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爱心树教案反思.doc
幼儿园大班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爱心树》含反思【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爱心,懂得关爱他人。
2. 培育孩子们的察看本领和动手本领。
3. 培育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爱心树》绘本故事。
2. 颜色搭配,制作爱心树。
3. 学习与共享。
【教学步骤】一、引入1. 播放《小苹果》音乐,引导孩子们做适当的舞蹈。
2. 引导孩子们思考“爱心”是什么,带领他们理解“爱心”的含义。
3. 出示一幅图画,让孩子们说说图画中的内容。
二、呈现绘本故事《爱心树》1. 呈现绘本故事《爱心树》。
2. 帮忙孩子们理解故事的内容。
3. 引导孩子们发表对故事的看法和感受。
三、制作爱心树1. 准备颜颜色纸、牛奶盒子、剪刀、胶水及其他工具。
2. 以牛奶盒子为主体,剪裁不同大小的彩纸,做出树叶、花朵等。
3. 帮忙孩子们完成制作,激励大家理解爱心树的意义。
4. 孩子们可以依据本身的创意,自由地进行装饰。
四、学习与共享1. 孩子们将本身的爱心树放在一起,共享彼此的创意和特点。
2. 引导孩子们叙述本身爱心树的特点和构造,激励大家合作和探究。
3. 帮忙孩子们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技能,激励大家再创新的想法,并勉励他们把爱心树放在家中,持续地思考如何挂念彼此。
【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通过制作爱心树,让孩子们明白关爱他人的紧要性,并加强其察看本领和动手本领。
同时也培育孩子团队合作的精神。
2. 教学设计:本次教案接受了《爱心树》的绘本故事进行启发式教学,引导孩子们发觉爱心的含义,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去关爱他人。
并以手工DIY的方法,让孩子们实际动手,提升其察看,制造和动手本领,也让他们思考如何去发挥本身的想象力和制造力。
最后,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孩子们相互学习和共享,也可以帮忙他们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学方法:本次教案接受了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以及合作学习法。
通过启发式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爱心是什么、如何关爱他人。
以实际动手制作的方式让孩子们提升察看力和制造力,老师通过引导和激励帮忙孩子们完成本身的作品。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教案目录: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三、教学准备四、教学过程五、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爱心树”的含义,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精神,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幼儿理解“爱心树”的意义,培养幼儿的爱心和责任感。
2. 难点: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爱心树”的精神,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爱心树》故事课件、爱心树手工材料、绘画纸张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充满爱的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歌曲《爱心树》引导幼儿进入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解:利用课件讲述《爱心树》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受“爱心树”的精神。
3. 讨论交流:让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爱心树”例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爱心树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爱心树”的理解。
5. 总结延伸: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关爱他人,乐于助人,成为真正的“爱心树”。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 幼儿在讨论交流环节是否积极参与,表达了自身的想法?3. 实践活动环节,幼儿的制作过程是否顺利,对手工材料是否感兴趣?4.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和调整的地方?5. 如何更好地将“爱心树”的精神融入到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六、教学活动设计1. 故事讲解:通过生动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让幼儿深入理解《爱心树》的故事情节,感受“爱心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2.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进一步体会故事的主题。
3. 小组讨论: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爱心树”例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 手工制作:让幼儿动手制作爱心树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加深对“爱心树”的理解。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中树对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培养幼儿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口语交际水平。
3. 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体会爱心树无私奉献的情感。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故事《爱心树》的课件或图书。
2. 准备与故事相关的手工材料。
3. 准备与故事相关的歌曲或视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爱心树》,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爱心树》,引导幼儿关注树对人类无私奉献的精神。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理解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是如何关爱他人的。
4. 手工制作:教师带领幼儿制作与故事相关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中的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爱心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2.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活动,如帮助同伴、关爱动植物等。
七、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爱心树》的内容,并向家长讲述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请幼儿回家后,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一周内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事迹,并在下周课堂上分享。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爱心树》的理解和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意识。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是否能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一、教案概述本节课是一堂大班社会课,教学主题为《爱心树》。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旨在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引导幼儿关心和帮助他人,培养他们的爱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认识爱心树的意义,理解爱心的重要性;2.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意识;3.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通过画画和讨论表达他们对爱心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材料1.《爱心树》绘本;2.彩色纸、颜色笔、剪刀;3.小奖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先展示一张爱心的图片,向幼儿解释爱心的含义,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爱心是重要的。
接着,教师给幼儿讲述一段简短的故事,讲述一个小女孩帮助受伤的小鸟的故事,引发幼儿对爱心的讨论。
2. 绘本阅读(15分钟)教师给幼儿讲解绘本《爱心树》的故事情节,重点强调故事中的爱心和团队合作。
然后,教师用朗读的方式给幼儿朗读这本绘本,同时,可以让幼儿观察绘本中的插图。
3. 制作爱心树(20分钟)教师提前准备好彩色纸、颜色笔和剪刀。
教师向幼儿解释如何做爱心树的手工制作。
首先,教师将大纸板剪成树的形状,然后将彩色纸剪成爱心图案,要求每个幼儿至少制作一个爱心。
4. 讨论和分享(15分钟)幼儿制作完爱心树后,教师组织幼儿围坐在一起,让每个幼儿依次展示自己制作的爱心树,并分享自己制作爱心的感受和体会。
教师可适时提问,引导幼儿进行讨论,让他们表达自己对爱心树的理解。
5. 结束和总结(10分钟)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欣赏整个教室里的爱心树,感受满满的爱心。
然后,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重点强调幼儿学会了关心和帮助他人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将这种爱心持续下去。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对爱心的理解和体会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他们通过绘本的阅读和讨论,学会了如何关心和帮助他人。
在制作爱心树的过程中,幼儿们展示了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手工制作能力。
在分享环节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对爱心的理解和感受。
大班主题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

大班主题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本篇文章为您介绍一份大班主题详案教案和教学反思,主题为《爱心树》。
【大班主题详案教案】主题:爱心树目标:1.学习“爱”的概念,了解“爱”的各种表现方式。
2.鼓励幼儿关注身边人的需求,学会关爱他人。
3.培养幼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安排:1.欣赏《爱心树》视频。
2.现场制作爱心树。
3.分享自己的“爱”的故事。
4.亲子活动:制作“护林小卫士”徽章。
活动具体安排:一、欣赏《爱心树》视频(10分钟)教师播放视频,让幼儿观看,引导幼儿发表看法,了解“爱”的含义。
二、制作爱心树(30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爱心树的相关概念,指导幼儿选择、DIY 和装点爱心树,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体验到爱的美好与感染力。
三、分享自己的“爱”的故事(2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父母、朋友、老师等亲近人的爱,让幼儿借此机会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和感知爱。
四、亲子活动:制作“护林小卫士”徽章(30分钟)家长与幼儿配合制作环保主题徽章,以此鼓励幼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反思:一、教学模式反思本次活动应用了多种教学模式。
观看视频和分享经验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制作爱心树和护林小卫士徽章采用个性化方式;通过亲子活动方式鼓励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这些教学模式都能激发幼儿兴趣,丰富了他们的经验和收获。
二、教学表现反思本次活动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同时也引导了幼儿了解“爱”的含义、表现形式和鼓励幼儿去关注身边人的需求,学会关爱他人,同时鼓励幼儿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总体反思效果良好。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爱心树》社会教案1. 教学目标1.1 学问目标1)认得爱心的紧要,了解是什么是爱心,并能简单叙述爱心的意义;2)了解慈善捐赠的概念,明确慈善捐赠的紧要性和意义;3)通过制作“爱心树”,让幼儿能够认得到爱的气力和正面价值。
1.2 本领目标1)通过还原、听说、察看、体验等方法,让幼儿感受到爱心的气力,并能够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之情;2)通过参加制作“爱心树”活动,培育幼儿的动手本领和创意思维本领;3)通过察看和实践,让幼儿能够发觉并分析四周慈善活动的情况,提高他们的现实认得本领。
1.3 情感目标1)培育幼儿的爱心,促进他们从小培育挂念他人、珍惜他人和帮忙他人的良好品质和行为;2)在活动中体验团队协作的乐趣和成功感,加强幼儿的自信念和集体荣誉感;3)让幼儿明白,公益事业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需要更多人的参加、支持和努力。
2. 教学过程2.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向幼儿介绍今日的主题——“爱心树”。
让幼儿认真察看一张图片,是一棵绿树,树的四周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卡片,而卡片上写着一些动人的话语。
请幼儿简单谈一谈这张图片给他们的感受。
老师在幼儿的发言基础上,引导幼儿认得到爱的紧要性,并通过讲解及举例的方式,向幼儿叙述“爱心”的定义和意义。
2.2 主体环节(30分钟)1)让幼儿通过手足协调的动作制作“爱心树”。
2)把做好的树枝贴在画纸上,描绘树干的形态,这就是一棵白树。
3)在树旁边绑上红色的线,用棉签蘸红色的颜料在红线上面盖上印记,做成樱花的花瓣。
4)用纸张制作五彩缤纷的卡片,把幼儿画得美丽的头像贴在卡片上,写上幼儿挂念父母,挂念社会,关爱动物等方面的话语。
这些话语体现了幼儿的爱心和关爱之情。
5)在树下面制作一个草坪,在草坪上面铺上一小条道路,道路两旁种上小小的花草,给“爱心树”一个美好的家。
6)幼儿在老师的帮忙下,把缤纷的卡片挂在树枝上面。
2.3 总结环节(10分钟)老师询问幼儿“爱心树”中的细节,以检查幼儿是否听课、做事认真。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理解“爱心树”的意义。
2.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提高幼儿的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主题,体会爱心树带给小男孩的变化。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爱心树的意义,引导幼儿关爱他人。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爱心树》。
2.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3. 音乐《爱心树》。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爱心树》,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温暖和爱心树的形象。
2. 讲故事:教师讲述故事《爱心树》,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小男孩和爱心树之间的关系,让幼儿理解爱心树的意义。
4.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爱心树,并分享作品。
6. 课后反思:教师和幼儿一起反思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不足,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和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绘画活动。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爱心树绘画活动,共同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加慰问孤寡老人、帮助邻居等公益活动,让幼儿将爱心树的精神付诸实践。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在讨论、绘画等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情感投入。
2. 关注幼儿在家庭和社会实践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爱心树精神的理解和应用。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性格和需求的幼儿,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引导、鼓励、表扬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2篇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精选2篇(一)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看《爱心树》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到爱心的力量,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和同情心。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活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中所传达的爱心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感触和体会,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 大班教室。
2. PPT演示工具。
3. 《爱心树》这本绘本。
4. 活动准备材料:纸、颜料、画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几张爱心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爱心的含义和作用。
2. 阅读故事《爱心树》,并与学生进行讨论,观察故事中的细节。
3. 展示PPT,用简单的语言总结这个故事,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主旨。
4. 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给每个小组发放一幅白纸和颜料、画笔等,让学生合作绘制他们心中的爱心树,并进行展示。
5. 学生评价自己小组的作品,并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欣赏和点评。
6. 教师评价学生的表现,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继续发扬爱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爱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一些合作和观察思考的能力。
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程度有差异,有些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没有深入思考。
对于这一情况,我觉得可以在讨论环节适当增加一些引导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含义。
此外,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表现也比较参差不齐,有的小组完成得很好,有的小组则比较混乱,影响了整个活动的进行。
我认为可以事先设定一些规则和指导要求,确保每个小组都能按照规定的步骤完成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活动中的角色要适时转变,既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又要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精选2篇(二)教学反思:《神奇的蛋壳》是一节非常有趣的科学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蛋壳的特性,让学生们了解蛋壳的结构和作用,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爱心树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2. 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理解爱心树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体验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爱心和同情心。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爱心树的手工材料、画纸、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简单的社会交往经验,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爱心树,引导幼儿说出爱心树的特点和美丽之处。
2. 讲述故事:结合课件,讲述《爱心树》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3.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谈谈对故事的理解,讨论爱心树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4. 情景体验:分组进行情景体验,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会关爱他人的快乐。
5. 手工制作:指导幼儿制作爱心树的手工,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
6. 绘画表达:邀请幼儿用彩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爱心树,引导幼儿表达关爱他人的愿望。
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观察其在讨论和情景体验中的表现。
2. 幼儿在手工制作和绘画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3.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行为的体现。
反思: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爱心树的手工制作,共同完成一幅爱心树的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2. 社区实践:组织幼儿走进社区,关爱社区中的老人和环卫工人,将爱心传递给身边的人。
3. 爱心树主题班会:定期开展爱心树主题班会,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爱心故事,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七、教学反思八、教学评价1. 幼儿对故事的理解程度,观察其在讨论和情景体验中的表现。
2. 幼儿在手工制作和绘画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3.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爱他人行为的体现。
九、教学内容拓展1.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关爱他人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到关爱他人的快乐。
2023年《爱心树》教案三篇

2023年《爱心树》教案三篇《爱心树》教案篇1大班优秀语言教案《爱心树》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回忆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大树每一次的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制作爱心卡,积极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爱心树》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一个男孩儿幸运地遇到了一棵因爱而给予,因给予而快乐的大树。
大树用他全部的生命陪伴男孩儿一生,为他创造了一生。
男孩儿曾因成长而离开,但他在生命的开始与结尾都和大树为伴,为此,大树幸福不已。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爱的国度,长辈们无私的关爱就像是一棵棵无私的大树,让孩子们感受幸福和快乐、尽可能地给予成了家长们最大的满足和心愿!为了让孩子在体会爱与被爱幸福的同时,激发他们对身边人的关爱,从小学会感恩,特设计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1.感知故事内容,理解大树每一次的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回忆周围的人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体会爱与被爱的幸福。
3.制作爱心卡,积极表达自己对他人的感激之情。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活动准备:1.教具:"爱心树"课件、图谱;音乐:让爱住我家;2.学具:心形纸卡、笔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提问:今天老师想做一个关于你和爸爸妈妈之间的调查:请你认真仔细地想一想,爸爸妈妈为你做了什么事会让你感到快乐,他们也很快乐?(二)播放课件,感知理解故事情节1.动画里有谁?2.一棵大树和一个男孩是好朋友,每天男孩跑来树下做些什么?3.随着时光流逝,男孩一天天地长大,大树感到了什么?什么叫孤寂,那你有过孤单寂寞吗?4.后来,男孩一次一次来看大树,对大树说了什么?大树是怎么做的?5.大树到最后只剩下老树墩,但是她的心里感觉怎么样?小结:一棵大树,从枝繁叶茂满是苹果到最后只剩下老树墩,他的一生都在付出、给予,从不求回报,但是她还是很快乐。
幼儿园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爱心树》含反思教学目标:1.培养孩子们的爱心和关爱能力。
2.让孩子们认识到爱心的重要性,了解如何关注周围的人和事。
3.通过行动践行爱心,了解爱心的力量。
教学准备:1.爱心树的图片和道具。
2.涂色笔、颜料、剪刀等工具。
3.背景音乐《我爱你中国》。
教学过程:一、开场(5分钟)1.老师向孩子们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爱心树”。
2.师生唱一首关于爱心的歌曲《我爱你中国》。
二、情境呈现(10分钟)1.老师向孩子们介绍爱心树:在这个树上,每个人都可以挂上一片心形的叶子,向自己喜欢的人或事物表达爱心。
2.给每个孩子发放一个空白的心形叶子。
孩子们可以自己涂色、剪裁、写上自己想送给谁的名字。
三、互动探究(20分钟)1.老师引导孩子们讲述自己准备送给谁的爱心叶子,以及理由。
2.让孩子们把爱心叶子挂在树枝上,并讲述一下自己所送爱心的意义。
3.通过比较孩子们所送爱心叶子的不同,引导孩子们思考爱心的多样性和表达方式的多样性。
四、总结反思(10分钟)1.老师带领孩子们共同回顾今天的主题和内容。
2.让孩子们反思今天课堂上表现得好的地方以及有待进步的地方。
3.最后,老师强调爱心是一种无私的情感,孩子们可以通过日常的小行动来表达爱心。
教学评价:1.孩子们能够主动参与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2.孩子们能够理解并体验爱心的力量,增强了人际交往的能力。
3.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孩子们意识到爱心不应该只在特定的一天或事件中表现出来,而应该成为日常交往中的重要素质。
幼儿园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

幼儿园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全文5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爱心树》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目标:1、理解故事《爱心树》,感受大树对男孩无私的爱与奉献;并能联系生活,体会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产生一种幸福感;2、结合行为行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知道应该用感恩的言行,表达对父母的爱意。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准备:大树分解的组合教具、爱心卡每人一份,爱心树音乐、背景音乐神秘园,爱心树的PPT。
过程:一、引题:看大书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特殊的书,大家一起先来看一看封面,你看到了什么?2、大树和孩子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这本《爱心树》吧!二、理解故事内容:背景音乐1、第一段:(教师先来讲述故事的开始)大树和小男孩都很快乐A、大树为什么会喜欢上这个男孩子?B、大树是怎么关心小男孩的?C、小朋友,当你累的时候,有没有依偎在妈妈的环抱里?你感觉怎么样?D、请个别小朋友依在老师的怀里,感受温暖与幸福。
3、讲述第二段:大树愿意为小男孩付出自己的一切。
A、小男孩长大了,他有没有每天跑到大树那里去玩?B、大树觉得自己怎么样?(很孤单)C、当小男孩子需要买东西问大树要钱的时候,大树是怎么做的?小男孩很快乐,你觉得大树还快乐吗?D、当小男孩需要树枝做房子时,大树是怎么做的?大树没有了树枝,他还快乐吗?E、当小男孩需要树干做木船的时候,大树又是怎么做的?你觉得大树还快乐吗?G:现在大树只剩下了什么?H:对,大树没有了果子、树枝、树干,只剩下了树桩,它为什么还快乐呢?小结:因为大树深深地爱着小男孩,她虽然失去了很多,但只要男孩快乐,大树就是快乐的。
三、让孩子理解爱与被爱--联系生活,体会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产生一种幸福感1、大树深深的爱这个男孩子,那大树像我们身边的谁呢?2、小结: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人像大树一样爱着我们,我们多幸福呀!3、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怎么样?爸爸妈妈是怎么样爱我们的呢,让我们很快乐!4、倾听孩子们的回答,师生共享幸福感。
幼儿园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爱心树》含反思教案概述本次社会公开课的主题为“爱心树”,旨在通过树的比喻,引导幼儿认识到爱与关爱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根据课程要求,本次教案的科目为社会,适用年龄为4-5岁的大班幼儿,课时时长为40分钟。
教学形式为情境创设+讲解。
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树的结构和生长规律,并用爱心来比喻树上的绿叶。
2.能够认识到家人、老师和同学等身边的人对自己的影响和关爱,并用爱心回馈他们。
3.能够表达自己对家人、老师和同学的感激之情。
教学过程第一步:情境创设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教室,大声问道:“大家知道树是什么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让他们思考树的形状、生长规律和作用等问题。
接着,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模型的展示,引出课程主题:“爱心树”。
第二步:讲解介绍树的结构以及生长规律,并用童话故事《爱心树》的形式,将树上的叶子比喻成爱心,让幼儿了解到身体没有绿叶就像没有爱心一样,告诉孩子们绿叶(爱心)是树的一部分,它们可以互相扶持。
第三步:讨论随后,教师将与孩子们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让孩子们从生活中的实例中认识到身边许多人对自己的关怀和爱,例如父母、祖父母、老师、同学等。
接着,询问幼儿身边有哪些人对他们的成长起了关键作用,并鼓励他们回报爱心,用自己的关爱去回报家人、老师和同学。
第四步:情感互动在“爱心树”板块的主题下,设置一个定制制品店,随着讲解的推进让孩子们打造一棵大树的树叶,削减树叶的形状,然后在上面填写表示感激的语言。
为了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教师在此过程中决定为孩子们展示制品店所制作出的爱心树。
第五步:全课总结在所有孩子完成自己的爱心树后,教师将所有的树叶贴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爱心树”,并让孩子们一起合唱《感恩的心》来表达对所有给予自己关怀的人的感激之情。
第六步: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所有的亮点和不足之处,根据表现出来的变量情况,对以后的教学进行评价与调整。
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针对大班幼儿的社会学科教学内容,以“爱心树”为主题,通过多方位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从亲身体验中感受爱的力量,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学习“爱心树”的概念,并初步了解爱心的意义;2.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爱;3.能够观察、感受“爱心树”图案中的意义;4.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以集体为荣,共同打造爱心树。
三、教学环节1. 导入环节幼儿喜欢亲手制作有意义的事物,可以先让幼儿长成一颗完整的“爱心树”,通过介绍“爱心树”的相关知识点,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学习环节一、课堂听讲老师针对“爱心树”内容进行讲解,与幼儿互动并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爱心树?爱心树有什么含义?爱心树中的小孩为什么要扶老奶奶和跟母亲打招呼?二、课堂讨论老师与幼儿进行讨论:平常我们做哪些事情可以表现出爱心?幼儿们可以回答,如帮助同学、孝敬父母、有礼貌等。
三、手工制作让幼儿们自己动手制作小爱心扇子,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增加亲子交流的机会,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到爱心的含义和实际真实的存在感。
3. 实践环节一、编排小故事让幼儿合作编排与表演一个“爱心故事”,通过合作与角色扮演,更好地理解爱心的重要性,并增强了幼儿之间的团队协作与合作精神。
二、观察、思考,画出“爱心树” 让幼儿观察一幅“爱心树”图案,听老师讲解其含义,提出自己对爱心树的想法,然后让幼儿在课堂上手绘出自己的“爱心树”。
4. 总结环节总结全节课教学内容,让幼儿回顾每个环节的学习内容,进一步加深对“爱心树”概念以及实际内涵的理解,落实幼儿日习以为常的爱心行为。
四、教学评估通过老师的引导和监督,幼儿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老师和同学的爱,能够观察、感受“爱心树”图案中的意义,形成团队合作意识,以集体为荣,共同打造爱心树。
五、教学反思教师认为此次教学环节比较全面,把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结合利用,让幼儿在听课、讨论、手工以及实践等环节中感受爱的存在与力量,增加了幼儿学习“爱心树”概念和实际意义的深度和广度。
幼儿园大班主题详案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
![幼儿园大班主题详案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6989e5c281e53a5902ff34.png)
幼儿园大班主题详案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5 篇模版]第一篇:幼儿园大班主题详案教案《爱心树》及教学反思《大班主题详案教案《爱心树》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设计背景机遇以上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问题,我们大班通过开展主题活动,为大班幼儿提供各种活动应具备的自主、宽松的活动空间,学习的方式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以合作探索为特征的共同学习,帮助幼儿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解决问题,为今后上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促进幼儿快乐与发展的同时,和孩子一起长大!活动目标1、倾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感想。
2、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体会亲人朋友们如大树般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他们。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大树那种无私的奉贤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难点:切身体会大树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的,学习在生活中关心为我们付出的亲人和朋友。
活动准备爱心树大绘本一本爱心树 flash 爱心粘粘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出示故事绘本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大书。
问:上面有什么?请你猜猜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封面只有一棵树,本来教师的用意是让幼儿幼儿随意的进行有关大树的故事的猜想的,只要幼儿能够讲出一些就可以的,但是从课堂中幼儿的表现来看,发言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于是我些疑惑:大部分幼儿不是很主动的来讲述的原因是什么呢?借班上课对幼儿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是幼儿的原因呢?还是教师的原因?要不直接就引题:今天我们来看一本大书,然后直接讲述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1、这是一个大树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棵树的故事。
2、教师边翻绘本边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提问:——当男孩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与大树发生着怎样的事情。
——时光流逝,当小孩子逐渐长大,大树常常感到很孤寂,当男孩第二次来看大树时他们进行了怎样的对话?发生了怎样的事。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

大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爱心树》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应能够了解“爱心”这一概念的含义;•学生能够理解“关注与爱”的重要性,能够表达自己对该主题的理解;•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到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他人的快乐;•通过本课教学,增强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
1.2 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掌握“爱心”概念,了解“关注与爱”的重要性,进行相关课堂活动;•时间分配:1课时(45分钟)。
1.3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关注与爱”的重要性;•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到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他人的快乐。
1.4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关注与爱”的重要性;•如何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到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他人的快乐。
1.5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通过带有生动情景的故事、图片、实物等向学生展示“爱心”的重要性;•合作探究法:学生围绕课题开展小组讨论或合作探究,发表自己的见解;•游戏体验法: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到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他人的快乐。
二、教学步骤2.1 导入新课利用幼儿园广播讲述生动的事例、动情的故事、鲜明的情景图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听完后,小组内讨论,四人为一组,发表个人看法。
2.2 学习新课教师带领学生集体探究“爱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在生活中的“爱心行为”(分享故事,自然呈现,借助音乐、图片、话题等)。
2.3 游戏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群体游戏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把自己的爱心传递给他人的快乐。
2.4 教学总结通过小组、个别表演、展示等方式对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反思。
三、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的教法主要采用了情景导入法,合作探究法和游戏体验法。
教师通过儿童生活的场景,让幼儿形象的领悟到“关注与爱”的重要性。
小组探究法主要是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从而得到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此外,游戏体验法将教学融入幼儿生活排队、助人等活动中,在游戏中培养孩子关注、爱护、帮助他人的意识。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心树》含反思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孩子了解爱心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孩子的爱心意识和道德感;•能力目标: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情感目标: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到爱心的力量,表达对家人、朋友和社会的爱心。
2. 教学内容2.1 知识内容•爱心的概念和意义;•爱心对人们的影响和产生的效果;•如何表达爱心。
2.2 能力内容•观察:观察动物、人物、环境等;•想象:发挥想象力,创造有爱心的故事情境;•表达:用语言和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3 情感内容•爱心的重要性和意义;•表达爱心的方式和方法;•爱心对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3. 教学过程3.1 教学准备制作教学道具:爱心树。
3.2 教学活动3.2.1 导入教师走到台前,展示爱心树。
教师:大家好,这是爱心树,我们今天要和爱心树做好朋友,一起学习如何表达爱心。
请大家观察爱心树,看看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孩子们仔细观察爱心树,逐渐发现它的树干和树枝都是由爱心拼接而成的。
3.2.2 学习和游戏1.教师讲解爱心的概念和意义。
2.教师让孩子们看见一幅画面,树下有许多小鸟、小兔子、小花猫,他们都在享受树的阴凉。
教师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为这些小动物编写爱心故事情境,让他们感受到爱心的力量。
3.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的爱心故事,让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得到锻炼。
4.教师让孩子们用语言和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人、朋友和社会的爱心。
5.最后,教师鼓励孩子们一起把爱心送给爱心树,让它变得更加美丽。
3.2.3 结束教师:今天我们与爱心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你们学到了什么呢?请把你们的收获和感受说出来。
3.3 反思通过本节课,孩子们似乎对爱心这个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的爱心,培养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但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孩子不太善于表达,有些孩子有时会被别的事情分心,这对教师的引导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一节课我会更加重视跟随每个孩子的成长,更加关注他们的思考和感受,引导他们在游戏中获得快乐、表达自己。
大班社会《课爱心树》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课爱心树》教案反思,系大班社会学科教学内容。本章节取材于幼儿社会课本中的“关爱自然,爱护环境”章节,具体内容包括:认识树木对环境的重要性,理解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通过故事《爱心树》引导幼儿感悟树木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幼儿关爱自然、爱护树木的环保意识。关联教材内容,本节课将重点引导幼儿从故事中体会到树木的宝贵价值,激发他们珍惜自然资源,关爱生态环境的情感。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幼儿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其环保素养。
在情感态度方面,我发现大部分孩子能够体会到爱心树的无私奉献精神,但在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着重培养孩子们的行动力,让他们将关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情感态度付诸实践。
最后,针对孩子们的个体差异,我认识到需要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对于理解能力较强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课爱心树》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树木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们学会了关爱自然,爱护环境。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几个问题。
首先,关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我意识到单纯地讲解树木的作用和环保意义,孩子们可能难以消化和理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运用生动的案例和互动提问,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树木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重要性和如何爱护它们。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环保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社会爱心树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2、感受大树无私的奉献精神,懂得付出也是一种快乐。
3、初步体验亲人朋友们的关爱之情。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重点难点: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树对小男孩的付出和爱。
活动准备:
ppt课件、背景音乐、复印的绘本书、画笔、纸、字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部分
以图质疑,激发兴趣,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关键,开门见山。
出示一棵树让幼儿观察,并引出《爱心树》的故事。
1.出示课件ppt图片:一棵树
教师:你觉得这是一棵什么样的树?(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2.出示课件画面:小男孩
教师:一棵茂盛的大树和可爱的小男孩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二、分段感受故事
1、互动讲述故事,讲述男孩在儿童期和大树的故事欣赏故事:带着疑问。
让幼儿有目的的欣赏故事,出示幻灯片,幼儿直观的观看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在重点部分提出问题,让幼儿探讨,达到重难点的突破。
(1)出示故事中的第一张PPT图片:从前,有一棵树,并提出问题:大家看看这棵树长得怎么样?(又高又大、枝叶茂盛)(2)出示第二张PPT:瞧,来了一个小男孩,大树会喜欢他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在向小男孩招手;大树舞动着枝条,好像是大人的手臂想把孩子抱在怀里......)那小男孩喜欢这棵大树吗?他看见了大树,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大树,你好!大树,我想和你玩。
)
(3)猜一猜:男孩会到大树这来玩什么呢?(先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然后教师再讲述。
)
(4)出示小男孩和大树做游戏的PPT图片。
(1、采集树叶、做树叶皇冠、2、爬树、3、吃苹果、4、荡秋千、5、捉迷藏、6睡觉、)师:小男孩来到大树身边做了哪些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引导幼儿看图讲述出大意,提醒幼儿要用完整的话来回答)幼:小男孩在捡树叶他捡了这么多树叶用来干什么呀?(做王冠:出示相应的图片)看看这时小男孩的表情怎样?(很神气)瞧,他昂首挺胸,神气地走来走去,真像一个森林之王。
(让幼儿学一学)幼:小男孩在爬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树干上的小手小脚)他爬到大树上去干什么呢?(荡秋千:小男孩在哪呢?他在树上玩什么
游戏?想一想:玩什么游戏时小脚要荡得很高很高。
)(吃苹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他还在大树身边做了什么?(捉迷藏:小男孩躲在哪里?大树怎么找他的、睡觉:小男孩睡觉时,大树在干什么?)捉迷藏这个环节我采用跟幼儿玩游戏捉迷藏。
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活跃上课的气氛。
(5)出示图片:现在小男孩和大树的关系怎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和大树拥抱、在大树上画爱心呢)嗯,现在他俩相亲相爱,这时小男孩会对大树说什么呢?(大树,你真好)男孩非常非常爱他,大树很快乐。
师:小朋友们,大树为什么这么快乐?(因为男孩喜欢他,常去陪他)
(6)教师小结:大树和小男孩相亲相爱,他们每天都在一起玩耍,多么幸福快乐
2.集体阅读绘本,讲述男孩在少年期和大树的故事
教师发放绘本故事让幼儿自主阅读和集体阅读绘本故事
(1)提问:男孩摘走了大树所有的苹果,大树为什么还很快乐?
(2)出示字卡孤寂(教师讲解孤寂就是孤独寂寞的意思)
(3)小结:因为大树帮助男孩达成了心愿,所以它很快乐。
这是一棵充满爱心的大树,当男孩从大树身上摘走苹果,大树很快乐;原来付出爱也是一种快乐呀!
三、情景迁移,体验亲人和朋友们大树般的关爱之情。
(这个环节教师的引导语言相当重要。
)
幼儿讨论:在你们的身边有谁和爱心树一样爱着我们呢?
(1)说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怎样爱我们的?
(2)我们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懂得感恩与他人,学会回报亲人,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如:我会帮大人做什么......
四、活动结束部分。
画爱心树给绘本设计封面图,能更进一步让幼儿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后反思:
这个活动我认为是比较成功的。
因为:
1. 我敢于挑战了自己,战胜自我。
说实话,语言领域的绘本教学,我一直没有勇气挑战,但今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向曾经的朝思暮想的它靠近,付出行动,并取得了成功。
2. 本次活动我觉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采用了以情带情,以情激情的手段来教学。
《爱心树》讲述的是一棵苹果树和一个男孩之间的温馨,又略带哀伤的动人故事。
故事的文字纯朴直白,简洁明了。
它讲述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种深沉的爱,是无私的给予和奉献,令人在百读不厌中细细体味蕴藏其中爱的哲理,非常的感人!因此我是运用妈妈的口吻来对孩子们讲述这个故事的,并且全程我都配有轻柔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我把自己先融入到角色当中去,以情带情,深入孩子内心世界,激发幼儿对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之情!
整个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设计上有突破,有创新。
因此,
我在组织和引导上感觉非常的轻松和流畅,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活动第二个环节,幼儿在我的引导下,随着绘本的画面,感受着大树对小男孩的爱,中间我巧妙设计穿插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着大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
让幼儿的情感得到激发,思维得到拓展,语言表达得到锻炼,在我的情感延伸下,情感迁移到对家人对朋友的关爱之情,这也达到我最初的教学目标。
亮点:
1.采用互动式讲述故事.
第二环节时,我打破传统的故事教学模式,让幼儿边看绘本画面,边讲述自己看到的图片内容。
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更大的提升。
2.巧妙运用游戏
讲述绘本故事时,在讲到孩子与树玩游戏的时候,我巧妙的设计捉迷藏的游戏。
孩子们通过游戏感知了绘本故事语言生动有趣,体验大树与小男孩之间的情感,让孩子们能更直观的感受到他们的友爱之情,同时让孩子更爱阅读绘本,因为绘本故事十分有趣。
这个游戏环节让整个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并将活动推向**。
3.自由阅读
在活动中,让幼儿人手一本绘本,在集体阅读绘本后,再次自由阅读绘本,让孩子能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激发情感,更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由爱心树展开,情感迁移到父母。
在你们的身边有谁和爱心树一样爱着我们呢?孩子想到了爸爸妈妈,想到了爷爷奶奶,有的
孩子还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孩子们争先恐后,都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4.创作封面
活动最后,我用音乐《感恩的心》作为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创作绘本封面,孩子们用彩笔,画出自己的心目中爱心树形象。
在创作中,孩子们想到爸爸妈妈对我们的好,又想到我们可以用些什么来感谢爸爸妈妈辛劳的付出,将本次活动再次推向**。
其实,这个绘本故事并不仅仅适合幼儿,同时它也适合不同年龄层次我们,包括自己以及身边的朋友们,在我们遗忘了父母对我们的付出,看一看吧,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无意中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爱是无私的,如果爱心是花,那么感恩就是这花结的果。
但愿所有爱心之花都会结出累累感恩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