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使用状况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体系研究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体系研究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体系研究一、概览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体系作为一种创新的公共交通形式,融合了现代城市交通规划理念与环保出行理念。

自2008年杭州推广公共自行车项目以来,它已经从一个简单的自行车租赁系统发展成为一个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有效满足了市民及游客的出行需求,并为助力低碳环保的城市交通体系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体系以其高度智能化、便捷化等特点,成为了一道独特的城市风景线。

本文将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发展历程、现状特征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其他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 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共享出行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杭州作为全国首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试点城市,其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体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们对于出行效率和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共享出行模式因此应运而生,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

共享出行不仅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有助于减少尾气排放,降低环境污染,对城市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股共享出行大潮中,杭州市作为全国首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试点城市,其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尤为引人注目。

早在2008年,杭州就开始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体系,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逐渐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市、高效便捷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网络。

该体系不仅为市民提供了绿色、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还成为杭州城市交通管理的一张亮丽名片,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品质。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体系研究》,旨在从新公共服务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体系的基本内涵、主要特征、运行机制以及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该研究将对完善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也将为其他城市的公共自行车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公共自行车系统是杭州市政府有关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延伸公共交通服务,推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换成模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交通系统。

通过分析杭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与道路交通规划,提出了优化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对策建议:注重自行车道的建设和站点布置,建立科学合理的等级分布;完善服务管理程序,积极实现公共自行车系统自动化营运;提升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体系建设等。

关键词: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优化Abstract: The public bicycle system is one major initiative, taken by Hangzhou municipal government, in order to expand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service and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public bicycles and the other public transportation means, which contributes to build a green and sustainabl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ervice stations of public bicycles in Hangzhou and the roads traffic plan, this paper aims to propose the following solutions and advices to enhance the public bicycle system: 1) accelerate the pavements of the bicycle lanes and design a reasonable layout of the stations; 2) improve the operations of service management, and realize the autonomous running of public bicycle service system; 3) enhance the correspondent service systems.Key words: Hangzhou, public bicycles, rental service, optimization但是由于城市目前的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存在下车步行时间过长、等候时候过长、换乘不便等问题,导致更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小汽车作为出行工具,从而使小汽车增长速度过快,引发了诸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噪音污染、能源消耗等诸多城市问题。

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管理研究

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管理研究

公共自行车交通管理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逐渐增大,出行人口的数量急剧上升,使得城市交通也日趋紧张。

针对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积极鼓励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以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等问题。

本文以市公共自行车为例,通过分析公共自行车政策的实施情况,结合国内外的发展经验,对市公共自行车政策进行评估,并对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创新;治理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推行公共自行车的必要性 (2)(一)解决最后一段路的问题 (2)(二)缓解交通难问题 (2)(三)减少环境污染问题 (2)(四)带动旅游业发展 (3)二、杭州公共自行车政策 (3)(一)政策的主要内容 (3)(二)政策的相关文件 (4)(三)政策的实施过程和修改过程 (4)三、公共自行车政策存在问题 (5)(一)公共自行车停车问题 (5)(二)公共自行车热线问题 (5)(三)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增设问题 (6)(四)锁车器定期检查制度问题 (6)(五)公共自行车意见栏设立问题 (6)四、改善对杭州公共自行车管理的对策 (6)(一)科学规划自行车停车场,促进城市自行车停车场的建设与发展 (6)(二)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遵章的自觉性 (6)(三)严格执法管理,整治自行车交通秩序 (7)(四)完善自行车管理法规,规范自行车交通管理 (7)注释 (7)参考文献 (8)公共自行车交通管理研究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公共交通能否高速运转,决定着城市是否可持续发展和能否实现城市现代化。

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动态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可以说,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命脉,是城市交通的重点和关键,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不仅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然结果。

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摘要]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从绿色环保出发,迎合当前社会,绿色、节能、减排的大方向和主题,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及推广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开展经常性的绿色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树立绿色消费、环保生活观念,培育创美好城市生活社会文化氛围。

杭州市作为全国最具有幸福感,吃,喝,住,行等全方面发展的城市,积极开展公共自行车项目,延伸公交服务.推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换乘模式,吸引小汽车出行者改变出行方式,以节约道路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为旅游者提供一种全新的出行方式。

作为在杭大学生,出于课题的要求,生活的需要等,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从出行的目的,使用公共自行车的频率,原因,租赁分布点等方面,对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满意度一. 研究背景。

自行车是我国普及最广的代步交通工具,集经济,健康,环保为一体,符合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

作为同城短区间非机动载人设备,其廉价、便捷、健身、环保、节能的特点尤为突出,是当今乃至今后更长时间人们生活中不可获缺和替代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而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从绿色环保出发,迎合了当前社会,绿色、节能、减排的大方向和主题,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及推广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开展经常性的绿色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树立绿色消费、环保生活观念,培育创美好城市生活社会文化氛围,是一项民生建设,更是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而杭州作为全国最具有幸福感的发达城市,根据自身的需求状况,采用固定的投资和运营模式,运用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系统,积极发展公共自行车项目,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前方。

公共自行车系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作文

公共自行车系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作文

公共自行车系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这一次参加社会实践和之前几次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一次和赚钱无关,而是要走上社会,考察我们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调研,着对我来说真的是第一次,我感到有些无助,没有任何头绪来参加实践。

不过还好,我周围有很多的同学要和我一起参加实践,我可以和他们一起参加实践,可以一起学习了。

为了倡导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品质,市政府开始实行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而从这个系统被使用后,市民和游客对它的评价不一,于是我们浙江工商大学计息学院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便一起合作,和公共自行车公司也签订了协议,进行了一次公共自行车的调研。

五天的时间,我经历了酸甜苦辣,其中的苦和乐也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懂得。

实践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活动的地点进行踩点。

从下沙赶到龙翔桥,我们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而在向龙翔桥的工作人员借了公共自行车后,我们就顶着太阳,骑着自行车赶往各个服务地点。

第一站是少年宫,也是我将要负责进行活动的地方。

一路上,被称为路痴的我努力把一些标志性建筑默默记下,为第二天的活动做着准备。

到达少年宫后,和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与进行了简单的说明,得到了她们的支持和欢迎。

接着就向第二站—柳浪闻莺前进,一切依旧顺利。

但在去第三站—吴山广场的路上,我们碰到了小麻烦,领路的不小心转错了一个弯,把服务地点搞错了,这直接的后果是我们又打电话询问又向路人咨询,最后虽然顺利赶到了吴山广场,可是大家还是被转得晕晕的。

踩完所有的点后,我们回到龙翔桥,回去的路上,我感慨道绕了西湖大半圈。

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二天,我们早上六点半从下沙出发,开始了这一天的活动——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志愿体验活动。

在到达我的志愿服务的地点——少年宫时,我们这些志愿者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然后他们耐心给我们讲解了我们要做的工作,要注意的地方以及一些技巧。

工作很简单,我们要为一个个顾客解决在拿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同时为一些第一次办这租车卡的游客介绍怎么办卡,以及卡的资费问题,告诉他们怎么取车和还车,在还车后进行什么样的操作。

杭州共享单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杭州共享单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杭州共享单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作者:倪渠成来源:《消费导刊》2017年第04期摘要:2016年底杭州各大街道及城区周边出现了各种共享单车,把服务范围延伸到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覆盖不到的地点。

共享单车是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有利补充。

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

但运营企业无序投放占用社会资源,带来“乱停乱放,占用道路”公共管理问题。

本文通过对杭州市城区共享单车的问卷调研发现,共享单车给杭州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感受到其缺陷和不足,对共享单车的改进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共享单车公共自行车顾客满意度杭州市一、调研背景2016年底共享单车出现在杭州的大街小巷,在原有公共自行车“小红车”的基础上,杭州市民有了更多的选择。

杭州“小红车”主要依赖刷卡租用,共享单车靠APP租用;还车的时候,公共自行车需停到有桩的租赁点内,而共享单车则采用无桩模式。

共享单车实现了可无桩化随停随还。

停放地点不受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不少的用户群体。

为了了解共享单车的满意度水平,通过调查收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及现存问题,为共享单车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信息。

这是本次调研的出发点。

二、调研方法本次的调研范围主要涉及到杭州市滨江区、西湖区景区、下城区三个城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通过采用定点访问、拦截访问、随机访问3种方法对共享单车使用者进行调研。

调研采取问卷发放的形式进行,发放《共享单车社会满意度》纸制调查问卷。

共发放15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4份,问卷有效率为89.3%。

使用EXCLE和SPSS Statistics22进行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

三、数据分析(一)共享单车使用群体状况1.调查群体的性别本次收到有效问卷共计134份,其中调查群体中男性使用共享单车为77人,女性使用人数为57人,男性高于女性群体14.92%。

2.调查群体的收入从使用共享单车的群体收入数据上看,收入在5000以内和5001-10000的分别占32.09%与34.33%~10001-15000和15000以上,分别占15.67%占5.97%。

共享单车的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为例

共享单车的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为例

Wide Angle广角 | MODERN BUSINESS 现代商业173共享单车的使用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为例钱思远 杭州市富阳中学 浙江杭州 311400摘要:共享单车的出现既满足了大量短途出行的需求,又有助于解决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痛点,也更迎合了国家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作为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新生产物在得到用户认可的同时,也折射出政府、企业及用户在规范管理、完善监督、信用体系及用户诚信度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以杭州市下沙高校大学生使用共享单车为例,对大学生使用共享单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调研与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共享经济;共享单车;最后一公里;信用评价;诚信度一、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平台的快速发展,移动快捷支付的不断普及,共享单车是“互联网+”的一种新共享模式。

其创新的商业共享模式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理念相契合,也为共享单车的发展推波助澜(周坤维,2017)。

2017年共享单车的疯狂扩张,在受到资本热棒的同时,也面临着乱停乱放、用户恶意损坏、违规抢道、用车秩序混乱、行业内野蛮生长等诸多问题(徐晨曦,2017)。

如何规避行业内恶性竞争、引导行业在迅速扩张中有序发展,规范管理、完善监督、信用体系及用户诚信度等方面已成为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

通过调研,本文对杭州市下沙高校大学生使用共享单车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及对策,从而促进共享单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共享单车的使用现状(一)问卷基本情况本次调查累计发放问卷200份,共回收问卷200份,经过质量控制筛选出无效问卷50份(含非共享单车用户者及预调研问卷),最后得有效问卷150份(共享单车用户者),问卷回收率100.00%,问卷有效率达75%,在150份有效问卷中,含5份电话访谈。

数据显示,在性别分布方面,男性占被调查者的42.67%,女性占57.33%;在年龄层分布方面,主要集中在18-25岁,占比93.33%,是支持共享单车的主力军;在学历方面,占69.33%的被调查者为本科,这与发放问卷的人群有关;在月生活费方面,近半的在校生为1000~1500元,其次是1500~2000元占比位列第二;而在常用的短途或换乘交通工具方面,共享单车占比达94%,其次为地铁占82.00%,步行占51.33%。

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建设与使用调查

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建设与使用调查

调研论文——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建设与使用调查研究摘要:公共自行车作为低碳环保的新型交通工具,它的在建设低碳城市、创建资源友好型社会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率先运行两年多来的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在规划建设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得到一定的规律和经验,为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完善提供建议,对我国其他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推广和建设提供借鉴。

1 系统发展概况2008 年5 月1 日,杭州在全国率先运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并将其纳入公共交通领域。

同年8 月,杭州市编制完成了国内首个公共自行车发展专项规划,2009 年进一步在市区范围内进行了规划修编。

整个公共自行车系统依托公交,按照“政府引导、公司运作、政策保障、社会参与”的原则构建。

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全市范围内不断推进扩大,截至目前,它已在市区范围内形成成网成规模的便利交通体系。

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首批投入运行61 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其中31 个固定租车点和30 个移动租车点,合计投入公共自行车2500 辆。

自投入运行以来,系统服务点的建设得到了快速推进。

截至2009 年 6 月,主城区内有800 个服务点,共投入17342 辆公共自行车,初步形成了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网络。

系统覆盖区域逐步扩大,截止到2010 年6 月,系统共投入5 万辆公共自行车,2000 个服务网点(含完成基建,未投入使用的服务点),共计43300 个车位。

杭州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按设施类型可以分为硬件服务设施和智能管理系统两大部分。

其中硬件服务设施主要由遍布全市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租赁网点和公共自行车辆两部分组成。

公共自行车服务服务点有固定和移动式两种。

根据对公共自行车出行链的构想,将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共分为公交点、居住点、公建点、休闲旅游点与大专院校点五个类型。

在《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发展专项规划(修编)》中,对服务点规模给出指导,其中固定式服务点的公交站配车位40-100 个、轨道交通站配车位100-200个、大型公建点配车位80-120 个、风景点为30-115 个、居住点和小型公建点为20-40 个。

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摘要]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从绿色环保出发,迎合当前社会,绿色、节能、减排的大方向和主题,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及推广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开展经常性的绿色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树立绿色消费、环保生活观念,培育创美好城市生活社会文化氛围。

杭州市作为全国最具有幸福感,吃,喝,住,行等全方面发展的城市,积极开展公共自行车项目,延伸公交服务.推行自行车与公共交通换乘模式,吸引小汽车出行者改变出行方式,以节约道路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为旅游者提供一种全新的出行方式。

作为在杭大学生,出于课题的要求,生活的需要等,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从出行的目的,使用公共自行车的频率,原因,租赁分布点等方面,对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及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杭州公共自行车;运行状况;满意度一. 研究背景。

自行车是我国普及最广的代步交通工具,集经济,健康,环保为一体,符合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绿色经济的发展。

作为同城短区间非机动载人设备,其廉价、便捷、健身、环保、节能的特点尤为突出,是当今乃至今后更长时间人们生活中不可获缺和替代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而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从绿色环保出发,迎合了当前社会,绿色、节能、减排的大方向和主题,最大限度地节约成本、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普及推广能源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开展经常性的绿色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教育,引导市民树立绿色消费、环保生活观念,培育创美好城市生活社会文化氛围,是一项民生建设,更是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项目。

而杭州作为全国最具有幸福感的发达城市,根据自身的需求状况,采用固定的投资和运营模式,运用低成本、高效率的管理系统,积极发展公共自行车项目,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前方。

而我们,作为在杭高校的大学生,由于课题研究的需要,自身对公共自行车的需求等,对贴近于生活的公共自行车项目进行了调查,并书写成了调查报告的形式。

公共自行车系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公共自行车系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公共自行车系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这一次参加社会实践和之前几次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一次和赚钱无关,而是要走上社会,考察我们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调研,着对我来说真的是第一次,我感到有些无助,没有任何头绪来参加实践。

不过还好,我周围有很多的同学要和我一起参加实践,我可以和他们一起参加实践,可以一起学习了。

为了倡导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品质,市政府开始实行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而从这个系统被使用后,市民和游客对它的评价不一,于是我们浙江工商大学计息学院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便一起合作,和公共自行车公司也签订了协议,进行了一次公共自行车的调研。

五天的时间,我经历了酸甜苦辣,其中的苦和乐也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懂得。

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二天,我们早上六点半从下沙出发,开始了这一天的活动——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志愿体验活动。

在到达我的志愿服务的地点——少年宫时,我们这些志愿者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然后他们耐心给我们讲解了我们要做的工作,要注意的地方以及一些技巧。

工作很简单,我们要为一个个顾客解决在拿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同时为一些第一次办这租车卡的游客介绍怎么办卡,以及卡的资费问题,告诉他们怎么取车和还车,在还车后进行什么样的操作。

顶着太阳,我们时不时得整理下志愿者的小红帽,帮着工作人员给自行车一次又一次的上下架,一次次得为游客介绍着租借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这样的工作持续了一天。

到下午的时候,嗓子是干的,衣服被汗浸湿了,但在帮助一些游客后,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时,我是快乐的。

走时,与服务站的阿姨告别时,一句“志愿者辛苦了”,让我内心充满了踏实。

暑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是进行最后一次志愿服务,为这次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最后的活动地点定在了柳浪闻莺和吴山广场,在志愿服务的时候,杭州电视台对我们的志愿服务进行了摄影,并对正在进行服务的几个志愿者进行了采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志愿活动继续着,为来往的顾客做着自己能做的事。

杭州公共自行车社会实践总结

杭州公共自行车社会实践总结

蒋雯为了更好的贴近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大三的学生,我参加了本年度的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

我同其余8位来自09、10纺织工程专业的同学组成了“杭州公共自行车调查”小组。

我们实践的课题是“杭州公共自行车对市民、游客出行的影响”。

实践的实地调查为期5天。

在这5天当中,我们通过问卷调查、采访、与微博网友互动等形式,对“杭州公共自行车对市民、游客出行的影响”展开了深入调查。

7月8日至7月10日,我们除了在西湖风景区发放问卷意外,还将问卷发布在了互联网上,并通过QQ、腾讯微博、新浪微博、19楼论坛等媒介邀请来过西湖景区的市民、游客填写我们的问卷。

问卷主要调查市民、游客是否会选择公共自行车作为他们的出行方式,以及他们会选择或者不选择的原因。

我们的纸质问卷和网页问卷发放都得到了不少热心市民、游客的配合,因此进展非常顺利。

7月10日中午浙江电台交通之声的记者通过电话的形式采访了我们组组长陈睿忻,对我们调查目的和进度做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我们此次的活动给予支持。

有了媒体的报道和支持,我对于活动能顺利开展的信息又增加了不少。

7月11日下午,我同其余几位负责采访工作的成员前往位于复兴路的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发展有限公司采访。

杭州自行车公司运营管理部的负责人为我们详细介绍了杭州公共自行车使用现状,随后我们也反应市民、游客对于公共自行车的主要意见。

我对这一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7月12日,我和陈睿忻一同前往位于灵隐路的杭州市景区交警岳坟中队,通过采访岳坟中队的陶队长了解景区内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情况以及其对景区交通状况的影响。

结束采访后我们还特地再次去了一趟景区,观察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情况。

随后又在“小车桥”服务点向自行车亭内的工作人员索取有关公共自行车的资料,并使用新的杭州公共自行车查询系统以了解骑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五天的社会实践让我们对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系统为来西湖风景区的市民、游客提供的便捷有了一个深入的认识。

关于共享单车对杭州居民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共享单车对杭州居民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共享单车对杭州居民生活的影响的调查报告姓名:班级:学号:手机长号:一、调查基本情况:时间:2016年4月日—2016年4月日地点:杭州各大交通繁华地段对象:交通繁华地段的共享单车使用者,小区管理人员,交通管理员,附近居民方法:问卷调查法已经访谈记录方式:走访主要的繁华交通地段,发放问卷以及对相关人员的访谈,并作下记录正文内容:这次周末回家的时候,从火车站到家里的路上发现杭州多了很多共享单车的身影,现在骑共享单车慢慢地变成的了一种潮流。

以前杭州城区投放的是“小红车”,也就是公共自行车。

目前杭州主流的四款共享单车是ofo,小鸣,hellobike,骑呗单车,其他投放量不大的还有永安行,mobike等下面先介绍一下几款单车的性能和优缺点让大家有个基础的了解与认识。

Hellobike“小白车”租车方式:手机下载“哈罗单车(Hellobike)”App。

注册并支付199元押金后,可以开始租车。

租车过程:点击App的“扫码开锁”,对着车锁位置的二维码扫一扫,锁打开了,表示租车成功。

还车直接关锁即可。

上锁后,App会跳出支付界面。

价格:租用哈罗单车半小时需支付1元钱,每日不封顶,每日首次换骑15分钟免费,每天晚上11点到早上6点实行夜间免费。

押金退款,App显示,退款需要1-7天,点击退款后,没有超过两分钟,微信马上收到了骑行感受:车身偏重,有前筐,可放东西,蹬起来顺滑,转弯灵活,有点颠。

车辆多。

小鸣单车“小蓝车”租车方式:下载App,注册并支付199元押金后,可以开始租车。

租车过程:小鸣单车在扫一扫开锁时,需要打开蓝牙。

对着车锁位置的二维码扫一扫,锁打开了,表示租车成功。

另外小鸣单车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可以预约租车:点击页面的单车图标,点击预约。

这辆单车就可以保留20分钟,如果在前往预约车的途中遇到其他车,也可以直接扫码开锁使用。

价格:采取分段计费,价格为0.5元每半小时。

退款同样很快,从申请退款到支付宝的到账通知,没有超过两分钟。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

共享单车调查报告一、前言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创新产业。

对于新事物的产生,它的成功就在于消费者对它的认知程度,所以调查消费者对共享单车的评价是必要的。

虽然目前共享单车已覆盖全国33座主要城市,却频繁出现问题有关于共享单车的负面新闻,共享单车也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国内市场仍然有巨大的空间发展。

这就是共享单车目前问题所在。

二、调查方法(一)调查对象共享单车的市场主要是青少年为主,所以目标对象定为杭州市江干区大学生。

(二)调查实施1.调查方法和抽样样本分布(实地调查方法和抽样方法说明)实地调查:杭州市江干区调查方式:问卷调查2.实地调研状况和样本回收情况实地调查发出问卷120份,回收120份,有效问卷120份。

以实地调查问卷100份作为调查样本分析。

三、调查方向(一)基本情况1.了解渠道广告推广、身边有人介绍、看到别人使用、新闻媒体2.使用小黄车的频率无固定频率、一周三四次、一周一两次(二)大学生使用小黄车的概况1.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黄车外出游玩、通勤需要、超市购物、换乘公交或地铁、锻炼身体、其他2.认为小黄车的站点应该设置在哪里居民区内、学校附近、公司企业附近、各类大小商场附近3.使用小黄车过程中遇到过那些问题APP有漏洞、高峰期车辆短缺、使用收费过高、私卸车牌、恶意破坏、找不到自行车停放点、车辆被私自上锁、车辆有破损、其他4.对小黄车收费标准的看法押金合理,使用价格合理、押金合理,使用价格偏高、押金不合理,使用价格合理、押金和使用价格均不合理5.认为小黄车运营服务的以下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增强运营管理,检查违规使用用户、增加自行车投放数量、加强单车维护工作、增加租借点调查渠道、增加亲子座椅配车数量、增加车辆耐用性、方便地铁和公交车站换乘、提高车辆完好率。

四、整理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共享单车虽然很方便实惠,出现的问题也很多。

乱停乱放问题随处可见,地铁口、人行道边、绿化带,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这样的停放,方便了自己,却麻烦了别人,甚至给城市“添堵”。

城市公共自行车调研报告

城市公共自行车调研报告

城市公共自行车调研报告《城市公共自行车调研报告》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突出,公共自行车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新选择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现状和问题所在,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城市公共自行车的调研。

调研目的1. 了解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情况;2. 分析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使用情况和用户满意度;3. 探讨公共自行车系统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中的作用和影响;4. 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持续发展。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调研方法,通过向城市居民和公共自行车系统管理者发放问卷调查表,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意见,并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调研结果1. 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大多数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已经初步建立,但在一些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覆盖范围和数量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

2. 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使用情况和用户满意度调研结果显示,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用户数量逐渐增加,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车辆损坏、骑行路线不完善等,用户满意度有待提高。

3. 公共自行车系统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中的作用和影响调研结果显示,公共自行车系统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减少了交通拥堵,缓解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市民的出行便利性。

4. 改进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包括扩大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覆盖范围、提高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服务质量、加大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宣传力度等。

结论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明确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城市交通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

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调查报告范文

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调查报告范文一、调查背景。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城市里那一排排五颜六色的公共自行车就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们既环保又方便,感觉是城市出行的小助手呢。

到底有多少人在用,大家用得咋样,这可就值得去探究探究啦,所以我就搞了这么个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的调查。

二、调查目的。

咱就是想知道公共自行车在大家日常生活里扮演啥角色,是出行首选呢,还是偶尔应急才用。

看看使用过程中有啥问题没,这样就能给相关部门提提建议,让这公共自行车更好地服务大众。

三、调查方法。

1. 问卷调查。

我和小伙伴们在地铁站、公交站、商场门口还有公园附近这些人多的地方,逮着人就问能不能填个问卷。

总共发出去了[X]份问卷,收回来[X]份有效问卷呢。

问卷内容就包括啥时候会用公共自行车,为啥用,还有对公共自行车站点分布、车辆状况的看法这些。

2. 实地观察。

我们跑到不同的公共自行车站点去蹲点,就像侦探一样。

看看哪个时间段借车还车的人多,车辆够不够用,有没有坏车在那儿摆着没人管。

四、调查结果。

# (一)使用人群。

1. 年龄分布。

发现年轻人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比例相当高,特别是20 35岁这个年龄段的。

为啥呢?他们大多是上班族或者学生,觉得公共自行车又便宜又能锻炼身体,还不怕堵车。

比如说在软件园附近,那些年轻的程序员们,好多都是骑着公共自行车上下班的。

也有一些中老年人会用,他们通常是在早上或者傍晚去买菜、锻炼身体的时候用。

2. 职业分布。

上班族那是主力军啊,毕竟很多人住的地方离地铁站或者公交站还有一段距离,骑公共自行车正好能解决这“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像那些在写字楼里上班的白领,穿着精致的小西装,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城市街道,那也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呢。

还有一部分是学生,特别是大学城里的学生,校园那么大,骑着公共自行车在校园里或者去附近的小吃街那是相当方便。

# (二)使用频率和时间段。

1. 使用频率。

调查结果显示,大概有30%的人每周会使用3 5次公共自行车,算是比较频繁的用户了。

公共自行车系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公共自行车系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

公共自行车系统调研社会实践报告这一次参加社会实践和之前几次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一次和赚钱毫无关系,而是要走上社会,市北考察我们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调研,着对我角度看真的是第一次,我感到有些无助,没有任何头绪来申请加入实践。

不过还好,我周围有很多的同学要和我一起参加志趣相投实践,参予我可以和他们一起参加实践,可以一起学习了。

为了倡导绿色交通、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品质,市政府省府开始实行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而从这个系统被使用后,市民和游客对它的评价不必一,于是我们浙江工商大学计息学院和杭州湖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便一起合作,条款和公共自行车公司目前也签订了协议,进行电单车了一次公共自行车的调研。

五天的时间,我经历了酸甜苦辣,其中的苦和乐也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懂得。

实践的第一天,我们作出来到了活动的地点进行“踩点”。

从奉贤赶到龙翔桥,我们用了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而在向龙翔公益性桥的工作人员借了公共自行车前,我们就顶着太阳,骑着自行车赶往各个来到服务目的地。

第一站是少年宫,也是我将要负责进行活动的地方。

一路上,被称为“路痴”的我努力把一些标志性建筑默默记下,为第二天的活动做着预备。

到达少年宫后,和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与进行了工作人员简单的说明,得到了她们的拥护和欢迎。

接着就向第二站—柳浪闻莺前进,一切依旧顺利。

但在去第三站—吴山广场的路上,我们碰到了小麻烦,领路的未必小心转错了一个弯,把产品与服务地点搞错了,这直接的后果是我们又打电话询问向路人进行咨询,吴山最后虽然顺利赶去了吴山广场,可是大家还是被转得晕晕的。

踩完所有的点后,我们回到龙翔桥,回去的路上,我感慨道“绕了西湖大半圈”。

暑期社会素质教育的第二天,我们早上十二时八时从下沙出发,开始了这两天的活动——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志愿体验活动。

在到达我的志愿服务选填的地点——少年宫时,我们这些志愿者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然后他们耐心给我们讲解了我们顶多要做做的工作,要注意的地方以及政府部门一些技巧。

城市公共自行车调研报告

城市公共自行车调研报告

城市公共自行车调研报告城市公共自行车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城市公共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减少了对汽车的依赖,对环境保护有积极作用。

为了了解城市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情况和用户满意度,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1. 了解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用户群体,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等信息。

2. 了解城市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情况,包括每天使用次数、使用目的等。

3. 了解城市公共自行车的服务质量,包括车辆状况、站点布局等。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进行。

四、调研结果及分析1. 用户群体根据问卷结果,我们发现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用户主要是年轻人和中年人,占比超过70%。

这说明年轻人和中年人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的需求比较大,可能是因为他们更加注重环保,也更加注重健康。

2. 使用情况根据问卷结果,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用户每天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次数为1-2次,使用的目的主要是通勤和休闲。

这说明城市公共自行车在短途出行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3. 服务质量根据问卷结果,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用户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的服务质量较为满意,特别是车辆的状况和站点的布局。

但也有部分用户反映车辆维护不及时、站点容量不够等问题。

这说明在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自行车的服务质量上,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五、改进建议1. 增加车辆维护力度,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

2. 扩大站点容量,避免用户无法找到可用的自行车和空余的车位。

3. 加强宣传,提高更多市民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的认知度,吸引更多人使用。

六、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城市公共自行车在市民中的受欢迎程度较高,大部分用户对其持肯定态度。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包括车辆维护和站点容量。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自行车的服务质量,为市民的出行提供更好的选择。

(完整word版)公共自行车调查报告

(完整word版)公共自行车调查报告

关于富阳区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的社会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为了解富阳区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情况,通过对富阳主城区公共自行车使用现状分析,提出对杭州公共自行车项目建设合理意见.使公交服务网络更趋完善,为城市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我们就使用频率、用途、使用时间、车辆状况和租赁费用等问题(附问卷)对一百二十位居民进行了调查访问,其中包含各不同年龄段和阶层的人,样本具有代表性.二、调查时间:2015年5月20日三、调查地点:富阳区主城区四、调查对象:富阳区12周岁以上80周岁以下居民五、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六、调查人:XXXXX七、调查结果(见表一):表一:关于公共自行车的社会问卷调查结果八、调查结果分析:(一)大部分的民众都比较支持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基本无人持反对意见.(二)租借点分布:目前公共自行车站点的分布并不是非常合理,将近半数的人认为目前的公共自行车站位置并不方便自己的租借。

现在管理部门只在集散中心,人流密集的区域布租借点,但是由于对社区内部布点不够深化,因此日常使用并不特别方便。

(三)租借卡办理:对目前的租借卡办理和开通,认为方便和麻烦的人数不相上下。

通过采访我们得知,大部分认为麻烦的群众都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办理或在何处可以办理,对于这一点,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力度。

(四)租还车操作:大部分人都觉得租还自行车的操作比较方便,但仍有大约36%的人觉得操作困难,说明这一点确实还有一定的问题,笔者对此也深有体会。

自行车归还时很难把车准确推入锁车器,有时车已被锁住却无法刷卡,只能联系工作人员。

(五)基础设施需求:对于租借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多数人认为只要有顶棚和标示牌就够了,但就富阳的租借点建设来看,这个要求也还未能满足。

(六)用车频率及用途:大部分人一周使用一次公共自行车,主要用以外出游玩或有需要短途往返的事情。

为上班、游玩和短途往返而使用公共自行车的人占了将近70%,很少有青少年用公共自行车上下学。

公共自行车调查报告

公共自行车调查报告

公共自行车调查报告公共自行车调查报告一、引言近年来,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便捷的交通工具,在城市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情况、用户需求以及对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0份。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公共自行车使用频率、使用目的、满意度以及对公共自行车发展的期望等。

三、调查结果1. 使用频率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受访者每周使用公共自行车的频率达到3次以上,其中有近40%的受访者每天都会使用。

这表明公共自行车已成为他们日常出行的重要方式。

2. 使用目的调查发现,超过60%的受访者使用公共自行车主要是为了短途出行,如上班、购物、探亲等。

此外,还有一部分受访者将公共自行车作为锻炼身体的方式,每天骑行一段距离。

3. 满意度对于公共自行车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对公共自行车的便捷性和环保性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公共自行车的覆盖范围广,租借和归还也非常方便。

然而,也有约15%的受访者对公共自行车的维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意见。

4. 对公共自行车发展的期望在对公共自行车发展的期望方面,调查结果显示,超过50%的受访者希望增加公共自行车的数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外,还有一部分受访者希望提高公共自行车的质量和舒适度,例如增加座椅的调节功能、改善车辆的减震效果等。

四、讨论与建议1. 增加投放数量根据调查结果,公共自行车的需求量已经远远超过供给,因此应增加公共自行车的投放数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同时,应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情况进行差异化投放,以提高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率和满意度。

2. 改善维护和管理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受访者对公共自行车的维护和管理提出了意见。

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自行车的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损坏的车辆,确保用户的骑行安全和舒适度。

3. 提升服务质量为了提高公共自行车的满意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自行车的质量控制,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耐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使用状况调研报告班级:城规0801 姓名:夏彬彬学号:200804130120摘要公共自行车系统是杭州市政府有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以公共交通与自行车换乘、停车换乘为核心的组合交通模式,为市民提供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倡导绿色交通,减少人们对小汽车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品质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

关键词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绿色交通可持续发展1调研背景自行车是我国普及最广的代步交通工具,其拥有量为世界各国之最。

作为同城短区间非机动载人设备,自行车廉价、便捷、健身、环保、节能的特点尤为突出,是当今乃至今后更长时间人们生活中不可获缺和替代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我国最早实行公共自行车的城市是杭州,杭州融鼎科技在2008年5月1日,率先运行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将自行车纳入公共交通领域,意图让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无缝对接",破解交通末端"最后一公里"难题。

国外经验巴黎——每次用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免费。

而实际上,巴黎市内每隔200多米就有一个联网租赁站。

大多数巴黎市民骑车车程也不会超过30分钟,租赁后在任何一个租赁站归还,相当于是免费服务。

哥本哈根——市中心约有150处自行车停车点,任何人将20克郎硬币放进车链上的孔眼内,便可以使用这种公共自行车,用完再锁在任何一个存车处,取出硬币即可。

伦敦——现有273英里的自行车道,其中一半是2000年后修建的,想租赁自行车的市民用手机给服务中心发条短信,就会收到一个开锁密码,通过这个密码,用户可在市内任何一个租车停放处自行取车。

里昂——自2005年5月以来,里昂市的3000辆租赁自行车已行驶了1609万公里,这一数据相当于减少了汽车行驶所排放的3000吨二氧化碳气体;图雷纳还说,推行自行车项目以来,里昂市的机动车流量下降了4%。

2 调研概况调研以杭州市城市中心区、商务区和居住区的公共自行车站点为主。

对其使用群体的调研,了解其使用状况。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为主,通过站点访问、拦截访问和随机访问对公共自行车使用者进行调研。

对站点自行车的摆放,使用率进行拍照。

将使用人群根据年龄、性别、职业进行划分,从而得到使用人的构成比例。

绘制图表。

进行发放问卷,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

将收到的问卷进行分类统计,数字解读。

了解公共自行车使用率与主要用途与人们的使用满意度。

2.1使用群体的构成状况在我发放的100份问卷中,回收到87份,其中市民有70人,游客17人,问卷有效率是87%,市民与游客的比例是大约4:1,男女比例是1.175:1。

所以杭州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受惠群体以市民为主,游客为辅。

男性的数量略多于女性。

我也对问卷者的年龄进行了比较分析,市民中20—40岁的人群最多,占总数的68%,是最主要的群体。

我也对使用者的职业结构进行了统计,使用的人群有公司员工,商业家,学生,自由职业,退休人员,其他。

其中公司员工最多,有40人,商业家2人,学生15人,自由职业者11人,退休员工4人,其他15人。

13%通过使用者的年龄结构和职业结构的统计,可以发现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对上班人员,学生和游客带来了便利。

杭州作为一个特大城市,小汽车的使用者越来越多,交通越来越拥堵,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给上班族和学生带来了诸多不便,应该鼓励大家积极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地铁线将陆陆续续在杭州建成,到时交通问题一定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而公共自行车系统正是在于解决“最后1km”问题。

骑自行车既能节能减排,又锻炼身体,可以给城市带来可持续发展。

2.2 公共自行车使用情况数据显示:一周使用5次以上的有30人,2-5次的有24人,1-2次的26人,半个月使用1-2次的7人。

5101520253035周5次以上周2-5次周1-2次月1-2次人数34%28%30%8%周5次以上周2-5次周1-2次月1-2次问卷还对自行车的使用用途做了调研,很大一部分人用途是为了上下班和出游方便,也有一部分是用于购物和体育锻炼。

10203040上下班购物出游锻炼身体其它用途自行车的介绍:每辆车的身份证 车头锁飞鸽美琪24吋 解锁装置租车方式:方法:杭州公交IC卡A卡(成人优惠卡)、B卡(学生优惠卡)、C卡(老年优惠卡)、D卡(普通卡)及T卡(一卡通)和已开通公交功能的市民卡,在所持卡的电子钱包区内存入200元公共自行车租用信用保证金及租车资费。

无公交IC卡的市民和中外游客,使用杭州公交IC卡Z卡。

费用1小时之内:免费1小时以上2小时以内:1元2小时以上3小时以内:2元3小时以上:每小时3元优惠:凡乘公交车,在公交车POS机上刷卡乘车起的90分钟内,租用公共自行车的,租车者的免费时间可延长为90分钟,同时计费结算时间也相应顺延。

使用满意度从满意度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杭州公共自行车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但是大家对于自行车系统还是基本满意的。

存在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杭州市公共自行车存在着一些列问题:1、换乘点无车可借2、网点还不进去车3、借不到车4、自行车损坏5、系统故障从中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集中,这些问题影响了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率和满意度。

14%35%3 调研结论杭州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是按公共服务定位进行构划,在国内尚无先例,与国外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也有所不同。

对此,整个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将依托公交,按照“政府引导、公司运作、政策保障、社会参与”的原则构建。

这一工程极大的便利了市民的出行,绝大多数受访者都对政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符合杭州市致力于构建生活品质之城的终极目标。

该系统不仅改善了城市的道路交通和公交系统,也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

改善了杭州市的环境。

拉近了杭州与国际城市建设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也增加了游客的亲身体验与经历,加强了游客对杭州的认识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于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公共自行车还有提升空间,有些受访者提议几个网点需配置维修与服务人员各一名,这样有助于提高公共自行车保养的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也有些认为可以配置自助式维修工具。

通过网上查找得到一些优化服务:一年内守信租车100次可免收200元信用保证金公交拟推出杭州“公交信誉乘客”俱乐部,成为俱乐部的成员,就可以免收“信用保证金”。

成为会员的条件是,一年内租用公共自行车在100次以上,并未发生失信记录,届时,公交集团会定期公布符合条件的租车者名单,再由本人提出申请,就可以成为“公交信誉乘客”俱乐部成员。

当然,如果你是恶意刷信用,比如几秒钟内反复租车、还车,以达到尽早退还保证金的目的,这样行为也会被电脑记录在案,是不符合“信誉乘客”的申请条件的。

公共自行车租用对象年龄放宽到12周岁为了让更多市民和中外游客租用公共自行车,自行车的租用对象将从过去的16周岁至70周岁放宽到12周岁到70周岁。

但12周岁至16周岁的租车者必须在成人监护下租用,同行的成人要承担起监护责任。

增设可带8周岁以下亲子座的公共自行车根据广大市民建议,将有2000辆设有亲子安全座椅的公共自行车投放到景区为主的租车点,这将为带小孩的市民和中外游客出行提供便利。

但12周岁到18周岁的租车人不能携带儿童骑行,当然,未设有安全座椅的公共自行车也还是严禁带人骑行的。

这些优化措施现在已经完全落实,运营情况十分合理。

在运营管理方面,政府应该满足市民对于公共自行车的需求配置,强化服务网点管理,加强网站建设和管理,对使用者的个人信息进行安全管理。

一些建议:1、公共自行车服务点的商业化,这将很好得消化项目前期的投入,也能更好地为市民及游客提供多元化服务。

政府和市场双管齐下。

2、公共自行车的车体广告和服务点广告经营,探索多元化的经营和投资。

3、推广公共自行车站点进入大学,很多大学生感觉借自行车还要出校门不是很方便。

其他城市一些公共自行车系统情况:广州——2010年6月22日广州将启动公共自行车计划,首批18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正式投入运营。

首批18个租赁点:陶然庭院,华景新城公交总站,沁馥佳苑,枫华苑,加拿大花园,华景新城,东方新世界,省邮校,东晖花园,华建大厦,上社,理想青年营,市113中学,天河公园北门A,天河公园北门B,天河公园西门,天河区政府,信息院。

办押金卡4个点:华景新城、东方新世界、上社、天河公园北门A(注:任意网点都可租车,但先期手续只能在此4个点里的任意一个办理)。

服务时间:全天24小时。

通过这个调研我对城市规划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城市规划说到底是土地与交通的演变过程,城市交通规划对于一个城市和人们来说十分重要,所以其更需要前瞻性。

中国的文化有求大的一面,追求大马路,高楼大厦,这是一种误区。

中国的大城市,一定要公交优先。

其次,通过城市的合理布局,尽量减少和降低交通的出行。

要看到,在一定的人口和建设量的情况下,不同的模式产生的交通量是不同的。

工作与居住的地点不能太远,如果布局不合理,就会产生大规模、长距离的交通。

另外,还要有交通政策来配套,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敢说自己光靠建马路就能解决交通问题,必须制定配套的交通政策。

比如新加坡,针对中心区拥堵,就推出车伴政策,你一个人开车进城就要多交费,4个人一起开车进城,费用就低得多,这样就减少了进城的车辆。

政府鼓励你坐公交车,你偏要开车进城,停车费就很贵。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你要把公交搞到位。

公交自行车也是一种很好的出行方式。

交通不是一个简单的修路的问题。

城市的道路有多重功能,交通只是其一,每条街都应有自己的性格。

城市是为人而存在的,忽视了这一点,只求快、只求大,其结果就是反城市、反人性的。

自行车专用道应该纳入城市交通规划,将来与公交车,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模式。

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规划一个居民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

创建自行车交通管理体系,科学规划自行车停站网点与条件。

附问卷:杭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用状况问卷1、您的年龄?A、20岁以下B、20—40岁C、40—60岁D、60岁以上2、您的性别?A、男性B、女性3、您的职业?()4、您是游客还是市民?A、游客B、市民5、您使用公共自行车次数?A、半个月内使用1-2次B、一周使用1-2次C、一周使用2-5次D、一周使用5次以上6、您使用自行车是为了?A、上下班B、购物C、出游D、锻炼身体E、其他7、您对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满意程度?A、非常满意B、满意C、一般D、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8、您在使用自行车时出现过哪些故障?A、无B、爆胎C、脚踏板损坏D、座椅损坏E、车胎没气F、其他9、针对自行车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您有没有拨打过服务热线?A、没打过B、打过但没打通C、接通后,问题并未得到处理D、接通后问题得到处理10、您觉得地铁建成之后公共自行车的使用情况会怎么样?A、使用率会增加B、基本不变C、使用率会下降11、您认为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给你带来的方便如何?A、没感觉B、一般C、比较方便D、很方便12、您对杭州公共自行车系统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