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2019学年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时 问题解决(4)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解决问题(4)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解决问题(4)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时为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第八课时,主要围绕“解决问题”展开,涉及应用题的解析与解决策略。
内容上,将复习和深化之前学过的解题方法,同时引入新的问题解决技巧,如逆向思维、图表分析等,旨在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能根据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其在解决问题时能灵活运用。
3.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
2. 帮助学生建立问题与数学模型之间的联系。
3. 指导学生如何运用逆向思维和图表分析等高级解题策略。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示例问题、练习题、评价表等。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六年级上册数学课本。
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回顾已学的解题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2. 新知探究(25分钟):讲解新的问题解决策略,通过例题演示和小组讨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践应用(30分钟):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例题解析步骤及解题策略,同时辅以图表和颜色区分,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创新题,以巩固学生对本课时知识点的掌握,并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尝试运用不同的解题策略。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接受程度,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有效提升。
本教案严格按照人教新课标的要求编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同时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反馈,确保教学质量。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将能更加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问题解决》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问题解决》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分析问题的条件,掌握设计解决方案的方法,并能验证解决方案的正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的条件,设计解决方案,验证解决方案的正确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设计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学具:笔记本、尺子、圆规、量角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一个实际问题为例,如“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现价80元,求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多少百分比?”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
2. 分析问题:让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条件,如原价、现价等,并找出需要求解的未知数。
3. 设计解决方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如百分比的概念,设计出求解的步骤。
4. 验证解决方案:让学生通过计算,验证得到的解答是否正确。
六、板书设计1. 问题的本质:原价、现价、降低的百分比2. 分析问题的条件:原价、现价、未知数3. 设计解决方案:求解步骤4. 验证解决方案:计算结果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水果店举行促销活动,买3斤苹果送1斤,已知苹果的单价为10元/斤,小明买了5斤苹果,求小明实际支付的金额。
答案:小明实际支付的金额为30元。
2. 题目:某服装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200元的衣服现价150元,求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多少百分比?答案:现价比原价降低了2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分析问题的条件,掌握设计解决方案的方法,并能验证解决方案的正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同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理解问题的本质是本节课的核心。
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选择了“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现价80元,求现价比原价降低了多少百分比?”这个问题。
【精品同步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 解决问题:稍复杂的分数问题-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

【精品同步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解决问题:稍复杂的分数问题-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8课时,主要教学内容是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解决分数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稍复杂分数问题的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
教学难点:1. 理解并运用解决分数问题的基本方法。
2.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展示相关例题和解题过程。
2. 学生准备草稿纸、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稍复杂的分数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
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一起解决,并总结解题方法。
3. 巩固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互相学习。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课后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类似的题目,让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1. 第三单元第8课时解决问题:稍复杂的分数问题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学过程5.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设计: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找出一些稍复杂的分数问题,并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一起解决,并总结解题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解决稍复杂分数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积极参与的精神。
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在课后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整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学效果。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教学PPT课件(6篇)

解:3种农具各1个,原价之和 50+15+320=385(元)
3种农具各1个,售价之和
231<250
答:买这3种农具要花231元,250元够了。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按原价 要花多 少钱
按售价 要花多 少钱
售价与 4500 作比较
典题精讲
方法一:
解决问题:
2800+1400=4200(元) 4200<4500
2 解决问题
第1课时
西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回顾
1.化简比。
0.72∶0.42 = (0.72×100)∶(0.42×100) = 72∶42 = 12∶7
0.8∶2 = 8∶20 = (8÷4)∶(20÷4) = 2∶5
2.我会填。
(1)糖与水的比是 2∶11。糖与糖水的比是_
_2_∶__1_3__,水与糖水的比是_1_1_∶__1_3_。
先求出总量一共被平均分成了几份, 再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 。
陈红拿出 6 元,赵青拿出 4 元,一共买了 15 本 同样的笔记本,他们应该怎样分这些笔记本?
总分数:3 + 2 = 5 陈红应分的本数:15 3 9(本)
5 赵青应分的本数:15 2 6(本)
5
你能根据例 1 总结出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吗?
探索新知
250元够不够
从问题往条件推
买这3种农具一共需要多少钱
探索新知
方法一:
3种农具各自 的出售价格
把3种农具的出售价 格加起来,并与250 元作比较
探索新知
方法一:
解决问题: 250元够不够?
30+9+192=231(元) 231<250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解决问题(三)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解决问题(三)人教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解决问题(三)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第三单元的第8课时,主要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通过课件,我将向学生展示各种实际问题的情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 练习题:为了让学生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我准备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随堂练习。
3. 小组讨论工具: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通过讨论,我希望学生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情境为例,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 讲解与演示:我将通过PPT课件,向学生讲解和演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通过讨论,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将简洁明了地列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以及每一步的关键点,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把解题过程写下来。
题目: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8个苹果。
西师版六年级上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教案(公开课)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8课时问题解决〔4〕【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例4,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十一第9~13题。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体验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方法,学会分析信息,寻找等量,能按照构建方程的根本程序和格式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老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1.同学们去过长江三峡旅游吗?虽然有的同学没去过,大家也从自己查阅的资料中了解了有关三峡的知识,老师也搜集了一段美丽的三峡风光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呈现美丽的三峡风光: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的三张图片)2.请学生简介自己了解到的三峡知识。
3.老师除了收集到了美丽的三峡风光,还了解到这样的一条信息。
教师出示信息:巫峡长40千米,比西陵峡长度的1/2多2千米。
提出问题:西陵峡长多少千米?揭示课题:解决问题(4)。
二、探索新知1.先请学生仔细阅读信息,然后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这条信息的。
估计学生会想到:(1)把西陵峡的长度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
(2)西陵峡比巫峡长。
(3)巫峡的长度等于西陵峡的二分之一再加2千米。
(4)巫峡长度减去2千米就是西陵峡长度的二分之一。
学生也许会收集到这样一些错误的信息:巫峡长度的两倍加上2千米就是西陵峡的长度……教师要注意倾听,及时辨析。
2.学生分组讨论,寻找等量,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根据学生反响归纳板书:西陵峡长度的1/2+2千米=巫峡的长度西陵峡长度的1/2=巫峡的长度-2千米(如果学生未提出就先不板出)3.请学生尝试根据第一种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通过小黑板或投影将学生列式的情况进行展示,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格式进行标准。
板书:解:设西陵峡长x千米。
1/2x+2=404.学生独立完成方程的解答,反响并板书:1/2x+2=401/2x+2-2=40-21/2x=38x=38÷1/2x=76答:西陵峡长76千米。
5.请学生说说用列方程方法解决问题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归纳: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清楚所给的信息,找准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再列出对应的方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案第8课时 解决问题(4)

第 3单元分数除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4)【教学内容】教材40~41页例7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特点、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2.通过解答“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分数除法的价值,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工程问题数量关系特征及解题方法。
难点: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及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一条公路长36km,工程队平均每天修12km,几天能修完?(1)说出数量关系式。
(2)列出算式。
2.一条公路长36km,甲、乙两队合修,甲队每天修10km,乙队每天修8km,两队合修几天修完?(1)说出数量关系式。
(2)列出算式。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7】1.阅读与理解。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预设:知道了一队单独修12天完成,二队单独修18天完成,要求的问题是“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师:可是这条道路有多长呢?(引导学生发现缺少一个条件,即这条道路的总长未知。
)2. 分析与解答。
师:能不能假设知道这条路有多长呢?预设:学生可能会假设全长是18km 、30km 等。
交流中,让学生想到假设的数据要小一些,便于计算。
师:自己选择一个假设的数据,完成教材第43页上面的四个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预设1:假设这条道路长18km 。
)(=km 231218÷)(=km 11818÷ )(=+km 25123 (天)=5172518÷ 预设2:假设这条道路长30km 。
)(=km 251230÷)(=km 351830÷)(=+km 6253525 (天)=51762530÷ 师:不管全长是假设成18km 、还是30km ,在这里都是借助了一个重要的数量关系“总长度÷两队每天修路的长度和=合修的天数”。
【精品同步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 解决问题:稍复杂的分数问题-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

【精品同步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解决问题:稍复杂的分数问题-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
一、课前准备
1. 教材
本节课所用教材为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2. 教具
黑板、粉笔、课件。
3. 预习
预习本节课所需内容,预先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难点。
4. 教学目标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练习【稍复杂的分数问题】,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和应用。
5.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需要引导学生用直观的方法进行分数的运算。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讲解分数的相关概念和运算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分数的应用问题,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对学生所学过的分数知识进行回顾以及对分数的应用进行引导来导入本节课的教学。
2. 讲解
讲解分数的相关概念和运算基础,包括:
•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分数的基本运算(加、减、乘、除);
•分数化简的基本原则。
3. 示范演练
通过示范演练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数应用问题,包括:
•如何将两个分数进行比较;
•如何将两个分数相加、相减、相乘、相除;
•如何将分数化简。
4. 练习
在上述演练完成后,让学生自行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数问题,从简单的到稍复杂的。
5. 检查
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分析。
6. 总结
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分数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学生对分数问题的应用情况来评估教学效果。
【精品同步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解决问题:稍复杂的分数问题-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

【精品同步教案】第三单元第8课时解决问题:稍复杂的分数问题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同步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您描述一份关于“稍复杂的分数问题”的同步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第8课时,主要讲解稍复杂的分数问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掌握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问题的方法,能够独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分数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2. 掌握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问题的方法,能够独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分数问题;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于理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PPT、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规则。
3.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解决问题: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和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问题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2. 找一些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并写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有哪些地方做得好,有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延伸,找一些类似的题目进行练习,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导入环节的实际问题引入是我特别关注的细节。
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他们理解分数加减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解决问题(三)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解决问题(三)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我所教授的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八章,这一章节的主题是“解决问题(三)”。
我们将深入探讨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以及如何利用这一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熟练地将它们互相转换。
同时,我也希望他们能够运用这一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其中难点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而重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将这一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如黑板、粉笔、计算器等。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实例和练习题,以便学生们能够通过实践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公式和步骤清晰地展示给学生,并利用图表和示例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在作业设计上,我会布置一些有关分数和小数互化的练习题,让学生们能够在课后进行巩固和提高。
同时,我也会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环节,我会鼓励学生们思考和讨论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这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
我希望通过这一章节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分享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学生们对于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整个教学的核心,也是最大的难点。
如何让学生们将这一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对于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学生们可能会觉得抽象和难以理解。
因此,我会利用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第8课时 问题解决(4)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版

9400×
48 47
= 9600(万人)
答:山东人口约 有9600万人。
思考题
球从高处下落,每次接触地面后弹起的高度
是前次下落高度的
2 5
。如果球从20m高处落
下,那么第2次弹起的高度是多少米?
20×
2 5
×
2 5
= 156(米)
答:第2次弹起的高度是
16 5
米。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1 2
少
80种。全国淡水鱼有多少种?
解:设全国淡水鱼有x种。
1 2
x
-
80
=
274
1 2
x
=
27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0
x = 708 答:全国淡水鱼有708种。
教材第44页“练习十一”第10题
2.科技馆今天接待观众802人,比昨天接待人数的 5 4
多2人。科技馆昨天接待了多少人?
解:设科技馆昨天接待了x人。
5 4
1 x 2 40
还可以怎样解决?
2 1 x 40 2 2
1 x 38 2
答:西陵峡长76 km。
x 76
(40-2)÷12 =38×2 =76(千米)
答:西陵峡长76千米。
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
西安到兰州的铁路长676km,比兰州到乌鲁木齐铁路长
的
1 3
少180km。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占人体体重的 2 ,肌肉约占体重的 2 ,骨约占体重的
1 5
……
25
5
(2)体重多少千克的人,他的肌肉有28kg?
28÷
最新版六年级上数学 第三单元教案 第8课时 解决问题(4)

第 3单元分数除法第8课时解决问题(4)【教学内容】教材42——43页例7及练习九的5-9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特点、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类推能力,初步的探究知识、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使用价值。
【重点难点】重点:工程问题数量关系特征及解题方法。
难点:工作总量用单位“1”表示及工作效率所表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复习。
师:同学们,我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做工问题涉及到哪三种量三种量?生: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师:那它们的关系又如何呢?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如果不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该怎么解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工程问题。
(师板书:工程问题)1. 出示例7。
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单独需12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做需18天完成,两队合做需多少天完成?师:那怎样理解什么是独做?什么是合做?我们先来演示一下,我们就以同学的课桌的长度为一项工程,以笔的运作为工作效率,同桌分别扮演甲乙工程队,独做就是一个同学从左运作到右,另一个同学从右运作到左。
合做就是两个同学相向运作,直到相遇表示这项工程完成了。
同学们看看,完成一项工程是独做的快还是合做的快?师:同学们再动动脑筋,看哪个小组又对又快地讨论出下面的问题?(播放轻松的音乐,学生在音乐声中讨论。
教师巡视,对个别组辅导)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课件出示)(1)题目里没有具体的工作总量,可用什么来表示工作总量?(2)甲队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分?(3)乙队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4)两队合做,每天完成工程的几分之几?5)两队合做,需几天完成?2. 准备题。
修一段600米长的公路,甲工程队单独做20天完成,由乙工程队单独做30天完成,两队合作多少天完成?师:谁能说说工程问题的特点是什么?生:工作总量可用单位“1”来表示,工作效率用单位“1”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2019-2020年新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课时问题解决(4)课件.pptx.ppt

第 8 课时 问 题 解 决(4)
3. 口算。
4 4 5
3 8 4 15
31 56
75 10 14
18 6 7
52 63
4 5 5 12
3 16 89
4.(1)这台拖拉机每时耕地多少公顷?
(2)这台拖拉机耕地1hm2需要多少时?
1
这台拖拉机 3
时耕地
1 6
(1)体重75kg的人,他的血液约有多少千克?
(2)体重多少千克的人,他的肌肉约有28kg?
13. 阅读如下材料,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山东有多少人口?
自主探究
一件羽绒服,按进价提高
1 4
标价,
后来因天气变暖,按标价打7.5折出售,
这件羽绒服卖出后是赚还是赔?
公顷。
(1)
5. 学校为了绿化校园,买了柳树、槐树 和梧桐3种树,其中柳树有27棵,槐树的 棵数是柳树的 ,又是梧桐棵数的 , 梧桐有多少棵?
6. 水果店运来苹果20筐,运来梨的筐 数是苹果的 ,又是桔子筐数的 , 运来桔子多少筐?
答:运来桔子9筐。
7. 计算
8. 长江水域中鱼的种类居全国水域之 首。能说出名称的有274种,比全国淡 水鱼种类的 约少80种,全国淡水鱼 约有多少种?
9. 到2000年初,我国已经有16个自然 保护区加入“世界生物园保护网”,比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 多11个,国家 级自然保护区有多少个?
10. 科技馆今天接待观众802人,比昨 天接待人数的 多2人,昨天接待了多 少人?
12. 人体中蕴含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例如: 血液约占人体体重的 ,肌肉约占体重的 , 骨约占体重的 ……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详细教案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详细教案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1课时认识倒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页例1,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八第1~3题。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在观察比较中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比较中理解倒数的意义。
3.情感态度: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观察教科书第30页单元主题图。
1.看图后,你想说些什么?2.对提出的数学问题列出解决的算式。
针对学生列出的除法算式提问:我们学过解答这些问题吗?它们属于什么范围的问题?引出单元内容:分数除法。
3.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同进入“分数除法”的学习当中,让它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
4.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从做一个游戏开始。
游戏内容:写两个因数相乘的乘法算式,使两个因数的乘积是1。
(不能重复)游戏形式: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游戏时间:2分钟。
评比标准:写得又对又多的小组为胜。
5.展示学生完成的算式,评选出优胜的小组。
二、认识倒数1.在学生刚才写出的算式中选出几组分数。
(若没有,老师写出几组)请同学们看看刚才你们写出的这几组乘积是1的算式,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小结:两个因数分子和分母的位置颠倒。
2.是不是将分子和分母颠倒后相乘的两个数,积都是1呢?试一试,并想想为什么?3.出示:0.5×2=1,(如果学生游戏的算式中有相应的例子,可直接用)它们的乘积也是1,这样的算式可不可以看成是分子和分母颠倒的呢?小组议一议。
全班交流后验证:0.5可以看作是“1”的一半,即为整数2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与即为一对分子和分母颠倒的数。
4.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能说说乘积是1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吗?5.在数学上,人们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板书:认识倒数)6.理解“互为”的意义。
(1)“互为”是什么意思?(互相)一个人能说互相吗?互相肯定是发生在(两个人之间)。
2019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课时 解决问题(4)课件

四、课堂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像盖房子、修公路等问题, 统称为“工程问题”。工程问题的特点是把工作总量看 作单位“1”,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要先用单位时间内 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工作效率。根据题目 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公式。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45页练习九,第8题、第9题。
在店里那么多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相互间的言语冲撞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令人欣慰的是,做同好事销之售间。不管管理当出时效有益多,大一的年切误上管第会半理二,年都,总副是处在一为理下店销问班的售题刚的经服的加一营务态入声情。度x“况x为x很路不超保严上是市证肃小特的副,心别时一大”理候店到中想,的公消,一正司失或1切-因常总得6许对月此运部我无我,份行的影的来我把销,老无体说售认自我总会踪都真己只们经。不是啦在实保理大够新现解x证违深家x鲜每啦x畅纪出,超的种x销,来看x市,x商商小问万工所也品品到作题元接是的的顾挣也触,陌功货客不钱的毛生能源调都太利所的、,换不全有实。价不一面容事现许格能件易,啦仔多,使商,但细1东0随销品在0在归西万时量。忙新类都元检好针时的,需,查的对一互分要商利商此相年为老品润品类帮中两员实的、问定忙种工生现季题自要:教产啦节,超然广一,日3性我市增就是0我期万商们员成阅“感,元品的工啦历公觉及;有态春,一”与自时缺度节种希,2己啦0豁都工默望二0需万解、以作自契是要同元断严总。己“学类的货肃结在在私习销商的谨篇这”x的品售x现慎二种x。太超的计象为伴默先多划市市发准随契从啦相场做生则着中“。差得信。。平一公于甚越息由起安团”是,远来于夜初活谈,,越并供员的气起他销好向货工降,,们店售。商临们团它做完最内送认,队给什成后汇货为2精我么0报计祝不x没神的我x划公我年及有自感都的司始的时这然觉仔终全%,各种,体是细体坚我必项现一毛的同持们要工利个的看:事每作,完字淋,新做次但渐“漓成耐年什的在渐计严尽心快么订进店划”致的乐事货长入。。的学,情都的尾这店5,也0,得声带么%里从希,做提领。说处商望(啦前下我利是于品公就备作经有润公的司一好过为原私完陈业定一学x成因分列x绩把个x习的计界到超蒸它月实,线划缺市蒸作的施的第上货的日好库后一2的的一上1。存,5,便补名,%对。才)是x报员一。x工考发x我工;年上 超作虑现从们很胜半 市抱商到这的荣过年 公以本品样店幸一的热司店做的长得年销 对情促大的,到。售 下,部销重她这我计对属分要到是次是划 门同新商性我机没店x事品品。x们会有x抱的都它的超的,完日以开是使市骄把成常关代发我站傲自好心工销们一街,己,作,点经x店因在x下都用营一x一为超x半积有,滴x名店市x年严极的超按普长在的格的学市销通从顾任行的量,工的来客务书动一作结员都眼又面来点的算工是中接感流一心,,公不踵程染滴得可从私仅而。周的体以踏分是至围不记会不入明一,但的。写占x。个x感收人两出用x于好超觉,银年来本公的市压员带的同店,购那力、动工大的她物天周甚保作家流对场大安起围,分动属所,,员的使享资下,我人面有我。金员还对严就这得,工是把困格是到而要一自我难的啦直求个和工己在锻接严经融压作x炼利格x营入力流x,用超,规,程其日厂处市范中我,常家理感的。觉理工的问受企得货忙作资题到业碌下、逐金的干,的一验渐达,净同步货工得到利也时中要作心存索是也的,做应货希,让的细使手的决望供就节我。稳不我货也的是我定能拖商要有生们。泥够觉调明活的虽带切得确变整工然切水x好的得作这x,实x自规格于超样但实定外已细保市做却的的;节证是不到心充处一啦会的实态见库个。把,。真存值工多功得量作想,,信上办所但赖的法以的也情,必是合绪加须导作带倍认伙致到付真我伴私出仔们。下,细再店。尽。库说于自存一私已下量,最过“她大大私关努”、心力。商员品工周的转每缓一慢件的事直,接每原次因下之班一总。不忘问一下家远的员工是否有人结着伴回家。我们有如此好的店长真是上天对我们的眷顾!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 课件

2、看图列式:
?米
① 甲:
44米
解:设甲有 。 x米 4 x 444 4 3
24千克
③ 弟弟:
比弟弟重
哥哥:
?千克
1 24 1 4
1 24 24 4
仁流小学 李老师
学会分析信息,弄清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会用方程解决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混 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复习
下面题中谁是单“1”,请列出数量关系 式。
7 (1)男 生 人 数 是 女 生 人 数 的 . 9
7 女生人数 男生人数 9
1 (4)降 价 . 5
原价作单位“ 1”
1 原 价 降 低 的 钱 数 5
24人
航模小组: 美术小组:
?人
1 比航模小组多 4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
=美术小组的人数
1 24 24 24 6 30(人) 4 答:美术小组有 人。 30
1 航模小组人数 1 ) 美术小组人数 ( 4
1 24 (1 ) 4 5 24 4 30(人) 答 :美术小组有 人。 30
3 ( 2)杨 树 棵 数 是 柳 树 棵 数 的. 5
3 柳树棵数 杨树棵数 5
3 全 长 已 经 修 了 的 长 度 4
3 ( 3)已 经 修 了 全 长 的 . 4
解决问题
明确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小明存款88元;
3 小华的存款是小明的 4
。(把什么看着单位 “1”?)
6 小华的存款又是小红的 5 。
1 2.一 个 足 球 元 , 比 一 个 篮 球 贵, 72 3 一个篮球多少元?
3.某 水 产 养 殖 场 今 年 生 水 产 品 产 1 2000吨 , 比 原 计 划 超 出。 原 4 计 划 生 产 水 产 品 多 少? ( 用 吨 两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第8课时问题解决(4)
教科书第42~43页例4,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十一第9~13题。
1.知识与技能:体验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方法,学会分析信息,寻找等量,
2.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
1.同学们去过长江三峡旅游吗?虽然有的同学没去过,大家也从自己查阅的资料中了解了有关三峡的知识,老师也搜集了一段美丽的三峡风光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呈现美丽的三峡风光: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的三张图片)
2.
3.老师除了收集到了美丽的三峡风光,
教师出示信息:巫峡长40千米,比西陵峡长度的1/2多2千米。
揭示课题:解决问题(4)。
二、探索新知
1.先请学生仔细阅读信息,
(1)把西陵峡的长度看作单位“1”,单位“1
(2)
(3)巫峡的长度等于西陵峡的二分之一再加2
(4)巫峡长度减去2
学生也许会收集到这样一些错误的信息:巫峡长度的两倍加上2千米
教师要注意倾听,
2.学生分组讨论,寻找等量,
西陵峡长度的1/2+2
西陵峡长度的1/2=巫峡的长度-2千米(如果学生未提出就先不板
出)
3.请学生尝试根据第一种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通过小黑板或投影将学生列式的情况进行展示,
板书:
解:设西陵峡长x千米。
1/2x+2=40
4.学生独立完成方程的解答,
1/2x+2=40
1/2x+2-2=40-2
1/2x=38
x=38÷1/2
x=76
答:西陵峡长76千米。
5.
引导学生归纳: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清楚所给的信息,
找准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再列出对应的方程。
三、发散思维
1.请学生想一想,此题还可以怎样解答?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解答出现的问题,存在的困难,及时给予
2.小组汇报解决方法,
方法1
利用第二个等量关系式,列方程1/2x=40-2
方法2
用算术方法解答。
(40-2)÷1/2或 (40-2)×2
注意:在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容易出现(40+2)×2或40×2-2等错误。
第一种是有学生会机械地认为多2就是要加2,而忽略2千米是40千米这个量里多出的部分而不是西陵峡长度多出的部分,需要从40里减掉才能算出西陵峡二分之一的长度。
第二种情况是学生题意理解不够准确,误认为2千米是2个40
教学时一定要组织学生讨论、辨析,让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弄清楚题
里的数量关系。
3.
(1)本题是把西陵峡的长度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不能直接用分数乘法,可以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这样解决问题比较容易,也不
(2)只要把题里的数量关系分析清楚,虽然单位“1”未知,也可以用算
……
1.找出下列
(1)小华有邮票60枚,比灵灵的1/2还多8枚。
灵灵有邮票多少张?
(2)一张椅子40元,比一张桌子的1/3还少5元,一张桌子价格是多少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2.课堂活动第2
(1)先让学生与同桌之间说一说等量关系,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掌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提示学生在用方程解决后可以在选择其他方
(3)学生汇报时要求先分析自己解题思路,
(4)评价哪一位同学的表达题意,
五、课堂小结
谈一谈自己在今天课堂上学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1.
本次课堂作业请登录查询下载“课堂作业设计”。
(word版,
2.
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板书笔记】
问题解决(4
例4巫峡长40千米,比西陵峡长的1/2多2千米。
西陵峡长多少千米?
解:设西陵峡长x
解法1:1/2x+2=40
解法2:1/2x=40-2
解法3:40-1/2x=2
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练习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由易到难地学习知识,让学生的心情平静到兴奋,促使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中。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新课的学习。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融入自身,巩固所学。
课堂教学、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