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运用启发式教学
题
教师可 以让 同桌两人 分别扮 演 , 一 人 扮演店主, 一人 扮 演 买 圆珠 笔 的 小 明 , 并 通 过 启 发 的 方 式 让 学 生 自 己发 现 计 算 方 法 。 学 生积极动脑 , 可 能 会 利 用 很 多 种 方 法 得 到最后的结果, 这时 , 教 师应 再 次 抛 出 同 类
境 来启 发学 生的积 极思 维 , 例如 , 在学习 学生的积极性 所出发 , 在此 基 础 上 引 导 学 “ 比” 的知识时 , 教 师可 以 创 设 相 应 的 故 事 生 主 动 探 索 、 积极 思维。 在课堂 中 , 教 师 利 用“ 启” 的方式来 调动学生 , 能 够 调 动 学 生 的 积 极性 ; 而通过“ 试” 的 方法 , 则 可 以让 学 生直接参与 , 并 自 己去 发现 数 学 中 的 内 部 关系 , 从而 掌 握 解 决 方 法 。 例如 , 在“ 2 0 以 内退 位 减 法 ” 中, 可 以给 出 以 下 的试 题 :
2 0 1 4 N O 0 6
0 h l n a E d u c a t i o l / l n n o v a t i o n H e r a l d
教 育教 学方 法
浅 议小 学数 学课 堂教 学中怎样 运用启发 式教 学
王 瑛 ( 内蒙古 兴安盟 科 尔沁右 翼前 旗第 四小 学 内蒙古兴 安盟 1 3 7 4 0 0 ) 摘 要: 启发式教 学是 小学数 学教 学 中常 用的一种教 学手段 , 在课 堂 中恰 当的运用启发式教 学 , 能 够有效激 发学生的 学 习兴趣 , 调 动课 堂 气氛 , 使 学生集 中注意 力, 启发 学生的创造性 思维 , 对提 高课 堂教 学效果起 到 了重要 的作 用。 本文主要 以4 、 学数 学课 堂教 学中的启发式教 学为 出发点 , 时如何 在课堂 中正确 运用启 发式教 学进 行 了相关探讨 ,并给 出有 效的建议 。 关键 词 : 小学数 学 启发式教 学 正确运 用 中 图分类 号 : G 4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O 1 4 ) o 2 ( c ) -0 0 7 6 -0 1
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 精选教育文档
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教学思想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
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后来,人们概括孔子的教学思想,也吸取朱熹的注释,就使称为“启发”或“启发式”。
从孔子的话和朱熹的解释来看,“启发”主为指教学的表现形式艺术,强调教学的适度性和巧妙性。
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用乘数百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末位与百位对齐”的结论。
为了今后继续学习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我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比较合理:①复习:笔算,67×8,167×28②试算:167×128,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不难算出正确答案。
然后让学生为学生这就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了教学思路。
自己总结计算方法。
.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这是因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
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
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
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的。
浅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
浅谈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发表时间:2019-12-12T15:16:49.17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3期作者:周代加[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教师教学目的不明确,方法手段不科学,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也常常很不理想。
然而利用启发式建构主义理论来革新课堂教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本文将从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入手,谈谈建构主义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周代加青海省久治县哇赛乡藏文寄宿制小学青海久治 624700【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教师教学目的不明确,方法手段不科学,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也常常很不理想。
然而利用启发式建构主义理论来革新课堂教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本文将从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入手,谈谈建构主义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启发式教育;有效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188-01小学数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且该阶段学生学习意识及习惯的养成将极大的影响其后续的学习,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实施启发式教学优势较多,需要教师在实践中灵活的运用和开展。
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育的必要性,重点围绕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实施启发式教育的有效策略展开详细论述。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教育的必要性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学的方法及观念也应及时调整,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参与度、积极性将极大的影响到教学的质量,通过启发式教学的开展,学生的个人能力也可得到较好的培养。
对于小学学生而言,其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尚未成型,夯实基础、习惯养成远远比学习成绩来得重要,人的一生都需要在学习中不断的成长,如何在求索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技巧及方法对学生的意义更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
能化成 小数的分数 的分母有什 么特征 呢? ” 组织学生 讨论 。 当 学生强 烈追求和 主动进 取 时 ,才能发 挥其 对学 生身心 素质 的 “ 思维 出现 “ 中断” “ 偏离 ” 时, 教师 不再 让学 生漫 巨大 塑造力 。因此 ,素质教 育对 启发 式教 学赋 予 了更新 的 内 学生屡屡碰 壁 , 而是适 时地 点拨指 导 , 启发 学生 : “ 你 们试着 把 涵: 坚持教 师 的主导和学 生 的主 体相结 合 , 注重教 师的 “ 启发” 无 目的地争 论 ,
【 翌卿
瓣
在 小 学数 学 教 学 中如何 正确 运 用 启发 式教 学
姚辛清 ( 广西陆川县米场镇南中小学, 陆J I I 5 3 7 7 0 0 )
【 摘 要】 教 学思想史上 , 启发式教 学思想 源远流长, 它是古代个 别教 学下的必 然产 物。那 么 , 在 大力提倡 素质教 育的今天 , 如何 正确 运用启
志。 针对这种现 象 , 我认为在 数学教学 时应 采取思路教学 , 采取” 公式 。 以上启发 点利 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 推导 出了平行四边形 这样 的启发 点充分起 到了迁移作用 , 使 学生理解新 大处导 , 小处启 “ 的策 略 , 运用提纲 契领——分 析——综 合 的方 的面积公式 , 法训练学生 , 把教材思路转化为教师 自己的思路 , 再 引导 学生 形 旧知识的 内在联系 , 自然轻松地掌握了新知识 , 实现 自主学习。
能之 貌。启 , 谓开其意 ; 发, 谓达其辞。“ 后来 , 人们概括孔子的教 精 心设 计启 发点 , 把握 问题 的关 键 , 真 正起 到启 发 、 点拨 和 迁
学思 想 , 也吸取朱熹的注释 , 就始称为 ” 启发“ 或” 启发式“ 。从孔 移作 用 。其 次 , 要重视 新 旧知 识之 问的联 系和发 展 , 注 意在 新 子的话和 朱熹 的解释来看 , ” 启发 “ 主要指教学的表现形式艺术 , 旧知 识的连 接点 , 分化 点的关 键处 , 设 置有层 次 , 有坡 度 , 有 启 强调教学 的适度性和巧妙性 。 对于这一点 , 《 学记》 给予了更深刻 发性 , 符 合学生 认知规 律的 系列提 问。让学 生独 立思 考 , 积 极 的具体说 明 : ” 道而弗牵 , 强而弗抑 , 开而弗达 。“ 意思是 , 引导而 练 习求得新知 , 掌握 规律 。然 后教师 引导 学生把新 旧知识 串在 不是牵着 学生鼻子走 , 鼓励 而不是压抑学生 , 点拨而不是把答 案 起, 形成知识 的系统 结构 。例如 , 推 导平 行 四边 形与 长方 形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三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
一、培养学生兴趣启发式教学法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例如通过有趣的故事、实例或游戏来引入数学知识。
其次,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题目,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对数学问题的兴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游戏、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激发学习动力启发式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动力。
其次,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有挑战性的课外任务或者课堂小组竞赛,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激励,提高学习动力。
三、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有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数学思维。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合作,互相分享思路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并通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以启发学生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引导和启发,促进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加减法”时,可以设置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或找零。
这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2. 引导发现规律,培养逻辑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结论。
例如,在教授“乘法口诀”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己总结出乘法的规律。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如“2的乘法有什么规律?”“为什么3×4等于4×3?”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逐步发现和掌握数学规律,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交流互动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教授“图形的面积”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探讨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分享各自的思路和方法,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 提供多样化的练习,增强应用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或实践活动,如“设计一个自己的房间平面图,并计算各个房间的面积”。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5. 注重反馈评价,激发自主学习在启发式教学法中,反馈评价是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小学数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解析
小学数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解析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和探索的教学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进行详细解析。
1. 情境引导法情境引导法是一种通过创建情境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发现并描述这些图形的特征和属性。
2. 提问引导法提问引导法是一种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加减法时,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
3. 问题解决法问题解决法是一种通过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巧进行分析和解决。
例如,在学习乘法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与乘法相关的问题,如购物时的计算,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理解乘法的概念和应用。
4. 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让学生合作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促进,互相学习,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 游戏化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将学习与游戏元素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通过游戏化教学,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和兴趣。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发现和探索的教学方式。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下面将介绍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一、创建情境在启发式教学法中,创建情境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故事、实物等方式,营造出与数学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数的概念时,可以使用数学故事或者实物来引导学生理解数量的意义。
通过创造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提出问题在启发式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提问的技巧,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问题。
提问是激发学生思考的关键一环。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能找到一种方法,用书包和鞋子一共组成三个物品吗?”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尝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引导探究启发式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让他们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
例如,当学生面对一个难题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先尝试一些简单的方法,慢慢逼近答案。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方式。
四、启发总结在学生完成探究和解决问题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和分享。
通过总结,学生可以将他们的经验和思考进行归纳和整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学生之间的分享也可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巩固扩展启发式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游戏、实验和实际应用等活动,巩固和扩展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
例如,在学习加法的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或者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总结: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应用
标题: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应用一、引言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和思考性的教学方法,它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就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启发式教学的应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阶段,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授“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字,如班级号、门牌号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的意义。
2.问题引导,启发思考问题是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例如,在教授“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老师有5个苹果,吃了一个,还剩下几个?”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3.实践操作,培养能力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授“测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
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启发式教学的效果1.提高学习效果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数学思维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问题引导、实践操作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四、结论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实践操作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应用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应用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主动打破教学常规,整合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对策逐步吸引学生的眼球,确保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成长及发展。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启发式教学非常有必要,教师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站在学生的视角了解学生的薄弱点,在启发和鼓励学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重拾数学学习的能动性和自信心。
进而在一个更加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下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技巧,实现举一反三和活学活用。
一、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指教师站在学生的视角,根据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习情况,在与时俱进和实事求是教育准则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明确教学方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通过鼓励学生和引导学生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确保学生能够跟上课堂节奏,主动经历问题、提出问题思考和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由内而外的学习兴趣,避免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的主人翁地位,进而奋发图强、坚持不懈。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反思能力比较有限,离不开教师的督促和引导,在启发学生之后,教师还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自主钻研、大胆探索,确保学生能够实现活学活用,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以及以认知。
二、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在对新时代背景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时可以发现,许多教师主动利用启发式教学开展教学活动,逐步提升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大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较强。
首先。
启发式教学有助于改革传统的教學模式,践行现代化的育人理念,教师会主动兵器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内心诉求以及身心成长规律,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其次,有助于实现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教师不再进行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进行相应的改进及调整。
指明学生的学习方向及思路,传授学习技巧,保证学生能够实现活学活用,整体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提升非常明显。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分析
Little Learner Magazine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eaching July 2019———2019·07多元智能教学Multiple Intelligences Teaching 小学生 教学建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分析?杨静现代化的小学数学教学之中,需要坚持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这符合新课改后的教育方向,也适应了学生本人的自我发展需求。
然而,小学数学的教学之中,现在对于启发式的应用在实际里成效并不明显,缺少正确的发展策略。
本文对此进行了策略分析,以此来让其应用更为正确科学,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帮助更大。
一、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必要现在的小学生往往比较自我,缺乏一定的合作创新意识,而其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养成对其来说又十分的重要。
这一阶段的学习培养是奠定整个以后的基础,必须要有正确的引导与思维培养才能对其负责。
启发式教学就能够有效地让学生提高自身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并且促进其研究、创新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提升。
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就是真正去有益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而不令其创新思维走偏,在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同时,更能为社会所需,能够在未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成为时代人才。
二、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正确应用分析(一)兴趣培养的重要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很普遍的一个道理,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保证其在数学学科里的兴趣与积极性显得十分重要。
数学本身比较枯燥、严肃、数理逻辑性强,学生不容易对其亲近好奇,所以启发式教学的应用中,就是要让他们能够在一定的影响下变得积极而充满活力,使得数学的学习变的更具创造力。
整个教学过程里,教师应当多加观察,发现学生对知识感兴趣的部分与爱好点,以此作为突破,来进行引导与鼓励。
要注重知识重点与关键点部分上对学生的指导与点拨作用,以此来启发其中的比较模糊的问题,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其在这种启发的步调中变得更加主动而积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准确使用启发式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准确使用启发式教学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
”那么怎样让学生学习数学?我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使用好启发式教学,引导好学生怎样学好数学。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所以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行启发式教学呢?一、启发必须以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系统连贯性,新知识是已知的延伸、发展或转化,每一个知识都有其生长点,也有与相关的连接点。
另一方面,学生都有着不同水准的学习积极性和一定的生活经验,这就给启发提供了可能。
因而,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创设和诱发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以自己的大脑中检索并提取相关的知识经验,实行重新组拼,通过联想和变迁,形成新的或更为复杂的知识结构。
假如学生大脑中的某个部分是空白,亦即不具备相对应所需知识经验,必然会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这是因为,启发过程,渗透着学生的想象过程,学生的想象的水平是以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的数量与质量为转移的。
所以用启发式教学知识时,必须先研究与新知识相关的知识基础及生活经验,以此作为学习新知识的铺垫,激活学生思维。
例如,学习多位数的乘法,其基础是乘数为两位数。
因而在复习计算题(1)536×23 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推出计算题(2)536×123 的算法。
启发过程中提问的重点是:用乘法百位上的“1”去乘“6”时,所得的积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学生在已有计算题(1)的基础上,就不难做出准确的回答。
二、启发必须依据受教学对象的理解规律循序渐进数学学习过程是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由具体到抽象,由低层面向高层面发展的过程,低层面的活动成为高层面的分析和研究对象;只有到高层面学习时,学生才会明白低层面活动的意义,产生新知,形成水平。
略谈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切 教 学 活 动 都 必 须 以调 动学 生 的 积 极 性 、主 动 性 、 创
造 性 为 发 点 , 导 学 生 主 动 探 索 , 极 思 维 , 过 自己 的 活 引 积 通 动 达 到 生 动 活 泼 的发 展 . 堂 中通 过 教 师 的 “ ” 激 发 学 生 课 启 来
一
1启发式教学应从教师的“ ” 引导学生的“ ” . 启 中 试
一
二 要 “ ” 在 学 有 困 难 的学 生 茫 然 不 知 所 措 时 , 中等 生 “ 巧 , 在 跳 起 来 摘 果 子 ” 度 不 够 时 . 优 等 生 渴 求 能 创 造 性 地 发 挥 聪 力 在 明 才 智 时 予 以 点 拨 , 其 茅 塞 顿 开 . 如 , 学 “ 化 成 有 限 使 例 教 能 小 数 的 分 数 特 征 ” 通过 师 生 打 擂 台 , 发 起 学 生 的 参 与 兴 趣 . 激 后 , 问 : 有 的 分 数 能 化 成 有 限 小 数 , 的 分 数 不 能 化 成 有 师 “ 有 限小数 , 里面蕴含着一个规 律 . 个 规律是在分子 中呢 , 这 这 还 是 在 分 母 巾? ” 生 一 致 认 为 规 律 在 分 母 中 . 时 , 又 问 : 学 这 师 “ 化 成 小 数 的分 数 的分 母 有 什 么特 征 呢 ? ” 组 织 学 生 讨 论 . 能 当 学 生 屡 屡 碰 壁 , 维 出 现 “ 断 ” 偏 离 ” , 师 不 再 让 学 思 中 “ 时 教 生 漫 无 目的 地 争 论 . 是 适 时 地 点 拨 指 导 , 发 学 生 : 你 们 而 启 “ 试 着 把 分 数 的 分母 分 解 质 因数 , 能 不 能 发 现 规 律 ? ” 句 看 一 话 , 学 生 一 下 便 找 到 了 思 维 的 突 破 口 , 现 了 特 征 : 一 个 使 发 “ 分 数 , 果 分 母 q 除 了 2和 5以外 不 含 有 其 他 质 因 数 , 个 如 1 这 分 数 就 能 化 成 有 限小 数 . 正 当学 生 心 满 意 足 之 际 , 师 又 出 ” 教 示 ~ 先 让 学 生 判 断 , 激 起 矛 盾 : 什 么 分 母 含 有 其 他 质 , 又 为
浅谈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
力。 ( 2 ) 在教学观念上 ,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 教师不是在课 堂教学 上教 学 生生 搬硬 套地 学 习知识 , 而应 当通 过诱 导 、 启 发, 主要依靠学生 自 身 的主动性和意识来完成教学 目标。 师 生 之 间共 同沟通 、 和平 相 处 , 互相 讨论 、 交流 。 ( 3 ) 在教 学 手 段上 , 要 激发 小学 生 的学 习热 情和 兴趣 , 就应 该营 造 良好 的 学习气氛和环境 。让他们 自愿地学习, 喜欢学习, 而不是靠 生搬硬套、 题海战术 、 以时间为代价等办法来改变学生学习 成绩 。 ( 4 ) 在 教学 目 标上 , 注重学 生 各方 面发展 。 不 仅要 注重 知识 的学 习 , 还要 注重 能力 的培 养 , 把 学生 培养 成全 德 、 智、 体 全面 发展 的有 用人 才 。 2 . 掌握启发式教学方式 。 ( 1 ) 明确定位, “ 导” 而非“ 牵” 。
一
地、 牢 固快 速 地掌握 所 学 知识 。 对 启发 式教 学方 法 的认识 启 发 式教 学 , 就是 要 求教 师 引导 转化 , 把书 本上 的知识 快 速 灵 活 地转 变为 学 生 自己 的知 识 , 然后 再 把 学 生所 掌握 的知识 进 一 步转 变 为解 决具 体 问题 的 能力 。启 发式 教 学法 中, 对教 师 而 言是 “ 启” , 对 学 生 而言 是 “ 发” 。“ 启” 体 现 了教
自己的思 路 , 再启 发学 生 探索 有个 人思 想 的新方 法 。例 如 , 教师在讲过三角函数的定义后 , 可以通过引导启发的方式 , 让 学生 得 到三 角 函数 的关 系 。 首先 说 明要达 到 的 目的 : 寻 找 各三角函数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若发现学生 中途某处发 现 不 了平 方 关 系 ,教 师可 给予 引导 ,让 学 生 注 意关 系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教学方法课程教育研究184 学法教法研究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按照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具有较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灌输式、灌输式教学法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能独立学习。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过程中开始实施新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古代的个别教学”的必然产物,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此外,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内容与现实生活有很大关系。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以事半功倍。
一、启发式教学的概念、形式1.启发式教学的概念启发式教学模式不是时代的产物,而是教育实践证明的基本教育模式。
简单地说,启发式教学不是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现成知识的教学,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相应结果的教学模式。
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则,使用启发式的诱导方法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从而促进身心发展。
这是学生的过程和思维方式的理解非常重要;它重视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式教学的形式有多种启发式方法,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地了解它。
首先,提问是启发性的,激发学生的提问,学生们引入叉路,沿着山脊蜿蜒前进。
促使他们使用他们的大脑。
当学生无路可走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抓住机会,消除疑虑。
第二,情景启发式,即利用自然情景和人文情景,使学生进入相关的气氛或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反馈,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第三,隐喻的启发,即运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进行比较,使学生生动活泼。
第四,类比启发法,即从直觉中获得灵感,通过类比我们想学的新事物把它转化为理性知识。
二、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1.启发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的学习依托于数学思维的养成,小学阶段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学习的具体内容,而且随着教学难度的不断提升、教学内容的深入,小学生在理解能力上都在不断的进步。
浅析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灌输式教学最为普遍,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同时也会导致缺乏主观能动性,影响学生数学能力发展。
启发式教学在数学课堂合理应用,能够促进课堂提质增效,并且能够使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与核心能力得以提升,故而要提高运用水平。
本文在对启发式教学所要注意的事项基础上,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践运用策略进行介绍,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启发式教学;运用对策引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之中,需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出发,科学合理进行教学调整与创新。
启发式教学与素质教育高度契合,旨在结合教学任务,以及立足于学习客观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启发,最终调动思维,使其在主动思考中完成探究式学习,并挖掘数学潜力,促进数学教学高效率与高质量。
启发式教学运用要实现预定目标,需要充分掌握这种教学模式,并结合具体学情摸索有效运用对策,以此强化教学整体成效。
一、启发式教学要注意的事项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新教学理念与模式,契合新课改要求,能够促进学生在数学中获得自主发展与全面发展。
实际上就是在教学之中结合数学教学任务与学习规律,以及从小学生实际状况出发启发思维,使学生在引导下自觉与主动进行数学学习,并在整个过程中积极思考。
启发式教学可采用多种方式展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以启发思维为主,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维水平与能力,为学会和学好提供保障,且有助于学会学习。
启发式教学中要避免硬牵,而是应当指明路径,通过启发与引导学生,使其更好进行自主思考与学习。
启发式教学中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使其具有积极性,教师要在过程中发挥好主导作用。
另外教学要通过启发,最大限度促进学生智力发展,使主动学习与智慧结合起来,在保证学会同时使学生智力充分发展。
二、启发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应用策略(一)处理好和讲解之间关系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之中,启发式教学运用要处理好与讲解之间关系。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坚持引导学习,使其在所提供的各种学习机会之中,自觉与主动思考,以及积极动手与讨论等,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与理解,并在过程中锻炼各种思维能力,使其在实践中掌握学习方法与形成核心能力。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探讨
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探讨随着教育思想的发展和进步,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探究性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探究发现,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也意味着改变传统教育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启发式教学强调情境创设,将学习情境和生活、社会等实际情境相联系,创设真实、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例如,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某一概念的优势和局限性,并进行模拟实验,比如通过制作模型、探究图像等方式,使学生从实践中体验概念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深入理解的目的。
二、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动机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发现、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设计数学游戏、故事情节等,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鼓励合作交流,丰富学习内容启发式教学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团队合作和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互相分享、交流心得和体验,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互动性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演示的方式完成,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更全面、深入的学习效果。
四、鼓励反思总结,加深学习印象启发式教学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反思总结,使学生不仅在钻研中学会新知识,也在思考和分析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结构。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习的知识、思路和方法,总结出一些规律和经验,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推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团队合作,从而达到更加深入和全面的学习效果。
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小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小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教育是国家的基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种通过启发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定义、原则和步骤入手,探讨其在小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一、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定义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指教师通过设计一系列开放性、探究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种教学方法追求的是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到数学的应用和意义,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原则1. 融入生活:教师应该将数学启发式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
2. 提供选择:教师应该提供多样的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让学生有多种选择和途径进行探索。
3. 鼓励合作:通过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提高解决问题的效果。
三、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步骤1. 提出问题:教师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 探索解决方法:学生主动探索并尝试使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
3. 分享解决方案:学生展示和讨论他们的解决方案,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和比较各种解决方法。
4. 总结规律:学生总结归纳问题的规律和结论,并进行类比和拓展。
四、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小学中的应用1. 培养问题意识:通过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从小学就树立问题意识,主动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
2. 增强动手实践: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3. 促进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启发,提高解决问题的效果和效率。
五、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小学中的效果1. 激发学生兴趣: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注重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持续学习数学的动力。
2. 提高思维能力:数学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浅谈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目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知识的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引诱的办法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这里要强调,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思想,是一种教学规则和教学观念。
在当今社会下各国教学方式都在围绕着启发式教学方式进行改革。
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出发,依据教学的内容不同,精心准备教学方法手段,充分带动小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他们形成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奋发的精神状态,从而轻松地、灵活地、牢固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
一、对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认识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引导转化,把书本上的知识快速灵活地转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然后再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一步转变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法中,对教师而言是“启”,对学生而言是“发”。
“启”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提升学习成绩的内因。
老师起着引导性作用,是提升学习成绩的外因,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
二、如何应用启发式教学1.掌握启发式教学的特征。
要正确应用启发式教学,首先就应该掌握启发式教学的各种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把启发式教学法应用于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的收益。
启发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特征:(1)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作用。
学生不能消极被动地接受所学知识,而要靠自己主动学习、思考、探索来掌握知识,提高创新能力。
(2)在教学观念上,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不是在课堂教学上教学生生搬硬套地学习知识,而应当通过诱导、启发,主要依靠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意识来完成教学目标。
师生之间共同沟通、和平相处,互相讨论、交流。
(3)在教学手段上,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就应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和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
王艳华现代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是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上下功夫。
下面就具体来谈谈:
我们知道“导”己成为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特点、策略和核心所在。
我认为在数学教学时应采取思路教学,采取“大处导,小处启”的策略,把教材思路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思路,再引导学生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新思路: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用乘数百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术位与百位对齐”。
为了今后继续学习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我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比较合理:(一)复习:笔算,67 x 8,167×28(二)试算:167 x 128,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不难算出正确答案。
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
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
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
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变为主动有
趣的。
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教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
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15,因为9+6=15,所以15-9=6。
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人人都获得了成功。
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
这样教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思结合。
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发点的“准”和“巧”,教师的启发当然要点在要害处,拨在迷惑时,才能指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启发式教学要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优化。
一是要“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
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
首先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作用。
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的关键处,设量有
层次,有坡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
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性。
二是要“巧”,在学有困难学生盲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的发挥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
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通过师生打擂台,激发起学生的
参与兴趣后,师问:“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蕴涵着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学生一致认为规律在分母中。
这时,师又问:“能化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组织学生讨论。
当学生屡屡碰壁,思维出现“中断”“偏离”时,教师不再让学生漫无目的争论,而是适时地点拨指导,启发学生:“你们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能不能发现规律?”一句话,使学生一下便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发现了特征: “…个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正当学生心满意足之际,教师又出示,3/15,先让学生判断,又激起矛盾;为什么分母含有其他质因数,它还能化成有限小数能?通过观察分析,最后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所发现规律的前面,还得补充个前提“最简分数”。
总之课堂上巧妙灵活地启发,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