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人物学习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微因传》内容摘录二
后来才知道,那一袭素色白 衣的女子已化身为燕,去寻 觅水乡旧巢。她走过的地方, 有一树一树的花开,她呢喃 的梁间,还留着余温犹存的 梦。有人说,她是个冰洁的 女子,所以无论人世如何变 迁,她都有着美丽的容颜。 有人说,她是个理智的女子, 不管面临怎样的诱惑,最后 都可以全身而退。
林徽因
林徽因
人物生平
1904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8岁,移居上海, 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 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就读于英国 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 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 东女建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 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父亲的弟子诗人徐志 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 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北京成立新月 社,林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 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同 时赴美攻读建筑学。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 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因建筑系不收女生, 林徽因注册在美术系,选修建筑系的主要课 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婚。同年8月,夫 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
八宝山革命公墓主设 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由林徽因设计,分为墓区和骨灰堂两 部分。公墓内遍植苍松翠柏,庄严肃穆,是很多革命先烈最后的安 栖之所。 学术著作 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初稿和用英文撰写的《中国建筑 史图录》稿,初步实现了他们在学生时代就怀有的心愿。应解放军 的请求,编写《全国文物古建筑目录》。1949年9月到1950年6月, 还与梁思成合作写了《城市规划大纲》、《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 段》等学术论文。
与徐志摩陪同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 (右二)
林徽因
人物生平
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 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众 多古建筑,并使之得到世界、全国的认识,从 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桥、山西应县木 塔、五台山佛光寺等。 1931年,林徽因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 1931年4月,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 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 不息的变幻》发表。抗战胜利后,林徽因全家 于1946年8月回到北平。 1950年林徽因被特邀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 议,并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 工程师,提出修建“城墙公园”设想。 1951年,47岁的林徽努力挽救濒于停业的景泰 蓝传统工艺。 1952年,梁思成、刘开渠主持设计人民英雄纪 念碑,林徽因被任命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建筑委 员会委员。 1953年10月,林徽因当选为建筑学会理事。 1954年6月,选为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4月1日6时20分,林徽因病逝于同仁医院, 享年51岁。
林徽因著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人物简介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 4月1日),女,汉族,福建福州 人,出生于浙江杭州。 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 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建筑 大师梁思成妻子。三十年代初, 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 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 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 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 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 础。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 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 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 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 《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 知,广为传诵。
林徽因人物资料学习摘录
2015年12月27日
《林徽因传》作者简介
张清平,1982年毕业 于河南大学中文系, 曾在河南广播电视大 学任教,1995年到河 南教育出版社任编辑 至今。主要作品有: 《现代作家与文学现 象》、《黑眼睛的少 女》、《世纪末的精 神变形记―评张贤亮 的<青春期>》、《竺 可桢传》等。
长篇传记文学《林徽 因》,著于2001年。
《林徽因传》内容摘录一
时光微凉,那一场远去的往 事被春水浸泡,秋风吹拂, 早已洗去铅华,清绝明净。 以为历经人生匆匆聚散,尝 过尘世种种烟火,应该承担 岁月带给我们的沧桑。可流 年分明安然无恙,而山石草 木是这样毫发无伤。只是曾 经许过地老天荒的城,在细 雨中越发地清瘦单薄。青梅 煎好的茶水,还是当年的味 道;而我们等候的人,不会 再来。
与父亲林长民
文学著作 散文小说《你是人间四月天》、《九十九度中》、《窗子以外》、 《一片阳光》、《窘》 诗作《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激昂》、 《一首桃花》、《山中一个夏夜》、《笑》、《深夜里听到乐声》、 《情愿》 话剧《梅真同他们》
青少年时代立下宏伟志向
林徽因
北洋政府 高官 林长民
人物关系图
与丈夫梁思成进行古建筑考察
林徽因 人物主要贡献
保护日本奈良古建 1945年二战行将结束时,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的林徽因受美军 邀请,在即将执行的奈良轰炸图上为其标出了著名的文化古迹位置, 以免被炸。 虽然林徽因一家在1937年至1939年两次险些于日军的轰炸中丧命, 三弟林恒也于1941年在对日战争中阵亡。
兄弟
林觉民 同盟会 黄花岗烈士
父女 中国当代哲 学宗师 朋友
叔侄
金岳霖
朋友
徐志摩
新月派代表 诗人、散文 家
夫妻 父子
公媳
师生
梁思成
梁启超
近代思想家、 政治家、教 育家、史学 家、文学家。
中国当代建筑历 史学宗师、教育 家、建筑师
林徽因
人物综合评价
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 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一些,人生 际遇也更幸运。她不仅最早加入了“新月 社”,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 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她几乎标志一个时 代的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 活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 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 和作家的文学气质揉合得浑然一体。她的 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 内容,而且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和赞美祖 国古建筑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精湛成就, 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而在文学作品中也 常用古建筑的形象作比喻,如《深笑》一 诗中,就以古塔檐边无数风铃转动的声音, 比喻笑声的清脆悦耳,直上云天,既贴切, 又新颖,别具一格。由于她兼通文理,在 建筑学和文学创作上都显露出惊人的才华, 所以在30年代就享有“一代才女”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