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79405
史上最全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
史上最全的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归纳目录模块一教育基础 (2)一、教育学基础知识 (2)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6)三、教育研究方法 (8)模块二学生指导 (9)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9)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13)三、学习 (14)四、品德与德育 (16)模块三学校与班级管理 (20)一、班级与班级管理 (20)二、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 (21)模块四教学实施.................................................................................................................................22一、教学原则与方法 (22)二、教学组织形式 (24)三、课堂教学的实施 (25)四、学习动机 (25)模块五教学评价.................................................................................................................................27模块六教学设计.................................................................................................................................27模块一教育基础一、教育学基础知识考点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称作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2.狭义教育: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1.教育者: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重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重点1500字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小学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
掌握好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对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为大家总结一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复习重点,希望能够对广大小学教师有所帮助。
首先,要重点复习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
教育学是教师必备的基本理论学科,主要学习教育过程的基本原理、教育目标的确定与实施、教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等。
心理学是教师重要的实践科学,主要学习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人的认知发展和人的性格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教育评价则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成就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主要学习各种评估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其次,要复习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的基础,只有熟悉教学内容,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此外,还要熟悉各学科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手段、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
掌握好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再次,要重点复习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
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堂活动的设计等。
教学过程是教师具体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主要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考核,主要包括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和学习态度等进行评估。
最后,还要重点复习小学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还要通过实践不断提高。
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还要注重实际操作。
通过实践,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并能够有效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就要重点复习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以及实践能力。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重点
*文档 *教育教课知识与能力(小学)第一节第一章教育基础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一、小学教育概括(一)小学教育的看法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小孩( 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好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种类。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区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
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侧重小孩认知和行为办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根本任务:打好基础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据记录,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特点:1、拥有鲜亮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3、教育过程是经过对小孩的管束、灌注来进行,拥有必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四个标记性事件1、1878 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初步。
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1897 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此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 1904 年清政府公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建立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骨干的学校教育系统。
将小学正式归入义务教育的范围。
( 清政府1904年公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建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 7 岁小孩,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初次推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4、到了 1912 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四个学制1、壬寅学制,中国初次公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推行新学制的初步)。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取销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拥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
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向来连续到1949 年。
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讲义
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讲义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讲义一、考试科目与内容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主要涉及教育理论、课程与教学论、小学学科知识与教学等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教育目的、教育制度、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与评价、学科知识与教学等。
二、重点知识点梳理1、教育目的: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与外延,掌握教育目的的功能与价值,理解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与方法。
2、教育制度:熟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了解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层次和类型,关注教育制度的发展与改革。
3、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小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理解影响小学生发展的因素,了解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标准和保障。
4、小学班级管理:掌握班级管理的概念与原则,熟悉班级管理的模式与方法,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5、班主任工作:了解班主任的职责与角色,掌握班主任工作的策略与方法,提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6、课程设计:理解课程设计的概念与原则,掌握课程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了解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实践。
7、教学过程与评价:掌握教学过程的要素与特点,理解教学原则与方法,熟悉教学评价的标准与工具,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8、学科知识与教学: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了解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所教学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三、复习方法与技巧1、全面复习:通读教材,全面掌握教育理论、课程与教学论、小学学科知识与教学等知识,形成初步的知识框架和体系。
2、重点突破: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结合例题和实际案例进行练习和掌握。
3、实践应用:结合实际教学情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4、模拟测试:进行模拟考试,检测知识掌握程度和应试能力,针对不足进行补充和强化。
四、备考资料与建议1、教材复习:选用教育部推荐的教材,结合考试大纲进行系统复习。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知识重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材料辨析题会用到的知识点;1.新课改内容师生: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独特、独立意义的人;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以人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赞赏,帮助、引导。
2.德育有关原理①德育四大规律: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②德育的八大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知行统一、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③德育六大方法: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指导实践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指导法3教学的原则与方法①教学四大基本规律: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②教学八大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量力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
4班级突发事件处理原则:教育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冷处理原则方法:沉着冷静面对、机智果断应对、公平民主处理、善于总结引导5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原因:①自身原因:小学生有意注意已经发展,但是有意注意总会受到其他周围事物的干扰;②课堂内容比较枯乏,没有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③学生还没有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④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老师,而影响听课;策略:①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教学,上课时多采用直观教学法比如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②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内部动机。
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积极主动提问题来激发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③上课前帮助学生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重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教育一、构成教育活动得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1、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得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得设计者与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得其她人员。
其中。
学校教师就是教育者得主体,就是做直接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就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得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得儿童、少年与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得成人教育中得学生,就是教育者得对象,就是学习得主体。
3、教育影响就是教育实践活动得手段,就是置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并把她们联系起来得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教育影响就是教育活动得中介。
二、教育影响三者间得关系: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教育者就是教育影响与教育者之间得纽带,受教育者就是教育者选择与施加教育影响得对象,教育影响就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得桥梁,就是教育实践活动得工具,就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得中介。
教育就是一种培养人得社会活动,测试于人类得生产劳动,就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与社会生活经验得基本途径。
教育目得就是教育得核心问题。
三、教育得属性1、教育得本质属性教育就是培养人得活动,就是教育得质得规定性。
它有以下四方面特点(1)教育就是人类所特有得一种有意识得社会活动,就是个体在社会得生存需要。
(2)教育就是有意识、有目得、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得活动。
(3)教育就是以人得培养为直接目标得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得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得矛盾活动。
2、教育得社会属性(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就是人类所特有得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它就存在。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得社会或同一社会得不同历史阶段,教育得性质、目得、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得教育具有自己得特点。
(3)教育具有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得政治经济得等因素得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得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2024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必备知识点及简单题重点
2024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必备知识点及简单题重点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必备知识点及简单题重点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想要成为小学教师的考生必须通过的考试。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是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涵盖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
在备考2024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时,了解和掌握这些必备知识点及简单题重点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育制度与政策1、我国的教育制度及其组成部分2、国家的教育政策及其对教育的影响3、义务教育的概念、特征和实施原则二、学生与学习1、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教育对策2、学习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3、学习的分类与方法4、学生评估与评价方法三、课程与教学1、课程的概念与类型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素与方法3、教学原则与方法的分类及其优缺点4、课堂教学环节与技巧四、德育与班主任工作1、德育的目标与原则2、德育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3、班主任的角色与职责4、班主任工作的策略与方法五、教育法律法规1、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2、教育法律关系及其构成要素3、教育法律责任的类型与承担方式4、教育行政执法的原则与程序六、现代教育技术与应用1、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特点与发展趋势2、多媒体教学资源的类型与使用方法3、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其注意事项4、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其优势七、组织与管理1、学校组织结构的类型与特点2、学校管理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学校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维护策略4、班级管理的概念与原则,班级管理的基本环节与方法八、安全隐患防范与学生心理健康1、学校安全隐患的类型及其防范措施2、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3、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策略4、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与处理方法九、教师职业素养与专业发展1、教师的职业素养及其构成要素2、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与途径3、教师职业规划的内容与实施方法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上是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的一些必备知识点及简单题重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重点与考点《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新课程改革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研究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在处理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时强调合作。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研究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研究"。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重过程”转变。
(4)教学从“关注主体”向“关注人”转变。
第二,后进生的教育(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研究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心和集体荣誉感。
(4)根据后进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持之以恒对后进生进行教育。
三、班级突发事件1.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1)教育原则(2)客观性原则(3)有效性原则(4)可接受原则(5)冷处理原则2.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1)沉着冷静面对(2)机智果断应对(3)公平民主处理(4)善于总结引导1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重点与考点四、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道德素养教师的道德品质体现在对事业、对学生、对集体、对自己的态度上。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笔记知识点第一章教育基础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内涵●“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概念:广义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主要指学校教育。
●构成要素:①教育者:承担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
学校教师是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
②受教育者:承担学习的责任,接受教育影响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体地位。
③教育影响:连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纽带,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④三者关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作用的中介。
二、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PS:“人只有通过适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社会属性:①永恒性:人类特有的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②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具有自己的特点。
③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落后或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三、教育的起源学说●生物起源说:生存本能,利托尔诺、沛西能,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学说。
●心理起源说:无意识模仿,孟禄。
●劳动起源说: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米丁斯基、凯洛夫。
四、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无阶级性、公平性(教育机会均等)。
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③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中国古代社会:①奴隶社会:夏有学校,周教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政教合一、学在官府;春秋私学兴起,孔孟百家争鸣。
②封建社会:宋朝程朱理学兴起,主教四书五经;科举制兴起于隋唐,废除于清末,清末学堂出现。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笔记重点与考点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一、新课程改革1.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二、后进生的教育(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三、班级突发事件1.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有效性原则(4)可接受原则(5)冷处理原则2.班级突发事件处理的方法(1)沉着冷静面对(2)机智果断应对(3)公平民主处理(4)善于总结引导四、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1.道德素养教师的道德素养是从对待事业、对待学生、对待集体、对待自己的态度上体现的。
具体来说对待事业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要热爱学生;对待集体要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对待自己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我够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答: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答: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3、教育方法4、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答:1、制度管理法2、民主管理法3、学生自主管理法、4情感沟通法5目标管理法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答: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答:(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答: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九、教育研究的原则答: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教育性原则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答:(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答: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答: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心理辅导.十四布鲁巴奇反思方法答: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十五、教学原则定义,有哪几个原则原则的定义,注意事项重点启发性原则。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大全
最新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考知识点大全目录模块一教育基础................................... ....... ....... . (2)一、教育学基础知识 (2)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6)三、教育研究方法................................................. (8)模块二学生指导.................................................. ....... .. 9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 ..9 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 (13)三、学习............................................................. (14)四、品德与德育................................ ....... ....................16模块三学校与班级管理............................... ....... . (20)一、班级与班级管理 (20)二、班主任与班主任工作.................................. (21)模块四教学实施......................................... ....... ....... ...22一、教学原则与方法.......................................... ....... (22)二、教学组织形式...................................... ........... . (24)三、课堂教学的实施.................................................... . (25)四、学习动机............................................................. ..25模块五教学评价............................................. .......27模块六教学设计........................................................27模块一教育基础一、教育学基础知识考点一、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广义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称作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常考知识点汇总
一、选择性选择性是指从背景中把少数事物区分出来,从而对它们作出清晰的反映。
在日常生活中,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
例如,在课堂上,学生把黑板上的文字当作知觉的对象,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东西便成了知觉的背景。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
当我们从注视黑板上的文字转移到挂图时,挂图便成了清晰的对象,而黑板上的文字则成了知觉的背景。
二、整体性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的,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例如我们经常说的管中窥豹就是典型的知觉整体性的体现,我们看到的是一堆漂浮的豹纹,但是在知觉的过程中,我们会把它知觉为豹子这个整体。
三、理解性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知觉的这一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的理解是以知识经验为基础的。
所以,知识经验不同也就意味着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说到999,医生听了可能会会认为是感冒灵、皮炎平;而女生听到了则会认为是口红色号。
四、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印象仍然相对地保持不变,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恒常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1.大小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不论观看距离如何,我们仍倾向于把物体看成特定的大小,这就是大小恒常性。
例如,同样的一个人站在离我们3米、5米、15米的不同距离处,他在我们视网膜上的像因距离不同而改变着,但是我们看到的这个人的大小却是不变的。
2.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
但是,我们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形状恒常性。
例如一扇从关闭到敞开的门,尽管这扇门在我们视网膜上的投射形状各不相同,但人们看去都是长方形。
3.亮度恒常性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保持不变,叫亮度恒常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重点一、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加强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我够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二、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答: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三、简述小学德育的途径?答: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劳动4、少先队活动5、班主任工作四、我国小学管理的基本方法?答:1、行政方法 2、法律方法3、教育方法4、经济方法5、学术方法五、小学班级管理的方法?答:1、制度管理法2、民主管理法3、学生自主管理法、4情感沟通法5目标管理法六、小学班级管理的原则?答:1、民主性 2、整体性 3、高效性七、怎样设计教育研究方案?答:(1)确定研究类型和方法。
(2)选择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变量。
(4)形成研究方案。
八、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答:1研究的构思与设计、2研究的组织与实施、3成果的分析与总结九、教育研究的原则?答: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4教育性原则十、小学生的卫生保健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答:(1)保持正确姿势,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保护牙齿,培养儿童良好的用餐习惯。
(3)眼和耳的卫生保健。
(4)保持合理的营养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5)注意用脑卫生。
十一、常用的小学教学方法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十二、沟通在学校的管理作用?答:传递信息、控制、激励、情感交流十三、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答: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6,小组心理辅导.十四布鲁巴奇反思方法?答: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十五、教学原则定义,有哪几个原则?原则的定义,注意事项?重点启发性原则。
答: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
原则:1)直观性原则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直观教具可分为两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
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教师用语言作生动的讲解、形象的描述,能够给学生以感性的知识。
(2)启发性原则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性、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3)巩固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②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③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4)循序渐进原则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5)因材施教原则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然后有目的的因材施教。
②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十六、教学方法定义?几种方法,注意事项,重点是谈话法。
答: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
(二)谈话法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系统的传授知识。
(4)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的质量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而且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3)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决定。
学生的动手机会少,实践性不强,缺乏独立性。
(4)教学内容、时问和进程的程序化,难以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难以创新。
(5)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人为地分割,以适应“课”的要求,使教学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
十八、课堂教学总结基本方法什么?答:归纳总结式束、比较异同式结束、练习检测式结束、悬念式结束、活动式结束、拓展延伸式结束、表扬激励式结束。
十九、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是什么?答:主体参与策略、合作探究策略、知情融合策略、个性发展策略二十、简述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1)讲授式的教学方法。
(2)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
(3)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
(4)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
二一、小学班主任的作用?答:第一、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第二,班主任是校长、教导主任的有力助手。
第三,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
第四,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者。
二二、小学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答:(1)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3)指导学生课外、校外生活和活动。
(4)管理班集体,指导少先队工作。
(5)协调各任课教师的工作。
二三、小学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包括哪些方面?答:(一)了解学生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三)建立学生档案 (四)个别教育(五)班会活动 (六)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七)操行评定 (八)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二四、班级活动的特点。
答:自愿性、自主性、差异性、广泛性、灵活性二五、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答:(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二六、组织班级活动的原则。
答:1目的性原则、2针对性原则、3易操作原则、4整体性原则、5创新性原则、6多样性原则二七、班级活动的形式。
答:1论理式班队活动2、交流式班队活动3、文艺式班队活动4竞赛式班队活动5、纪念式班队活动6、实践式班队活动二八、小学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特征,类型。
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历史法、比较法、个案法特征:继承性、创新性、系统性、控制性类型:按研究目的分(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综合性研究)按研究的功能分(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预测性研究)按研究的对象分(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按使用的方法(历史研究、描述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理论研究)二九、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法。
答:一方面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的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
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在职教师。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2、开展微格教学3、反思教学经验三十、常用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方法。
答: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价值辨析5、给于恰当的奖励与惩罚三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答:1依法执教、廉洁从教 2、注重礼仪、遵守公德3、尊重家长、团结协作 4、热爱学生严谨治学 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三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1身心发展顺序性 2身心发展不平衡型 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三三、加涅的8层次5分类答:加涅把学习分成八类:①信号学习。
②刺激一反应学习。
③连锁学习。
④言语联结学习。
⑤辨别学习。
⑥概念学习。
⑦规则或原理学习。
⑧解决问题学习。
前三类是人和动物共有,后五类是人类所特有。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加涅后来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把它们看做是五种学习类型。
分别是:①智慧技能。
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做”。
②认知策略。
学会学习的核心部分。
③言语信息。
④动作技能。
⑤态度。
三四、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答:1.前习俗水平(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大约出现在幼儿园及小学低中年级。
2.习俗水平(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这是在小学中年级以上出现的,‘直到青年、成年。
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
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
柯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年和成人的道德推理就属于这级水平。
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伦理取向阶段)三五、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多种感官参与 3、复习形式多样化4、画线、5排除互相干扰 6整体识记与分段识记)精细加工策略: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法诀、谐音联想法、视觉联想、语义联想)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组织策略:1、列提纲2、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3、利用表格(一览表、双向表)(二)元认知策略(调节策略、监视策略、计划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策略、学习环境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三六、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
答:内容:1科技活动2、学科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活动6、传统的节日活动形式:(一)群众性活动(二)小组活动10-20人(三)个人活动三七、教学设计原则4点、步骤7点、要求5点、内容4点、依据6点,教案的内容6 点答:原则:系统性原则、程序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反馈性原则步骤:1教学目标的阐述2教学重难点分析3、教学准备4、教学课时计划5、教学设计过程6、板书设计7、教学反思要求:1导入环节2问题设计3、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4、练习设计5、教学后记内容:1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内容的设计3、教学措施的设计4、教学评价的设计依据:1学科性能2教学任务和要求3、教学内容的特点4、教学原则的要求 5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风格6、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四三、小学生美育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有哪些?1.美育的途径十分广阔,方法灵活多样。
美育可以在擘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以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进行。
具体策略和方法如下:(1)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美育。
第一,通过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学进行美育;第二,通过艺术学科教学和课外文艺活动进行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