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概念汇总情况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高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高考知识点总结一、政治意识形态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三个层面。

2. 毛泽东思想: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两个务必、实事求是、群众路线。

3. 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 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 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7. 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二、政治制度1. 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2.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地位、党的作用、党的纪律。

3. 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检察机关。

4. 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执法必严、公平司法、公开透明。

三、政治生活1. 党的群众路线: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

2. 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当家作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 政治建设: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政治文明建设。

4. 依法治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法的学习、法的宣传。

四、政治学科1. 政治的概念和特征:政治的含义、政治学的定义及其特征。

2. 政治学研究方法:历史比较法、结构功能法、制度实证法、政治心理学研究方法。

3. 政治体制:政体概念、政体分类、政治体制与政治权力的关系。

4. 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概念、政治文明的内涵、政治文明的特征。

五、国家权力机构1.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国家的定义和内涵、国家与政治共同体的关系、国家权力机关。

2. 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国家机构。

3. 国家政权的性质、来源、形式:国家政权的性质、国家政权的来源、国家政权形式。

六、政治经济学1. 政治经济学的概念和特征:政治经济学的定义、政治经济学的特征。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全面总结1. 政治的定义和特点政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组织和运用政治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调整社会关系的活动。

政治具有以下特点:- 政治是社会的基本属性,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 政治是权力的运用,是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目标和利益的;- 政治是有组织的,需要政治组织来实现政治活动;- 政治是公共的,涉及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 政治是动态的,与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2. 国家的定义和组成要素国家是指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的统一体。

国家的组成要素包括:- 人口:国家由一定数量的人口组成;- 领土:国家具有一定的领土范围;- 主权:国家拥有独立的权力,对内外事务有最高的决定权;- 政权:国家通过政府来行使政治权力。

3. 国家的职能和作用国家的职能是指国家为实现国家目标和公共利益所履行的各项职责。

国家的作用主要包括:- 维护社会秩序:国家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来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保障公共利益:国家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 经济调控: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外交事务:国家代表全体国民与其他国家进行交往和合作,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形象。

4. 国家的分类和发展阶段国家可以根据国家体制、国家形态和国家发展阶段进行分类。

常见的国家分类包括:- 根据国家体制: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国家等;- 根据国家形态:联邦国家、中央集权国家、地方自治国家等;- 根据国家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

5. 国家与民族的关系国家和民族是密切相关的概念,彼此相互影响。

国家是民族的政治组织,而民族是国家的基本组成部分。

国家和民族的关系可以表现为:- 民族是国家的基础:国家的形成和存在离不开具有共同历史、文化和语言的民族群体;- 国家是民族的保障:国家通过法律和政策来保护民族的权益和发展;-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民族的认同,国家认同是个体对所属国家的认同。

高中政治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政治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政治知识点全总结一、政治制度1. 国家的概念、特征和职能国家是一个以一定的领土、人口、政权和主权为基础,并通过制定法律、加强管理、维护秩序等手段来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公民权利的组织形式。

国家的主要职能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通过国家机构实现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

2. 政治制度的分类和特点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总统制、议会制、议会总统制、半总统制等。

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政权机构的设置、职权划分和权力运行方式上。

3. 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是指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基本组织形式,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一系列制度体系。

二、国家、政治和政治生活1. 政治概念和政治生活的本质政治是人与人之间在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为了争夺权利和资源而进行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一种相互关系的产物。

政治生活是人们在政治关系中生活和活动的过程,是人们通过参加选举、参与会议、参政议政等形式维护自身利益的过程。

2. 民主与专制民主是指国家政权是由全体公民行使全部权力的政治制度,专制是指国家政权是由少数人或单个人掌握全部权力的政治制度。

3. 政治社会化与政治参与政治社会化是人们在社会中学会政治行为、政治活动和政治态度的过程,政治参与是人们通过投票、参与政府决策等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方式。

4.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的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等权利,公民的政治义务是指公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应当履行的义务和责任。

三、宪法和法律1. 宪法的概念和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一部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权威的政治法律,包括国家组织形式、权力机构、公民基本权利等内容。

2. 中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地位中国宪法是中国的根本法律,包括国家制度、公民权利、国家机构、国家领导人等内容,具有最高地位和权威。

3. 法律的概念和作用法律是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是国家的主要法律保障和社会管理工具。

初中生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学概念1. 政治的定义:政治是一种权力的运用和管理行为。

2.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一个独立的、统一的政治实体,具有独立的领土、人民和政权。

3. 国家的属性:主权性、独立性、统一性、民主性、法治性。

4. 政治权力的概念:政治权力是一种能够对其他人产生行为影响的能力。

5. 政治权力的来源:政治权力的来源主要有合法性、历史、传统、民意和法律等。

6. 政治体制的概念:政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组织形式和政治生活组织形式。

7. 国际政治的概念:国际政治是指各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和相互关系。

8. 政治观念的概念:政治观念是个体或群体对政治事务的认识、看法和态度。

9. 政治文明的概念:政治文明是指在政治制度、政治理念、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上的文明水平。

二、政治制度1. 政治制度的演变:政治制度通过历史的演变,逐渐形成了现代政治制度。

2. 国家的主要政治制度:国家的主要政治制度有民主制度、专制制度、议会制度、总统制度、立法机构制度、司法制度等。

3. 民主制度的特点:民主制度是指国家的政权是由人民选择的政府来行使。

4. 专制制度的特点:专制制度是指国家政权全部或部分被个人或集团垄断的政治制度。

5. 议会制度的特点:议会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是议会。

6. 总统制度的特点:总统制度是指国家政权的最高领导人是总统,总统与国家议会分开设立。

7. 法治国家的概念:法治国家是一个以法律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国家。

8. 政治运作机制:政治运作机制是指政治制度的各种活动和操作的组织和实施过程。

三、政党与政治1. 政党的概念:政党是一种政治组织,是参加政治活动的群众组织。

2. 党派政治的概念:党派政治是指政党在政治活动中进行的一种特定的政治行动。

3. 政党制度的作用:政党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通过政党制度,能够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人翁作用。

4. 我国政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主要由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组成。

高三政治-高中政治概念总结(会考必备) 最新

高三政治-高中政治概念总结(会考必备) 最新

《哲学常识》1. 物质意识辩证关系?答: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促进,错误阻碍.2. 一切从实际出发含义及重要意义?答:即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的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出发点.3.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答:基本问题即物质意识的关系问题,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又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4. 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对青年学生的要求?答: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放在国情上.客观的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5.联系的概念及普遍性表现?答:联系指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有普遍性.(1)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相互联系的.(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6.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及方法论意义?答:区别: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有序合理).整体功能小于部分之和(无序欠佳) 联系: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相互影响:整体影响部分,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7.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答: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物质谈运动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8.静止的两种情况?答:一是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指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9.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答:要把事物如实的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阶段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10.规律的含义?答: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11.规律客观性的表现: 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12.矛盾的含义及矛盾统一性的两种表现?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高中政治必修一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全部知识点总结在高中政治学科中,政治必修一是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课程,它是政治学科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的重点。

本文将总结高中政治必修一的全部知识点,供学生们参考。

第一章政治与国家1.政治的概念:政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各种制度、组织、行为进行权利、利益表达和协调、决策和管理的活动。

2.国家的概念:国家是指人口、领土、主权三个要素,建立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发展基础上的统一政治集团,它是政治权力的具体表现。

3.政治组织:政治组织是政治权力运作的基本形式,包括政党、国家、政府、军队等。

4.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政治组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系列规则和程序,它是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基础。

5.政治意识与政治文明:政治意识是人们关于政治问题的思想观念和态度,政治文明则是人们为实现政治目的而推崇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第二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1.公民权利的概念:公民权利是指公民在国家法律规定下拥有的平等、自由、民主、法治等方面的权利。

2.公民义务的概念:公民义务是指公民在国家法律规定下应当承担的义务,包括守法、养育子女、纳税等。

3.宪法的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它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活动的法律准则,保证了公民权利的实现。

4.公民的政治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等。

5.公民的社会权利:公民的社会权利包括劳动权、教育权、健康权、住房权等。

第三章国家机关1.国家机关的概念:国家机关是国家行使政治权力的组织和机构。

2.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国家制定、修改、废止法律的机关,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3.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国家管理公共事务、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机关,包括国务院、地方政府和各级行政机关。

4.司法机关:司法机关是国家审判和处理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案件的机关,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

第四章政党与政治参与1.政党的概念和作用:政党是一种政治组织形式,它通过选举和竞争政治权力,代表一定的阶级、集团或利益,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高中政治知识总结归纳

高中政治知识总结归纳

高中政治知识总结归纳高中政治是一个关于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学科,通过学习政治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下面是高中政治知识的总结归纳。

第一章: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1. 政治思想的概念和分类政治思想是指关于政治问题的理论观点和主张,包括古代政治思想、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和中国政治思想等。

古代思想主要有儒家思想、法家思想、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等。

西方近现代思想主要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等。

中国思想主要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

2.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分类政治制度是指国家和政府组织互相关系的规范性体系,包括国家组织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决策制度和宪政制度等。

政治制度可以根据权力来源的不同进行分类,如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议会制度和总统制度等。

第二章:国家与政权1. 国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国家是指统治一定领土,具有主权和强制力的政治组织。

国家具有独立性、统一性、主权性和合法性等基本特征。

2.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国家的形成有社会契约说、征服说和宗教说等不同的解释。

国家的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不同的历史阶段。

3. 政权的概念和类型政权是指掌握和行使国家政治权力的组织和机构。

政权可以分为专制政权和民主政权。

专制政权包括君主制、独裁制和军事政权等;民主政权包括议会民主制、总统制和半总统制等。

第三章:政党与政治组织1. 政党的概念和作用政党是争取政权的组织,代表特定阶级和社会群体的利益。

政党在现代政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参与选举、提供政治领导和监督政府等。

2. 政党的分类和特点政党可以根据政治立场和组织形式进行分类,如左翼政党、右翼政党和中间政党等。

政党具有团结统一、组织纪律和政策纲领等特点。

3. 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是指不直接参与政府行政管理的组织,包括慈善组织、行业协会和民间团体等。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及提纲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及提纲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及提纲一、政治理论基础1. 政治的概念和特征- 政治的概念和内涵- 政治的基本特征2. 政治权力和国家- 政治权力的概念和特点- 国家的概念和基本特征3. 政治制度- 政治制度的概念和种类- 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4. 政治意识形态- 政治意识形态的概念和作用- 主要的政治意识形态及其特点(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二、现代国家的建立和发展1. 国家的起源和发展- 国家的起源和概念- 国家的发展和演变2. 各国政体和政权类型- 君主制和共和制- 专制制和民主制3. 现代国家的治理结构-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 中国政府的组织和职能4. 国家主权和国际关系- 国家主权的概念和特点- 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趋势三、法治与公民权利1. 法律与法治- 法律的概念和作用- 法治的内涵和特点2. 公民与公民权利- 公民的概念和基本权利- 公民权利的种类和保障3. 政治参与和公民责任- 政治参与的形式和途径- 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社会责任四、政治改革与发展1. 政治改革的概念和目标- 政治改革的概念和内涵- 政治改革的目标和原则2.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和阶段-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新趋势和重点3. 民主政治的实践和发展- 民主政治的核心价值和原则- 民主政治的实践和发展趋势五、国际政治和全球化1. 国际政治的概念和特点- 国际政治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国际政治的主要参与者和权力结构2. 全球化与国际关系- 全球化的概念和特点- 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和挑战3. 国际安全与合作- 国际安全的概念和形式- 国际合作的方式和途径六、知识总结本文总结了高中政治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政治理论基础、现代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法治与公民权利、政治改革与发展、国际政治和全球化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国家政治的本质和运行规律,培养自己的政治意识和思辨能力,为将来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打下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概念知识点汇编

高中思想政治概念知识点汇编

高中思想政治概念知识点汇编思想政治概念是学习思想政治的基础,它们是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要素,也是我们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为大家汇编一些高中思想政治概念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思想政治。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集中体现,包括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12个方面。

它们是中国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集中表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

它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注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实际,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3. 三个代表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一项重要思想理论,它提出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党和国家工作方针政策的根本准则。

4.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它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协调推进,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思想。

5.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确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第一个百年目标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目标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6.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实现祖国的统一、人民的富强、国家的民主、文化的繁荣、社会的和谐以及人民的幸福。

高中政治必修一和必修二常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和必修二常考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和必修二常考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1. 政治概念及其含义:政治是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的一种活动,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器实现自己意志的过程。

2. 国家及其属性: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具有人民、领土、主权三个基本要素。

3.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民族是共同拥有语言、文化、思想、俗及血缘关系等特征的群体。

4. 政党的作用和作用方式:政党是政治代表团体,是政治力量
的组织形式。

5. 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制度的运作:选举是指通过公开、平等、
直接、秘密的程序确定政治代表、机构和领导人的一种制度。

必修二:
1. 香港、澳门的历史沿革和现状:香港、澳门是中国的特别行
政区,具有高度的自治权。

2. 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及解决途径:中国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有
城乡差异、收入分配不均、少数民族问题等。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背景: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现代化建设、改革
开放和发展进步的根本理论。

4. 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中国的对外政策主张
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5.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基本演变及中国的应对:世界政治经济
格局的基本演变是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并且中国不断扩大对
外开放,积极推动全球化的发展。

总之,以上内容是高中政治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常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政治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政治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全1. 政治概念- 政治的定义:政治是指在社会中,通过制定、施行和执行规范以及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活动。

-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指具有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的统一整体。

- 政权的定义:政权是指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具有最终决策权和强制力量。

2. 国家制度- 国家制度的概念:国家制度是指国家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 中国的国家制度:中国的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和依法治国等。

3. 宪法与法律- 宪法的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权利和责任。

- 法律的作用:法律是国家的具体法律规范,用来管理社会行为和维护社会秩序。

4. 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 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区别:政治制度是国家的组织形式,政治体制是指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具体形式。

- 中国的政治体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

5. 政治意识与政治社会化- 政治意识的概念:政治意识是指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思想观念和态度。

- 政治社会化的概念: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社会化过程接受并适应政治体系的过程。

6. 政治制度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制度改革的目标:政治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国家的政治组织形式。

-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国家的政治体制机制和运行方式。

7. 当代中国政治- 中国的政治发展:中国的政治发展包括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政治体制改革和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等方面。

以上是高中政治选修一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详解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详解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详解一、基本概念1. 政治:指的是人类社会中人们为了维护和发展自己的利益,通过制定规则、组织管理等方式进行集体行动的活动。

2. 国家:指的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主权组成。

3. 政权:指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手段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能力。

二、政治制度1. 民主制度:指的是国家的权力由人民直接或间接行使,人民有平等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

2. 专制制度:指的是国家的权力由少数人或者一个人掌握,人民的政治权利受到限制。

3. 社会主义制度:指的是国家的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实行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经济。

4. 资本主义制度:指的是国家经济基础主要由私人所有制组成,市场经济起决定性作用。

三、政治文明1. 民主政治:指的是尊重人权、保障人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政治制度。

2. 法治国家:指的是国家依法治理,所有公民和组织都要遵守法律。

3. 文明政治:指的是政治行为遵循道德规范,尊重他人权益,和平解决争端。

四、政治参与1. 公民权利:指的是公民根据法律规定享有的各项权利,如选举权、言论自由等。

2. 政治社会化:指的是个人通过教育、社会交往等途径了解政治,并参与政治活动。

3. 政治参与:指的是公民通过选举、投票、示威等方式参与政治决策和政治活动。

五、政治文化1. 民族精神: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共同价值观念、品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2. 现代化:指的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

以上是高一政治必修一的知识点详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政治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的主要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1. 政治学的定义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的学科,包括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2. 政治学的对象和方法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政治现象和政治活动,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

3. 政治学的价值政治学的价值在于深入了解政治现象、指导政治实践和提高民主素质。

二、国家与社会主要知识点总结1. 国家的概念和特征国家是一个由一定领土、人民和政府组成的统一政治实体,具有主权、独立性、领土完整、人民居民和政府等基本特征。

2. 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国家的形成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等不同阶段。

3. 国家的职能和作用国家的主要职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公正、提供公共产品和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等作用。

4. 国家的权力结构国家的权力结构主要包括国家元首、行政机关、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基本构成部分。

5.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依靠人民群众、依法治国、依靠改革创新等基本路径。

三、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主要知识点总结1. 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政治制度是国家组织和管理国家事务的规则、程序和机构的总和。

2. 政治制度的分类政治制度可以分为国家政体制度、政府制度和地方政府制度等不同类型。

3. 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的根本制度包括国家元首制度、国家权力制衡制度和政治民主制度等。

4. 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法律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手段,对社会关系进行规范和管理的制度。

5. 法律的性质和作用法律是国家的意志,是国家对社会关系的规范和管理,对社会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的作用。

6. 法治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法治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依靠法律建设、法治宣传、法治教育和法治监督等基本路径。

四、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主要知识点总结1. 政治权利的概念和特征政治权利是指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享有的一种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权利。

全面概述:高中政治必修知识

全面概述:高中政治必修知识

全面概述:高中政治必修知识1. 政治基本概念- 政治:指人类社会成员在共同生活中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 政权:指一定范围内的统治者掌握的国家权力。

- 国家:指人口、领土、主权和政权的统一组织形式。

- 政党:指在政治竞争中追求政权的集团组织。

2. 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 民主集中制:指在民主基础上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制度。

3. 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初级阶段。

-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4. 国家的根本任务- 繁荣富强:通过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

- 民主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 文化强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和谐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

5. 政治参与与民主监督- 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 群众自治和群众监督:发展基层民主,推动群众自治和群众监督。

6. 国际政治与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发展中国家合作:积极参与南南合作,推动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

- 和平与发展: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为高中政治必修知识的全面概述,包括政治基本概念、政治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国家的根本任务、政治参与与民主监督以及国际政治与外交等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基本概念知识点汇编

高中思想政治基本概念知识点汇编

高中思想政治基本概念知识点汇编思想政治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包含了许多基本概念,这些概念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份高中思想政治基本概念知识点的汇编,希望对学生们学习思想政治有所帮助。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1. 马克思主义: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

2. 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社会各阶级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的斗争。

3. 实践: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改造活动。

4. 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制度,通过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

5. 共产主义:最高阶段的社会制度,实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生产关系高度社会化的社会形态,达到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主义原则。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念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殊国情下探索出的一种社会主义道路。

2. 中国共产党: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无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产阶级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5.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的实践,要求这两个地区保持高度自治,维护国家统一。

三、法治社会概念1. 法治:以法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以法治国、依法治国。

2. 宪法:国家根本大法,确立国家的根本制度、树立政权的根本组织。

3. 法律:一国立法机关制定的行为规则。

4. 公民权利:公民在法律保护下所享有的权利。

5. 司法独立: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和立法机关的干涉。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3. 和谐社会: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为目标的社会形态。

政治知识点高中概念总结

政治知识点高中概念总结

政治知识点高中概念总结政治是一个广泛的领域,而政治知识则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了解的重要内容。

高中政治知识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参与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高中生更好地理解政治知识,下面将对高中政治知识点进行概念总结,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一、国家和政权的概念1. 国家的概念国家是一个地域、人口、政权三要素的有机统一的社会政治组织形态。

它是一个以一定领土为基础、以一定人口为主体、具有主权和政权的独立政治实体。

2. 政权的概念政权是国家的主权力量,并且通常由国家掌握和行使。

它是国家权力的体现,是国家维护社会秩序和利益的主导力量。

二、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1. 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是指在政治领域内用来行使政治权力的一整套规范和机制的总和。

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的组织结构、权力机构和管理机制等。

2. 政治文化的概念政治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历史、社会和文化条件下形成的一套具有明显的政治特征和政治价值取向的文化系统。

三、国家政权的运作机制1. 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指国家政权的职能分工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它包括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的独立和互相制约。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它实行代议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体现人民的意志。

3. 法治国家法治国家是指政府和公民在进行社会活动时,都要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法治国。

四、政治权力的监督和制约1. 选举监督选举监督是指通过公民选举产生国家领导人和人大代表,实现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2. 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指通过媒体和公众舆论对政府和官员的活动和决策加以监督和制约。

3. 司法监督司法监督是指通过司法机关对政府和公民的行为进行司法审查和裁决,维护社会正义和法治。

五、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1. 主权和国际关系主权是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行使本国主权,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权利。

2. 多边外交和国际合作多边外交是指国家之间通过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等形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领域的合作。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核心概念整理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核心概念整理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核心概念整理1. 什么是政治学?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政治行为以及政治理论的学科。

它关注政权的形成、政治制度的运作、政治参与的方式等。

2. 国家的概念国家是具有统一的领土和人口,拥有主权、权力和政治组织机构,并且可以与其他国家建立国际关系的政治实体。

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国家实行的一种通过选举产生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政治制度。

它是我国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

4. 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指公民根据法律规定,享有参与政治活动、选择、被选择的权利。

它是公民在政治领域的一种权益。

5. 政治义务政治义务是指公民应当履行的与政治相关的法定义务。

公民享有政治权利的同时,也有相应的政治义务,如遵守法律、参与选举等。

6. 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在特定政治环境下形成的一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它对国家政治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7. 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接受政治社会化教育和训练,从而逐渐成为一个具有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的公民。

8. 政治规律政治规律是指政治现象和政治行为中所存在的一定规律性。

研究政治规律有助于揭示政治现象的内在规律并指导政治实践。

9. 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是指各个阶级、各个党派、各个民族和各个社会团体在共同坚持中国领导的前提下,对敌人进行斗争的广泛团结,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策略。

总结:以上是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课程中的核心概念整理,包括政治学、国家的概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权利、政治义务、政治文化、政治社会化、政治规律和统一战线等内容。

了解和掌握这些核心概念,有助于我们对政治学科的深入理解和学习。

高中政治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与社会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与社会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知识点总结1.政治的概念政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共同的利益而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的过程。

政治活动是人们为了各种目标、理想和理念而争取权力、斗争权力和运用权力的活动。

2.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指个人与政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它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

公民权利是指个人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享有的作为公民的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文化教育权利。

3.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国家实行政治管理的基本法规和组织形式。

它包括国家政权机关的性质和构成、国家政权机关的职权和政权运作的程序等方面内容。

4.政治体系政治体系是指政治组织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它包括政治组织的性质和作用、政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国家政权机关之间的关系、国家政权机关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等。

5.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是关于政治的学说和观念。

它包括政治哲学、政治学说、政治原则和政治制度等方面内容。

6.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指人们在政治活动中的信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社会风尚。

它包括政治生活、政治观念和政治习俗等方面内容。

7.政治统一政治统一是指一个国家在政治上达到统一的状态。

它包括国家统一的历史条件和发展过程、国家统一的意义和作用、国家统一的形式和手段等。

8.政治秩序政治秩序是指在一个国家内部建立和维护政治组织的稳定、合法和有序。

政治秩序包括政治组织的形式和制度、国家政权的性质和运行等方面内容。

9.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政治组织和政治权力的制度。

它包括政治组织的性质和作用、政治制度和政治方式、政治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国家政权实力等方面。

10.政治活动政治活动是指在公民之间进行的为了政治目标进行的有组织和有计划的活动。

它包括政治党派、政治集团、政治组织和政治运动等方面内容。

二、社会知识点总结1.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指一个社会内部相互联系而又具有一定结构的各种组织和机构。

它包括社会组织、社会集团、社会机构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内容。

2.社会制度社会制度是一个社会的秩序和规范的总体。

高中政治认知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认知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认知知识点总结一、政治是什么?政治是人类社会生活和活动中安排和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是一种权力关系和管理活动。

政治学(political science)则是专门研究政治的学科,主要研究政治是什么、怎样发展、怎样运作等问题。

二、政治的基本概念1.政治权力政治是一种权力活动,是一种对社会生活和活动进行安排和管理的权力活动。

政治活动的主体是国家,而国家对社会生活和活动进行管理的基本手段是政治权力。

2.政治制度在政治领域中,政治制度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通常指的是国家组织的形式和运行的规则。

政治制度是国家权力结构和权力行使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形式。

3.政治权利政治权利是指人民在政治活动中行使的权利,主要包括选举权、言论自由权、集会游行权等。

政治权利是民众参与国家管理的主要方式,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标准之一。

4.政治意识政治意识是指人们对政治、政治制度、政治权利等问题的认识、看法和思想观念。

政治意识是个人在政治活动中的主观状态和心理表现,也是社会政治生活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

5.政治文明政治文明是指在政治领域中的一种文明现象,即一个社会在政治信息、政治制度、政治组织和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社会发展水平。

三、政治的构成要素政治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政治权力、政治组织、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

1.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政府或国家机关对社会生活和活动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权力。

政治权力的来源包括国家的主权、宪法权力、法律权力等。

2.政治组织政治组织是政治权力的主体,包括党派、政府、立法机构、司法机构以及其他政治组织。

政治组织在政治活动中担任着重要的作用。

3.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规范政治权力运行和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系列规则和机制。

它包括政治组织和国家权力机构的运行规则、选举制度、政府运行机制、法律制度等。

4.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政治制度、政治组织和政治活动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

它包括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观念、政治风俗、政治行为和政治精神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概念汇总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注意:有使用价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须有使用价值。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注意: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

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二)货币的本质。

1、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2、货币的含义和本质:(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3、货币的职能(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A、价值尺度职能(1)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职能。

(原因: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2)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所谓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3)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B、流通手段:(1)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3)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货币在发展过程中又有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速度(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纸币的产生和发展:(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由国家或特定地区发行的。

二是国家强制使用的。

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6、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

)(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

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一)信用工具:1、结算的方式:(1)现金结算(2)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1)信用卡: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二)外汇和汇率: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从产生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本质看: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看: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个基本职能;从重要性看: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任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及其它的影响(即价格由市场形成)(一)供求影响价格1.供求影响价格(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直接因素)来实现的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

(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

(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二、价格变动的影响(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1)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2)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1)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名词解释:替代品是指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是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1、调节生产规模2、提高劳动生产率3、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第三课多彩的消费1、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物价总体水平)⑴、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A、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B、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C、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

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⑵、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2、消费的类型(1)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3)按照消费的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o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