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氏阴性杆菌页PPT文档
合集下载
《革兰氏阴性杆菌》PPT课件

一、形态及染色
多为短杆状,有时呈多形性,无鞭毛,无芽胞, 新分离的致病菌株有荚膜。G-菌,两极着色。
二、培养特性
初次分离培养时供给5%~10%CO2可促进生长,本属菌生长需供给X因子和 V因子(细菌呼吸过程中起递氢作用的两种脱氢辅酶),在巧克力平板 上生长较佳。
三、抵抗力
本属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分 离到的嗜血杆菌要及时移植或冻干保 存。
进行分离培养? 4 什么叫“卫星现象”?
感谢下 载
第三章 巴氏杆菌科及相关属
巴氏杆菌属 里氏杆菌属 嗜血杆菌属
本属细菌巴已氏报杆道菌有2属0多(种P,a多st杀eu性r巴ella)
氏杆菌(P.multocida)是本属中最重要
的畜禽致病菌,可引起多种动物发生出 血性败血症或传染性肺炎。
一、形态及染色
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G-菌,单 个存在,有时成双排列,病料涂片用瑞 氏染色或美蓝染色时,可见典型的两极 着色,培养物所作的涂片,两极着色不 明显。
四、致病性
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病,其毒力因子包括荚膜、菌毛和内毒素 等。与兽医有关的嗜血杆菌有: 1. 副猪嗜血杆菌:可引起猪的心肌炎、腹膜炎、胸 膜炎及关节炎等,常与猪流感病毒联合引起猪流感。 2. 副禽嗜血杆菌:可引起鸡传染性鼻炎,导致产蛋量
迅速下降。
五、微生物学诊断
1.显微镜检查 :两极着色
一.形态及染色
菌体呈杆状或椭圆形,多为单个,少 数成双或短链排列。可形成荚膜,无 芽胞,无鞭毛。 G-菌,两极着色。
二.培养及生化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生长,在巧克 力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平板上,呈圆形、微突起、表面光滑、 奶油状小菌落。生化试验大多阴性,不发酵葡萄糖和蔗糖,与多杀性 巴氏杆菌相区别。
革兰氏阴性球菌.ppt课件

脑膜炎奈瑟菌(N.meningitidis)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 直接涂片镜检
如镜下见到中性粒细胞内、外有革兰阴性双球菌, 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分离培养与鉴定
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
快速诊断法
对流免疫电泳 SPA协同凝集试验
脑膜生炎物奈学瑟菌性(状N.meningitidis)
形态染色: G- ,呈肾型,成双排列(凹面相对,凸面相 背),有荚膜及菌毛 培养特性 • 营养要求较高,血平板或巧克力平板或卵黄双抗平板, 形成光滑透明“露滴样”菌落 •专性需氧,5~10%CO2,35-37℃(>40 ℃ < 30℃均不生 长)pH7.4~7.6 •易产生自溶酶
脑膜炎接种
淋病奈瑟菌,淋球菌
Gonococcus
脑膜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
两者关系相似点:Leabharlann 生物学性状差异:
荚膜:有荚膜(脑),分离初期有荚膜(淋) 质粒:很少有质粒(脑),有质粒(淋); 所致疾病:引起脑膜炎(脑),引起泌尿生殖
系统疾病(淋)。 感染部位不同,标本取材部位不同
形态与染色
革兰染色阴性,0.6-0.8μm 肾形、成双排列 有菌毛,无芽胞和鞭毛,新分离株有荚膜
男性急性淋病患者尿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
男性慢性淋病患者尿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
女性急性淋病患者阴道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
培养特性 生化反应
培养特性
需氧,营养要求高。常用的培养基为巧克力 色血液琼脂平板
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与鉴定
巧克力色培养基快速诊断法 ELISA法、核酸杂交、PCR技术
淋病奈瑟菌
生物学特性
形态染色: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 G—,双球菌,咖啡豆 状,有荚膜和菌毛,无芽胞,无鞭毛 脓汁标本中 急性病人:细菌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慢性病人:细菌位于细胞外
革兰氏阴性球菌医学的PPT

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
• 培养特性
– 专性需氧 – 营养要求高 – 最常用的培养基是巧克力色培养基
• 生化反应
– 可产生自溶酶,人工培养时若不及时移种,数日后菌 体自溶
抗原构造、抵抗力
致病性与免疫性
• 致病物质
– 荚膜 – 菌毛 – 内毒素
• 所致疾病
– 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
• 人类是唯一的易感宿主
• 生物学特性
– 形态染色: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 G—,双球菌,咖啡豆 状,有荚膜和菌毛,无芽胞,无鞭毛 脓汁标本中 急性病人:细菌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慢性病人:细菌位于细胞外
– 培养特性: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营养要求更高,只能在 巧克力平板及专用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灰白色细小S型菌 落
– 生化反应:氧化酶(+),只分解葡萄糖,不分解麦芽糖 (脑膜炎奈瑟菌分解麦芽糖)等其它糖类
主要菌体表面抗原构造
• 菌毛
– 与粘附有关,免疫原性不强
• 脂多糖抗原
– 经常变异,相应抗体不能防止再感染
• 外膜蛋白
– PI:主要外膜蛋白,将淋病奈瑟菌分为18个血清型 – PII:吸附易感细菌的蛋白
致病物质
• 菌毛 • 脂多糖(内毒素) • IgA1蛋白酶
所致疾病
• 淋病
– 人类是淋球菌唯一的天然宿主 – 成人淋病绝大多数通过性接触感染,是重要的
➢淋病奈瑟菌寄居于尿道黏膜,引起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而脑膜炎奈瑟菌和其他奈瑟菌和其他奈瑟菌均存在于鼻咽腔黏膜。 脑膜炎奈瑟菌有多糖成分
形态与染色
• G- ,0.6-0.8µm • 肾形或豆形,成双排
列,凹面相对 • 病人脑脊液(CSF)
中典型,多位于中性 粒细胞内 • 无鞭毛和芽胞 • 新分离株具有荚膜和 菌毛
革兰氏阴性球菌 PPT

• 由泌尿、生殖系统来源的标本中分离出的G-双球菌,可初步 诊断为淋球菌
脓汁或 喉拭子
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血琼脂平板
37℃ 24h 观察菌落特征
及溶血情况
生化反应、致病力试验及药敏试验
葡萄球菌鉴别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色素
金黄色 白色
α-溶血素
+
血浆凝固酶试验 +
耐热DNA酶试验 +
甘露醇发酵试验 +
• 生物学特性
– 形态染色: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 G—,双球菌,咖啡豆 状,有荚膜和菌毛,无芽胞,无鞭毛 脓汁标本中 急性病人:细菌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慢性病人:细菌位于细胞外
– 培养特性: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营养要求更高,只能在 巧克力平板及专用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灰白色细小S型菌 落
– 生化反应:氧化酶(+),只分解葡萄糖,不分解麦芽糖 (脑膜炎奈瑟菌分解麦芽糖)等其它糖类
4.Optochin抑制试验:
抑菌环中也微弱的生长了些菌落,但经过涂片发现是口腔球菌.可 能是做该试验的同事挑菌落的时候,没把握好.把杂菌带进去了.尽 管如此,抑菌环还是非常明显而宽大(22mm).
5.生化反应:
用的就是普通微量管,在接种前滴加小牛血清1 滴.5%CO2,35℃培养18~24h后读取并记录结果.
– 抗原及分类:以外膜蛋白抗原分16个血清型 – 抵抗力:极弱(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
淋病奈瑟菌鉴定依据:
➢ 1. 涂片染色为革兰阴 性双球菌;
➢ 2. 巧克力平板上为半 透明、灰白色、凸 起滴露状菌落;
➢ 3. 氧化酶及触酶均阳 性;
➢ 4. 只分解葡萄糖,产 酸不产气;
➢ 5. 血清学试验阳性。
脓汁或 喉拭子
涂片、革兰染色、镜检
血琼脂平板
37℃ 24h 观察菌落特征
及溶血情况
生化反应、致病力试验及药敏试验
葡萄球菌鉴别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色素
金黄色 白色
α-溶血素
+
血浆凝固酶试验 +
耐热DNA酶试验 +
甘露醇发酵试验 +
• 生物学特性
– 形态染色: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 G—,双球菌,咖啡豆 状,有荚膜和菌毛,无芽胞,无鞭毛 脓汁标本中 急性病人:细菌位于中性粒细胞内 慢性病人:细菌位于细胞外
– 培养特性: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营养要求更高,只能在 巧克力平板及专用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灰白色细小S型菌 落
– 生化反应:氧化酶(+),只分解葡萄糖,不分解麦芽糖 (脑膜炎奈瑟菌分解麦芽糖)等其它糖类
4.Optochin抑制试验:
抑菌环中也微弱的生长了些菌落,但经过涂片发现是口腔球菌.可 能是做该试验的同事挑菌落的时候,没把握好.把杂菌带进去了.尽 管如此,抑菌环还是非常明显而宽大(22mm).
5.生化反应:
用的就是普通微量管,在接种前滴加小牛血清1 滴.5%CO2,35℃培养18~24h后读取并记录结果.
– 抗原及分类:以外膜蛋白抗原分16个血清型 – 抵抗力:极弱(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
淋病奈瑟菌鉴定依据:
➢ 1. 涂片染色为革兰阴 性双球菌;
➢ 2. 巧克力平板上为半 透明、灰白色、凸 起滴露状菌落;
➢ 3. 氧化酶及触酶均阳 性;
➢ 4. 只分解葡萄糖,产 酸不产气;
➢ 5. 血清学试验阳性。
革兰阴性球菌课件ppt

X线检查
CT检查
通过X线胸片检查,观察肺部炎症、胸腔积 液等病变情况。
对于某些深部感染,如肺炎、心脏疾病等 ,需要进行CT检查以更准确地诊断。
实验室检测
01
02
03
04
细菌培养
将采集的标本接种于培养 基上,在一定温度下培养 一定时间,观察细菌的生 长情况,并进行鉴定。
药敏试验
通过测定细菌对不同抗生 素的敏感程度,为临床治 疗提供依据。
危险。
传播途径
通过空气飞沫、人与人 之间的接触传播。
治疗
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是关 键,需根据感染的具体 病菌类型和严重程度选
择。
铜绿假单胞菌
概述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水 源和土壤中的细菌。
致病性
可引起皮肤感染、角膜炎、心 内膜炎等疾病。播。
治疗
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抗药性,治 疗需根据感染的具体病菌类型 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
流感嗜血杆菌
概述
流感嗜血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菌。
传播途径
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特别是在拥挤、封闭的 环境中。
致病性
常与流感病毒共同作用,引起严重的呼吸道 感染,如肺炎。
治疗
使用抗生素治疗,但需注意与流感病毒的鉴 别诊断。
变形杆菌
概述
变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也 是条件致病菌。
致病性
在特定条件下,如免疫系统较弱或肠 道环境失衡时,可引起尿路感染、败 血症等疾病。
传播
抗药性基因可以在细菌之间传播,甚至在不同种属细菌间传 播,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医院、社区和环境中的细菌 可通过直接接触或污染物的间接接触进行传播。
抗药性的机制与类型
机制
革兰阴性球菌对抗菌药物的抗药性机制主要包括药物作用靶点的改变、药物外 排泵的过度表达、酶降解药物的活性增强等。这些机制可以单独或共同作用, 使细菌对药物产生抗药性。
革兰氏阴性菌ppt课件

.
致病因素—侵袭力
研究表明,志贺菌的粘附、侵袭、胞内繁殖、 细胞间扩散等活性编码基因存在于一个大质 粒上,如果失去该质粒,则细菌丧失致病能 力
.
致病因素—内毒素
作用于肠黏膜,使其通透性增高,促进对 内毒素的吸收,引起发热等症状,重者休 克
破坏肠黏膜,形成炎症,溃疡出血,呈现 典型的黏液脓血便
志贺洁日本细菌学家革兰染色阴性的短小杆菌无芽胞无鞭毛无荚膜有菌毛37水中可存活20天污染食物内1020天蝇肠内可存活90天粪便中数小时死亡其他肠道产酸菌或噬菌体作用细菌进入肠道后借菌毛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黏膜上皮细胞通过分泌系统分泌侵袭蛋白诱导细胞膜内陷从而进入细胞进而在细胞内繁殖研究表明志贺菌的粘附侵袭胞内繁殖细胞间扩散等活性编码基因存在于一个大质粒上如果失去该质粒则细菌丧失致病能作用于肠黏膜使其通透性增高促进对内毒素的吸收引起发热等症状重者休破坏肠黏膜形成炎症溃疡出血呈现典型的黏液脓血便刺激肠壁植物神经导致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失调和痉挛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a群志贺菌i型和部分ii型菌株还能产生外毒素称志贺毒素可阻断细胞蛋白质合成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样大便
致病机制:定居于小肠表面,不损坏也不 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通过产生肠毒素引 起分泌性腹泻。
.
所致疾病—肠内道感染
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成人腹泻, 与菌痢相似,易误诊为志贺菌
致病机制:侵袭肠黏膜上皮细胞,细菌死 亡后释放出内毒素,破坏细胞形成炎症和 溃疡,引起腹泻。
.
所致疾病—肠道感染
医生对隔离中的玛丽使用了可以治疗伤寒病的 所有药物,但伤寒病菌一直顽强地存在于她体 内。最终玛丽于1938年11月11日死于肺炎。
.
所致疾病—非致肠热症沙门 菌
革兰阴性球菌ppt课件

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可引起发热、微循 环障碍,严重者可致内毒素休克、血栓、 DIC等
依据荚膜多糖的抗原成分可分为:A、B、C 、……等13个血清群,我国A群占95.8%,其 余为B、C等群。
淋病奈瑟菌临床意义
淋病的病原菌
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感染 在分娩时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
临床表现为:
单纯性淋病 盆腔炎口咽部和肛门直肠淋病 淋菌性结膜炎 播散性淋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冬末春初,多为学龄儿童、青少年 感染后多为隐性感染,少数可发展为菌血症或败 血症,进而累及脑、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膜炎 可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如发热、头痛、脑膜刺激
症阳性、甚至休克和DIC等;菌血症和细菌的损 伤作用使约半数患者出现皮下瘀斑
尽管可以在鼻咽部形成带菌状态,但侵袭性 的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多为新近感染,急性发 病,发病时机体内缺乏杀菌抗体。
培养需观察72h后无菌生长可报告为阴性。
(2)免疫学鉴定
直接荧光染色 凝集试验或免疫渗滤技术
(3)分子生物学鉴定
检测靶片段的基因
隐蔽性质粒、染色体基因探针、抗淋病奈瑟菌 胞嘧啶DNA 甲基转移酶基因、透明蛋白(opa)基
因、菌毛DNA 探针、rRNA 基因探针和porA 假
基因。
基因探针杂交、核酸扩增
如出现多个中性粒细胞、柱状上皮细胞以及大量的直径 为0.5~1.5μm革兰阴性双球菌可怀疑卡他莫拉菌感染
培养及鉴定
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直径1~3mm,灰白色、光 滑,用接种环推菌落可将整个菌落在平板表面移动
氧化酶和触酶阳性 不发酵任何糖类 大多数菌株还原硝酸盐和产生DNA酶 三丁酸甘油酯水解(丁酸酯酶)试验阳性可与奈瑟
药物敏感性试验
奈瑟菌药敏试验选择药物为青霉素、头孢 菌素及环丙沙星等。治疗首选药物为青霉 素。
依据荚膜多糖的抗原成分可分为:A、B、C 、……等13个血清群,我国A群占95.8%,其 余为B、C等群。
淋病奈瑟菌临床意义
淋病的病原菌
主要通过性接触直接感染 在分娩时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
临床表现为:
单纯性淋病 盆腔炎口咽部和肛门直肠淋病 淋菌性结膜炎 播散性淋病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冬末春初,多为学龄儿童、青少年 感染后多为隐性感染,少数可发展为菌血症或败 血症,进而累及脑、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膜炎 可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如发热、头痛、脑膜刺激
症阳性、甚至休克和DIC等;菌血症和细菌的损 伤作用使约半数患者出现皮下瘀斑
尽管可以在鼻咽部形成带菌状态,但侵袭性 的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多为新近感染,急性发 病,发病时机体内缺乏杀菌抗体。
培养需观察72h后无菌生长可报告为阴性。
(2)免疫学鉴定
直接荧光染色 凝集试验或免疫渗滤技术
(3)分子生物学鉴定
检测靶片段的基因
隐蔽性质粒、染色体基因探针、抗淋病奈瑟菌 胞嘧啶DNA 甲基转移酶基因、透明蛋白(opa)基
因、菌毛DNA 探针、rRNA 基因探针和porA 假
基因。
基因探针杂交、核酸扩增
如出现多个中性粒细胞、柱状上皮细胞以及大量的直径 为0.5~1.5μm革兰阴性双球菌可怀疑卡他莫拉菌感染
培养及鉴定
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直径1~3mm,灰白色、光 滑,用接种环推菌落可将整个菌落在平板表面移动
氧化酶和触酶阳性 不发酵任何糖类 大多数菌株还原硝酸盐和产生DNA酶 三丁酸甘油酯水解(丁酸酯酶)试验阳性可与奈瑟
药物敏感性试验
奈瑟菌药敏试验选择药物为青霉素、头孢 菌素及环丙沙星等。治疗首选药物为青霉 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致病性
可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病,其毒力因子包括荚膜、 菌毛和内毒素等。与兽医有关的嗜血杆菌有:
1. 副猪嗜血杆菌:可引起猪的心肌炎、腹膜炎、胸
2. 膜炎及关节炎等,常与猪流感病毒联合引起猪流 感。
2. 副禽嗜血杆菌:可引起鸡传染性鼻炎,导致产蛋量
3.
迅速下降。
五、微生物学诊断
1.显微镜检查 :两极着色 2.分离培养 :血平板(生长不好或不长)
谢谢!
xiexie!
第三章 巴氏杆菌科及相关属
巴氏杆菌属 里氏杆菌属 嗜血杆菌属
巴氏杆菌属(Pasteurella)
本属细菌已报道有20多种,多杀性
巴氏杆菌(P.multocida)是本属中最重
要的畜禽致病菌,可引起多种动物发生 出血性败血症或传染性肺炎。
一、形态及染色
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
G-菌,单个存在,有时成双排
巧克力平板(生长良好)
3.卫星现象:
可疑菌落 鲜血平板 再接金葡菌 培养
4.生化试验
5.血清学试验
卫星现象
复习思考题
1 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形态染色及培养方面 有何特征?如何进行微生物学诊断?
2 鸭疫里氏杆菌的微生物学诊断。 3 嗜血杆菌为什么需要用巧克力琼脂培养基
进行分离培养? 4 什么叫“卫星现象”?
一、形态及染色
多为短杆状,有时呈多形性,无鞭毛,无芽胞, 新分离的致病菌株有荚膜。G-菌,两极着色。
二、培养特性
初次分离培养时供给5%~10%CO2可促进生长,本属 菌生长需供给X因子和V因子(细菌呼吸过程中起递 氢作用的两种脱氢辅酶),在巧克力平板上生长较佳。
三、抵抗力
本属菌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分离到 的嗜血杆菌要及时移植或冻干保存 。
动物患病痊愈后,可获得较强的免疫力,且对其 他血清型具有交叉保护力。高免多价血清具有良 好的紧急预防和治疗作用。
六、微生物学诊断
1.涂片或触片镜检
染色(美蓝或瑞氏),两极着色
2.分离培养
麦康凯琼脂不生长,血平板不溶血
3.动物试验
病料悬液或培养物接种小白鼠,引起小白鼠迅速死亡
里氏杆菌属(Riemerella )
三.血清型
21个型,以阿拉伯数字表示,我国 多数属1型。
四.致病性
主要感染雏鸭,尤其2~3周龄者,引起急性或慢性 的败血症和浆膜炎。
五.诊断
涂片镜检:两极着色 分离培养:巧克力培养基 生化试验:不发酵葡萄糖和蔗糖
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
嗜血杆菌是一群酶系统不完全的革兰氏 阴性杆菌,生长需要血液中的生长因子, 尤其是X因子和V因子。
鸭疫里氏杆菌(R. anatipesபைடு நூலகம்ifer)是
本属的代表种,原名鸭疫巴氏杆菌,是雏 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病原菌。
一.形态及染色
菌体呈杆状或椭圆形,多为单个,少 数成双或短链排列。可形成荚膜,无 芽胞,无鞭毛。 G-菌,两极着色。
二.培养及生化特性
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上不 生长,在巧克力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平板上, 呈圆形、微突起、表面光滑、奶油状小菌落。生化试 验大多阴性,不发酵葡萄糖和蔗糖,与多杀性巴氏杆 菌相区别。
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我国分离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以5∶A为多 ,
其次为8:A。
四、抵抗力
本菌抵抗力不强,普通消毒药常用浓度 对本菌都有很好的消毒力。在无菌蒸馏水和 生理盐水中很快死亡。冻干菌种在低温中可 保存长达26年 。
五、致病性与免疫性
本菌是多种动物的重要病原菌 ,主要引起出血性 败血症、肺炎,如猪肺疫 、禽霍乱等。实验动物 中小鼠非常易感。
列,病料涂片用瑞氏染色或美
巴氏
蓝染色时,可见典型的两极着
杆菌
色,培养物所作的涂片,两极
着色不明显。
二、培养特性
对营养要求较严格。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贫 瘠,血液或血清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长成灰 白色露珠状针尖大小菌落,不溶血,麦康凯 培养上不生长。
三、血清型
1.菌体抗原 :16个型,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2.荚膜抗原 :多糖成分,有6个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