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3.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提供具有挑战性的遗传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集体智慧解决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遗传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结合生活实际,介绍遗传学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现实意义。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指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遗传图解,正确分析遗传问题。
-针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解答和指导,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具有代表性的遗传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题目涵盖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图解等方面,全面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遗传现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小组合作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共同探讨和解决遗传问题。
3.选择一个生活中的遗传实例,如家庭成员的性状遗传,用遗传图解和文字说明解释该遗传现象。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通过分析实例,提高学生运用遗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复习染色体和DNA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提问:“染色体上的遗传信息是如何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的?”自然过渡到新课。
(二)讲授新知
1.详细讲解基因的概念、显性和隐性基因的特征及其在遗传中的作用。
-解释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通过实例,阐述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表现形式及遗传规律。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案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案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案篇一: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设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设计教学思路顺利完成本节教学,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前两节《基因控制性状》、《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的内容,并且在本节课中灵活运用。

同时这节课的学习也是《人类性别遗传》的基础。

这一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先用单眼皮和双眼皮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现象提问,引出孟德尔遗传学定律。

再从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过程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理解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

在课程中穿插一个小试验,帮助学生理解杂种子二代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基因组成。

最后回到课前提出的问题,学习利用所学知识解释常见的生物学现象。

孟德尔遗传学定律讲究灵活运用,因此在课程结束时设计了两道“课后继续探究”,以便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深入研究。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孟德尔,了解豌豆杂交试验。

理解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的概念2.运用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探究生物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能力目标1.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的能力2.尝试借鉴运用数学方法探究生物学问题情感目标认识生命的科学本质,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1.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2.孟德尔遗传学定律3.运用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探究生物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教学难点1.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2.由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推导出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教学方法讲述法、推导和实验综合使用教学过程一引言子代获取了父母遗传下来的基因,但子代的性状和父母并不完全一样,有些些地方像父亲,有些地方却又和母亲相似。

例如上节课布置的作业:观察并统计父母和自己以及兄弟姐妹的眼皮性状。

很多同学发现了父亲是双眼皮、母亲是单眼皮(或者反过来),不同家庭的孩子中既有单眼皮也有双眼皮。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需要用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来解释。

二孟德尔遗传学定律1 孟德尔个人介绍提出问题①孟德尔选用什么植物作为实验对象?纯种豌豆②研究了哪些相对性状?豌豆的茎杆高度,高豌豆和矮豌豆学生作答①孟德尔选用纯种豌豆作为实验对象②实验研究了豌豆的茎杆高度这个性状,有高豌豆和矮豌豆这对相对性状 2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和遗传学定律(1)(2)由上图可以得出结论Ⅰ:生物的一对相对性状分为两类,纯种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没有表现出的性状叫隐性性状(3)孟德尔做了一个猜想:生物的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用大写字母表示(如上述实验中的高茎,表示为D);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用小写字母表示(如上述实验中的矮茎,表示为d)。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示范教案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示范教案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难点: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2.运用图解方式概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三、教学准备教师收集有关孟德尔和豌豆杂交实验的相关视频、图片等。

学生课前预习,收集有关孟德尔和豌豆杂交实验的资料。

四、相关资源《【生物世界】科学家的故事——孟德尔》知识卡片资源、《【知识探究】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视频资源、《【知识解析】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微课)》视频资源、《【活动设计】预测一对夫妇所生子女的性状表现》活动卡片资源。

五、教学过程【课堂引入】游戏引入:展示两张图片(男、女各一张),让学生们从中找出最为明显的相对性状。

同步复习:1._________控制性状。

(基因)2.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精子卵细胞)3.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父母体内形成精子与卵细胞的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3对,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只有一半,即23条。

当受精时,形成的受精卵又重合为23对。

)展示图片“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给子代,若AA双眼皮,aa控制单眼皮,那后代会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呢?这类问题的解决,不能靠推测,早在19世纪类似的问题就已被孟德尔通过实验解决了。

【新知讲解】(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孟德尔简介展示:【生物世界】科学家的故事——孟德尔,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位遗传学奠基人。

播放演示动画:【知识探究】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上图为素材库中《【知识探究】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演示动画资源截图)引导学生认识杂交实验现象:纯种高茎、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植株全部都是高茎。

教学设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设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总之,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培养他们运用遗传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一章节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生物的基本概念、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物的繁殖等知识基础。然而,对于遗传学中较为抽象的基因概念及其显性与隐性关系的理解,学生可能还感到困惑。此外,他们在运用遗传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分析思路不清晰、推理方法不熟练等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学活动设计:以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现象为例,如双眼皮、单眼皮等,引出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通过讲解孟德尔遗传定律,让学生理解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
2.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和图示法,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理解遗传规律。
3.教学内容: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在生物体的遗传中遵循一定的规律,如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哪些遗传现象?
-如何判断某一性状的显性或隐性?
-孟德尔遗传定律是如何解释遗传现象的?
2.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教学内容: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遗传图解的分析方法,提高运用遗传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孟德尔遗传定律等概念。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课题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说近亲结婚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推理,逐步得出结论。并尝试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光靠推测,要象科学家一样进行实验
引导学生介绍孟德尔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强调杂种高豌豆与上代高豌豆一样的高
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难道控制矮性状的基因(a)没有传给子代吗?
隐性性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呢?(可让学生回答)还可以要求学生思考杂种豌豆的后代为什么高的多矮的少?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为什么子一代中没有出现白花植株,难道这一性状在子一代中消失了吗?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遗传规律
细胞,分别只把一对基因的一个传给了受精卵,这样子代的体细胞中,控制一种性状的基因仍然有一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仔细阅读讨论得出结论:1.孟德尔选择了容易区别的相对性状作为研究对象,例如高豌豆高约1.8~2.1 m,矮豌豆高约0.2~0.5 m。如果高豌豆控制高度的一对基因是AA,矮豌豆控制高度的基因是aa,两者杂交的后代杂种豌豆会怎样呢?
孟德尔把开红花的植株与开白花的植株杂交,这两个植株叫做亲代,记作P。杂交后产生第一代即子一代F1,其植株全部开红花,没有开白花或其他颜色的花的。此结果不受红花做母本或父本的影响。
复习一种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父母通过精子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花的颜色这一性状为例,开红花的植株自花受粉
板书设计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教案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教案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教案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节的重点是显隐性基因和性状表现的关系。

同时,分析近亲结婚与遗传病发病几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对引导学生从思想上认同禁止近亲结婚的法律规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能力目标: 提高分析材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 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难点: 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四、教学媒体关于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图解的投影片;有关豌豆杂交实验的多媒体课件或相关投影片、豌豆种子(不同颜色的种子)。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基因如何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咱们通过投影片上的几个问题一起回顾一下。

请大家思考并回答。

投影片:问题:1.请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之间的关系;2.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3.基因由父母向子女传递过程中的桥梁是什么?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1.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2.父母体内分别能形成精子与卵细胞的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3对。

而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只有一半,即23条。

当受精时,形成受精卵后又重合为23对。

3.桥梁是精子与卵细胞。

因为它们中所含有的染色体分别来自父母,且是每对染色体上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也就是通过这个桥梁将父母的性状绝大部分传给了子代,也保证了子代在形态与生理及行为上的相似性。

对于物种的形成及延续有着重大的意义。

(注:对于回答完善准确的同学,给予鼓励、赞扬性的评价;对于未完善的答案,应补充,并对此同学也给予鼓励、赞赏。

)教师:想一想上节课的填图练习,如果把图中的染色体去掉,只看成对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你能写出来吗?(注:请同学到黑板上书写,书写完后打开投影片,进行校对,并对正确的同学给予表扬。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5页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5页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5页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显隐性之间的关系。

4.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以及语言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认同优生优育,禁止近亲结婚。

二、教学思路设计本节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和深入,学生学习了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遗传的实质是基因的遗传,因此新课前进行了新旧知识的链接,出了六到链接题,为学习新内容做好铺垫。

然后又利用多媒体直观的观看染色体、基因在亲子之间的传递,生殖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传递的桥梁,最后利用课本上的“想一想仪一仪”切入主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的欲望。

对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实验,以问题推进方式分析实验结果,逐步得出结论。

第一步由豌豆杂交实验初步认识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与相对性状之间的关系,第二步分析子二代自交实验,理解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规律,分析基因组合表现出来的不同性状的原因,激发学生用类比法理解能否卷舌上升理论高度。

由能否卷舌现象过度到”禁止近亲结婚”的教学内容,分析白化病这一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近亲结婚”的危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教学难点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谈话引导法。

四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关于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图解、有关豌豆杂交实验及隐性遗传病图片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下收集的有关孟德尔的个人事迹及豌豆杂交实验资料。

五、教学过程教师: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分别把一对基因的一个传给了受精卵,这样子代的体细胞中,控制一种性状的基因仍然是一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那么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之间有着什么关系呢?如果AA基因控制父亲的能卷舌和aa基因控制母亲的不能卷舌这一对相对性状,那么受精卵的基因型是Aa型,发育的个体能否卷舌?为什么?学生:能不能卷一半。

[精选]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生物教案)

[精选]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生物教案)

[精选]基因的显性与隐性(生物教案)
一、课题: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显性和隐性基因的概念
(2)初步认识基因的显性与隐性
(3)了解基因传递的模式
三、内容:
(一)显性基因
它是指个体特 this only that the company has the best products and services available.
虽然大多数显性基因都是父母传 of town
给孩子,但它们也可以通过一种称为变异的过程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异只会影响个体的部分性状,比如头发颜色,肤色等等。

(二)隐性基因
它是指某些基因表现在一个家族中,但不能立即从两个父母那里传递到子女那里。

这些基因称为隐性基因,主要是因为它们没有在个体表现中发挥功能,但它们仍然可以在未来几代繁衍后表现出来。

(三)基因传递的模式
目前,两个最常见的基因传递模式是单倍体和双倍体。

在单倍体传递中,受体只收到一个完整的复制基因,而在双倍体传递中,受体收到两个完整的复制基因。

此外,基因的传递也可以通过表现显性或隐性的基因。

四、教学方法:
(1)实物演示法:将显性和隐性基因模拟成物理模型,使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和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
(2)图表演示法:利用表格图表向学生简明扼要的说明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传递模式;
(3)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他们结合实物演示以及图表材料进行讨论,加深理解。

五、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学生能够认识显性和隐性基因,了解基因传递的模式,并有能力
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从而拓展知识面和技能面。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案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即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与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根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写出相关的遗传图解。能举一反三总结出诸如父母双方均为双眼皮却生出单眼皮孩子的原因。
3、破除迷信,尊重科学,鼓励和倡导科文和摩尔根都是近亲结婚的受害者,他们的后代都出现了遗传病的问题。启发学生认识: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板书 补充“禁止”两个字)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34页的图片和文字,问:“高茎和矮茎杂交后为什么后代都是高的,矮的基因是不是消失了?为什么杂交第二代矮的性状又出现了?”
【板书】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我们把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没有显示出来的那种性状称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认真地听孟德尔的故事
思考问题,找出豌豆闭花授粉的特点和这7种相对性状区别大的特点。
同学们有很多有道理的推测,但光有推理是不够的,有些现象要通过实验来证明。我们先来看看科学家的实验。介绍孟德尔的背景资料。自然界中有那么多生物,孟德尔为什么要选择豌豆?豌豆有许多的性状,但孟德尔所选的这7种性状有什么特点?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与意图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板书)
画遗传图解
学生思考、交流,并作出各种猜测。
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简单地画出一对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遗传图解。
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如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个单眼皮的孩子,为什么?孩子跟妈妈一样双眼皮,爸爸单眼皮的性状是不是没有遗传给孩子呢?(情境导入)

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想一想,议一议:能卷舌(假设基因组成为AA)的父亲与不能卷舌(假设基因组成为aa)的母亲,他们的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子代的?请完成下图(圆圈中填写基因型,括号中填结构名):请你推测:子代中能否出现卷舌的性状?为什么?引出主题,本节课研究“基因的显性和隐性”这个问题。

学之父。

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

2.介绍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过程①纯种高豌豆与纯种矮豌豆杂交的后代怎么样?矮茎性状去哪儿了?是消失了还是隐而未现。

②将子一代高茎豌豆进行自交,得到的子二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出现了什么情况?和学生一起探究豌豆杂交实验的内容。

调动学生的思维。

先描述实验现象,由性状表现逐步分析基因组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

3.解释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内容(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如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未表现的性状(如矮茎)叫做隐性性状。

(2)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性状和隐性之分。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隐性基因。

习惯上,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3)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

亲代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DD,纯种矮茎豌豆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dd,子代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亲代双方,即Dd。

(4)子一代(Dd)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

如果子一代之间相互交配,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相等,子二代决定豌豆高、矮的基因组成会有DD、Dd、dd 三种,表现有高茎,也有矮茎。

可见,在子一代中,虽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它还会遗传下去。

环节二:应用孟德尔遗传定律解释遗传现象如图是人类生殖过程中白化病基因的传递图解。

已知人类正常肤色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肤色由隐性基因a控制,请填图后回答问题:1.这对夫妇的正常肤色儿女中基因组成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答:AA或Aa2.这对夫妇所生的儿女中,肤色正常的可能性是多少?答:3/4新课教学二、禁止近亲结一:首先明确近亲的范畴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的危害窝的孩子,孩子无酒窝的基因组成是dd,孩子的基因来自父母。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概念。

2.掌握遗传表型的预测。

3.认识显性和隐性对基因遗传的影响。

4.了解稀有疾病和突变基因。

教学环节:1.导入(10分钟):通过呈现有关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图片或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知识传授(30分钟):a.介绍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概念,以及遗传表型的预测方法。

b.讲解显性和隐性对基因遗传的影响,包括显性基因的表达和隐性基因的传递方式。

c.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常见疾病的遗传方式,如血型、色盲等。

d.介绍稀有疾病和突变基因,以及对个体和人群的影响。

3.案例分析(30分钟):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不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对遗传表型的影响,并预测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

4.小组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愿者担任“家族长辈”,其他成员扮演“子代”,通过模拟基因的遗传传递,让学生亲身体验显性和隐性基因在家族中的传递情况,并讨论结果。

5.总结(10分钟):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并进行总结,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巩固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理解。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来传授知识,结合图片、案例等辅助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2.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基因的传递过程,增强理解和记忆。

3.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资源:1.幻灯片、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教具。

2.案例分析材料和小组活动指导手册。

3.白板、笔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活动中的模拟情景观察学生对基因显性和隐性的理解和应用。

3.课后布置作业,考察学生对基因显性和隐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1.在导入环节,可以设计更具吸引力的图片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在小组活动中,可以更好地引导讨论和总结,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3.准备丰富的案例和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基因显性和隐性的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3)课后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学生熟悉的家庭成员特征为例,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会有一些特征和父母相似,而有些特征却不像?”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遗传现象的好奇心,进而导入新课——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遗传知识,为学生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遗传实验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遗传现象,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通过对遗传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4.利用图表、遗传图解等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关系,提高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会引导学生对今天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首先,让学生回顾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概念、遗传规律以及遗传图解的制作方法。然后,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中的心得体会。最后,我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强调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遗传现象,探索生命奥秘。
(四)课堂练习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堂练习题,包括:
1.判断给定基因型的显性和隐性关系,并绘制遗传图解。
2.分析给定家族遗传病史,预测后代的患病风险。
3.应用遗传规律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学生在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学讨论。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及时给予反馈。
(4)巩固:运用遗传图解,让学生学会表示基因型与表现型,提高图形表达能力。
(5)拓展:分析家族遗传病史,引导学生关注遗传疾病,提高预防意识。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案(带)

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案(带)

教案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概念,理解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概念2.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3.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的实例分析4.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入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授新课(1)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概念基因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存在于染色体上。

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表现在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和生理功能上,隐性基因则不表现在外部形态和生理功能上,但能遗传给后代。

(2)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这对基因分别来自父母。

当这对基因中有一个是显性基因时,生物体就会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这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才会表现出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3)显性遗传与隐性遗传的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的特点,如:单眼皮和双眼皮的遗传、植物花色的遗传等。

(4)基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基因决定生物体的遗传特征,但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生物体的表现。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基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4.课后作业(1)解释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概念。

(2)举例说明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的特点。

(3)分析基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教学评价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概念的理解程度。

2.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特点的掌握程度。

3.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分析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方面的表现。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3: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设计3:7.2.3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第二章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说近亲结婚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推理,逐步得出结论。

并尝试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自查近亲结婚的资料。

教学器材:(1)准备孟德尔生平介绍的资料,做成ppt文件。

(2)准备孟德尔所选的7种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

(3 )准备常见人类隐性遗传病的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想一想上节课的填图练习,如果把图中的染色体去掉,只看成对的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表示出来就是遗传图解。

请同学们画出来。

由学生画遗传图解。

教师讲解:基因的传递、性状的遗传情况都可以用这样的遗传图解来表示。

请同学们再来分析几个遗传现象。

①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小明却是单眼皮,这是怎么回事呢?②妈妈双眼皮爸爸单眼皮,小强却双眼皮,是不是小强只遗传了妈妈的基因而没有遗传爸爸的?由学生:讨论交流,分析有可能出现的原因,作出多种猜测。

小结:同学们的猜测有一定的道理,但这类问题的解决,不能靠推测。

科学家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

介绍孟德尔小时侯的故事以及他做的多种植物的杂交实验。

通过阅读孟德尔的简介,认识到兴趣是学习的好老师。

问题导读:1.孟德尔为什么会选择豌豆?豌豆有什么特点?2.想一想为什么后代都是高的?矮的基因在哪儿?矮的性状为什么不见了?3.把杂种豌豆再种下去,后代却有高有矮,矮的又出现了,这说明了什么?总结:豌豆是闭花授粉、相对性状区别明显等。

矮的基因并没有消失。

也就是杂种豌豆虽然表现出高茎,但其体内含有矮的基因,只是矮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

由此可见,杂种高豌豆体内既有高基因(A),也有矮基因(a),杂种细胞中同时含有A和a时,能够通过性状表现出来的基因A称为显性基因,被掩盖的基因a称为隐性基因。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教学设计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二、能力目标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活中的遗传现象三、情感教育认同优生优育。

教学重点1.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教学难点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教学准备:课前请学生搜集有关孟德尔及豌豆杂交实验的资料新授: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认识孟德尔1.学生展示:课前查收集的有关孟德尔的资料对学生所找资料给予肯定,增强学习信心和兴趣2.明确选材原因教师出示幻灯片,说明,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1)豌豆相对性状明显,有多组相对性状可以研究:种皮有皱缩和光滑;子叶的颜色有黄色和绿色;茎的高度有高茎和矮茎;豆荚的颜色有绿色和黄色(2)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是闭花传粉(二)豌豆杂交实验一: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1.实验重现:师明确:孟德尔这次研究的是豌豆的高茎和矮茎这一相对性状引导学生看课本,小组分析了解实验过程2.问题引领,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1)教师根据实验现象,提出问题: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为什么子代都是表现为高茎?矮的去哪儿了呢?(2).教师释疑,明确概念:孟德尔解释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的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就叫显性性状,未表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3)提问:那纯种的高茎豌豆学生汇报交流课下收集到的孟德尔及豌豆杂交实验的资料,从而使学生对孟德尔及著名的豌豆杂交实验有一定的认识学生观看图片,明确选材用豌豆的原因特别是豌豆的这种传粉的特点,让实验过程免受其他环境的干扰,实验结果更科学,有说服力学生看课本34页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示意图,结合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内讨论,尝试叙述实验过程(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不能照课本朗读)学生登台展示,还原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现象:纯种的高茎豌豆×矮茎豌豆→全部是高茎生思考,但没有头绪,出现疑惑学生认真听讲,理解概念根据概念分析,学生回答:高茎的为显性性状,矮茎的为隐性性状课前请学生收集有关孟德尔的资料,课上交流,不但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而且通过对科学家生平的了解,学生会被科学家的个人魅力和科学品质所感染,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是前两节内容的综合和深入,是本章的难点之一,也是分析遗传相关问题的基础。

因此,学好本节对掌握生物学的遗传规律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也为高中生物遗传部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两节已经初步掌握了遗传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和规律,为本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对怎样科学地运用遗传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还很欠缺,所以这节是本章的一个难点。

怎样结合八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本节课的内容是教师要重点思考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

2、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3、说明近亲结婚的危害。

能力目标:
通过对“基因传递的遗传图解”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生物学原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意识。

2、通过学生体验科学家的探究实验过程,感受实验过程的艰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难点: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五、教学方法
课前学生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然后师生合作,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讨论一探究一讨论”的自主学习方式。

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是本节课的难点,采取教师讲解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基因与性状间有何关系?
2、基因在亲子间如何传递?
教师强调:一种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父母通过精子和卵细胞,分别只把一对基因中的一个传给了受精卵,这样子代的体细胞中,控制一种性状的基因仍然有一对,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二)讲授新课
导入:
提问:如果AA和aa基因分别控制着能卷舌和不能卷舌这一对相对性状,那么,当受精卵基因是Aa时,发育的个体能卷舌吗?为什么?导入课题:第三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学生先阅读书33—35页,
1、孟德尔:教师展示:孟德尔简介,
2、豌豆杂交实验:教师展示孟德尔的豌豆实验。

3、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
引导学生讨论:
1、如何确定显性基因和显性性状?
2、如何确隐性基因和隐性性状?
3、杂交后代中矮性状是否丢失或变异?
4、为什么Dd自交的后代是高多矮少?
教师展示:孟德尔豌豆实验的“基因遗传图解”
明确:1、相对性状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2、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型:dd型。

3、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型:DD型或Dd型。

延伸拓展:
高翔同学的父母都是双眼皮,而他本人却是单眼皮,为此,他很困惑。

你能帮他解释这一现象吗?(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二、禁止近亲结婚
学生阅读教材34页禁止近亲结婚
讨论:1、常见遗传病有哪些?
2、近亲结婚的危害性原理是什么?
3、白化病的“基因遗传图解”如何表达?
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白化病基因携带者
正常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白化病患者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教师布置课后阅读:书38页科学、技术、社会:中国拥抱“基因世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