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制造工艺导论-第四章

合集下载

航空工程师中的航空制造工艺

航空工程师中的航空制造工艺

航空工程师中的航空制造工艺航空工程师是一个专业领域,其职责是设计、开发和维护飞机和航空器。

然而,作为一名航空工程师,除了熟悉飞机的设计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外,对航空制造工艺的了解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航空工程师在航空制造工艺中的角色和职责。

一、导言航空制造工艺是指将飞机的设计图纸和规格转化为实际的航空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航空工程师需要协助制造团队,确保飞机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造。

航空工程师在整个制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材料选择和评估在航空制造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飞机的性能和安全至关重要。

航空工程师需要对各种材料,如金属,复合材料等有深入了解。

并根据设计要求,评估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选用的材料能够满足空中飞行的要求。

三、工艺规划和验证在制造飞机的过程中,航空工程师需要进行工艺规划和验证。

他们需要确保制造过程是可行的,并能够满足质量控制和生产效率的要求。

在规划阶段,航空工程师需要考虑生产工艺,设备和工具的选择,以及合适的工艺流程。

在验证阶段,他们需要测试和验证制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质量控制和检验质量控制和检验是航空制造工艺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航空工程师需要确保制造过程中质量的稳定和一致性。

他们需要制定和执行质量控制计划,确保生产出的飞机符合设计要求和认证标准。

同时,航空工程师还需要参与飞机的各项检验工作,包括材料测试、结构测试和功能测试等。

五、工艺改进和优化航空工程师在航空制造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寻找改进和优化的机会。

他们需要分析制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于实践。

通过优化工艺,航空工程师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制造成本,并改进飞机的性能和质量。

六、结论航空工程师在航空制造工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在飞机的设计、开发和维护过程中与制造团队紧密合作,确保飞机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制造。

航空工程师需要具备深厚的材料知识、工艺规划和验证能力,以及质量控制和改进的技能。

(完整版)飞机制造工艺基础3

(完整版)飞机制造工艺基础3
构。
一.整体壁板毛坯 主要为铝合金,另有钛合金、镁合金。整体壁板毛坯的主要制造方法: 热摸锻、挤压、自由锻板坯、热轧平板毛坯和特种铸造。
1.大吨位液压机和锻模生产壁板毛坯 优点:生产率高、锻件纤维组织连续,晶粒致密,强度高,可制造复杂 形状筋肋和对接接头。
热模锻毛坯接近于成品尺寸,厚度和桁 条间距误差小于0.6mm,锻造斜度小锻需要吨位极大的机床,铝合金壁 板每平方米投影面积约需3万吨压力, 精锻时要5~6万吨。且锻模制造困难、 周期长、劳动量大。如某飞机整体壁板 的锻模重量达50~60吨。 这些问题限制了热模锻方法的广泛应用。
Most authors used in their experimental study on incremental forming regular 3 axis milling machine. Figure 7 presents the incremental forming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remental forming process are pointed out:
- the sheet is formed according to a given locus - the deformation of the sheet is point-by-point - the deformation of every step is small.
Figure 8 The control system of Dieless NC Forming machine.
Figure 9 Equipment for Dieless NC Forming process
The blank sheet is attached to a blank holder. The blank holder moves in vertical direction according to descending of Ztool and along X- and Y-planes.

飞机制造工艺流程概览

飞机制造工艺流程概览

飞机制造工艺流程概览航空工业作为现代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飞机制造工艺密不可分。

飞机制造工艺流程是指将设计好的飞机型号逐步转化为产品的一系列步骤。

本文将从飞机设计、结构制造、系统组装和测试验收等方面,对飞机制造工艺流程进行概述。

一、飞机设计飞机设计是整个制造过程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阶段,飞机的外形、气动、结构、系统等参数都要进行全面考虑。

首先是进行总体设计,确定飞机的类型、用途、性能指标等,然后进行气动设计,确定飞机的主翼、尾翼、机身等外形参数。

接下来是结构设计,包括主翼、尾翼、机身等部位的强度、刚度、耐久性等设计。

最后是系统设计,包括发动机、供电、航电、防冰等系统的设计。

设计好的飞机参数将成为后续制造工艺的基础。

二、结构制造结构制造是将设计好的飞机外形和结构参数转化为实际的零部件和组件的过程。

这个阶段有许多不同的工艺,如下面所述:1. 主翼制造:主翼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由铝合金和复合材料制成。

首先是用金属材料进行钣金加工,包括剪切、冲孔、折弯等步骤。

然后是铆接工艺,将各个结构件进行连接。

最后是复合材料的制造和成型,将复合材料纤维与树脂进行混合,再经过模具成型。

2. 机身制造:机身是飞机的主体部分,起承载和保护作用。

机身的制造采用类似的工艺,如钣金加工、铆接和焊接等,但由于机身尺寸较大,需要更复杂的工艺和设备。

3. 尾翼制造:尾翼的制造过程与主翼类似,同样包括钣金加工、铆接和复合材料制造等步骤。

但由于尾翼的形状和尺寸不同,会有一些独特的工艺要求。

4. 其他零部件制造:除了主翼、机身和尾翼,飞机还包括许多其他的零部件,如起落架、舵面、进气口等。

这些零部件的制造也需要各自的特定工艺,包括锻造、铸造、注塑成型等。

三、系统组装在结构制造完成之后,飞机的各个系统将会被组装到结构上。

这个过程需要精确的操作和配合,确保各个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1. 发动机组装:飞机的发动机是提供动力的关键部件。

发动机的组装包括各种部件的安装,并进行针对性的调试和测试。

飞机设计导论(第四章)PPT课件

飞机设计导论(第四章)PPT课件

27.09.2020
隐身技术
第3页
4.1.1 Fighters
Fig. 4.1 shows a plot of combat wing loading against thrust/weight ratio, which is a good indication of the maneuverability of combat a/c.
27.09.2020
隐身技术
第4页
4.1.1 Fighters
Short range, high performance interceptor carries the minimum of equipment and maximum speed is always important. However, the rate of climb and maneuverability may be even more important. Due to the fighter’s short range it cannot take off until a target is definitely located, then rapidly climb to interception.
Only 1 crew can be carried and acquisition and life cycle costs are reasonably low. Relative simplicity of its equipment, reliability should be high. F-16 is in this category.
The innovation led to the powerful Sea harrier interceptor a/c flown from small aircraft carriers.

航空制造工艺规范手册

航空制造工艺规范手册

航空制造工艺规范手册第1章总论 (4)1.1 航空制造概述 (4)1.1.1 定义 (4)1.1.2 发展历程 (4)1.1.3 特点 (5)1.1.4 发展趋势 (5)1.2 工艺规范体系 (5)1.2.1 工艺规程 (5)1.2.2 工艺标准 (5)1.2.3 工艺指导书 (5)1.2.4 工艺细则 (6)1.2.5 工艺管理制度 (6)第2章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6)2.1 金属材料的选择 (6)2.2 铸造工艺 (6)2.3 锻造工艺 (6)2.4 焊接工艺 (7)第3章非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7)3.1 非金属材料的选择 (7)3.1.1 塑料材料: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醚醚酮(PEEK)等; (7)3.1.2 陶瓷材料:氧化铝(Al2O3)、碳化硅(SiC)、氮化硅(Si3N4)等; (7)3.1.3 复合材料: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等。

(7)3.2 塑料成型工艺 (7)3.2.1 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是将熔融的塑料材料注入金属模具中,经过冷却、固化后获得所需形状的塑料制品。

该方法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具有高效、精度高等优点。

(7)3.2.2 压缩成型:压缩成型是将预热的塑料粉末或颗粒放入金属模具中,在加热和压力作用下,使塑料材料充满模具型腔,经过冷却、固化后获得所需形状的塑料制品。

该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的产品。

(7)3.2.3 吹塑成型:吹塑成型是将熔融的塑料材料吹入模具中,利用空气压力使塑料材料贴合模具内壁,经过冷却、固化后获得所需形状的塑料制品。

该方法适用于生产中空或薄壁塑料制品。

(7)3.2.4 挤出成型:挤出成型是将熔融的塑料材料通过挤出机连续挤出,经过成型模具获得所需截面形状的连续制品。

该方法适用于生产线材、管材、板材等。

(7)3.3 陶瓷成型工艺 (8)3.3.1 湿法成型:湿法成型是将陶瓷粉料与有机粘结剂混合,经过混炼、成型、干燥、烧结等过程获得陶瓷制品。

《智能制造导论》第四章智能制造核心技术

《智能制造导论》第四章智能制造核心技术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智能制造过程中涉及大量数据采集、传输和使用, 需要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
3
人才短缺
智能制造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 才,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智能制造技术为航空航天行业带来了更高的制造精度 和更短的研发周期,推动了行业的创新发展。
详细描述
航空航天行业对产品的质量和精度要求极高,智能制 造技术的应用使得这一要求得以更好地实现。通过引 入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激光切割和焊接设备等,航空 航天产品的制造精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同时,智能化 的生产管理系统和仿真技术也使得产品的研发周期大 大缩短,加速了新产品的上市速度。此外,智能制造 技术还为航空航天行业提供了更高效的生产方式,降 低了生产成本。
详细描述
智能制造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生产线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通过引入机器人、自动化设备和智能 化管理系统,汽车生产过程中的焊接、涂装、装配等环节实现了高效、精准的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此外,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还使得汽车行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快速响应市场变
化。
智能制造在航空航天行业的应用
01
02
03
数据采集与存储
利用传感器、RFID等技术 采集设备运行数据,通过 分布式存储等技术进行数 据存储。
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 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 信息。
数据可视化技术
将处理后的数据以图形、 图表等形式展示,便于理 解和决策。
工业人工智能技术
机器学习
智能制造导论-第四章 智能制 造核心技术
• 智能制造概述 • 智能制造核心技术 • 智能制造实践案例

南航 飞行器制造工艺 知识点

南航 飞行器制造工艺 知识点

飞行器制造工艺完整知识点解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011110301第一章1.飞机结构组成。

机体(包括机翼、机身、及尾翼等部件)、飞机操纵系统、飞机动力装置、机载设备等。

2.机翼的作用和组成;作用:机翼是产生升力和滚转操纵力矩的主要部件,也是现代飞机存储燃油的地方。

机翼作为飞机的主要气动面,是主要的承受气动载荷部件,其结构高度低,承载大。

通常在机翼上有用于横向操纵的副翼、扰流板,机翼的前缘和后缘还有各种形式的襟翼,用于增加升力或改变机翼的升力分布。

组成:由蒙皮和骨架组成。

机翼结构属薄壁型结构形式,构造上主要由蒙皮和骨架结构组成;蒙皮和骨架结构的功用;蒙皮功用:直接功用是保持机翼外形和承载。

气动载荷直接作用在蒙皮上,蒙皮将作用在上面的局部气动力传给结构骨架。

在总体承载时,蒙皮和翼梁或翼墙的服板组合在一起,形成封闭的盒式薄壁结构承受翼面扭矩,与长桁一起,形成壁板,承受翼面弯矩引起的轴力。

骨架功用:骨架的功用:是形成和保持翼面外形,承受和传递外载荷骨架结构有哪些构件。

骨架结构中,纵向构件有:翼梁、长桁和墙(腹板),横向构建有翼肋(普通肋、加强肋)3.机身的作用和组成,机身是指飞机机体结构中除各机翼结构之外的机体结构部分。

主要用于装载和传力,同时将机翼、尾翼、发动机和起落架等部件连接在一起,此外,可以安置空勤组人员和旅客、装载燃油、武器、各种仪器设备和货物等。

前机身主要是由雷达罩、设备舱、座舱、进气道、油箱、前起落架舱等组成。

中机身一般由进气道、油箱、部分发动机舱、设备舱和武器舱组成。

后机身主要是用于支持尾翼、装载发动机及部分设备。

机身结构构造上的组成:蒙皮、纵向骨架、横向骨架。

内部骨架的种类和作用。

骨架的结构:纵向构件有翼梁,长桁和墙;横向构件有普通肋和加强肋。

桁梁式结构:桁架只承受拉压力,蒙皮起维型作用,小轻型飞机采用;桁条式结构:长桁与蒙皮组成壁板承受弯曲轴力,蒙皮承受剪力和扭矩引起的剪流;桁梁式结构:桁梁承受弯曲轴向力,蒙皮长桁承受小部分轴力,蒙皮承受剪力;梁式结构:大梁承受主要载荷,蒙皮只承受剪力;硬壳式结构:蒙皮承受结构总体弯曲、剪切和扭转载荷。

飞机的零件制造工艺

飞机的零件制造工艺

飞机的零件制造工艺飞机的零件制造工艺是指将设计好的零件图纸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和加工工艺,将原材料加工成具有设计要求的零件的过程。

随着飞机工艺的发展和进步,飞机零件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

飞机的零件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零件的设计与工艺规划:在零件的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零件的材料、结构、形状等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工艺规划和工艺流程。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确定最佳的加工方式和工艺参数,确保零件具有良好的质量和性能。

2. 材料的选择与准备:在零件制造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相应的材料准备工作。

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到零件的设计要求、质量要求和使用环境等因素,以确保零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用性。

3. 加工工艺的选择与优化:根据零件的形状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

飞机零件加工的常见方法包括铣削、车削、钻削、锻造、拉伸等。

同时,还需要优化加工工艺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以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4. 检验与调整:在零件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不同的检验控制来确保零件的质量。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力学性能测试等。

如果发现零件不合格,需要及时调整加工工艺和参数,进行二次加工或修正,以确保零件满足设计要求。

5. 表面处理与防腐蚀:在零件制造完成后,需要对零件进行表面处理和防腐蚀措施,以提高零件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喷涂、阳极氧化、电镀等,防腐蚀措施包括防锈涂层、防腐蚀涂层等。

6. 组装与测试:对于复杂的飞机零件,需要进行组装和测试。

组装阶段需要根据零件图纸进行精确的组装,确保各个部件的焊接、螺栓连接等都符合要求。

测试阶段需要进行功能测试、负载测试、密封测试等,以确保组装的飞机零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工作。

总之,飞机的零件制造工艺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要求制造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

通过不断的工艺改进和创新,可以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质量,提高飞机整体性能和安全性。

航空制造工艺

航空制造工艺

航空制造工艺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装配 1993 941页航空制造工程手册:特种加工 1993 733航空制造工程手册特种铸造 1994 1083航空制造工程手册焊接 1996 997航空制造工程手册机载设备精密加工 1996 791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齿轮工艺 1995 815 (论坛已有上传) 航空制造工程手册工艺检测 1993 797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模线样板 1993 371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金属结构件胶接 1995 418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非金属结构件工艺 1996 467航空制造工程手册发动机装配与试车 1996 697页航空制造工程手册计算机辅助制造工程 1995 736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工艺装备 1994 1061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金属材料切削加工 1994 724航空制造工程手册弹性元件工艺 1994 445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通用基础 1993 1113航空制造工程手册热处理 1993 766航空制造工程手册表面处理 1993 669航空制造工程手册光学元件工艺 1993 560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钣金工艺 1992 737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结构工艺性指南 1998 879航空制造工程手册发动机叶片工艺 1998 603航空制造工程手册发动机机械加工 1997 1220航空制造工程手册:飞机机械加工 1995 709航空制造工程手册:电子设备装配 1995 554航空制造工程手册:机载设备环境试验 1995 531航空制造工程手册救生装备工艺 1995 843航空制造工程手册电机电器工艺 1994 608航空制造工程手册燃油泵与调节器装配试验 1997 239 工艺设计——如何确保操作可靠(美)N.P.里波曼波音公司电子工艺标准手册航天工业部第五研究所院。

飞行器制造工艺

飞行器制造工艺

飞行器制造工艺飞行器制造工艺是指制造各类飞行器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要点。

飞行器制造工艺通常包括设计方案确定、结构制造和装配、试飞测试等多个阶段。

首先,在飞行器制造之前需要进行设计方案确定。

设计方案是基于飞行器的功能需求和性能要求,综合考虑结构强度、重量、稳定性等因素,确定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确定包括整机布局设计、系统集成设计、材料选用等内容。

接下来是结构制造和装配阶段。

结构制造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的切削、冲压、焊接等工艺,以及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成型。

在这个阶段中,需要依据设计方案制作飞行器的主要结构件,如机身、机翼、尾翼等。

然后,将各个部件进行装配,包括安装发动机、液压系统、电气系统等。

结构制造和装配需要高度的精确度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制造出的飞行器具有良好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完成结构制造和装配后,还需要进行试飞测试。

试飞测试是为了验证飞行器的设计和制造是否符合要求,并检测飞行器在实际飞行中的性能和适航性。

试飞测试包括地面试验和空中试飞两个阶段。

地面试验主要包括飞行器各个系统的功能测试和负载试验等,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空中试飞是在专门的试飞场进行的,通过不同的飞行测试项目,评估飞行器的飞行性能,如稳定性、机动性、爬升性能等。

最后,在试飞测试通过后,飞行器制造工艺还包括交付和售后服务。

飞行器制造公司会将制造完成的飞行器交付给用户,并提供售后服务,包括维修、保养、升级等。

飞行器制造工艺需要高度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材料科学、结构设计、制造工程、机械加工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飞行器制造工艺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以满足人们对飞行器性能和功能的不断提高的需求。

继续完善上文所述飞行器制造工艺的相关内容,从制造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工艺技术、质量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

一、材料选择飞行器的材料选择非常重要,直接影响飞行器的性能、重量和安全性。

一般来说,飞行器使用的材料需要具备良好的机械性能、抗腐蚀性、导热性、导电性、蠕变性等。

飞行器制造工艺学

飞行器制造工艺学

飞行器制造工艺学1. 飞行器制造工艺学简介飞行器制造工艺学是指在现代飞行器制造中所需要的工艺技术,涉及到材料、制造设备、工艺规程、检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飞行器制造工艺学与航空航天工程、材料科学等学科密切相关,是现代航空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

2. 飞行器材料飞行器制造所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高温材料三种。

其中金属材料为传统材料,受到了广泛应用;复合材料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被认为是未来飞行器材料的一大趋势;高温材料则主要用于发动机、空气动力学研究等领域。

3. 飞行器制造设备飞行器制造所需的设备包括铣床、钻床、数控机床、喷涂设备、热处理设备等,这些设备的研发和应用直接关系到飞行器零部件制造的精度、效率和质量。

4. 飞行器制造工艺规程飞行器制造的工艺规程包括了所有制造过程中的操作指南,如铣削、钻孔、钳工、焊接等,这些规程旨在保证零部件制造的规格精度和工作安全。

5. 飞行器零部件的检验方法为了保证飞行器整体的性能和质量,对每个零部件都需要进行检验,主要方法有物理检验、力学检验、热学检验、尺寸检验等多种方法,同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部件特点,使用相应的检验方法。

6. 飞行器制造的环境因素飞行器制造需要在严格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如洁净度、温度、湿度等需要进行标准化的控制,以确保制造过程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从而保证零部件制造的质量。

7. 飞行器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近年来,自动化技术在飞行器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数控机床、自动化焊接系统、自动化检验系统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制造效率,还可以减少制造误差,确保零部件的精度和可靠性。

8. 结语综上所述,飞行器制造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飞行器材料、制造设备、工艺规程、检验方法等方面。

飞行器制造的精度和质量对于航空飞行安全来说至关重要,国家对于该领域在技术和政策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推动。

《飞行器制造复习》PPT课件

《飞行器制造复习》PPT课件
第一章
机翼的作用? 升力、存储燃由、收放起落架
机翼的结构?
第二章
互换性和协调性的定义?互换性的分类?
一般可分为:使用互换、生产互换和厂际互换.
互换性: 相互配合的飞机结构单元〔部件、组件或零件)在 分别制造后进行装配或安装时,除设计规定的调整外,不需选 配和补充加工〔如切割、锉铣、钻铰、敲修等),即能满足所 有几何尺寸、形位参数和物理功能上的要求.
3 作为其它定位方法 的辅助定位
1 有配合关系的、 尺寸或形状相一致的 零件之间的装配
2 与其它定位方法 混合使用
1 单曲度,平滑双曲度 壁板中蒙皮、长桁、框的 装配
2 内部加强件的定位 3 平面组合件非外形零 件的定位 4 组合件与组合件之间 的定位
应用广泛的定位方法, 能保证各类结构件的 装配准确度要求
分散装配原则和集中装配原则 ?
部件装配中的装配基准主要有哪两种?其装配 误差由那些因素构成?来自铆接的分类,锤铆的分类?
干涉铆接连接的特点、作用?
飞机复合材料的优点? 数字化预装配的定义? 装配中常用的定位方法有哪些?它们的特 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类别
划线定位法 基准件定位法 装配孔定位法 装配型架定位法
方法
1 用通用量具和划 线工具划线
2 用专用样板划线 3 用明胶模线晒相 的方法
特点
1 简便易行 2 装配准确度低 3 工作效率低 4 节省工装费用
以产品结构件上的某 些点、线、面确定待 装件的位置
1 简便易行、节省工 装、装配开畅、协调性 好
2 基准件必须具有较 好的刚性和位置准确度
在相互连接的零件 (组合件)上,按一 定的协调路线分别制 出孔,装配时零件以 对应的孔定位来确定 零件(组合件)的相 互位置 利用型架定位确定结 构件的装配位置或加 工位置(如精加工台)

91073-飞机制造工艺-第四章1(网)

91073-飞机制造工艺-第四章1(网)
部件之间相对位置的准确度
表示机翼尾翼与机身位置的参数 图3-8 机身各段之间位置的准确度:同轴度 操纵面相对于固定翼面位置的准确度 图3-9 部件之间对接接合准确度 图3-10
部件内部各零件和组合件的准确度
提高装配准确度的补偿方法
工艺补偿
装配时相互修配 图3-12 无互换性 装配后精加工 图3-13 图3-15 有互换性
第四章 飞机装配过程
第一节 飞机装配的基本问题
一、飞机结构的分解
飞机的基本组成
装配过程:零件
组合件、板件
段件、部件 飞机
设计分离面:结构和使用需要,可卸连接
工艺分离面
生产需要,不可卸连接
划分工艺分离面的作用
缩短装配周期 减少装配型架数量 改善装配工作的开敞性,提高装 配质量
进一步划分为板件的意义:
设计补偿
垫片补偿 连接补偿件 图33-17 在使用过程中可调
三、装配基准
以骨架外形为基准 图3-19 误差积累过程:由内向外
部件外形误差组成: 骨架零件制造的外形误差 骨架的装配误差 蒙皮的厚度误差 蒙皮和骨架由于贴合不紧而产生的误差 装配连接的变形误差
(1)提高装配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 (2)有利于提高连接质量
二、装配准确度
飞机装配准确度对飞机性能的影响
飞机外形准确度影响飞机的空气动力性能 操纵系统的准确度影响飞机的各种操纵性能 装配变形影响飞机的结构强度和疲劳寿命 飞机的装配准确度直接影响产品的互换性
飞机装配准确度要求
飞机气动外形的准确度
外形准确度 图3-5 外形表面平滑度 图3-7
以蒙皮外形为基准
误差积累过程:由外向内 图3-20 部件外形误差的组成:
装配型架卡板的外形误差 蒙皮(壁板)和卡板外形之间由于贴合不

飞行器制造工艺绪论

飞行器制造工艺绪论

飞行器制造工艺绪论摘要飞行器制造工艺是指针对飞行器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工艺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关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飞行器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并对相关的工艺方法和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探讨了飞行器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

1. 引言飞行器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广泛应用于军事、民航和航天领域。

飞行器的制造过程涉及多种技术和工艺方法,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制造工艺和装配方法等。

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制造工艺的要求非常高,因此研究和应用先进的制造工艺技术对于提高飞行器的性能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2. 飞行器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飞行器制造工艺是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工艺方法和技术,以及相关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的应用。

飞行器制造工艺的核心是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产品,包括结构部件的制造、装配和测试等环节。

制造工艺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制造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并最终实现飞行器的安全飞行。

3. 飞行器制造工艺方法和技术飞行器制造工艺涉及多种方法和技术,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方法和技术:3.1 CAD/CAM技术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是现代飞行器制造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使用CAD软件进行飞行器的三维建模和设计,可以提高设计的精度和效率。

CAM技术则将CAD模型转化为实际的工艺路径,通过机械设备进行加工和制造。

3.2 数控加工技术数控加工是一种通过预先编制程序来控制机床进行加工的技术。

在飞行器制造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各种结构部件进行精密加工,数控加工技术能够提供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方案,保证部件的质量和一致性。

3.3 焊接技术飞行器的结构部件常常需要进行焊接,以保证结构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现代飞行器制造工艺中,常采用先进的焊接技术,如TIG焊、MIG焊和激光焊等。

这些焊接技术具有焊缝质量高、热影响区小、操作灵活等优点。

3.4 粘接技术粘接技术是指利用胶黏剂将结构部件粘接在一起的工艺方法。

飞机工艺学

飞机工艺学

【飞机制造过程】:工艺准备、毛坯的制备、零件加工、飞机装配和总装、试验和试飞【飞机产品特点】:1、零件数量大、品种多2、选用的材料多3、外形复杂、精度要求高4、外形尺寸大,刚度小5、结构不断改进、产量变化范围大【飞机制造工艺的特点】:1、必须采用特殊的保证互换协调的方法2、生产准备量大、生产准备周期长3、装配工作量大,装配周期长4、生产方法要有较大机动性5、协作生产6、要不断引进各种新材料、新工艺【互换性】:独立制造的零件(组合件、部件)装配时不需要补充加工就能满足使用要求【协调性】:两个或两个以上相装配的零件(组合件、部件),其装配部位几何形状和尺寸相符合的程度。

【互换性要求】:除几何尺寸和形状互换之外,还包括1、气动外形2、对接分离面3、强度互换4、重心互换【制造准确度】:产品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相符合的程度【协调准确度】:两个相互配合的零件(组合件、部件)相互配合部位尺寸相符合的程度重在提高协调准确度【飞机生产协调原则】联系系数k=2m\(n1+n2) m为尺寸传递种公共环节数n1、n2 各个零件尺寸传递中各自环节数1、独立制造原则,m=1,k最小(保证互换性,工作面大,尺寸精度要求高,适合刚度大的零件)2、相互联系原则,m=n1或m=n2,k趋于1(有一定公共环节,需各种工艺装备,成本高,准备周期长,但使用广泛)3、相互修配原则,k处于0与1 之间(协调准确度最高,仅一个非公共环节,工作分散性最差,不具有互换性)【硬铝合金LY12、超硬铝LC4】钣金零件制造的基本原理:体积不变。

屈服极限以上“收”--收缩变形,板料纤维缩短,厚度增加;“放”--拉伸变形,板料纤维伸长,厚度减少。

【铝合金、镁合金、合金钢、钛合金】【热处理】:退火是将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根据材料和工件尺寸采用不同的保温时间,然后进行缓慢冷却,目的是使金属内部组织达到或接近平衡状态,获得良好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为进一步淬火作组织准备。

飞行器制造工程导论综述

飞行器制造工程导论综述

《飞行器制造工程导论综述》关于飞机发展史及现代飞机制造技术【摘要】本论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是飞机发展史,第二是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

这两大部分是飞行器制造工程导论课程的两大重要的部分。

其中,在飞机发展史中,由于飞机发展的历史过程非常复杂,所以将其分为三个小部分主要陈述。

一是飞机研制的早期探索,二是飞机的诞生和早期发展,三是民用飞机的历史发展。

这样几乎囊括了飞机发展的最重要的几个部分,使得思路更加鲜明。

第二大部分现代飞机制造技术特点,主要包括飞机的一般研制过程和制造工艺的特殊要求,来阐述飞机制造与其他传统机械制造的异同。

一、飞机发展史(一)早期探索19世纪是飞机研制的探索时期。

该时期始于“航空之父”英国的乔治·凯利。

这期间英国航空发展取得的成果有几个引人注目的特点:一是凯利开创了航空学,特别是空气动力学的实验研究,并进行了滑翔机的设计和飞行实践;二是飞机设计实践使现代飞机的基本布局得以确立;三是出现了世界第一个航空学的学术团体,航空研究终于成为一门科学。

这些决定了英国在航空早期发展中的领导作用。

在英国之外,也可以看到很多航空先驱者的奋斗足迹,如布里斯、坦卜尔、贝诺、阿代尔、李林塔尔、莫扎伊斯基、佩尔策、查纽特、马克辛、兰利等人在飞机研制与滑翔机试验过程中,做了大量的探索工作,取得了不同的进展。

虽然他们当中没有人最终研制出成功的飞机,但他们的奠基性的贡献为飞机的成功发明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什么乔治·凯利被誉为航空之父呢?因为他是继达·芬奇之后第一位真正系统研究飞机的先驱者。

他使飞机研究走上了真正科学的道路。

由于他开创性的贡献,凯利收到后人的高度评价。

1846年,英国的汉森把他尊为“航空之父”。

目前所知的关于刚性飞机的飞行原理,可以说是由凯利首先宣布。

凯立的第一项航空研究是仿制和改进中国古老的玩具竹蜻蜓,时间大约是1796年。

他在25岁前后曾根据竹蜻蜓设计了一架直升机。

旋翼直杆两端各加四片羽毛制成,由弦和弓的伸张力带动其旋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定位的要求
(1)、保证定位符合图纸和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准确度要求; (2)、定位和固定要操作简单、可靠; (3)、定位用的工装简单,制造费用低。
定位方法种类
1、按工件(基准件)定位 2、用划线定位 3、接触照相法定位 4、用装配孔定位 5、用装配夹具(型架)定位
1、按工件(基准件)定位
按基准工件或先装工件的某些点、线、面来定位后装工件。 按工件定位
部件结构通过纵向或横向可分成几个大段—段件。如机翼 可沿翼弦方向分为机翼前缘段、后段;机身可沿机身纵向 分成前、后机身。 部件或段件可分为板件。板件是由部件或段件的一部分 蒙皮以及内部纵向、横向骨架元件(如长桁、翼肋或隔框的 一部分)所组成,有时还包括安装在其上的导管、电缆及设 备。如机翼中段的上下板件(壁板),机身的上下左右板件。 段件或板件进一步分为组合件。如翼肋、梁、框等。 零件为不需要做装配的基本单位。
设计人员
(1)、综合考虑构造、使用、生产工艺(装配); (2)、从成批生产的需求划分; (3)、应充分考虑工厂的加工能力。 (1)、工艺性审查;
工艺人员
(2)、取决于综合的技术经济分析结果。即工艺分离面划分的原则 (装配原则)
3、工艺分离面划分的原则(装配原则)
分散装配原则:
一个部件的装配工作在较多的工作地点和工艺装备 上进行。 (1)、增加平行工作地、装配分散进行、扩大工作面、 (2)、结构开敞可达性好,改善劳动条件 (3)、有利于机械化和自动化,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 部件装配周期,提高装配质量。 成批生产阶段
装配钳工少 量夹具
机床设备
毛坯
零件
产品
按图纸保证尺寸和公差,产品的准确度主要取决于零件的制造准确度。
飞机制造中
零件特点
大多数零件形状复杂、刚性小的钣金件,制造、装配 中易产生变形。
制造、装配方法
零件的制造,都必须用体现零件尺寸和形状的专用工艺装备(模具、 夹具)来制造,以保证其尺寸和形状的准确度。
飞机制造过程:毛坯制造、零件加工、装配安装、试验。
毛坯制造
零件加工
装配安装
试验
锻 压 车 间
铸 造 车 间
机 加 车 间
钣 金 车 间
部 装 车 间
总 装 车 间
试 飞 站
几个概念的区分
结构
能承受和传递载荷的系统——即受力构件,承受指定 的外载,满足一定的强度、刚度、寿命、可靠性等要求。
部件结构
结构上和工艺上完整的装配单元。如机翼、尾翼、 机身、发动机短舱、起落架、动力装置等大结构。
分离面
飞机由于设计和工艺的要求,结构能进行分解,在两装配 单元之间的对合面。飞机的分解是在分离面处分开。
设计分离面
根据飞机结构的使用功能、维护修理、运输方便等 方面的需要,设计人员将整架飞机在结构上划分为许多部 件、段件和组件,所形成的分离面。
如:按使用功能,机身、机翼、襟翼、副翼、垂直尾翼(垂直安定面)、方 向舵、水平尾翼(水平安定面)、升降舵、座舱盖、前起落架、主起落架、 发动机舱、各种舱门等; 按维护修理的需要,前、后机身、各种口盖等。
第四章 飞机装配工艺

4.1 飞机装配的基本问题 4.2 装配连接技术


4.3 保证互换与协调的方法
4.4 飞机总装及机场工作
4.1飞机装配的基本问题



4.1.1 4.1.2 4.1.3 4.1.4 4.1.5
飞机结构的分解 装配准确度 装配基准 装配定位 装配工艺过程设计
4.1 飞机结构的分解
2、部件内部组合件和零件的位置准确度
3、部件间相对位置的准确度
(1)、机翼、尾翼(水平)相对于机身位置的准确度(2)、各操纵面相 对于固定翼面位置的准确度 (3)、机身各段间相对位置的准确度
二、制造准确度和协调准确度的基本概念
制造准确度
产品的实际尺寸与图纸上所规定的名义尺寸相符合 的程度。符合的程度越高,制造准确度越高,即制 造误差越小。 两个飞机零件、组合件或部件之间相配合部位的实际 几何形状和尺寸相符合的程度。符合的程度越高,协 调准确度越高,即协调误差越小。
适用范围
内部骨架的零、组件装配,平板件,单曲度以及双曲 度(曲度变化不大)外形板件。
替换
同一种工件之间的一致性。安装时,需切削、钻孔、铰孔、加垫、敲 修等补充加工。
互换与协调的关系 互换——同一种工件之间的一致性,控制制造误差。 协调——相配合工件之间的一致性,相互修配或控制制造误差。 互换一定协调,协调并不一定互换。
4.1.3、提高装配准确度的补偿方法
补偿方法
零件、组合件或部件的某些尺寸在装配时可进行加工或调 整,可以部分抵消零件制造和装配的误差,最后能够达到 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准确度要求。 (1)、飞机产品特点所决定的; (2)、有利于技术经济效果; (3)、消除制造、装配过程中的各种误差积累。 1、修配—工艺补偿 2、装配后精加工—工艺补偿 3、间隙补偿—设计补偿; 4、加垫补偿—设计补偿; 5、可调补偿件—设计补偿; 6、搭接补偿—设计补偿。
产品的装配,必须用体现产品尺寸和形状的专用工艺装备(装配型架、 夹具)进行装配,而且还需分解在不同工作场地、不同工艺装备上进行装 配,以保证其尺寸和形状的准确度。
专用工装 专用工装
毛坯
零件
产品
飞机结构的分解
பைடு நூலகம்
板件 毛坯 零件 组合件 段件
部件
试飞
飞机
4.1.1 设计分离面和工艺分离面
1、设计分离面(使用分离面)
协调准确度
1、飞机装配过程中(成批生产、分散装配)的协调内容:
(1)、工件与工件之间的协调 (2)、工件与装配型架(夹具)之间的协调
1、飞机装配过程中的协调内容
成批生产、分散装配:
(1)、工件与工件之间的协调
(2)、工件与装配型架(夹具)之间的协调
2、互换与协调
互换 同一种工件之间的一致性。安装时,不需切削、钻孔、铰孔、加垫、 敲修等补充加工。
特点
1.适用刚性较好的工件; 2.定位准确度要求不高的工件; 3.辅助的定位方法. 如:以骨架为基准的装配
2、用划线定位
划线定位 根据飞机图纸用通用量具划线定位。
特点
1.适用刚性较好的工件; 2.定位准确度要求不高的工件; 3.通用性大,辅助的定位方法; 4.生产效率低,取决于操纵者技术水平.
特点
1、设计基准
基准 确定结构之间相对位置的一些点、线、面。
设计基准
产品设计需要建立的基准。如:飞机水平基准线、对称轴线、翼 弦平面、弦线、梁轴线、长桁轴线、框轴线、肋轴线等。
设计基准的特点
一般都不存在于结构表面上的点、线、面,在生产上 往往无法直接利用。
2、工艺基准
工艺基准 装配过程中需要建立的工艺基准。
段件
板件
组件
零件
飞机装配:将大量的飞机零件,按一定的组合和顺序(按图纸、技术条件),逐步装 成组合件、板件、段件和部件,最后将各部件对接成整架飞机的机体。
板件 毛坯 零件 组合件 段件
部件
试飞
飞机
为什么飞机制造中有如此复杂的装配过程呢?
一般机械制造中
零件特点
形状比较规则、刚性比较大的机加件, 制造、装配中不易产生变形。
5、可调补偿件—设计补偿
可调补偿 在结构上使两零件或构件的相对位置可以调节,以补偿协 调误差。
特点
(1)、减少了装配工作量; (2)、工件 结构复杂,重量稍有增加;(3)、具有互换性。
6、搭接补偿—设计补偿
搭接补偿 利用补偿角片,通过搭接长度的变化改变装配件的有关尺 寸,从而保证准确度要求。
特点
精加工端面: 定位 夹紧 检查加工余量 铣切余量 检验
4、加垫补偿—设计补偿
加垫补偿 在对合面处设计允许加垫片,以消除装配时积累的间隙误差。
特点 (1)、削弱了结构强度、增加了结构重量; (2)、一般需限 制垫片的厚度和数量; (3)、一般用于部件骨架与 蒙皮之间,以保证部件气 动力外形要求; (4)、增加了装配工作量; (5)、具有互换性。
工艺基准分类 (按功能分)
定位基准:用于确定结构件在设备或工艺装备上的相对位置。 装配基准:用于确定结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 测量基准:用于测量结构件间装配位置尺寸的起始位置。
二、以骨架为基准的装配
装配过程
装配成骨架
放上蒙皮
施加外力
连接
形成外 形
误差积累的特点
“由内向外”
外形误差包括
(1)、骨架零件制造的外形误差; (2)、骨架的装配误差; (3)、蒙皮的厚度误差; (4)、装配后产生的变形。
必要性
常用的补偿方法
工艺补偿
在装配时对留有余量(工艺上制定)的工件进行补充加工,改变某些尺寸,以 保证协调的方法。 包括: 修配、装配后精加工
设计补偿 在装配时利用结构补偿件(设计上给定)改变工件某些尺寸,以保证协调的方 法。 包括:间隙补偿、加垫补偿、可调补偿、搭接补偿。
1修配—工艺补偿
特点 (1)、两个相配合工件的修配; (2)、多为手工操作,反复试装和修合,工作量大; (3)、相互修配后不具有互换性; (4)、成批生产应尽量少用。
板件化的优点:
(1)、为提高装配工作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创造了条件。 自动压铆机——钻孔、划窝、送铆钉、铆接、铣平铆钉头(埋头铆钉) (2)、有利于提高连接质量(开敞性、机械代替手工); (3)、改善劳动条件、缩短装配周期。
工艺分离面如何合理划分?
决定工艺分离面划分的因素——结构设计 (1)、飞机结构上是否存在相应的分离面; (2)、划分出的装配单元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度、刚度、气 动方面的因素。
1、定位准确度较划线定位高; 2、省略了划线工序和工装定位; 需专用接触照相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