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合集下载

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需要滋养

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需要滋养

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需要滋养假期看《仙剑奇侠传三》,当雪见化身一棵大树被烈火炙烤之后,生命垂危,周围的朋友为了救她给她喝水,让她充分照射阳光,给予她大地的气息滋养。

看到这儿,我不禁联想到,其实,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应该接受滋养,就像大树从土地中吸收养分,接受阳光雨露的滋养一样。

本年度的假期培训,华东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的李政涛教授来给我们做报告,大家反响很不错,他也是我在听过这么多报告中比较喜欢的一个,尤其他说的“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可以说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什么是有效教学,如何又是有效课堂,现在的新课改轰轰烈烈,全国范围内的你争我抢,这里一个标兵,那里一个典型,今天这个模式,明天那个建构,被迫邯郸学步后了的老师一直疲于奔命、忙于应付,理论说的很好,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谈何容易。

一堂课45分钟,需要渗透的东西太多太多。

既要扎实、充实,又要平实丰实,带着各种教学目标,背负着种种重大使命,着眼于各个层级的学生,着力于不同方向。

知识技能目标、过程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节课能承受得住这么多吗?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应该是一种带有鲜明个人特点且日积月累,逐步形成的过程。

不可能今天听了一个报告就立刻渗透到自己的模式中,明天学了一个典型就立刻在自己的教学中实践,我们是不能固步自封,但也绝不能拿来主义,收到篮子里的都是菜,经常改头换面把自己改得面目全非,整个一个四不像。

正所谓教无定法,每个老师的成长和发展其实应该是带有自发性,就像学生,现在我们越来越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越来越放低姿态,站在学生的角度和视角进行表达。

可老师呢,反而越来越来被局限在一个框子里,就像大棚里种的树,哪怕大棚建的再高,大树的自由发展还是受限制的。

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需要滋养,学生是,老师更是,只有让老师的生命得到充分地自我学习后找到方向,确定方法,学生才会有一桶无比清澈的水去汲取,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最后,借用李政涛教授的一句话来结束,“愿师生在课堂上共成长”。

听李政涛报告反思

听李政涛报告反思

听李政涛报告反思2011年7月4日,华东师大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李政涛教授来威海做了“让语文课堂充满生长气息”的专题报告。

下面就所听报告浅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一、聆听李教授的报告第一印象是他有独特新鲜的报告方式。

那就是没有现成的演示文稿,而是一边讲授一边在在空白的文档上直接打出课题、关键词、核心问题等等。

这种方式牢牢抓住了我的眼球。

他手脑并用,讲授从容,理论观点多由大量教育案例和教育故事支撑进行解析,这一切都显示了一个务实的有水平不空谈的专家的素质: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善良的性情,温暖幽默的谈吐。

让人由衷地对他产生一种敬重。

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是否也能时时刻刻引领着学生走在语文的天地里,幸福地徜徉肆恣不愿走出来?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是否也能学生一种清新跃动灵性的灵魂感召,使他们学会感恩感动,学会体验感悟?从对李教授报告的印象里我明白了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出发点一定要为学生而务实付出,工作中的措施方法一定得有一定的观点理念指引,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求实,做一个也能感染温暖学生、带动同化学生、启迪提升学生的老师。

二、李教授的报告中解读了让课堂生长的气息的方式,他从有效教学切入主题,指出了有效教学不要姿势注重技巧经验方法,而是要有对教学对有效教学的敏感,做到五个“实”,三大框架的有效益有效果有效率,还要有全效广效远效深效强效速效奇效,这一切都要围绕要教学生什么怎样教以及要教到的程度。

尤其李教授从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说课等教学细节结合信手拈来的一些具体生动详实的课例来谈,深入浅出,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报告与我们的平日教学的联系。

至今很多细节,似乎还在我海中回放,忍不住咀嚼回味着。

反思:在李教授的理性的分析,鲜明的观点,严谨的思路中我明白了“让语文课堂充满生长气息”说白了是要上成家常的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素养形成的发展课。

李教授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公开课相当于宴会大餐,而家常课则是家常菜,宴会大餐我们偶而吃一顿还行,吃多了就会生病,还是吃家常菜的好。

勾筑活力课堂 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

勾筑活力课堂 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

教 学 信 息 的传 递 , 加 课 堂 学 习 密 度 , 学 生最 大最 有效 的 知 识 增 给 信 息 。 初 三 化 学 专 题 复 习展 示 课 , 师 可 以 把 学 习 流 程 和 四 个 如 教 专 题 的题 目 、评 比规 程 交 给 学 生 利 用 课 间 休 息 时 间抄 写 在 黑 板 上 , 目标 要 求 , 务 解 读 ; 即 任 自主 探 究 , 对 帮 扶 ; 选 疑 难 , 结 筛 重 点展 示 ; 书 反 馈 , 标 检 测 。 从 时 间上 看 一 节 课 下 来 , 师 讲 板 达 教

创 设 自主开 放 课 堂
新 课 程 特 别 强 调 要 尊 重 孩 子 的 天 性 , 课 堂 还 给 孩 子 。“ 将 开 放 ” 是 充 分 肯 定 和 尊 重“ ” 主 体 地 位 , 教 ” 设 计 必 须 符 就 学 的 “ 的 合“ ” 学 的要 求 , 生在 课 堂 上 必须 享有 相 当 的 主 动权 , 有 积 极 学 拥
神 、 津有味在 讨论 , 后派代 表在各小组 的小黑板展示 反馈 , 津 然
有 小 老 师 、 师 进 行 面 批 面 改 , 堂过 关 。笔 者 认 为 这 样 的 课 堂 教 当 完 全 是 学 生 的 舞 台 、 全 是 学 生 自觉 的激 情 投 入 , 们 爱 课 堂 、 完 他 爱 知 识 、 学 习 , 正 实 现 了“ 堂 因互 动 而 精 彩 , 生 因 自主 而 爱 真 课 学
I 变 方 凸 生 主 地 师 共同 筑自 转 学习 式, 显学 的 体 位, 生 构 主
开放 、 作探究 、 合 充满 激情 的 活 力 课 堂 , 让课 堂教 学 更 加 科 学 、 高 效 , 课 堂 氛 围 更 加 充 满 生 长 气 息 , 学 生 的 潜 能 在 课 堂 上 得 到 让 让 最 大 限度 的 发 挥 , 师 生 关 系 更 加 民 主 、 等 , 我 们 的 校 园环 让 平 让 境更加和谐 、 福 , 而实现高效课堂 。 幸 从

让每堂语文课都有生长的气息

让每堂语文课都有生长的气息

让每堂语文课都有生长的气息
刘红丽
【期刊名称】《新课程(教研版)》
【年(卷),期】2012(000)002
【摘要】众所周知,2001年以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时至今日,很多教师仍旧是素质教育抓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升学率仍然是各初、高中学校的生命线.面对如此尴尬的处境,老师怎样做才能使课堂真正地提高效率呢?
【总页数】1页(P48)
【作者】刘红丽
【作者单位】山西省曲沃县兴华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让语文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2.让语文课堂充满生长气息
3.让每一节课的学习都有精神增量--构建\"生长式语文课堂\"的探索
4.让每一节课的学习都有精神增量——构建\"生长式语文课堂\"的探索
5.让语文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摘要】我们现在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生本的课堂,是生活的课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实际生活中学语文,不仅是理念,更应该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懈的追求!让知识活起来,让它洋溢生命的气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也作了如下阐述:“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有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要诊视学生体验过程和独特感受;要尊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

”基于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生活的经验创设情境,体会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的经验创设情境,体会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探究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以问题的形成作为学生思维的出发点、落脚点,鼓励大胆创新;以情感激励为导向,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活力【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4-0029-0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生长气息;把创造力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

这是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我们现在的课堂,是生命的课堂,是生本的课堂,是生活的课堂!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实际生活中学语文,不仅是理念,更应该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懈的追求!让知识活起来,让它洋溢生命的气息!《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语文教学也作了如下阐述:“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有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要珍视学生体验过程和独特感受;要尊重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

”基于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

一、生活的经验创设情境,体会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

语文离不开生活,语文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李镇涛教授)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李镇涛教授)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李政涛教授讲座笔记大家在静静聆听华师大教授李政涛的学术报告《让课堂充满生长的信息——从“有效教学”谈起》,笔记如下:一、什么是有效教学?对于什么是“有效教学”?李政涛教授讲了以下四个观点:(一)抓住一个关键字:“实”李政涛先生是叶澜教授的学生,他首先阐述了叶澜教授的“五实”: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

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

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

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

效率高的课,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丰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

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

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

课堂教学日常化,要淡化公开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真实”——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

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未经过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

只要是真实的,就有缺憾,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

(二)理解一个关键词:“有效”1、理解“三效”。

一是“有效益,就是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二是“有效果”,就是学生能够发展;三是“有效率”,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2、理解“八效”。

一是“全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明星学生;二是“广效”,视野要宽广;三是“远效”,成效能持续长远;四是“深效”,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五是“强效”,关注兴趣和需要;六是“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七是“速效”,直接对准目标;八是“奇效”,能化腐朽为神奇。

让小学数学复习课充满生长气息

让小学数学复习课充满生长气息

让小学数学复习课充满生长气息作者:陆丹来源:《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4年第01期在传统的数学复习课中,由于课上内容大多数都为学生学过的知识,且以习题讲解、练习操练为主,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复习效果不显著。

因此,在数学复习课程设计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发展需求,活化复习课程,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

本文从细处着手、以错纠错以及开拓新领域三个维度入手,以期实现温故知新,提高数学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一、“回锅慢炖”,在细微处巩固旧知识所谓慢工出细活。

数学教学本身就是一件“精细”的工作,它不仅需要教师付诸大量的心血与教育智慧在教学设计与教学管理上,而且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与实践机会去计算、推理、验证数学原理。

因此,在数学复习课上,教师要以“回锅慢炖”的方式,适当地放慢速度,科学地抓住重点,帮助学生在细微处发现新问题,巩固旧知识。

例如在一次数学复习课上,笔者出了这样一道题目:“2200÷40-80+36=?”许多学生在进行简单的运算后都举手跟笔者说:“老师,这道题目无法计算呀!”“2200除以40,答案是55,55减去80,没有办法减呀!”笔者微微一笑,问同学们:“如果不能算,要怎么改才能算呀?”学生纷纷回答:“减号变成加号!”“把除数变小。

”笔者点点头:“同学们改得都不错,但是大家再仔细观察,这道题目真的需要改吗?能否利用我们刚刚学过的知识来算出这道题呢?”笔者开始引导学生观察细节,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巩固刚刚学过的运算律。

过了一会儿,果然有学生举手:“老师,我们只要利用已学的加法交换率,把后面的36先加,再减80,题目就能算了。

”通过这样的细节引导,学生解决了问题,巩固了知识,还开拓了思维,一举多得,何乐不为?(下转第22页)(上接第20页)二、以错纠错,在错误中纠正坏习惯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解题、理解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资源”往往是复习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与关键环节。

课堂,让生命诗意地徜徉——教师如何上好课

课堂,让生命诗意地徜徉——教师如何上好课

课堂,让生命诗意地徜徉——教师如何上好课内容提要:课堂应该是一个生命飞扬的广场,挑战问题的赛场,生成智慧的牧场,心灵共鸣的磁场;课堂应该是一个愉悦的过程,是一个幸福的体验,是一座智慧的王国,是一片诗意的栖居地。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上好课,应该在课堂上挥洒自己的才情和灵性,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用生命润泽生命。

生命是一个灿烂的历程,教育是要让每一颗心灵都得到智慧的滋润,是要让每一程人生都充满燃烧的激情,因此,课堂不应是“沉重”的,而应是“生动”的;不应是“枯燥”的,而应是“灵趣”的;不应是“痛苦”的,而应是“享受”的。

课堂应该是一个愉悦的过程,是一种幸福的体验,是一座智慧的王国,是一片诗意的栖居地。

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该上好课,在课堂上挥洒自己的才情和灵性,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用生命润泽生命,我们的课堂应该拥有“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发现,拥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收获,拥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和谐共鸣,拥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灵释放,拥有“精鹜八极,神游四方”的思想流淌。

一、一堂好课的标准到底是什么一堂好课不应该是死记ABC或硬背三字经,不应该是两手放后、两脚放平地坐40分钟,不应该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地猜着老师的脸色行事,不应该是坐在角落的一隅观看其他学生的表演,不应该是度课如年地期待着下课、期待着放学的厌烦心态,不应该是充满了不快、反抗、矛盾和敌意。

一堂好课是师生平等交流、互动生成、智慧碰撞、情趣横生、心灵融合、共同发展的课堂。

一堂好课,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

在课堂中教师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时空;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意义的问题与情境;关注学生独有的文化,增强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多维有效的互动;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实施个别化的差异教学。

李政涛: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整理精校版)

李政涛: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整理精校版)

李政涛: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整理精校版)李政涛: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教学相长1029 07:02::一、什么是“有效教学”?(一)抓住一个关键字:“实”做到“五实”: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

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研究的强烈需求。

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

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

效率高的课,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丰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

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

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

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他的名言“公开课最能锤炼人,但家常课最养人”。

李政涛教授认为我们的课要上成家常课,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公开课相当于宴会大餐,而家常课则是家常菜,宴会大餐我们偶而吃一顿还行,吃多了就会生病,还是吃家常菜的好。

公开课虽最能垂练人(初建课、重建课、在反思与重建中提升自己),但家常课最养人。

家常课是最真实的课,虽有缺撼,但有发展的空间。

我们在成长的同时学生也在成长,那么课堂就有生长的气息了。

所以我们的学生走出课堂和走进课堂在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惯上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那么这就是理想的课堂,师生共同生长的课堂。

5.“真实”——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缺憾的课、有待完善的课、有发展空间的课。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动的气息

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动的气息
李 老师 那样 , 以舒 缓 的课 堂 , 增 长 型 的教学 内容 , 成 长性 的教
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呢? 首先 , 我们要找到课堂的生长点。 这个生长点: 一是基于

学方式去实现 自己的有效数学教学。 ( 责任编辑 末蓝 )
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 ; 二是看效率的高低。效率高的数学 课, 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 , 有内容的课。 一堂好数学课应该是
有生成性的“ 丰实” 的课 。 每堂数学课都应该不完全是预设的
结果 , 而是 在课 堂 中有教 师 和学 生 的真 情 实感 、 智慧 的交 流 ,
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放 , 向体验和经验的开放 , 充分激
全体学生 , 而 不 是 少 数 明星 学 生 ; ( 2 ) 要有“ 广效” , 数 学课 的 视 野要 宽 广 ; ( 3 ) 要有“ 远效” , 数学 知 识 能力 对学 生 达成 的效 能持续 长远 ; ( 4 ) 要有 “ 深效” , 只有 深 度解 读教 材 和学 生 才能 做 到 教 学有 深 度 , 学生学习有效果 ; ( 5 ) 要有“ 强效” , 数学 课 上 要关 注学 生 的兴 趣和 需要 , 根据 学 生 的发展 点 和增 长 点需
停顿 的艺术 , 是等待 的艺术。我们要学会在课堂上给学生以 等待 , 不能替代学生成长 。 ( 4 ) 扎实的生长在于持续 。如果我们仅仅在一个问题 的
解决 上采 取 了开放 的生长 , 那 就失 去 了效果 。
( 5 ) 扎实的生长在于运用。数学知识的运用更为重要。
扎 实 的生 长在 于 反馈 及 时 , 不 反馈 , 我 们 就 不 能 了解 学 生 的掌握 程度 , 就找 不到 下一 轮学 生 的认 知 的起 点 。 李 政 新 教授 说 : 看 一 堂课 是 否 有 意义 , 主 要 看学 生 走 进

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的演讲稿

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的演讲稿

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的演讲稿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的演讲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

今年,我刚刚踏入教育行业,成为一名英语老师。

心怀立德树人的教育梦想,踏上朴实厚重的三尺讲台,来到孩子们中间。

记得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那一张张青涩的。

面庞,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我先是有些慌乱,我急切地问自己,你能教好他们吗?你能为他们的成长引路吗?你能担得起他们的期望吗?我胡思乱想着,不过慌乱稍纵即逝,学生们一声亲切的“老师好”,让我坚定了决心,鼓起了勇气。

那时,我想到了自己怀抱的初衷:我要做有情怀的老师,我要把课堂变成有温度的课堂。

带着这样的信念,我站在三尺讲台之上,抛洒着一腔热情,努力去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记得在我班上有个学生,刚开始上课时,他总是心不在蔫,思想开小差。

课堂上我提醒了几次都不起作用,于是和他交流了一下。

当我问他为什么上课不认真时,他看了看我,艰难开口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听课,是我听不下去,觉得……觉得课堂很无聊。

”他的话如一记重锤击打着我,有些闷痛却让我警醒。

我想,大家都是从学生阶段走过来的,如果课堂沉闷无聊,确实很难听进去,所以,我决定从课堂氛围营造上下功夫,立足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尝试着以“零零”后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走进他们。

在备课时,我适当增加了课堂互动环节,也常拿他们喜欢的“梗”来教学,渐渐地,课堂氛围“活”起来了,而那个不爱听课的孩子,也喜欢上了我的课。

现在,我正在领导分析《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我会努力做好这一课题,和孩子们一起,在情感、认知、价值观等方面,取得进步。

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如此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继续以一颗热烈的教育心,以一份赤忱的教育情怀,坚定地在教育之路上,时刻谨言慎行,以身作则,与孩子们一起成长,让孩子们走进有温度的课堂。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的演讲稿2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金秋送爽,佳果飘香,在这喜庆祥和的美好时刻,我们共同迎来了第34个教师节。

践行多彩教育,让校园充满生长的气息----以门源县青石嘴镇寄宿制小学为例

践行多彩教育,让校园充满生长的气息----以门源县青石嘴镇寄宿制小学为例

践行多彩教育,让校园充满生长的气息----以门源县青石嘴镇寄宿制小学为例发布时间:2021-08-13T16:52:40.663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8月上作者:孔庆寿[导读] 门源县青石嘴小学地处门源回族自治县青石嘴镇,这是一个多民族集聚的地方,全校系回族、汉族、蒙古族、藏族等多民族集聚,是我县寄宿制学校中师生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厚的学校。

门源县青石嘴镇寄宿制小学孔庆寿摘要:门源县青石嘴小学地处门源回族自治县青石嘴镇,这是一个多民族集聚的地方,全校系回族、汉族、蒙古族、藏族等多民族集聚,是我县寄宿制学校中师生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厚的学校。

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育人教育是重中之重,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

把校园建设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强阵地,是时代所需、更是自身发展的要求,我校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多彩教育;生命课堂教学模式;家校协作;课程体系青石嘴镇寄宿制小学由青石嘴镇14所村级小学合并而成,同时挂牌青石嘴镇寄宿制小学。

面对合并而成的大规模学校,我们认真分析寄宿制学校实际情况,立足于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立足于自己十多年的学校管理工作经验基础和门源县农村传统与实际,确立了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学校办学理念——多彩教育,制定了“多彩教育”实施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使多彩教育的办学特色不断鲜明化,特色学校的文化特质逐渐显现。

一、顶层设计——多彩教育的育人框架建校初期,在分析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团结进步、文明和谐、健康快乐、幸福成长”的办学目标。

在奔着目标前行的路上,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元的,学校教育应该给予孩子们多彩的生活学习空间,经过反复梳理提升,我们确立了办学理念——“多彩教育”,提出校风建设目标——“向着最精彩的自己出发”,明确了新的学校校训——“做最精彩的自己”。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WE I A A G NL D OH N
学 科 讲 坛
让 课 堂 充 满 生长 的气 息
攀 懿
江 苏省 海 门市育 才 进 多 年 , 在 实 践 巾 , 应 试 教 育 的 但 往 惯 性 下 ,我 们 总 感 觉 思 想 晶 德 课 堂 让 学 生 参 与 似 乎 效 率 太 低 , 生也不雕合 , 论是 作秀 、 学 讨 回答 问 题 是 读 书 , 放 开 死 不 气沉 沉 , 丌后 一 盘 散 沙 。课 堂 卜 何 激 发 学 生 的 丰 体 意 识 放 如
已经 成 为课 堂 教 学 的 一 个重 要 命 题

吲答 , 答 题 小组 可 以讨 论 , 必 须 指 定 人 员 I答 , 次 必 但 ] Ⅱ 每 答 完 毕 , 当场 进 行 讲 评记 分 。我 们 都 知 道 , 级平 均 分 其 实 将 班 丰要 取 决 于后 进 生 的成 绩 。在 展 示 与 考 核 环 节 , 小 组 的 同 一 学 应 当 拥 绑 , 进 生 展 示 所 占 比重 大 , 成 员 展 示 错 误 其 他 后 一 成 员 及 时 补充 不 扣 分等 等 , 大 家 注 后 进 生 , 生 更 优 秀 , 使 优
造 , 置 每 道 题 , 日要 有 实 效 、 设 题 日标 要 有 分 层 , 做 好 的教 先
每 个 学生 的最 近发 展 区 不 同 , 堂 中 出 示 的 H标 应 当分 课 为 不 列 的 层 次 , 应 不 同层 次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然 后 每 条 问 对 题 可要 求 相应 的 同学 I答 。使 每 个 同 学 都 能 找 到 自己感 兴 趣 口 J
要 提 的 主 要 问 题 , 题 既 要 符 合 考 试 的要 求 , 要 具 有 挑 战 问 又

五问,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

五问,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

五问,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教育是培养人才的过程,而课堂则是教育的主要场所。

如何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成为了教育者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

这种一边倒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学生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导致课堂变得呆板和单调。

如何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成为了当务之急。

在这个过程中,关于五个问题是特别重要的。

要问的是,如何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感到乏味和枯燥是平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知识的灌输,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

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思考和提问。

在讲授数学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或者进行数学游戏,让学生参与通过游戏和趣味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问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是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索和实践的机会,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在科学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他们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科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在课堂上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往往比较少。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设计一些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活动,比如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让学生之间通过交流和合作来共同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第四个问题是,如何让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多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将其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因此很难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经验联系起来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产生共鸣,从而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

让课堂充满“春”意——由四个成语的课堂教学想到的

让课堂充满“春”意——由四个成语的课堂教学想到的

创新课堂新教师教学苏教版一年级第二册《练习2》中要求学生积累的四个成语分别是:春暖花开、春光明媚、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课前我苦思冥想,怎么教这四个成语呢?作为一年级的学生过多的讲解意思,是一种多余也是一种浪费,让学生体会意境更是纸上谈兵,那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干脆把学生领到公园去看看,上课伊始,我引导学生说,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在路上发现了什么?学生说后,我随机说现在是春季,我们今天到公园亲自感受一下美好的春光吧。

同学们整队出发,一路上同学们观察春的美景,享受春的气息,谈论春的特点。

到公园里我把同学们分为几组,让他们到不同的地点去看看、听听、摸摸、闻闻,然后让同学们回到一起围坐成一个圆圈,让汇报的同学站在圆圈内对自己的发现进行描述。

有的说春天有潺潺的流水,有的说春天有扑鼻的清香,有的说春天有鸟儿的歌唱,有温暖的阳光。

这时有一个同学大声说:“老师,除今天看到的前天还下了春雨。

”是啊,春天是多么美好,谁能用不同的方式赞美一下春天?于是同学们个个喜气洋洋、争先恐后,内容形式更是丰富多彩,有的背诗、儿歌,有的唱歌,有的画画,有的跳舞……所有的同学都沉浸在学习的海洋中去,然后相继引出这四个成语。

让学生谈、说使学生把成语与所描绘的景象结合起来,记忆非常之快。

的确,春天万物争春,百花争放,他们都向着自己不同的目标勃勃生长,互不相让。

这样的情景让我顿发奇想,让课堂充满“春”意,这不正是我们课改老师的追求吗?一、构建和谐的学习环境,让课堂有“春”的气息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先按自己的想法自由说,让学生敢说。

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说,教师要时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这样学习、发言才能积极、主动。

(一)教学方式开放,为学生创造学习的平台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教学生字;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读文;或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或崇拜的同学读课文;读背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语句;提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研修感受——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和人文熏陶中全面发展

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研修感受——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和人文熏陶中全面发展

教书育人并重,促进学生生长——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和人文熏陶中全面发展兑镇初中薛孝全初中语文班为期十多天的华东师大研修学习结束了,学习期间专家教授的精辟论述给我很深的感受,让我从另一个深度和广度意识到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和内涵的深远意义。

这十多天来,几乎每天都在听讲座,记笔记,而且思想也要高度集中,说实话不比平时上课轻松,但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家,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撞击。

在这里,我了解了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法。

有宏观上的,如李政涛教授的“生命自觉与教师实践智慧”,将教师生命价值的取向与教师教育实践结合,提倡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定位所面对的学生、定位所处的环境;吴遵民教授的“当代国际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改变与实践”,横向比较了一些发达国家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关注焦点,从中探索更为有利的教育教学措施;王斌华教授的“学生评价与创新能力培养”,从考试制度的诞生、发展到各国的创新,细致分析了我国考试评价的现状,从中探索当前学生评价的重心、方法与管理;魏志春教授的“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和新课程的背景之下,阐述了现代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培育;张万朋教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与教师工作的创造性”,从经济学的视角审视学校教学的成本与收益问题,理性客观地评析各类教学模式的优劣;郅庭瑾教授的“重建课堂文化:为思维而教”,从沪港两地课堂文化比较研究探索课堂文化的构建;方智范教授的“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新视野”,将古诗词提升到文学鉴赏的高度,开拓古诗词教学的新视野。

有微观上的,如李政涛教授的“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围绕“有效教学”,全面细致地阐述了课堂教学的“五实”、“八效”,明确课堂要充满生长的气息,必须要“开放、扎实、温暖”;王意如教授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具备的专业修养以及如何通过学习提升自己;赵志伟、沈龙明、郑桂花三位教授从不同角度讲述了语文读写指导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王斌华教授的分层考试具体办法;郭继东、郑桂花教授就教学设计问题的分析与改进等等,这些都是一直以来萦绕在我心中的问题和困惑,各位专家们都用生动的例子,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做了讲解,使我受益匪浅。

五问,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

五问,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

五问,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过程,而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的场所,是知识与思想交流的平台,也是学习与成长的土壤。

如何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成为了教师们不断探索的课题。

今天,让我们用五个问题来思考如何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

一、如何让知识生根发芽?知识是课堂生长的土壤,而知识的生根发芽需要有适当的营养和湿度。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互相交流,让知识得到生动化的呈现。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探究,让知识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增加其生长的可靠性。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成为知识的播种者、浇灌者,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让知识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二、如何让思想不断开花结果?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场所,更应该是思想的碰撞和开花结果的地方。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观点、进行讨论,让思想不断地得到升华。

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参与课堂讨论、撰写论文、展示作品等形式,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展现和验证。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成为思想的引导者和启蒙者,引领学生思考,让他们在课堂中的思想不断开花结果。

三、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生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项目研究、资源整合等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点名提问、布置作业、组织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鼓励者,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当今社会,创新精神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

而如何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了教师们亟待思考的问题。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启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提供创意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赴上海华东师大高级研修学习体会10月9日-19日我参加了太原市小店区教育局组织的“十二五”骨干教师管理干部高级研修班。

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政涛所讲的《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郭继东副教授《公开课的效能改进》;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王斌华《学生评价夯实双基与培养能力》;副教授王意如《教师的职业定位和专业素养》;上海市数学教研员姚剑强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思考》;教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吴亚萍《转型变革的策略研究》;福建省人大终身教育立法顾问,上海社区教育协会理事兼学术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吴遵民的《重塑教育的灵魂—对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思考》等著名教育专家的授课;内容涵盖教育的多个领域。

每一个讲座,就是一次思想盛宴,不断丰富着我们的教学思想,催生着我们新的教育智慧,点燃着我们新的教育激情。

教授们授课或严谨精辟,或形象风趣,或激情洋溢,或沉稳幽默,共同之处是他们用渊博的知识、宽阔的视野、亲切的话语、精彩的演说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把学员们引领到课程改革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理念认识的新高度,精彩之处,掌声阵阵。

培训期间还亲身感受了上海市哈密路小学、中远实验学校两所知名学校,实地察看了两所学校的校园规划建设和配套设施情况,目睹了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景象,他们的校史展览馆和师生活动室、食堂、办公室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校的日常管理井井有条、有条不紊,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日新月异、开拓创新。

两所名校老师的介绍和宣传片宣传资料展示了他们的经验、思路、理念及育人方法,使我感觉到上海教育的发展代表了国际教育发展的潮流。

所有这些使我收获颇大、耳目一新,开阔了思路、拓宽了思维、明确了自己的使命、前进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一、什么是有效教学?(一)抓住一个关键字:“实”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

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

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

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

效率高的课,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丰实”——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

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

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

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

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真实”——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

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未经过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

只要是真实的,就有缺憾,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

(二)理解一个关键词:“有效”1、理解“三效”。

一是“有效益,就是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二是“有效果”,就是学生能够发展;三是“有效率”,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2、理解“八效”。

一是“全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明星学生;二是“广效”,视野要宽广;三是“远效”,成效能持续长远;四是“深效”,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深到哪里去?以《“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例,好些教师将文中的“绅士”一词浅表地解释为“让女士先上救身船”。

其实不然。

轮船即将沉没,但乐队仍在演奏,方寸丝毫不乱;船长完全可以活下来,但他选择以身殉“船”;即使逃,也逃得像个绅士,无论何种境地,保持从容不迫、镇定自如,不至于六神无主、惊惶失措;无论情况发生怎样的变化,依然勇敢履行承担职责,不放弃责任。

这才叫绅士。

这篇教材所蕴含的“职责和责任的担当、承担责任的习惯”这方面的教育价值,却被教师的浅层解读给遮蔽了。

五是“强效”,关注兴趣和需要;如,一位新教师10分钟时间,让一个不喜欢语文的班级,爱上了语文。

他是这样做的。

上课伊始,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射”字,请同学读,学生读“she”时,老师说不念“she”,学生很惊异。

(为什么有些课堂上学生很疲沓,同未让学生产生惊异之感是有关系的,教师要善于把熟悉的陌生化--惊异,从而产生兴趣和需要)老师娓娓道来:“射--从字形看,一寸的身子。

就是矮,这个字就念ai。

”学生更惊异了。

教师又板书“矮”字,并在矮字中间画上一条线使之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并解释说:“矢”就是箭,“委”是派出的意思,把箭派出去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射”。

教师说--对了。

学生异常兴奋,感到汉字真有意思,教师趁热打铁,又举例进一步表现汉字的魅力和美。

让孩子们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强效的最高境界:老师一句话,影响学生一生。

速算大师史丰收回忆自己怎么会走上研究算法的这条路上时,说过:小学时的一次数学课,在学完乘法后,他问老师:乘法为什么要从右往左算,能不能从左往右算呢?老师说,那你试试看。

正是这句话,让史丰收一发而不可收,从此与研究算法结缘。

六是“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七是“速效”,直接对准目标;八是“奇效”,能化腐朽为神奇。

例子一、语文课上,教师正范读一篇表现父子之情的文章,爸爸如何如何,当教师正声情并茂地喊出“爸爸”时,一学生在座位“唉”了一声,教室里哄堂大笑。

教师顿了一下,并没有瞪这个孩子,却说道:这个同学在听老师朗读的时候,进入了角色,带着情感。

我们明天上课前,我们就花5分钟请他介绍一下他是如何能够这样投入的,并请他读给我们听听。

这位同学当天晚上在家“备课”到了11时半。

李镇西老师曾讲过一个故事。

年轻的周老师问同学们--世界上有著名的四大宫殿,是哪四个?学生不知道,有一个学生说故宫,其他都不知道,这时一个男孩子故意装坏,说还有“子宫”,学生哄堂大笑,这个男生知道自己闯了祸,很紧张。

看周老师怎么处理--她走到学生面前,摸着他的脑袋说:“你说得对。

理由是--因为子宫的确是人类最伟大的宫殿。

同学们,周老师,包括所有的人,都是在这伟大的宫殿里孕育,谈到她,不能用轻率的口吻,要充满对妈妈的尊敬。

当然,这节课谈的是建筑上的宫殿,你的问题,留在生物课上讨论。

”周老师化解了一触即发的冲突,而且不经意间给孩子们上了关于生命关于母爱的教育。

(三)思考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1、教什么?如何确定教学内容,有两种方式:一是对照课程标准,二是对照学生发展需要。

这里,要掌握“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如果你不教学生学不会的,或者教了之后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三是,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

2、怎么教?要结合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状况。

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最合适的方法。

很多教师听名师的课后东施效颦,效果并不理想。

这就要思考到底从名师那里学什么。

当然要学技巧方法,但不能只学技法,要学思想、观点、精神。

某种意义上,它比技法更重要,它能出方法,有什么思想就会有什么方法。

名师如参天大树,树会开花结实,技巧如花和实,醒目、易得,但从别人那里摘来的花,很快就会枯萎腐败,因缺了思想的根。

学名师,就要善于“嫁接”思想的根,而不只是摘花摘果。

三学成长历程。

没有谁天生就是名师。

名师也遭遇过困难、障碍,看他是如何走出来的。

如于漪老师,70岁时还讲过:“与其说我一辈子做语文教师,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语文教师。

”这就是名师的品格!如今80岁了,还每年发表文章。

在《岁月如歌》这本书中,她回顾了自己在语文能力方面的成长历程,这本书也可看作是其职业生涯的自传。

说到语言,教师要有三种语言的敏感。

一是对学科语言的敏感性;要能让学生在走出课堂后,用你的学科语言方式来表达;二是对学生语言的敏感。

学生语言有错漏时,要及时纠正;有亮点、特长时,要积极鼓励,放大。

如一次在常州听课,一男孩多次发言,内容说得很不错,但表达时“那个”“那个”不断;教师在评价时,只是关注了孩子说话的内容,对其表达时的口头禅只字不提。

试想,教师不指出,不纠正,也许孩子会“那个”一辈子。

三是对教师语言的敏感。

如听名师上课,要关注语言,培养倾听能力。

参加各种会议,也要带着学习的心态,倾听的姿态,就能学到很多东西,如听别人表达时的视角,怎么表达才能打动听众,说服别人。

当然含包括对自己语言的敏感。

我的语言风格、优点、毛病。

于漪老师在《用语言“粘”住学生》中讲述了自己锤炼语言的历程:初上讲台,感觉自己的语言苍白、贫乏,口头禅多,普通话不准,就下决心锤炼。

于是每天上班边走边想,上课开始讲什么,转折处如何过渡……下班后坐在公交车上一一回放,并思考如何改进、重建,如何让语言更生动、传神。

几年后,一张嘴,就“粘”住了学生。

3、教到什么程度?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本班实际,确定教到什么程度。

(四)必须明确“五个点”。

这“五个点”是:知识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习惯养成点,考试关注点。

二、应该建立怎样的“有效教学观”?1、什么是好课?一是看学生,看学生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二是看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是否一个样?三是看有无生长感。

要想使教学具有生长感,要找到“三个点”:找到“挑战点”,给学生一种挑战;找到突破点,突破难点和障碍点;找到提升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

“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的课堂,“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

2、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有温度没有深度,我们可以称之为“滑冰课”,只是“滑行”而已。

二是有活动没有学习,没把活动过程变成学习的过程。

著名特级教师武凤霞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充满生长律动的课堂上,学习气氛不一定热烈,但要深沉,学生不能在文字中浮光掠影,要在思索中前行;不是在言说别人的思想,一定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声。

看一看,能感受到躬身前行的姿态,听一听,能体悟到生命拔节的声音。

”三、如何让课堂充满生长气息?1、课堂生长的前提。

一是认真解读课程标准和教材,二是基于学生立场,认真解读学生。

学生立场不等于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实际状态成为教育教学的起点和出发点,成为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

例如:学生已有什么?学生缺什么?困难和障碍是什么?差异是什么?三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

2、生长的方式(1)开放的生长。

什么是开放?一是从教师向学生开放,把课堂放给学生,时间放给学生,空间放给学生,权力放给学生,课堂向每个学生开放。

二是由唯一性向可能性、选择性、多样性开放。

三是由书本世界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开放,向体验和经验开放。

(2)扎实的生长。

一是扎实在于清晰,目标清晰,思路清晰,方法清晰,学生清晰,指令和要求清晰。

二是扎实在于细致,比如有效的小组合作包括以下四步:从两两合作开始,小组合作分工明确,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组际互动。

三是扎实在于生成,从点状生成到整体生成,从个体生成到全体生成,从浅层生成到深层生存,从错误生成到有益生成。

四是扎实在于停顿。

五是扎实在于持续。

六是扎实在于运用。

七是扎实在于及时反馈。

八是扎实在于写练。

(3)优美的生长。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课堂,呈现的应该不仅仅是‘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声音是学生生命里‘拔节’的声音。

”(4)温暖的生长。

让课堂充满温暖的气息。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栽培自己,不一定要靠别人,每天都努力着,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着生长的气息,就是对自己最好的栽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