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2染色体变异学案
2019-2020年高中生物《5.2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5.2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必修2一.教学目标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
2.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图片和视频,多媒体课件,模拟教具等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言]不久前,在一所医院出生了一名特殊的婴儿,下面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资料。
[播放视频]医学上把这种病叫“猫叫综合征”。
那这种病有哪些症状呢?[生]患儿哭声轻,音调高,很像猫叫。
两眼距离较远,耳位低下,生长发育缓慢,存在着严重的智力障碍等。
[师]好。
那么造成这种疾病的原因是什么呢?[生] 5号染色体失去了部分片段[师]对,患者的5号染色体失去了部分片段,也就是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课前同学们已经结合课本和阅读材料进行了预习,请告诉我染色体变异分成哪两种类型呢?[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师]染色体结构变异又分成哪几类呢?[生]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师]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开到43页,讨论四种结构变异是怎样发生的。
[生]-----------------------------------(教师适当做一些总结)[师]染色体变异是以什么为单位发生改变的呢?[生]染色体片段[师]既然是以染色体片段为单位,那么染色体结构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吗?[生]可以[师]这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特点只一。
还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参考教学案第一页回答。
[生]频率低,对生物一般不利等。
[师]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导致生物性状的原因是什么呢?[生]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改变[师]交叉互换过程中所引起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吗?[生]不属于,未引起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改变(教师适当做一些总结)二、染色体数目变异(一)以个别染色体为单位增减[师]我们来看一幅图片。
他叫舟舟,著名的“天才”指挥家,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但是舟舟的智商只有30,远低于正常人的最低值70,他患有21-三体综合征。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3.3《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教案 苏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3.3《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教案苏教版必修2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明确掌握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的概念,单倍体的特点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多倍体的概念,形成原因及其特点。
3、使学生了解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和成就。
4、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的形式5、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6、染色体结构变异在生产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多倍体育种原理及在生产上的应用。
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教学难点:区分单倍体和二倍体或多倍体划分的依据。
染色体结构变异在生产中的应用三、板书设计:一、染色体数目变异1、整倍性2、非整倍性二、染色体组概念三、应用四、染色体形态结构及变异1、染色体形态2、变异五、结构变异对性状的影响六、在育种上的应用四、教学过程:引言:记得我们在第一章学习细胞有丝分裂时,根据有丝分裂的特点,明确每一种生物都含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这样就保证了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在亲子两代间的连续性,从而表现出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然而,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染色体也不例外。
当自然或人为条件发生改变时,会使一些生物的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也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我们把这种变异叫做染色体变异。
讲述:一般来说,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能保持稳定,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受到外界环境条件或生物内部因素如自然和人为因素等,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会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非整倍体:细胞内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讲述:这种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减会打破原有遗传物质的平衡,从而影响生物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如①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症)②性腺发育不良(X0)③单发性小睾丸症(XXY)例题1(投影)整倍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⑴染色体组讲述: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通常是成对存在的,如人23对,果蝇4对投影:雌雄果蝇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提问:●果蝇体细胞中有多少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常染体有多少对?性染色体有多少对?分别是哪几对?投影:雌雄染色体组图解讲述:观察雄果蝇精子中一组染色体,不难发现,其中的每条染色体在形状、大小上各不相同,是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这一组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
5-2 染色体变异 (教案)——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的类型,及其可能导致生物体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2、然后判断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学会判断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方法,体会人工诱导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及成就。
3、学习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观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应用。
(2)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判断2、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判断(2)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野生祖先种马铃薯具有多种颜色而且体细胞中含有24条染色体,现在栽培的马铃薯几乎都是淡黄色,而且体细胞中含有48条染色体。
野生的香蕉祖先又小又涩,而且有很多籽,体细胞中含有22条染色体,而目前我们食用的香蕉又大又甜而且是无籽的,体细胞中含有33条染色体。
思考:根据以上事例能否发挥想象力做出一些推测。
二、染色体变异1、概念: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
2、类型:(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3、(1)染色体数目变异——细胞内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2)实例:①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原因:亲代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②Turner综合征症状: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颈蹼,肘外翻、部分患者智力轻度低下。
有的患者伴有心、肾、骨骼等先天畸形。
病因:单一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失去的X染色体由于父亲的精母细胞性染色体未分离造成的。
4、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1)果蝇配子中有几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形态上有怎样的区别?果蝇的配子中有4条染色体,这4条染色体是形态和功能不同的非同源染色体(2)如果把配子中的染色体看作一组,果蝇体细胞中有几组染色体?两组(3)染色体组概念: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也就是说有两套非同源染色体,其中每套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注意:每个染色体组中包含的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4)染色体组相关练习有3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2条染色体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3条染色体注意:图形题就看形状大小相同的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有几条,就是几个染色体组。
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 人教版)讲义教案: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含答案)

染色体变异(答案在最后)第1课时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学习目标] 1.说出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
2.辨别不同呈现形式的染色体组;说明二倍体、多倍体的含义。
3.概述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及方法。
一、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种类(1)概念:生物体的体细胞或生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结构的变化。
(2)种类: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2.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1)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
(2)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3.二倍体和多倍体(1)染色体组:在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都是两两成对的,也就是说含有两套非同源染色体,其中每套非同源染色体称为一个染色体组。
(2)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3)多倍体①概念: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②形成原因(以三倍体和四倍体为例)③特点: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也存在结实率低、晚熟等缺点。
判断正误(1)二倍体的体细胞中一定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2)三倍体不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答案(1)×(2)√解析(1)在有丝分裂后期,二倍体的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任务一:染色体组数的判断1.请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判断染色体组的数量,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项目染色体组数每个染色体组内染色体数3323144222规律:染色体组数=形态相同的染色体的条数,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数=不同形态染色体的种类数。
2.请根据基因型判断染色体组数。
项目染色体组数1324规律:染色体组数=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的个数。
1.下列有关染色体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X、Y染色体形态不同,可以存在于同一染色体组中B .二倍体生物的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C .构成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在形态、功能上各不相同D .果蝇在减数分裂Ⅰ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染色体构成一个染色体组答案A解析X 、Y 为同源染色体,不可以存在于同一染色体组中,A 错误。
5.2染色体变异【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二学案

色体数的个体 ④单倍体只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 ⑤未经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是单倍体
A.①⑤
B.③⑤
C.②③
D.④⑤
3.图中,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 和 B、b 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
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直接发育成的个体是
倍体。每个染色体组含
条染色体。
(5)图 A 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包括
个染色体组。
【课后延伸】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单倍体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2)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 (3)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 (4)二倍体西瓜幼苗的基因型为 Aa,则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四倍体为纯合子( ) (5)二倍体水稻和四倍体水稻杂交,可获得三倍体,稻穗和籽粒变小( ) (6)秋水仙素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不能正常分裂,所以细胞不能分 裂,从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 (7)将 AaBb 的水稻的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水稻,米粒变小( ) 2.下列关于单倍体叙述正确的是( )
的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特别提醒:基因突变的单位是碱基对,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单 位是基因,以基因为单位发生染色体片段的缺失、重复、易位、倒位;前者基因数量和顺序不 变,后者则改变基因数量或顺序。 【典例 3】经权威遗传机构确认,济南发现的一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即 46,XYt(6,8)为世界首 报,该例异常核型属于染色体平衡易位携带者,其在人群中约占 O.47%,是造成流产和畸形 儿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遗传物质的丢失,患者表现及智力均与正常人一样。11,12 号染色体 易位即 t(11,12),在人群中较为常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12新人教版必修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12新人教版必修2一、教学目标1•说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说出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3•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
(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三、教学策略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其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本节的教学重点。
建议本节的教学时间为2课时,第1课时完成理论教学部分,第2课时完成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在复习基因突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能够发生突变,那么染色体能不能发生变化呢?如果染色体发生变化,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生物的性状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从而引出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学生了解的内容,教材通过4个示意图直观形象地说明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
但需要提醒学生的是,尽管大多数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但也有少数变异是有利的,人们研究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可以为生产实践服务,也可以为人类健康服务。
关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以采取下面的教学策略。
1•以辨图、设问、讨论和复习的方式理解染色体组的概念。
染色体组的概念较为复杂,如果直接讲述,学生是很难理解其实质的。
建议教师从雌雄果蝇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分析入手,设置一系列的问题情境,通过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染色体组的概念。
问题情境如下。
观察教科书图5-8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和图 5 9雄果蝇的染色体组,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几对常染色体?(答:8条;3对。
)(2)n号和n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川号和"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答: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
)⑶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哪几对同源染色体?(答:n和n,m和川,w和w, X和丫。
高中生物必修2学案5:5.2染色体变异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知识巩固]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类型①缺失:染色体中而引起的变异。
②增添:染色体中而引起的变异。
③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上引起的变异。
④倒位:染色体中某一片段引起的变异。
(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或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性状的变异。
(往往是不利的,有的甚至有致死效应)(3)实例:猫叫综合征,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个别染色体增减:如21三体综合征。
形成原因:①减Ⅰ分裂后期,个别没有分开。
②减Ⅱ分裂后期,个别没有分开。
(2)染色体组成倍增减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3.二倍体和多倍体(1)二倍体:由发育而来,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2)多倍体:由__________发育而来,________中含有__________ 的个体。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___________。
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___________。
4.单倍体不受精的配子是可以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这种由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称为单倍体。
单倍体植株与正常植株相比,长的弱小。
5.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1)实验原理:①进行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在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在的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最终被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②用低温处理植物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发生变化。
(2)实验步骤:①培养洋葱且用诱导培养;②剪取根尖固定、解离;③;④观察。
[要点[解析]]一、单倍体育种(1)形成原因:由生殖细胞不经过受精作用直接发育而成。
例如,蜜蜂中的雄蜂是单倍体动物,玉米的花粉粒直接发育成的植株是单倍体植物。
人教(2019)生物必修二(学案+练习):染色体结构变异

人教(2019)生物必修二(学案+练习)染色体结构变异1.类型及实例 类型图解 显微观察的联会异常 举例 缺失果蝇缺刻翅重复果蝇的棒状眼 易位果蝇的花斑眼 倒位果蝇 卷翅 .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1.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基因突变。
( × )2.DNA 分子中发生三个碱基对的缺失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 × )3.染色体易位或倒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 × ) 4.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 ) 5.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 × )【教材细节命题】1.(必修2 P90正文拓展)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少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中碱基的替换、增添1.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断2.易位与互换重组的区别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考向1| 染色体结构变异1.(2021·广东卷)人类(2n=46)14号与21号染色体二者的长臂在着丝点处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该染色体携带者具有正常的表现型,但在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其细胞中形成复杂的联会复合物。
在进行减数分裂时,若该联会复合物的染色体遵循正常的染色体行为规律(不考虑交叉互换),下列关于平衡易位染色体携带者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也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5条染色体C.女性携带者的卵子最多含24种形态不同的染色体D.女性携带者的卵子可能有6种类型(只考虑图中的3种染色体)C解析:有丝分裂中期是便于观察染色体的时期,而平衡易位染色体是由染色体变异导致的,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因此观察平衡易位染色体可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细胞,A正确;正常男性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而男性携带者的初级精母细胞中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融合成一条染色体,所以只含有45条染色体,B正确;若只考虑题图中的3种染色体,由于该染色体携带者的联会复合物遵循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规律,因此产生的配子有只含21号染色体的、只含14号染色体的、只含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的、含14号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的、含14号和14/21平衡易位染色体的、含21号染色体和14/21平衡位染色体的,共6种,其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23条,最少为22条,C错误,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生物必修2染色体变异学案[课标导航][自学引领]一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对稳定的,如:一种生物的染色体结构是相对稳定的,如:为什么说是相对稳定的?染色体变异的定义?染色体变异的分类?[要点探究]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如:[例题精析]1.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
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为A.1:1 B.1:2 C.1:3 D.0:4以染色体组形式的变异,如:染色体组定义:[例题精析]2.这图表示的染色体组成是什么生物?什么性别?3.一个染色体组内是否存在同源染色体?何种生物体内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二倍体和多倍体二倍体定义:多倍体定义:[例题精析]4.大麦的一个染色体组有7条染色体,在四倍体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期能观察到的染色体数目是A.7条B.56条C.28条D.14条5..用花药离体培养出马铃薯单倍体植株,当它进行减数分裂时,观察到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12对,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花药的马铃薯是A.二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 D.六倍体多倍体产生的原因及特点在自然界: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多倍体植株的特点:[例题精析]6.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可诱导形成多倍体植物,该秋水仙素的主要作用是A.使染色体再次复制B.使染色体着丝点不分裂C.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使细胞稳定在间期阶段7.人工已诱导出多倍体的成功事例有多倍体无子西瓜[例题精析]8.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多选)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B.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C.培育无籽番茄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D.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9.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子一代植株开花后,经过适当处理,则 (多选)A.能产生正常配子,结出种子形成果实B.结出的果实为五倍体C.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但可形成无籽西瓜D.结出的果实为三倍体10.用四倍体西瓜作母本和二倍体西瓜作父本进行杂交,在结出的三倍体西瓜中,果肉细胞、种皮细胞、胚细胞中含有染色体组数依次为()A.4,0,0 B.4,4,3 C.3,4,4 D.3,4,3单倍体定义:自然界产生的原因:人工诱导单倍体的方法:单倍体植株的特点:人工诱导单倍体的意义:[例题精析]11..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它的单倍体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12..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这是由于A.育种技术操作简单B.单倍体植物生长迅速C.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诱导出苗成功率高13.已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若利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后再经人工诱导,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现获得N棵植株,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约占()A.B.C.D.14.下面各项是表示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上所携带的基因,肯定是单倍体的一项是()A.AaBbB.AaaaC.ABCDD.Bbb[互动平台]1.染色体概念集染色体、染色质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2.3.染色体变异Array的种类4.生物变异的种类[达标演练](选择题的答案一律填写在题号前面,以后不再提示)1.同一品种的小麦,在肥料充足的条件下会出现穗大粒多的性状,引起这种性状变异的原因是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环境条件的改变 D.染色体变异2.据调查统计,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平均身高有所增加,与此现象无关的是(多选)A.基因突变B.营养素供给充分C.食入生长激素(蛋白质类化合物)较多D.染色体变异3.在一块栽种红果番茄的田地里,农民发现有一株番茄结的果是黄色的,这是因为该株番茄A.发生基因突变 B.发生染色体畸变 C.发生基因重组 D.生长环境发生变化4.母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4,公驴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62。
则母马与公驴杂交后代骡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A.61B.62C.63D.645.对于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来说,可遗传的变异不能来源(多选题)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环境的影响生物变异部分练习题1.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 ()A.细胞分裂间期B.减数第一次分裂C.减数第二次分裂D.有丝分裂末期2.下列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A.单倍体小麦的体细胞 B.人体的精子C.白化玉米幼苗的体细胞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3.下面列举的几种可能诱发基因突变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A.射线的辐射作用B.嫁接C.病毒侵染 D.碱基类似物处理16.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亲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变异 D.生活条件改变4.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时,大量使用了贫铀炸弹,贫铀是从金属中提炼U235以后的副产品,其中含有U238,比重为钢的2.5倍,贫铀炸弹的最大穿甲深度可达900mm,杀伤力极大,残留物可长期起作用。
贫铀炸弹的放射性可使生物体发生变异,导致癌症和白血病,这是射线的作用,导致生物体产生变异的遗传学机理是能导致A.基因重组 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量变异5.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正常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A.甲与乙 B.乙与丙C.乙与丁 D.丙与丁6.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水稻(2n=24)的幼苗,由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卵细胞、胚乳核、子房壁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为A.12、36、24 B.24、72、48C.12、24、12 D.24、36、247.下列细胞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①人口腔上皮细胞②二倍体植物花粉粒细胞③初级性母细胞④极体⑤四倍体西瓜的配子细胞 ⑥水稻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的细胞 A .①②③⑥ B .①③⑤ C .①③⑤⑥ D .②③⑤ 8.某个婴儿不能消化乳类,经检查发现他的乳糖酶分子有一个氨基酸改换而导致乳糖酶失活,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 .缺乏吸收某种氨基酸的能力B .不能摄取足够的乳糖酶C .乳糖酶基因有一碱基改换了D .乳糖酶基因有一个碱基缺失了 9.一个染色体组应是A .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B .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C .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D .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10A. B. C. D. 11.科学家将一段控制某药物蛋白合成的基因转移到白色来亨鸡胚胎细胞的DNA 中,发育后的雌鸡就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在每一只鸡蛋的蛋清中都含有大量的药物蛋白;而且这些鸡蛋孵出的鸡,仍能产出含该药物蛋白的鸡蛋。
据此分析:(多选题) A .这些鸡是转基因工程的产物 B .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C .该过程运用了胚胎移植技术 D .该种变异属于定向变异 12.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多选题) A .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B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C .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D .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13.右图示基因A 与基因a l 、a 2、a 3之间的关系,该图能表明的是: (多选题) A.其因突变是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D.这些基因的转化遵循自由组合规律14.对下列生物学技术和成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无籽番茄的获得是利用了多倍体育种的原理B. 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了单倍体育种的原理C. 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D.“多利羊”的获得利用杂交育种的原理 15.上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
有关此图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多选题) 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是极体 B.该细胞中1与3,2与4为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1与3为一组,2与4为一组D.如果1、3是Y 染色体,那么2、4为X 染色体 16.下列与多倍体形成无关的是(多选题)A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 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C 个别染色体增加D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17.水稻的每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现有三枚没有注明的单倍体水稻、二倍体水稻图中所示为用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养出④⑤⑥四个品种的过程。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生产上用①和②通过I和II过程培育出⑤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由③培育出④通常是用___________。
通过III和V培育出⑤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与通过I和II过程培育出⑤的育种方法比较,其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
如果在⑥的柱头上授以⑤的花粉,则会获得_______(有或无)籽果实,果皮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18.右图为果蝇的原始生殖细胞示意图。
图中1、1',......,4、4’表示染色体;B、b,V、v,W、w分别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试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原始生殖细胞是细胞。
(2)图中的属常染色体,而属性染色体。
(3)此原始生殖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它们分别是(4)该细胞中有个DNA分子。
(5)该果蝇基因型可写成。
(6)经减数分裂它可产生种基因组成类型的配子。
19.将甲、乙、丙、丁4种二倍体植物进行杂交,产生的杂交后代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可以配对,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配对情况如下表。
请写出每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依次用A、B、(1)甲(2)乙(3)丙(4)丁20.右图为一种二倍体高等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
请回答:(1)该细胞所处分裂期为 ,它的名称为或(2)该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最多时为条,染色单体最多时为条,DNA分子最多时为个。
(3)该生物单倍体细胞中染色体为条。
21.假设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
现有纯合的抗病高秆水稻和感病矮秆水稻,可采取以下步骤:(1)将纯合的抗病高秆水稻和感病矮秆水稻杂交,得到杂交种子。
播种这种子,长出的植株可产生基因型为的花粉。
(2)采用的方法得到单倍体幼苗。
(3)用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
(4)从中选择表现抗病的矮秆植株,其基因型应是22.无籽西瓜的培育方法是:先以二倍体西瓜幼苗(A)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四倍体西瓜植株(♀)(B),用二倍体西瓜(♂)(C)授粉,产生种子(D)。
将该种子种下,长成的植株(E)开花后用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刺激,可获得无籽西瓜(F)。
请回答:(1)上述培养无籽西瓜的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D的胚细胞中含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