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物理学下册第9章习题答案.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9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含答案)(精品)

甲乙第九章 第2节:液体的压强一、选择题1.(12宁德)如图所示,液体压强使坝底的水喷射而出,那么决定坝底水的压强大小的是BA .坝的形状B .水的深度C .水的质量D .坝的高度2.(12苏州)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决定水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BA .水的密度B .水的深度C .水的体积D .水的重力3.(12大连)(多选)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圆台形容器内有一块冰。
当这块冰全部融化成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A .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B .桌面受到的压强变大C .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力变大D .容器底的内表面受到的压强变小4.(12铜仁)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C5.(12株洲)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B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12成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液体内部没有压强B .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C .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D .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7.(11盐城)今年 4月,水下考古队员从“南澳Ⅰ号”沉船上将明代瓷碗打捞出水面.碗在海里上升的过程中DA .水只对碗的外壁有压强B .水只对碗的内壁有压强C .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大D .水对碗的压强逐渐变小8.(11泉州)在塑料圆筒的不同高处开三个小孔,当筒里灌满水时.各孔喷出水的情况如图所示,进表明液体压强AA .与深度有关B .船闸C .活塞式抽水机 A .茶壶D .下水道存水管B .与密度有关C .与液柱粗细有关D .与容器形状有关9.(11义乌)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液面高度相同。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压强 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基础测试题(含答案)第九章压强一、填空题1.2020年5月27日11点,我国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队员脚穿布满尖钉的登山鞋,通过____________的方法______________冰雪受到的压强,保障行走安全.2.如图所示,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瓶口朝下竖直地浸入水中,橡皮膜受到了水向_______的压强,大小为_______Pa.(g=10 N/kg,ρ水=1×103kg/m3)3.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设计的冷热水混合淋浴器.图中水平连接部分管径较细,冷水流经此处时,流速大、压强_______,瓶中的热水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上升,与冷水混合得到温水.4.如图所示,用拇指和食指按压一支铅笔的两端,拇指和食指受到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F1_______F2,p1_______p2(两空选填“>”“<”或“=”);若F2=1 N,笔尖的面积为1×10-6 m2,则p2=______________Pa.A.飞机B.飞艇C.热气球D.氢气球5.铁块和小桌静止在海绵上,如图甲所示.撤掉小桌后,铁块再次静止在海绵上,如图乙所示.铁块的质量是600 g,铁块的底面积是20 cm2,小桌的质量是200 g.桌面的面积是81 cm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小桌对海绵的压强大B.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小桌对海绵的压强小C.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图乙中铁块对海绵的压强大D.图甲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比图乙中铁块对海绵的压强小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大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1,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甲>F乙B.F甲′>F乙′C.F甲<F乙D.F甲′<F乙′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圆形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m、Fz,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分别为Fm'、Fz'.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 甲>F乙'B.F甲'>F乙'C.F甲<F乙D.F甲'<F乙'8.如图所示,一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高速行驶时,其上、下表面相比较()A.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B.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C.轿车下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小D.轿车下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大9.在泸州市第35届科技创新大赛上,某学生在现场展示了科创作品.他把橡胶管一端放入位置较低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另一端与塑料瓶盖相连并密封,在空塑料瓶中倒入少许热水摇晃后倒掉,然后迅速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发现烧杯中的水通过橡胶管慢慢流入位置较高的瓶内,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塑料瓶中倒入热水摇晃后倒掉,目的是让瓶内空气增加B.用瓶盖盖住瓶口并拧紧,目的是让瓶内气压始终等于大气压C.烧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较高的塑料瓶,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D.烧杯中的水流入到位置较高的塑料瓶,是因为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10.小君对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总是相平的B.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抽油烟机工作时是利用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将烟抽走的D.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嘴的“吸力”把饮料吸入嘴里1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菜刀磨得锋利更容易切割食物,是因为增大了压力B.船闸、锅炉水位计利用了连通器原理C.用高压锅能更快地把食物煮熟,是因为气压越高沸点越高D.等候列车的乘客不能跨越安全线,否则可能会被“吸”向列车三、实验探究题12.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强利用了多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和海绵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当_______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由甲、丙两图可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4)对比甲、丁两图,小强认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他的观点是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因素”活动中:(1)如图甲,使用前用手指按压强计的橡皮膜,是为了检查实验装置的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中通过U 形管两侧液面的______________来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2)比较图乙中的A、B、C,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同一深度,______________。
普通物理习题册下答案

第9 单元 静电场(一)一 选择题[ C ]1 .一带电体可作为点电荷处理的条件是 (A)电荷必须呈球形分布。
(B)带电体的线度很小。
(C)带电体的线度与其它有关长度相比可忽略不计。
(D)电量很小。
[ C ]2.已知一高斯面所包围的体积内电量代数和∑i q =0,则可肯定:(A)高斯面上各点场强均为零。
(B)穿过高斯面上每一面元的电通量均为零。
(C)穿过整个高斯面的电通量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D ]3.两个同心均匀带电球面,半径分别为R a 和R b ( R a <R b ) ,所带电量分别为Q a 和Q b ,设某点与球心相距r , 当R a < r < R b 时, 该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 A )241r Q Q ba +⋅πε ( B )241rQ Q ba -⋅πε( C ))(4122bb a R Q rQ +⋅πε ( D )241rQ a ⋅πε[ D ]4. 如图所示,两个“无限长”的、半径分别为R 1和R 2的共轴圆柱面均匀带电,轴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带电量分别为λ1 和λ2 , 则在内圆柱面里面、距离轴线为r 处的P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 ( A )r 0212πελλ+( B )20210122R R πελπελ+( C ) 1014R πελ( D ) 0[ D ]5.图示为一具有球对称性分布的静电场的E ~r 关系曲线,请指出该静电场是由下列哪种带电体产生的。
(A)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
(B)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
(C)半径为R 、电荷体密度ρ=Ar(A 为常数)的非均匀带电球体。
(D)半径为R 、电荷体密度ρ=A/r(A 为常数)的非均匀带电球体。
二 填空题1. 在点电荷系的电场中,任一点的电场强度等于__各点电荷在该占单独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__,这称为场强叠加原理。
2.静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其数值和方向等于 单位正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___。
大学物理第九章课后习题答案

题库
第九章 静电场的基本规律
一、 填空 1. 电荷分为 和 ,一般把用 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 荷称为 , 把用毛皮摩擦过的 上所带的电荷称为 。 2. 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寡程度的物理量称为 。 3. 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不是以连续值出现,而是以不连续的量值出现的,这称 为 。 4. 试探电荷满足的两个条件是 , 。 5. 穿过电场中某曲面的电场线条数称为电场对该曲面的 。 6. 静电场的电场线起始于, ,终止于 , 是 (填 “闭合” 或 “不闭合” ) 的曲线, 在没有电荷的空间里, 电场线既不会 , 也不会 。 7. 高斯定理的表达式是 。 8. 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所构成的曲面称为 。 点电荷的等势面是以点电 荷为球心的一系列 。 9. 沿等势面移动电荷,电场力做功为 ,等势面和电场线处处 。 10. 沿电场线方向,电势 (填“升高”或“降低” ) 。 二、 简答 1. 2. 3. 4. 5. 简述真空中点电荷满足的库仑定律的内容及矢量表达式。 简述研究电场性质时,试探电荷需满足的两个条件。 简述电场线怎样描述电场的性质,以及静电场的电场线的特点。 简述高斯定理。 简述等势面具有的性质。
s
q内
0
。
8. 等势面,同心球面。 9. 零,正交。 10. 降低。 二、 简答 1. 答: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沿其连线方向,同号相斥, 异号相吸;作用力的大小与两电荷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电荷之间的距离 的平方成反比。 矢量表达式: F =
q1 q 2 r0 。 4πε 0 r 2
� q j 2π 2 ε 0 R 2
联立①②, 可得 Q = 3 q 3
① ②
∴在三角形的中心应放置一电量为 − 的合力为零. 5.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同步测试题及答案第1节压强一、选择题1.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 压强是垂直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一种力C. 压强就是压力产生的效果D. 压力的大小由重力的大小决定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压力方向总是与重力方向一致B.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C. 压力作用效果只与压力大小有关D. 压力就是压强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B. 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C. 受力面积不变,物体的重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D. 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4.关于压强,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 压强是一种力B. 压力越大,压强越大C. 受力面积越小时,压强越大D. 压强很大时,压力可能很小5.某同学穿钉鞋赛跑时,脚对鞋的压强为p1,鞋钉对跑道的压强为p2,则()A. p1< p2B. p1> p2C. p1= p2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6.汽车超载对公路的损坏主要取决于()A. 汽车的惯性B. 汽车的速度C. 汽车的质量D. 汽车对公路的压强7.将一均匀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沿虚线切开拿走上面一半,则长方体的密度,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及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A. 密度不变,压力减小,压强不变B. 密度变小,压力减小,压强减小C. 密度不变,压力减小,压强减小D. 密度变小,压力减小,压强不变8.如图所示,物体重10N,它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是0.5dm2,现用24N的水平力把物体按在墙上,墙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A. 10N,2×103PaB. 10N,4.8×103PaC. 24N,2×103PaD. 24N,4.8×103Pa9.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密度之比为2:1,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之比为3:2,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之比是()A. 3:1B. 4:3C. 2:1D. 3:210.底面积为0.1m2、重300N的铝块,放在面积为3×10-2m2的水平凳面上,铝块对凳面产生的压强是 ( )A. 30 paB. 3000 paC. 10000 paD. 90000 pa11.一个普通中学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和压强最接近于()A. 50N 103PaB. 50N 104PaC. 500N 103PaD. 500N 104pa12.一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为P.若将这块砖沿任意方向切开,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将其中的一半拿走,剩下的一半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A. 等于p或小于pB. 小于p或大于pC. 大于p或等于pD. 小于、等于、大于p都有可能13.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窄木凳上感觉舒服,是因为坐沙发时()A. 弹簧的弹力与人体受到的重力平衡B. 减小了人体受到的压力C. 减小了人体受到的压强D. 减小了人体受到的压力和压强14.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A. 站着不动大声求救B. 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C. 赶快跑向岸边D. 立即改成单脚站立大声求救15.“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A. B. C. D.16.有两块相同的砖,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中对地面的压强最大的是()A. B. C. D.17.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是()A. B. C. D.18.下列生活中的实例,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 滑雪时,在脚上穿滑雪板B. 软包装饮料的吸管有一端被削尖C. 铁轨铺在枕木上D. 推土机上安装的两条履带19.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板A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C.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D.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20.生产上用螺丝固定工件时,常在螺丝帽下面垫一个较大的垫圈如图所示,使用该垫圈的好处是()A. 使螺帽旋得更紧B. 减少螺帽对工件的压力C. 减少螺帽对工件的压强D. 装饰作用,使工件美观21.冬天小华在“白鹭公园”结冰的湖面上玩耍时,不小心压破冰面掉进了冰窟窿,公园的工作人员需要接近冰窟窿去营救他,旁边一块有长.宽都差不多的木板,为了救人,应建议工作人员采取以下措施是()A. 立即跑向冰窟窿B. 将木板铺在冰面上,从上面爬过去救人C. 从冰面上爬过去救人D. 从冰面上直接翻滚过去22.关于压力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压力的大小总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B. 压力的方向一定与受力面垂直C. 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D. 底面积大的物体受到的压强一定小23.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书包带很宽B. 铁轨铺在枕木上C. 刀磨得很薄D. 推土机安装履带二、填空题24.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 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A对桌面的压强将____________(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25.质量为0.3kg的物体被10N的水平压力F压在竖直的墙上不动,如图所示,物体与墙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是0.01m2,则此时:墙壁受到的压力是_____N,压强是_______P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N.(g取10N/kg)26.啄木鸟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从而能使它的嘴巴很容易插入树皮;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从而不会陷入沙中很深.27.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比较甲图______和乙图_____所示实验,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比较_______乙和_______丙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28.用刀切菜时,刀钝了切不动,这时可以使劲切,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压强;或者在磨刀石上把刀磨一磨就容易切了,这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增大压强。
大学物理第九章振动学基础习题答案

第九章 振动学习题9-1 一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按(m) 3ππ8cos 05.0⎪⎭⎫ ⎝⎛+=t x ,的规律做自由振动,试求(1)振动的角频率、周期、振幅、初相、速度最大值和加速度最大值;(2)t=1s ,2s ,10s 等时刻的相位;(3)分别画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解:(1)ω=8πs -1,T=2π/ω=0.25s ,A=0.05m ,ϕ0=π/3,m A ω=v ,2m a A ω=(2)π=8π3t φ+ (3)略9-2 一远洋货轮质量为m ,浮在水面时其水平截面积为S 。
设在水面附近货轮的水平截面积近似相等,水的密度为ρ,且不计水的粘滞阻力。
(1)证明货轮在水中做振幅较小的竖直自由运动是谐振动;(2)求振动周期。
解:(1)船处于静止状态时gSh mg ρ=,船振动的一瞬间()F gS h y mg ρ=-++ 得F gSy ρ=-,令k gS ρ=,即F ky =-,货轮竖直自由运动是谐振动。
(2)ω==,2π2T ω==9-3 设地球是一个密度为ρ的均匀球体。
现假定沿直径凿通一条隧道,一质点在隧道内做无摩擦运动。
(1)证明此质点的运动是谐振动;(2)计算其振动周期。
解:以球心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 。
质点距球心x 时所受力为324433x mF G G mx x πρπρ=-=-令43k G m πρ=,则有F kx =-,即质点做谐振动。
(2)ω==2πT ω== 9-4 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振子,振幅A =2.0 ×10-2 m ,周期T s 。
当t =0时,(1)物体在正方向端点;(2)物体在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3)物体在x ×10-2m 处,向负方向运动;(4)物体在x =-×10-2 m 处,向正方向运动。
求以上各种情况的振动方程。
解:ω=2π/T=4πs -1(1)ϕ0=0,0.02cos4(m)x t π=(2)ϕ0=π/2,0.02cos 4(m)2x t ππ⎛⎫=+ ⎪⎝⎭(3)ϕ0=π/3,0.02cos 4(m)3x t ππ⎛⎫=+ ⎪⎝⎭(4)ϕ0=4π/3,40.02cos 4(m)3x t ππ⎛⎫=+ ⎪⎝⎭9-5 有一弹簧,当其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时,伸长量为9.8 ×10-2 m 。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9章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练习题(带解析)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单选题1.关于压力和压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飞机的机翼能获得向上的升力,是利用了流体速度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C.大气压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大D.压力的方向总与支持面垂直2.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包饺子时捏出漂亮的花边,是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B.推门时离门轴越近,用力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C.铅垂线的应用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D.飞机的升力是因为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3.下列有关压强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刀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力B.利用托里拆利实验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C.物体的重力越大对接触面的压强就一定越大D.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大4.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C.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D.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大气压强值5.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
下列有关物理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水坝建造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容易凿开树干捉到虫子C.珠穆朗玛峰顶的气压比海平面的气压低是因为气压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升高D.打开高速行驶的大巴车车窗时,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大6.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B.台风掀开屋项的瓦--屋内外空气的流速不同,压强不同C.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小--玻璃管倾斜D.软包装饮料吸管--端做成尖形--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7.往两张自然下垂且靠近的纸中间用力吹气,两张纸将()A.向两边分开B.向同一边摆动C.向中间靠拢D.几乎不动8.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首次测出了大气压强值B.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利用了液体压强大小随深度增加而减小C.菜刀的刀刃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造成压强差所引起的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状,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B.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在拉萨做米饭要用高压锅才能煮熟,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强越低D.飞机获得升力的原因是流体的速度越快,压强越大10. 如图为我国制造的世界上最快的高速列车“复兴号”进站情景。
大学物理第九章振动学基础习题答案

第九章 振动学习题9-1 一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按(m) 3ππ8cos 05.0⎪⎭⎫ ⎝⎛+=t x ,的规律做自由振动,试求(1)振动的角频率、周期、振幅、初相、速度最大值和加速度最大值;(2)t=1s ,2s ,10s 等时刻的相位;(3)分别画出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解:(1)ω=8πs -1,T=2π/ω=0.25s ,A=0.05m ,ϕ0=π/3,m A ω=v ,2m a A ω=(2)π=8π3t φ+ (3)略 9-2 一远洋货轮质量为m ,浮在水面时其水平截面积为S 。
设在水面附近货轮的水平截面积近似相等,水的密度为ρ,且不计水的粘滞阻力。
(1)证明货轮在水中做振幅较小的竖直自由运动是谐振动;(2)求振动周期。
解:(1)船处于静止状态时gSh mg ρ=,船振动的一瞬间()F gS h y mg ρ=-++ 得F gSy ρ=-,令k gS ρ=,即F ky =-,货轮竖直自由运动是谐振动。
(2)ω==,2π2T ω==9-3 设地球是一个密度为ρ的均匀球体。
现假定沿直径凿通一条隧道,一质点在隧道内做无摩擦运动。
(1)证明此质点的运动是谐振动;(2)计算其振动周期。
解:以球心为原点建立坐标轴Ox 。
质点距球心x 时所受力为324433x m F G G mx x πρπρ=-=- 令43k G m πρ=,则有F kx =-,即质点做谐振动。
(2)ω==2πT ω== 9-4 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振子,振幅A =2.0 ×10-2 m ,周期T =0.50s 。
当t =0时,(1)物体在正方向端点;(2)物体在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3)物体在x =1.0×10-2m 处,向负方向运动;(4)物体在x =-1.0×10-2 m 处,向正方向运动。
求以上各种情况的振动方程。
解:ω=2π/T=4πs -1(1)ϕ0=0,0.02cos4(m)x t π=(2)ϕ0=π/2,0.02cos 4(m)2x t ππ⎛⎫=+ ⎪⎝⎭ (3)ϕ0=π/3,0.02cos 4(m)3x t ππ⎛⎫=+ ⎪⎝⎭ (4)ϕ0=4π/3,40.02cos 4(m)3x t ππ⎛⎫=+ ⎪⎝⎭9-5 有一弹簧,当其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时,伸长量为9.8 ×10-2 m 。
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第九章同步复习题(附解析)

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第九章同步复习题(附解析)学习是一个墨守成规的进程,需求同窗们不时的学习和努力。
查字典物理网提供了物理第九章同步温习题,希望能协助大家更好的温习所学的知识。
一、填空题1.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概括了伽利略等人的研讨效果总结出来的牛顿第一定律是:一切物体在没有遭到外力作用的时分,总坚持_____________形状或___________形状。
2.用8N竖直向下的力把重5N的木块紧紧压在空中上,空中遭到的压力是______N;假设用异样大小的力竖直向上把异样重的木块紧紧压在天花板上,天花板遭到木块的压力是______N。
3.如下图,一个男孩用水平力推停在空中上的汽车,没能推进,那么这时推力_______汽车所受的阻力。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4.某物体在空气中用弹簧秤称重26.46 N,全部浸入在水中称时,弹簧秤的示数是16.66 N,物体遭到的浮力是______ N,物体的体积是______ m3,物体的密度是______ kg/m3。
5.一个小球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它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所遭到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遭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_N,放开手后,物体将_______(填上浮下沉悬浮)。
6.甲、乙是两集体积相反而资料不同的实心球,它们运动在某种液体中的状况如下图,那么两球所受的浮力F甲_______________F乙,两球的密度甲_____________乙。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小宇赤足走在布满鹅卵石的海滩上时感到脚底不舒适,这是由于脚底跟空中的接触面积________,从而使脚底遭到的压强_________形成的。
8.如图4所示,水平空中上的立方体木块,假定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半,将其放在旁边,此时空中遭到的压强是原来的_________倍.9.液压机是依据_______原理任务的。
某液压机大小活塞的面积之比为5:1,任务时作用在小活塞上的压力为10牛顿,那么在大活塞上可失掉_______牛顿的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附答案及解析

第九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如图所示,当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 变大B. 不变C. 变小D. 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A、B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盛有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类的液体,3.当B管倾斜,A管竖直放置时,两管液面等高,则()A. 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小B. 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比B中大C. A管中液体对管底的压强和B中相等D. A管中液体的密度比B中管中液体的密度小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活塞式抽水机B. 锅炉水位计C. 茶壶D. 船闸5.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P甲>P乙B. P甲<P乙C. P甲=P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6.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水、盐水和煤油。
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根据杯中液面的位置可以判定()A. 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B. 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C. 甲杯是盐水,乙杯是煤油D. 乙杯是水,丙杯是煤油7.如图所示,帕斯卡曾经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这个实验说明了()A. 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B.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C. 液体压强与管子粗细有关D. 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8.下列日用器具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 高压锅B. 用吸管吸饮料C. 水壶D. 活塞式抽水机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A. 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B. 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C. 甲、乙密度一样大D. 甲液体是水10.如图,甲、乙、丙是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都受到水的压强()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一样大11.如图所示,四个点中液体的压强最大的是()A. aB. bC. cD. d二、填空题12.如图所示,一装满水的密闭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将其倒置后,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将____,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
大学物理_第九章_课后答案

µ0 I , r 为管外一点到螺线管轴 2πr
题 9-4 图 9-5 如果一个电子在通过空间某一区域时不偏转, 能否肯定这个区域中没有磁场?如果它发 生偏转能否肯定那个区域中存在着磁场? 解:如果一个电子在通过空间某一区域时不偏转,不能肯定这个区域中没有磁场,也可能存 在互相垂直的电场和磁场, 电子受的电场力与磁场力抵消所致. 如果它发生偏转也不能肯定 那个区域存在着磁场,因为仅有电场也可以使电子偏转. 9-6 已知磁感应强度 B = 2.0 Wb· m 的均匀磁场, 方向沿 x 轴正方向, 如题 9-6 图所示. 试求:(1)通过图中 abcd 面的磁通量;(2)通过图中 befc 面的磁通量;(3)通过图中 aefd 面 的磁通量. 解: 如题 9-6 图所示
题 9-7 图 9-7 如题9-7图所示, AB 、 CD 为长直导线, BC 为圆心在 O 点的一段圆弧形导线,其半 径为 R .若通以电流 I ,求 O 点的磁感应强度. 解:如题 9-7 图所示, O 点磁场由 AB 、 BC 、 CD 三部分电流产生.其中
⌢
⌢
AB 产生
� B1 = 0
CD 产生 B2 =
9-13 一根很长的铜导线载有电流10A,设电流均匀分布.在导线内部作一平面 S ,如题9-13 图所示.试计算通过S平面的磁通量(沿导线长度方向取长为1m的一段作计算).铜的磁导率
µ = µ0 .
解:由安培环路定律求距圆导线轴为 r 处的磁感应强度
� B ∫ ⋅ dl = µ 0 ∑ I
l
B 2πr = µ 0
B0 =
�
µ 0 ev = 13 T 4πa 2
电子磁矩 Pm 在图中也是垂直向里,大小为
Pm =
e 2 eva πa = = 9.2 × 10 − 24 A ⋅ m 2 T 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9章电与磁练习资料及答案

第九章 电与磁一、 选择题1.在条形钢AB 上方放一小磁针,放上时小磁针正好静止,如1-1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gnCXOQdPEO A .AB 一定有磁性,且A 端为北极;B .AB 一定有磁性,且B 端为北极; C .AB 一定无磁性;D .AB 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无磁性。
2.下列几种物质不能被磁化的是( >A .铜块B .钴块C .铁块D .镍块3.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而磁感线是一种假设曲线,是不存在的B .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磁力作用,当其中放入磁体时,则磁场不存在C .在磁场中画出磁感线处存在磁场,在磁感线间空白处不存在磁场D .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N 极出来,回到S 极,所以磁体内部不存在磁场,也不画磁感线4.用小磁针去靠近甲乙两根钢棒时,甲能排斥小磁针,乙能吸引小磁针,那么 ( >A .甲有磁性,乙无B .甲乙都有磁性C .甲没有磁性,乙有D .甲肯定有磁性,乙不能肯定5.下列哪一组装置或元件都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 >A.电灯泡,保险丝,电炉 B.电饭锅,电烙铁,电磁铁C.电话,电铃,电磁继电器 D.电熨斗,电解槽,电烘箱6.1820年,安培在科学院的例会做了一个小实验,引起到会科学家兴趣,把图1-2所示的螺线管沿东西方向水平悬挂起来,然后给导体通电,请你想一想会发生的现象是< )gnCXOQdPEO A .通电螺线管仍保持原来的位置静止B .通电螺线管转动,直到A 指向南,B 指向北C .通电螺线管转动,直到A 指向北,B 指向南D .通电螺线管能在任意位置静止图1-2 图1-17.做研究磁铁的磁场实验时,小明不慎将铁粉撒在桌上,为了收集铁粉,小明想用磁铁直接收集,同组的小东建议用塑料袋裹住磁铁后再去吸收铁粉,你认为< )gnCXOQdPEO A .小明的方法可行,小东的方法不可行 B .小东的方法可行,小明的方法不可行C .小明小东的方法都可行,但小明的方法好些D .小明小东的方法都可行,但小东的方法好些8.下列说法中,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 .最早发现电流磁场的是安培B .最早准确清楚论述磁偏角的科学家是王充C .最早发现电磁感应的是法拉第D .最早记载磁体指南性质的是沈括9.如右图1-3所示水平放置的一根条形磁铁,一端吸引一枚铁钉,若用另一根条形磁铁的S极与原来的N极靠拢时,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gnCXOQdPEO A.铁钉下落 B.将铁钉吸得更牢C.铁钉向右移 D.铁钉向左移10.将小磁针放在地球北极时,小磁针的北极将指向< )A.北方 B.南方 C.地面 D.天空11.下列装置没有利用电磁铁的是< )A .电炉B .电铃C .电动机D .电磁起重机12.如下图1-4所示,a表示垂直纸面的一根导体,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它在磁场中沿图中箭头的方向运动能产生电流的有几种情况< )gnCXOQdPEO 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13.一根长直导线,在靠近一根原来静止的小磁针时< )A .小磁针转动,则导线中不一定有电流B .小磁针转动,则导线中一定有电流C .小磁针不转动,则导线中一定没有电流D .小磁针不转动,则导线中一定有电流14.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研制磁悬浮列车,我国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的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实验已建成,一条磁悬浮列车的车厢和铁轨上分别安装了磁体,现有下列四种说法< )gnCXOQdPEO图1-3 图1-①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②磁悬浮列车利用了异名磁极互相吸引③磁悬浮列车消除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 ④磁悬浮列车增大了车体与轨道之间的摩擦A .①和③B . ①和④C .②和③D . ②和④15.如图1-5所示,用N 棒的中间去靠近M 棒的一端时,两者相互吸引, 则<)A .N 棒一定有磁性B .M 棒一定有磁性C .M 、N 棒都有磁性D .无法确定M 棒一定有磁性16.如图1-6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个铁块,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体的A 端移到B 端的过程中,能表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图是< )gnCXOQdPEO图1-617.小明要研究,磁体的“磁性强弱与温度的关系”,帮他选出所需要的器材( >A .酒精灯,条形磁铁,大头针B .磁体,铁钉,电流表C .酒精灯,大头针,温度计D .磁体,温度计,滑动变阻器18.在研究磁体磁性强弱时,通过观察大头针个数目多少就可以知道磁性的强弱,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gnCXOQdPEO A .等效法 B .转换法 C .控制变量法 D .模型法二、填空题1.磁体具有指______________方向和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材料的性质。
大学物理_第五版_下册_第九章到第十一章课后答案

第九章 振动9-1 一个质点作简谐运动,振幅为A ,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2A -,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代表此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为( )题9-1 图分析与解(b )图中旋转矢量的矢端在x 轴上投影点的位移为-A /2,且投影点的运动方向指向O x 轴正向,即其速度的x 分量大于零,故满足题意.因而正确答案为(b ). 9-2 已知某简谐运动的振动曲线如图(a )所示,则此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为( )()()()()()()()()cm π32π34cos 2D cm π32π34cos 2B cm π32π32cos 2C cm π32π32cos 2A ⎥⎦⎤⎢⎣⎡+=⎥⎦⎤⎢⎣⎡-=⎥⎦⎤⎢⎣⎡+=⎥⎦⎤⎢⎣⎡-=t x t x t x t x题9-2 图分析与解 由振动曲线可知,初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 –A /2,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图(b)是其相应的旋转矢量图,由旋转矢量法可知初相位为3/π2.振动曲线上给出质点从–A /2 处运动到+A 处所需时间为 1 s ,由对应旋转矢量图可知相应的相位差3/π4Δ=,则角频率()1s 3/π4Δ/Δ-==t ω,故选(D ).本题也可根据振动曲线所给信息,逐一代入方程来找出正确答案.9-3 两个同周期简谐运动曲线如图(a ) 所示, x 1 的相位比x 2 的相位( )(A ) 落后2π (B )超前2π (C )落后π (D )超前π 分析与解 由振动曲线图作出相应的旋转矢量图(b ) 即可得到答案为(b ).题9-3 图9-4 当质点以频率ν 作简谐运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 )(A ) 2v (B )v (C )v 2 (D )v 4 分析与解 质点作简谐运动的动能表式为()ϕωω+=t A m E k 222sin 21,可见其周期为简谐运动周期的一半,则频率为简谐运动频率ν的两倍.因而正确答案为(C ). 9-5 图(a )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运动的曲线,若这两个简谐运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位为( )(A ) π23 (B )π21 (C )π (D )0 分析与解 由振动曲线可以知道,这是两个同振动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它们的相位差是π(即反相位).运动方程分别为t A x ωcos 1=和()πcos 22+=t ωA x .它们的振幅不同.对于这样两个简谐运动,可用旋转矢量法,如图(b )很方便求得合运动方程为t A x ωcos 21=.因而正确答案为(D ).题9-5 图9-6 有一个弹簧振子,振幅m 10022-⨯=.A ,周期s 01.=T ,初相4/π3=.试写出它的运动方程,并作出t x -图、t -v 图和t a -图.题9-6 图分析 弹簧振子的振动是简谐运动.振幅A 、初相ϕ、角频率ω是简谐运动方程()ϕω+=t A x cos 的三个特征量.求运动方程就要设法确定这三个物理量.题中除A 、ϕ已知外,ω可通过关系式T ω/π2=确定.振子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仍与质点运动学中的计算方法相同.解 因T ω/π2=,则运动方程()⎪⎭⎫ ⎝⎛+=+=t π2cos cos T A t ωA x 根据题中给出的数据得 ()()m 75.0π2cos 100.22πt x +⨯=-振子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12s m π75.0π2sin 10π4d /d ⋅+⨯-==-t y x v()()-1222s m π75.0π2cos 10π8d /d ⋅+⨯-==-t y x a t x -、t -v 及t a -图如图所示.9-7 若简谐运动方程为()()m π25.0π20cos 10.0+=t x ,求:(1) 振幅、频率、角频率、周期和初相;(2)s 2=t 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可采用比较法求解.将已知的简谐运动方程与简谐运动方程的一般形式()ϕω+=t A x c o s作比较,即可求得各特征量.运用与上题相同的处理方法,写出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表达式,代入t 值后,即可求得结果.解 (1) 将()()m π25.0π20cos 10.0+=t x 与()ϕω+=t A x cos 比较后可得:振幅A =0.10m ,角频率1s π20-=ω,初相ϕ=0.25π,则周期s 1.0/π2==ωT ,频率Hz /1T =v .(2)s 2=t 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分别为()m 1007.7π25.0π40cos 10.02-⨯=+=t x()-1s m 44.4π25.0π40sin π2d /d ⋅-=+-==t x v()-22222s m 1079.2π25.0π40cos π40d /d ⋅⨯-=+-==t x a9-8 一远洋货轮,质量为m ,浮在水面时其水平截面积为S .设在水面附近货轮的水平截面积近似相等,水的密度为ρ,且不计水的粘滞阻力,证明货轮在水中作振幅较小的竖直自由运动是简谐运动,并求振动周期.分析 要证明货轮作简谐运动,需要分析货轮在平衡位置附近上下运动时,它所受的合外力F 与位移x 间的关系,如果满足kx F -=,则货轮作简谐运动.通过kx F -=即可求得振动周期k m ωT /π2/π2==.证 货轮处于平衡状态时[图(a )],浮力大小为F =mg .当船上下作微小振动时,取货轮处于力平衡时的质心位置为坐标原点O ,竖直向下为x 轴正向,如图(b )所示.则当货轮向下偏移x 位移时,受合外力为∑'+=F P F其中F '为此时货轮所受浮力,其方向向上,大小为gSx mg gSx F F ρρ+=+='题9-8 图则货轮所受合外力为kx gSx F P F -=-='-=∑ρ式中gS k ρ=是一常数.这表明货轮在其平衡位置上下所作的微小振动是简谐运动.由∑=t x m F 22d d /可得货轮运动的微分方程为 0d d 22=+m gSx t x //ρ令m gS /ρω=2,可得其振动周期为gS ρm πωT /2/π2==9-9 设地球是一个半径为R 的均匀球体,密度33m kg 1055-⋅⨯=.ρ.现假定沿直径凿通一条隧道,若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此隧道内作无摩擦运动.(1) 证明此质点的运动是简谐运动;(2) 计算其周期.题9-9 图分析 证明方法与上题相似.分析质点在隧道内运动时的受力特征即可.证 (1) 取图所示坐标.当质量为m 的质点位于x 处时,它受地球的引力为2x m m G F x -= 式中G 为引力常量,x m 是以x 为半径的球体质量,即3/π43x ρm x =.令3/π4Gm ρk =,则质点受力kx Gmx ρF -==3/π4因此,质点作简谐运动.(2) 质点振动的周期为s 1007.5/π3/π23⨯===ρG k m T9-10 如图(a )所示,两个轻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k 、2k .当物体在光滑斜面上振动时.(1) 证明其运动仍是简谐运动;(2) 求系统的振动频率.题9-10 图分析 从上两题的求解知道,要证明一个系统作简谐运动,首先要分析受力情况,然后看是否满足简谐运动的受力特征(或简谐运动微分方程).为此,建立如图(b )所示的坐标.设系统平衡时物体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O ,Ox 轴正向沿斜面向下,由受力分析可知,沿Ox 轴,物体受弹性力及重力分力的作用,其中弹性力是变力.利用串联时各弹簧受力相等,分析物体在任一位置时受力与位移的关系,即可证得物体作简谐运动,并可求出频率υ.证 设物体平衡时两弹簧伸长分别为1x 、2x ,则由物体受力平衡,有2211sin x k x k mg ==θ (1)按图(b )所取坐标,物体沿x 轴移动位移x 时,两弹簧又分别被拉伸1x '和2x ',即21x x x '+'=.则物体受力为()()111222sin sin x x k mg x x k mg F '+-='+-=θθ (2) 将式(1)代入式(2)得1122x k x k F '-='-= (3) 由式(3)得11k F x /-='、22k F x /-=',而21x x x '+'=,则得到 ()[]kx x k k k k F -=+-=2121/式中()2121k k k k k +=/为常数,则物体作简谐运动,振动频率 ()m k k k k πm k ωv 2121/21/π21π2/+=== 讨论 (1) 由本题的求证可知,斜面倾角θ 对弹簧是否作简谐运动以及振动的频率均不产生影响.事实上,无论弹簧水平放置、斜置还是竖直悬挂,物体均作简谐运动.而且可以证明它们的频率相同,均由弹簧振子的固有性质决定,这就是称为固有频率的原因.(2) 如果振动系统如图(c )(弹簧并联)或如图(d )所示,也可通过物体在某一位置的受力分析得出其作简谐运动,且振动频率均为()m k k v /π2121+=,读者可以一试.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知道,证明物体是否作简谐运动的思路是相同的.*9 -11 在如图(a )所示装置中,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1m 的物体A ,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现通过一质量m 、半径为R 的定滑轮B (可视为匀质圆盘)用细绳连接另一质量为2m 的物体C .设细绳不可伸长,且与滑轮间无相对滑动,求系统的振动角频率.题9-11 图分析 这是一个由弹簧、物体A 、C 和滑轮B 组成的简谐运动系统.求解系统的振动频率可采用两种方法.(1) 从受力分析着手.如图(b )所示,设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与物体A 相连的弹簧一端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O ,此时弹簧已伸长0x ,且g m kx 20=.当弹簧沿x O 轴正向从原点O 伸长x 时,分析物体A 、C 及滑轮B 的受力情况,并分别列出它们的动力学方程,可解得系统作简谐运动的微分方程.(2)从系统机械能守恒着手.列出系统机械能守恒方程,然后求得系统作简谐运动的微分方程.解1 在图(b )的状态下,各物体受力如图(c )所示.其中()i F 0x x k +-=.考虑到绳子不可伸长,对物体A 、B 、C 分别列方程,有()22101d d tx m x x k F T =+-= (1) 22222d d tx m F g m T =- (2) ()2212d d 21tx mR J R F F T T ==-α (3) g m kx 20= (4)方程(3)中用到了22T T F F '=、11T T F F '=、22/mR J =及R a /=α.联立式(1) ~式(4)可得02d d 2122=+++x m m m k t x / (5) 则系统振动的角频率为 ()221//m m m k ++=ω解2 取整个振动装置和地球为研究系统,因没有外力和非保守内力作功,系统机械能守恒.设物体平衡时为初始状态,物体向右偏移距离x (此时速度为v 、加速度为a )为末状态,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0222212021212121x x k ωJ m m gx m E +++++-=v v 在列出上述方程时应注意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零点的选取.为运算方便,选初始状态下物体C 所在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弹簧原长时为弹性势能的零点.将上述方程对时间求导得()tx x x k t ωωJ t m t m g m d d d d d d d d 00212+++++-=v v v vv 将22/mR J =,v =R ω,22d /d d /d t x t =v 和02kx g m = 代入上式,可得 02d d 2122=+++x m m m k t x / (6) 式(6)与式(5)相同,表明两种解法结果一致.9-12 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振子,振幅A =2.0 ×10-2 m ,周期T =0.50s.当t =0 时,(1) 物体在正方向端点;(2) 物体在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3) 物体在x =-1.0×10-2m 处, 向负方向运动; (4) 物体在x =-1.0×10-2 m 处,向正方向运动.求以上各种情况的运动方程.分析 在振幅A 和周期T 已知的条件下,确定初相φ是求解简谐运动方程的关键.初相的确定通常有两种方法.(1) 解析法:由振动方程出发,根据初始条件,即t =0 时,x =x 0 和v =v 0 来确定φ值.(2) 旋转矢量法:如图(a )所示,将质点P 在Ox 轴上振动的初始位置x 0 和速度v 0 的方向与旋转矢量图相对应来确定φ.旋转矢量法比较直观、方便,在分析中常采用.题9-12 图解 由题给条件知A =2.0 ×10-2 m ,1s π4/2-==T ω,而初相φ可采用分析中的两种不同方法来求.解析法:根据简谐运动方程()ϕω+=t A x cos ,当0t =时有()ϕω+=t A x c o s 0,sin 0ωA -=v .当(1)A x =0时,1cos 1=ϕ,则01=ϕ;(2)00=x 时,0cos 2=ϕ,2π2±=,因00<v ,取2π2=; (3)m 100120-⨯=.x 时,50cos 3.=ϕ,3π3±= ,由00<v ,取3π3=; (4)m 100120-⨯-=.x 时,50cos 4.-=ϕ,3ππ4±= ,由00>v ,取3π44=. 旋转矢量法:分别画出四个不同初始状态的旋转矢量图,如图(b )所示,它们所对应的初相分别为01=ϕ,2π2=,3π3=,3π44=. 振幅A 、角频率ω、初相φ均确定后,则各相应状态下的运动方程为(1)()m t πcos4100.22-⨯=x(2)()()m /2πt π4cos 100.22+⨯=-x(3)()()m /3πt π4cos 100.22+⨯=-x(4)()()m /3π4t π4cos 100.22+⨯=-x 9-13 有一弹簧, 当其下端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时, 伸长量为9.8 ×10-2 m .若使物体上、下振动,且规定向下为正方向.(1) 当t =0 时,物体在平衡位置上方8.0 ×10-2 m 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求运动方程.(2) 当t =0 时,物体在平衡位置并以0.6m·s -1的速度向上运动,求运动方程.分析 求运动方程,也就是要确定振动的三个特征物理量A 、ω和φ.其中振动的角频率是由弹簧振子系统的固有性质(振子质量m 及弹簧劲度系数k )决定的,即ω=k 可根据物体受力平衡时弹簧的伸长来计算;振幅A 和初相φ需要根据初始条件确定.题9-13 图解 物体受力平衡时,弹性力F 与重力P 的大小相等,即F =mg .而此时弹簧的伸长量Δl =9.8 ×10-2m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k =F /Δl =mg /Δl .系统作简谐运动的角频率为1s 10-=∆==l g m k //ω(1) 设系统平衡时,物体所在处为坐标原点,向下为x 轴正向.由初始条件t =0 时,x 10 =8.0 ×10-2 m 、v 10 =0 可得振幅()m 10082210210-⨯=+=./ωv x A ;应用旋转矢量法可确定初相π1=[图(a )].则运动方程为()()m π10t cos 100.821+⨯=-x(2)t =0 时,x 20 =0、v 20 =0.6 m·s -1 ,同理可得()m 100622202202-⨯=+=./ωv x A ;2/π2=[图(b )].则运动方程为()()m π5.010t cos 100.622+⨯=-x9-14 某振动质点的x -t 曲线如图(a )所示,试求:(1) 运动方程;(2) 点P 对应的相位;(3) 到达点P 相应位置所需的时间.分析 由已知运动方程画振动曲线和由振动曲线求运动方程是振动中常见的两类问题.本题就是要通过x -t 图线确定振动的三个特征量A 、ω和0ϕ,从而写出运动方程.曲线最大幅值即为振幅A ;而ω、0ϕ通常可通过旋转矢量法或解析法解出,一般采用旋转矢量法比较方便. 解 (1) 质点振动振幅A =0.10 m.而由振动曲线可画出t 0 =0 和t 1 =4 s时旋转矢量,如图(b ) 所示.由图可见初相3/π=0(或3/π50=),而由()3201//ππω+=-t t 得1s 24/π5-=ω,则运动方程为 ()m 3/π24π5cos 10.0⎪⎭⎫ ⎝⎛-=t x题9-14 图(2) 图(a )中点P 的位置是质点从A /2 处运动到正向的端点处.对应的旋转矢量图如图(c ) 所示.当初相取3/π0-=时,点P 的相位为()000=-+=p p t ωϕϕ(如果初相取成3/π50=,则点P 相应的相位应表示为()π2=0t ω+=p 0p . (3) 由旋转矢量图可得()3/π0=-p t ω,则s 61.=p t .9-15 作简谐运动的物体,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试问经过下列路程所需的最短时间各为周期的几分之几? (1) 由平衡位置到最大位移处;(2) 由平衡位置到x =A /2 处;(3) 由x =A /2处到最大位移处.解 采用旋转矢量法求解较为方便.按题意作如图所示的旋转矢量图,平衡位置在点O .(1) 平衡位置x 1 到最大位移x 3 处,图中的旋转矢量从位置1 转到位置3,故△φ1=2/π,则所需时间 411//T t =∆=∆ωϕ(2) 从平衡位置x 1 到x 2 =A /2 处,图中旋转矢量从位置1转到位置2,故有△φ2=6/π,则所需时间1222//T t =∆=∆ωϕ(3) 从x 2 =A /2 运动到最大位移x 3 处,图中旋转矢量从位置2 转到位置3,有△φ3=3/π,则所需时间633//T t =∆=∆ωϕ题9-15 图9-16 在一块平板下装有弹簧,平板上放一质量为1.0 kg 的重物.现使平板沿竖直方向作上下简谐运动,周期为0.50s,振幅为2.0×10-2 m .求:(1) 平板到最低点时,重物对平板的作用力;(2) 若频率不变,则平板以多大的振幅振动时,重物会跳离平板? (3) 若振幅不变,则平板以多大的频率振动时, 重物会跳离平板?题9-16 图分析 按题意作示意图如图所示.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随板作简谐运动,其间受重力P 和板支持力F N 作用,F N 是一个变力.按牛顿定律,有22d d ty m F mg F N =-= (1) 由于物体是随板一起作简谐运动,因而有()ϕωω+-==t A ty a cos d d 222,则式(1)可改写为()ϕωω++=t mA mg F N cos 2 (2)(1) 根据板运动的位置,确定此刻振动的相位ϕω+t ,由式(2)可求板与物体之间的作用力.(2) 由式(2)可知支持力N F 的值与振幅A 、角频率ω和相位(ϕω+t )有关.在振动过程中,当π=+t ω时N F 最小.而重物恰好跳离平板的条件为N F =0,因此由式(2)可分别求出重物跳离平板所需的频率或振幅.解 (1) 由分析可知,重物在最低点时,相位ϕω+t =0,物体受板的支持力为()N 9612222./=+=+=t mAmg mA mg F N πω 重物对木块的作用力N F ' 与N F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当频率不变时,设振幅变为A ′.根据分析中所述,将N F =0及π=+t ω代入分析中式(2),可得m 102.6π4//2222-⨯==='gT ωm mg A(3) 当振幅不变时,设频率变为v '.同样将N F =0及π=+t ω代入分析中式(2),可得Hz 52.3/π21π22==='mA mg ωv 9-17 两质点作同频率、同振幅的简谐运动.第一个质点的运动方程为()ϕω+=t A x cos 1,当第一个质点自振动正方向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恰在振动正方向的端点,试用旋转矢量图表示它们,并求第二个质点的运动方程及它们的相位差.题9-17 图解 图示为两质点在时刻t 的旋转矢量图,可见第一个质点M 的相位比第二个质点N 的相位超前2/π,即它们的相位差Δφ=π/2.故第二个质点的运动方程应为()2cos 2/πϕω-+=t A x9-18 图(a )为一简谐运动质点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且振幅为2cm ,求(1) 振动周期;(2) 加速度的最大值;(3) 运动方程.分析 根据v -t 图可知速度的最大值v max ,由v max =Aω可求出角频率ω,进而可求出周期T 和加速度的最大值a max =Aω2 .在要求的简谐运动方程x =A cos (ωt +φ)中,因为A 和ω已得出,故只要求初相位φ即可.由v -t 曲线图可以知道,当t =0 时,质点运动速度v 0 =v max /2 =Aω/2,之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可以判断出质点沿x 轴正向向着平衡点运动.利用v 0 =-Aωsinφ就可求出φ.解 (1) 由ωA v =max 得1s 51-=.ω,则 s 2.4/π2==ωT(2)222max s m 1054--⋅⨯==.ωA a(3) 从分析中已知2/sin 0ωA ωA =-=v ,即21sin /-=ϕ6/π5,6/π--=因为质点沿x 轴正向向平衡位置运动,则取6/π5-=,其旋转矢量图如图(b )所示.则运动方程为 ()()cm 6/π55.1cos 2-=t x题9-18 图9-19 有一单摆,长为1.0m ,最大摆角为5°,如图所示.(1) 求摆的角频率和周期;(2) 设开始时摆角最大,试写出此单摆的运动方程;(3) 摆角为3°时的角速度和摆球的线速度各为多少?题9-19 图分析 单摆在摆角较小时(θ<5°)的摆动,其角量θ与时间的关系可表示为简谐运动方程()ϕωθθ+=t cos max ,其中角频率ω仍由该系统的性质(重力加速度g 和绳长l )决定,即l g /=ω.初相φ与摆角θ,质点的角速度与旋转矢量的角速度(角频率)均是不同的物理概念,必须注意区分.解 (1) 单摆角频率及周期分别为s 01.2/π2;s 13.3/1====-ωT l g ω(2) 由0=t 时o max 5==θθ可得振动初相0=ϕ,则以角量表示的简谐运动方程为t θ13.3cos 36π=(3) 摆角为3°时,有()60cos max ./==+θθϕωt ,则这时质点的角速度为()()1max 2max max s2180800cos 1sin /d d --=-=+--=+-=..ωθϕωωθϕωωθθt t t线速度的大小为 1s 2180/d d --==.t l v θ讨论 质点的线速度和角速度也可通过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但结果会有极微小的差别.这是因为在导出简谐运动方程时曾取θθ≈sin ,所以,单摆的简谐运动方程仅在θ 较小时成立.9-20 为了测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宇航员将地球上的“秒摆”(周期为2.00s),拿到月球上去,如测得周期为4.90s,则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多少? (取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E s m 809-⋅=.g )解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g l T /π2=可知21T g /∝,故有2M 2E E M T T g g //=,则月球的重力加速度为()2E 2M E M s m 631-⋅==./g T T g9-21 一飞轮质量为12kg ,内缘半径r =0.6m,如图所示.为了测定其对质心轴的转动惯量,现让其绕内缘刃口摆动,在摆角较小时,测得周期为2.0s ,试求其绕质心轴的转动惯量.9-21 题图分析 飞轮的运动相当于一个以刃口为转轴的复摆运动,复摆振动周期为c /π2mgl J T =,因此,只要知道复摆振动的周期和转轴到质心的距离c l ,其以刃口为转轴的转动惯量即可求得.再根据平行轴定理,可求出其绕质心轴的转动惯量.解 由复摆振动周期c /π2mgl J T =,可得22π4/mgrT J =.则由平行轴定理得222220m kg 8324⋅=-=-=./mr mgrT mr J J π9-22 如图(a )所示,质量为1.0 ×10-2kg 的子弹,以500m·s -1的速度射入木块,并嵌在木块中,同时使弹簧压缩从而作简谐运动,设木块的质量为4.99 kg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8.0 ×103 N·m-1 ,若以弹簧原长时物体所在处为坐标原点,向左为x 轴正向,求简谐运动方程.题9-22 图分析 可分为两个过程讨论.首先是子弹射入木块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因而可以确定它们共同运动的初速度v 0 ,即振动的初速度.随后的过程是以子弹和木块为弹簧振子作简谐运动.它的角频率由振子质量m 1 +m 2 和弹簧的劲度系数k 确定,振幅和初相可根据初始条件(初速度v 0 和初位移x 0 )求得.初相位仍可用旋转矢量法求.解 振动系统的角频率为 ()121s 40-=+=m m k /ω由动量守恒定律得振动的初始速度即子弹和木块的共同运动初速度v 0 为()12110s m 01-⋅=+=.m m v m v又因初始位移x 0 =0,则振动系统的振幅为 ()m 105.2//202020-⨯==+=ωωx A v v 图(b )给出了弹簧振子的旋转矢量图,从图中可知初相位2/π0=,则简谐运动方程为()()m π0.540cos 105.22+⨯=-t x9-23 如图(a )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其下挂有一质量为m 1 的空盘.现有一质量为m 2 的物体从盘上方高为h 处自由落入盘中,并和盘粘在一起振动.问:(1) 此时的振动周期与空盘作振动的周期有何不同? (2) 此时的振幅为多大?题9-23 图分析 原有空盘振动系统由于下落物体的加入,振子质量由m 1 变为m 1 + m 2,因此新系统的角频率(或周期)要改变.由于()2020/ωx A v +=,因此,确定初始速度v 0 和初始位移x 0 是求解振幅A 的关键.物体落到盘中,与盘作完全非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确定盘与物体的共同初速度v 0 ,这也是该振动系统的初始速度.在确定初始时刻的位移x 0 时,应注意新振动系统的平衡位置应是盘和物体悬挂在弹簧上的平衡位置.因此,本题中初始位移x 0 ,也就是空盘时的平衡位置相对新系统的平衡位置的位移.解 (1) 空盘时和物体落入盘中后的振动周期分别为k m ωT /π2/π21== ()k m m ωT /π2/π221+='='可见T ′>T ,即振动周期变大了.(2) 如图(b )所示,取新系统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O .则根据分析中所述,初始位移为空盘时的平衡位置相对粘上物体后新系统平衡位置的位移,即g km g k m m k g m l l x 2211210-=+-=-= 式中l 1 =m 1/k 为空盘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l 2 =(m 1 +m 2)/k 为物体粘在盘上后,静止时弹簧的伸长量.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振动系统的初始速度,即盘与物体相碰后的速度gh m m m m m m 22122120+=+=v v 式中gh 2=v 是物体由h 高下落至盘时的速度.故系统振动的振幅为()212202021/m m kh k g m ωx A ++='+=v 本题也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振幅A .9-24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系一质量为m 1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作振幅为A 的简谐运动.有一质量为m 2 的粘土,从高度h 自由下落,正好在(a )物体通过平衡位置时,(b )物体在最大位移处时,落在物体上.分别求:(1)振动周期有何变化? (2)振幅有何变化?题9-24图分析 谐振子系统的周期只与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振子的质量有关.由于粘土落下前后,振子的质量发生了改变,因此,振动周期也将变化.至于粘土如何落下是不影响振动周期的.但是,粘土落下时将改变振动系统的初始状态,因此,对振幅是有影响的.在粘土落到物体上的两种不同情况中,系统在水平方向的动量都是守恒的.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可求出两种情况下系统的初始速度,从而利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或公式()2020/ωx A v +=)求得两种情况下的振幅.解 (1) 由分析可知,在(a )、(b )两种情况中,粘土落下前后的周期均为 k m ωT /π2/π21== ()k m m ωT /π2/π221+='='物体粘上粘土后的周期T ′比原周期T 大.(2) (a ) 设粘土落至物体前后,系统振动的振幅和物体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分别为A 、v 和A ′、v ′.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列出如下各式2/2/212v m A k =' (1)()2/2/2212v '+='m m A k (2)()v v '+=211m m m (3)联立解上述三式,可得 ()A m m m A 211+='/即A ′<A ,表明增加粘土后,物体的振幅变小了.(b ) 物体正好在最大位移处时,粘土落在物体上.则由动量守恒定律知它们水平方向的共同速度v ′=m 1v /(m 1 +m 2 ) =0,因而振幅不变,即A ′=A9-25 质量为0.10kg 的物体,以振幅1.0×10-2 m 作简谐运动,其最大加速度为4.0 m·s -1 求:(1) 振动的周期;(2) 物体通过平衡位置时的总能量与动能;(3) 物体在何处其动能和势能相等? (4) 当物体的位移大小为振幅的一半时,动能、势能各占总能量的多少?分析 在简谐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加速度2max ωA a =,由此可确定振动的周期T .另外,在简谐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其中动能和势能互相交替转化,其总能量E =kA 2/2.当动能与势能相等时,E k =E P =kA 2/4.因而可求解本题.解 (1) 由分析可得振动周期s 314.0/π2/π2max ===a A ωT(2) 当物体处于平衡位置时,系统的势能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可得系统的动能等于总能量,即J 100221213max 22k -⨯====.m Aa m A E E ω(3) 设振子在位移x 0 处动能与势能相等,则有42220//kA kx =得 m 100772230-⨯±=±=./A x(4) 物体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一半(即2x A =/)时的势能为 4221212P /E A k kx E =⎪⎭⎫ ⎝⎛==则动能为 43P K /E E E E =-= 9-26 一氢原子在分子中的振动可视为简谐运动.已知氢原子质量m =1.68 ×10-27 Kg ,振动频率υ=1.0 ×1014 Hz ,振幅A =1.0 ×10-11m.试计算:(1) 此氢原子的最大速度;(2) 与此振动相联系的能量.解 (1) 简谐运动系统中振子运动的速度v =-A ωsin (ωt +φ),故氢原子振动的最大速度为12max s m 1028.62-⋅⨯===A πA ωv v(2) 氢原子的振动能量J 1031.32/202max -⨯==v m E9-27 质量m =10g 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一振动系统, 按()()cm 3/ππ85.0+=t x 的规律作自由振动,求(1) 振动的角频率、周期、振幅和初相;(2) 振动的能量E ;(3) 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解 (1) 将()()cm 3/ππ85.0+=t x 与()ϕω+=t A x cos 比较后可得:角频率1s π8-=ω,振幅A =0.5cm ,初相φ=π/3,则周期T =2π/ω=0.25 s(2) 简谐运动的能量 J 1090721522-⨯==.ωmA E (3) 简谐运动的动能和势能分别为()ϕωω+=t mA E K 222sin 21 ()ϕωω+=t mA E P 222cos 21 则在一个周期中,动能与势能对时间的平均值分别为()J 109534d sin 2115220222-⨯==+=⎰.ωϕωωmA t t mA T E T K ()J 109534d cos 2115220222-⨯==+=⎰.ωϕωωmA t t mA T E T P 9-28 已知两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运动的运动方程分别为()()m π75.010cos 05.01+=t x ;()()m π25.010cos 06.02+=t x .求:(1) 合振动的振幅及初相;(2) 若有另一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运动()()m 10cos 07033ϕ+=t x .,则3ϕ为多少时,x 1 +x 3 的振幅最大? 又3ϕ 为多少时,x 2 +x 3 的振幅最小?题9-28 图分析 可采用解析法或旋转矢量法求解.由旋转矢量合成可知,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 的合成仍为一简谐运动,其角频率不变;合振动的振幅()12212221cos 2ϕϕ-++=A A A A A ,其大小与两个分振动的初相差12ϕϕ-相关.而合振动的初相位()()[]22112211cos cos sin sin arctanϕϕϕϕϕA A A A ++=/ 解 (1) 作两个简谐运动合成的旋转矢量图(如图).因为2/πΔ12-=-=,故合振动振幅为 ()m 1087cos 2212212221-⨯=-++=.ϕϕA A A A A 合振动初相位 ()()[]rad1.48arctan11cos cos sin sin arctan22112211==++=ϕϕϕϕϕA A A A / (2) 要使x 1 +x 3 振幅最大,即两振动同相,则由π2Δk =得,...2,1,0,π75.0π2π213±±=+=+=k k k要使x 1 +x 3 的振幅最小,即两振动反相,则由()π12Δ+=k 得(),...2,1,0,π25.1π2π1223±±=+=++=k k k9-29 手电筒和屏幕质量均为m ,且均被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悬挂于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平衡时,手电筒的光恰好照在屏幕中心.设手电筒和屏幕相对于地面上下振动的表达式分别为()11cos ϕω+=t A x 和()22cos ϕω+=t A x .试求在下述两种情况下,初相位φ1 、φ2 应满足的条件:(1) 光点在屏幕上相对于屏静止不动;(2) 光点在屏幕上相对于屏作振幅A ′=2A 的振动.并说明用何种方式起动,才能得到上述结果.题9-29 图分析 落在屏幕上的光点相对地面的运动和屏幕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都已知道,且是两个简谐运动.因此由运动的合成不难写出光点相对屏的运动(实际上是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的合成).根据相对运动公式,有屏对地光对屏光对地x x x +=依题意()()2211ϕωϕω+==+==t A x x t A x x cos cos 屏对地光对地所以 ()()212121cos cos ϕπωϕω++++='+=-=t A t A x x x x x 光对屏 可见光点对屏的运动就是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11c o sϕω+=t A x 和()22cos ϕπω++='t A x 的合成.用与上题相同的方法即可求解本题.其中合运动振幅()12222πcos 2-+++='A A A A .解 (1) 根据分析和参考上题求解,当要求任一时刻光点相对于屏不动,即0=光对屏x ,就是当()π12π12+=-+k 时,即π212k +=时(,...,,210±±=k ),A ′=0.当光点相对于屏作振幅为2A 的运动时,要求π2π12k =-+,即()π1212-+=k . (2) 由以上求解可知,要使光点相对于屏不动,就要求手电筒和屏的振动始终要同步,即同相位,为此,把它们往下拉A 位移后,同时释放即可;同理,要使光点对屏作振幅为2A 的谐振动,两者必须相位相反,为此,让手电筒位于平衡点0 上方的-A 处,而屏则位于+A 处同。
新编基础物理学》下册习题解答和分析

新编基础物理学》下册习题解答和分析题9-2解图《新编基础物理学》下册习题解答和分析第九章习题解答9-1 两个小球都带正电,总共带有电荷55.010C -⨯,如果当两小球相距2.0m 时,任一球受另一球的斥力为1.0N.试求总电荷在两球上是如何分配的? 分析:运用库仑定律求解。
解:如图所示,设两小球分别带电q 1,q 2则有q 1+q 2=5.0×10-5C ① 由题意,由库仑定律得:912122091014π4q q q q F r ε⨯⨯⨯=== ②由①②联立得:5152 1.210C3.810Cq q --⎧=⨯⎪⎨=⨯⎪⎩ 9-2 两根6.0×10-2m 长的丝线由一点挂下,每根丝线的下端都系着一个质量为0.5×10-3kg 的小球.当这两个小球都带有等量的正电荷时,每根丝线都平衡在与沿垂线成60°角的位置上。
求每一个小球的电量。
分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库仑定律及小球平衡时所受力的相互关系求解。
解:设两小球带电q 1=q 2=q ,小球受力如图所示220cos304πq F T R ε==︒ ①sin30mg T =︒②联立①②得:2o 024tan30mg R qπε= ③223sin 606103310(m)r l --=︒=⨯⨯=⨯ 其中2R r =代入③式,即: q =1.01×10-7C 9-3 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定义为0F E q =,若该点没有试验电荷,那么该点是否存在场强?为什么?答:若该点没有试验电荷,该点的场强不变.因为场强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仅与场源电荷的分布及空间位置有关,题9-1解图与试验电荷无关,从库仑定律知道,试验电荷q 0所受力F与q 0成正比,故0F E q =是与q 0无关的。
9-4 直角三角形ABC 如题图9-4所示,AB 为斜边,A 点上有一点荷91 1.810C q -=⨯,B 点上有一点电荷92 4.810C q -=-⨯,已知BC =0.04m ,AC =0.03m ,求C 点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cos37°≈0.8, sin37°≈0.6). 分析:运用点电荷场强公式及场强叠加原理求解。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九章

第9章 电稳感应和电磁场 习题及答案1. 通过某回路的磁场与线圈平面垂直指向纸面内,磁通量按以下关系变化:23(65)10t t Wb -Φ=++⨯。
求2t s =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解:310)62(-⨯+-=Φ-=t dtd ε 当s t 2=时,V 01.0-=ε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逆时针方向2. 长度为l 的金属杆ab 以速率υ在导电轨道abcd 上平行移动。
已知导轨处于均匀磁场B 中,B 的方向与回路的法线成60°角,如图所示,B 的大小为B =kt (k 为正常数)。
设0=t 时杆位于cd 处,求:任一时刻t 导线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解:任意时刻通过通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为202160cos t kl t Bl S d B m υυ==⋅=Φ导线回路中感应电动势为 t kl tmυε-=Φ-=d d 方向沿abcda 方向。
3. 如图所示,一边长为a ,总电阻为R 的正方形导体框固定于一空间非均匀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大小沿x 方向变化,且)1(x k B +=,0>k 。
求: (1)穿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2)当k 随时间t 按t k t k 0)(=(0k 为正值常量)变化时,线框中感生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解:(1)通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为⎰⎰=⋅=Φa S Badx S d B 0 ⎰+=a dx x ak 0)1()211(2a k a +=(2)当t k k 0=时,通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为)211(02a t k a +=Φ 正方形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dt d Φ=ε)211(02a k a += 正方形线框线框中电流大小为)211(02a R k a R I +==ε,方向:顺时针方向4.如图所示,一矩形线圈与载有电流t I I ωcos 0=长直导线共面。
设线圈的长为b ,宽为a ;0=t 时,线圈的AD 边与长直导线重合;线圈以匀速度υ垂直离开导线。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 第9章 压强 综合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9章压强综合训练一、选择题1.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2. 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图中的哪幅图能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3. 下列实验中,说明“流速对流体压强有影响”的是()4. 如图a、b、c是盛水容器中深度不同的三处位置,其中压强最大的是()A. a点B. b点C. c点D. 一样大5. 如图所示,一辆在高速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对路面的压力与路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关闭发动机后,汽车能继续前进,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C. 汽车尾部的气流偏导器做成上平下凸的形状,其作用是使汽车获得向上的升力D. 座位上的安全带又宽又软,是为了减小对人体的压强6. 2016年4月20日下午,甘肃酒泉瓜州县渊泉小学正在举行运动会,塑胶运动场上突然刮起龙卷风,将一名小学生卷起,如图所示.龙卷风是高速旋转的气流,它能把地面上的人、动物或物体等“吸起”卷入空中.龙卷风能“吸起”物体的原因是()A.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B.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大于外部的压强C.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重力变小D.龙卷风使物体受到的浮力变大7. 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ρA∶ρB=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A.F甲∶F乙=1∶1,p甲∶p乙=1∶2B.F甲∶F乙=1∶1,p甲∶p乙=1∶4C.F甲∶F乙=1∶2,p甲∶p乙=2∶1D.F甲∶F乙=8∶1,p甲∶p乙=1∶88. 高度、材料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大小如图所示。
它们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 A、F B,压强分别为p A、p B。
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 A<F B p A=p BB.F A>F B p A=p BC.F A>F B p A>p BD.F A=F B p A<p B二、填空题9. 在放假外出旅游时,小明发现所乘坐的汽车窗边放置有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逃生安全锤,如图所示。
新编物理基础学下册(9-17章)课后习题(每题都有)详细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题9-2解图新编物理基础学下册(9-17章)课后习题(每题都有)详细答案令狐文艳王少杰,顾牡主编第九章9-1 两个小球都带正电,总共带有电荷55.010C -⨯,如果当两小球相距 2.0m 时,任一球受另一球的斥力为 1.0N.试求总电荷在两球上是如何分配的? 分析:运用库仑定律求解。
解:如图所示,设两小球分别带电q 1,q 2则有q 1+q 2=5.0×10-5C ① 由题意,由库仑定律得:912122091014π4q q q q F r ε⨯⨯⨯===② 由①②联立得:5152 1.210C3.810Cq q --⎧=⨯⎪⎨=⨯⎪⎩ 9-2 两根 6.0×10-2m 长的丝线由一点挂下,每根丝线的下端都系着一个质量为0.5×10-3kg 的小球.当这两个小球都带有等量的正电荷时,每根丝线都平衡在与沿垂线成60°角的位置上。
求每一个小球的电量。
分析: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库仑定律及小球平衡时所受力的相互关系求解。
解:设两小球带电q 1=q 2=q ,小球受力如图所示220cos304πq F T Rε==︒① sin30mg T =︒②联立①②得:2o024tan30mg R qπε=③ 其中223sin 606103310(m)2r l --=︒=⨯⨯=⨯代入③式,即: q =1.01×10-7C9-3 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定义为0F E q =,若该点没有试验电题9-1解图荷,那么该点是否存在场强?为什么?答:若该点没有试验电荷,该点的场强不变.因为场强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仅与场源电荷的分布及空间位置有关,与试验电荷无关,从库仑定律知道,试验电荷q 0所受力F与q 0成正比,故0F E q =是与q 0无关的。
9-4直角三角形ABC 如题图9-4所示,AB 为斜边,A 点上有一点荷91 1.810C q -=⨯,B 点上有一点电荷92 4.810C q -=-⨯,已知BC =0.04m ,AC =0.03m ,求C 点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cos37°≈0.8,sin37°≈0.6).分析:运用点电荷场强公式及场强叠加原理求解。
2020-2021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 压强基础题含答案

2021春人教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 压强基础题含答案第9章 压强1、高速列车经过时,若人离铁道太近很可能被吸进去,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是因为( )A.车与人间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车与人间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车与人间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增大D.车与人间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2、小新参与以下各项运动时,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是( )A .拳击B .举重C .竞走D .卧式射击3、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压强大小跟液体的体积大小有关B .液体的压强大小跟液体的质量大小有关C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小跟容器底的面积大小有关D .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这一特点跟液体的流动性有关4、下列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5、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
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身整体抬高离开水面,从而减小水对船的阻力。
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 A.B.A .火车轨道B .锅炉水位计C .拦河大坝D .用吸管吸饮C. D.6、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轮子B.安全锤的锤头很尖C.书包带做的很宽D.铁轨铺在枕木上7、将装有浓盐水的烧杯放在水平面上,若向烧杯内加入少量的清水(未溢出),则()A.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B.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C.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D.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8、以下现象中没有利用大气压强的是()A.茶壶盖留有小孔B.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C.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D.利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9、图中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10、一本重为4N的物理课本放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m2,则书对桌面的压强为pa.如果在书上放一只笔袋,则书对桌面的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1、如图为安装于潜艇上的深度表,表盘上标注的“米水柱”表示通过测量海水的 ________大小来显示潜艇所处的深度.若潜艇潜至100米深处,所受海水的压强为 ________帕,2米2舱盖上所受海水的压力为 ________牛(海水密度值近似取水的密度).12、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1654年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1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的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物理学下册【韩可芳】第9章习题答案第三篇第三篇第三篇第三篇波动和波动光学波动和波动光学波动和波动光学波动和波动光学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振动和波动基础振动和波动基础振动和波动基础振动和波动基础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9-1符合什么规律的运动是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特征量由什么决定?答答答答:d 2 I"—3 1卩某物理量在某一量值值附近随时间作周期性往复变化的运动是简谐运动,或者是描述系统的物理量W遵从微分方程,则该系统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其特征量为振幅(由初始状态决定)、频率(由做简谐振动系统的物理性质决定)和初相位(由振动的初始状态决定)。
9-2说明下列运动是不是谐振动:(1)完全弹性球在駛地面上的跳动;(2)活塞的往复运动;(3)如木问题图所示,一小球沿半径很人的光滑凹球血滚动(设题思考题9-2图小球所经过的弧线很短);(4)竖直悬挂的弹簧上挂一重物,把重物从静止位置拉下一段距离(在弹性限度内),然后放手任其运动;(5)一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它在玄径上的投影点的运动。
(6)小磁针在地磁的南北方向附近摆动。
答答答答: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特征是:振动物体的位移(角位移)随时间按余弦或正弦函数规律变化;动力学特征是:振动物体所受的合力(合力矩)与物体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角位移)成正比而反向。
从能量角度看,物体在系统势能最小值•附近小范围的运动是简谐振动。
所以:(1)不是简谐运动,小球始终受重力,不满足上述线性冋复力特征。
(2)不是简谐振动。
活塞所受的力与位移成非线性关系,不满足上述动力学特征。
(3)是简谐振动。
小球只有在“小幅度”摆动时才满足上述特征。
(4)是简谐振动。
(5)是简谐振动。
因为投影点的方程符合物体的位移(角位移)随时间按余弦或正弦函数规律变化(6)小磁针只有在小幅度摆动时才满足上述特征,是简谐振动;在人幅度摆动时不满足上述特征。
9-3 一弹簧振子由最左位置开始摆向右方,在最左端相位是多少?过屮点、达右端、再冋屮点、返冋左端等各处的相位是多少?初相位呢?若过屮点向左运动的时刻开始计时,再冋答以上各问。
-1 -答答答答:(((此题需检杳(此题需检杳此题需检查此题需检杳))))以中点处为原点、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对弹簧振子的运动进行描述,由最左位H置摆向右方为计时起点,则在最左端相位是-兀,过中点时的相位为-,达右端时为0,再冋屮点时为,返冋左端为H o初相位是- 若过小点向左运动地时刻开始计时,则过中3JI n 点时的相位为一02,达最右端时为皿兀。
初相位是-9-4同一弹簧振子,当它在光滑水平血上做一维谐振动和它在竖直悬挂情况下做谐振动,振动频率是否相同?如果它放在光滑斜血上,它是否还做谐振动,振动频率是否改变? 如果把它拿到月球上,频率又有什么变化?答答答答:(((此题需检查(此题需检杳此题需检杳此题需检杳))))3 ,振动频率只与3有关,而对于弹簧振子,3 ,因此3取决于根据公式V m弹簧的弹性系数k和物体质量mo同一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卜血上做一•维谐振动和在竖直悬挂情况下做谐振动时,平衡位置不同,而弹簧的弹性系数k和物体质量m不变,因此这两种情形下的振动频率相同。
如果把它放在光滑斜血上,同样,只是平衡位置不同,而弹簧的弹性系数k和物体质量ni不变,所以它仍然会做谐振动,振动频率也不会改变。
如果把它拿到月球上,虽然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上不同,但是3与之无关,而且弹簧的弹性系数k和物体质量m不变,所以频率也不会发生变化。
9-5做谐振动的弹簧振子,当其(1)通过平衡位置时;(2)达到最人位移时;速度、加速度、动能、弹性势能小,哪几个达到最人值,哪几个为零?答答答答:(1)当弹簧振子通过平衡位置时,速度和动能达到最人,加速度和弹性势能为零。
(2)达到最人位移时,加速度和弹性势能最人,速度和动能达到最人。
9-6受迫振动的频率与强迫力的频率相同,相位是否相同?从相位看,共振应发生在何值?答答答答:受迫振动的相位与强迫力的相位不同,存在令相位差(见教材pl9页9-30式)。
从相位几H來看,发生共振时相位差为-,即共振时屮的相位比外部骡动作用的相位落后,或者d屮说与驱动作用同相,因而在发生共振时,外界总对系统做正功,促使振幅急剧增加。
9-7什么是波动?振动和波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波动曲线与振动曲线有什么不同?口口口•••波动是振动状态的传播过程,波动的产生要佇激发波动的振动系统,即波源。
振动是原因,波动是结果。
波传播过程屮各点的振动频率都应与波源频率相同。
振动具有一定的能量,波动过程伴随能量的传播。
波动曲线是一个点自波源由近及远传播,振动曲线是表示一个点在最人位移处与平衡位置处的振动。
波动曲线的横轴为波传播的位移,振动曲线横轴为振动的时间。
9-8试判断下血几种说法,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2 -(1)机械振动i定能产生机械波;(2)质点振动的速度利波的传播速度是相等的;(3)质点振动的周期和波的周期数值是相等的;(4)波动方程戎屮的坐标原点是选取在波源位置上。
答答答:答:::(1)错误,还需要弹性媒质。
(2)错误,波动的速度由媒质的性质决定,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3) 对。
(4) 不一•定。
9-9什么是波长、波的周期和频率、波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各由什么决定?波长反映波动的空间周期性,定义为同一波线上两个相邻的、相位差为2兀的振动质点 之间的韭离,或者是相邻的两个同相质点之间的距离。
波速描述振动状态传播快慢程度的 物理量,定义为振动状态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周期和频率反映了波动的吋间周期 性,定义为:波传播一个波长所需要时间,叫周期,用T 表示。
周期的倒数叫做频率, 用Y 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为u X/T X y 。
波速由传输媒质的性质决定,周期和频率由波 源的性质决定,波长由波速和周期决定。
x x 表示振动状态从振源传播到某点需要的时间•(J 表示振动状态从振源传播到某 点相位的变化.9-11关于波长的概念有三种说法,试分析它们是否一•致: (1) 同-波线上,相位差为2 Ji 的两个振动质点之间的距离; (2) 在同一个周期内,振动所传播的距离;(3) 横波的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纵波的两个相邻密部(或疏部)对 应点之间的距离。
答答答:答:::x y(x, t) AcosOt-2兀 來分析,同一波上两 三种说法一•致。
(1)首先用波函数 xl x2 1 G )t - Ji 一 质点xl, x2其相位分别为口,w Qt.2 n ,所以相位差为2 Ji 即入1 2的两质点间的距离为X 0 (2)在一•个周期,振动的质点其位相差为2肌和(1) 一致;(3) 只要将某时刻的波形图作出,很显然,相邻的波峰(谷),纵 波的相邻密部(疏 部)对应点其相位差为2JI,和(1) (3)是一致的; 9-12试讨论波动能暈的传输过程;比较波动能暈与振动能量。
x x Acos -9-10波动方程y 果把它写成s3 — t V 答答答:答:::+ e屮表示什么?如⑺ 又表示什么? y Acos答答答:答:::由于波动屮,传播出去的是介质质元的振动状态和能量,但质量元并未传播出去,而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做往复的振动,由于介质质量元之间的弹性相互作川,质元振动状态和能- 3 -量才能传播出去。
也正是由于介质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不是孤立系统,因而其振动能量特征与孤立谐振子的振动能量不同。
振动能量是振动系统的机械能,对于简谐振动,振动能1 Ek EP量E2 ,是个恒量。
波的能量是指介质元振动时的动能与因形变而具有的势能之和。
动能和势能随时间和位置作同步的周期性的变化。
波的能暈在介质中是连续分布的。
因而用能量密度(单位体积介质具有的能暈)来反映能量的分布。
能量密度随时间和位置周期性变化说明能量是随着波的传播而传播的。
9-13振荡电偶极子辐射的电磁波有什么特点?百•线型振荡电路肓什么优点?答:答答答:::(此题需检杳(((此题需检杳此题需检杳此题需检杳))))振荡电偶极子所辐射的电磁波是球面波,但是在离电偶极子很远的地方,则可以看成是平面波。
玄线型振荡电路的优点是振动频率高,辐射能量人。
9-14产生波的T•涉的条件是什么?两波源发出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的波,当它们在空小相遇时,是否一定发生干涉?为什么?两相干波在空间某点相遇,该点的振幅如果不是最人值,是否一定是最小值?答:答答答:::波的相T•条件是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和相位差恒定。
两波源发出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的波,在空间相遇吋不一定发生干涉现象。
因为(1)两列波在相遇点引起的振动的相位差不能保持恒定时,相遇区域没有稳定的强弱分布。
不发生T•涉现彖;(2)若两列波振幅差别很人,相遇区域强弱分布不显著,也观察不到干涉现象。
9-15如果两波源所发出的波振动方向相同、频率不同,则它们在空间相遇叠加时,两波在相遇点的和位差与哪些因素有关?替加后空间各点的振幅是否稳定?答答答:答:::相遇点的相位差与两波源的初相位、波源到相遇点的距离,波源的频率以及波速(距离和波速还决定了传播时间)有关。
由于这两个波源的频率不同,因此相位差随时间变化,从而叠加后振幅不稳定。
9-16驻波屮各质元的相位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相位没令传播?在驻波屮任意两相邻波节之间备点振动的振幅、频率、相位是否相同?在一波节两边的点又如何?答:答答答:::驻波屮,相邻两波节间各质元的振动相位相同,同一个波节两侧各质元振动的相位相反。
驻波实际上是一种分段振动现象。
驻波不彖行波那样沿波线后一•质元垂复前一•质元的振动,所以驻波的相位不向前传播。
补充问题补充问题补充问题补充问题::::驻波和行波有什么区别?驻波屮各质元的位相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位相没有传播?驻波屮各质元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说能量没有传播?驻波的波形有何特点?解:解解解:::行波是振动在媒质中传播,波的传播过程有波形、位相及能量的传播。
驻波的特征如下:(1)波形驻定,位移恒为零的点是波节;位移恒最人处是波腹。
相邻两波节(或波腹)之间的距离等于X/2 o没有波形的传播。
(2)位相驻定,相邻两波节之间的质点的振动位相相同——同起同落;一•个波节两侧的质点的振动位相相反——此起彼落。
故没有位相的传播。
(3)驻波的能量被限制在波节和波腹之间长度为入/4的小区段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其总量守恒,因此能量没有传播。
-4 -9-17如何理解“半波损失” ?答答答:答:::当波从波疏介质射入波密介质,在介血上发生反射时,就会产生n的相位突变,由于位62 Ji , = n意味着波程相差X/2 ,即波在反射点处,如同相差与波程差的关系为△ 口多或少传播了半个波长的距离,这就是为什么称这种相位突变为半波损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