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2022年山东省新高考化学专项训练(含答案)硫及其化合物习题

硫及其化合物试题1.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A.SO2通入已酸化的Ba(NO3)2溶液中 B.NO2通入FeSO4溶液中C.CO2通入CaCl2溶液中 D.CO2通入Ca(ClO)2溶液中2.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飘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为SO3,使空气的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吸附剂3.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试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B.该硫酸50 mL与足量的铜反应可得到标准状况下SO2 10.3 LC.配制200 mL 4.6 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 mLD.该硫酸与等体积的水混合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49%4.精制蔗糖使之脱色,通常选用()A.SO2漂白 B.Cl2漂白 C.Na2O2漂白D.活性炭吸附5.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C.湿润KI-淀粉试纸未变蓝,说明SO2的氧化性弱于I2D.品红试纸、沾有KMnO4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6.标准状况下,某同学向100 mLH2S饱和溶液中通入SO2,所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亚硫酸是比氢硫酸更弱的酸B.ab段反应是:SO2+2H2S===3S↓+2H2OC.原H2S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D.b点对应的溶液导电性最强7.下列溶液中,不能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①石灰水②H2S溶液③KMnO4溶液④溴水⑤酸化的Ba(NO3)2溶液⑥品红溶液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D.①③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S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
硫及其化合物练习题

硫及其化合物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硫的同位素的是:A) 32S B) 33S C) 34S D) 36S2.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硫的是:A) HCl B) KCl C) SO2 D) NaOH3. SO2是一种有毒气体,它能引起哪种疾病?A) 肺癌 B) 白内障 C) 慢性铅中毒 D) 慢性意识障碍4. 硫酸是一种常见的无机酸,它的化学式是:A) H2SO4 B) HCl C) HNO3 D) H3PO45. 硫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它的电子排布是:A) 2, 8, 1 B) 2, 8, 2 C) 2, 6 D) 2, 8, 6二、填空题6. 硫磺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7. 硫磺的颜色是__________。
8. 硫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9. 硫酸的密度约为__________。
10. 硫酸的熔点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11. 硫的常见化合物有哪些?简要描述它们的特性和用途。
12. 描述硫的天然存在形式以及硫矿石的主要类型。
13. 解释以下反应方程式:2H2S + O2 → 2H2O + 2S并描述该反应的类型以及该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14. 硫是一种重要的元素,它在许多领域有广泛应用。
请列举并描述其中任意两个应用领域。
四、计算题15. 采取一定量的硫,加入到100 mL的溶液中,得到浓度为0.2 M的硫溶液。
计算所用的硫的质量。
16. 酸性溶液中的硫酸可以通过与适量硝酸银反应制备硫酸银,反应方程式为:2H2SO4 + AgNO3 → Ag2SO4 + 2HNO3如果反应中使用了100 mL浓度为0.2 M的硫酸,计算生成硫酸银的质量。
五、综合题17. 假设你是一名环境科学研究员,你被委派调查某污染地区的大气中硫化物浓度超标的现象,并设计恰当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请就以下方面进行讨论:- 硫化物在大气中的来源和生成机理;- 影响硫化物浓度的主要因素;- 硫化物超标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你设计的解决方案,包括监测方法和减少硫化物排放的措施。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末化学汇编:硫及其化合物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末化学汇编硫及其化合物一、单选题 1.(2023春·北京西城·高一北京八中校考期末)下列物质只能..具有还原性的是 A .2H SB .FeC .2SOD .24H SO2.(2023春·北京朝阳·高一统考期末)Na 2CO 3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 2,溶液中各种盐的浓度变化如下。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 .Na 2CO 3溶液,NaHCO 3溶液均呈碱性B .曲线1表示Na 2CO 3,曲线2表示NaHCO 3C .“0~a”发生的反应主要是:232232Na CO +2SO +H O=2NaHSO +COD .Na 2SO 3溶液吸收SO 2的反应为:23223Na SO +SO +H O=2NaHSO 3.(2023春·北京朝阳·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现象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向FeCl 3溶液加入铁粉,溶液变为浅绿色 B .向Na 2S 溶液中加入H 2SO 3溶液,生成黄色沉淀 C .将Cl 2通入AgNO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D .向沸水中滴入FeCl 3饱和溶液,加热至红褐色得到胶体4.(2023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溶有2SO 的酸雨样品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酸性增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发动机中的空气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是产生该类酸雨的原因B .加入()32Ba NO 溶液,通过产生白色沉淀可检验样品放置后的产物C .放置过程中样品的酸性增强﹐是因为23H SO 浓度增大D .放置过程中,空气中的2O 参与了反应5.(2023春·北京东城·高一统考期末)2SO 可使以下溶液褪色,其中体现了2SO 的漂白性的是 A .溴水B .品红溶液C .酸性4KMnO 溶液D .含有NaOH 的酚酞溶液6.(2023春·北京丰台·高一统考期末)某小组同学探究2Na S 与4KMnO 溶液的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ⅰ.()22x 1S SS x ---+(黄色)呈无色,MnS 为肉色沉淀。
高一化学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D.二氧化硫可用于抑制酒类中细菌的生长,可在葡萄酒中微量添加,D正确;
答案为D。
【点睛】
S具有弱氧化性,与Fe反应生成FeS。
3.为了确定某物质是否变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达不到实验要求的是( )
高一化学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时都能与铁发生反应,放出气体B.加热时都能与铜发生反应
C.硫元素的化合价都是+6价D.都能作为气体的干燥剂
【答案】C
【详解】
A.常温下浓硫酸遇到金属铁会发生钝化,稀硫酸和铁之间反应产生氢气,故A错误;
A.K2SO3是否被氧化(BaCl2溶液)B.新制氯水已经完全变质(紫色石蕊试液)
C.KI是否被氧化(淀粉溶液)D.FeSO4是否被氧化(KSCN溶液)
【答案】A
【详解】
A、K2SO3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K2SO4,K2SO3、K2SO4和BaCl2反应都会生成白色沉淀,故BaCl2溶液不能达到实验要求,A错误;
B.浓硫酸与灼热的炭反应,硫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只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B正确;
C.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不体现氧化性,次氯酸的漂白性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二者漂白原理不同,不能说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没有氯气强,故C错误;
D.工业制硫酸的三设备是:沸腾炉4FeS2+11O2 2Fe2O3+4SO2,接触室2SO2(g)+O2(g) 2SO3(g),吸收塔SO3+H2O=H2SO4,沸腾炉、接触室所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吸收塔所涉及的反应不是,故D错误;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化学汇编:硫及其化合物

2023北京重点校高一(上)期末化学汇编硫及其化合物A.双碱法中的“双碱”是指NaOH和Ca(OH)2B.过程Ⅰ和过程Ⅱ中碱的作用不同C.脱除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一直没有变化D.脱除SO2的过程中,NaOH可以循环利用14.(2023秋·北京丰台·高一统考期末)下列物质中不能与CaO21.(2023秋·北京海淀·高一清华附中校考期末)化学小组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SO 2的性质。
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O 2,并将足量SO 2通入试剂b 中。
(1)浓H 2SO 4与Cu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为了排除可能产生的硫酸酸雾的干扰,下列物质可以作为试剂a 是_____。
①饱和的NaHCO 3溶液 ②饱和的NaCl 溶液 ③饱和的NaHSO 3溶液(3)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SO 2和CO 2都属于______,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欲验证该性质,试剂b 选用紫色石蕊溶液,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为了研究二氧化硫是否有氧化性,试剂b 可选用_______。
①氢氧化钠 ②硫化钠溶液 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④品红溶液 能说明二氧化硫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5)试剂b 选用0.1mol/LBa(NO 3)2溶液。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装置A ,发现装置C 内有白色沉淀产生,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
①白色沉淀是_____。
②分析白色沉淀产生的原因,甲同学认为是NO 3−氧化了SO 2,支持甲同学观点的实验证据是______。
③检验C 中上层清液是否含有SO 24−的方法______。
22.(2023秋·北京·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校考期末)下图装置是2SO 气体的制备和性质验证装置。
(1)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装置B 是除杂装置,B 中的试剂x 是_______(填序号)。
新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硫及其化合物 试题

新高一化学必修二化学硫及其化合物试题一、选择题1.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深黄色。
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B.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C.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D.滴加KI溶液时,转移2mol电子时生成1mol白色沉淀【答案】A【分析】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深黄色,说明有I2生成。
碘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Cu2+被还原为CuI,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说明I2被还原,I2与SO2反应生成HI和H2SO4,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SO2+2H2O+I2=H2SO4+2HI。
A. 在2CuSO4+4KI=2K2SO4+2CuI↓+I2反应中,Cu2+化合价降低,Cu2+作氧化剂,I2是I-失去电子形成的,I2是氧化产物,根据物质的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可知氧化性:Cu2+>I2;在反应SO2+2H2O+I2=H2SO4+2HI中,碘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I2作氧化剂,SO2被氧化,SO2作还原剂。
由于物质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因此氧化性:I2>SO2,故氧化性:Cu2+>I2>SO2,A正确;B. 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SO2+2H2O+I2=H2SO4+2HI,由反应方程式可知,碘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被还原,所以I2作氧化剂,B错误;C. 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发生反应:SO2+2H2O+I2=H2SO4+2HI,因为I2不断被还原消耗变为I-使碘水褪色,SO2体现强还原性,而不能表现漂白性,C错误;D. 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SO4+4KI=2K2SO4+2CuI↓+I2,可知:每转移2 mol电子生成2 mol CuI,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A。
硫及其化合物——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课时训练(含答案)

5.1硫及其化合物 同步课时训练练概念1.下列关于硫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2SO 排放,发生的反应:322242CaCO 2SO O 2CO 2CaSO +++高温B.把2SO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可验证2SO 的漂白性C.浓硫酸能使纸张变黑,这是因为纸张中的纤维素是碳水化合物,浓硫酸吸收了其中的水分,体现了吸水性D.2SO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浓硫酸有强氧化性,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2SO2.当我们查看葡萄酒标签上的成分信息时,常发现其成分中含有少量2SO 。
下列关于2SO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2SO 属于非法添加剂,不应该添加到葡萄酒中B.2SO 具有还原性,少量的2SO 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C.2SO 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D.2SO 可以使酸性4KMnO 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漂白性练能力3.向150mL18mol L -⋅的24H SO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24H SO 的物质的量( ) A.小于0.45mol B.等于0.45molC.在0.45mol 和0.90mol 之间D.等于0.90mol4.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无色 无色 无现象 无色溶液5.已知X 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变黑。
A 与X 反应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 使蔗糖变黑主要体现了X 的强氧化性B.若A 为铁,则一定量的A 与足量X 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完全C.若A 为碳单质,则将C 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一定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D.工业上,B 转化为D 的反应条件为加热、常压、使用催化剂 6.下列溶液中能用来区分2SO 和2CO 两种气体的是( ) ①澄清石灰水 ②2H S 溶液 ③酸性4KMnO 溶液 ④新制氯水 ⑤品红溶液 ⑥紫色石蕊溶液 A.①②③⑤B.①⑥C.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7.下列有关2SO 的制取和性质验证的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2SOB.验证2SO 的漂白性C.收集2SOD.2SO 尾气处理8.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物质中一定有3CaCO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24SO -C.加入稀盐酸后再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l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中不一定有2Ba +9.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情况下能共存且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222SO Cl H 、、 B.222SO CO SO 、、 C.22O H NO 、、 D.3HCl CO NH 、、10.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把稀硫酸滴在铜片上:22Cu 2HCu H ++++↑ B.加热铜粉与硫粉的混合物:Cu S CuS +△C.将浓硫酸滴在23Na SO 粉末上:23242422Na SO H SO ()Na SO H O SO ++↑+浓D.4NaHSO 溶液与2Ba(OH)溶液混合呈中性:22442H SO Ba OH BaSO H O +-+-+++↓+11.某化学小组为了证明二氧化硫和氯水的漂白性,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用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制备二氧化硫,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据报道,一辆盛浓硫酸的槽车,开至某转弯处,由于车速太快,车体倾翻,大量浓硫酸洒满路面.为了减少损害,现有如下方法:①立即调用大量的水冲洗地面;②立即从路基旁边取土将浓硫酸覆盖;③立即调用大量石灰乳覆盖.你赞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不赞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③①②硫酸有腐蚀性,用水冲洗路面、用土覆盖的办法都不能改变这一性质,并且用水冲洗还会使硫酸漫流,造成更大的危害.【解析】浓硫酸洒落后,若向地面用大量水冲洗,会产生大量的热,路面酸化;若再立即从路基旁边取土将浓硫酸覆盖;硫酸的危害依然没有消除,若立即调用大量石灰乳覆盖,不仅起到覆盖的作用,还发生反应消耗硫酸,危害进一步消除,所以最好的方法是③立即调用大量石灰乳覆盖;不赞成的方法是①②,原因是硫酸有腐蚀性,用水冲洗路面、用土覆盖的办法都不能改变这一性质,并且用水冲洗还会使硫酸漫流,造成更大的危害。
【考点】考查处理硫酸散落的方法的选择及原因的知识。
2.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主要用途都正确的是A.生石膏(2CaSO4·H2O):用于制造各种模型B.纯碱(NaHCO3):用于制玻璃、肥皂、造纸、纺织C.硫酸钡(BaSO4):作白色颜料、“钡餐”D.胆矾(CuSO4):用于制造农药【答案】C【解析】生石膏的化学式为CaSO4·2H2O,熟石膏的化学式为2CaSO4·H2O,A选项错误;纯碱的化学式为Na2CO3,B选项错误;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D选项错误。
【考点】硫酸的制备和性质3.为了证明铁和硫反应产物中铁的化合价,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粉末A中硫粉过量的原因是。
(2)反应在“惰气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
(3)操作①用烧热的玻璃棒点触混合粉末,反应即可持续进行,说明。
3.1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分层练习)(解析版)高一化学同步课件沪教版2020必修一

第三章硫、氮及其循环3.1硫及其重要化合物1.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硫是一种难溶于水的黄色固体B .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C .硫在自然界中只能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态存在D .硫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答案】C 【详解】A .硫俗称硫黄,是一种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常用二硫化碳除去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单质,A 正确;B .硫在自然界中能以化合态(主要为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B 正确;C .硫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岩层)的形式存在,C 错误;D .硫的燃烧产物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是大气污染物之一,D 正确;故选:C 。
2.下列物质不能利用金属与非金属直接制得的是A .2CuCl B .2FeCl C .2Cu SD .2Na S【答案】B 【分析】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得到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硫单质的氧化性较弱,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得到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据此分析;【详解】A .氯气是强氧化剂与铜化合物得到氯化铜,故A 不符合题意;B .2Cl 与Fe 直接化合生成3FeCl ,故B 符合题意;C .硫单质的氧化性较弱,与Cu 化合时得到硫化亚铜,故C 不符合题意;D .钠是活泼金属,只有+1价,其与S 单质反应得到硫化钠,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B。
3.将SO2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A.氧化性B.还原性C.漂白性D.酸性【答案】C【解析】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C项正确。
4.下列关于SO2和SO3的说法正确的是()A.SO3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4B.SO2、SO3均具有漂白性,均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C.SO3可与碱反应,但不与碱性氧化物反应D.SO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SO3【答案】A【详解】A.SO3极易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SO3+H2O=H2SO4,A正确;B.SO3不具有漂白性,SO2、SO3均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是因为二者溶于水所得溶液均显酸性,B错误;C.SO3为酸性氧化物,既可与碱反应,也可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错误;D.SO2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为SO3,一般需要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才能变为SO3,D错误;故选A。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试题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试题1.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试剂,它们可能是稀硫酸和蔗糖溶液,下列鉴别方案可行的是()A.分别取少量尝一尝味道B.取样分别加入一小片铜看有无气泡产生C.用pH试纸测定两溶液的pHD.取样分别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答案】C、D【解析】在实验室中鉴别某种物质时特别注意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以免引起中毒,A选项错误;铜和稀硫酸、蔗糖都不能反应,所以用铜无法鉴别这两种溶液,B选项错误;稀硫酸显酸性,溶液的pH<7,而蔗糖溶液显中性,溶液的pH=7,所以可以用pH试纸加以区别,C选项正确;向稀硫酸和蔗糖溶液中分别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后,前者有白色沉淀产生,后者无明显现象,可以用来鉴别,D选项正确。
【考点】硫酸的制备和性质2.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取5mL 0.1 mol/L KI溶液,滴加0.1mol/LFeCl3溶液5~6滴,继续加入2 mLCCl4,充分振荡,取上层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现血红色,证明溶液中还存在Fe3+B.在铁钉的析氢腐蚀实验中,在负极周围加入K3[Fe(CN)6]溶液会出现蓝色沉淀C.燃料电池实验中,用KNO3溶液或Na2SO4溶液代替蒸馏水,效果要好得多D.蔗糖的“黑面包”实验中只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答案】D【解析】蔗糖的黑面包实验中,表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因此答案D是错误的。
【考点】考查了浓硫酸强氧化性,脱水性的相关知识点3.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A.充满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迅速上升,说明NH3易溶于水B.在胆矾中滴加浓H2SO4,固体变白,说明浓H2SO4具有吸水性C.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加热后能恢复原色D.向铜粉中加入浓硫酸,加热,铜粉溶解,同时产生H2【答案】D【解析】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是硫酸铜与二氧化硫与水,因此D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考查浓硫酸性质的相关知识点4.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接,接,接;(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乙中 ____ ,丙中 ______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C.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D.硫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硫单质、硫化物和硫酸盐等2.下列关于硫单质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硫单质跟金属单质的反应中硫都是氧化剂B.硫单质跟金属单质的反应都需要加热或点燃C.在硫单质跟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中硫都是还原剂D.在硫单质跟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中硫都是氧化剂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在过量的O2中充分燃烧,可得SO3B.除去在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的最好办法是通入过量的CO2C.鉴别NaHCO3溶液与Na2CO3溶液,可用澄清的石灰水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4.硫酸能在金星的上层大气中找到。
硫酸在金星大气中较高较冷的地面为液体,厚厚的、离星球表面约45~70公里的硫酸云层覆盖整个星球表面。
大气不断地释放出酸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H2S等气体B.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方程式为2H2SO4(浓)+S3SO2↑+2H2O,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强氧化性又表现了酸性C.把足量铜粉投入到只含2mol H2SO4的浓硫酸中,得到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LD.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2SO4,是因为浓H2SO4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5.电视剧《老中医》在卫视上映,并且引起广泛关注。
剧中陈中宝国所饰演的翁泉海为我们展示了中医中药的博大精深。
中医用药讲究十八反和十八畏,其中有“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见便相争”,硫黄即硫单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能溶于水的固体B.试管内壁上的硫黄可用二硫化碳清洗C.过量的硫与铁反应生成Fe 2S 3,表现了硫单质的氧化性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6.0.05 mol 某单质与0.8 g 硫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反应,该单质可能是( )①2H ②2O ③K ④Zn ⑤F e ⑥C uA. ①②B. ③④C. ③⑤D. ③⑥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是一种黄色的难溶于水的晶体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C.硫易燃烧,其燃烧产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8.FeS 2的结构类似于Na 2O 2,是一种过硫化物,与酸反应时生成H 2S 2,H 2S 2易分解。
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分类汇编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202207261125

专题01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硫及其化合物1、(202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期末试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B.C. D.【答案】C【解析】A.因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则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而不是氯化亚铁,故A错误;B.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三氧化硫,故B错误;C.CaC O3高温分解生成CaO,CaO与二氧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酸钙,故C正确;D.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NO和水不反应,不能生成硝酸,故D错误。
故选C。
2、(2021·甘肃张掖期末)硫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火山喷发、森林火灾会产生S O2B. 氢、氧两种元素没有参与硫的循环C. 工厂产生的烟气应经脱硫处理后再排放D. 硫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中,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略3、(2021·广东省东莞市·期末考试)核心元素的化合价及类别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视角。
硫及其化合物的分类与相应硫元素的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适量的c可作为葡萄酒的添加剂B. 常温下,a与f的浓溶液反应可生成b和cC. 将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 在自然界中,部分的c会转化成d,最后转化为f或h【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a为−2价S的氢化物,a为H2S;b为单质,b为S;c为+4价S的氧化物,c为S O2;d为+6价S的氧化物,d为S O3;e、f分别为+4价、+6价含氧酸,则e、f分别为H2SO3、H2SO4;g、h分别为+4价、+6价S的正盐,如亚硫酸钠、硫酸钠等,以此来解答。
A.c为S O2,具有还原性,可作抗氧化剂,适量的S O2可作为葡萄酒的添加剂,故A正确;B.常温下H2S能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和S O2,故B正确;C.c为S O2,为酸性氧化物,将c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但不褪色,故C错误;D.自然界中,部分的S O2在飘尘的作用下会催化氧化转化成S O3,最后转化为硫酸或硫酸盐,故D正确。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5章第1节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作业

三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答案解析P175(4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实验室常用热的NaOH溶液洗去试管壁上沾有的硫,其反应方程式为6NaOH+3S2Na2S+Na2SO3+3H2O。
在此反应中硫表现的性质是()A.氧化性B.还原性C.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D.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2.如图有关硫元素循环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煤、石油中的硫元素燃烧时能生成SO2B.动物尸体腐败过程产生的H2S气体会进入大气C.循环过程中硫元素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D.大气中的硫元素会全部转化成H2SO4随雨水降到土壤里3.下列反应中,SO2作还原剂的是()A.SO2+NaOH NaHSO3B.SO2+H2O2H2SO4C.SO2+2H2S3S+2H2OD.2Mg+3SO2S+2MgSO34.下列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H2S SO2B.H2SO4SO2C.S SO2D.S O32-SO25.(2020·济宁高一检测)下列物质能与S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是()①NaOH②氯气③空气④氢硫酸⑤Na2SO3A.①②④⑤B.②③⑤C.②D.①②③④⑤6.(2020·日照高一检测)X(盐)和Y(酸)反应,可放出有气味的气体Z,Z跟过量NaOH溶液反应又得到X,Z氧化的最终产物为气体W,气体W溶于水又得到Y,则X和Y是() ①Na2S和稀H2SO4②Na2SO3和盐酸③Na2S和盐酸④Na2SO3和稀H2SO4A.只有①B.①②C.②③D.①④7.常温下单质硫主要以S8形式存在。
加热时,S8会转化为S6、S4、S2等。
当温度达到750 ℃时,硫蒸气主要以S2形式存在(占9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8转化为S6、S4、S2属于物理变化B.不论哪种硫分子,完全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硫C.S2、S4、S6、S8都是硫元素形成的单质,为同种物质D.把硫单质在空气中加热到750 ℃即得S28.(2020·南京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氢硫酸、亚硫酸、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酸,因此彼此不发生反应B.只有亚硫酸可以露置在空气中,其他酸不可以C.鉴别三种酸溶液时,只要分别滴加BaCl2溶液即可D.它们都是二元酸,酸性H2S<H2SO3<H2SO49.宋代著名法医学家宋慈的《洗冤集录》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 2X+2H2O。
5.1 硫及其化合物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

2021新教材高一下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全册练习化学必修二同步练习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5.1硫及其化合物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硫是一种黄色的难溶于水的晶体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C.硫易燃烧,其燃烧产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2、下列有关硫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黄和黄铁矿均可作为原料来制备硫酸B.工业上制备硫酸时,SO 2转化为SO 3,需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进行C.工业上制备硫酸时,SO 3可用水直接吸收D.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化肥、农药和炸药等3、下列关于单质硫的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硫跟金属单质的反应中硫都是氧化剂B.单质硫跟金属单质的反应都需要加热或点燃C.单质硫跟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中硫都是还原剂D.单质硫跟非金属单质的反应中硫都是氧化剂4、葡萄酒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一种果酒。
此酒营养丰富.保健作用明显,它能调整新陈代谢的性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胆固醇增加。
在葡萄酒的配料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O 2属于非法添加剂,不该添加到葡萄酒中B.SO 2具有还原性,少量的SO 2可防止葡萄酒氧化变质C.SO 2具有还原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D.SO 2可以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体现了它的漂白性5、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SO 2通入少量NaClO 溶液中:SO 2+ClO -+H 2O=24SO -+Cl -+2H +B.足量的SO 2通入Na 2CO 3溶液中:23CO -+SO 2=CO 2+23SO - C.铁与硫混合加热:2Fe+3S Fe 2S 3D.浓硫酸与FeS 混合:FeS+H 2SO 4(浓)=FeSO 4+H 2S↑6、下列制取2SO 、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7、国家为了规范管理危险品,颁布了《危险品目录》,其中硫酸是危险品,且是三类易制毒。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练习题(附答案)

高一化学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练习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①CuS ②FeS ③SO3④H2S ⑤FeCl2A.①③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全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SO2有漂白性,所以它能使品红溶液、溴水、酸性KMnO4溶液、石蕊试液褪色B.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SO2C.SO2、漂白粉、活性炭、Na2O2、H2O2、O3都能使红墨水褪色且其原理相同D.SO2和Cl2同时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3.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溶液现象结论A 含HCl、BaCl 2的FeCl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SO2有还原性B H2S溶液产生黄色沉淀SO2有氧化性C 酸性KMnO4溶液紫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D Na2SiO3溶液产生胶状沉淀酸性:H2SO3>H2SiO3A.AB.BC.CD.D4.下列有关三氧化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氧化硫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4B.标准状况下,1mol SO3的体积约为22.4L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D.SO2、SO3均具有漂白性,能使石蕊试液褪色5.SO2和Cl2均可用于漂白工业,对于二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SO2的漂白性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漂白粉是一种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Ca(ClO)2C.为便于储存和使用,可用液氯代替氯水漂白干燥棉布上的有色物质D.为增强漂白效果,可将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使用以达到增强效果的目的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SO2气体:Ca2++SO2CaSO3↓B.过量S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SO2+ OH-HSO3-C.SO2气体通入溴水中:SO2+ Br2+ H2O2H++2Br-+SO32-D.H2S溶液中通入氯气:S2- +Cl2S↓ +2Cl-7.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褪色B. 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C. 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D. 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8.已知①2H2S+SO2=3S↓+2H2O②S+2H2SO4(浓)=3SO2↑+2H2O③3S+6KOH=2K2S+K2SO3+3H2O。
高一化学必修二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解析

高一化学必修二硫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典型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酌是 A .常温下铜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 B .氯气和烧碱反应可制取漂白粉 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可得到纯碱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铁红【答案】C 【详解】A. 常温下铁和铝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铜不发生钝化,故A 错误;B. 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制取漂白粉,故B 错误;C.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323222NaHCO Na CO +CO +H O =∆↑可得到纯碱,故C 正确; D. 铁和高温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故D 错误; 故答案选:C 。
2.下图是一检验气体性质的实验装置。
向装置中缓慢通入气体X ,若关闭活塞K ,则品红溶液无变化,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 ,则品红溶液褪色。
据此判断气体X 和洗气瓶内液体Y(足量)可能是( )选项 A B C D X CO SO 2CO 2 Cl 2Y浓H 2SO 4NaHCO 3饱和溶液Na 2SO 3溶液NaHSO 3饱和溶液A .AB .BC .CD .D【答案】B 【详解】A .CO 不能使品红褪色,A 错误;B .若关闭活塞K ,SO 2与NaHCO 3溶液反应生成CO 2气体,品红溶液无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K ,SO 2使品红褪色,B 正确;C .CO 2与Na 2SO 3溶液不反应,且不能是品红褪色,C 错误;D .Cl 2与饱和NaHSO 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 2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错误。
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SO 2使品红溶液褪色B .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答案】C【分析】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详解】A. SO2具有漂白性,与品红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使品红溶液褪色,A项错误;B. 氯水中存在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错误;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没有产生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 项正确;D. 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与CO2等物质结合生成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质褪色,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D项错误;答案选C。
高一化学 《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知识梳理及练习

硫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一、硫的转化关系1.自然界中不同意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2.常见含硫的物质的转化3.硫的化合价与性质的关系二、不同价态硫的化合物的转化(1)价态与性质①- 2价硫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可被O、Cl2等氧化剂氧化为S;②0价、+4价硫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③+6价硫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
(2)价态变化规律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即台阶式升降,如:(3)含硫物质的连续氧化注:请完成下列关系图中序号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典例剖析(2020·安徽省明光中学高一月考)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
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气体X和气体Y混合产生淡黄色的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欲制备Na2S2O3,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a.Na 2S +Sb.Na 2SO 3+Sc.Na 2SO 3+Na 2SO 4d.SO 2+Na 2SO 4 (4)如图为铜丝与W 的浓溶液反应并验证其产物性质的实验装置。
①反应①中体现的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想要立即终止①的反应,最恰当的方法是__________。
a.上移铜丝,使其脱离溶液 b.撤去酒精灯 c.拔去橡胶塞倒出溶液 ②装置④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棉花团的作用__________。
③反应停止后,待装置冷却,把③取下后向其中加入氯水,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精选习题1.(2020·大庆外国语学校高一月考)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 A .H 2B .H 2SC .SO 2D .Cl 22.(2020·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高一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质2O+−−−→氧化物2+H O−−−→酸或碱+NaOH HCl −−−−−→或盐,铁单质可以按上述关系进行转化B .若a 、b 、c 分别为S 、SO 3、H 2SO 4,则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C .太阳能电池板中的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D .单质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3.(2020·安徽省屯溪一中高一开学考试)如图所示是一系列含硫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反应中生成的水已略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说明SO2具有漂白性,反应②说明SO2具有酸性B.反应②中生成物n(Na2SO3):n(NaHSO3)=1:1时,则反应物n(SO2):n(NaOH)=1:2 C.反应③④⑤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工业上可利用反应②和反应④回收SO24.(2020·甘肃省张掖市第二中学高一开学考试)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5-1-3 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精准练习)(解析版)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同步学习高效学讲练(精准练习)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1.(2022春·河北张家口·高一张家口市宣化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硫是组成某些蛋白质的生命元素B.地壳中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D.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含硫矿物的冶炼是大气SO2污染的主要来源【答案】C【详解】A.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主要有C、H、O、N,某些蛋白质还含有P、S等元素,A正确;B.大多数硫化物和硫酸盐比较稳定,地壳中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B正确;C.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生成SO2,不能直接得到SO3,SO2进一步氧化得到SO3,C错误;D.化石燃料、含硫矿物均含有硫元素,高温下与空气反应生成SO2,是大气SO2污染的主要来源,D正确;故选C。
2.(2022春·黑龙江大庆·高一校考期中)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①CuS②FeS③SO3④H2S⑤FeCl2⑥Cu2S⑦FeCl3A.①③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全部【答案】A【详解】①S单质的氧化性较弱,Cu与S单质加热发生反应变为Cu2S,错误;②Fe与S混合加热发生反应产生FeS,正确;③S点燃与氧气发生反应产生SO2,错误;④氢气与硫单质在高温下发生化合反应产生H2S,正确;⑤由于氯气的氧化性很强,因此Fe与氯气发生反应产生FeCl3,错误;⑥Cu与S单质加热发生反应变为Cu2S,正确;⑦Fe与氯气发生反应产生FeCl3,正确。
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①③⑤, 故选A 。
3.(2022秋·上海杨浦·高一复旦附中校考期末)如图是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硫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B .过程⑤宜在土壤的富氧区实现C .过程②是氧化反应D .过程①可以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实现【答案】B【详解】A .从图中可以看出,硫在自然界中既有单质形式(游离态)存在的S ,也有化合态形式存在的H 2S 、24SO -、有机硫等,A 正确;B .过程⑤将24SO -转化为H 2S ,S 元素化合价降低,24SO -表现氧化性,不能在土壤的富氧区实现,B 错误; C .过程②中,S 转化为24SO -,S 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C 正确;D .过程①由H 2S 转化为S ,可以通过分解反应实现,也可以通过H 2S 与O 2接触后发生反应实现,D 正确; 故选B 。
5.1.3 硫酸根的检验和含硫化合物的转化(分层练习)-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课堂(

第一节硫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硫酸根的检验和含硫化合物的转化(分层练习)1.为了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A.先加氯化钡溶液,再加盐酸B.先用盐酸酸化,再加氢氧化钡溶液C.先用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钡溶液D.用氯化钡溶液【答案】C【解析】选C。
检验硫酸根离子时常用Ba2+,但是需要排除CO32-、SO32-、Ag+的影响,所以通常先用盐酸酸化溶液,排除CO32-、SO32-、Ag+的影响以后,再用氯化钡溶液检验硫酸根离子。
2.根据物质中S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2SO4具有氧化性B.H2S具有还原性C.S只有氧化性D.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答案】C【解析】H2SO4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为最高价,则H2SO4具有氧化性,故A正确;H2S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为最低价,则H2S具有还原性,故B正确;S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为中间价态,则S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C错误;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为中间价态,则S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故D正确。
3.M、N两地的科研工作者收集本地雨水并测量其pH分别为5.6.4.2,由此信息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两地降雨均为酸雨B.N地雨水放置过程中pH可能变小C.两地空气均被严重污染D.两地雨水对环境均有严重的损害【答案】B【解析】A.N地为酸雨,因为pH值小于5.6才可以称为酸雨,A错误;B.N地雨水放置过程中pH可能变小,因为酸雨中的亚硫酸可能被氧化为硫酸,使得酸性增强pH变小,B正确;C.酸雨形成是二氧化硫与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故N地空气污染严重,C错误;D.酸雨对环境有严重的损害,M地不是酸雨,故损害不是非常严重,D错误;答案选B。
4.下列物质的检验中,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或SO32-C.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足量盐酸酸化,然后加BaCl2溶液,若加盐酸时有气体产生,加BaCl2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D.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答案】C【解析】A.若溶液中含有Ag+,同样的操作会看到相同的现象,A错误;B.也有可能是HCO3-或HSO3-,B错误;C.加足量盐酸时有气体产生说明含SO32-,再加BaCl2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有SO42-,则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C正确;D.使品红溶液褪色也可能是Cl2,D错误;故选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及其化合物1.【易】关于SO2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有的反应中显示氧化性,有的反应中显示还原性B.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得稳定的亚硫酸C.S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一定得到Na2SO3D.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能生成白色沉淀【答案】A【解析】SO2溶于水得到的亚硫酸不稳定,常温下会发生分解;少量的S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得到Na2SO3,过量的SO2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得到NaHSO3;因亚硫酸的酸性比盐酸的酸性弱,所以SO2气体不能和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2.【易】下列污染现象主要与SO2有关的是( ) 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答案】A【解析】光化学烟雾主要是由汽车排出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造成的;臭氧空洞主要是氟氯代烃、氮氧化物等的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大气中CO2含量的不断增加造成的。
3.【易】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大气污染主要是( ) A.CO2、Cl2、N2、酸雨B.SO2、CO、NO2、烟尘C.NH3、CO、NO2、雾 D.SO2、HCl、N2、粉尘【答案】B【解析】SO2、CO、NO2、烟尘是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大气污染物。
4.【易】目前,关于二氧化碳是否为大气污染物有不同的观点。
认为“二氧化碳不是大气污染物”的理由是( )①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②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③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④除二氧化碳外,甲烷、一氧化二氮也是温室气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重要的化工原料不一定不污染环境;从温室效应的角度考虑,CO2是大气污染物。
5.【易】判断下列反应属于可逆反应的是()A.电解水生成H2、O2与H2在O2中燃烧生成H2OB.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同时HCl与HClO作用生成Cl2和H2OC.SO2通入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D.煅烧石灰石制得生石灰(CaO),生石灰露置在空气中易吸收CO2生成CaCO3【答案】B【解析】判断是否是可逆反应要抓住两条:①同一条件下进行,②同时进行。
6.【易】(2012·北京东城区高一质检)工商人士提醒消费者,长期食用二氧化硫含量超标的食品不仅会破坏维生素B1,还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下列说法中一定错误的是()A.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B.人体直接吸入二氧化硫易引起呼吸道疾病C.二氧化硫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酸雨D.可通过服入碱性物质(如NaOH)的方法来消除二氧化硫中毒【答案】D【解析】碱性物质(如NaOH)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通过服入碱性物质(如NaOH)的方法来消除二氧化硫中毒。
7.【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SO2和CO2均有毒B.SO2和CO2均能跟石灰水反应,并有白色沉淀生成C.SO2具有漂白性,但遇石蕊试液却不能使之漂白D.SO2和Cl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答案】A【解析】CO2气体无毒,A错。
8.【易】下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的氢氧化钠溶液冲洗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答案】C【解析】稀硫酸与锌、铁等金属反应时体现氧化性,故A不正确;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来冲洗人体的皮肤,故B不正确;因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一定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进行稀释,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进行稀释,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C正确;浓硫酸与铜反应时,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故D不正确。
9.【易】香烟烟雾中往往含有CO和SO2气体,下列关于这两种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污染环境,危害健康B.两者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两者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D.两者都易溶于水【答案】A【解析】CO和SO2气体都污染环境,危害健康;SO2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易溶于水,而CO不具有此性质,故选A。
10.【易】检验SO2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通过品红溶液B.先通过足量NaOH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C.通过澄清石灰水D.先通过KMnO4酸性溶液,再通过澄清石灰水【答案】D【解析】A选项检验的是SO2;B选项不管是否混有CO2都不会产生白色沉淀;C选项不管有没有CO2都会产生白色沉淀;只有D选项,KMnO4酸性溶液将SO2完全吸收,通过澄清石灰水,若有白色沉淀一定有CO2,若无沉淀则无CO2,故正确答案为D。
11.【易】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硫是一种淡黄色的不溶于水的晶体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里C.硫易燃烧,其燃烧产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D.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答案】D【解析】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燃烧产物也是SO2。
12.【易】将SO2通入显红色的酚酞试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原因是SO2() A.有漂白性B.有还原性C.有氧化性D.溶于水中显酸性【答案】D【解析】酚酞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着碱性的物质,而二氧化硫溶于水后显酸性,可将碱性物质中和,而使酚酞褪色。
13.【易】下列有关三氧化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氧化硫极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4B.SO3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硫粉在过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SO3D.SO2、SO3均具有漂白性,能使石蕊试液褪色【答案】A【解析】因SO3+H2O===H2SO4,A正确。
SO3和S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B错误。
不管氧气量的多少,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SO2,C错。
SO2具有漂白性,但SO3不具有漂白性,且SO2不能使石蕊试液褪色。
14.【易】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基本相同的是()①活性炭②新制氯水③二氧化硫④臭氧⑤过氧化钠⑥双氧水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⑤⑥D.③④⑥【答案】C【解析】新制氯水、臭氧、过氧化钠、双氧水都有强氧化性,都可以使品红褪色。
15.【易】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可选用的试剂是()A.饱和食盐水B.NaOH溶液C.足量澄清石灰水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答案】D【解析】CO2和SO2都能与NaOH溶液和石灰水反应,都不与饱和食盐水反应,因为H2SO3的酸性强于H2CO3。
故可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SO2气体。
16.【易】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不反应的是()A.NaOH溶液B.酸性KMnO4C.溴水D.Na2SO4溶液【答案】D【解析】因S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能和碱反应;因SO2具有还原性,所以能和氧化剂B、C反应;亚硫酸的酸性弱于硫酸,所以不能和Na2SO4溶液反应。
17.【易】关于S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某些有色物质褪色B.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无毒C.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既可溶于水,又可与水反应【答案】B【解析】SO2为有毒气体;SO2具有漂白性,且S处于中间价态(+4价),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能溶于水,也可与水反应。
18.【易】下列对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D.都能与碱溶液反应【答案】D【解析】A中标准状况下三氧化硫不是气体;B中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的酸不是强酸;C中只有二氧化硫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19.【易】下列对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浓硫酸与铁、铝不反应,所以铁质、铝质容器能盛放浓硫酸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能使蔗糖碳化C.浓硫酸和铜片加热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D.浓H2SO4可做H2、O2等气体的干燥剂表现其脱水性【答案】C【解析】A项,发生钝化,生成了致密氧化膜,并不是不反应;B项,表现脱水性;C项,Cu与浓H2SO4反应生成CuSO4和SO2,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D项,表现吸水性。
20.【中】(2012·衡阳高一测试)将等体积的SO2和Cl2充分混合后,通入加有品红的氯化钡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溶液快速褪色B.溶液缓慢褪色C.生成白色沉淀D.生成浅黄色沉淀【答案】C【解析】等体积的SO2和Cl2发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所以溶液不会褪色,同时由于有H2SO4生成,H2SO4和氯化钡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
21.【中】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实验现象A 无色无色无现象无色B 红色无色白色沉淀红棕色C 红色无色溶液变无色,白色沉淀无色D 无色无色无色溶液红棕色【解析】SO2通入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会变红,但SO2不能漂白酸碱指示剂;SO2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SO2的漂白性;SO2能被氯水和碘水氧化而使氯水和碘水褪色,且SO2与氯水反应生成的H2SO4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22.【中】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①澄清石灰水②H2S溶液③KMnO4酸性溶液④氯水⑤品红溶液A.①②③B.②③④C.除①以外D.全部【答案】C【解析】要进行SO2和CO2的鉴别,不能根据二者的相同性质,应根据二者在性质上的差异即利用SO2的还原性和漂白性进行鉴别。
23.【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写出除去下列气体中杂质的方法,并写出化学方程式(括号内的气体为杂质)。
(1)CO2(S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SO2(SO3,假设SO3为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O(N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混合气体通入盛有饱和NaHCO3溶液中洗气SO2+2NaHCO3======2CO2+Na2SO3+H2O(2)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盛有饱和NaHSO3溶液中洗气SO3+2NaHSO3======2SO2+Na2SO4+H2O(3)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盛有水的溶液中洗气3NO2+H2O======NO+2HNO3【解析】除杂原则,在除杂的同时不引入新杂质,不减少原物质,最好在除杂的同时生成被提纯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