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真我风采”电子包装_0596文档
真我风采

课时1
1.打开“应聘”演示文稿
2.给幻灯片配上插图
(1)插入图片素材。
①插入普通格式的图片
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找到素材图片所在处——>选中图片——>插入
②插入Gif格式的图片
插入Gif格式的图片的方法和插入普通图片的方法一样,区别在于当插入的图片是Gif格式时,在“幻灯片放映”状态下,会显示它的动态效果。
3.学会放映幻灯片查看效果,并将文件保存。
教学重点:
学习给幻灯片配上插图和学习图片格式设置
教学难点:
图片格式的设置
教学准备:
安装有powerpoint程序软件的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能行,我能胜任英语小老师的职责!但只用文字表达,冲击力还不够!如果能根据各个幻灯片的内容,为幻灯片配上插入,就能强化文字的感染力、展现真我风采!
(2)在四张幻灯片上,分别插入相关的图片,根据幻灯片版面摆放图片,使版面整齐。
(3)使用“文本框”输入相关图片的说明,并调整其位置,时版面美观。
(4)如果原有的字体不合适,可进行修改。
(5)放映幻灯片,查看效果。
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
(2)插入“剪贴画”。
插入——>图片——>剪贴画……在搜索文字处输入相关的关键字。
(3)插入“艺术字”。
插入——>图片——>艺术字——>选择恰当的样式——>确定——>输入内容即可。
(4)插入“自选图形”。
自选图形——>标注——>选择恰当的图形——>当鼠标变成“十字形”时,按下鼠标左键拖动鼠标绘制图形。
教师集体备课教案(设计方案)
五年级信息技术学科2015学年下学期备课时间2016/3/6
初中信息技术《电子标签》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电子标签》教案第一章:电子标签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标签的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电子标签的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电子标签的定义电子标签的分类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电子标签的应用案例1.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或图片引入电子标签的概念1.4.2 讲解介绍电子标签的定义和分类讲解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分析电子标签的应用案例1.4.3 互动提问学生关于电子标签的知识学生分享对电子标签的了解和看法强调电子标签的概念和应用领域引导学生思考电子标签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1.5 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有关电子标签的资料,下节课分享第二章:电子标签的种类与特点2.1 教学目标了解不同种类的电子标签及其特点掌握电子标签的选择和使用方法2.2 教学内容不同种类的电子标签介绍电子标签的特点对比电子标签的选择和使用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2.4 教学过程2.4.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电子标签2.4.2 讲解介绍不同种类的电子标签及其特点分析电子标签的选择和使用方法2.4.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电子标签的理解和看法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强调电子标签的种类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和使用电子标签2.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电子标签的应用场景,下节课分享第三章:电子标签的应用案例分析3.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标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电子标签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3.2 教学内容电子标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介绍电子标签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分析3.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3.4 教学过程3.4.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电子标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3.4.2 讲解介绍电子标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电子标签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3.4.3 互动学生分享对电子标签应用案例的看法讨论电子标签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强调电子标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及其优势和挑战引导学生思考电子标签在未来的发展趋势3.5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电子标签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下节课分享第四章:电子标签的技术原理4.1 教学目标理解电子标签的基本技术原理掌握电子标签的主要技术参数4.2 教学内容电子标签的组成元件及其功能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电子标签的读写过程解析4.3 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问答法4.4 教学过程4.4.1 导入通过动画或视频展示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4.4.2 讲解介绍电子标签的组成元件及其功能讲解电子标签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分析电子标签的读写过程4.4.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学生通过模拟实验理解电子标签的读写过程强调电子标签的技术原理及其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电子标签技术的发展趋势4.5 作业布置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电子标签的主要技术参数,下节课分享第五章:电子标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认识电子标签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分析电子标签应用对生活的影响5.2 教学内容电子标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电子标签应用对生活的影响和便利5.3 教学方法讲授法生活实例分析法5.4 教学过程5.4.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电子标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5.4.2 讲解介绍电子标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电子标签应用对生活的影响和便利5.4.3 互动学生分享生活中经历的电子标签应用实例讨论电子标签应用对生活的影响强调电子标签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引导学生思考电子标签在未来生活中的潜在应用5.5 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使用的电子标签,记录其应用场景,下节课分享第六章:电子标签在商业领域的应用6.1 教学目标理解电子标签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模式分析电子标签在商业活动中的优势6.2 教学内容电子标签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电子标签在商品追踪、库存管理和销售过程中的作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6.4 教学过程6.4.1 导入通过案例引入电子标签在商业领域的应用6.4.2 讲解分析电子标签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案例讲解电子标签在商品追踪、库存管理和销售过程中的优势6.4.3 互动学生讨论电子标签在商业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分享电子标签给商业活动带来的便利强调电子标签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及其优势引导学生思考电子标签在商业未来发展中的作用6.5 作业布置让学生调查了解电子标签在本地商业中的应用情况,下节课分享第七章:电子标签在物流领域的应用7.1 教学目标掌握电子标签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状况理解电子标签在提高物流效率中的作用7.2 教学内容电子标签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电子标签在物品标识、分拣和配送过程中的应用7.3 教学方法讲授法物流模拟演示法7.4 教学过程7.4.1 导入通过物流场景引入电子标签在物流领域的应用7.4.2 讲解分析电子标签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案例讲解电子标签在物品标识、分拣和配送过程中的应用7.4.3 互动学生参与物流模拟演示,体验电子标签的应用讨论电子标签在物流过程中的优势强调电子标签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及其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电子标签在物流未来发展中的影响7.5 作业布置让学生搜集电子标签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新闻,下节课分享第八章:电子标签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8.1 教学目标认识电子标签在数据传输中的安全性问题理解电子标签对个人隐私可能造成的影响8.2 教学内容电子标签在数据传输中的安全性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子标签的定义和分类:理解电子标签的基本概念和不同种类的电子标签是教学的重点。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关机、使用键盘和鼠标等。
2.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包括桌面环境、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二、教学内容第1课: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发展史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第2课:Windows操作系统1. 桌面环境的认识和操作2.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3. 系统设置和使用三、教学方法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定的计算机操作任务。
2. 课后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后信息技术任务。
3. 单元测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测试,了解掌握情况。
五、教学课时本学期共2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教案示例:第1课: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2. 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史: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讲解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如CPU、内存、硬盘等)和软件(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概念及作用。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授开关机、使用键盘和鼠标等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硬件和软件组成。
2. 示范法: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计算机操作。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能独立完成计算机开关机及基本操作。
2. 课后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后计算机操作任务。
【教学课时】2课时(80分钟)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2. 教学辅助软件:如PPT、视频教程等3. 网络资源:相关计算机操作的在线教程、练习题等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第1课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周:第2课Windows操作系统第3周:第3课文字处理软件Word第4周:第4课表格处理软件Excel第5周:第5课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第6周:第6课互联网的基本使用第7周:第7课网络搜索与信息处理第8周:第8课电子邮件的使用第9周:第9课计算机安全与道德第10周:第10课综合练习与复习八、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解: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等。
滇人版信息技术第3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真我风采》教学设计

滇人版信息技术第3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真我风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真我风采》是滇人版信息技术第3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个人信息的整理与展示,以及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展现自己的风采。
本课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个人信息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在网络环境下的沟通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对互联网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较弱,容易在网络上泄露个人信息。
此外,学生在对个人信息进行整理和展示时,可能存在无从下手的情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掌握个人信息整理的方法,学会在网络平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网络心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个人信息的整理方法,网络平台的展示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安排个人信息,如何在网络平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
五.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掌握个人信息整理和展示的方法。
2.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案例,让学生从中学习展示个人信息的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网络平台,如社交媒体、博客等,供学生实践使用。
3.准备时间安排表,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案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优秀案例,让学生了解个人信息整理和展示的方法。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运用所学方法整理个人信息,并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评价,总结展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拓展(10分钟)邀请专家或优秀博主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在网络平台展示个人风采的经验。
第8课 真我风采 教学 设计

第8课真我风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剪贴画、艺术字、自选图形的操作方法;能根据需要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提高操作能力,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领会将新旧知识进行对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通过学习对图片的设置、互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2学情分析本课是新纲要云南省实验教材信息技术四年级第3册第55-59页内容,其中在前面教学中学生已经了解并掌握了启动与关闭PPT程序、认识PPT窗口、制作标题幻灯片、插入新幻灯片以及添加文本内容的方法,本节是在学生前面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美化ppt插入图片。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式、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让学生自己不断发现新问题,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知识的建构。
教师适当进行点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学生在所学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理想的作品。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剪贴画、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需要调整图片的方法,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猜猜猜游戏:播放动画片主题曲,让学生猜一猜是哪部动画片?2、猜对后播放动画片主角。
引导学生观察:这张幻灯片中都有些什么?(来自文件的图片、剪贴画、艺术字、自选图形)3、你想利用这些素材制作一张精美的幻灯片来展示自己的风采吗?引出课题:第8课真我风采。
活动2【活动】二、目标分享(一)、投影出示本节课的“目标分享”,学生齐读。
1、掌握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剪贴画、艺术字、自选图形的操作方法。
2、掌握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方向的操作方法。
3、能制作一张图文并茂的幻灯片。
滇人版信息技术第3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真我风采》说课稿

滇人版信息技术第3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真我风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真我风采》是滇人版信息技术第3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的内容。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的个性和风采。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根据滇人版信息技术第3册第二单元第八课《真我风采》的内容,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如文字处理、图片编辑、网络搜索等。
在进入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已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表达个性和风采的方法,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展现真我风采,培养积极向上的网络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的个性和风采。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小组讨论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实践操作平台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成功的个性表达案例,引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表达个性的兴趣。
2.案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的个性和风采。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利用信息技术展示自己的个性和风采。
4.小组讨论:学生之间相互展示成果,讨论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
5.教师点评: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
6.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正确使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部编版九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九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计算机基础知识
课时一:计算机硬件基础
-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和功能,掌握计算机
硬件的分类和特点。
- 教学内容:计算机硬件的定义、主要组成部分、分类和特点。
- 教学步骤:
1. 引入计算机硬件的概念。
2. 解释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
3. 分类介绍计算机硬件。
4. 讨论计算机硬件的特点。
-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分类和特点。
-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
课时二:计算机软件基础
-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和分类,认识操作系统的
作用和功能。
- 教学内容: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分类,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 教学步骤:
1. 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和分类。
2. 解释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和分类,理解操作系统的
作用和功能。
- 教学难点:理解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课时三:计算机网络基础
-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常用网络设备。
-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常用网络设备的介绍。
- 教学步骤:
1.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2. 分类介绍常用的网络设备。
- 教学重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常用网络设备。
-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常用网络设备的功能。
...
(继续编写下面的课时安排)。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了解我国计算机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介绍计算机的软件组成部分,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3 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讲解开机的步骤,包括开关机的正确方法。
讲解关机的步骤,包括正常关机和强制关机。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2.1 操作系统的认识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2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讲解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
2.3 计算机的设置和优化讲解计算机的系统设置,如屏幕分辨率、声音设置等。
讲解计算机的优化方法,如清理磁盘、优化启动项等。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文字处理软件的认识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
3.2 文档的基本操作讲解文档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
讲解文本的输入、编辑和格式设置。
3.3 文档的美化和打印讲解字体、字号、颜色、对齐等格式的设置。
讲解插入图片、表格、页眉页脚等元素。
讲解打印文档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1 电子表格软件的认识介绍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
4.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讲解工作表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
讲解单元格的选定、编辑和格式设置。
4.3 数据的录入和处理讲解数据的输入方法,如手动输入、导入外部数据等。
讲解数据的排序、筛选、汇总等处理方法。
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1 演示文稿软件的认识介绍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Microsoft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5.2 演示文稿的制作讲解演示文稿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
2.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资源管理,包括创建、复制、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等。
3. 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的基本使用方法,进行简单的文档编辑和数据处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的正确方法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使用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桌面环境的熟悉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的使用文件资源管理器的操作常用的系统设置3.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Word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保存文档)Excel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保存工作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常用办公软件(Word、Excel)的基本使用方法2. 教学难点:Excel中公式的输入和函数的应用Word中字体和段落格式的设置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践法:学生在计算机上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利用校园网,获取更多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五、教学安排1. 课时:共20课时2. 教学计划:第1-4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第5-8课时: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第9-12课时:Word的基本使用第13-16课时:Excel的基本使用第17-20课时:综合练习与拓展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出勤、纪律、参与度等。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计算机操作和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正确开关机、熟练使用输入输出设备、合理管理文件资源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Word和Excel文档的编辑、格式设置、数据处理等。
初中信息技术《电子标签》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电子标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标签的概念、种类和应用领域。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标签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电子标签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了解电子标签的定义和特点。
2. 电子标签的种类:介绍不同种类的电子标签,如RFID、NFC等,并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
3. 电子标签的应用领域:分析电子标签在生产、物流、零售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其优势和作用。
4. 电子标签技术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电子标签技术的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创新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电子标签的概念、种类和应用领域。
2.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电子标签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 利用实物、图片等Multimedia 资源,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 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超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购物过程中商品如何实现快速结账。
2. 讲解:介绍电子标签的概念、种类和应用领域。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电子标签的制作和应用场景设计,如制作图书标签、智能家居控制标签等。
4. 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电子标签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作用,探讨未来发展前景。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强调电子标签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
2.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设计的电子标签及其应用场景的创意和实用性。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程度和技能掌握情况。
考虑在未来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整合电子标签技术,以及如何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范文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点:了解并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 能力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检索、处理、交流和应用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增强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1课:信息技术概述1.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2. 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
第2课:计算机基础知识1. 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
2. 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第3课:网络世界探秘1. 认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2. 学习上网浏览、搜索信息的方法。
第4课: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1. 了解计算机病毒及预防措施。
第5课:数字媒体及应用1. 学习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
2. 掌握数字媒体的基本处理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反馈。
2. 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 实践操作:组织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2. 教辅材料:相关课件、案例、练习题等。
3. 网络资源:用于教学的在线视频、文章等。
六、教学设计1.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每人一台计算机。
2. 教学环节:a.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或案例引起学生兴趣。
b. 知识讲解:结合课件,讲解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
c. 实践操作: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d.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e.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采取分层教学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2. 运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九课真我的风采》作业设计方案-初中心理健康南大版八年级全一册

《真我的风采》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真我的风采》第一课时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理解真我风采的内涵与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和展现自己的个性与特点。
通过作业的完成,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表达能力,培养健康的心态和积极的情感。
二、作业内容作业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自我反思:学生需在安静的环境下,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优点和不足进行深入反思,并尝试用简短的话语概括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2. 真我风采故事:创作一个以自己为主角的小故事,展现自己的真实性格和生活态度。
可以选取一次特别的生活经历或者心理活动过程进行描写,确保内容真实且能反映出真实的自我。
3. 画作表达:用绘画的形式,以色彩和构图来展示自己心中的真我风采。
可以是抽象的图形或具体的形象,要能体现出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情感色彩。
4. 自我宣言:写一段简短的宣言,用以表达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对未来的期望。
宣言应包含积极向上的词汇和语句,展示出自信和乐观的态度。
三、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如下:1. 自我反思部分需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字数不少于200字。
2. 真我风采故事应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
3. 画作表达需使用绘画工具完成,色彩搭配合理,构图清晰。
4. 自我宣言需简洁明了,表达出对自我的认同和对未来的信心。
四、作业评价作业评价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1. 真实性:是否真实反映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2. 创造性:在表达过程中是否有所创新和发挥。
3. 表达力:故事的叙述和宣言的表达是否清晰流畅。
4. 美术技巧:绘画作品的构图、色彩运用是否得当。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对完成的作业应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发现自身在心理健康方面的进步和不足。
2.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 对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和表扬,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组成部件: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部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部件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2.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掌握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2.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记事本、画图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2.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操作系统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程序的熟练程度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教学目标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ord 2010进行文字处理掌握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3.2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Word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Word 2010的功能:字体设置、段落设置、插入图片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ord 2010进行文字处理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3.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熟练程度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Excel 2010进行电子表格制作掌握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4.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Excel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Excel 2010的功能:单元格操作、数据录入、公式函数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Excel 2010进行电子表格制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4.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电子表格软件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熟练程度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1 教学目标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5.2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PowerPoint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PowerPoint 2010的功能:幻灯片制作、动画效果、切换效果等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5.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演示文稿软件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熟练程度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6.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分类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6.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硬件、软件、协议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等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浏览器、搜索引擎等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分类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6.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互联网基本使用的熟练程度第七章: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7.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防范措施掌握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遵守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7.2 教学内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防范措施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密码保护、数据备份等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尊重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等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防范措施,掌握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遵守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7.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安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方面的表现第八章:程序设计基础8.1 教学目标了解编程语言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8.2 教学内容编程语言的概念和作用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Python等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编写代码、调试程序等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编程语言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通过编程实践,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8.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编程语言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编程实践,检查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熟练程度第九章:算法与问题解决9.1 教学目标了解算法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算法解决问题掌握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9.2 教学内容算法的概念和作用常见算法:排序、查找、递归等算法的基本思想:逐步求精、模块化等算法的方法:穷举法、递推法、动态规划等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算法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算法解决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掌握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9.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算法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问题解决实践,检查学生对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熟练程度第十章:综合应用与创新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0.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教育、医疗、交通等创新实践项目:编程设计、网站制作、数据分析等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伦理等10.3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10.4 教学评价学生项目作品展示,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和创新实践方面的能力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评估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表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掌握这些操作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掌握常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如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
(3)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交流与合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功能3. 常用信息技术设备与软件4.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第二章:文字处理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字体、段落格式的设置3. 表格的制作与编辑4. 文档的打印与输出第三章:表格处理1. 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表格的创建、编辑与格式化3. 数据排序与筛选4. 数据汇总与分析第四章:演示文稿制作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2. 幻灯片的布局与设计3. 图片、图表、动画的使用4. 演示文稿的播放与展示第五章:互联网应用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接入方式2. 浏览器的使用与网页搜索3. 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4. 网络交流工具的使用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任务驱动教学:以实际任务为线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
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如作品设计、创新能力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初中信息技术《我们的风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我们的风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初中信息技术课设计的《我们的风采》主题教案,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展示学生个性和特长,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本教案将紧密结合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和信息获取与处理等方面的能力;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展示个性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3.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协作完成项目任务。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本教案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了解主题:介绍《我们的风采》主题,让学生了解该主题的意义和培养的能力;2. 设计展示项目: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展示项目,可以是个人简介、艺术作品展示、科学实验展示等;3. 使用计算机工具:教授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展示项目的制作和编辑;4. 团队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让他们合作完成展示项目的制作;5. 项目展示:安排学生在班级内展示自己的项目,并进行互评。
教学评价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方式,包括: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展示项目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技术运用、创意表达等方面的能力;2. 同桌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展示项目,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展示项目进行评价,评价学生在技术运用、创意表达、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资源教师:计算机、投影仪、展示板;学生:计算机、展示材料。
展望与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相信学生将能够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学生将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为他们将来的研究和生活增添更多的可能性。
注:本文档仅为教案概述,详细教案内容请参阅附件教案。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 常用输入设备的使用3. 常用输出设备的使用4.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5. 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使用。
2.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课时1. 第1-2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 第3-4课时:常用输入设备的使用3. 第5-6课时:常用输出设备的使用4. 第7-8课时:计算机的日常维护5. 第9-10课时: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正确使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3. 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知识。
4. 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七、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配备键盘、鼠标和显示器。
2. 教学PPT或教案。
3. 教学视频或案例。
4. 练习题或任务单。
八、教学步骤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a. 讲解开关机的正确方法。
b. 演示键盘和鼠标的使用。
c.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2. 常用输入设备的使用:a. 讲解常用输入设备的功能。
b. 演示输入设备的使用方法。
c.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3. 常用输出设备的使用:a. 讲解常用输出设备的功能。
b. 演示输出设备的使用方法。
c.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4.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a. 讲解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知识。
b.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5. 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a. 讲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真我风采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2课真我风采教学设计教学任务:搜集和整理与自己成长相关的个人信息,并利用Word中的“向导”功能制作一份个人简历。
教学目的:1.掌握Word中“简历向导”的使用。
2.掌握Word中“名片制作向导”的使用。
3.掌握图片增(插入)、删(删除)、改(修改)的基本操作方法。
4.掌握图文混排。
教学过程:一、引入无论是参加学校学生会的选举,还是班委会的选举,我们都需要写一份个人简历来向大家介绍自己。
那如何写一份工整而又美观的个人简历呢?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Word中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这一节课我们将学习利用Word制作属于自己的个人简历和个人名片。
二、合作探究(一)制作个人简历操作步骤:1.启动windows和office2022,新建一个Word文档。
2.进入个人简历模板(或直接制作简历)。
3.利用新建文件选项中本机上的模板选择简历向导。
4.从简历向导中选择个人简历制作中需要的标签或内容。
5.按照简历向导的步骤选择适合的个人简历类型。
6.根据个人简历模板填写所需信息与内容。
教师检查:教师先一步一步进行操作,并要求学生同步,等个人简历教授完毕后,查看学生们的进度以及遇到的困难并予以讲解。
等到同学们完成的差不多进行下一个内容。
(二)制作个人名片操作步骤:1.启动windows和office2022,新建一个Word文档。
2.点击“文件->新建”进入新建选项卡。
3.利用新建文件选项中本机上的模板选择名片制作向导。
4.按照名片制作向导的步骤选择适合的名片类型。
5.根据模板填写所需信息与内容。
教师检查:教师讲解完名片制作,进行巡视,对同学们不懂的问题进行解答。
三、任务点评在查看过同学们制作的个人简历和个人名片之后,对表现优秀的同学进行表彰。
小结本结收获。
(学生表述)四、归纳小结本节课巩固了上节课的知识,学习了利用Word中的“向导”功能制作个人简历和个人名片的方法,为后面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初中下册信息科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科学、信息产业等。
2. 信息科技的应用领域:通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等。
3. 信息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的基本应用、编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信息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操作技能。
2.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技能。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信息科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信息科技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科学、信息产业等,让学生了解信息科技的发展和现状。
3. 讲解信息科技的应用领域:通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人工智能等,让学生了解信息科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4. 讲解信息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技能: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办公软件的使用、网络的基本应用、编程等,让学生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技能。
5. 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技能。
6. 案例分析:分析信息科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7.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给予反馈。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2. 学生能熟练进行信息科技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3. 学生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能够运用信息科技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信息科技教材。
2. 设备: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教学系统。
3. 软件:办公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等。
八、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信息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28. 请描述计算思维在提高问题解决能力中的作用。
29. 请解释数字化学习在提高学习能力中的作用。
30. 请描述信息社会责任在提高社会责任感中的作用。
请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当堂检测,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和反馈,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帮助。
(3)句式结构
①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智能手机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保持联系,智能家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在线教育为学习提供了更多选择,电子商务使购物更加方便。
②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启动和关闭计算机是开始和结束工作的基本操作,使用鼠标和键盘是进行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工具,安装和卸载软件是管理软件的基本方法,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是管理文件的重要技能。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信息技术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21日
4.教学时数:45分钟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以人教版九年级全册信息技术为教材,围绕核心素养目标进行课程设计。根据新教程的要求,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原理。通过实验操作,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通过成果展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并听取其他小组的观点和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真我风采”电子包装_0596文档
EDUCATION WORD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真我风采”电子包装_0596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启示】随着信息技术技术的急剧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以及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应用也愈加普遍,成为了现代信息社会生活不能缺少的工具,这在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等方面显得更突出,过去的纸类、相片等形式的个人资料、信息等都让人们在阅读查询时觉得单调、枯燥、乏味、费时,如今都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类设计和制作。
作为“e时代”人注重自我形象的电子包装不仅能丰富生动地展示自我形象,同时更是一种推销自己的科学先进的方法和手段,可以为自己在社会就业、发展、公交关系等方面打好良好的铺垫之路。
【目的】让中学生从现在开始学会自我形象的电子包装,不仅能增强他们的电脑操作水平和能力、完善和实践应用所学的文字处理软件的能力,同时能激发他们学习、设计、制作各类电子作品的兴趣、提高审美观、艺术观,而且能提高同学之间的各种
信息交流、扩展他们的社会公交关系,使他们更好地展现自我、发现自我,帮助他们不断进取、不断完善自我,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挖掘潜力和创新精神,也为他们将来走入高科技的电子信息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或具有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所有人。
【软件】利用各种计算机(例如word、wps、excel、powerpoint、frontpage、dreamweaver等),结合上网查询和下载的有关文字、图片、动画、声音、音乐等信息设计制作。
本次活动以“word”制作为例。
【过程】
1.示例:事先设计制作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让学生体会和领悟制作方法和手段及内容要求。
2.提出要求:
①内容要求:能反映人物性格特征、展示人物所作所想、思想思维和优缺点等,能反映丰富生动而真实的自我风采,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兴趣爱好、理想抱负、座右铭等。
②版面要求:要求版面美观生动、布局科学合理,能够结合文字、图片、声音或动画设计制作,并且文字要求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图片能够帮助反映和丰富内容。
可根据所学的文字处理软件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设计制作;同时也可上网查找文字、图片等信息资料。
3.学生自由设计制作:
①进行整体构思:采用什么软件进行设计;输入什么内容;如何进行版面布局,即采用表格形式、分点分类式还是文字叙述式等;文字字体、样式等的布局;采用什么图片等。
②输入具体的内容。
③上网搜集文字、图片等材料。
④版面布局和整体设计修改。
4.评价及成果:
首先收集学生已完成的作品,根据内容、布局和风格自先进行分析评价,使自己对学生的设计风格和设计水平有一个基本的印象;然后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给学生看,如选出采用不同软件设计出来的作品、制作水平不同的作品等,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讨论、比较和发表看法,教师从旁给予启发评论,使他们掌握如何设计内容、设计方法和手段以及布局要领。
使同学们为将来如何展示自己、介绍自己、推销自己打下铺垫;也使他们能更多地了解计算机软件的多样性、复杂性、可学性,以激励他们学习电子计算机的兴趣和动力;并能培养他们不断创新进取和探索思维的能力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