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化概况之英国篇
英美文化之英国PPT课件
![英美文化之英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cfacc9b9d528ea81c779d4.png)
.
3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Ernest Miller Hemingway,
1899-1961)
.
4
Gone With The Wind
《飘》 又名: 乱世佳人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 米切尔(1900—1949)十年磨一 剑的作品,也是惟一的作品。《飘 》称得上有史以来最经典的爱情巨 著之一,由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 主演的影片亦成为影史上“不可逾 越的”的最著名的爱情片经典。
.
5
who is he?
LOGO
William Shakespeare 威廉·莎士比亚
His works: 1. Othello 2.Hamlet 3.Macbeth 4.King Lear 5.Romeo and Juliet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女王概况
【在世日期】1819年5 月24日—1901年1月22 日(82岁) 【在位日期】 1837年6 月20日 --- 1901年1月 22日(64年)
.
21
一个时代的象征
“日不落”大英帝国 (the empire on which the sun never sets )
印度女皇(Empress of India )
“The Golded Age”
Arkey Works
William Shakespear
Francies Bacon
Arkey Works
She was the monarch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 From May 1876, she used
《英美文化概况》课件
![《英美文化概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a603a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2.png)
创新和发展的追求。
结语
英美文化的重要性
了解和学习英美文化对于个 人的知识储备和国际交流至 关重要,能够促进文化多元 和全球合作。
吸收英美文化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英美文学、 观看电影和交流互动等方式 来吸收英美文化,并融入到 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继承传统,创新未来
英美文化是源远流长的传统, 我们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 上,勇于创新,为未来的发 展做出贡献。
英国文学与艺术
英国文学和艺术以其丰富多样性 和创造力而闻名于世。巨匠如莎 士比亚为世界文学做出了巨大贡 献。
美国文化概述
美国历史概况
美国历史充满了冒险和创新精神,经历过独立战争、内战和民权运动等重要事件。
美国政体与民主制度
美国以其独特的联邦制度和权力分立制度而闻名,为全球民主国家树立了榜样。
美国文学与艺术
《英美文化概况》PPT课 件
本课件将介绍英美两国的文化概况,包括历史、政体、文学艺术等方面。通 过比较分析,我们将深入探讨英美文化的差异与相似之处,以及其对我们的 重要性。
英国文化概述
英国历史概况
从古代到现代,英国历经王朝更 迭和历史事件,形成了独特而悠 久的历史传统。
英国政体与民主制度
英国的政体和民主制度是世界上 最古老和最成功的,深深影响了 现代民主国家的发展。
美国文学和艺术展现了多样性和创新性,通过作家和艺术家的创作表达了美国的独特文化。
英美文化比较
1
英美文化差异分析
通过对英美文化的差异分析,我们可以更
英美文化相似之处
2
好地理解两国的价值观、观念和行为方式。 例如,英美人对时间和礼仪的看法存在明
尽管存在差异,英美文化也有重视,以及对
英国文化介绍
![英国文化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4b383b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6.png)
英国文化介绍英国文化介绍英国是欧洲的一个岛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文化。
它以其皇室、文学、音乐和运动等方面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对英国文化的详细介绍。
1. 英国皇室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拥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君主制度。
英国皇室是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英国女王和她的家族成员。
皇室成员的生活和行为备受人们关注,他们的重要场合和庆典也成为国际媒体的焦点。
2. 文学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文学传统,许多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这片土地。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剧作至今仍然在世界各地演出。
英国还有其他许多著名的作家,如狄更斯、奥斯卡·王尔德、简·奥斯汀和乔治·奥威尔等。
英国文学作品以其深度、幽默和人性的思考而受到广泛赞赏。
3. 音乐和艺术英国对音乐和艺术的贡献也是世界所瞩目的。
英国是摇滚音乐的发源地之一,诸如披头士乐队和皇后乐队等经典乐队出自英国。
此外,英国也有许多著名的古典音乐家和作曲家,如贝多芬、巴赫和莫扎特等。
英国还拥有众多博物馆和艺术画廊,如大英博物馆和泰特现代艺术馆等,展示了丰富多样的艺术品。
4. 饮食文化英国的饮食文化多样且独特。
英式早餐是英国人的传统早餐,包括煎蛋、培根、香肠和烤番茄等。
英国也以其丰富的茶文化而闻名,下午茶是英国人喜爱的活动,他们品尝茶和小点心。
此外,英国还有一些传统的食物,如炸鱼薯条和牛肉派等。
5. 体育活动体育在英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足球是英国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是全球最受关注的足球联赛之一。
英国还是板球的发源地之一,板球在英国被视为一项重要的传统体育运动。
网球、高尔夫和橄榄球也是英国人喜爱的运动。
6. 地方节日和庆典英国有许多具有特色的地方节日和庆典。
例如,英国每年都会举行盖斯头上屠龙节(Cheese Rolling Festival),参与者会追着一个从山上滚下来的巨大奶酪。
此外,英国还有著名的威尼斯狂欢节(Notting Hill Carnival),吸引着数百万游客。
英美概况英国文化单元
![英美概况英国文化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158f0e3a0066f5335a812169.png)
Townhouse(排房): 排房一般盖在城市或者小区的中 心,3层高,占地面积比较小,但是利用空间比较大。 排房一般每排有5-10栋房子连在一起, 每栋房子有独立的花园和停车位,卧室为2-4个,有客 厅、厨房,个别也有独立的车库。
Terraced house(小排房): 这是最便宜的房型, 每排会有10套房子以上,有些有独立花园。卧室为2-4个, 有客厅、厨房。一般小排房没有自己的车位。
3、运动的类型及对运动的态度
英国体育运动开展较好,历史也很悠久, 曾于1908年和1948年以及2012在伦敦举行过三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英国各种体育组织很多。英国人热爱运动,每个人都会参加运动俱乐部, 每个人都有喜欢踢球,看比赛。
主要体育运动: 英式足球,英式橄榄球,板球,网球还有赛马
4、艺术-戏剧,音乐,电影
戏剧
伦敦西区(London's West End)是与纽约百老汇(Broadway)齐名的世界两大 是表演艺术的国际舞台,也是英国戏剧界的代名词。 莎士比亚戏剧在英国依然很受欢迎,莎士比亚的戏剧现在在1997年重建的 环球剧场上演。
音乐
交响乐团,合唱团,爵士乐乐团,还有其他的歌手。 著名的有披头士(The Beatles),亦称为“甲壳虫乐队” ,是一个英 国摇滚乐队,在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一阵“Beatlemania”(披头士狂热), 引领了英伦入侵
英国人的特点:
1.大部分英国人在陌生人面前会表现得很矜持,不会表现 得太友好。但在认识以后就会让朋友或陌生人感到友好 2.非常注重隐私,不愿意和别人多说话,从来不谈论自己, 感情不外露,更不会喜形于色。 3.英国人酷爱独居和个人自由。 4.英国人很幽默,不过都是一些对自身,对社会或者政府 嘲弄的幽默。
英美文化历史概况
![英美文化历史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fab43f6aa98271fe910ef9c4.png)
英国历史概况英国历史是一部征服与合并和的历史。
英国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由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组成,而整个英国的历史也就是由这四个区域的历史交织组成。
1535年威尔士成为英格兰王国的一部分,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1800年大不列颠王国和爱尔兰合并成为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共和国独立,爱尔兰北部仍留在联合王国内。
苏格兰历史简介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英格兰之北。
苏格兰的历史的正式记载是在古罗马人入侵不列颠之后的一些纪录。
公元5世纪,爱尔兰北部的盖尔人(凯尔特人的一支)移居苏格兰,曾在阿盖尔郡和比特郡地区建立达尔里阿达王国。
此后向东扩张到阿瑟尔森林和厄恩河谷,向北扩张到埃尔金地区。
公元843年达尔里阿达国王麦卡尔平兼任皮克特王国的国王,建立阿尔巴王国,王号为肯尼思一世,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苏格兰王国逐渐成形。
此后,苏格兰历经邓凯尔德王朝、坎莫尔王朝、巴里奥尔王朝、英格兰占领、布鲁斯王朝以及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至1707年与英格兰王国合并成为联合王国。
威尔士历史简介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西南部,英格兰以西。
距今约29,000年便有人类定居于威尔士。
至古罗马人进入了大不列颠岛后,威尔士属于不列颠行省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人的撤离,盎格鲁撒克逊人大举入侵大不列颠,直至到11世纪,威尔士人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高压统治与入侵中度过,而同时布灵顿人开始称自己威尔士人。
公元8世纪,传说中的亚瑟王(King Arthur)领导布灵顿人抗击盎格鲁撒克逊统治。
公元9世纪和10世纪维京入侵使威尔士王国进一步统一,成为一个实体,但同时亦使威尔士落入英国皇室统治之下。
公元927年,威尔士国皇承认盎格鲁撒克逊国王阿瑟斯坦保护威尔士的主人。
在随后的11世纪中,威廉一世充分利用了这种先例,在威尔士边境建立的强大而野心的封建领地制度。
公元1282年,英格兰王爱德华一世征服最后一个威尔士北部和西部的威尔士公国公元1284年,威尔士正式被英格兰合并,爱德华一世以《罗德兰法令》(Statute of Rhuddlan)确立自己在该地区的统治。
英美国家概况Unit 6 British Literature (英国文学)
![英美国家概况Unit 6 British Literature (英国文学)](https://img.taocdn.com/s3/m/ee93750b844769eae009ed4d.png)
一、本单元重点内容
1. Beowulf {贝奥武夫(一首古英文史诗的名字,同时也是此诗中的英雄的名字)}
2. The Canterbury Tales by Geoffrey Chaucer (杰弗里·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1). British literature concerned with Christianity: Anglo-Saxons’ illustrated versions of the bible: the most famous--- the Book of Kells
2). Beowulf --- a long poem, one of the oldest of these early “Old English”(AD 6th C. —AD 11th C.的盎格鲁˙撒克逊的英语) literary works (古英语文学作品指8th C. AD—11th C. AD)
2. Elizabethan Drama (伊丽莎白一世:1533.9.7—1603.5.24)
---a general flowering of cultural and intellectual life in Europe during 15th and16th C. which is known as “The Renaissance”
7. Charles Dickens (查理·狄更斯)
8. Sir Walter Scott (瓦尔特·司各特)
9. Robert Louis Stevenson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
10. Modernism (现代主义)
英国文化介绍(英文版ppt)
![英国文化介绍(英文版ppt)](https://img.taocdn.com/s3/m/72d7fa2187c24028915fc368.png)
1.英国皇家婚、葬仪式
如果皇室婚礼没有女王的祝福, 等同于没有婚礼,无论是皇室的 内部还是与国家利益有关的事件, 女皇都要出面,而且女王出门在 外必须戴帽,规矩相当森严
2.女王
既要保持自己及王室的威严,又 要听从首相、内阁,还要在民众 面前树立亲民、开明的良好形象。 在某种程度上是英国人的一种精 神寄托,政治纽带,也是国家团 结的一种象征
这所房子最初建于1815年。在1860-1934年间, 曾用来出租。小说中的福尔摩斯正是于1881- 1902年 间居住于此。后来,有人买下了这所房子,直 到1990年,才正式建立了这个在世界上也许是独 一无二的博物馆。博物馆的结构与小说中完全相 同,加上精心的布置,使来此参观的人如同置身 于小说的场景之中 。口叼烟斗,总是带着一顶猎 帽的福尔摩斯,在阿瑟·柯南·道尔(Sir Arthur Conan Doyle)笔下成为闻名全球的名侦探,小 说中福尔摩斯和华生住在贝克街221B的二楼,前 方是他们共用的书房,后端则是福尔摩斯的卧室, 书房中陈列许多 福尔摩斯的道具,如猎鹿帽、放 大镜、烟斗、煤气灯等。博物馆三楼则呈现不同 小说中的知名场景,等福尔摩斯迷来细细比对。 小说中福尔摩斯的房东是韩德森太太 (Mrs. Hudson)。事实上,地铁贝克街站的墙上满是 福尔摩斯的经典侧面像瓷砖,博物馆隔壁也有福 尔摩斯纪念品店。
口叼烟斗总是带着一顶猎帽的福尔摩斯在阿瑟柯南道尔sirarthurconandoyle笔下成为闻名全球的名侦探小说中福尔摩斯和华生住在贝克街221b的二楼前斱是他们共用的书房后端则是福尔摩斯的卧室书房中陈列许多福尔摩斯的道具如猎鹿帽放大镜烟斗煤气灯等
Culture of the United Kingdom
伊丽莎白塔(英语:Elizabeth Tower,旧 称大本钟,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宫 钟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英国 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Clock Tower) 的大报时钟的昵称。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 士河畔的一座钟楼,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 一。钟楼高95米,钟直径9英尺,重13.5吨。 每15分钟响一次,敲响威斯敏斯特钟声。 自从兴建地铁Jubilee线之后,大本钟受到 影响,测量显示大本钟朝西北方向倾斜约半 米。 伊丽莎白塔于1858年4月10日建成,是 英国最大的钟。塔有320英尺高(约合97.5 米),分针有14英尺长 (约合4.27米), 大本钟用人工发条,国会开会期间,钟面会 发出光芒,每隔一小时报时一次。每年的夏 季与冬天时间转换时会把钟停止,进行零件 的修补、交 换,钟的调音等。
初中英语英美文化英美历史、地理及政治素材
![初中英语英美文化英美历史、地理及政治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4e82afbc524de518964b7db2.png)
英美历史、地理及政治1.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2.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
3英国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
除本土之外,其还拥有十四个海外领地,总人口超过6400万,4英国以英格兰人为主体民族。
英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其国民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障制度。
5英国作为英联邦元首国、欧洲联盟成员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创始会员国、G8成员国,英国同时也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6英国是一个单一制、君主立宪的民主国家,它的政府体系(即所谓西敏制)直接影响了许多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
7英国的国家元首和理论上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是英国君主。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资产阶级政党,并最先确立和实行两党制的国家。
目前英国属于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
8英国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立英国君主立宪政体,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首先完成工业革命,国力壮大。
9 英国在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取得了胜利,但国力严重受损。
10英国到20世纪下半叶英帝国解体,超级大国领导地位被美国和苏联取代。
不过,目前英国仍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相当影响力的大国。
11英国工业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为始,以瓦特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枢纽,以19世纪30、40年代机器制造业机械化的实现为基本完成的标志。
12英国女王玛丽。
英王亨利八世之女。
1553年即,位后,恢复天主教,因残酷迫害宗教改革家,烧死新教徒达300多人,而获此称谓“血腥玛丽”。
13英国人信仰的宗教主要是基督教。
英美文化简况
![英美文化简况](https://img.taocdn.com/s3/m/347b13582b160b4e767fcf3f.png)
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娱和体育活动:棒球、橄榄球等;英国:4月23日/7月---戏剧节--为纪念莎士比亚而举行的盛大文娱活动英语国家中重要的节假日:圣诞节---12月25日,情人节----2月14日;感恩节—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开始,持续四天感恩节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 。
感恩节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
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去时,活下来的移民只有50来人。
这时,心地善良的印第安人给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
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在第一个感恩节的这一天,印第安人和移民欢聚一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
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
第一个感恩节非常成功。
其中许多庆祝方式流传了300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
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
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习俗每逢感恩节这一天,美国举国上下热闹非常,人们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城乡市镇到处举行化装游行、戏剧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学校和商店也都按规定放假体息。
孩子们还模仿当年印第安人的模样穿上离奇古怪的服装,画上脸谱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
散居在他乡外地的家人也会回家过节,一家人团团围坐在一起,大嚼美味火鸡。
同时,好客的美国人也忘不掉这一天邀请好友、单身汉或远离家乡的入共度佳节。
WEEK4英美文化概况Survey2UKUSA-historyEnglandPart1
![WEEK4英美文化概况Survey2UKUSA-historyEnglandPart1](https://img.taocdn.com/s3/m/fab5d7d52cc58bd63186bde8.png)
Most people were farmers or fishermen. High quality wool was made in Britain too.
There was a lot of mining for lead and other metals which the Romans valued. Under Roman rule, England and Wales were rather peaceful…particularly in the second century
Hadrian’s Wall
This was built as a sort of border between the Roman lands to the south and the Celtic territory to the north. Roman soldiers built the wall. They built it quickly but remember it is not nearly as long as the Great Wall. Building the wall across northern England also gave soldiers something to do….
Life in Roman Britain…
The Romans either started or greatly built up many cities in England, particularly. For example, London is a name from the Latin word for the city…Londinium There is to the present day a city called “Bath” in the south on the Bristol Channel which has hot springs…Romans LOVED baths
英美文化探索: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
![英美文化探索: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88b988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b.png)
• 街头文化的习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与习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仪
• 尊重对方的习惯
• 适应不同的社交场合
• 保持良好的沟通
跨文化交际中的习俗
• 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
• 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
• 适应对方的生活节奏
03
英美教育制度与价值观
英国教育制度与价值观
英国教育制度的特点
英国教育价值观的特点
• 宗教文化的相似性
• 民主价值观的共享
⌛️
02
英美社会礼仪与习俗
英国社会礼仪与习俗
英国社会的礼仪
英国社会的习俗
• 称呼的礼仪
• 茶文化的习俗
• 餐桌礼仪
• 酒吧文化的习俗
• 社交礼仪
• 体育赛事的习俗
美国社会礼仪与习俗
美国社会的礼仪
• 称呼的礼仪
• 餐桌礼仪
• 社交礼仪
美国社会的习俗
• 咖啡文化的习俗
• 骑士文化的发展
03
英国文化在近现代时期的发展
• 工业革命的兴起
• 殖民主义的扩张
• 民主制度的完善
美国文化历史背景与发展
美国文化在现代时期的发展
• 科技的进步
• 全球化的影响
• 社会问题的关注
美国文化起源于殖民地时期
• 欧洲移民的到来
• 宗教的多样性
• 奴隶制的兴起
美国文化在独立战争后的发展
• 民主制度的确立
CREATE TOGETHER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美国文学与艺术
美国文学的特点
美国艺术的特点
• 浪漫主义文学的传承
英美文化课之英国简介 A Survey of the United Kingdom
![英美文化课之英国简介 A Survey of the United Kingdom](https://img.taocdn.com/s3/m/5b2e102ea32d7375a417802d.png)
Brief Introduction to United Kingdom
The UK‟s form of government is a constitutional(宪法的,章程的) monarchy(君主制)with a parliamentary(议会的)system and its capital city is London. It is one of the Commonwealth(联邦) Realms(范围). The United Kingdom consists of four countries: 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The latter three have devolved administrations(管理,行政), each with varying powers, based in their capital cities, Edinburgh, Cardiff and Belfast, respectively. The United Kingdom has fourteen British Overseas Territories. These are remnants(残余部分)of the British Empire which, at its height in the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encompassed almost a quarter of the world‟s land mass and was the largest empire in history. British influence can be observed in the language, culture and legal systems(法律制度)of many of its former colonies.
英美国家文化概况(中英文对照)-英国
![英美国家文化概况(中英文对照)-英国](https://img.taocdn.com/s3/m/9084a6d8910ef12d2af9e728.png)
英国文化概况Chapter 1 Land and People第一章英国的国土与人民Different Names for Britain and its Parts英国的不同名称及其各组成部分1. Geographical names: the British Isles, Great Britain and England.地理名称:不列颠群岛,大不列颠和英格兰。
2. Official name: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官方正式名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3. The British Isles are made up of two large islands-Great Britain (the larger one) and Ireland, and hundreds of small ones.不列颠群岛由两个大岛—大不列颠岛(较大的一个)和爱尔兰岛,及成千上万个小岛组成。
4. Three political divisions on the island of Great Britain: England, Scotland and Wales. 大不列颠岛上有三个政治区: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
(1) England i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Great Britain. It is the largest, most populous section.英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南部,是最大,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2) Scotland is in the north of Great Britain. It has three natural zones (the Highlands in the north; the Central lowlands; the south Uplands) Capital: Edinburgh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的北部。
英美文化习俗
![英美文化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90cbd2cbaa00b52acfc7ca14.png)
英美文化习俗1.英美饮食文化:英国人爱吃肉,如牛肉(beef),羊肉(mutton),鸡肉(chicken),野味等。
每餐都吃水果,进餐时喝酒,他们爱喝啤酒(beer)、葡萄酒(wine)和烈性酒。
英国人口味喜清淡、鲜嫩、焦香,量少而精,不爱吃带粘汁和辣味的菜。
爱吃烤面包,冬天喜欢布丁(pudding)、浓汤(soup)、火腿(ham)、新鲜蔬菜、水果等。
英国人爱喝牛奶,也喜欢喝茶,并把此当作生活的一种乐趣,有人竟到了面包可以不吃,茶却不可不喝的程度。
他们最喜欢喝中国的“祁门红茶(black tea)”,但他们喝茶的习惯与中国人不同。
他们喝茶比较定时,有上午茶和下午茶之分,不喝清茶,而是先在杯中放牛奶,然后冲茶,有的还放糖。
美国人的主菜通常是肉、鱼或鸡。
一顿饭一般只有一种主菜。
由于美国人生活节奏较快,所以快餐(fast food)相当受欢迎,到处都能见到各式各样的快餐店。
快餐包装在纸盒、塑料袋里,热饮料装在带有封盖的塑料杯里。
有的快餐店还将快餐送入汽车,顾客不必下车就可以买到。
汉堡包和热狗也许是最著名的美国食物。
“热狗”就是红肠面包,可以在小吃店和街角的热狗摊上买到。
在美国的餐馆里,菜单(menu)上都有汉堡包,伴之以牛排(steaks),炸鸡(fried chicken)和海味(seafood),还有法国炸食和脆嫩的凉拌菜(salad)。
正餐的最后一道菜是甜点心(dessert),有苹果饼(apple pie),奶酪饼(cheese cake),巧克力,冰淇淋,冰淇淋圣代(sundae)等。
在美国,咖啡(coffee)和茶是美国人的主要饮料。
牛奶也很畅销。
他们常喝的饮料是可口可乐(Coca-Cola)和百事可乐(Pepsi Cola)。
可乐饮料含咖啡因,使人兴奋提神。
有的人喜欢喝酒,他们喜欢喝葡萄酒(wine)、威士忌(whisky)和鸡尾酒(cocktail)2.圣诞节: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
英美文化-英国部分
![英美文化-英国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e127ac4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4.png)
英美⽂化-英国部分英国部分HistoryIberiansCelts, Gaels, Britons - Irish, Scottish, Welsh culture and language Romans - Alphabet, Roman civilization, Christianity Anglo-Saxons - English race and languageVikings & Danes - New dialectsNormans (France) - French language2.2 The Magna Carta/The Great Charter (1215)The Great Council of barons(贵族) forced King John to sign the Magna Carta limiting his powerThe King could not levy extra taxes without people' s consentKing could not change lawsIf King refused to obey laws, the vassals could resort to civil war Freedom of trade and self-government to townspeople Beginning of civil rightsNo imprisonment unless convicted by a juryLife and property protectedFirst step towards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2.3 The Hundred Years War with France (1337-1453)Reasons: Territorial and economicEnglish kings possession of land in France; t he cloth manufacturing towns in Flanders were importers of English wool, but owed political allegiance to the French king; France gave support to the Scots; a growing sense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Edward III claimed the French crown in 1337.By 1453, France had won back their land (with gunpowder) except for city of Calais.2.4 Richard II (1377-1399): The cause of the War of the Roses(1455-1485) (Lancastrian and Yorkist Houses) Lancastrians: Red rose as the symbolYorkists: White rose as the symbolFighting for the throne in EnglandMany nobles killedHenry VII strengthened his claim to the throne by marrying Elizabeth, a daughter of Yorkist Edward IV. The union of the two houses ended the war.The Tudors (1485-1603): sea power and ProtestantismThe Tudor dynasty saw the transition of England from a feudal countr y to modern state. Capitalism replaced feudalism Textile industryEnclosure Movement –cheap laborHenry VIII (1509-1547)The Tudor era in England started from the reign of King Henry VIII. Sho rtly after becoming king, Henry VIII took Catherine of Aragon as his brid e on 11 June 1509. He inherited £1.5 million pounds from his father and succeeded in the first peaceful transition of power after the Wars of the Roses.The Reformation: the Church of England 1534He divorced his wife, Catherine, on the grounds that their marriage w as invalid.He married Anne Boleyn.Pope excommunicated Henry, who replied with the Act of Supremacy, which recognized the king as the supreme head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Elizabeth I ( Anne's daughter) becomes Queen1558-1603" Virgin queen"Seen by many as the" Illegitimate Queen"King Philip of Spain said Mary Queen of Scots ( Mary' s cousin) was r eal QueenPhilip sent Spanish Armada(⽆敌舰队) to attackSpanish Armada destroyed in North Sea (1588) and England became master of the seas海上霸主4.1 The Civil War(Stuart House)4.1.1James I: rising dissentionElizabeth I died childless, the throne passed to her distant Stuart rela tive, James VI.Major problemsLack of moneyBitter religious dissension4.1.2 Charles I (1625-1649)Successful rebellionInvolved in the wars against Spain, France and ScotlandParliament passed resolutions against illegal taxes and his religious po licyCharles I dissolved Parliament and imprisoned the leaders.4.1.3 The Civil War (1642-1649)War broke out in 1642Cavaliers for KingRoundheads for the ParliamentRadicals: Puritans for the ParliamentModerates: presbyters and Anglicans for the ParliamentOn January 30 1649, Charles I was beheadedOliver Cromwell(1649-1660)England now a republic called CommonwealthA dictatorship of a radical minorityTitled Lord Protector (of the Commonweath)The Glorious Revolution (1688-1689)Charles II : The Restoration (1660-1688): the monarchy returnsThe Bill of Rights 1689William and Mary: King and Queen of EnglandParliamentary supremacy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18th-19thC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a period from the 18th to the 19th century where major changes in agriculture, manufacturing, mining, transport, and technology had a profound effect on the socioeconomic and culturalconditions start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n subsequently spreading throughout Europe, North America, and eventually the world. The use of steam-powered machines, led to a massiv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factorie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marks a major turning point in human history; almost every aspect of daily life was eventually influenced in some way.Three arms of the StateHead of State the Monarch (non-political)Legislative Branch (political))Executive Branch (political)Judiciary Branch (non-political)Structur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659 elected MPs ( Member of Parliament)⽬前全国共设659个选区(constituency, MP?s seat);每5年⼀次普选(general elections);Electoral system:First-past-the-post (abbreviated FPTP or FPP) system1;主要两党为Conservative & Labor;Voting:100% along party lines mostly●House of LordsHereditary peer/peeress 世袭贵族+ Life peer/peeress 终⾝贵族Executive Branch1An election won by the candidate(s) with the most votes. The winning candidate does not necessarily receive an absolute majority of all votes cast.Section: The individual parts of an Act are known as sections.Inside the court●Judges: Appointed by her majesty the Queen, on the advice of the Prime Minister.●Lay peopleMagistrates:No jury in a magistrate?s court JP:Justice of the Peace治安官Jury:12 lay people Decides guilty or innocentOutside the court●Barristers(England & Wales); Advocates (Scotland)Plead the case in court有资格出庭辩护的律师●SolicitorsPrepare the case for the barrister before the court hearing主要负责整理法律⽂件,提供法律咨询的律师EducationSystem:From Tripartite System: It was not until the Education Act in 1944 that all children were given the right to free secondary (middle school) education.A “tripartite” system of secondary modern, technical and grammar schools selected11-year-old children at the end of their primary education by means of an exam called the eleven plus.To Comprehensive System: In the 1950s, the tripartite system: Not ensure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or a meritocracy. In the 1960s, Comprehensive schools were introduced with the idea that pupils should not be selected & streamed at such an early age.Types of schools:State schools: Operated by public funds, totally fund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are free to all British children. Independent (Private) schools: Privately financed, funded by the fees charged to the parents. They are both more expensive and more exclusive, and tend to give their students a better-quality education overall.Britain has more than 100 universities, which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four types:1. The ancient universities: existed for centuries, and for a long time the only universities, all of them restricted to men. (E.g. Oxford, Cambridge, St Andrew?s苏格兰, Glasgow苏格兰, Edinburgh苏格兰)2. The redbrick universities: founded mainly in the lat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E.g. Birmingham, Leicester, Liverpool, Sheffield)3. The universities founded in the 1960s: often in rural areas (e.g. Bath, Essex Surrey, Sussex, East Anglia)4. The …new universities?: once vocational polytechnics but were given university status in 1992 (e.g. Greenwich, Thames Valley,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West of England)The less happy trends British universities are faced with:1. A reduction in staff numbers2. A reduction in research funding from the government3. A declining share of top-level research output4. The use of a 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RAE) by which the work of every university researcher is assessed in order to decide how much government funding universities will receive5. A deterioration in the quality of buildings and other facilities6. A brain drain as academics have left to work overseasThe Welfare StateThere have been elements of a welfare system in place since the 16th century.1942 comprehensive welfare systemA welfare state is a system of government-run organizations that help everyone to have a good quality of life by providing a safety net of provisions to ensure people?s welfare (well-being).Welfare state aims to offer its citizens: A life with certain specified standards of living which it considers reasonable and possible for all, and protection against the unexpected hazards of life.HealthThe NHS Act (NHS,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became law in 1946 but did not come into effect until 1948. There existed great opposition from doctors who feared the loss of their private practices. The government compromised and allowed consultants to continue their practices on a part-time basis.The two health trends which are causes for increased concern:1. Britain ha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drug problems in Europe.2. Britain is witnessing the emergence of a public health problem that until recently has mainly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he rising incidence of obesity.NHS: The core of British …welfare state?: All services are free of charge;Services are provided on the basis of need instead of the ability to pay;General Practitioner (GP); …waiting list?.MediaBasic Principles for Broadcasting: Impartial and neutral in dealing with social and political affairs; Entertaining, informing and educating the nation.The five so-called “quality papers”: The Times, Telegraph, Independent, Guardian, Financial Times (all read predominantly by higher socio-economic class)The “qualities” provide a broader range of news and comments, several with a particular political or social bias.The five mass circulation tabloids: The Daily Mail, the Daily Express (read mainl y by the middle class), the Sun, the Daily Mirror, the Daily Star (read mainly by th e working class)The tabloids tend to be more openly partisan and to offer an often simplified and exaggerated picture of politics.。
英美文化概论.
![英美文化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e7bcd27376baf1ffc4fadd3.png)
North America
哥伦比亚特区)
50 States in America
美国的行政区划(50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
The Lake Area
The Lake Area
Niagara Falls尼亚拉加大瀑布
Niagara Falls尼亚拉加大瀑布
Niagara Falls尼亚拉加大瀑布
Britain National Emblem
British National Anthem
国歌:《上帝保佑女王》 "God Save the Queen"(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国 歌改为"God Save the King")
唐宁街( Downing Street )10号(英国首相官邸)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免费共享版 英加澳新美概况 20110318
A Brief Survey of the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英国文化专题-
![英国文化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de5b023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2.png)
英国文化专题-一、英国概况“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地处大西洋的一个岛国。
包括大不列颠、爱尔兰岛及周围众多岛屿。
总面积24.41万平方公里。
由四部分组成。
英格兰是国家的主体,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位于大不列颠岛东南部,是早期日耳曼民族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后代,讲英语,信奉基督教新教;苏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是从爱尔兰的凯尔特人以及盎格鲁-撒克逊人混合而成,有自己的语言盖尔语,不过现在大部分苏格兰人讲英语,不过,苏格兰英语与英格兰英语差异很大;威尔士位于大不列颠岛的西南,主要是凯特人的后代,讲威尔士语,极富民族个性;北爱尔兰,位于爱尔兰岛东北部,2/3是英格兰人,信奉新教,拥护统一,讲英语,1/3的人口带有爱尔兰血统,信奉罗马天主教,反对北爱尔兰与大不列颠的统一,主张合并岛爱尔兰,讲爱尔兰语。
二、日益衰落的英国王室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国王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
其王朝统治自1066年法国诺曼底登陆后确立,从当时的国王威廉一世岛现在的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共经历了10个王朝41代君主的统治。
从诺曼底王朝到斯图亚特王朝,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是真正的统治者,但是从汉诺威王朝到现在的温莎王朝,国王只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英国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26年4月出生在伦敦,1952年以长女身份继承了父亲乔治五世的王位,成为英国有史以来的第六位女王,至今在位53年。
如今的王室和昔日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伊丽莎白女王近几十年来需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需要经受严峻的考验。
首先,英国经济在二战后一直处于衰退、振兴、再衰退、再振兴的波动中,女王如何再动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其次,如何维持英联邦庞大的联合体?英联邦成员独立呼声越来越强烈,英联邦海外的领地不断摆脱与宗主国的附属关系,从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方面纷纷独立。
再次,王室的生活风波迭起,丑闻不断,女王和整个王室的威信下降。
三、宗教信仰英国是一个全民信教的国度。
英美文化概况 第六章 英国教育(上)中文翻译
![英美文化概况 第六章 英国教育(上)中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eba6ac289eb172ded63b793.png)
目录一、导言 (2)二、中世纪的英格兰教育——教会机构的教育功能以及接受教育的社会阶层 (2)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5)四、十八世纪——何谓正确的英文 (8)第六章英国教育一、导言当今的英国教育体制非常复杂,包括多种类型的学校及教育方式。
这种复杂性源自英国的保守主义。
政府改变教育体制时,往往添加一些新的要素,对现有的体制做些修补,而不是推倒一切,破旧立新。
虽然本章题为“英国教育”,但着重探讨英格兰的教育。
威尔士和苏格兰的教育体制受不同的宗教和社会价值观影响,与英格兰的体制稍有差异。
本章介绍英国当今教育机构和规章制度的演变,特别关注如下问题的答案:何人应当接受教育?何人为教育付费?何为教育的目标?二、中世纪的英格兰教育——教会机构的教育功能以及接受教育的社会阶层1066年的诺曼征服之前,只有贵族家庭的男童能接受正规教育,承担这些教育工作的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学校,或者一些巡回家庭教师。
1066年后,征服者威廉建立了全新的政府官僚体系,而且他与官僚化的罗马天主教会关系密切,需要更多有文化修养的牧师和政府办事人员。
中世纪时期,欧洲接受罗马天主教会的统一领导。
教会是知识和教育的监管人,而且是文化人的主要雇主。
当时有文化的定义是能阅读书写拉丁文,而不是英语。
拉丁文是罗马帝国的通用语言,没有以之为母语的人群,但所有重要的欧洲著作都是拉丁文。
拉丁文的重要性在现代英语的书面语中都有所体现;英语有许多源自拉丁文的词汇。
中世纪期间的英格兰以及欧洲其它地区,年轻男子如果想在教会、法律业或者政府机构求职,就必须会读写拉丁文。
由于只有教会能提供正规的拉丁文教育,最有文化的人都是教会机构的成员。
这些成员被称为clerics(教士;神职人员)。
当时的商人或者政府官员,如果想写信或者做记录,就得聘请一名教士。
现代英语里的clerk(办公文员)一词,就源自cleric(教士)。
1、接受教育的条件,教育费用以及教育目标1)谁能接受教育?当时的学校和学徒制提供的正规教育,主要对象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子弟,以及贵族家庭里除长子之外的子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美文化概况之英国篇英国早期人文历史常识(一)英国东邻北海,西、北面对大西洋,南面是英吉利海峡(the English Channel),与法国隔海相望。
地理上,这里被称为“不列颠群岛”(British Isles),由大不列颠岛(Great Britain)和爱尔兰岛(Ireland)这两大岛屿,以及其它几百个小岛组成。
大不列颠岛上分布着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England,Scotland and Wales)三个区域,而爱尔兰岛则分成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Northern Ireland and the Republic of Ireland)两块。
政治上,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共同组成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而爱尔兰共和国则是独立于联合王国而存在的独立的国家。
我们通常所说的英国,则是指联合王国。
联合王国的首都是伦敦(London);而爱尔兰共和国的首都是都柏林(Dublin)。
大不列颠岛在政治上被划分成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三个区域,其中英格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总的来说也最为富裕。
因此很多人通常会用“英格兰人”(English)指代“不列颠人”(British),这点当然会引起苏格兰人和威尔士人(Scots and Welsh)的不满。
不列颠在大约一百年前曾统治着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和土地,其殖民地遍布全球各大洲。
二战之后,随着不列颠国力衰退,各殖民地纷纷独立,不列颠帝国(the British Empire)在1931年起被英联邦所取代。
英联邦(the 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由英国和已经独立的前英国殖民地或附属国组成的联合体。
英国作为英联邦元首并无政治实权;各国在一定协议上相互进行政治、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磋商和合作;各成员国也有权利选择退出英联邦。
(二)英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其西北地区主要地形是高原;而东部和东南部则主要是低地,他们是整个欧洲平原(the Great European Plain)的组成部分。
英格兰占据了大不列颠南面的最大部分土地,那里地势平缓,多为平原、丘陵和沼泽地。
特别是英格兰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肥沃,适于耕种。
苏格兰多为山地、湖泊和岛屿,它拥有三大自然区:北部高地,中部低地以及南部山陵。
不列颠最高峰尼维斯峰(Ben Nevis)便座落于此,高1,343米。
威尔士亦是多山地区,6%的土地被森林覆盖,大部分村庄以放牧为主。
北爱尔兰北部为多岩石、荒蛮的海岸,曲折蜿蜒。
其东北部多为高地,东南部为山区,而中部则是低浅的盆地。
不列颠是个岛屿国家,四面环海,它隔着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遥遥相望。
位处英法两国之间的英吉利海峡最窄之处被称作多佛海峡(Straits of Dover),仅有33公里宽度。
1985年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决定在多佛海峡处修建海峡隧道。
总长153公里的隧道于1994年五月竣工通车,使得欧洲公路网得以连成一体,被誉为人类工程史上的一个伟业。
英国河流分布细密。
塞文河(the Severn)是英国第一大河流,长338公里,它同西岸的克莱德河(the Clyde)、默塞河(the Mersey)一同承载着将工业原材料运输至内陆工业城市的使命。
而东岸的特维德河(the Tweeds)、泰恩河(the Tyne)、蒂斯河(the Tees)以及著名的英国第二大河、长336公里的泰晤士河(the Thames)不仅面向欧洲大陆的北海各大港口,并且形成了富饶的渔场。
英国最大的湖泊是位于北爱尔兰的内伊湖(Lough Neagh);而位处英格兰西北部、威尔士北部的湖区(the Lake District)则为其15个湖泊的秀丽风光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还诞生了19世纪英国著名的湖畔诗人(the Lake poets)。
(三)人们总是认为英国多雨、天气多变,而事实上,它却是一个海洋性气候(maritime climate)国家,冬暖夏凉,气温变化小。
冬天的平均气温为4-6摄氏度,而夏天则为12-17摄氏度。
尽管如此,英国的气候灾害也不少。
干旱和洪水常常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另外,时不时的浓雾、霜冻和大风造成了农作物的严重损失。
1952年,在伦敦因大气污染引起的二氧化硫浓雾使得约四千人死亡或生命垂危。
此后,政府采取措施,规定工厂和家庭只能燃烧无烟汽油,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英国现有人口5,880万。
其中英格兰人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
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9人,但全国人口分布不均。
人口的80%住在城市。
而首都伦敦的人口就占到了697万。
(四)冰川时期于公元前7000年结束,溶化的冰淹没了低地,形成了英吉利海峡和北海,不列颠从此与欧洲大陆分离,成为了岛屿。
我们所知道最早来到不列颠的定居者,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期的伊比利亚人(Iberians)。
他们可能来自于地中海的伊比利亚半岛,即是今天的西班牙。
伊比利亚人给不列颠带来了新石器(Neolithic)文化。
至今英格兰的索尔兹波平原(Salisbury Plain)上还伫立着伊比利亚人留下的史前巨石阵(Stonehenge)。
巨石阵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建造,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青石组成,每块约重50吨,多是从遥远的威尔士运来的。
但至于史前人类如何运输这样的庞然大物?这仍是一个谜。
公元前2000年左右,宽口陶器人(the Beaker Folk)从荷兰和莱茵兰地区来到了不列颠。
宽口陶器人因他们墓穴中陪葬的宽口陶制容器而得名,他们带来了陶器制造工艺。
公元前700年,凯尔特人(Celts)抵达了不列颠。
凯尔特人比之前来到不列颠的种族都要来得高大和白皙,他们多是来自于东欧或中欧地区,即是现在的法国、比利时和德国南部附近。
凯尔特人来到不列颠有三次高潮。
第一次高潮是约公元前600年盖尔人(Gaels)来临,第二次则是公元前400年布立吞(Brythons)抵达,第三次是比利其人(Belgae)。
凯尔特人并没有杀戮伊比利亚人,而是把他们驱逐到北部和西部,并留下一部分作为他们的奴隶。
凯尔特人是善于农业的种族,同时,他们也是很好的铁匠。
他们是苏格兰、爱尔兰、威尔士人的祖先。
他们的语言盖尔语,至今苏格兰高地仍有沿用。
(五)有记录的英国历史始于罗马人入侵。
公元前55年和54年,罗马将军尤利乌斯凯撒(Julius Caesar)作为两次入侵了不列颠,但均未成功,罗马人对不列颠的统治因之推迟了一个世纪。
公元43年,刚刚登基的罗马皇帝克劳狄(Claudius)下令征服不列颠。
由此开始不列颠开始了长达400年的罗马统治。
无论罗马人出于何种经济和政治动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传播“文明”。
罗马人在不列颠修建了许多城镇网,道路,澡堂,庙宇和其他建筑物,很好地利用了英国的自然资源。
他们还把基督教这门新宗教带到不列颠。
然而罗马的统治对于不列颠的影响却有着局限性。
首先,罗马人把不列颠人当作奴隶阶段的属民来对待。
其次,在四世纪罗马人才和不列颠人通婚。
最后,罗马人也未影响普通不列颠人的语言和文化。
(六)5世纪中叶,三支日尔曼部落(Teutonic tribes)朱特人(Jutes)、撒克逊人(Saxons)和盎格鲁人(Angles)不断侵入不列颠。
自此,盎格鲁—萨克逊时代(the Anglo-Saxons)开始了。
住在朱特兰岛(现丹麦南部)上从事打渔农耕的朱特人先抵不列颠,在东南部建立了肯特王国(Kent)。
后来从德国北部来的使用短剑的撒克逊人在埃撒克斯(Essex)、苏塞克斯(Sussex)和威塞克斯(Wessex)建立了王国,统治期从五世纪末至六世纪初。
六世纪后半叶,同样来自德国北部的盎格鲁人,在东盎格利亚(East Anglia)、麦西亚(Mercia)以及诺森伯利来(Northumbria)定居,也分别建立了王国。
盎格鲁—撒克逊人把日耳曼宗教带到了英国。
公元597,教皇格里高一世(Pope Gregory I)把罗马圣安德鲁修道院的副院长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派遣到英格兰,其使命是使异教徒的英国人皈依基督教。
在使国王和贵族皈依基督教方面,奥古斯丁特别成功。
但是普通人的皈依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北部修士们的传教活动。
盎格鲁—撒克逊人为英国国家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首先,他们把国家划分为郡(shires),郡法庭和郡法官(shire courts and shire reeves)、或行政司法长官(sheriffs)负责执法。
其次,他们设计的窄条三圃田农耕制(narrow-strip,three-field farming system)延用至18世纪。
此外,他们还建立了领地制(manorial system)。
最后,他们还创立了议会(Witan)。
(七)8世纪末开始,丹麦人(Danes)和来自挪威的北欧海盗(Viking)不断入侵英格兰各地。
9世纪,尤其是公元835年至公元878年,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他们甚至占领了作为867年时基督教中心的约克郡(capture York)。
9世纪中叶,北欧海盗和丹麦人已经威胁到了撒克逊人的威撒克斯王国。
作为威撒克斯王国的国王,艾尔弗雷德国王(King Alfred)(849-899)打败了丹麦人,并于公元879年与他们达成了友好协议。
协议规定丹麦人控制英格兰北部和西部作为丹麦法区,而他统治其他地区。
他还劝服一些丹麦首领成为基督教徒。
他还将一本拉丁语的书翻译成英语;同时建立了学校,并阐明了法律制度。
所有这一切使他当之无愧于“艾尔弗雷德大王”(Alfred the Great)称号。
(八)著名的诺曼底征服(The Norman Conquest)发生在1066年。
诺曼底公爵威廉发动了这场战争。
他是前诺曼底公爵罗伯特一世的私生子,也是独生子。
1066年1月,英王爱德华去世,9月,威廉借口爱德华生前曾许其继承英国王位,遂纠集诺曼底贵族和法国各地骑士,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率军渡过海峡,在英格兰南部佩文西登陆,入侵英国。
哈斯丁一役,威廉大败英军,不久攻占伦敦,于12月自立为英王,称威廉一世(WilliamⅠ)。
诺曼底征服对于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可谓深远。
威廉建立的、他的后继人所保持的强大中央政府,由于这个政府所掌管的军事力量,英国从未再遭侵略。
相反,它还不断地在海外进行军事行动。
文化方面,英国当时现有的文化与诺曼-法国文化得到了水乳交融;大量的新词进入英语,使得英国语言得到了长足发展。
同时英国的教会与罗马教会的联系变得更为密切。
诺曼底征服之后,1066-1087的威廉一世统治期间,英国的封建制度得到完全确立。
根据这个制度,国王拥有全国所有土地,再把这些土地分给答应服役交租的贵族(baron),贵族们又把土地分配给小贵族、骑士和自由民(nobles,knights and freemen),同样换取货物和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