未来在稠油热采技术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比如生物质能源、太阳能、地热能等。
4.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模拟复杂的油藏开发过程并进行优化,可以实现稠油热采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稠油是一种高黏度、高密度、高黏度下且黏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原油。
由于稠油黏度大、流动性差,传统的热采技术难以有效采收稠油资源。
因此,稠油热采技术成为开发利用稠油资源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目前,国内外稠油热采技术主要包括热水驱、蒸汽吞吐、蒸汽驱、燃烧热采、微生物采油等方法。
热水驱技术是利用高温高压的水来降低稠油的黏度和粘度,使其流动性增强,从而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设备较为简单、投资少、易于实现等优点,但是对水质要求高,且存在地下水和井壁渗漏等问题。
蒸汽吞吐技术是通过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来采收稠油,因蒸汽易于穿透油层及渗透性好,且能在地下聚集形成更大的管道,从而加速稠油的提取。
但是,蒸汽吞吐技术存在较大的能耗、温度控制难度较大、投资成本较高等问题。
蒸汽驱技术是利用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将原油加热蒸发,降低油的黏度,从而使其流动性增强,利于采收。
该技术采收率高、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但需耗费大量的水和能源投资。
燃烧热采是指利用火焰在油层中形成高温高压气体,增加原油温度使其黏度下降,从而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采收率高,可以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也存在高温高压管及设备损坏、易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
微生物采油技术是指利用油区生物群系,增强原油流体性质,促进稠油渗流,加速稠油的提取过程。
该技术对环境污染小,可持续发展,削减了油田运转成本,但技术已不成熟,发展较慢。
发展趋势上看,稠油资源的开发需考虑环保、高效利用等要素,因此,未来稠油热采技术将朝着高效化、安全性和环保性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未来,稠油热采技术将更加便于操作和管理,同时也更加注重环保问题,注重降低对地下水、地表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技术创新将会促进稠油热采技术的发展,推动稠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稠油热采技术是在高渗透储层中进行油藏开发的一种方式,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注入高温热能来降低油的粘度,使其能够流动到井口,从而进行采集。
在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稠油热采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稠油热采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稠油热采技术主要分为三种:热水气驱采油技术、蒸汽驱采油技术和火炬燃烧采油技术。
这三种技术都是通过加热油藏来改变油粘度,从而促进油的流动。
热水气驱采油技术是在油藏中注入热水和气体,利用高温和压力来改变油粘度,从而实现采油。
这种技术具有采油效率高、采油成本低、无污染等优点,已经在油田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地质条件限制、能源消耗大、工艺难度较大等。
蒸汽驱采油技术是在油藏中注入高温高压蒸汽,将其注入后能够改变油粘度,从而实现采油。
与热水气驱采油技术相比,蒸汽驱采油技术能够更好地改变油粘度,提高采收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例如能耗高、操作难度大等。
火炬燃烧采油技术是通过向油藏中注入氧气来燃烧含油气体,从而产生高温高压的热能来改变油粘度,从而实现采油。
这种技术适用于高粘度油的采集,能够快速提高采收率,但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未来,稠油热采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1、提高采收率。
由于稠油蕴藏量巨大,采油量相较于蕴藏量仍有较大差距,提高采收率是稠油热采技术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
2、降低成本。
稠油热采技术需要投入巨大的能源和资金,降低成本是当前稠油热采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在开采技术、工艺方面应不断进行改进、优化,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
3、绿色环保。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绿色环保已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稠油热采技术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环保问题,采用更加绿色环保的采油技术,例如利用可再生能源等。
4、优化油气组合。
由于全球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优化油气组合已成为制定全球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稠油热采技术是指在稠油地层中通过注入热量来降低油粘度,以便提高产能和采收率的一种采油方法。
随着国内外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稠油热采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目前,稠油热采技术已经成为许多油田开发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发展趋势也日渐向着高效环保、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目前,热采技术主要包括蒸汽驱动、CO2驱动、电加热、燃烧驱动和微波加热等方法。
其中,蒸汽驱动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其核心是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使油藏温度升高,油粘度降低,从而提高采收率。
目前,蒸汽驱动技术已经在多个稠油油田得到应用,如中国大庆油田、加拿大阿尔伯塔地区等。
另外,CO2驱动技术是一种以CO2为驱动剂,通过注入大量的CO2使油藏温度升高,从而降低油粘度,提高采收率的一种技术。
该技术与蒸汽驱动技术的区别在于,CO2驱动技术不需要注入大量的水,同时还能够促进CO2的封存,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电加热技术也是一种目前较为先进的热采技术,其原理是在井筒内的加热器中通电产生热量,通过传热的方式使油藏温度升高,从而降低油粘度。
这种技术的最大优点是精准控制热源,减少能源浪费和二次污染,同时还能够大幅提高采收率和稳定油田生产。
1.高效环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理念的深入人心,稠油热采技术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未来,稠油热采技术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生产,开发和应用更加安全、节能、环保的热采技术成为发展方向。
例如采用高效换热技术控制环境污染,利用低温余热循环利用,降低能耗和废气排放。
2.自动化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化装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未来稠油热采技术也将更加自动化。
智能化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控制、检测和优化操作过程中,提高操作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将机器人应用于在井下作业,各种传感器应用于实时监测油田生产状态等。
3.智能化未来稠油热采技术还将更加智能化,通过无线传输、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产量预测、操作过程控制、生产优化等自主化管理,从而降低操作成本、提高采收率。
国内外稠油降粘剂发展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稠油降粘剂发展现状及展望国内外稠油降粘剂发展现状及展望1、概述稠油,国外叫重质原油,是指在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大于50mPa·s或者在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粘度大于100mPa·s,密度大于0.934g/cm3的原油。
近年来各国石油专家认为,轻质原油的开发受储量的限制,不会有太多的轻质原油储量供我们去开采。
据有关资料估计,全世界轻质原油资源为3600亿吨。
可采储量为1350亿吨,而重质原油的资源有9000亿吨,可采储量为1800亿吨。
我国现已探明和开发的稠油油田已有20多个。
主要有胜利油田的孤岛油田,胜坨东营组、单家寺、草桥等油田,大港油田的枣园、羊三木上油组、孔店等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六东区、黑油山油田,吉林的扶余油田。
辽河油田稠油储量占全国第一位,产量占辽河油田年产1500万吨的一半以上,主要分布在辽河油田的高升油田、曙一区、欢17块、锦45块、齐40块、锦7块、冷43.37块、牛心坨、海外河及小洼油田。
有的区块稠油粘度高达13×104mPa·s。
稠油之所以稠,主要由于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所致,从表1中可看出,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含量越高、油的粘度就越大。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关于重质原油(稠油)和沥青的定义、分类标准及评价的说法不完全一致。
1982年2月在委内瑞拉召开的第二届重质原油及沥青砂学术会上正式提出了这一定义和标准,联合国开发训练署推荐的分类标准见表2。
上述由联合国开发训练署推荐的分类标准,主要是针对重质原油和沥青的差异,也包括了重质原油与普通原油界限,但比较粗。
根据我国稠油特点和开发的需要,石油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提出了我国稠油分类标准见表3。
辽河油田参照国内外稠油分类标准和本油田实际及开采工艺,将稠油分为以下四类见表4。
由于稠油粘度大,流动性差,有的在地层温度下根本无法流动,给开采带来许多困难:1)、由于油稠,所以抽油机的负荷很大,这不仅耗电量大,而且机械事故(如断抽油杆,断悬绳等)也随着增加,作业频繁;2)、由于油稠,有时连抽油杆也下不去,影响正常生产;3)、由于油稠,地面管线回压很高,增加了原油外输困难;4)、由于有的油特稠,在地层条件下无法流动,不采取措施根本无法生产。
我国稠油开发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
我国稠油开发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探析发布时间:2022-09-25T02:36:33.429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0期第5月作者:李亚光庄立君[导读] 稠油储量大,分布广,在石油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稠油开发工作是目前石油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李亚光庄立君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大庆油田第十采油厂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摘要:稠油储量大,分布广,在石油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稠油开发工作是目前石油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现阶段稠油开发主要采用热回收技术和冷菜技术,在未来发展中会不断优化和改善,减少现阶段这两种技术存在的问题,解决稠油开采的技术制约。
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稠油开发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稠油开发;发展趋势;热采与冷采技术引言稠油具有高粘度、高密度的特点,稠油主要含有沥青成分,胶体多,密度本身低,且储量丰富,我国稠油主要分布在准格尔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地,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但是,由于稠油自身的特性,在开采过程中会受到开采技术的制约,因此,必须创新和开发开采技术。
1、稠油资源开发概况稠油属于非常规石油资源,相对来说是分子质量最大、成分和结构最复杂的石油部分,但没有严格的类别,不同的研究领域有不同的意义,主要含有高粘度、高密度、普通沥青质等成分。
我国稠油主要分布在准格尔盆地、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等地,大部分分布在盆地斜坡上,以地层型水库为主,有富拉尔基、曙光、单家寺、井楼等。
由于重油粘度高、密度高,在开采过程中阻力大、驱动效率低、容积清洗效率低,现有的采油方法不适用于稠油开采,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工艺技术。
自20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稠油开采以来,稠油开采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稠油开采技术大致可分为热开采和冷矿开采两大类。
稠油的热彩原理是,稠油的粘度高,但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升高时稠油的粘度也会降低,从而大大降低原油的过滤阻力。
在开发稠油“冷菜”稠油库的同时,根据储层特性,通过添加相关化学试剂、微生物采油等技术方法,达到不降温、降低粘度的目的,详细介绍了目前稠油热采技术和冷菜技术,简要总结了稠油开发技术的未来趋势。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稠油热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稠油是指粘度较大的原油,通常属于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开采对象。
稠油热采技术是指利用热能降低稠油粘度,从而提高原油产量的一种开采技术。
随着对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稠油热采技术在石油工业领域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稠油热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做一番探讨。
一、稠油热采技术现状1. 热采原理热采技术主要是通过注入热能使稠油渗流性增加,粘度减小,从而提高原油产量的一种开采方式。
目前广泛应用的热采方法包括蒸汽吞吐法、燃烧热采法和电加热法等。
蒸汽吞吐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热采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注入高温高压蒸汽使稠油产生热胀冷缩的效应,降低原油的黏度,从而提高原油产量。
2. 技术难点稠油热采技术面临着一些技术难点,主要包括热能传输效率低、地层温度降低、碳排放增加等问题。
由于原油储层深埋地下,热能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很大的损失,导致热能利用率低,影响了热采效果。
随着油田开采时间的延长,地层温度也会逐渐降低,导致原油黏度增加,热采效果减弱。
燃烧热采法会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应用现状目前,稠油热采技术已经在北美、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地区是世界著名的稠油开采区域,该地区的稠油资源丰富,以蒸汽吞吐法为主要开采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开采效果。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和委内瑞拉的奥里诺科地区等地也应用了稠油热采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 技术创新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稠油热采技术也在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
为了提高热能利用率,目前正在研究开发新型的热传导介质和热能传输技术,提高热采效果。
一些新型的热采方法也在不断涌现,如微波加热法、化学热采法等,这些新技术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 环境友好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稠油热采技术也在朝着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目前,一些国家已经开始研究开发低碳排放的热采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浅析我国稠油开发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浅析我国稠油开发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我国稠油开发技术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稠油和重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暂时稠油、重油储量达到
约6亿吨,约占全球油藏总量的9%,占我国油气资源总量的45%,交付率
相对较低,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
近年来,我国对稠油和重油的开发取
得了很多进展,开辟稠油储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但目前稠油开发技术主
要是原油抽采、逆流注汽法和混合开发技术。
特别是原油抽采技术,成果
丰硕,占据全国稠油开发技术50%以上,但如何提高采收率成为历史性难题,使山东、山西、四川等稠油省份的储量中,有很多地区采收率都在15%~20%。
二、我国稠油开发的发展趋势
稠油开发技术的发展,必须从实际资源状况出发,充分发挥传统开发
的经验,融汇各种新技术,发展适宜我国国情的稠油开发新技术与新方法,推动更多的储层得到充分利用,将我国稠油开发规模和作业质量提高到更
高水平。
(1)油气储量评价
稠油开发的第一步,必须对油气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要客观准确的
摸清油藏的规模、质量和实际采收率,以便为有效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稠油降黏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稠油降黏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解来宝;吴玉国;宫克;宋博;蒋硕硕;王彤宇【摘要】综述了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稠油(超稠油和特稠油)降黏方法的降黏原理以及优缺点,常用的降黏方法包括掺稀油、加热、微波加热、改质、化学降黏剂以及微生物降黏;掺稀油降黏技术的实施受稀油来源的限制;加热降黏能耗大,经济损耗高;微波加热在目前并不能实现规模化降黏;改质降黏要求复杂的反应装置、严格的反应条件;微生物降黏优势明显,但仍然缺乏相应的理论与技术支持.相对而言,化学降黏剂降粘技术臻于完善,且成本低,易于实现.分析认为,化学降黏剂降黏技术优势明显,建议优先考虑.【期刊名称】《应用化工》【年(卷),期】2018(047)006【总页数】5页(P1291-1295)【关键词】稠油;降黏方法;加热;改质;表面活性剂;微波;微生物【作者】解来宝;吴玉国;宫克;宋博;蒋硕硕;王彤宇【作者单位】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辽宁抚顺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辽宁抚顺 11300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辽宁抚顺 113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027;TQ423;TE832在当今世界能源供应日渐贫乏的趋势下,高储量、极丰富的稠油的开采以及利用早已被各国提上资源开采日程,稠油因胶质、沥青质含量高而具有高黏度、流动性差的特点[1-5],也因此增大了自身的开采难度。
所以,采取适当的技术以降低稠油黏度,对于改善稠油流动性,提高油田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1-5]。
现有的稠油降黏技术可以划归成物理降黏和化学降黏两大类[2],每种降黏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在实际开采以及管输原油时须统筹利弊,根据油田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降黏方式。
国内外稠油降粘剂发展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稠油降粘剂发展现状及展望简介稠油是指比重较大且粘度高的原油,通常其粘度指标大于1000mPa·s。
稠油在开采、加工和输送过程中,容易产生结垢、堵塞管道、降低采收率等问题,因此稠油降粘剂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本篇文档将对国内外稠油降粘剂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和展望。
国内稠油降粘剂在国内,稠油降粘剂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其中,聚丙烯酰胺(PAM)类降粘剂是应用较多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改善油、水相的界面性质,从而起到降低粘度的作用。
此外,生物降解性聚合物、阳离子聚合物、复合型降粘剂等也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然而,国内稠油降粘剂在研究和应用上存在一些问题,如降粘效果不理想、副作用大、降解性差等。
因此,未来需要加强降粘剂的研究和优化,提高其降粘效力和环境友好性,同时开发更多的新型稠油降粘剂。
国外稠油降粘剂国外稠油降粘剂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早,并且稠油降粘剂的种类较为丰富。
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分别开发了适用于不同稠油的降粘剂。
其中,有机渗透剂、均聚物类、超分子聚合物等降粘剂,在稠油压裂、水平井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外国公司还结合稠油油藏特点,将稠油改性为可开采的油,提高了稠油的采收率和经济效益。
如美国的Slurry Fracturing、Solvent Aided Process和Canada的VAPEX(Vapour Extraction Process)等技术。
展望稠油降粘剂是稠油开采和加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未来,稠油降粘剂需要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增强粘度降低效果等方面继续进行改进和创新。
同时,稠油降粘剂在稠油改良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和开发新型稠油降粘剂将是未来稠油工业发展和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向。
稠油降粘方法及应用情况研究
稠油降粘方法及应用情况研究摘要:稠油在世界油气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伴随着轻油储量的逐渐减少,稠油的开发集输也变得日益重要起来。
由于稠油的密度大、黏度高、流动性差,如何实现经济、安全、稳定地管输,已渐渐成为油气集输领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稠油降粘输送工艺稠油资源的分布及现状稠油在世界油气资源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我国稠油资源丰富,陆上稠油占我国石油资源总量高达20%以上,这些稠油油田主要集中在辽河油区、胜利油区、克拉玛依油区及河南油区。
所以尽管我国的稠油储量十分可观,但仅仅在7个主要地区进入工业性开发阶段,即新疆克拉玛依九区,六区,红浅区,辽河的曙光,高升油田,胜利的单家室油田,河南南阳的井楼油田等[1]。
因此,要实现经济、安全、稳定地开发稠油资源,并研发出更加节省能耗的集输方式必将成为我国油气领域的发展趋势。
稠油管输技术的难点及输送方式稠油集输处理的难点和关键点主要表现在输送、计量、脱水、密闭等生产环节。
由于稠油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粘度大,凝点低,低温时呈现非牛顿流体特性,长输管道沿程压降较大。
稠油输送从本质上可以分为几类:改变流变性输送、水力输送、稠油改质等。
集输工艺主要包括:加热法、稀释法、掺热水或活性水法、乳化降粘法、低粘液环法、改质降粘法等[2]。
几种稠油输送方法的比较[3]降粘输送的方法稠油粘度高的实质是由沥青胶质颗粒缔合形成的胶束结构,内因主要是以金属及杂质形成晶核。
因此,稠油降粘的根本途径就是降低金属杂原子,以及破坏胶质沥青质结构或通过化学分解降低其含量[4]。
目前稠油降粘方法包括掺稀油降粘、加热降粘、稠油改质降粘及化学降粘等四种。
在有稀油源的油田,推荐采用轻油稀释降粘,掺轻油比例越大,轻油密度及粘度越小,混合温度越低,降粘效果越好,对油田增加产能、提高采收率具有较大贡献,适应广泛。
加热是目前国内外稠油集输的传统方法,主要有蒸汽热水加热法和电加热法。
但加热输送能耗高,经济损失大,此外还存在低温时停输再启动困难等问题[5]。
国内外稠油冷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国内外稠油冷采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稠油是指黏度高、密度大、流动性差的原油,储量广泛分布于全球,但开采难度大,传统的热采技术存在高成本、高能耗、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稠油冷采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外稠油冷采技术主要包括冻土法、化学物质助力法、微生物助力法等。
其中,冻土法是将冷却剂注入地下,使稠油迅速降温凝固,并通过吸附处理、磨碎、加热等技术提高油品采集效率;化学物质助力法则是利用表面活性剂、化学反应剂等物质促进稠油分散、降低黏度;微生物助力法则是借助微生物生长代谢产物降低稠油黏度、提升可采性。
未来,稠油冷采技术将进一步发展,重点在于提高采油率、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
其中,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同时,技术创新、设备升级、标准化管理等也将推动冷采技术的快速发展。
- 1 -。
井筒稠油降粘技术应用现状
井筒稠油降粘技术应用现状辛福义(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分公司, 辽宁盘锦124010)摘要: 稠油储量巨大, 具有重要的开采价值和需要, 但其开采难度大, 粘度高流动性差就是一个重要方面。
井筒降粘技术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降低稠油在开采过程中井筒内的流动阻力问题。
不同的油井不同的油藏特性需要采用不同的降粘措施, 因而具体油井应探索合理的降粘措施以达到更好的经济开采。
本文调研了常用的几种降粘工艺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 井筒降粘; 乳化降粘; 乳化剂; 电热杆; 掺稀降粘中图分类号: T E 6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7981 (2010) 18—0100—05目前国内外在稠油开采过程中常用的井筒降粘工艺主要有: 电加热降粘工艺、掺稀油降粘工艺及掺化学剂乳化降粘工艺等。
1 井筒化学降粘1. 1 化学降粘原理井筒化学降粘技术是通过向井筒流体加入化学药剂, 使流体粘度降低的稠油开采技术。
其作用原理是: 在井筒流体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性表面活性剂溶液, 使原油以微小的油珠分散在活性水中, 形成水包油乳状液或水包油型粗分散体系, 同时活性剂溶液在油管壁和抽油杆表面形成一层活性水膜, 起到乳化降粘和润湿降阻的作用 1 。
其主要的降粘机理如下:由于原油中含有天然乳化剂(胶质、沥青质等) ,当原油含水后, 易形成W /O 型乳状液 2 , 使原油粘度急骤增加。
原油乳状液的粘度可用R i ch a r so n 公式表示:Λ= Λ0 7 k式中: Λ为乳状液粘度; Λ为外相粘度; 7 为内相所占体积分数; k 为常数, 取决于7 , 当7 Φ0. 74 时k 为7, 7 Ε0. 74 时k 为8。
从式中可看出, 对于W /O 型乳状液, 由于乳状液的粘度与油的粘度成正比, 并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 所以含水原油乳状液的粘度远远超过不含水原油的粘度; 而O /W 型乳状液, 由于乳状液的粘度与水的粘度成正比, 与原油含水率的增加成型乳状液, 在25. 98%~74. 02% 范围内, 属于不W稳定区域, 可形成W /O 型, 也可形成O /W 型。
国内外稠油降粘剂发展现状及展望
国内外稠油降粘剂发展现状及展望稠油降粘剂是一种用于减少稠油粘度,改善流动性的化学添加剂。
随着近几年油田开发的深入和对油藏勘探程度的增加,稠油的开采比例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稠油粘度高、流动性差,给油田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因此,稠油降粘剂的研发和应用成为了当下油田开发的重点领域之一国内稠油降粘剂的研发和应用现状如下:首先,国内稠油降粘剂的研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研发方面,许多石油化学研究院和企业致力于降低稠油粘度的技术研发,不断试验各种化学添加剂和方法,以改善稠油的流动性。
一些新型的稠油降粘剂在实验室和小试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为稠油开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支持。
其次,国内稠油降粘剂的应用逐渐推广。
随着研发的成果逐渐转化为产品,越来越多的油田开始采用稠油降粘剂来改善稠油的流动性。
在一些试点地区,稠油降粘剂已经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稠油开采效率和油田产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为油田开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国内稠油降粘剂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目前稠油降粘剂的研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许多技术难题需要解决,如选择合适的添加剂、确定最佳添加剂浓度等。
其次,稠油开采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稠油降粘剂的适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此外,稠油降粘剂的成本较高,对开采成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需要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展望未来,国内稠油降粘剂的发展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首先,随着研究的深入,稠油降粘剂的技术将不断改进和完善,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类型的稠油。
其次,随着稠油开采工艺的进一步优化和稠油降粘剂的应用推广,稠油的开采效率和油田产量将会大幅提高,为我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最后,稠油降粘剂的研发将会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降粘剂的使用效率,为稠油开采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国内稠油降粘剂在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然而,稠油降粘剂的研发还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解决。
稠油降黏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稠油降黏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关键词:稠油降黏方法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消耗日益增加,稠油降黏越来越受到关注。
主要阐述了几种稠油降黏方法的作用机理及研究进展。
一般对稠油的运输和开采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案。
但每种降黏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加热降黏需要消耗大量热量,存在一定的经济损失;掺稀降黏中的稀释剂储量有限,经济效益低。
一、稠油降黏机理一般原油的凝点与正构烷烃数有关,黏度由胶质、沥青质含量决定。
稠油高黏度的是指其内部分子间的强作用力形成大分子结构。
重油中的胶质沥青质由氢键或π- π 键与胶质分子相结合。
原油的高黏度是由于粒子通过氢键的连接,形成了大量的胶束。
因此要实现降黏的效果就要削弱胶质、沥青质等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一般来说降黏规律,稠油的温度越低,相对密度越小,黏度越小。
对于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高黏原油一般采用加热降黏的最经济手段。
稠油间分子作用力越小,黏度越小。
二、稠油降黏方法研究现状2.1 加热降黏法通常稠油的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可通过升温来降低黏度。
在原油运输中,原油黏度高会给管道产生阻力,增加运输的成本,因此通常在原油进入管道前进行加热,通过升高温度降低黏度,进而减小阻力。
加热降黏法操作简单、方便、效果好,但是对原油加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经济损失大,同时易发生凝管事故,并需要停输都再次启动。
目前,该方法虽普遍应用,但是发展趋势不好,将逐渐被其它技术取代。
2.2 微生物降黏法降黏机理主要有三种:1)微生物会分解长链烷烃、胶质沥青质和石蜡,从而将长链饱和烷烃转化成支链或低碳数的不饱和烷烃,进而降低黏度[ 8 ]。
2)微生物新陈代谢会产生表面活性剂,改变稠油的油水平衡,进而降低黏度;3)一些产气菌在地下产生气体,使原油膨胀从而降低黏度。
微生物降黏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其具有效率高、成本低、无污染、产出液易处理等优点。
正适合应用于我国稠油含水量高、采出率低的稠油,此方法大大提高了采出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稠油降黏技术的发展现状
摘要:本文主要从稠油性质、稠油降黏技术两个个方面介绍了稠油降黏技术的发展现状,将现有的各类稠油降黏技术归纳为物理降黏、化学降黏两大类共计10种,并分别论述了这10种技术的发展现状、优点以及局限性。
关键词:稠油;降黏技术;黏度
0引言
世界稠油资源极为丰富,其地质储量远超过常规原油。
全世界已发现的稠油总地质储量为700×109m3,可采储量为l510×108m3,与常规原油可采储量1590×109m3相当。
我国稠油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投入大规模的开发。
主要分布在辽河、新疆、胜利、南阳、大港、吉林和华北等油田,我国已在12个盆地发现了70多个重质油田,其资源量约占总石油资源的25%~30%。
1发展稠油降黏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世界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储量丰富的稠油日益引起各国的重视。
到本世纪中叶,稠油和超稠油将占世界能源供应量的50%以上。
稠油密度大、凝点高、黏度大、流动困难是稠油资源的突出特点。
因此,降低稠油黏度,改善其流动性是解决稠油开采、集输和炼制问题的关键[1]。
2稠油的性质
稠油是指在油层温度下脱气原油的黏度超过100mPa·s 的原油。
它主要是各种烃类和非烃类的混合物,各种组分的相对含量不同时原油的物性不同。
稠油突出的特点是含沥青质、胶质,且含有较多的硫、氧、氮等元素和镍、钒等金属化合物,轻质馏分含量较低,稠油中的石蜡含量一般也较低。
降低原油中金属杂原子及其赖以存在的沥青质与胶质的含量,将有效降低原油黏度[2]。
3稠油降黏技术
3.1物理降黏技术
(1)掺稀油降黏技术--是将稀油加入高黏度的稠油中进行稀释,降低稠油黏度。
在具有稀油资源的油田,稀释降黏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适应性。
掺稀油降黏也存在不足:首先,受到稀油资源的限制;其次,稀油掺人前及掺入后,都需进行脱水处理,增加了能源消耗;再次,稀油用作稀释剂掺人稠油后,降低了稀油的物性。
目前新疆、胜利、河南等油田对距离较远的接转站,均采用掺稀油降
黏流程[3]。
(2)加热降黏技术--目前主要的生产技术包括蒸汽驱、蒸汽吞吐、热水驱和火烧油层[11]。
稠油的黏度受温度的影响比常规原油更敏感,随着温度升高,稠油会从牛顿型流体转变为非牛顿型流体,黏度呈下降趋势。
(3)稠油冷采技术--其机理是通过强排、诱导地层出砂,使孔隙度由30%左右提高到50%左右,渗透率提高几十至几百倍、使原本产能极低的稠油层日产油量达到几吨至几十吨,采收率达l0%~20%。
该技术的适用条件是:储层胶结疏松且较纯净;具有较高的溶解气油比(一般>10m3/t);原油黏度<50000mPa·S。
(4)超声波采油技术--即在注入蒸汽的同时,利用声波发生器在射孔段产生高能量的超声波,使井筒内的油水充分乳化,在注入压力的作用下,大量的乳化液先渗入高含水的孔隙并达到新的平衡,使后续注入的热蒸汽能渗入到含剩余油的区域,试验证明,热声采油技术不仅能提高蒸汽注入开采的效果,还可为下次蒸汽注入创造良好的地层条件。
(5)微波加热降黏技术--微波是频率大约在300~300×10 MHz、波长在100~0.1cm范围内的电磁波,微波加热效率高、速度快、清洁无污染,改变稠油的化学组分,不可逆地改善了稠油的流变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降黏方法。
微波加热具有的高效率、高速度和清洁性逐渐引起广大石油工作者的注意,到目前为止,微波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仍处于实验阶段[4]。
(6)振动采油技术--该技术利用的是低频波或次声波。
低频振动采油技术所使用的设备有井下低频脉冲波发生器和地面震源两种,这种波能在较大半径范围内引起地层的振动,扩大、疏通储层连通孔隙,有助于改善其内部流体的渗流状况,降低原油黏度,促使残余油流动,提高油层原油采收率。
该技术适用于构造较简单、区块较完整、油层连通好、原油黏度中等的稠油油藏。
3.2 化学降黏技术
(1)稠油表面活性剂乳化降黏技术--乳化降黏就是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使稠油或将W/O型乳状液转变成O/W型乳状液,从而达到降黏的目的。
乳化降黏的关键是选择质优、价廉、高效的乳化降黏剂。
乳化降黏剂多根据协同作用原理采用多元复配型配方,同时包含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部分原油乳化降黏剂配方中还加入碱、C1~4醇、生物聚合物和冰点抑制剂等。
(2)稠油油溶性降黏剂降黏技术--油溶性降黏剂降黏技术是在降凝剂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
降黏机理是: 降黏剂分子中引入含极性基团侧链和高碳烷基主链,其主碳链使降黏剂分子能溶于油中,侧链的极性基团与胶质、沥青质中的极性基形成更强的氢键,渗透、分散进入胶质和沥青质片状分子之间,部分拆散平面重叠堆砌而成的聚集体,形成片状分子无规则堆砌,使结构变松散,并减少聚集体中包含的胶质、沥青质分子数目,降低原油的内聚力,起降黏作用。
国内外有关油溶性降黏剂的研制和应用进展缓慢,目前国外的研究应用多以降凝
剂为主[6]。
(3)稠油的催化裂化降黏技术--稠油的催化裂化降黏技术是利用稠油与水蒸气之间发生的水热裂解反应,使稠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高碳数的稠油发生裂解而成为轻质油,不可逆的降低了稠油的黏度,提高了油品的品位,导致原油的蒸气压增加,油层压力和能量增加,达到提高稠油采收率的目的。
(4)稠油微生物降黏技术--微生物降黏技术是一项利用微生物自身活动(降解作用)和代谢产物(表面活性剂等)活动对原油中的沥青质等重质组份进行降解,提高油井产量或原油采收率的综合性技术。
目前微生物对稠油的降解主要针对高碳直链烷烃,适用于中低含量胶质、沥青质的普通稠油油藏,而对于富含沥青质、胶质的稠油,由于沥青质、胶质结构复杂,微生物对其降解十分困难,开采效果并不理想。
参考文献
[1]杨文军.特种油气藏[J].2003,2(10):5.
[2]耿宏章,秦积舜,周开学.影响原油黏度因素的试验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2003,18(1):83-87.
[3]夏学经,程军,周彩霞,等.油气田地面工程.2006,2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