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基础绪论新
《中医学基础》1绪论至五行详解
阴阳清浊,升降出入的生理活动。
说明病理功能
1.阴阳偏盛 阳盛则热——实热 阴盛则寒——实寒
2.阴阳偏衰 阳虚则寒——虚寒 阴虚则热——虚热
3.阴阳转化
阳盛格阴——热极生寒(真热假寒) 阴盛格阳——寒极生热(真寒假热)
(二)五行相克
【含义】是一行有序地对另一行具有制约、抑制、克制的意思
【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关系】五行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 两个方面 的联系。
“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 例:木克土,克我者(所不胜)为木,我克者(所胜)为土。
(三)五行相乘(克之太过)
4.阴阳消亡 阳损及阴——阳损失一定程度会伤到阴 阴损及阳——阴损失一定程度会伤到阳}阴阳两虚
指导疾病诊断
辨别色泽的阴阳 色泽鲜明者属阳,色泽晦暗者属阴 辨别声息的阴阳 声音高亢洪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于实证、热证、阳证; 声音低弱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于虚证、寒证、阴证。 辨别脉象的阴阳 浮、实、洪、滑脉为阳;沉、虚、细、涩脉为阴。 辨别证侯的阴阳 表证、热证、实证为阳;里证、寒证、虚证为阴。
(2)阴阳的互根互用
※在物质上: 同属于一事物(物质)的阴阳两种不同性质的气是相互依 存,是互根为一体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 存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 ,阴之使也。”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3)阴阳的消长平衡
属于同一事物(物质)的阴阳二气不仅相互依存、趋向相反 ,而且相互制约、变化消长以维持相对平衡。即 阴阳平衡、 “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子问答形式记录,有人认为作者为黄帝。沈作喆《寓 简》:“内经素问,黄帝之遗书。” (2)托名黄帝,言其重耳。
《淮南子》:“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 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司马光《传家集•书屋》:“谓《素问》为黄帝 之书,则恐未可。黄帝亦治天下,岂终日坐明堂,但 与岐伯论医药针灸耶?此周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 耳。” (3)非一时一人之作。
中医学是在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深 刻影响下,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 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形成的一种独特、系统、完整和科学的理论体 系。
医学的含义 《希氏内科学》曾对医学做过权威性论述。 《希氏内科学》初版诞生于1927年,前10版
由CECIL主编或参与主编,又名《西塞尔内科 学》,《CECIL TEXTBOOK OF MEDICINE》。
骸等复杂的组织结构,在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
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下,经精、气、血、津液
等物质的作用,构成了以五脏为中心,以心为主宰
的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
(2)生理方面 组成人体的每个脏腑、组织和器官各有其自身独特的
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生理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机能 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一方面受着整体机能活动的 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又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形成了 人体内部的协调统一性。
(解剖成就:例如食道与肠道的比例; 血液循环方面的记载) 3、《黄帝内经》医学理论的继承性
《黄帝内经》 书名、著者、年代、组成
1、书名
首载于《汉书•艺文志》
《汉志》方技略医经类载有医经七部
《黄帝内经》十八卷 《黄帝外经》
《扁鹊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1绪论
体系:《辞海》曰:“若干有关事物互相联 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一整体。”
精品课件
41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
精品课件
42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图 2、医药知识的积累。图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精品课件
43
战国到三国的七百多年间, 由于社会变革及政治、经济、 科学文化、 哲学、获得了很
创造性提出“独取寸口,以知五脏六腑 死生吉凶”的诊脉方法。
创“右肾为命门”说,《难经·三十六难》: “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 为命门”
精品课件
52
精品课件
53
2.辨证论治体系的创立和应用:
《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辨证 论治的专著,为临床医学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
精品课件
54
1、成书年代:东汉末年。 2、作者:张机,字仲景,后世誉为“医圣”。 3、《伤寒杂病论》内容与成就: (1)《伤寒论》:22篇,397法,113 方,
葛洪的炼丹术,也是世界制药化学的先 声。
精品课件
13
中医学不仅在过去科学技术极其落
后的年代,是我国劳动人民与疾病
作斗争的重要武器,而且在当代科
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发挥
了西医无法替代的作用,其重要原
因就是东方文化的魅力,中医学蕴
藏着许多西方医学无法破解的科学
内涵,如经络现象便是其中之一,
可以说其中包含了许多“超前科学”
的内容。 精品课件
14
著名演员斯琴高娃患了“股骨头坏死”,当 时
她在法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就诊,那边西医
就建议说这个骨头已经不行了,应该换一个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 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 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
用的工具书。
▪ 6.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 现存规模最大,体例较为完善的古代类书。 ▪ 520卷,约950万字,分类辑录自《内经》至
▪ 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理、法、方、药悉备。第一部 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书。
▪ “方书之祖”——载方269首(“经方”)
▪ 4.《神农本草经》
▪ 成书于汉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托名 神农所作。
▪ 书中载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有毒 无毒分为上(120)、中(120)、下 (125)三品。
▪ 1.命门学说 ▪ 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全身五脏六
腑阴阳的根本,命门中阴阳的盛衰决定 着全身脏腑阴阳的盛衰,所以命门是调 节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
▪ 张景岳 ▪ 理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
治疗:补肾阴、肾阳
▪ 赵献可,字养葵 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强调“命门之火” 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 2.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 2.《难经》 ▪ 秦越人撰,战国时期的医家,渤海郡人。 ▪ 以问答形式阐释《内经》精义,讨论了81个
医学问题,对脉理的探讨较为精深,尤其提 出“独取寸口”。
寸口者,脉之大会也。 为十二经脉经气汇聚 之处,可以藉此决断 五脏六腑之功能及生
死吉凶。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 3.东汉.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 《伤寒论》(外感病) ▪ 《金匮要略》(内伤病)
医学伦理学之先河。“大医精诚”,治病 应“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中医学基础(全)
中医学基础(全)《中医学基础》教材《中医药学概论》主讲路新国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1、《中医学基础》学习的内容:主要学习和阐释中国传统医学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观念、基本知识与基本理论,为以后学习《中医营养学》奠定必要的基础,是营养学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2、《中医学基础》与《中医营养学》是学习和研究《中医营养学》的基础。
《中医营养学》是《中医学基础》的后续课程。
3、课程设置的意义①反映了中国营养学的特色;②是营养学专业必修的课程。
4、教材《中医药学概论(第六版)》(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王建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年11月.教材特点:①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本科教材,符合我们本科专业教学的需要;②是供非中医专业使用的教材,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简要而全面,是浓缩本,适合我们非中医专业学习中医知识的需要;③教材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基本知识和方剂学基本知识三大部分(上、中、下三篇);④附有中医基础理论现代研究的进展.5、主要参考教材和参考书①《中医基础理论》(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材特点介绍;②《中医诊断学》(供中医、针灸专业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教材特点介绍;③《中医学基础》,张登本主编,中国中医出版社,2003年1月,24元。
教材特点介绍: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供中药类专业学习中医药学的专业基础课.④《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特点介绍:简本;⑤《第2版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李经纬余瀛鳌蔡景峰,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1月,330。
00元。
参考书特点介绍:收载38505条。
6、考试成绩计算方法二、中医学的概念1、中医学与中医基础理论:①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也称为中国传统医学。
中医学基础整理重点笔记
《中医学基础》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发展概况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重点的两部著作:春秋战国时期: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黄帝内经》①《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四大经典之一),简称《内经》。
作者:集体之作。
意义: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标志着中医学独特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它对医学的认识在当时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还奠定了中国传统营养科学的理论基础。
②《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
意义: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并且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临床医学及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内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病因、四诊、辨证、预防与治则等。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是指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和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思想。
②主要内容A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说明结构的完整性及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病理上的整体性:局部病变与整体病理反映的统一关系。
★诊治上的整体性:由外察内,整体调节。
B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
★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四时气候;昼夜晨昏;地域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的影响:四时多发病;昼夜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地域环境对发病的影响。
★自然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C 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与疾病防治的关系:2、辨证论治①病、证、症的基本概念经典文档下载后可编辑复制★病的基本概念:病,即疾病,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症的基本概念:是指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
★证(证候)的基本概念:是指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是中医治病的依据。
1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4、近代时期
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制度 近代时期(鸦片战争后),随着社会制度 ), 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 变更,西方科技和文化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 大碰撞, 大碰撞,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新旧并存趋 势:
①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如30 继续走收集和整理前人的学术成果之路 如 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 年代曹炳章主编的《中国医学大成》,是一部古今 中医学大成巨著。 中医学大成巨著。
4、《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
成书年代: 成书年代:东汉 作 者:假托神农
主要内容:共载药 主要内容:共载药365种,根据药物的毒性分上、 种 根据药物的毒性分上、 中、下三品;载了每味药物的药性理论:“四气五味”、 下三品;载了每味药物的药性理论: 四气五味” 性能、主治;用药原则: 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 性能、主治;用药原则:“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 药物的配伍理论“七情” 其理论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药物的配伍理论“七情”。其理论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理论与药物研究,均较汉代 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理论与药物研究, 以前有重大发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 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 以前有重大发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
巢元方《 隋·巢元方《诸病原候论》: 巢元方 诸病原候论》 该书以1729论分述内、外、妇、儿、五官、 论分述内、 该书以 论分述内 五官、 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 皮肤等诸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尤重于病 源的研究。 源的研究。 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唐·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孙思邈著《 千金翼方》 孙思邈著 千金要方》 代表了盛唐的医学发展水平, 代表了盛唐的医学发展水平,可谓开中国医 学伦理学的先河。 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学伦理学的先河。 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中医基础理论1.绪论(形成发展)
(1) 《脉经》:
晋·王叔和著《脉经》,是 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 记载24种病脉。 确立“寸口脉法“。提 出两手寸、关、尺与脏 腑对应的脉学理论。 归纳24种脉象,并进行 具体描述,使脉象名称 规范化。 阐述脉象的临床意义, 将脉与证统一起来
(2)《针灸甲乙经》
晋·皇甫谧:著《针 灸甲乙经》
(三)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 深刻影响
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中最一般 的共同规律的科学。任何一门自然学科 的发展都 离不开哲学的作用。
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辨证法》中所说: “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他们总还是在哲学的支配之下。”
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精髓。
形成于秦汉时期的中医学理论体系, 自然而然地受到当时哲学思想的深 刻影响,这也决定了中医学的发展 方向和历史嬗变的轨迹,为中医学 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自然观和方法 论的基础。
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 体,又带有鲜明的社会科 学属性特点,受到古代哲 学的深刻影响,多学科知 识相互渗透的医学科学。
(一)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运动、变 化和发展规律或本质的学科。
中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主要探讨人体的 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规律,人体的 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 和防治规律 。
中品——120种(补养兼攻病药)
下品——125种(攻病类药)
对药物的四性五味,七情和合,方剂的君、 臣、佐、使的配伍原则作了阐述,并对药物 的产地、采集、炮制方法和剂型与疗效的关 系,成为了历代本草之蓝本。所载药物疗效 确切,如水银治疗疥疮、常山截疟,麻黄止 喘发汗等。
至此,从基础理论的确立,辨 证论治体系的应用,药物专著 的问世,相对完整的中医理论 体系已经形成,为中医学的发 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基础第一讲:绪论(正式)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又称“方书之祖”。
它确立了六经辨证的纲领及包括理法 方药在内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扁鹊
扁鹊,姓秦,名越人。 战国时期齐国卢邑(今 山东长清县)人,也有 记载为勃海郡鄚(今河 北任丘鄚州镇)人。被 誉为能“起死回生”的 医家,他的医术被认为 是当时的最高水平。尊 称为“中国医学之祖”。
中医学发展简史
1、基础医学 隋代: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金元四大家: 两晋: 王叔和《脉经》 刘河涧: “寒凉学派” 宋代: 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张子和: “攻下学派” 金元: 金元四大家 李东垣: “补土学派” 明代: 赵献可、张介宾提出命门学说 朱丹溪: “养阴学派” 清代: 王清任著《医林改错》
他曾通过诊脉, 断定昏迷五日的赵简子“非死症”, 两天后赵”
华佗
华佗,字元 化,沛国谯(今安 徽亳县)人,大约 生于公元2世纪初 叶,卒于建安十三 年(公元208年) 以前。东汉杰出的 医学家。精通内、 外、妇、儿、五官、 针灸各科。
华佗医术精湛,技艺高超, 尤其是在外科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他发明的“麻沸散” 。
该书根据药物性能功效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
上药 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
无毒,多属补养类药物,多服久服不伤人。 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中药 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 无毒有毒,多属补养而兼有攻治疾病的作用的药物, 斟酌其宜。欲过病补虚羸者本中经。 下药 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 多毒,属除寒热、破积聚等攻治疾病的药物居多, 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与西方麻醉剂相比(美国人莫尔顿用乙醚进行麻醉是 在1848年),华佗发明的麻醉药领先了一千六、七百年。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知识: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宝库,是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中医学一方面汲取了中国古代深邃的哲学、文化和科学思想,另一方而又是对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所以不但具有极其丰富的理论思辩性和创造性,而且临床实用性极强。
即使在现代医学十分发达的今天,中医学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卓越的临床疗效。
近几十年来,中医学的独特优势逐渐被国际医学界所认识,这一古老的传统医学正一步步走向世界。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医学起源于中国远古时代。
早在原始部落时代,人类就开始了医药知识的初步积累。
如中国古典文献有"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等记载,就是对上古时期中华民族的祖先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努力探索医药知识的真实写照。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经相当深刻,医疗实践经验也已经非常丰富,再加上此时的社会快速进入了一个文明昌盛的时代,政治、经济、科学、文化都有显著的发展,学术思想也空前活跃。
因此,把代代相传的医药知识和最新的理论思想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崭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中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的出现,就是这种崭新的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黄帝内经》成于战国至秦汉时代,它收集了前人大量的医疗实践资料,运用当时盛行的阴阳、五行等学说,以及天文、地理、生物、气象等各种自然科学知识进行归纳、综合,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和关于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内容,形成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理论和临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黄帝内经》以后,历代医家对医学理论不断进行充实和提高,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难经》是稍晚于《黄帝内经》问世的另一部重要的古典医籍,它以问答的行文方式,针对《黄帝内经》的某些重要内容进一步进行阐发、论述,对《黄帝内经》的某些不足进行了重要补充,是研究中医学经典理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医学典籍。
绪论中医基础理论(ppt)
(优选)绪论中医基础理论
目录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二、中医学的学术特色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四、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概况 五、中医学的科学思维 六、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七、中医药文化 八、《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学习方法
重点与难点
• 重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发展 –中医学的主要特点 –中医药文化
《伤寒杂病论》
• 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经宋代 林亿等整理后,分为《伤寒论》 和《金匮要略》两书
• 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 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 的辨证论治原则,为中医临床医 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辩证论治理 论体系的基础,他“勤求古训,博采众 方”,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提 出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辨证论治 原则,使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 合起来,为中医临床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 基础。“上工治未病”,“方书之祖”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具有浓厚的社会科学的特点 –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 –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
• 医学模式——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健康与疾病 问题的观点和方法,是人类对生命、健康、疾病、死亡等 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况
• 中医学以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人为中心, 从人与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去探讨人的生命过程及防治 疾病的规律,形成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整体医学模 式
治疗优势
• 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及个体化诊疗,以及整 体调节的思想,符合人体多样性的特点,更符合现代治疗 学的发展趋势
• 对诸多疾病,如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 肿瘤以及老年病等,具有独特的治疗效果
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点
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点一、绪论1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中医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2黄帝内经最早的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
3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专著,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4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医学家张机(字仲景)所著。
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
称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医方之祖。
5王叔和的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6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丰富了病因病机学内容,为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
7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针灸专著。
8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是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
9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确立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的病因分类。
10金元四大家:刘宪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11刘宪素其学术思想为火热论,六气皆能化火,以降心火、益肾水为要旨,后人称为寒凉派。
12张从正,认为邪去正自安,祛除采用汗、下、吐三法为要。
后人称为攻下派。
13李杲以黄帝内经中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的理论为基础,主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临证中善于补上中下三焦之气,以补脾胃为主,提倡调理脾胃、升举清阳,后世称为补土派。
14朱震亨,又称丹溪先生,学术思想是在黄帝内经的少火和壮火基础上,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后人称为滋阴派。
15王清任著有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隔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16明、吴又可著温疫论,创立了戾气说。
17清、叶天士著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
18吴瑭著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创立了三焦辨证。
19中医学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
20症即症状,包括症状和体征。
病症是病人自我感觉到的身体不适和异常变化。
体征是医生通过检查病人身体所发现的异常表征。
21证是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及病势等所做出的病理性概括。
22病即疾病,是在病因作用下,正邪斗争、阴阳失调所产生的具有特定发展规律的病变全过程。
23诊断过程中要整体审查、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仲 景
其书尊为“方书之祖”。
)
分为: 《伤寒论》
《金匱要略》
四诊、八纲、八法
《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中药学专著,载药365种:
炎
①上、中、下三品,是中国药
帝 (
学史上最早的药物分类法;
神 农
②中药药性理论;四气、五味
)
③七情和合
《本草经集注》、
《雷公炮炙论》
3.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⒈魏晋隋唐时期(临床专 科)
⑵理论创新
明代命门学说: 张介宾《景岳全
书》《类经》、 赵献可《医贯》
王清任《医林改错》 改正前人解剖错误,发 展瘀血致病理论
王清任
温病学说与温病四大家
吴有性(字又可) 《温疫论》,明确提出 温病病因为“戾气” , 传染途径为口鼻吸受。
吴又可
温病四大家
叶桂(字天士号香岩) 《温热论》创卫气营血辨 证 体系 吴瑭(字鞠通)《温病条 辨》创立温病的三焦辨证理 论体系。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中医对正常人体的认识 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中医养生和诊疗疾病的原则
二、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形成时期 四大经典
充实和发展
临床专科专 著
突破性进 展
金元四大 家
魏晋隋唐
综合汇通深化发 展
温病四大家
明清
宋金元
先秦秦两汉
近现代
继承、发展、创 新
中医学是开放系 统
黄
岐
帝
伯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
名。
鶴年堂正廳懸挂黑字 金底“鶴年堂”匾額, 傳爲明代奸臣在嚴嵩 所書
丸散膏丹同仁堂
樂氏家族興辦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 藥店遵循“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訓 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欽定由同仁堂供奉禦藥。
林益和堂(雙溪百年中藥店 )
关键性的问题
1.什么是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的主 要内容? 2.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简史 3.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医药知识的积累 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 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先民实践,积累经验
伏羲氏画卦 神农氏尝百草 黄帝制九针
九針模型
墨
子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 墨
家
)
韩 非 子 ( 法 家 )
孙
子
(
兵
老子(道家) 孔子(儒家)
家 )
医学知识,整理升华
临 床 医 疗
现存最早的医学典 籍、中医理论形成的 标志。包括:
《素问》 《灵枢》 各9卷81篇
《难 经》
八十一难 相传为扁鹊(秦越人) 所著:独取寸口、五腧穴 理论、命门三焦理论。 脏腑、经络、脉学、病 理、针法
鹊扁
《伤寒杂病论》
东 汉
末
·
创立辨证论治医疗体
张
系,奠定临床医学的基础。
机 (
后世尊张仲景为“医圣”,
—补土派(脾胃学派)
朱震亨(字彦修,后 人尊为朱丹溪),“郁 症”“百病多因痰作 祟”,倡“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善用滋阴 降火治疗杂病
—养阴派
⒊明清时期(综合汇通、深化发展) ⑴集大成著作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1892药、 11096方、1109图 明·王肯堂《证治准绳》 明·楼英《医学纲目》 明·朱木肃《普济方》61739方,古医书收 方最多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创河间学派,倡导 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
志过极、皆为热甚”
—寒凉派、主火派
为 后 世 温 病 学 说 的 创 立 产 生了深刻的影响
张从正(字子和, 号戴人),倡“邪非 人身所有,邪去则正 安”,善用汗、吐、 下三法攻邪治病
—攻邪派(攻下派)
张子和
李东垣
李杲(字明之,号 东垣老人)倡“内伤脾 胃,百病由生”,治疗 以调理脾胃为主
中医学基础 绪论
道地药材
四大懷藥—山藥、地黃、菊花、牛膝、
四大南藥—益智仁、檳榔、巴戟天、 砂仁、
四大皖藥—丹皮、木瓜、菊花、白芍、
浙八味—白朮、白芍、菊花、麥冬、 浙貝、
玄參、延胡索、鬱金
清人繪配藥圖
清人繪切藥圖。藥材切制之前,大多還需經過泡潤等軟化處理。
用於加工中藥材的各類工具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理论框架的建立
+
治疗技术的发展(药物、 针灸)
中医四大经典的问世
先秦、秦、秦汉时期:
代表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 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中医在人体结构、生理、病因、病机、诊法、 方剂、中药等各个领域,形成相对完整的理 论体系,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确立。
《黄帝内经》
清代青花瓷藥碾 清代銅藥臼。 許多中藥在入藥前需進行破碎處理,杵臼是常用的工具。
明代御藥房熬藥用金罐
清同治 “胡慶餘堂”藥壇
清代青花瓷研鉢。 研鉢是將少量藥材加工成粉劑所常用的工具,舊時藥店必備之物。
以祖傳醫術為招徠的街頭醫師
“湯劑飲片鶴年堂”
鶴年堂藥店創建于明嘉靖 四年(1525年) 在經營上,鶴年堂的中藥 飲片以選料地道, 加工精細,藥效甚好而聞
晋·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 的针灸学专著。
晋·王叔和 《脉经》现存最 早的脉学专著, 论述了24种病脉。
晋·葛洪《肘后方》
隋·巢元方《诸病 源候论》现存第一 部病因、病机、证 候学专著。
唐·孙思邈《千金要
方》、《千金翼方》 唐·苏敬、李勣《新 修本草》(第一部)
唐·王冰《重广补注 黄帝内经素问》
一、中医学
⒈中医学( TCM)
是产生于中国,经过数千年发展所形成 的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尤其具有丰富诊疗手 段及养生康复方法的科学。
(主导思想+哲学基础+生理病理学基础 +诊疗特点)
理法方药
中医学理论体系
精
整
气
体
阴
观
阳
念
五
行
指
导
哲
思
学
想
思
想
脏
辨
腑
证
精
论
气
治
血
津 液
诊
治
核
特
心
点
理
论
2.中医基础理论
薛生白《湿热条辨》 王孟英《温热经纬》
叶天士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 特点
㈠整体观念 ㈡辨证论治
㈠整体观念——完整性、统一性、联系性
⒈含义: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 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自 然 环 境
人
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
社 会 环
唐·王焘《外台秘要》
⒉宋金元时期(突破性)
南宋·陈言《三 因极一病证方论》创 立“三因学说”。
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16834方 宋政府(陈师文、裴宗元、陈承)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第一部成 药制剂手册(第一部药典) 南宋·宋慈《洗冤集录》(1247年) 是我国第一部法医学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