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作者:来源:《中国信息化》2021年第07期制造业优质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产业带动作用大,在制造强国建设中发挥领头雁、排头兵作用。
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迫切需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培育发展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以下简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企业,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准确把握培育发展优质企业的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健全体系、完善政策、优化服务,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优质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构建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格局。
分类制定完善遴选标准,选树“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领航企业标杆。
健全梯度培育工作机制,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国内市场领先的“小巨人”企业,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引导“小巨人”等各类企业成长为国际市场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引导大企业集团发展成为具有生态主导力、国际竞争力的领航企业。
力争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发展形成万家“小巨人”企业、千家单项冠军企业和一大批领航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三、提高优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支持参与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重大技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
引导参与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重大工程,推广经验成果。
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大力推动自主可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提高企业软件化水平。
《山西焦煤推进矿井“一优三减”工作的指导意见》
《山西焦煤推进矿井“一优三减”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一篇:《山西焦煤推进矿井“一优三减”工作的指导意见》山西焦煤生发…2018‟13号关于下发《山西焦煤推进矿井“一优三减”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煤矿子公司、机关有关部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科技创新,强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进矿井“一优三减”工作,即优化系统,减水平、减头面、减人员,深入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使矿井科技减人工作落到实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安全附件:山西焦煤推进矿井“一优三减”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科技创新,强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进矿井“一优三减”工作,即优化系统,减水平、减头面、减人员,深入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使矿井科技减人工作落到实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能力稳步提高,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工作目标1、2018年底,矿井单班下井人员控制到800人以下;2、2019年底,矿井单班下井人员控制到700人以下;3、2020年底,在岗人数控制在3000人以内,地面人员、井下辅助、井下生产一线薪酬比例达到1:2:3;4、2022年底,所有矿井完成“一优三减”工作,单产单进达到先进产能矿井标准,系统改造和装备投入提高30%,一线在岗职工下降30%,一线在岗员工收入提高50%以上,稳定一线在册队伍,人均产量翻一番,全员效率达到1500吨/人以上。
二、工作任务1、优化矿井生产布局,设计大采区大工作面,减少生产采-3-区数量。
扩大采区和工作面开采范围,加大工作面的面长和推进长度,优先设计推进长度2000米以上、工作面长度300米以上的大采区和大工作面,每座矿井原则上应在一个开采水平组织生产,每个开采水平应不超过2个生产采区,只能有1个准备采区,尽可能减少生产环节。
宜昌国资系统党建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
Focus聚焦4文=宜昌市国资委宜昌国资系统党建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湖北宜昌国资系统立足“工业强市、产业立市”,坚持党建经营“一本帐”,改革发展“一张图”,以党建工作的不虚、不空、不偏,促进党建工作与实体产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
今年9月,在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习近平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如何完整、准确理解这一论述,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潮流,湖北宜昌国资系统立足“工业强市、产业立市”,坚持党建经营“一本帐”,改革发展“一张图”,以党建工作的不虚、不空、不偏,促进党建工作与实体产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
抓班子,凝心聚力谋发展宜昌市属国资系统拥有六大集团,329家子公司,主要涉及城市建设、资本营运、精细化工、生物制造、交通运输、旅游服务、粮食经营等实体产业,是宜昌市国有经济的重要支撑。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宜昌市国资委党委以抓班子建设为突破口,多措并举,力促党建引领与产业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
一是围绕“怎么干”,强化理论武装。
推动新型工业化,促进实体产业转型升级,是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宜昌市国资委党委想企业之所想,帮企业之所需,千方百计提升企业领导班子干事创业能力。
强化理论武装。
近几年除坚持常规组织学习外,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在深圳、浙江等地举办宜昌经营管理人才高端培训班,围绕产业发展、转型升级,推动企业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化发展和基层党建等开设专题课程,先后点名调训132人。
让专家学者传授新型工业化发展方向,实体产业未来趋势,提升企业领导干部抓经济、谋项目、促发展的能力。
创新学习载体。
宜昌国资系统坚持平台教育线上化、长效教育常态化,综合运用“国资讲堂”、市委党校、专题讲座等平台载体,开展线上线下各类专题培训50余场。
“一优三减四化” 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
“一优三减四化”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下,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而煤炭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其发展和利用已备受关注。
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煤炭产业的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也日益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家,为了推动煤炭产业的安全高效绿色发展,我国提出了“一优三减四化”的发展战略。
一、一优“一优”即优质煤,是指以低灰分、低硫分、高热值为主要特点的煤炭品种。
随着国内煤炭行业的不断发展,煤种质量控制成为提高煤炭生产效益和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
通过优化矿井布局、提高开采效率、完善工艺设备等措施,我国逐步实现了煤种优质化的目标,同时通过煤制气、煤制油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拓宽了优质煤的应用范围。
二、三减“三减”即减少煤炭消费量、减少煤炭污染排放、减少煤炭损耗。
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内煤炭消费市场的需求,但随着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人们对清洁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减少煤炭消费量成为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必要选择。
同时,高污染排放也是制约我国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加强煤炭污染治理和节能减排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煤炭的污染排放。
此外,煤炭损耗是影响煤炭供应链和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在煤炭生产过程中,通过减少运输、储存等环节的能源损耗,提高煤炭利用率,可以有效减少煤炭损耗。
三、四化“四化”即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绿化。
煤炭工业化是指将煤炭产业从传统的手工作业逐步转向机械化、自动化生产的过程;煤炭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煤炭生产、运输、销售等全过程信息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煤炭智能化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煤炭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控制和管理;煤炭绿化是指通过煤炭生产、消费过程中的绿色节能技术,降低煤炭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推动“一优三减四化”的煤炭产业发展战略,可以实现煤炭行业的安全高效绿色发展,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益和环保水平,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作者: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半月》2024年第02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发布我国首个《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40%,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指导意见》提出,要从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产品供给绿色化转型、制造流程数字化转型等六个方面,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供应链。
为深入贯彻落实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巩固提升优势产业,加快推动新兴产业绿色高起点发展,前瞻布局绿色低碳领域未来产业,培育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融合发展新业态,建立健全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技术、政策、标准、标杆培育体系,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能源消费低碳化、资源利用循环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制造流程数字化、产品供给绿色化全方位转型,构建绿色增长新引擎,锻造绿色竞争新优势,擦亮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
(二)主要目标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传统产业绿色发展层级整体跃升,产业结构和布局明显优化,绿色低碳能源利用比例显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污染物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碳排放总量实现达峰,新兴产业绿色增长引擎作用更加突出,规模质量进一步提升,绿色低碳产业比重显著提高,绿色融合新业态不断涌现,绿色发展基础能力大幅提升,绿色低碳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1.06.28•【字号】鄂环发〔2021〕41号•【施行日期】2021.06.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服务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鄂环发〔2021〕41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生态环境局,厅机关各处室,各专员办、厅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的实施意见》(鄂发〔2021〕10号)、《关于加快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鄂发〔2021〕11号)精神,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推动全省区域发展布局和高质量发展的引导、服务、倒逼作用,协同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目标定位,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进“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实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谱写美丽湖北建设新篇章。
(二)基本原则—坚持绿色发展。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进实施全省区域发展布局,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和绿色产业。
—坚持底线思维。
坚持生态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底线思维和总要求,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强化生态空间管控,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全省化工行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6〕12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基础产业。
多年来,我省化学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已成为我省支柱产业之一。
但整体上仍存在部分产品同质化低端化、产业布局不合理、安全环保问题突出、自主创新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57号)精神,促进江苏化工行业转型发展、迈向中高端,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石化产业发展新趋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树立创新绿色安全发展导向,全面实施区域协调江海联动发展,全面落实“减化”要求,全面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着力调存量、控增量、减总量,调结构、优布局、促规范,抓创新、提门槛、强监管,切实增强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二、科学规划产业布局(一)沿江地区。
重点实施压减、转移、改造、提升计划。
从区域、资源、环境、运输、市场等方面综合考虑,有序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周边和沿江两岸化工企业向有环境容量的沿海地区转移。
重点延伸拓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排放少的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和功能性化学品、生物及能源新技术和新能源技术、新型化工节能环保产业等,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和特色品牌优势。
不得新建和扩建以大宗进口油气资源为原料的石油加工、石油化工、基础有机无机化工、煤化工项目。
河南能源鹤煤公司在全省煤矿“一优三减”“四化”建设及“三化一工程”工作推进会上的经验交流材料
深化“一优三减”推进“四化”建设努力实现鹤煤公司安全高质量发展——全省煤矿“一优三减”“四化”建设及“三化一工程”工作推进会经验交流材料河南能源鹤煤公司(2019年11月)尊敬的严局长、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近年来,根据河南煤监局、省工信厅关于深化全省煤矿“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有关要求,按照河南能源总体工作部署,鹤煤公司扎实推进矿井“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思想观念持续转变、支护质量稳步提高、安全条件不断改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这期间,河南煤监局、省工信厅、豫北分局领导多次深入矿井,进行现场指导,使我们坚定了信心,拓宽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借此机会,我代表鹤煤公司,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简要介绍鹤煤公司在矿井“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方面的一些做法,与大家作以下交流。
一、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坚定走安全高质量发展之路鹤煤公司在省内现有5对生产矿井,核定能力556万吨,均建于上世纪50年代,都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主采的山西组二1煤层瓦斯灾害严重,最大瓦斯含量14.25~20.6m3/t,瓦斯压力0.65~2.13MPa。
井田内断层、褶曲发育,采区内中小断层发育,煤层赋存不稳定,透气性差,瓦斯治理难度大。
这些矿井过去多为 3-4个工作面回采,工作面宽度在70m-120m 之间、走向长度在300m-500m之间,搬家倒面频繁,综采支架工作阻力低、架型小;掘进面个数多,掘进速度慢,三矿、中泰、六矿等矿井煤岩巷队伍达 18 个之多;辅助运输达 10 余个转载点、人工长距离运料情况普遍存在,生产系统复杂、采掘接替紧张、安全管理环节多的低效生产模式制约着鹤煤安全高效发展。
为彻底扭转系统复杂、装备落后、工效低下、灾害严重的被动局面,在河南煤监局、省工信厅、豫北分局领导多次指导帮助下,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严格落实国家及我省关于深化“一优三减”“四化”建设改革的一系列制度规定,以超前瓦斯治理和系统优化升级为突破,依靠科技攻关和科技进步,加快推进“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步伐。
“一优三减四化” 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
“一优三减四化”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一优三减四化”是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该举措要求在煤炭开采、加工、利用和消纳等环节中,实现优质煤资源开发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推动煤炭产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优”即优化煤质。
传统煤炭产业普遍存在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优化煤质,可以提高煤的能量效率和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物排放。
具体措施包括提高煤品位,减少杂质含量,推动高效煤炭利用。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煤炭产业的竞争力,还能够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
“三减”即减少煤炭消耗、减少排放和减少资源浪费。
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行清洁燃烧技术等措施,可以减少煤炭消耗,降低能源开采的环境压力。
通过引入先进环保技术,减少大气污染物、废水、废矸等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通过改进煤炭开采方式,降低资源的浪费,也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四化”即推进煤炭产业的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和智能化。
绿色化是指在煤炭生产和利用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损害,保护生态环境。
循环化是指将废弃物、废气、废水等资源进行再利用,实现循环经济。
低碳化是指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排放强度,推动低碳经济发展。
智能化是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推动煤炭生产和利用的智能化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为了推动“一优三减四化”,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制定和完善标准体系,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推进煤炭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企业的环保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需要增加对清洁能源的投入,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还需要加强科研力量和创新能力,提高煤炭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推动煤炭产业向高端、智能化方向发展。
“一优三减四化”是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解决中小煤矿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煤炭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优三减四化” 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
“一优三减四化”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一优三减四化”是指优化产能布局、减量发展、提高综合效益、将传统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四个方面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的重要理念。
下面就“一优三减四化”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进行详细阐述。
一优:优化产能布局。
煤炭资源地理分布不均,有的地区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艰苦,有的地区资源贫乏但交通便利,因此需要根据资源禀赋、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进行煤炭产能布局的优化。
通过合理的产能布局,可以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益,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煤炭资源的最优利用。
还要加强产能监管,防止盲目扩产和产能过剩,推动煤炭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减:减量发展、减少矿井事故、减少资源浪费。
减量发展是指通过控制煤炭产量,实现煤炭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煤炭产业是传统的资源型产业,过于依赖规模扩张和增加产量来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了能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
要加大资源节约利用力度,推广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提高煤炭的资源利用率,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减少矿井事故,加强煤矿安全监管,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隐患排查和整改,完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等措施。
通过减少矿井事故,可以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行业安全稳定发展。
四化:提高煤炭产业综合效益、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提高煤炭产业的综合效益是指通过提高煤炭产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实现煤炭产业的高效益运营。
转型升级是指将传统的煤炭产业转向新兴的高附加值产业,推动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实现绿色发展是指通过推广清洁利用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煤炭产业的环境友好型发展。
推动能源结构转型是指通过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和新能源的推广应用,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和煤炭替代。
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10.21•【文号】农规发〔2024〕26号•【施行日期】2024.10.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四个一批”要求扎实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农规发〔2024〕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陕西省发展改革委,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发展帮扶产业是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持续提升增收致富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关于帮扶产业发展“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部署要求,促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推进帮扶产业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全面梳理、分类推动帮扶产业巩固一批、升级一批、盘活一批、调整一批,全力促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工作推进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精准指导,规划引领、分类施策,市场导向、政策惠民,联农带农、防范风险,压实责任、担当作为,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用一年左右时间,全面摸清帮扶产业和项目底数,上下联动分类推进工作机制基本健全,“四个一批”分类工作基本完成,盘活调整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优三减汇报材料
西山煤电股份公司西铭矿“一优三减”实施方案矿井名称:西山煤电股份公司西铭矿矿井负责人:编制时间:2018年2月目录一、工作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组织领导..........................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矿井基本情况 (2)(一)、矿井概况 (2)(二)、矿井生产系统情况 (4)四、生产现状 (4)(一)、职工人数 (9)(二)、现有采区情况 (9)(三)、现有采掘队组及工作面布置情况 (10)五、实施步骤 (11)六、“一优三减”具体实施方案 (12)(一)、减人规划情况 (12)(二)、优化矿井生产布局。
(14)(三)、减少回采工作面个数,控制掘进工作面个数。
(15)(四)、升级矿井主运输系统和辅助运输系统,健全机械行人系统。
(16)(五)、实施井下机电设备智能监控,推广远程诊断技术19 (六)、升级采掘钻装备。
(21)(七)、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
(22)(八)、技术革新方面 (22)(九)、职工技能培训及实施规划 (22)(十)、重点队伍建设规划 (23)七、方案结论 (24)八、工作要求及保障措施 (24)副组长:机电矿长、安全矿长、经营矿长、后勤矿长、多经矿长、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纪委书记成员:采煤副总、开掘副总、机电副总、运输副总、安全副总、地测副总、通风副总、生产科长、机电科长、运输科长、通风科长、地测科长、抽采区长、安监处副处长、党政办主任、工会副主席、职教办主任、矿调度主任、企管办主任、劳资科科长、科研科科长、安装科科长,调度一、二、三室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科,由生产科科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一优三减”各项协调工作。
职责:1、组长全面负责“一优三减”工作的开展,统筹规划矿井生产系统、设备的升级改造。
2、副组长协助组长按照分工,带领相关的业务部门研究制定“一优三减”方案的实施办法和措施,全力以赴投入工作。
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
生态环境部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生态环境部•【公布日期】2021.05.30•【文号】环环评〔2021〕45号•【施行日期】2021.05.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正文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环环评〔2021〕4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态环境局: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决策部署,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简称“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现就加强“两高”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和规划约束(一)深入实施“三线一单”。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快推进“三线一单”成果在“两高”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重大项目选址中的应用。
地方生态环境部门组织“三线一单”地市落地细化及后续更新调整时,应在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中深化“两高”项目环境准入及管控要求;承接钢铁、电解铝等产业转移地区应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将环境质量底线作为硬约束。
(二)强化规划环评效力。
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严格审查涉“两高”行业的有关综合性规划和工业、能源等专项规划环评,特别对为上马“两高”项目而修编的规划,在环评审查中应严格控制“两高”行业发展规模,优化规划布局、产业结构与实施时序。
以“两高”行业为主导产业的园区规划环评应增加碳排放情况与减排潜力分析,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煤电能源基地、现代煤化工示范区、石化产业基地等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并适时优化调整规划。
二、严格“两高”项目环评审批(三)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
新建、改建、扩建“两高”项目须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法定规划,满足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碳排放达峰目标、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相关规划环评和相应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环评文件审批原则要求。
“一优三减四化” 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
“一优三减四化”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近年来,我国煤炭产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不断推进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绿色发展,积极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一优三减四化”作为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已成为煤炭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一优三减四化”的具体内涵和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的现状与前景进行探讨。
一、“一优三减四化”的内涵“一优三减四化”是指煤炭产业“优质产煤、减少煤矸石、减少煤层气、减少环境污染物、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化解煤矿安全隐患、化解煤炭企业债务风险”七个方面的工作目标。
“一优”指的是要实现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开发,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三减”指的是减少煤矸石、减少煤层气、减少环境污染;“四化”则是指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化解煤矿安全隐患、化解煤炭企业债务风险。
1. 一优:实现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开发,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加大先进煤矿建设力度,提高采煤率和选煤效率,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以优质产煤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
2. 三减:减少煤矸石、减少煤层气、减少环境污染。
采取科学的煤炭开采方式和技术手段,减少煤矸石的排放,合理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煤炭绿色开采。
3. 四化:化解煤炭产能过剩、化解煤矿安全隐患、化解煤炭企业债务风险。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化解煤炭产业面临的各类风险。
二、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的现状目前,我国推动煤炭产业“一优三减四化”取得了一定成效。
在“一优”方面,我国积极推进先进煤矿建设,提高采煤率和选煤效率,推动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开发。
在“三减”方面,我国加大力度减少煤矸石和煤层气的排放,推动煤炭绿色开采。
在“四化”方面,我国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积极推动煤炭企业转型升级,化解煤炭产业面临的各类风险。
我国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是煤炭资源的高质量开发仍面临一定困难,二是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三是环境污染治理仍需加大力度,四是煤炭企业转型升级面临一定困难。
“一优三减四化” 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
“一优三减四化”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一优三减四化”是指煤炭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指导原则,是煤炭行业在新时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
这一工作原则的核心内容是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煤炭消费、降低煤炭资源浪费和污染排放,实现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是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的基础。
优化产业结构要求从源头入手,降低煤炭资源采集和生产的环境成本。
要以高效能、低污染的生产方式替代传统的落后生产方式,推进煤炭工业转型升级。
要实施煤矿深度开发,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矿井开采效率,减少矿井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要加大煤制气、煤制油及煤电联产等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的力度,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减少煤炭消费是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的关键。
减少煤炭消费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减少煤炭需求,另一方面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
要建立合理的煤炭消费结构,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降低对煤炭的依赖程度。
要加强对煤炭需求的管理,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对煤炭的需求。
要加大对清洁煤炭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要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减少高能耗、高排放的煤炭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典型示范等方式,提高行业整体效率。
降低煤炭资源浪费和污染排放是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
要加强煤炭矿山环境治理和修复工作,减少煤矿废弃物的积存和排放,减少煤矿废气、废水的排放。
要加强对煤炭资源的节约利用,鼓励煤矸石综合利用,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
要加强对煤炭资源的开采、运输和利用等环节的管理,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损害。
“一优三减四化”是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强监管和标准制定。
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煤炭行业的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和环境效益。
要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
要注重人才培养,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煤炭产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优三减四化” 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
“一优三减四化”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1. 引言1.1 煤炭产业发展现状煤炭产业作为我国能源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煤炭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截至目前,我国煤炭产量居世界首位,煤炭消费量也稳居全球前列。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
煤炭资源严重亏损。
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和无序开采,我国煤炭资源面临严重枯竭的风险。
许多煤矿已经进入衰退期,煤炭质量也逐渐下降,给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煤炭产业环境污染严重。
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空气质量,影响人民生活健康。
煤炭开采和运输也会对地表和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破坏生态环境。
煤炭产业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要推动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绿色发展,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字数:278】1.2 煤炭产业面临的挑战煤炭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安全生产等多方面问题。
煤炭开采和利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煤炭资源是有限的,随着煤炭需求的增加和开采的加剧,资源的枯竭日益加剧,给未来的能源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煤矿事故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不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严重影响了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些挑战,煤炭产业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强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引入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和绿色发展理念,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煤炭产业安全管理现状煤炭产业是我国基础产业之一,但也是一个高度危险的行业。
在煤炭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目前,煤炭产业安全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煤炭企业的安全意识不够强烈,很多企业对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不够到位,导致事故频发。
机电科一优三减实施方案
机电运输系统“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规划主要内容一、优化运输系统,简化运输环节,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
1、优化矿井主煤流运输系统:1)针对我矿26、31两采区主煤流运输路线长、环节多的特点,整合优化运输系统,减少主运输转载环节,将26采区的两部主运输巷两部普通型胶带输送机优化为一部强力型胶带输送机,将31采区的三部运输巷两部胶带输送机优化为一部强力型胶带输送机,可以减少人员和原煤电耗;2)根据我矿掘进巷道易转弯的特点,推广应用可转弯带式输送机,减少转载环节。
3)优化平地筛选和运输系统,选用振动筛等筛选设备,真正实现煤矸分离和原煤分级,从而达到提高煤质,减少井上、下捡碴人员。
2、优化辅助运输系统:1)针对我矿平地轨道运输系统的情况,可在平地安装一部无极绳绞车运输替代人员运输物料;2)在掘进工作面的材料运输优先推广双向运输皮带运输和蓄电池式单轨吊运输方式,减少物料运输作业人员。
二、大力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实现“多上设备少上人”,从而达到“少人则安”。
- 1 -1、推广应用小型化薄煤层综采成套设备,并在综采工作面推广可视化、智能化控制技术。
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和厂家结合,选用适合我矿的小型化的综采设备,淘汰炮采工艺,并在综采工作面采用可视化、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实时显示和监测支架、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可以大大减少采面作业人员。
2、在掘进工作面推广应用掘(锚)支一体机,实现掘进工作面的机械化。
3、对我矿现有的充灯房进行升级改造,安装智能化的充灯设备,真正实现灯房超市化,监控系统与智能充灯管理系统联网,使调度值班人员能及时掌握出入井人员动态信息。
4、实施机电设备智能监控。
1)推广应用智能监控技术,建立平地机电设备集中监控中心,实现井下中央泵房排水系统、中央变电所和26、31变电所、井下猴车、平地变电所、平地风机房远程监控和无人值守。
2)推广应用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等煤流运输设备远程集中监控技术,实现煤流运输设备联控联动,减少操作人员和设备空转时间。
《山西焦煤推进矿井“一优三减”工作的指导意见》
山西焦煤生发〔2018〕13号关于下发《山西焦煤推进矿井“一优三减”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各煤矿子公司、机关有关部室: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科技创新,强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进矿井“一优三减”工作,即优化系统,减水平、减头面、减人员,深入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使矿井科技减人工作落到实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安全附件:山西焦煤推进矿井“一优三减”工作的指导意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科技创新,强化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靠科技进步,积极推进矿井“一优三减”工作,即优化系统,减水平、减头面、减人员,深入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使矿井科技减人工作落到实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科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能力稳步提高,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意见。
一、工作目标1、2018年底,矿井单班下井人员控制到800人以下;2、2019年底,矿井单班下井人员控制到700人以下;3、2020年底,在岗人数控制在3000人以内,地面人员、井下辅助、井下生产一线薪酬比例达到1:2:3;4、2022年底,所有矿井完成“一优三减”工作,单产单进达到先进产能矿井标准,系统改造和装备投入提高30%,一线在岗职工下降30%,一线在岗员工收入提高50%以上,稳定一线在册队伍,人均产量翻一番,全员效率达到1500吨/人以上。
二、工作任务1、优化矿井生产布局,设计大采区大工作面,减少生产采- 3 -区数量。
扩大采区和工作面开采范围,加大工作面的面长和推进长度,优先设计推进长度2000米以上、工作面长度300米以上的大采区和大工作面,每座矿井原则上应在一个开采水平组织生产,每个开采水平应不超过2个生产采区,只能有1个准备采区,尽可能减少生产环节。
2、减少回采工作面个数,控制掘进工作面个数,建设“一井一面”和“一井两面”矿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深化全省煤矿“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深入开展煤矿“一优三减”(优化系统、减水平、减头面、减人员)及“四化”(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强化煤矿安全风险管控和重大灾害治理、遏制煤矿较大以上事故的治本之策,是推进煤矿安全基础建设、推进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结合《河南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煤矿安全基础建设推进大会要求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防范煤矿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坚决遏制煤矿较大以上事故发生为重点,深入推进我省煤矿“一优三减”及“四化” 建设,强化源头治理,夯实煤矿安全基础,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努力实现我省煤炭工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目标全省煤矿到 2021 年底实现以下目标:1.矿井生产系统进一步优化。
生产能力 120 万吨/年及以下矿井原则上一个水平组织生产;生产能力 120 万吨/年以上矿井同时生产的水平不超过 2 个。
生产能力 120 万吨/年及以下矿井,实现“一矿一面”;120-300万吨/年矿井,实现“一矿两面”;300 万吨/年以上矿井,不超过 3 个采煤工作面。
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与回采巷道掘进工作面个数的比例控制在1∶2以内。
2.矿井生产工效明显提升。
省骨干煤炭企业骨干矿采煤工作面回采工效达到 70 吨/工以上;煤巷掘进工效达到 0.25 米/工以上;岩巷掘进工效达到 0.12 米/工以上。
兼并重组煤矿和地方主体煤矿采煤工作面回采工效达到 50 吨/工以上;煤巷掘进工效达到 0.17 米/工以上;岩巷掘进工效达到 0.08 米/工以上。
3.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省骨干煤炭企业骨干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 100%;煤巷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 90%以上,实体煤巷道锚网支护率 100%;岩石硬度系数小于 5 的岩巷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 100%。
兼并重组煤矿和地方主体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达到 80%以上;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 65%以上;实体煤巷道锚网支护率达到 80%以上。
可采储量服务年限小于 2 年的,可以适当放宽,由煤矿企业申请,与地方政府签订协议,地方政府制定关闭退出计划,按时间节点关闭退出。
4.矿井机电设备实现自动化运行和远程监控、无人值守。
所有矿井主运输系统实现从工作面到井底车场或地面的连续运输。
矿井辅助运输系统使用单轨吊车、齿轨式卡轨车、无极绳绞车等装备。
2020 年6 月底前所有矿井完成监控系统升级改造。
5.实现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全面共享。
推动煤矿企业建立安全、开放、数据易于获取和高效处理的煤矿信息共享与应用平台。
构建煤矿双重预防体系,地方监管执法情况,国家监察执法情况“三位一体”的信息平台,实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与煤炭企业之间的信息公开、资源共享、互联互通。
6.建设完成《河南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的煤矿智能化主要目标。
三、编制规划(2019 年11 月30 日前完成)。
1.编制原则遵循国家、省有关煤炭行业产业政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划期内有全面综合的指导意义,既考虑先进性和前瞻性,又考虑经济的合理性;与过去规划衔接,使规划具有继承性、连续性,滚动规划;结合现有实际,补短板,强弱项,规划有针对性、可操作;与煤矿安全生产同步规划,实现安全发展。
2.规划范围全省煤矿企业、全省生产建设矿井。
3.规划时限2019 年-2021 年。
4.规划内容煤矿企业、矿井按照《河南省煤矿“一优三减”及“四化” 建设规划主要内容》(见附件),逐项、逐条纳入建设规划。
5.编制时间(1)2019 年 11 月 10 日前,完成所有生产建设煤矿建设规划编制。
(2)2019 年 11 月 30 日前,完成集团公司和地方煤矿建设规划编制。
6.规划审查省属骨干煤炭企业所属矿井(兼并重组煤矿)建设规划,由集团公司进行审查论证,属地监察分局及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参与。
各产煤县(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对地方主体企业及矿井、单独保留矿井建设规划的审查论证,并编制辖区内地方煤矿建设总体规划。
各产煤省辖市、省直管县(市)及省属骨干煤炭企业按照《关于做好全省 30 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工作的通知》(豫工信联煤行[2019]210 号)要求,制定关闭退出计划,督促工作方案落实。
四、组织实施1.各煤炭企业结合建设规划内容,年初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将年度建设内容细化、量化到每月,严格按规划内容建设,严禁随意调整规划内容。
建设项目如发生重大调整,要说明理由,及时修订。
2.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不定期抽查建设规划进展情况,通报各地建设推进情况。
于 2021 年12 月底对建设工作进行总结、通报,向省政府专题报告。
五、工作要求(一)强化组织领导。
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省属骨干煤炭企业要站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的高度,切实把煤矿“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职责,及时研究解决建设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按期完成规划建设。
(二)严格责任考核。
将“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内容纳入对地方政府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监督检查内容,根据建设规划进展情况,组织对“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工作进行督查。
对未按规划时间节点完成建设项目的地方政府和省属骨干煤炭企业进行通报批评、警告、约谈,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问责。
(三)强化监管监察。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日常监管和安全监察中,将“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工作纳入监察内容,对没有落实规划的,要责令限期改正,限期未改正的要责令停止生产,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依规实施行政处罚和追究煤矿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附件:河南省煤矿“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规划主要内容依据国家煤炭行业政策,结合河南省煤矿实际,制定河南省煤矿“一优三减”及“四化”建设主要内容。
一、优化生产组织(一)合理下达生产计划。
煤矿企业应严格按照生产能力编制生产计划,合理向所属煤矿下达采掘计划,并督促其均衡生产,不得下达超能力生产计划。
煤矿不应以商品煤指标等代替原煤产量变相超能力生产。
杜绝不顾地质条件和灾害威胁程度,盲目增大煤矿产能。
(二)强化灾害超前治理。
坚持先治灾、后生产,不在重大灾害治理区域安排各类生产活动;煤矿根据地质条件和灾害情况划定缓采区、禁采区,主动从灾害暂时难以彻底治理区域或开采经济不合理的区域退出,不与灾害“拼刺刀”。
(三)大力培育生产服务专业化队伍。
煤矿企业应创造条件,培育或引进综采工作面安装回撤、瓦斯抽采打钻、水害探查、巷道修复、设备维修、物料运输等生产服务专业化队伍,推行专业化施工。
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生产辅助作业人员。
二、优化生产布局(四)优化开拓部署。
在煤层赋存条件允许、确保安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矿井水平垂高,扩大采(盘)区和工作面开采范围,加大工作面的面长和推进长度,采用一次采全高或综采放顶煤工艺,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正常生产煤矿原则上应在一个水平组织生产,同时生产的水平不超过 2 个,尽可能减少生产水平的采区数量,减少生产环节。
(五)优化巷道设计。
科学论证巷道用途、岩性、埋深、服务年限,合理确定巷道层位和支护方式、支护参数,预留巷道变形空间;深部开采及矿压显现明显的煤矿要合理布置工作面、合理安排接续顺序,避免形成“孤岛”和高应力集中区;有条件的煤矿推广应用沿空留巷技术。
减少巷道变形,减少采动影响,降低巷道失修率,减少巷道维护人员。
(六)减少采掘工作面数量。
保持接续平衡,大力推行“一矿(井)一面”“一矿(井)两面”生产模式,减少采煤工作面个数、控制掘进工作面个数。
原则上,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与回采巷道掘进工作面个数的比例控制在1∶2以内。
三、优化运输系统(七)优化矿井主运输系统。
选用带式输送机构成主运输系统,实现从工作面到井底车场或地面的连续运输。
大力推广使用长运距、大运量带式输送机和可转弯带式输送机。
对于运输路线长、环节多的矿井,应通过优化巷道布置,整合优化运输系统,减少主运输转载环节,缩短主运输距离。
(八)优化矿井辅助运输系统。
使用单轨吊车、架空乘人装置、齿轨式卡轨车等有轨辅助运输系统;巷道坡度变化大、辅助运输环节多的煤矿,使用无极绳绞车运输替代多级、多段运输。
淘汰斜巷串车提升。
采掘工作面走向(倾斜)长度大于 1000 米推广使用单轨吊等设备运送人员、物料。
四、优化井下劳动组织(九)优化生产组织管理。
坚持正规循环作业,推行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严格控制加班加点。
优化调整设备检修、巷道修复、物料运输、安装回撤等作业时间,避免在同一工作地点安排检修班与生产班平行或交叉作业,避免在同一作业区域安排多个单位、多头指挥混岗作业。
(十)减少井下交接班人员。
完善井下作业人员交接班制度,除带班人员、班组长、安全检查员和瓦斯检查员等关键岗位人员在井下作业现场交接班外,其他人员应减少在井下作业现场交接班;特殊情形下需要实行井下作业现场交接班时,应尽量错时交接班,避免人员聚集。
(十一)逐步减少井下作业岗位。
加强安全培训,提高职工劳动技能。
在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内,探索实施“一人多岗、一岗多能”,对井下部分作业岗位进行整合。
整合职能相近的管理机构,实施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环节。
(十二)实施夜班“瘦身”作业。
减少夜班作业,减少在夜班进行采煤工作面安装回撤、两巷超前支护以及巷道修复等作业,尽量避免在夜班进行瓦斯排放、突出煤层揭煤、火区启封及密闭等高风险作业。
煤矿井下逐步取消夜班生产。
(十三)合理确定井下劳动定员。
煤矿企业应对矿井近期、中期、远期的劳动组织及劳动定员进行合理规划,修订一次本企业的劳动定员标准,确定不同作业地点的劳动定员;建设规划实施完成后对本企业的劳动定员标准重新修订。
(十四)控制作业人数。
将减少井下作业人数纳入安全生产工作目标和计划,积极创造条件减少井下作业人数。
矿井单班作业人数、采煤工作面单班作业人数、掘进工作面单班作业人数符合《煤矿井下单班作业人数限员规定(试行)》等要求。
五、大力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十五)全面推进采煤机械化。
积极推进中小煤矿和开采薄煤层煤矿采用综采成套装备实现机械化开采,淘汰炮采工艺;所有采煤工作面推广使用端头支架及两巷超前支护液压支架。
(十六)大力推广掘进机械化。
推广使用大功率岩巷掘进机及配套带式输送机或梭车等成套装备;积极推动岩巷盾构机施工工艺试点应用;推广使用锚杆(锚索)支护台车、掘锚护一体机;溜煤眼、煤仓等特殊巷道优先采用反井钻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