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结构及类型
沥青路面知识点
(一)沥青路面结构及类型1.沥青路面结构层分四部分: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
2.面层可由1—3层组成,表面层要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面层、下面层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厚度、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结构层。
3.基层是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对材料强度有较高要求;可设一层或两层,设两层时,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
4.底基层起次要承重作用;材料强度要求比基层略低;可设一层或两层,设两层时,分别称为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5.垫层设在底基层与土层之间,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两水、两防)6.沥青路面按技术品质和使用情况分为四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
7.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各级公路的面层(使用年限15—20年)。
优点:(1)采用相当数量的矿粉;(2)较高的粘结力使路面有很高的强度,可承受繁重交通;(3)较小的空隙率使其具有透水性小,水稳性好,耐久性高,有较强的抵抗自然因素的能力。
不足:(1)允许拉应变值较小,会产生横向裂缝,对基层强度要求高;(2)对高温和低温稳定性均有要求。
8.沥青碎石路面:热拌沥青碎石适于三、四级公路;中粒式、粗粒式沥青碎石宜作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下层、联结层和整平层。
优点:(1)高温稳定性好,不易起波浪;(2)冬季不易产生冻缩裂缝,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少;(3)路面易保持粗糙,有利于高速行车;(4)对材料要求宽,材料组成设计比容易满足要求;(5)沥青用量少,不用矿粉,造价低。
不足:孔隙较大,路面容易渗水和老化。
9.沥青贯入式:适于三、四级路面,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联结层。
优点:(1)强度与稳定性主要由石料相互嵌挤作用而成。
(2)温度稳定性好,热天不易出现推移、壅包,冷天不易出现低温裂缝。
10.沥青表面处治: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合铺筑而成的厚度不超过3cm沥青面层。
按浇洒沥青和撒布集料遍数不同,分为单层、双层、三层式。
一般用于三、四级公路,也可用作沥青路面的磨耗层、防滑层。
沥青路面结构层的组成
沥青路面结构层的组成一、引言沥青路面是现代道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类型之一,其结构层的组成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沥青路面结构层的组成,包括基层、底基层、底面层、面层等。
二、基层基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最底层,其主要作用是承受上层结构的荷载并分散到地基上。
基层通常由砾石、碎石等材料组成,其厚度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基条件而定。
基层的厚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底基层底基层位于基层之上,其作用是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底基层通常由砂石、碎石等材料组成,其厚度一般较基层薄。
底基层的选择和设计要考虑到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以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底面层底面层位于底基层之上,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底面层通常由沥青混合料组成,其中包括沥青、矿料和填料等。
底面层的厚度和配合比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交通荷载而确定。
底面层的质量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五、面层面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最上层,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底面层和提供良好的行车舒适性。
面层通常由沥青混合料组成,其中包括沥青、矿料和填料等。
面层的厚度和配合比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交通荷载而确定。
面层的质量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的平整度、抗滑性和外观质量。
六、总结沥青路面结构层的组成包括基层、底基层、底面层和面层等。
这些结构层相互协作,共同承担着道路荷载并提供良好的行车条件。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交通荷载、地基条件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以确保沥青路面的稳定性、耐久性和舒适性。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精细的施工,沥青路面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详细解读)
沥青路面结构组成(详细解读)一、组织结构(一)基本结构1.城镇沥青路面结构由面层、基层和路基(水泥路面多垫层)组成,层间结合必须紧密稳定,以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续性。
大部分道路结构组成是多层次的,但层数不宜过多。
2.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对路面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对路面材料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应自上而下递减,基层材料与面层材料的回弹模量比应≥0.3;土基与基层(或底基层)的回弹模量比宜为0.08~0.4。
3.按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承条件和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采用不同规格和要求的材料分别铺设基层和面层等结构层。
4.面层、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厚度应与交通量相适应。
交通量大、轴载重时,应采用高等级面层与强度较高的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基层。
5.基层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在半刚性基层上铺筑面层时,城市主干路、快速路应适当加厚面层或(+土工布)采取其他措施以减轻反射裂缝。
(判定刚性非刚性的指标:弯沉值)柔性基层:带沥青的、级配形式的——弯沉大,主控项目测弯沉半刚性基层:水泥、石灰稳定形式的——弯沉大,主控项目测弯沉刚性基层: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弯沉很小,主控项目不测弯沉(二)路基与填料1.路基分类从材料上,路基可分为土方路基、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
路基断面形式有:路堤——路基顶面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堑——全部由地面开挖出的路基(又分全路堑、半路堑、半山峒三种形式);半填、半挖——横断面一侧为挖方,另一侧为填方的路基。
土方路基 石方路基特殊土路基(湿陷性腹胀土冻土等)半填半挖2.路基填料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
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
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
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一)--一级建造师考试辅导《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第一章第二节讲义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建设工程教育网
/
一级建造师考试辅导《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第一章第二节讲义
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一)
1B412020 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
1B412021 掌握沥青路面结构及类型
一、沥青路面结构组成
1.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
2.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
表面层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
3.基层是起主要承重作用的结构层。
(强度要求较高)
4.底基层是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
5.垫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例题】路面基层在整个路面中的主要作用是()。
A.隔水
B.承重
C.防冻
D.降噪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基层是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
参见教材P61。
二、沥青路面分类
(一)按技术品质和使用情况分类
(三)按矿料级配分类。
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1.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路基、路面、人行道。
2.路基的性能要求:整体稳定性变形量。
3.路面的使用要求:平整度、承载能力、湿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
4.路面的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分别铺设垫层、基面、面层。
5.面层性能: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6.高级路面的面层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上表面层、中面层、下表面层)。
7.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
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材料:整体性材料(无机结合稳定粒料)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8.垫层作用:①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②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③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④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9.垫层性能:水稳定性必须好。
材料:粒料(天然砂砾、粗砂、炉渣);无机结合稳定土。
厚度≥150mm。
城市道路的级别和类别10.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必须设分隔带)、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11.路面等级分为:高级(15-30年)、次高级(8-12年)、次干路(5年)、支路(5年)。
12.路面按力学分为: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力小;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
13.路基工程包括路基本身及有关的土方、沿线的小桥涵、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的项目。
多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
14.路基施工程序包括:准备工作、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路基土石方工程(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填筑路堤、平整路基、修正路肩、修建防护工程等)、质量检查与验收。
15.路基工序:挖土、填土、松土、运土、装土、卸土、修整、压实。
依照设计的平面、横断面位置、标高等几何尺寸施工,保证强度稳定性。
16.路基施工要求:①路基施工测量:恢复中线测量、订线外边桩(在道路边线外0.5-1m两侧,以距离5m、10m、15m钉木桩)、测标高。
沥青路面知识点 (4)
(一)沥青路面结构及类型1.沥青路面结构层分四部分: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
2.面层可由1—3层组成,表面层要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面层、下面层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厚度、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结构层。
3.基层是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对材料强度有较高要求;可设一层或两层,设两层时,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
4.底基层起次要承重作用;材料强度要求比基层略低;可设一层或两层,设两层时,分别称为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5.垫层设在底基层与土层之间,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两水、两防)6.沥青路面按技术品质和使用情况分为四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
7.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各级公路的面层(使用年限15—20年)。
优点:(1)采用相当数量的矿粉;(2)较高的粘结力使路面有很高的强度,可承受繁重交通;(3)较小的空隙率使其具有透水性小,水稳性好,耐久性高,有较强的抵抗自然因素的能力。
不足:(1)允许拉应变值较小,会产生横向裂缝,对基层强度要求高;(2)对高温和低温稳定性均有要求。
8.沥青碎石路面:热拌沥青碎石适于三、四级公路;中粒式、粗粒式沥青碎石宜作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下层、联结层和整平层。
优点:(1)高温稳定性好,不易起波浪;(2)冬季不易产生冻缩裂缝,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少;(3)路面易保持粗糙,有利于高速行车;(4)对材料要求宽,材料组成设计比容易满足要求;(5)沥青用量少,不用矿粉,造价低。
不足:孔隙较大,路面容易渗水和老化。
9.沥青贯入式:适于三、四级路面,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联结层。
优点:(1)强度与稳定性主要由石料相互嵌挤作用而成。
(2)温度稳定性好,热天不易出现推移、壅包,冷天不易出现低温裂缝。
10.沥青表面处治: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合铺筑而成的厚度不超过3cm沥青面层。
按浇洒沥青和撒布集料遍数不同,分为单层、双层、三层式。
一般用于三、四级公路,也可用作沥青路面的磨耗层、防滑层。
沥青混凝土路面
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简称沥青路面,是目前最常见的路面类型之一。
它由沥青和骨料混合后得到,通过铺设、压实、养护等一系列工艺过程形成道路表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常见种类、结构、性能及维护管理等方面。
一、常见种类沥青混凝土路面按厚度可以分为两种:重型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
重型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于大型机动车、高速公路等,因为其更加耐久,施工工艺也相对较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投入。
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于一般车辆道路、市政道路,施工工艺相对简单,并且价格也相对便宜。
二、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上下两层组成:面层和基层。
其中面层承受车辆荷载并保护基层,基层则支撑整个路面。
面层和基层之间还要设置一层中间垫层,主要作用是填平基层的不平整面和隔离来自基层的水分影响。
面层是路面的最上层,要求耐磨、耐老化、抗高温、抗冻融等性能,它的施工厚度一般在3-6cm之间。
由于面层所在位置特殊,所以对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和维护管理要求都比较高。
基层是路面的最下面一层,它直接受到路基地质条件的制约,要求具有坚实的承载能力和较好的排水性能。
三、性能(一)抗压强度: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由于骨料的粒度大小和沥青的黏度不同,所以压缩性能也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压强度在5MPa以上,而重型路面的抗压强度更高。
(二)防水性能: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时通过排水系统隔离地下水和地表水,以达到防水目的。
它在雨季时可以较好地排水,防止路面积水,避免水体侵蚀路面,从而保证道路交通安全。
(三)抗老化性能: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阳光、氧化等自然环境的作用下,会发生老化现象,如裂纹、颜色偏黄等。
因此,在施工时要根据地区的自然环境设置正确的沥青种类,以提高路面的抗老化能力。
四、维护管理沥青混凝土路面虽然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和较长的使用年限,但是也需要定期进行维护管理。
一般来说,路面的维护管理主要包括清理杂物、修补破损、补充沥青、划线标识等方面。
沥青路面的结构及其组成
沥青路面的结构及其组成1.引言沥青路面是一种常见的路面结构,其优异的性能使得其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领域。
本文将对沥青路面的结构及其组成进行详细介绍。
2.路面结构沥青路面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组成部分:2.1表层面表层面是沥青路面的最上层,负责承受车辆荷载和外界环境的影响。
一般采用高强度的矿料混合料作为表层,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滑性。
2.2底基层底基层是沥青路面的主要承力层,负责传递车辆荷载至下方地基。
常见的底基层材料包括碎石、沥青混凝土等,其选择应根据项目要求及环境条件进行合理选用。
2.3砼基层砼基层位于底基层之下,起到分散荷载、保证路面整体稳定性的作用。
砼基层通常由混凝土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2.4路基路基是沥青路面的基础部分,直接依托于地基。
它可以由土壤或其他填料构成,同时需要经过适当的加固和处理以保证路面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3.沥青路面的组成沥青路面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组成部分:3.1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沥青路面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由沥青、骨料、填料和沥青添加剂等混合而成。
沥青作为黏结剂,将骨料和填料牢固地粘结在一起,并赋予路面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
3.2矿料矿料是指用于沥青混合料中的骨料和填料。
骨料主要用于提供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而填料主要用于填充骨料之间的空隙,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密实性和耐久性。
3.3沥青添加剂沥青添加剂是为了改善沥青特性而加入到沥青中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提高沥青的黏度、降低其变形温度,从而增强沥青路面的抗剪强度和抗老化性能。
3.4基层材料基层材料是指用于构建底基层和砼基层的材料,常见的有碎石、沥青混凝土等。
基层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承载能力,以保证整个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4.结论沥青路面的结构是由表层面、底基层、砼基层和路基组成。
而沥青路面的组成则包括沥青混合料、矿料、沥青添加剂和基层材料等。
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这些组成部分,可以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性、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从而满足不同道路建设项目的要求。
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类型及特点
面层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作用和大气降水、温度变化影响的路面结构层,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良好的温度稳定性,耐磨、抗滑、平整和不透水性。
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可分上、中、下3层或上、下2层。
较少的裂缝,较轻的车辙,良好的平整度,较强的抗滑能力及经久耐用,是高等级公路对沥青面层的基本要求。
能否达到这些使用要求,则与面层所使用的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和性质以及沥青面层的厚度有较大的关系。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当地的交通状况、气候条件、降雨量、材料情况、施工工艺、经济造价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沥青面层类型。
从我国目前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构形式:(1)传统的沥青混凝土面层(AC);(2)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SAC);(3)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面层(SMA)。
1传统的沥青混凝土面层(AC)《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J014—97,根据“七五”国家科技攻关研究及修订该规范的专题研究,统一将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粒径标准由圆孔筛标准改为方孔筛标准。
其主要原因为:①计量标准向ISO国际标准靠近;②便于参考国外同类结构形式的级配标准;③世行项目增多,便于国际招标、监理及质量检验;④许多国外拌和设备均以方孔筛为标准。
沥青混凝土的符号由原LH改为AC.1.1按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分类a、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9.5mm或AC—13.2mm.b、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mm或AC—19mm.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 —26.5mm或AC—31.5mm.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
上层宜使用中粒式及细粒式,且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1/2,中、下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1.2按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的孔隙率大小分类a、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3%~6%)b、Ⅱ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4%~10%)c、AM型开级配热拌沥青碎石:孔隙率为(大于10%)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至少有一层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以防水下渗。
沥青路构造
沥青路构造是指使用沥青作为主要结构材料来铺设道路的一种技术。
沥青路构造具有较好的承载力、防水性以及耐久性,广泛应用于各种道路交通建设中。
下面将介绍沥青路构造的相关内容。
一、沥青路面结构1.硬表层:硬表层是道路上的最外层,主要承担车辆荷载和交通载荷,具有很好的承载能力和抗损伤能力。
硬表层的厚度一般为3-5厘米,常见的材料有矿物粒料混合沥青、改性沥青等。
2.粗骨料层:粗骨料层位于硬表层下方,主要作用是承受车辆荷载的分布,使其均匀传递到下方的基层上。
粗骨料层的厚度一般为5-10厘米,常用的材料有碎石、沙砾等。
3.砼基层:砼基层是整个路面结构的基础,是承载沥青路面的主要部分。
砼基层的厚度一般为10-15厘米,材料为水泥混凝土,其强度应满足承担车辆荷载的要求。
二、沥青路施工工艺1.基层处理:在施工道路的基层上进行平整、压实和修复,保证基层的平整度和强度,为上层材料提供良好的基础。
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确定:根据工程要求和使用条件,确定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集料含量以及不同粒径的比例关系,保证混合料的强度和稳定性。
3.沥青路面施工机械的选择:根据施工规模和工期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机械设备,如沥青摊铺机、压路机等,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4.沥青路面施工过程:沥青路面施工一般包括底层施工、中间层施工和面层施工。
底层施工主要是进行砼基层的施工和硬表层的初期施工;中间层施工是进行粗骨料层的施工;面层施工是进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
5.沥青路面养护:在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路面养护工作,包括补漏、修复裂缝、清理杂物等,保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和安全性。
三、沥青路面的优势和应用1.较好的承载力和耐久性:沥青路面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够承受大型车辆的荷载和经久不衰。
2.良好的防水性能:沥青路面能够有效防止水分渗透,保护基层材料不受水分侵蚀,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3.良好的环保性能:沥青路面的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大量粉尘和废弃物,对环境污染较小。
沥青路面知识点
(一)沥青路面结构及类型1.沥青路面结构层分四部分: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
2.面层可由1—3层组成,表面层要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面层、下面层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厚度、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结构层。
3.基层是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对材料强度有较高要求;可设一层或两层,设两层时,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
4.底基层起次要承重作用;材料强度要求比基层略低;可设一层或两层,设两层时,分别称为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5.垫层设在底基层与土层之间,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两水、两防)6.沥青路面按技术品质和使用情况分为四种: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碎石路面,沥青贯入式,沥青表面处治。
7.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各级公路的面层(使用年限15—20年)。
优点:(1)采用相当数量的矿粉;(2)较高的粘结力使路面有很高的强度,可承受繁重交通;(3)较小的空隙率使其具有透水性小,水稳性好,耐久性高,有较强的抵抗自然因素的能力。
不足:(1)允许拉应变值较小,会产生横向裂缝,对基层强度要求高;(2)对高温和低温稳定性均有要求。
8.沥青碎石路面:热拌沥青碎石适于三、四级公路;中粒式、粗粒式沥青碎石宜作沥青混凝土面层的下层、联结层和整平层。
优点:(1)高温稳定性好,不易起波浪;(2)冬季不易产生冻缩裂缝,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少;(3)路面易保持粗糙,有利于高速行车;(4)对材料要求宽,材料组成设计比容易满足要求;(5)沥青用量少,不用矿粉,造价低。
不足:孔隙较大,路面容易渗水和老化。
9.沥青贯入式:适于三、四级路面,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联结层。
优点:(1)强度与稳定性主要由石料相互嵌挤作用而成。
(2)温度稳定性好,热天不易出现推移、壅包,冷天不易出现低温裂缝。
10.沥青表面处治: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合铺筑而成的厚度不超过3cm沥青面层。
按浇洒沥青和撒布集料遍数不同,分为单层、双层、三层式。
一般用于三、四级公路,也可用作沥青路面的磨耗层、防滑层。
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1.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路基、路面、人行道。
2.路基的性能要求:整体稳定性变形量。
3.路面的使用要求:平整度、承载能力、湿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
4.路面的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分别铺设垫层、基面、面层。
5.面层性能: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6.高级路面的面层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上表面层、中面层、下表面层)。
7.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
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材料:整体性材料(无机结合稳定粒料)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8.垫层作用:①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②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③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④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9.垫层性能:水稳定性必须好。
材料:粒料(天然砂砾、粗砂、炉渣);无机结合稳定土。
厚度≥150mm。
城市道路的级别和类别10.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必须设分隔带)、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11.路面等级分为:高级(15-30年)、次高级(8-12年)、次干路(5年)、支路(5年)。
12.路面按力学分为: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力小;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
13.路基工程包括路基本身及有关的土方、沿线的小桥涵、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的项目。
多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
14.路基施工程序包括:准备工作、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路基土石方工程(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填筑路堤、平整路基、修正路肩、修建防护工程等)、质量检查与验收。
15.路基工序:挖土、填土、松土、运土、装土、卸土、修整、压实。
依照设计的平面、横断面位置、标高等几何尺寸施工,保证强度稳定性。
16.路基施工要求:①路基施工测量:恢复中线测量、订线外边桩(在道路边线外0.5-1m两侧,以距离5m、10m、15m钉木桩)、测标高。
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一般规定1、沥青路面是以石材做骨料,沥青做结合料形成的路面结构。
沥青路面的主要类型有表面处治、贯和式、沥青碎石、沥青土等。
2、沥青路面工程必须考虑路面、路基排水和沥青路面铺装后基层的水温稳定性。
3、沥青路面的基层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与则度,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与面层能良好结合。
4、沥青路面与砂石路面交叉时,砂石路面上应做不少于20m长的沥青路面;与土路交叉时,土路应做不小于20m长的砂石路面。
5、沥青路面与拖拉机道相交处,应设专用的拖拉机过道口。
6、沥青路面施工前,应将路面设计、施工方法、施工组织、质量标准及安全操作等,向施工人员详细交底。
沥青与乳化沥青1、道路用沥青主要使用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技术标准和石油沥青种类面层所用沥青标号按相关要求及规定。
2、沥青路面选用的石油沥青标号,应根据地区气候条件、施工气温、面层类型、施工方法和矿料情况选定。
3、当沥青标号与技术指标不符合技术要求时,可用其他标号沥青或稀释剂掺配。
粘度高的石油沥青可用渣油作稀释剂。
4、石油沥青材料的加热温度不应超过相关要求及规定,敝口熬制的至施工温度后的保温时间,石油沥青不得超过6h,当天熬制的沥青应当天用完。
如加热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时,应检验合格后再使用。
5、阳离子乳化沥青是沥青与水加适量阳离子乳化剂混合而成的乳液,它是一种新型筑路材料,比沥青材料节省能源,节约沥青,施工简便,并具有在潮湿和低温条件下施工的优越性。
6、乳化沥青由工厂生产。
道路用乳化沥青的技术标准应符合相关要求及规定。
7、乳化沥青可用于沥青表面处治、贯入式、沥青碎石、沥青混凝土等各种沥青路面结构。
8、沥青材料施工时应做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粘度、沥青掺配及粘附性试验,沥青混凝土路面还应做马歇尔稳定试验。
乳化沥青施工时应进行筛上剩余物、拌合稳定度、粘度、蒸发残留物等项试验。
沥青路面用矿料1、沥青面层所用的矿料主要有碎石、砾石、石屑、砂和炉粉。
2、碎石以石灰岩轧制品为最好。
沥青路面组成结构分类
沥青路面组成结构分类
沥青路面组成结构分类是指将沥青路面按照其结构层组成进行分类。
沥青路面由多个结构层组成,每个结构层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作用。
根据结构层的组成和功能,可以将沥青路面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表面层:表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
可由1~3层组成。
表面层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
2.下面层:下面层是位于表面层之下的结构层,其功能是承受车轮荷载的反
复作用,并将这些荷载传递到底基层和垫层。
根据公路等级和具体情况,下面层可分为中面层和下面层。
中面层应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而下面层则可采用与中面层相同的材料或更粗的沥青结构层。
3.基层: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并与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布
到底基层、垫层、土基的结构层。
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应有较高的要求,以保证其承重作用。
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
4.底基层:底基层是位于基层之下的结构层,其功能是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
用传递到底基层、垫层和土基。
底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也应有一定要求,可根据公路等级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材料。
5.垫层: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和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其功能是排水、隔水、
防冻、防污等。
垫层的材料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砂砾、碎石、煤渣等。
综上所述,沥青路面组成结构分类是根据其结构层的组成和功能进行的分类。
不同类型的沥青路面具有不同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特点,适用于不同的道路条件和使用要求。
第13章 沥青路面
二、沥青混合料的应力——应变特性
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弹-粘-塑性材料,不同外部 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低温小变形时:线弹性性质 高温大变形时:粘塑性性质 过渡范围内:粘弹性性质
1、粘弹性材料的基本性质
• 对加载速度(时间效应)和试验温度(温度效应) 的依赖性,服从时间温度换算法则; • 具有十分明显的蠕变与应力松弛特性;
liuq1217@
六、沥青路面的水稳定性
• 沥青路面的水稳性-指沥青混合料抵水作用的能力 • 水稳性作用机理-粘附理论过程: 水降低了沥青的粘附性; 水进入沥青与集料间、隔离了沥青与集料的粘结; •减少沥青路面水破坏的措施 1)沥青面层的各层空隙率应不大于5%的沥青混凝土 2)提高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加入消石灰和水泥、抗剥 落剂等 3)提高压实标准,增加现场空隙率控制指标 4)路面结构中设排水层或防水层
liuq1217@
四、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
1、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指混合料在 高温下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强度和抗变形能力随温度升降而产生变化。 高温稳定性不足:车辙、推移、拥包、搓 板、泛油等病害;
liuq1217@
2.提高沥青路面高温稳定性措施 (1)从集料方面: 石料破碎面多,石质坚硬,具有良好的表面 纹理和粗糙度; 级配良好,有足够数量粗集料形成空间骨架 结构,具有足够活性矿粉; (2)从沥青方面: 使用改性沥青或添加纤维; 提高沥青材料的粘稠度,控制沥青与矿粉的 比值, 严格控制沥青用量。
3、松散剥落 定义:沥青从矿料表面脱落,荷载作用下面层呈 现松散现象,继而将出现坑槽破坏。 原因:沥青与矿料黏附性差(沥青粘性差、石料 潮湿等);沥青在施工中过度加热老化。
混合料松散 坑槽
2012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结构和类型
2012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结构和类型1B412021 掌握沥青路面结构及类型沥青路面按技术品质和使用情况分类1)沥青混凝土路面:由适当比例的各种不同大小颗粒的集料、矿粉和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拌合,经摊铺压实而成的路面面层。
强度是按嵌挤密实原则构成的。
采用优质沥青,它是沥青路面中对稠度要求高,也是取黏稠的。
另外采用相当数量的矿粉是沥青混凝土的一显著特点。
较高的粘结力使路面具有甚高的强度,可以承受比较繁重的车辆交通。
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允许拉应变值较小,会产生规则横向裂缝,因而要求坚强的基层。
对高温稳定性与低温稳定性均有要求。
较小的空隙率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透水性小、水稳性好、耐久性高、有较大的抵抗自然因素的能力,使用年限达15~20年以上。
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于各级公路面层。
2)沥青碎石路面:用沥青碎石作面层的路面,其高温稳定性好,路面不易产生波浪,冬季不易产生冻缩裂缝,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少;路面较易保持粗糙,有利于高速行车;对石料级配和沥青规格要求较宽,材料组成设计比较容易满足要求;沥青用量少,且不用矿粉,造价低,但其孔隙较大,路面容易渗水和老化。
热拌沥青碎石适宜用于三、四公路。
中粒式、粗粒式沥青碎石宜用作沥青混凝土面层下层、联结层或整平层。
3 )沥青贯入式:用沥青贯入碎(砾)石作面层的路面,即把沥青浇洒在铺好的主层集料上,再分层撒布嵌缝石屑和浇洒沥青,分层压实,形成一个较致密的沥青结构层。
贯入式路面的强度与稳定性主要由石料相互嵌挤作用构成。
贯入式路面需要2~3周的成型期,在行车碾压与重力作用下,沥青逐渐下渗包裹石料,填充空隙,形成整体的稳定结构层,温度稳定性好,热天不宜出现推移、拥包,冷天不宜出现低温裂缝,贯入式路面的最上层应撒布封层料或加铺拌合层。
沥青贯入式适用于三、四级公路,也可作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联结层。
4)沥青表面处治: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和法铺筑而成的厚度不超过3cm的沥青面层。
1-2沥青路面结构层讲解
2012-2-29
悬浮一密实结构
特点:含细集料多,粗集料少,粗集 料彼此互相不接触,悬浮在细集料中。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通常采用此种结构, 强度形成原理:沥青材料的粘结力为 主,骨料的内摩阻力为辅。 使用特点: 矿料级配密实、不透水性好、耐久性 好; 由于粗骨料形成骨架不稳定,受沥青 材料性质影响较大,它的热稳定性差。
2012-2-29
6
1.1.3 单层结构型
适用范围:多用于乡镇公路 采用类型:宜采用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凝土混 合料和AC—F型密级配沥表混合料。 最大矿料公称尺寸:为结构层厚度的2/3左右。
2012-2-29
7
1.2沥青路面路用性能技术指标
平整度
抗滑性能:横向力系数SFC、宏观构造深度TD
2012-2-29
10 详见表1.10
沥青面层类型
表1.10 各类路面面层适用公路的等级
沥青面层类型
沥青混凝土
热拌沥青碎石混合料 沥青贯入式
(含上拌下贯沥青碎石) 沥青表面处治与稀浆封
层 2012-冷2-29拌沥青混合料
公路的等级 高速公路、 一、二、三、四
公路 二级、三级公路
二级、三级公路
三级、四级公路 三级、11四级公路
19
3.沥青混合料分类—按制造和摊铺工艺
热拌 冷拌 再生沥青混合料
分类
对沥青的要求不同
热铺:120~160 ℃ 温铺: 60~80 ℃ 冷铺:常温,不得低于 10℃
路面成形的时间不同
2012-2-29
20
4.沥青混合料分类——按组成结构
骨架一孔隙结构
2012-2-29
密实一骨架结构 悬浮~密实21结构
施工特点:需要机械设备少,施工进度较快,但在高 等级道路上很少采用此种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沥青路面结构及类型
一、沥青路面结构组成
1.沥青路面结构层可由面层、基层、底基层、垫层组成。
2.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构层,可由1~3层组成。
表面层应根据适用要求设置抗滑耐磨、密实稳定的沥青层;中面层、下面层应根据公路等级、沥青层厚度、气候条件等选择适当的沥青结构层。
3.基层是设置在面层之下,并对面层一起将车轮荷载的反复作用传布到底基层、垫层、土基,起主要承重作用的层次。
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应有较高的要求。
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
当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基层、下基层。
4.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起次要承重作用的层次。
底基层材料的强度指标要求可比基层材料略低。
底基层视公路等级或交通量的需要可设置一层或两层。
底基层较厚需分两层施工时,可分别称为上底基层、下底基层。
5.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
二、沥青路面分类
(一)按技术品质和使用情况分类
1.沥青混凝土路面:由适当比例的各种不同大小颗粒的集料、矿粉和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后拌和,经摊铺压实而成的路面面层。
沥青混凝土路面适用于各级公路面层。
2.沥青碎石路面:用沥青碎石作面层的路面
3.沥青贯入式:用沥青贯入碎(砾)石作面层的路面,即把沥青浇洒在铺好的主层集料上,再分层撒布嵌缝石屑和浇洒沥青,分层压实,形成一个较致密的沥青结构层。
4.沥青表面处治:用沥青和集料按层铺法或拌和法铺筑而成的厚度不超过3cm的沥青面层,表面处治按浇洒沥青和撒布集料的遍数不同,分为单层式、双层式、三层式。
(二)按组成结构分类
1、密实—悬浮结构
2、骨架—空隙结构
3、密实—骨架结构
(三)按矿料级别分类
1.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2.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3.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4.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四)按矿料粒径分类
1.砂砾式沥青混合料:矿料最大粒径等于或小于4.75mm(圆孔筛5mm)的沥青混合料。
也称为沥青石屑或沥青砂。
2.细粒式沥青混合料:矿料最大粒径为9.5mm或1
3.2mm(圆孔筛10mm或15mm)的沥青混合料。
3.中粒式沥青混合料:矿料最大粒径为16mm或19mm(圆孔筛20mm或25mm)的沥青混合料。
4.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矿料最大粒径为26.5mm或31.5mm(圆孔筛30~40mm)的沥青混合料。
5.特粗粒式沥青混合料:矿料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37.5mm(圆孔筛45mm)的沥青混合料。
(五)按施工温度分类
1.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沥青与矿料经加热后拌和,并在一定的稳定下完成摊铺和碾压施工过程的混合料
2.常温沥青混合料:采用乳化沥青或稀释沥青在常温下(或者加热温度很低)与矿料拌和,并在常温下完成摊铺和碾压过程的混合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