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则
孟子三则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
孟子三则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孟子三则富贵不能淫,是指孟子在《孟子》一书中提出的三个富有哲理的故事,指出财富和地位不能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唯一标准。
这三则故事不仅具有很强的启示性和道德意义,还能引导人们正确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财富和地位,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真谛。
第一则故事是关于“富贵不能淫”的。
孟子曾经说过:“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这意味着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必须要有才华、有知识、有品德,并且要与同样具有这些素质的人为友。
这种朋友关系可以推动彼此成长和进步。
可是,如果你只坚持追求财富和地位,并不重视才华和品德,那么你就会失去真正的朋友,也会失去自己的灵魂。
因此,我们必须保持适度的财富和地位,不能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灵魂。
第二则故事是关于“富贵不能淫”的。
孟子曾经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段话告诉我们,只有经历过真正的磨难和困苦,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内心和潜能。
财富和地位并不一定能让你更加幸福和自由,因为这些东西很容易让人满足和腐化。
只有经历生活的挑战和磨难,才能让我们成为真正的人。
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困境和挫折,从中找到自己的力量和方向,追求更高的境界和价值。
第三则故事是关于“富贵不能淫”的。
孟子曾经说过:“人不厌其忠,不惮其贫。
”这意味着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需要一种强烈的忠诚感和责任感,贯穿我们的一生。
作为一个财富和地位的追求者,我们必须要清楚自己的使命和价值,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同时,我们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品德,坚持诚实、正直和尊重他人的原则。
只有这样,我们的财富和地位才有真正的意义,才能为自己和他人带来真正的幸福和自由。
总之,孟子三则富贵不能淫的故事告诉我们,财富和地位并不是人们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唯一标准。
我们应该保持适度的财富和地位,不要让它们成为自己灵魂的代价。
相反,我们应该坚持才华、品德、责任感和忠诚,找到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在不断的挑战和磨难中,成为真正的人。
孟子三章原文和注释
孟子三章原文和注释
原文:人之性善,如水之就下也。
偏之则不平,倾之则不立。
注释: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就像水自然地向下流一样。
如果人的心灵受到偏见的影响,则会失去平衡和公正;如果人的心灵倾斜,也就意味着不能立足于稳定的基础上。
二、性恶篇
原文:人之性恶,如炬之有余而燃也。
注释:孟子同时也承认人的本性有时候会产生恶意,就像火把有过多的燃料一样。
因此,人需要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控制自己的恶劣行为,从而达到更高的道德水平。
三、天命篇
原文:人生而知之者少,而顺之者多。
注释:孟子认为,天生之才是非常少见的,大多数人需要在自己的精神和行为方面受到指导和教育,遵循大多数人所顺从的道德规范。
这意味着,天命也是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实现的。
- 1 -。
孟子三则文言文翻译
一、孟子见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夫仁者,天下之正道也;不仁者,天下之大贼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见梁惠王,惠王问:“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有什么办法能使我国获利?”孟子回答说:“大王,您何必只关心利益呢?仁义才是天下的正道。
大王您关心国家利益,大夫们关心家族利益,士人百姓关心个人利益,如果上下都只追求利益,那么国家就会陷入危险。
仁者是天下正道的表现,不仁者是天下的大贼。
大王您只要关注仁义就可以了,何必只谈利益呢?”二、孟子对齐宣王孟子对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毁王之行者,辟王之门可入,王之阍人可毁。
今有璞玉于此,虽百人莫能识也。
必使良工磨琢之,则为至宝。
王有弊室,辟王之宫可入,王之闾里可毁。
王之臣有毁王之行者,辟王之门可入,王之阍人可毁。
今有璞玉于此,虽百人莫能识也。
必使良工磨琢之,则为至宝。
”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您的臣子中有诽谤大王的人,他们可以轻易地进入您的宫殿,毁掉您的守门人。
现在这里有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即使有百人也无法辨认。
如果让好的工匠对其进行打磨,它就会成为珍贵的宝物。
大王您有破败的房屋,他们可以轻易地进入您的宫殿,毁掉您的守门人。
您的臣子中有诽谤大王的人,他们可以轻易地进入您的宫殿,毁掉您的守门人。
现在这里有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即使有百人也无法辨认。
如果让好的工匠对其进行打磨,它就会成为珍贵的宝物。
”三、孟子论教化孟子曰:“教也者,上所施,下所效也。
上之化下,犹风之靡草也。
草上之风,必偃。
是故古之王者,必世而仁政,不王者,百年而仁政。
仁政者,民之父母也。
不仁政者,民之仇敌也。
故王者不仁,不得为王者;不王者,不得为仁政。
”孟子说:“教育就是上面施加,下面效仿。
上面的教化对下面产生的影响,就像风吹草一样。
草受到风的影响,必然会倒下。
孟子三章的译文
《孟子》三章的译文如下:
第一章:“孟子见梁惠王,王问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问:‘您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国家受益呢?’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只考虑利益呢?只要弘扬仁义道德就足够了。
’”
第二章:“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教我乎?’孟子对曰:‘王若肯听,吾当告王仁政之道。
’”
译文:“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有没有什么教导我的呢?’孟子回答说:‘大王若愿意听从,我便告诉大王实行仁政的方法。
’”
第三章:“孟子见齐宣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
译文:“孟子拜见齐宣王,齐宣王说:‘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是不是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国家受益呢?’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只考虑利益呢?只要弘扬仁义道德就足够了。
’”
这三章均体现了孟子主张仁义道德,倡导实行仁政的思想。
梁惠王和齐宣王都曾向孟子请教如何使国家受益,而孟子则强调仁义道德的重要性,认为国家的发展应当以人民的福祉为出发点,通过施行仁政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
《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孟子三章孟子〔先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及注释译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孟子三章》全文及译文
《孟子三章》全文及译文《孟子三章》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孟子的一篇重要文章,内容包括了孟子对于人性、仁义道德等方面的思考和观点。
下面将为大家呈现《孟子三章》的全文及译文,并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
《孟子三章》全文。
第一章。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穷斯益矣,达斯益矣。
”。
第二章。
孟子曰,“其为人也,若让于天地,若让于鬼神,如何其不善?故曰,‘无不善也。
’”。
第三章。
孟子曰,“人皆有不善之心,人皆有不善之心。
夫能去人之不善,自当为善人矣。
”。
《孟子三章》译文。
第一章。
孟子说,“在穷困的时候,要专心致志地修身养性;在达到成功的时候,要尽心尽力地造福天下。
在穷困的时候,是可以得到益处的;在达到成功的时候,也是可以得到益处的。
”。
第二章。
孟子说,“人类生来就应该尊重天地,尊重鬼神,怎么会不善呢?所以说‘人人都是善的’。
”。
第三章。
孟子说,“人都有不善的心,人都有不善的心。
但是能够摒弃自己的不善,就可以成为善良的人。
”。
解读与分析。
《孟子三章》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孟子对于人性和善恶的看法。
在第一章中,孟子指出了在穷困和达到成功的时候,应该如何去行善,以及行善的益处。
这表明了孟子对于人性的理解,认为人在不同的境遇下,都应该去做善事,这样才能得到益处。
在第二章中,孟子强调了人类应该尊重天地和鬼神,这是因为人类生来就具有善良的本性。
这种观点与儒家思想中的“人性本善”相符合,体现了孟子对于人性的乐观看法。
而在第三章中,孟子再次提到了人都有不善的心,但是能够摒弃自己的不善,就可以成为善良的人。
这表明了孟子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认为人应该努力去除自己的不善之心,从而成为善良的人。
总的来说,《孟子三章》体现了孟子对于人性、善恶和道德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人应该在不同的境遇下都去行善,尊重天地和鬼神,摒弃自己的不善之心,从而成为善良的人。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古代以及后世的道德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可以从《孟子三章》中汲取到宝贵的道德教诲。
《孟子三则》原文及翻译鉴赏
《孟子》原文及翻译鉴赏《孟子三则》原文及翻译鉴赏《孟子》三则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②公孙衍:著名的说客。
③张仪:纵横家。
④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⑤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6)广居、正位、大道: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分)(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分)参考答案:(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二: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往之女家()2.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上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要坚守 _____.义和。
参考答案1.①的确,确实;②到.往2.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他节操改变。
威武不能使他意志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3.仁礼。
三:[注释] ①景春:战国时纵横家。
②公孙衍:魏国人,号犀首,当时著名的说客。
张仪: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主张连横,为秦扩张势力。
孟子三则全文和解释
孟子三则第一则原文:孟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孟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注释:讷,迟钝。
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敏,敏捷。
主题思想:告诫我们做人不要太浮躁,不要只说不练,否则就会一事无成。
第二则原文:孟子曰:“齐景公有疾,孟子往问之。
公曰:‘老矣,病且不愈,恐将不胜,愿有所告。
’孟子对曰:‘有志气者,老而益壮。
’公曰:‘善哉!吾不能自得之,使吾以孔丘为师,安得不善乎?’”译文:齐景公有病,孟子前去问候他。
齐景公说:“我老了,病又很重,恐怕会治不好了,希望得到您的一些忠告。
”孟子回答说:“有志气的人,年老而更加有志气。
”齐景公说:“好哇!我不能自已获得这个道理,假使我以孔丘为师,怎能不善呢?”注释:胜,能忍受。
安,怎能。
善,好。
主题思想:做人要有骨气和韧性,无论年龄大小都要保持志气和壮心。
第三则原文: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
”曰:“然。
”曰:“由也,闻善学者必出入。
”勾践曰:“何谓也?”曰:“礼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夫人无为求生以害仁,有为求死以成仁。
”勾践曰:“说此何谓也?”曰:“子谓固有撞几欲尽其志者乎!”译文: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一些技巧。
”宋勾践说:“是的。
”孟子说:“通过游说可以知道一个人是否能学有所成。
”宋勾践问:“这是什么意思?”孟子回答说:“礼记上说‘有志之士和仁慈之人不求生存而损害仁义,却为了成全仁义而甘愿牺牲生命’。
夫人没有为了求生而损害仁义的,却有为了求死而成全仁义的。
”宋勾践问:“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孟子继续说:“比如说那些一心只想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而甘愿献出生命的人!”注释:谓,告诉。
语,告诉。
然,是的。
由也,通过游说可以。
必出入。
必定会受益匪浅。
害仁。
损害仁义。
为求死以成仁。
为了成全仁义而甘愿牺牲生命。
固有。
一心只想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而甘愿献出生命的人!何谓也?什么意思?说此何谓也?告诉我这话是什么意思?固有撞几欲尽其志者乎!一心只想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而甘愿献出生命的人!。
《孟子三章》全文及译文
《孟子三章》全文及译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运,然而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的原因。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也并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弃城而逃,是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不如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的原因。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得到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这一点,攻打被内外亲属背叛的君主,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并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
《孟子三则》原文及译文
《孟子三则》原文及译文赏析《孟子》三则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②公孙衍:著名的说客。
③张仪:纵横家。
④熄: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⑤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古代男子到二十岁叫做成年,行加冠礼,父亲开导他。
(6)广居、正位、大道: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分)(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4分)参考答案:(1)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2)“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分,意到即可,酌情给分)二: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①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往之女家()2.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上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骨气,要坚守_____.义和。
参考答案1.①的确,确实;②到.往2.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他节操改变。
威武不能使他意志屈服,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3.仁礼。
三:[注释]①景春:战国时纵横家。
②公孙衍:魏国人,号犀首,当时著名的说客。
张仪:战国时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主张连横,为秦扩张势力。
孟子三章原文和翻译
孟子三章原文和翻译孟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涉及了许多领域,包括政治哲学、伦理学、教育学等。
其中,孟子三章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学者的影响深远。
本文将介绍孟子三章的原文和翻译,并探讨其中的思想意义。
孟子三章原文:1、心为貧賤之官,志為盜賊之長,棄之者眾,取之者一,又何必執取焉。
2、民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存。
3、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孟子三章翻译:1、我们的内心就像一个贫穷的官员,我们的意愿就像一个盗贼。
放弃我们的内心的人很多,但是选择要我们的内心的只有我们一个。
所以,为什么要固守那个内心呢?2、人民没有信任,国家就无法生存。
3、人天生就是善良的,只是后天的环境和经历让我们变得远离善良。
孟子三章的第一篇强调的是心的管理。
孟子认为人的内心就像一个贫穷的官员,我们的意愿就像一个盗贼。
人的内心是一个贫穷的官员,因为它不断地被压抑和挤压。
当我们做出决定时,我们的意愿可能会被阴影掩盖,这就像一个盗贼来攻击我们。
孟子告诉我们,我们虽然很难掌控我们的内心,但是放弃它比坚持它更容易。
这种信仰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任何方面,无论是职业生涯还是个人生活。
只有授予内心权力来指引我们的决策,我们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孟子三章的第二篇着重于信任的重要性。
孟子认为,人民没有信任,国家就无法生存。
这篇纯粹的信任论可以视为对中国社会关系的一个描述,同样可以适用于世界其他地区。
这个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层面,如家庭、组织或公司。
这是因为信任是一个成功的社会所必需的。
孟子三章的第三篇关于人性,这篇文章针对孟子在“性”上的思考与“子思”、“荀子”的反对展开辩证。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反驳了子思和荀子的“本恶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只不过后天的环境和经历让人们变得远离善良。
这个“性善论”对王阳明心学有很大的影响。
从这个角度来看,孟子强调的是环境和教育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因素影响了人们的发展。
这个生命学的形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发展的可持续性。
孟子三章注释全解
孟子三章注释全解
孟子三章是《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公孙丑下》和《孟子·公孙丑中》这三篇文章的总称,下面是对这三章的注释全解:
《孟子·公孙丑上》
这篇文章主要包括了孟子对于人性本善的论述以及如何培养和发展人性本善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如果不加以培养和修炼,人的善性就会被埋没。
所以,人应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发展和实现自己的善性。
《孟子·公孙丑下》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孟子的“性善论”而展开,他认为人性本善是与生俱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在于能否在修养和教育的过程中将其发扬光大。
他以孔子为榜样,主张人们要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品德和德行来提升自己,实现人性的善良。
《孟子·公孙丑中》
这篇文章主要以“兴过于理”和“知兴止”两个观点为核心展开。
孟子认为,人要追求的目标应该是理想中的境界,但是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努力和实践,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和梦想中。
他还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身心充实、修炼完善,才能实现人性的善良和高尚。
总的来说,这三篇文章都是孟子对于人性本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问题的论述和观点,通过深入分析这些篇章的内容和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悟孟子的思想体系。
《孟子三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孟子三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孟子三章》出自孟子,文章分别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鱼我所欲也》等,经典文言文。
具体可参考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里面就有明确的叙述。
课文分别出自于《孟子·告子下》《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滕文公下》《孟子·告子上》。
参考资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鱼我所欲也》作品内容简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
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
文章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递进。
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过分”,即整句为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解为”迷惑“,即整句意思为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如若将”淫“释为”淫色“、”荒淫“,是现代人见文生意,严格讲偏离本意。
《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告子上》是孟子以他的性善论为依据,对人的生死观进行深入讨论的一篇代表作。
强调“正义”比“生命”更重要,主张舍生取义。
孟子性善,自认为“羞恶之心,人皆有之”,人就应该保持善良的本性,加强平时的修养及教育,不做有悖礼仪的事。
孟子三则原文
孟子三则原文《孟子》三则1【战国】孟子(一)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2,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3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4有所不辟5也。
如使6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7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8耳。
9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10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11,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2.得兼:同时获得。
3.苟得:苟且取得。
4.患:祸患,灾难。
5.辟:通“避”,躲避。
6.如使:假如,假使。
7.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8.勿丧:不丢掉。
9.蹴:用脚踢。
10.何加:有什么益处。
11.奉:侍奉。
12.本心:天性,天良,指“舍生取义”。
(二)富贵不能淫1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成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恭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2志,与民由3之;不得志,独行其道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5,威武6不能屈7,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1.淫:使……扰乱。
2.得:实现。
3.由:实行。
孟子三章的课堂笔记
孟子三章的课堂笔记
主题概括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引申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2、《富贵不能淫》本文通过反驳景春的观点,指责公孙衍和张仪之流只顾顺从君主之意,不能称之为大丈夫,提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观点。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文通过摆事实和正反对比,有力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古今异义
1、委而去之(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
2、委而去之(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义:限制。
今义:地域。
)
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巩固。
)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震慑征服。
)。
孟子三章翻译原文
孟子三章翻译原文孟子三章原文: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二、富贵不能淫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是人一作:斯人)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三章翻译: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古诗文孟子三章
孟子三章《孟子三章》是《孟子》这本书中的重要篇章,包含了孟子的思想、哲学和政治主张。
以下是对《孟子三章》的扩展:第一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在他的著作中,经常强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原则。
他认为,一个君主如果遵循仁义之道,那么他就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如果他背离了仁义之道,那么他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最终导致国家的衰败。
孟子在这一章中,通过举例和推理的方式,阐述了为何仁义之道是治国安邦的关键。
他指出,如果一个君主能够实行仁政,关注人民的福祉,那么人民就会心甘情愿地为他效力,国家也会因此而繁荣昌盛。
相反,如果一个君主残暴无道,不顾人民的死活,那么人民就会反抗他的统治,国家也会因此而动荡不安。
第二章:富贵不能淫孟子在这一章中,强调了人的品德和行为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真正有品德的人,不会因为富贵而放纵自己的欲望,也不会因为贫贱而丧失自己的信念。
他们会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
孟子通过举例和论述的方式,阐述了为何人的品德和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他指出,一个有品德的人,会因为自己的行为正确而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幸福;而一个没有品德的人,即使他拥有再多的财富和地位,也会因为自己的行为错误而遭受内心的空虚和痛苦。
第三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在这一章中,强调了忧患意识和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忧患和自我反省,才能保持自己的进步和发展。
如果一个人沉迷于安乐之中,不思进取,那么他就会逐渐落后于时代,最终被淘汰。
孟子通过举例和论述的方式,阐述了为何忧患意识和自我反省是至关重要的。
他指出,只有通过不断的忧患和自我反省,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不断地完善自己;而如果一个人沉迷于安乐之中,不思进取,那么他就会忽略自己的不足之处,最终导致自己的失败。
以上是对《孟子三章》的扩展。
这三章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它们涉及到治国安邦、人的品德和行为以及忧患意识和自我反省等方面的重要问题。
孟子三则故事
孟母三迁
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孟母断织
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
”孟母以刀断其织。
孟子惧而问其故。
孟母曰:“子之废学,若我断斯织也。
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
"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
孟子休妻
孟子妻独居,踞。
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
”母曰:“何也?”曰:“踞。
”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
”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
《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
将上堂,声必扬。
将入户,视必下。
’不掩人不备也。
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
”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
孟子三则拼音版
孟子三则拼音版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他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被尊称为“孟子”,并被誉为“亚圣”。
孟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了很多关于人性、修身、治国、义理等方面的重要观点。
以下是孟子三则拼音版。
一、性善论1. 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Mèngzǐ yuē: “Rén zhī chū, xìng běn shàn.”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
”在这句话中,孟子表达了他独特的观点:人类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内在的道德感,并且愿意追求善良和正义。
这种善良的本性使得人们能够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并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而美好的社会。
2. 孟子续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Mèngzǐ xù yuē: “Xìng xiāng jìn yě, xí xiāng yuǎn yě.”孟子继续说:“性相近,但习性使人们有所不同。
”在这句话中,孟子指出了人类天生相似的本性,但由于不同的环境和习惯的影响,人们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行为和品质。
他强调了教育对于培养人们良好品质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和修养,人们才能发挥自己善良本性的潜力,并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3. 孟子再曰:「苟不教,则性相近也。
」Mèngzǐ zài yuē: “Gǒu bù jiào, zé xìng xiāng jìn yě.”孟子再次说:“如果不进行教育,那么人们之间的本性就会更加相似。
”在这句话中,孟子强调了教育对于塑造个体和社会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发展他们内在的善良本性,并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共同之处。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为和思考,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孟子三章的资料
孟子三章的资料
孟子三章的资料包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强调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
它提醒人们,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合作至关重要。
文章还指出,拥有道义的人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而失去道义的人则会变得孤立无助。
2.《富贵不能淫》:此章主要论述了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认为,真正的大丈夫不应被富贵所诱惑,不应因贫贱而改变初衷,也不应在威武面前屈服。
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称为大丈夫。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阐述了逆境与成功的关系。
孟子认为,人们往往在忧患中奋发图强,从而获得成功;而在安乐中,人们容易变得自满和懈怠,最终导致失败。
因此,他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和奋斗目标。
以上三篇资料合称为孟子三章,它们包含了孟子关于人生、道德和成功等方面的独特见解,对于理解孟子的思想和学说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
《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