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石台历史
历史第一课知识点(图表) (1)
山顶洞人
距今约三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会人工取火
懂得爱美;死后要埋葬;
狩猎、采集、捕鱼、交换
按血缘结合起来的氏族
比北京人进步了很多
历史六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图表)
远古居民情况:
年代
地点
模样
工具制造用火ຫໍສະໝຸດ 观念生产情况
社会组织
影响
元谋人
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云南省
元谋县
会制造工具
知道用火
已知最早
北京人
距今七十万至二十万年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
打制石器和木棒
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狩猎、采集
群居生活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教案标题:七年级历史第一课教案-古代文明的起源教案目标:1. 了解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2. 掌握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和贡献;3.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2. 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和贡献。
教学难点:1. 如何生动有趣地介绍古代文明的起源;2. 如何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图片、视频或幻灯片展示古代文明的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与古代文明相关的视频或展示一些古代文明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古代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吗?它对人类有什么重要的贡献?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分析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介绍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和贡献;2. 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展示古代文明的代表性建筑、艺术品、科学技术等内容,让学生对古代文明有更直观的了解;3. 解释古代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讨论与互动(15分钟)1.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2. 每个小组派代表发言,展示他们的观点和想法;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扩展学生的思维。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问学生:根据所学内容,你认为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联系?2. 鼓励学生举例说明古代文明对我们生活的影响;3.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有机会参观一个古代文明的遗址,你最想去哪里?为什么?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介绍自己对古代文明起源的理解和对古代文明的兴趣;2. 鼓励学生使用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进行表达。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具吸引力和可操作性;3. 利用多媒体设备和互动讨论等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初中第一课历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第一课历史知识点总结一、文明的起源1. 人类起源和早期社会人类起源于非洲,后分布到亚欧大陆。
早期社会主要是狩猎、采集和渔业为生。
2. 农业的兴起和文明的形成农业的兴起使人类聚居,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
同时也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3. 古代文明古代文明主要有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黄河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等。
二、古代东方文明1. 埃及文明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建造了金字塔、神庙和宫殿,其宗教信仰为多神教。
2.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了楔形文字,建造了巴比伦、亚述两大王国。
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居民。
3. 印度文明印度人发明了梵文,建立了庞大的几个王国。
印度宗教分为印度教和佛教。
4. 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有许多杰出的成就,如六艺、文字、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
三、古代西方文明1. 希腊罗马文明希腊罗马文明是古代西方地中海地区的两大文明。
希腊以城邦制度、哲学和艺术闻名,罗马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2. 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印度文明的特点是印度教和佛教及维多利亚式的车辆。
四、中世纪欧洲1. 西方欧洲封建社会欧洲的封建社会是以君主封建制度为基础的,特点是世袭制、农奴制和领地制。
2. 艺术复兴运动意大利是艺术复兴运动的中心。
这次运动是终结西欧封建制度的开端,它标志着欧洲的从中世纪向近代的过渡。
五、近代世界的发展1. 近代世界的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指的是欧洲人发现新大陆和环球航行的历史时期。
2. 近代世界的资本主义变革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世界得到发展,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形式的生产方式。
3. 近代世界的民族独立运动近代以来,世界上各国的民族独立运动比较活跃。
六、世界近代史1. 世界两大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是近代史上最具毁灭性的战争。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进入了冷战时期。
3. 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多样性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不同风俗习惯、社会制度、语言文字、精神文化、宗教信仰等。
高中历史第一课教案
高中历史第一课教案
教案标题:探索古代文明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和影响
2. 掌握古代文明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
1. 古代文明的定义和特点
2. 古代文明的代表性事件和人物
3. 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古代文明的理解和抽象思维能力
2. 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的认识和兴趣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 或其他多媒体教学工具
2. 教科书和其他相关教学资料
3. 地图、图片等辅助教学素材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古代文明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20分钟):介绍古代文明的定义、特点和代表性事件和人物,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3. 活动(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4. 练习(1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检验。
5. 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代文明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对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初一历史第1课教案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课时)【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通过看图“对比一下,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和“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通过思考和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教学难点:所讲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本内容。
【课前预习及小组活动任务】一. 课前预习作业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约年。
2. 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古人类遗址是。
3.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年至年,他们在体质形态上还保留了的某些特征,但是手脚分工明显。
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是和。
4. 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5. 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年,在体质形态上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他们使用的工具仍是,但是已经掌握了和技术,能够用缝制衣服。
6.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7. 在社会生活组织上,北京人过着;山顶洞人过着。
8. 在我国远古时期,已经会使用火并会保留火种的是;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的是。
9. 我国远古居民拿火都用来做什么事情?火的使用对远古人类的发展有何作用?10. 你能说说有关氏族的情况吗?二. 小组活动任务1. 查找有关人类产生的古代神话。
2. 我国的远古居民是如何过完一天的?依据教材知识,请编一个小故事,故事的名字是“北京人的一天”和“山顶洞人的一天”。
【教学过程设计】课前预习作业检查(5-10分钟)按照布置分配好的小组对预习作业进行检查,通过小组竞赛加分的方式进行。
历史初中的第一课教案设计
历史初中的第一课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了解古代文明如埃及文明、中国文明等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明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文明如埃及文明、中国文明等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科书、图片资料、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人类文明的概念,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类
文明的发展》。
二、讲授(15分钟)
1. 人类文明的起源:通过讲述人类的早期生活方式和文化表现,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
起源;
2. 古代文明:介绍古代文明如埃及文明、中国文明等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3. 文明的传播和交流:讲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三、讨论(15分钟)
教师分组让学生展开讨论,探讨古代文明的兴起与衰落的原因,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练习(10分钟)
教师设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或活动,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人类文明的重要性和持续发展。
六、作业(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谈谈对人类文明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明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发展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素养。
第1课_七年级历史_上册第一课课件
(C)
4、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 B、印度 C、巴比伦 D、埃及 5、如果你到北京去旅游,除了登长城、看故宫、观颐和园等风景 外,你还以能参观()。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蓝田 人遗址 6、《韩非子》载:“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木取火,以化 腥臊。”懂得“钻燧取火”的我国远古人类相当于()。 A、山顶洞人 B、元谋人 C、蓝田人 D、北京人 7、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有一种古人类,已 经懂得人工取火,会制作装饰品,过着氏族社会生活。请你判断这 种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工具、生产生活
社会 组织
群居
使用石器,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 70-20万年 (最丰富, 举世文明)
保留了猿 打制石器、木棒 北京西南 的某些特 使用天然火 周口店 征,并向人缓 慢发展 周口店龙 骨山山顶 洞穴 与现代人 基本相似 打制石器 磨制,钻孔
(不普遍)
群居
山顶 洞人
1万8千年
氏族
人工取火
四、巩固练习
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呢?北京人 用火来做什么呢?火的使用有什么样的 意义呢?
煤的自燃
雷电生火
偶然碰撞生火
森林自燃生火
烧烤食物
照明、御寒
驱 赶 野 兽
火有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 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 程中的一大进步。
在遗址中,还发现了虎、豹、熊、鹿、野 猪等许多兽骨化石。在这样的环境中,北京人 怎样生存下去呢?
三 山 顶 洞 人
山顶洞人
现代人
比较山顶洞人和现代人,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的模样基本相同。
初中历史第一课教案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学习目标]了解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通过思考和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养成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和难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活习性。
二、[自主学习]三、[质疑问难]通过自学,你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不妨大胆提出来:四、[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小组代表发言:山顶洞人的生活习性与北京人相比,有哪些先进之处?(提示:从体质特征、制造工具的技术、取火方式、社会组织方面进行分析)五、[达标练习]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定的最早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C.山顶洞人 D.蓝田人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A.会不会制造工具 B.会不会使用工具C.会不会渔猎和采集 D.会不会用火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A.懂得钻孔技术 B.懂得人工取火C.会制作装饰品 D.开始使用天然火4.我们已发现的人类,请你按时间的先后排列()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洞人A.①③② B. ①②③C.③②①5.我国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最早使用火的是()A.元谋人B. 蓝田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6.在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黄河流域发掘的原始人类遗址()A.元谋人B.蓝田人C.北京人 D.山顶洞人7.下列各项不符合“北京人”生产和生活状况的是()A.群居生活 B.人工取火C.使用简单语言 D.制造使用简单工具8.“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了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阅读材料回答:(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2)材料所证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六、[小结]七、[课后要求]背诵并默写[自主学习]的表格。
初中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初中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学科:历史年级:初中一年级课题:文明起源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认识早期文明的基本特征。
2. 掌握早期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代表性的文明古国。
3.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教学重点:1. 了解文明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2. 了解早期文明古国的代表性文化。
教学难点:1. 理解早期文明的兴起和发展。
2. 对早期文明古国的文化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
教学策略: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设计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答:你认为什么是文明?文明和野蛮有什么区别?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早期文明的一些代表性遗迹,引入本课的主题。
二、讲授(30分钟)1. 辨析文明的概念:文明的定义、特征和发展阶段。
2. 介绍早期文明古国的代表性文化,如埃及文明、中华文明等。
3. 比较分析不同文明古国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科技成就等。
三、活动(10分钟)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文明古国的发展特点和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2. 小结:总结不同文明的联系和差异,对学生的认识进行巩固和升华。
四、作业(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早期文明的信息。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准备参与下节课的讨论和分享。
教学反思:本课程通过引入文明的定义和早期文明古国的代表文化,让学生对历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课堂的能力。
初中历史第一课
初中历史第一课
初中历史第一课通常是《远古时代:人类文明的起源》,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类的起源:介绍人类的进化历程,从直立人到智人的演化过程,以及他们在远古时代的生存方式。
2. 旧石器时代:讲述旧石器时代的特点,包括人类使用石器工具的情况,以及当时的生活状况。
3. 新石器时代:介绍新石器时代的特点,包括农业的兴起、定居生活的开始,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
4. 中国的远古文明:简要介绍中国的远古文明,包括发现遗址、出土文物等方面的内容。
5. 地球变化与人类文明:通过介绍地球的气候变化以及人类如何适应这些变化,讲述人类文明的发展。
通过这一课,学生可以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人类的起源、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组织的变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人教版七班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1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生活方式:群居生活进展水平:用天然火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进展水平:人工取火[授课过程]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导入新课:一、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
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二、北京人发现时间:1929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生存年代:20—70万年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生活状况:群居生活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进展水平:人工取火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
巩固练习:(见课件)作业:(见课件)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头部复原图和思考题: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
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分组讨论根据头部复原图得出的体貌特征。
多媒体展示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和阅读要求:北京人过怎样的生活?为什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象一下,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也可以按衣、食、住、行的顺序。
多媒体展示问题: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问:读第5页小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多媒体展示:我国远古人类主要遗址的分布图。
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读第5页最后一段,找出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
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山顶洞人的头部复原图和北京人的头部复原图,比较两种居民的差别。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课堂笔记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课堂笔记Today in our seventh grade history class, we started learning about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s of Mesopotamia. Mesopotamia, located in what is now modern-day Iraq, was one of the cradles of civilization in the ancient world. 今天在我们七年级的历史课上,我们开始学习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境内,是古代世界文明的摇篮之一。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of the Mesopotamian civilizations was the invention of writing. Sumerians, one of the earliest known civilizations in Mesopotamia, developed the first system of writing known as cuneiform.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最重要贡献之一是文字的发明。
苏美尔人是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文明之一,他们发展出了被称为楔形文字的第一个书写系统。
In addition to their advancements in writing, the Mesopotamians were also known for their advancements i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he city of Uruk, one of the earliest urban centers in Mesopotamia, was home to impressive ziggurats and walled neighborhoods. 除了在文字方面有所进步之外,美索不达米亚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方面也很有成就。
初一历史第一课知识总结
初一历史第一课知识总结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初一历史第一课的知识总结哈。
咱就像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走进了远古的时光隧道呢!你想想,那
时候的人们过着咋样的生活呀。
比如说原始人,他们得自己找吃的,摘果子、打猎啥的,多不容易啊,是不是像咱现在找工作一样难呀!哈哈!
咱先说这元谋人,那可是咱中国最早的人类之一啊!他们会制造工具,
会用火呢!你说神奇不神奇,火这玩意儿在当时可重要了,就跟咱现在离不开手机一样!
还有北京人,他们能保留火种啦,这技能多牛啊!他们一群人在一起生活,互相帮助,多团结啊!这不就跟咱们和好朋友在一起玩耍一样嘛。
山顶洞人那就更厉害啦,会钻孔技术,还爱美呢,会用装饰品打扮自己!哎呀呀,这生活还挺讲究呀!
咱再看看这历史的长河,这些早期人类的发展就像是一步步搭建起了人
类文明的基石呀!难道不是吗?这就好比盖房子,一砖一瓦慢慢地积累起来
的呀!他们的每一个进步,都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咱现在能过得这么好,可都得感谢他们呢!
这些初一历史第一课的知识真的超级有趣呀,能让我们了解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感受到先人们的智慧和努力。
这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冒险,让我们对过去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所以啊,大家一定要好好去了解这些知识呀,相信你们一定会被深深吸引的!。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课题:古代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形成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文明的概念和特征。
2.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3.掌握古代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关系。
4.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明意识。
教学重点:1.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2.古代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教学难点:1.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2.古代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图片、PPT、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约5分钟)1.播放一段关于古代文明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明的概念。
2.利用图片展示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特征。
二、新课讲解(约20分钟)1.通过图片和PPT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灿烂的文明之一。
2.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宇宙观、人文关怀、精神追求等。
3.提问学生,中华文明的起源对后来的发展有何影响?三、小组合作探究(约15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享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古代文明。
2.每组的学生共同探讨该古代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总结出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
四、整合讲解(约15分钟)1.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明是通过与周边文明的交流和影响而形成的。
2.展示丝绸之路的地图和相关图片,讲解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印度文明、阿拉伯文明等的交流与互动。
五、操练与拓展(约15分钟)1.利用综合题、解析题等形式与学生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扮演古代商人、使节等,模拟丝绸之路的交流情景。
六、课堂总结(约5分钟)1.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概括中华文明的起源和特点。
2.展示学生的作品和角色扮演片段,扩展学生对古代文明和中华文明的理解。
课后延伸:1.布置课后作业: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中华文明的短文。
2.推荐相关书籍和文献,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互动,对古代文明和中华文明有了初步了解。
初中初一历史第一册第1课新授课教案
(提问)(问题9)山顶洞人的生存年代和体貌特征?学生回答。
(板书)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
体质特征: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提问)(问题10)山顶洞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如何?
(板书)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
发展水平:人工取火
(讲述)“氏族”这一概念对初一学生是难以理解的,可抓准六个字给予通俗的解释:“血缘”(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成的群体)、“公有”(没有私有财产)、“平等”(共同劳动,共同享用食物)。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山顶洞人的骨针和装饰品”图画,并请学生朗读课文有关的小字部分。进而引导学生探究提问,(问题11):“山顶洞人会制造骨针,有了装饰品。这能够说明什么?”
(从而自然地引出结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可用兽皮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有了美的意识。)
(动脑筋,问题12)海蚶是生活在海里的。在山顶洞人人的洞穴中发现海蚶壳说明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看?(一万多年前北京的地貌同现在基本相同。因此,在山顶洞穴里发现海蚶壳,只能说明山顶洞人已经走得很远了。)
(导语)(指导学生阅读上课文第二部分,提思考题):(问题3)同学们,请读课文,找一找北京人发现的时间、地点、生存年代、体貌特征。(学生共同回答时间、地点、年代)(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比头部复原图,得出体貌特征。古猿和北京人头部的特点是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额。)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第一单元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第 1 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历史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对比古猿、北京人和现代人的头部有什么区别” 和“想象:北京人的一天是怎样生活的”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2.教学重点 / 难点北京人。
教学难点:教学内容距今久远,只有依据考古发掘成果进行科学推断并结合必要的、合理的想象,才能理解和掌握本课所讲内容。
3.教学用具多媒体工具4.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我小的时候,总喜欢缠着妈妈问:“我是从哪里来的?”你们小时候也问过这样的问题吗 ?你得到的答案是什么 ?那么人类最早的妈妈是从哪里来的呢?也就是人类是从哪里来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上溯历史,揭开中华文明的第一篇,走近我们的远古祖先,探究他们的生活。
二、讲授新课:21 世纪教育网播放视频:创设情境 1:播放“人类进化的演示图”。
人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经科学考察证明:人类是由类人猿经过漫长的劳动演变、进化而来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看我国境内有哪些重要的远古人类遗址?在这幅图中,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什么人?(一)、元谋人的生活。
师生共同学习元谋人生活情况。
可惜由于考古资料的有限,我们对元谋人的活动还所知不多。
能比较全面的反映我国远古人类生活的是北京人遗址。
(二)、北京人的生活。
师生共同了解北京人生活时间、地点、环境等。
师:北京人长什么样子呢?由于有了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使我们终于能够揭开北创设情境 2: 多媒体显示:北京人头盖骨、“北京人复原胸像”、“北京人采摘这些说明北京人的头部还保留着什么样的特征。
历史七年级第一课教案
历史七年级第一课教案《历史七年级第一课教案》同学们,咱们今天一起来走进历史的大门,探索七年级第一课的奇妙世界!你们知道吗?历史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藏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神奇的故事和秘密。
而咱们这第一课,就像是打开这个宝藏箱的第一把钥匙!想象一下,咱们穿越回到了远古时代,那时候的人们可没有像咱们现在这样的高楼大厦、汽车飞机。
他们过着简单而又充满挑战的生活。
比如说,他们要自己去寻找食物,可能是去打猎抓野兽,这是不是很像一场刺激的冒险?(同桌甲:“哇,那一定很危险!”)对呀,危险又刺激!他们还要想办法躲避自然灾害,像凶猛的洪水、可怕的地震。
再看看他们穿的衣服,可没有咱们现在这么漂亮时尚的款式,大多是用兽皮或者简单的布料做成的。
(同学乙:“那得多不舒服呀!”)是呀,肯定没有咱们现在舒服!那时候也没有学校,小朋友们可不能像咱们一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
他们要跟着大人学习生存的技能,比如怎么制作工具,怎么用火。
(大家纷纷感叹:“太不容易啦!”)说到这里,你们有没有觉得咱们现在的生活简直太幸福啦?咱们有温暖的家,有丰富的食物,还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
那咱们来想想,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历史呢?这就好比我们要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呀!历史能让我们明白人类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
(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说是不是?”大家齐声回答:“是!”)通过学习第一课,我们能了解到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知道他们是怎么慢慢地进步和改变的。
这就像是看一部超级长的电影,每一帧画面都充满了故事。
咱们再来看看第一课里讲的那些古老的文明,它们就像是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照亮了人类前进的道路。
咱们要好好研究它们,从中学到智慧和勇气。
同学们,历史可不是枯燥的书本知识,它是活灵活现的,充满了惊喜和奇迹!咱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这第一课,开启咱们精彩的历史之旅!我的观点是:学习历史七年级第一课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我们打开了了解过去的大门,让我们能更好地珍惜现在,创造未来!。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件(统编版2024)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第2课——原始农业史前社会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史前时期:即有正式历史记载(文字)之前中国境内人的发展史。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
第一单元 原 始 社 会
①前额低平
②眉骨粗大 ③颧骨突出
④鼻骨扁平 ⑤吻部前伸
⑥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①上肢与现代人相似
②下肢较上肢略长
头部——像猿
北京人脑容量 现代人脑容量 平均为1088ml 平均为1400ml
四肢——像人
北京人的头部还保留着许③多能古直猿立的特行征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能够直立行走
二、直立人:北京人
——单元大概念: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元谋人 郧(yún)县人 蓝田人
早期农业 河姆渡 半坡 良渚古城遗址;
北京人 山顶洞人 出现
遗址 遗址 早期国家出现
距今约 170万年
距今约 110万—80
万年
距今约 距今约 距今约
100万—50 70万—20 3万年
万年
万年
距今约 1万年
距今约 距今约 7000年 6000年
观察远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他们生活的地方有何共同点?
共同点:分布在黄河、长江、 珠江等大江大河流域。
位于我国南部云南省的是什么人 遗址?生活在哪条河流附近?
元谋人遗址 长江上游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和
旧石器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 称为“旧石器时代”
2.我国境内的古人类
地点 时间
史 料 分 【化石】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 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石台历史我知道石台概况石台县位于安徽省南部。
北临贵池区,东连黄山区,南与祁门县、黟县相接,西邻东至县。
地处皖南山区西部。
黄山余脉横亘南部,牯牛降海拔1728米,为全县最高点,九华山逶迤北部,秋浦河北流注入长江,清溪河东流注入太平湖。
河谷地带地势较低,居民点多分布于此。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6℃,年降水量1626.4毫米。
矿藏有铜、金、银、大理石、石灰石等。
林地多,耕地少。
221、325省道过境。
牯牛降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台溶洞群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还有蓬莱仙洞、神仙洞、慈云洞等景点。
总面积1403平方千米。
总人口109232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其中常住人口92238人。
全县辖6个镇、2个乡:仁里镇、七都镇、仙寓镇、丁香镇、小河镇、横渡镇、大演乡、矶滩乡。
县政府驻仁里镇。
历史沿革石台是历史上徽州文化和江淮文化的交融之地。
梁大同二年置石棣县。
据《元和郡县志》:“石埭在县西北一百三十里,有两横石壅江,有如埭焉,因为名”。
据《太平寰宇记》:“因贵池原有两小石埭堰溪水,遂以为名。
”石台县虽是山区小邑,但从尧田、鸡公岩等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打制石器和陶器看,也是先民活动的重要地区。
上古时期,这里是古越族支系部落地区。
春秋时期,属吴、楚争峙地区,先后属吴、越、楚国。
战国时期,属楚国。
梁大同二年(536年),新置石埭县(治故石埭场),属南豫州宣城郡(宛陵)。
后经多次变更,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石埭县(仍驻故广阳镇,已淹入太平湖)属安徽省。
3年6月2日,石埭县改属安徽省芜湖道。
民国38年4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埭县。
26日,成立石埭县军事管制委员会。
5月1日,成立石埭县人民政府。
7日,改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
13日,改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专区。
1949年10月1日建国,石埭县仍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专区。
1952年3月28日,石埭县改属徽州专区。
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徽州地区改属安徽省。
1956年1月12日,石埭县改属芜湖专区。
1959年1月1日,石埭县与太平县合署办公(改驻仙源镇,今黄山市黄山区仙源镇)。
3月22日,撤销石埭县,并入太平、祁门县。
1965年7月19日,国务院第157次会议批准,成立石台县(改驻七里街,今七里镇,又名城关镇),属池州专区。
1970年属池州地区。
1980年1月29日,石台县改属徽州地区。
1987年11月27日,石台县改属安庆地区。
1988年8月17日,石台县改属池州地区,2000年6月25日池州建市,石台县归属池州市。
思考练习:1、石台县何时立县?2、石台县因何得名?3、石台县解放后何时撤销,何时复建?第二课皖南人祖先在石台?石台县虽是山区小县,但从尧田、鸡公岩等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打制石器和陶器看,也是先民活动的重要地区。
尧田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位于小河镇尧田村殷新公路旁。
1970年开垦荒地和挖掘耐火泥时发现石斧、石锛、石凿、石刀、石镰等若干件。
1980年徽州地区博物馆派员捡拾,带回馆藏。
鸡公岩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位于莘田乡三义村鸡公岩小河畔。
1975年前后改河造田中发现石斧、石凿、石锛、石刀计15件及部分陶片,面积约10余亩,已全部改成了水田。
目连山下有个名叫沟汀的村庄,粉墙黛瓦,古香古色。
1994年6月,武汉地球科学学院的黄宁生先生一行四人在此处进行第四纪地质调查时,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并现场采集80余件远古文物,这些文物包括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石器原料和石器半成品以及少量的陶器。
1995年9月,他们的论文在中国地质大学学报《地球科学》上发表,题目是《安徽省石台县沟汀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和初步研究》。
论文对遗址的地理环境以及形成年代作了分析。
“该遗址坐落在一个圈椅状小盆地内,东、西、南三面环山,北临秋浦河,盆地内地形平坦,面积约2万平方米,从地理环境看,这里有饮水、渔猎、采集、种植、航运及石器制作作坊,适宜古人类在此休养生息,因此,盆地内其余地区,可能会有更丰富的文化遗物及遗迹,具有进一步寻找和发掘的价值。
鉴于文化遗物中有大量半成品和石器原料,可以推断该遗址是古人类的一个加工场所。
石器品均以较粗糙的打制时期为多,磨制石器不但数量少,而且磨制简单,陶器均为较原始的夹砂红陶,因此,沟汀遗址可能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
”论文发表后,在国内产生了极大反响,同时引起了安徽省考古界的高度关注。
2002年5月26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也专程前往沟汀村调查,共采集陶器14件,其中陶鼎足7件,罐口沿2件,圈足碗底1件,圈足壶底1件,平底盆片1件,泥制黑陶碗腹片1件。
石器9件,其中石锄3件,石锛2件,石网坠4件。
尤其是石网坠的发现,将这一遗址的形成时间追溯到崧泽晚期到龙山时代这样一个范围,距今4000到4500年。
但具体这处遗址代表的到底是新石器时代早期还是晚期,专家们的观点目前还存在较大分歧。
毕竟目连山地区还没有展开系统的考古发掘,找不出第二处石器遗址可作类比。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目连山地区的史前文明确确实实存在着。
地质学专家黄宁生表示:“这类遗址在皖南地区尚属首次发现,沟汀遗址的发现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华南区北界的位置。
现在看来,华南区的北界已向东北方向跨过了江西,直至皖南。
从原始文化发展演化的角度上讲,新石器时代早期,皖南属于华南区的一部分。
”思考练习1、石台县新石器时代遗址有几处,请列举出来。
2、石台县新石器时代遗址多说明什么?第三课抗清义士吴应箕吴应箕(1594——1645)字次尾,号楼山。
贵池大演(今石台大演乡高田)人,明末文学家和政治家。
吴应箕祖父吴国珍,以文学名于时,父吴思周,布衣任侠,好与贤豪长者交游。
应箕自小从学于饱学的舅父李首川,16岁参加科举考试,20岁补为博士弟子学员,后八试南都(南京)不弟,直至49岁才上副榜。
应箕交游遍及海内,与著名的明季四公子(归德侯方域、宜兴陈定生、如皋冒辟疆、桐城方以智)结为挚友。
他交结师友,多以政见相同者为前提,如崇祯五年(1632),礼部主事周镳疏论不当专仕阉党,受到革职处分,他闻讯前往,与周结为诤友。
应箕生活在明朝衰亡的时代,由于他坚贞爱国,敢斗奸党,主张抗清而深孚众望,开始被人们称为“秀才领袖”,后来成了爱国社团“复社”的领袖人物之一。
崇祯十一年在明朝留都南京,他执笔撰写了由他和侯朝宗、黄太冲等一百四十名知名人士署名的《留都防乱公揭》。
揭露和讨伐了魏忠贤奸党头目阮大成持权当道、破坏抗清的罪恶勾当。
崇祯皇帝死后,清军占领皇都北京,阮大成兵权在手,报复心切,在南京进行大搜捕,应箕离讯回到了家乡。
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清兵渡江,扬州失守,史可法殉难,弘光帝出走,南都踞贵池、石埭等地。
是年秋末冬初,他带义军在贵池县阻击清军,败回山北。
最后在压气培(今大演乡新龙村境内)兵败被俘,十月十七日被杀害于池州城外石灰冲,终年52岁。
其家人百余口和义军全部壮烈捐躯。
应箕抗清殉难后,有许多人到他被害的地点吊唁,并立了一块“吴次尾先生殉难处”的长碑石,将池州城的西大街改名为“楼山街”,称为江南才子的侯朝宗(方域)为他写了祭文。
吴应箕箸述甚丰,有《国朝记事本末》、《东林本末》、《留都见闻录》、《读书种子》二十卷等等。
今传有《楼山堂集》二十七卷。
思考练习:请总结一下吴应箕有哪些优秀品质。
第四课近代佛教复兴之父——杨仁山杨文会(1837—1911),字仁山,石埭夏村下杨家村人,晚清著名佛学家、出版家。
文会禀性颖悟,十四岁能属文赋诗,青少年时性清任侠,经常与一些知交结社呤诗,驰射击剑,不喜功名科举,好读奇书,举凡音韵、历算、天文、地理以及黄老诸家学说,莫不涉猎。
文会曾萌发过实业救国思想,并为之奋力。
同治二年(1863)他经理曾国藩饬办的谷米局。
光绪元年(1875)又经理汉口盐局工程。
他还两度出访英、法,考察其政教工业。
但后业见清廷腐败不堪,国力衰微,“世事人心,愈趋愈下”,理想又无法实现,从此“誓不与政界想往还”。
同治三年,文会回石埭安葬后回到安庆,其时一尼姑送他一卷《金刚经》,他怀归展读,卒难获解,觉甚微妙,之后又在书肆中得到一卷《大乘起信论》和一卷《楞严经》,于是就凭几而阅,爱不释手。
从此以后,文会遍求佛经,潜心佛学。
同治四年,他在安庆营造屋宇,从事佛经的收信和整理工作,曾与河北正定的王梅叙、湖南邵阳的魏刚已、江苏阳湖的赵惠甫和武进的刘开生、广东岭南的张浦斋等佛学界人士密切交往。
同治五年,文会到南京创办金陵刻经处,日则经理工程,夜则潜心佛学,并亲自勘校刻印,苦心经营,使刻经处初具规模。
同治十二年,李鸿章开办近代军事工业,曾聘请文会前往就职,但坚辞不就。
文会曾访普陀、走洞庭、赴南岳,到古刹名寺搜求经卷。
数年之后,所刻经卷渐多,于是在金陵北极阁建屋藏刻经板,家道也因此而贫困。
光绪十六年,日本名僧南条雄文到中国访求佛经的古刻本,与杨文会相识,杨得到南条雄文的帮助,从日本得到了三百多种我国佛教逸经,并择其加以翻刻。
光绪二十年,文会与英人李提摩太把《大乘起信论》译成英文。
光绪二十一年,日本佛学者真宗在南京设本愿寺,讲经论佛,常与杨一起讨论。
文会佛教著述有《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注》、《十宗学说》、《观经略论》、佛教散论《等不等观杂录》等。
他对孔孟诸家也有所研究,著有《论语发隐》、《孟子发隐》、《道德经发隐》等。
文会整理和校刊的佛经,至精且当,赵朴初为重印的《净土四经》作序说:“杨仁山居士遗著,开佛教一代之风气,为居士著述之先河,有功于我国近世佛教之发展者至钜”。
思考练习请分析杨文会对近代佛教复兴有哪些贡献?第五课可爱的小河小河镇位于石台县西北部,东与矶滩乡接壤,南与丁香镇、东至县高山毗连,西与东至县洋湖镇、张溪镇汪坡为邻,北与贵池区牌楼、唐田镇共界。
土地总面积134平方公里。
2007年末,辖13个村民委员会,203个村民小组。
全镇总户数5784户,总人口20676人,其中非农561户,人口911人。
平均每平方公里154人。
镇内居民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回族、土家族、哈尼族、彝族,共计15人。
小河,原名小河口,因黄湓河上游两条支流(梓溪河、石岭河)于此汇合而得名,故而沿袭至今。
自1985年小河乡更名为小河镇,区划基本稳定。
2007年初全县乡镇区划调整,莘田乡并入小河镇,政府驻地仍在小河。
是石台县西北部重要集镇。
会主山(又名卉竹山)遗址,卉竹山寺庙初建于明·嘉庆年间,毁于兵燹,至清代顺治16年卞上人来到古刹,重建寺庙,更名为“园会禅林”,后因年久失修而颓废,清末年间,九华山僧妙清来此募资复建,规模甚大,于“文革”中拆毁,现仅存石刻碑记一块,此处为原贵池县西南名胜。
再往东南角,有胡氏宗祠三处(两处被毁,有碑文记载和遗址,一处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