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1.1)--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1.1)--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主要内容中医学的概念及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二三中医学的思维方法四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五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熟悉:中医学形成与发展各历史阶段的重要典籍,杰出医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成就。

了解:中医学的概念及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及形成和发展概况;中医学的主要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的概念及学科属性中医学的概念一(一)(二)返回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生理、病理, 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医学科学,属于传统医学范畴。

中医学的概念(一)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的思维方法发源于中国古代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同时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是一门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医学科学。

(二)中医学的学科属性1.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2.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3.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4. 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近现代明清宋金元魏晋隋唐先秦秦两汉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一)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医药实践经验的长期积累 ☑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 返回1.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 时间:先秦两汉时期标志:四部经典《黄帝内经》作者:诸多医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书年代:春秋战国组成:《素问》、《灵枢》两部分,各81篇特点: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难 经》作者:秦越人(扁鹊)成书年代:汉代以前特点:藏象、脉学和针灸等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作者:张机(张仲景)成书年代:东汉末年组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特点:创立了辨证论治理论,是我国第一部临床学专著《伤寒杂病论》作者:托名神农氏成书年代:汉代内容:365味中药(分上、中、下三品)提出四气五味、 七情和合等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经过几千年的长期发展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理论和治疗经验。

中医的核心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理论、脏腑学说等,这些理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基础。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和灵魂。

正如一个建筑物需要牢固的基础才能稳固地建立起来,中医学也需要坚实的基础理论来支撑和指导其临床实践。

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掌握不仅是学习中医学的基本要求,更是成为一名合格中医师的必备条件。

首先,阴阳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石之一。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存在着阴阳两个相对而又统一的对立面。

这种相互制约和转化的关系贯穿了自然界、人体机体等方方面面。

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起到了统一各种矛盾对立面的作用,并对中医的病因分析、诊断和治疗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次,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学说是中医疾病观念和诊断方法的根基,它把自然界和人体机能归纳为五个相互关联的基本要素,即木、火、土、金、水。

每个五行都有对应的脏腑、组织、感官、气味、颜色等,通过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和互相促进来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从病因的分析到治疗的选择都离不开对五行学说的理解和运用。

另外,经络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认为人体内部有12个主要经络和8个奇经八脉,它们构成了人体的气血运行系统。

经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着机体的健康状态和防御能力。

通过经络的诊断、调理和针灸等手段,可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经络学说在中医的诊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其具体的物质基础和机制尚待深入的研究。

最后,脏腑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关键部分。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五脏六腑,它们是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的主要载体。

每个脏腑都有自己的功能和相应的病理变化,对于中医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脏腑学说与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 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医学是由多个学科交互渗透的产 物
中医基础理论:
是研究和阐明中医学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 想,贯穿于人体的生理、病理和疾病的诊治以及养生保健 等各个方面。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战国至两汉时期 1)形成的基本条件 (1)有力的社会文化背景 (2)医药知识的积累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
出现性质相同的证候,就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
• (4)辨病与辨证相结合
• •
对疾病认识 用药
第三节 《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学习 方法
1. 主要内容

中医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 中医对人体生理的认识(气血津液、经络) 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发病原理、病因病机、 养生防治)
• •
2. 学习方法
2)初步形成时期代表性著作
(1)《黄帝内经》(《内经》)。《素问》+《灵枢》。 最早系统中医经典。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的标志 (2)《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3)《伤寒杂病论》,东汉·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 要略》。辨证论治运用。
(4)《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最早药物学
专著,载药365种。

症:症状,是疾病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的、
孤立的病理现象。(一号出口)
(2)辨证论治概念: • “辨证”即辨别症候,是通过四诊(望闻问切)收 集有关疾病的所有资料(病史、症状、体征),并运用中 医的基本理论,对所有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辨清 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性和邪正盛衰关系,然后,再加以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 书中内容丰富,采集了上自春秋战国,下至 明清的历代名著之要义,其内容包括内、外、 妇、儿等临床各科。
辑录古籍原文中的部分 或全部资料,按类或按 韵编排,以供人们查考
用的工具书。
▪ 6.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 现存规模最大,体例较为完善的古代类书。 ▪ 520卷,约950万字,分类辑录自《内经》至
▪ 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理、法、方、药悉备。第一部 成功运用辨证论治的专书。
▪ “方书之祖”——载方269首(“经方”)
▪ 4.《神农本草经》
▪ 成书于汉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托名 神农所作。
▪ 书中载药365种,根据养生、治病、有毒 无毒分为上(120)、中(120)、下 (125)三品。
▪ 1.命门学说 ▪ 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全身五脏六
腑阴阳的根本,命门中阴阳的盛衰决定 着全身脏腑阴阳的盛衰,所以命门是调 节全身脏腑阴阳的枢纽。
▪ 张景岳 ▪ 理论:阳非有余,真阴不足
治疗:补肾阴、肾阳
▪ 赵献可,字养葵 认为命门为人身之主,强调“命门之火” 在养生、防病中的重要意义。
▪ 2.李中梓——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 2.《难经》 ▪ 秦越人撰,战国时期的医家,渤海郡人。 ▪ 以问答形式阐释《内经》精义,讨论了81个
医学问题,对脉理的探讨较为精深,尤其提 出“独取寸口”。
寸口者,脉之大会也。 为十二经脉经气汇聚 之处,可以藉此决断 五脏六腑之功能及生
死吉凶。
勤求古训 博采众方
▪ 3.东汉. 张仲景(医圣)《伤寒杂病论》 ▪ 《伤寒论》(外感病) ▪ 《金匮要略》(内伤病)
医学伦理学之先河。“大医精诚”,治病 应“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66
5、辨证论治的运用。
辨证论治作为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要求 人们辩证地看待病与证的关系。
一种病常可表现出多种不
同的证——同病异治(如感冒、
水肿等)
病与证 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的某些阶
段,可以出现类同症状——异病
同治(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
等) 脾气虚
67
谢谢大家!
68
脏、某经等
病性:如寒、热等
邪正关系:如虚、实等
57
❖ 风寒表热证 ❖ 肝肾阴虚证 ❖ 气血亏虚证 ❖ 心火上炎证
58
●病(疾病)
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 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如:
病因;风寒、风热、暑湿等 感冒 发病形式:四季皆可;轻者伤风、
重者感冒 发展规律:起病急、传变快、流行性
12
13
❖ (3)《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 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4
15
❖ 《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确立 ❖ 了中药理论的基础,集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 ❖ (1)成书年代:汉代。 ❖ (2)作者:托名神农。 ❖ (3)内容:收载中药365种,分为三类,其 ❖ 中植物类239种,动物类65种,矿物43种。
46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天人相应”观 1、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存。 2、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生理: 春温、夏热—腠理开—汗多、尿少; 秋凉、冬寒—腠理闭—尿多 病理:春多温病、夏多泄泻;
秋多疟疾、冬多伤寒。 47
48
3、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生理:人身的阳气
早晨——生发 日中——旺盛 日西——渐衰 夜半——入里 ❖ 病理: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ppt课件

3、明清时期(集大成时期) 明代.楼英《医学纲目》、王肯堂《证治准绳》 清代.吴谦《医宗金鉴》、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 温病理论的创立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戾气说” 清代.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 《临证指南医案》
吴鞠通—“三焦辨证” 《温病条辨》 4、近代和现代(收集整理时期)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
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 、
疾病的科学。
特点: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学 的思维方法、自然科学为主体、人文社会科学相
交融 (一 )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的特性 (三)中医学受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 (四)多学科交叉渗透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二)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藏象学说
精气血津液神学说
经络学说
(三)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
病因
发病
病机
防治原则
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基本概念及关系: 病—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邪气抗争而
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 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包括病因、病理演变规 律、临床症状体征等
症—临床症状体征的总称。疾病的外在表现。
被誉为中国奉献给世界的三 大奇书 之一(另外两部为《易经》与《道德 经》)
《黄帝内经》成编于春秋战国到两 汉期间,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 论专著。《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 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 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内容涉 及医学、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 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 哲学、历史等,《黄帝内经》是第 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ppt xx年xx月xx日•绪论•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的医学模式目录•中医基础理论对健康的认识•中医基础理论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基础理论的治疗方法01绪论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远古时期中医起源与原始社会,具有独特的治病经验。

秦汉时期中医基本理论逐渐形成体系。

隋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医不断发展完善,形成多个流派。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医温病学、针灸学等学科逐渐形成。

整体观念人体内部各脏腑、经络、气血等相互关联,必须整体考虑。

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表现,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疾病发生,强调早期治疗和预防。

根据地域和气候特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

辨证论治治未病因地制宜中医基础理论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中医将疾病分类为阴阳、寒热、虚实等,有助于深入了解疾病本质。

疾病分类与诊断中药种类繁多,疗效独特,为现代医学提供了丰富的药物资源。

药物治疗针灸疗法具有舒经活络、调和气血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治疗中。

针灸疗法中医强调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的养生保健,对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有积极作用。

养生保健02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以脏腑、经络为核心,脏腑包括心、肝、脾、肺、肾等,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

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脏腑经络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的三大要素,精是生命的基本物质,气是生命活动的基础,神是生命的主宰和体现。

精气神中医认为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和功能,气血运行不畅会导致疾病。

气血津液1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23中医基础理论体系源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

古典医籍历代医家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形成了众多流派和学说。

历代医家现代中医学者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观点。

现代发展个体化治疗中医基础理论注重个体化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因素来制定治疗方案。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详细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历程漫长而曲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就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了以《黄帝内经》 为代表的系统化理论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吸收了古代哲学的思想和 临床经验,使其更加完善和成熟。
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特点
总结词
中医基础理论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注重人体内部各脏腑器官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用,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在饮食养生中的应用
总结词:药食同源
详细描述:中医认为许多食物也有药用价值,如红枣、枸杞、生姜等。在日常饮食中适当食用这些食物,可以起到保健作用 。
中医基础理论在运动养生中的应用
总结词
动静结合,适量运动
详细描述
中医提倡动静结合的养生方式,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气 血流通,增强体质。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方法尤 其适合中老年人。
跨文化传播
03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医基础理论的文化内涵和
价值观念,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越来越多的现代医学专家开始认识到中医基 础理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并在临床实践中
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疾病诊断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四诊合参、辨证论治 等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为疾病 的诊断提供了独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中药、针灸等非药 物治疗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为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中医基础理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跨学科研究
中医基础理论应与现代医学、生物学、化学 等多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推动中医理论的现 代化进程。
临床转化
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提高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推 动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一、中医学的概念中医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经验为主体,研究人类生命活动中健康与疾病转化规律及其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保健的综合性科学。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相交融的综合性医学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以人一自然(环境)T土会(心理)为医学模式。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二八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标志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经典著作的问世。

(1)、《黄帝内经》后世分为《素问》《灵枢》,是中医学现存最早的经典著作成书:战国至秦汉时期作者:非一人一时之手笔贡献:构建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建立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医学模式建立以五脏为中心的功能系统在疾病的防治上提出"治未病”的观点(2)、《难经》(《八十一难经》)成书:东汉作者:秦越人(原题)贡献:发挥"寸口脉诊"阐发经络学说以及命门、三焦的理论补充《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3 )、《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是中医学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成书:东汉作者:张机(字仲景)贡献:六经辨证外感热病《伤寒论》脏腑辨证内伤杂病《金匮要略》创立对外感内伤疾病的辨证纲领和有效方剂(4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收录药物365种,根据养生、治病、药物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为中药学"四气五味"药性理论"七情和合"药物配伍理论奠定基础。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与创新(1) .魏晋隋唐时期(公元220-960年)一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第一部脉学专著——晋•王叔和《脉经》第一部针灸学专著——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2 ) .宋金元时期(960-1368年)一中国医学发展迅速、流派纷呈、建树颇多的时期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外因:外感六淫内因:七情内伤不内外因:饮食所伤、叫呼伤气、虫兽所伤、跌打损伤、中毒、金疮等。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辨证论治
1.病、症、证含义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第19页
辨证: 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搜集资料、症状和体征,经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过程。论治: 是在经过辨证思维得出证候诊疗基础上,确立对应治疗标准和方法,选择适当治疗伎俩和办法来处理疾病思维和实践过程。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第10页
验案举隅3——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邻村李姓妇,年近四旬,得胁下疼证。病因:平素肝气不舒,继因暴怒,胁下陡然作疼。证候:两胁下掀疼稍愈,心中时觉发烧,恶心欲作呕吐,脉左右两部皆弦硬。诊疗:此肝气胆火相助横恣,欲上升而不能透膈,郁于胁下而作疼也。当平其肝气泻其胆火,其疼自愈。处方:川楝子 八钱,捣碎 生杭芍四钱 生没药四钱 生麦芽三钱 三棱三钱 莪术三钱 茵陈二钱 龙胆草二钱 连翘三钱 磨取生铁锈浓水,煎药取汤一大盅,温服。效果:煎服一剂后其疼顿止,而仍觉气分不舒,遂将川楝、三棱、莪术各减半,再加柴胡二钱,一剂痊愈。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第12页
验案举隅5——余听鸿 《余听鸿医案》: 常熟西乡大市桥宗福胡,小便不通,延医治之,不外五苓、导赤、通草、滑石之类,无效。已十三日未能小便,少腹高硬作痛,汗出气促,少腹按之石硬。余进通关法,加地黄,重用肉桂,一剂而通。溲仍未畅,少腹两旁仍硬,脐下中间三指阔已软。余曰:此阳气未得运化也。进以济生肾气汤大剂,少腹以葱姜水薰洗,三日溲畅如前。《内经》云:膀胱为州都之官,气化则能出矣。若专于利水,而不加以温药,则愈利愈塞矣。
白天病情较轻、夜晚较重
旦慧
昼安
夕加
夜甚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
第15页
地域环境对人体影响
东南酷热潮湿,人体腠理疏松而耐热,体格多瘦削, 病多湿热。 西北严寒干燥,人体腠理致密而耐寒,体格多壮实, 病多风寒。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的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及中医学的 学科属性。 2. 了解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 大体过程。
1.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及其学科属性
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
康、疾病的科学,是以自然科学知识 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 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 及其学科属性
万人 祭奠 人文 初祖
扁鹊
名秦越人, 战国人氏,民 间医生,精通 内、外、妇儿 各科
扁 鹊 为 虢 太 子 诊 病
(公元前221年 ~ 公元265年)
华佗
三国时期 杰出的医学家, 为我国外科的 鼻祖。
华 佗 给 病 人 做 手 术
华 佗 以 五 禽 戏 强 身 健 体
虎 鹿 熊 猿 鸟
37亿美元。
《 服务导报》一九九九年
2003年的春天,一种新型病毒的肆虐,令
中国、令北京都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那 就是21世纪第一场全球性传染病-----非典型肺炎 (SARS)。
脾胃的方法,故后人誉为“补土派”, 其创立的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等至
今仍为医学界所喜用。
朱丹溪
金元时期四 大名医之一。
朱丹溪认为:“众病皆根于阴
分不足”,其突出的论点是:“阳常
有余,阴常不足”,临床治疗上主张 滋阴降火,而被后人称为“滋阴派”。
(公元1368年 ~ 1840年)
李时珍
明代最伟大 的医药学家,也 是当时世界上最 杰出的药物学家 之一。
的学说,临床善用寒凉药物,被誉 为“寒凉派”
张子和
金元时期四 大名医之一。
张子和主张:“古方不能尽治今病”
又认为“疾病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都
是邪气” 。临床善用汗、吐、下三法, 故后人称之“攻邪派”或“攻下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从正
(字子和,号戴人)
学术观点:“邪去 则正安”。倡导 祛邪论 一一攻下 派 代表著作:《儒门 事亲》
李杲
(字明之,号东垣老人)
学术观点: “内 伤脾胃,百病由 生”补土派 。 代表著作: 《脾胃论》
朱震亨
(字彦修,号丹溪翁,后人尊称朱丹溪)
学术观点:倡相火 论、“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称为 滋阴派。 代表著作: 《格致余论》
4、地理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东南——地低、气温热、腠理疏松皮肤 生理 润、个子细。 西北——地高、气燥寒、腠理 致密皮肤 粗糙、个子慓悍。
东方——多痈疡 病理 南方——多挛痹 西方——多内伤 北方——多脏寒生满病 因时 5、自然环境与治疗的关系 制宜 因地
人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社会的治与乱对人体的影响 社会安定,有益健康:“太平之世多长寿人”。 社会动乱,有害健康:大兵之后必有大荒, 大荒之后必有大疫 2、人的社会地位的改变影响身心健康: 《素问· 疏五过论》:“尝贵后贱,虽不中邪, 病从内生”。
6、治疗方面——局部病变从整体治疗, 上病下治,下病上治。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天人相应”观 1、人禀天地之气而生存。 2、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生理: 春温、夏热—腠理开—汗多、尿少; 秋凉、冬寒—腠理闭—尿多 病理:春多温病、夏多泄泻; 秋多疟疾、冬多伤寒。
3、昼夜晨昏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 生理:人身的阳气 早晨——生发 日中——旺盛 日西——渐衰 夜半——入里 病理:旦慧、昼安、夕加、夜甚
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病(疾病) 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 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病理过程。 如:
病因;风寒、风热、暑湿等 感冒 发病形式:四季皆可;轻者伤风、 重者感冒 发展规律:起病急、传变快、流行性 风寒型 风湿型 风热型 暑湿型
2、症、证、病三者之间的区别与关系
症: 疾病的个别表象(不及证深刻、准 确) 证: 疾病某个阶段的本质变化(比 病更具体、贴切、更具可操作性) 病: 疾病病理变化的全过程(笼统) 关系
(1)宋· 陈无择: 倡“三因学说”,在 《三因极一病证方 论》中将病因分为 三类:外因、内因、 不内外因,对中医
病因学的发展有深 远的影响。
2.宋金元时期: 学派涌现,理论有突破性进展。
(2)宋· 钱乙:
著《小儿药证直诀》,
该书是一部系统的儿
科专著,开创脏腑证 治先河,丰富了辨证 论治的理论体系。
明· 吴又可:
著《温疫论》,是 我国第一部温病学 专著。指出“温疫” 的病因是一种异气 所感。提出“戾气 学说”。是医学史 上第一位温病学家。
中医药巨著 《本草纲目》
王清任著《医
林改错》重视 解剖,改正了 前人解剖方面 的错误,并发 展了瘀血致病 的理论。创立 六腑逐瘀汤。
4、近、现代中医学的发展 近代,鸦片战争以后,隨作社 会制度的变更,西方文化和科技 的传入,中西文化出现了大碰撞, 中医理论的发展,呈现新旧并存 的趋势。

(3)《伤寒杂病论》是第一部辨证论治的专著, 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神农本草经》是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确立 了中药理论的基础,集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 (1)成书年代:汉代。 (2)作者:托名神农。 (3)内容:收载中药365种,分为三类,其 中植物类239种,动物类65种,矿物43种。
(二)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二) 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
1.晋隋唐时期: 中医理论 体系得以充实和系统化, 一批分支学科,如针灸学, 脉学在分化中日趋成熟。
(1)晋· 皇甫谧: 著《针灸甲乙 经》 我国现存第一部 针灸学专著, 在经络、俞穴 和针灸治疗的 方法和理论方 面充实了 《黄帝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 绪论
中医学的概念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经数 千年发展而形成的,是中医研究人体生理、 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

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 富的养生方法,诊治手段。 包括中医的基础医学、预防 医学和临床医学三部分。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 光辉 灿烂的古代文化,中医学是植根于我国 古代文化的瑰宝,有数千年的学术渊源, 以其博大精深的医学内容,完整的独特 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哲学内涵,显著的 临床疗效,向世人展示着其特殊的魅力, 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突出贡献。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的原动力。 指出“命门”中所藏的阴阳水火是人身脏腑 阴阳之根本。 ② 李中梓明确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 天之本”的重要论断,使中医藏象学说得到 了深化。
(3)温病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温病:为热性病的总称,以急性发热,
热象显著为特点。 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 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学科。是 与外感热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
3.明清时期: 综合集成和深化发展阶段
(1)集古代中医基础理论之大成,出现 大批集成性著作。如楼英的《医学纲目》、 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张介宾的《景岳 全书》和清· 吴谦等的《医宗金鑒》等对历 代医学领域的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

(2)大胆提出了一些新创见:
① 赵献可,张介宾提出了“命门学说”,探讨

(2)《难经》
在此同时《难经》作为《内经》的辅翼, 同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在不少方面充 实了《内经》的内容。成书在汉以前,相 传为秦越人所著。 创造性提出“独取寸口,以知五脏六腑 死生吉凶”的诊脉方法。 创“右肾为命门”说,《难经· 三十六难》: “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 为命门”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与标志
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 的初步形成。

中医学 四大经典
(1)《黄帝内经》的问世,奠定了中医 的理论基础,是现存的第一部医学典籍,被 称为“医家之宗”。 该书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系统地阐 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 疗和预防等问题。
区别
内含 内含 病———证(若干个)———症
症状 体征
3、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辨证——前提和依据 论治——治疗的手段和方法 是对 辨证正确与否的检验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 法方药的具体运用
4、辨证与辨病的选择 ※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眼于“病”之异同,而是 取决于“证”的性质。 ※中医认识并治疗疾病,既重视辨病又强调辨 证,且重点在于辨证。
(3)隋· 巢元方等人
著《诸病源候论》, 是第一部论病源与证候 的专著(第一部病因病 证候的专著,)对内、 外、妇、儿等及传染病 的诊治有不少精碎的论
述,记载了1739种病候,
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
(4)唐· 孙思邈: 誉称“药王”,著 《千金要方》和 《千金翼方》,堪 为第一部古代医学 百科全书,发展 了《伤寒杂病论》 的辨证论治理论 体系,开医学伦理 学之先河。
1、症、证、病的含义 ●症(症状、体征) 病人主观的异常感觉或某 些病态变化——症状 如:发热、咳嗽、呕吐、 具体的临床表现 头痛等(自觉症) 能被察觉到的客观表现 ——体征 如:面黄、目赤、舌紫、 脉数等(他觉症)
●证(证候) 既不是疾病的全过程,也不是某一项临 床表现。
病因:如风寒、风热等 病位:如表、里பைடு நூலகம்某 脏、某经等 病性:如寒、热等 邪正关系:如虚、实等
二、辨证论治
各医学体系诊断治疗疾病的手段
辨病论治 辨证论治 对症治疗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以此作为诊断和治 疗疾病的主要手段。
概念:
运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对病人的复杂症 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辨证;进而根据中医治疗原则,确定治疗 方法——论治。 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从哲学概念而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整体观念 (二)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 人与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整体观念
自 社 人 然 会 五脏一体观 环 形神一体观 环 境 境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1、组织结构——不可分割的五大系统
2、生命物质的统一性——气血津液精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 本物质。
3、功能活动——相互协调,相互为用 任何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都是在其它 脏器的密切配合下完成的。 任何一个体表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都与内 脏的活动密切相关。 4、病理方面——相互影响
体表组织器官与内脏的病变相互影响
脏腑之间的病变相互影响
5、诊断方面——为临床上从外测内提 供了依据。朱丹溪:“欲知其内,当 以观乎外”。“有诸内必形诸外”

原由

辨病论治,对比较简单的疾病尚可, 如:蛔虫病用驱虫剂治疗 疾病多有较长过程,每阶段病理变化 不 一,不可以同一治法,应根据病变过程 中每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确定治疗方针 中医治病,不是根据病,而是根据证来 确定治疗
目前,中西医结合实践中,提倡辨证
与辨病相结合,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5、辨证论治的运用。 辨证论治作为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要求 人们辩证地看待病与证的关系。 一种病常可表现出多种不 同的证——同病异治(如感冒、 水肿等) 病与证 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的某些阶 段,可以出现类同症状——异病 同治(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 等)
(3)王惟一制铜人
(4)金元四大家:
各具特长的医学流派,他们冲破了 泥古不化,墨守成规的陋习,指出: “古方今病,不相能也”,有力地推 动了中医理论的发展。
刘完素 (字守真,后人尊称刘河间)
学术观点:倡“六气 皆从火化” “五 志过极皆能生火”。 倡导火热论 ——寒 凉派 代表著作:《素问玄 机原病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