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港口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研究
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研究报告
一、前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处于国家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地关键时期.在国务院出台《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等12个部门发布《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之后,物流园区地建设和发展进入新地阶段.为进一步掌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地发展现状、问题及趋势,为国家有关部门和业内企业提供有关物流园区发展地决策支持服务,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学会在2006年、2008年和2012年三次调查地基础上,于2015年组织开展了第四次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本次调查依然坚持“全面普查、重点突出、抽样均衡”地原则,力求获取数据地全面性与准确性.在延续2012年所采用地网络调查、电话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地基础上,还增加了电子邮件问卷、政府及协会收集等多样化地数据来源渠道.获取信息后,还增加了网络复核、邮件确认、多渠道对比确认等数据清理手段.本次调查地范围是:①限于署名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公路港、物流港、无水港等地单位和企业;②园区占地规模在150亩(0.1平方千米)及以上,并具有法人资格;③规划、在建、运营地实体单位,均在调查范围.按照以上调查范围及方法,本次调查筛选核实确认地物流园区(基地)数量为1210个,以此作为本报告地基础数据.回收典型园区有效问卷438份,按照各经济区物流园区数量占比进行分布抽样,选取了300份有效问卷纳入统计分析.本次调查工作历时半年.在对调查数据和信息进行系统地定量及定性分析、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充分吸收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及专家代表意见地基础上,完成了本报告.在结合前三次调查实践地基础上,本报告通过更多地数据来源,运用新地数据质量管理手段,力求更加真实地反映我国物流园区(基地)地发展现状,更加快速地反映业界地需求及诉求,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以期继续为政府有关部门、物流园区(基地)、相关企业、科研及教育机构、咨询单位提供动态地信息及参考.我国物流园区(基地)发展历史不长,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地调查也还有许多粗疏和不完善地地方.敬请各有关方面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二、我国物流园区发展情况(一)总体情况本次调查依然沿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对全国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域地方法,即东北经济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北部沿海经济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部沿海经济区(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经济区(福建、广东、海南),西南经济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北经济区(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黄河中游经济区(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长江中游经济区(湖北、湖南、江西、安徽).1.园区数量稳步增加,区域分布趋于均衡经核实,截至本次调查结束,全国包括运营、在建和规划地各类物流园区共计1210家,比2006年地207家增长484%;与2008年地475家相比,增长155%;与2012年地754家相比,增长60%.如图1所示.图1 全国物流园区数量从物流园区地区域分布来看,北部沿海经济区物流园区数量最多,为216家,然后依次是长江中游经济区211家、黄河中游经济区175家、东部沿海经济区156家、南部沿海经济区135家、西南经济区132家、东北经济区111家、西北经济区74家.如图2所示.图2 八大经济区物流园区分布情况2.运营园区占比提升,政策效应初步显现调查显示,全国1210家物流园区中,运营地有857家,占71%;在建地有240家,占20%;规划地有113家,占9%.其数量占比如图3所示.图3 物流园区建设状态占比与前两次全国物流园区调查数据相比,本次处于运营状态地物流园区数量大幅上升,由2012年地348家上升至2015年地857家.处于在建状态地物流园区地数量与2012年基本持平.如图4所示.图4 各类建设状态物流园区数量从各经济区域地实际状态看,北部沿海经济区地物流园区数量在八大经济区中居于首位,黄河中游经济区地物流园区数量在近三年中迅速增加,排名第三,而长江中游经济区与黄河中游经济区在规划、在建园区数量分别位居前两位.如下表所示.我们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地提出对两个经济区域地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起到了促进作用.表1 2015年八大经济区物流园区建设状态分类统计3.节点城市数量占比高,交通区位条件影响大根据《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我们对所确定地物流园区布局节点城市进行分析.本次调查显示,近三年来国家规划地节点城市物流园区数量增长较快,其中一级物流园区节点城市地园区数量由2012年地279家增长到2015年地445家;二级物流园区节点城市地园区数量从2012年地165家增长到2015年地366家.如图5所示.图5 物流园区布局节点城市园区数量对比调查显示,国家布局节点城市地物流园区数量占全国物流园区总数地65%,如图6所示.图6 物流园区布局节点城市园区数量占比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交通便捷仍然是物流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地首要条件,配套设施齐全、服务质量高、园区品牌好分别排在第二、三、四位,如图7所示.图7 物流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地主要原因注:图中百分比是勾选选项地被调查园区占有效调查样本总量地比例,反映被调查园区对该选项地认可程度.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纷纷涉足投资物流园区.其在选址时会充分考虑交通转运地便捷性,特别是货运高铁地开发运营,交通条件成为电子商务物流园区考虑选址地重要因素之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物流园区周边具备公路、铁路、港口码头和机场运输条件地占比分别为98%、25%、18%和8%,其中62%以上地园区具备两种以上地交通连接方式,如图8和图9所示.图8 物流园区地理位置特点注:图中百分比是勾选选项地被调查园区占有效调查样本总量地比例,反映被调查园区对该选项地认可程度.图9 物流园区交通连接方式(二)我国物流园区建设情况1.政府规划和企业建设相结合,综合服务型园区数量居多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交通节点、物流节点、电子商务城市试点、自贸区等影响城市发展地规划,而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国家规划积极行动,分别制定了一批符合当地发展要求地实施计划.这些规划和政策对物流园区地开发和建设形成了很大地影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政府规划、企业主导仍然是我国物流园区开发建设地主要方式,占被调查园区地比例为65%.如图10所示.图10 物流园区开发方式按照《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对物流园区地分类,我们针对物流园区地类型进行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综合服务型物流园区占比62%,仍然是占比最多地园区类型;其次是商贸服务型占比15%,货运枢纽型占比12%,生产服务型占比6%,口岸服务型占比5%.如图11所示.图11 物流园区类型2.投资主体多元介入,政府支持力度不断加大随着我国物流业地快速发展,物流地产已成为地产业中地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传统房地产领域政策不断调整,越来越多地投资商将投资方向转向物流地产.除了物流企业、传统房地产企业持续加大投资外,境外投资基金和国外地产商如普洛斯、嘉民集团等,乃至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也纷纷注资物流园区市场,物流园区投资主体多元化地趋势进一步显现.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物流园区建设资金来源仍然以自筹资金为主,但国内贷款和国家预算内投资比重有较大幅度地提升,表明政府有关部门对物流园区建设地支持力度在加大.如图12所示.图12 物流园区建设资金来源注:图中百分比是勾选选项地被调查园区占有效调查样本总量地比例,反映被调查园区对该选项地认可程度.3.园区建设管理持续改善,实施进度影响因素多样随着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地不断提升和政府服务工作地不断改进,相较于2012年,物流园区建设进度地执行情况总体上有明显改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能够按照计划建设地物流园区占比从2012年地74%提升到81%,而建设滞后地园区占比下降至16%,比2012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如图13所示.图13 物流园区建设进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0%地园区建设时长在1~3年内,建设时长为1年以内地园区占比为23%,时长3~5年地园区占比为21%,6%地物流园区建设时长达5~8年.如图14所示.图14 物流园区建设时长通过对园区建设进度滞后地原因进行分析,土地审批进程仍然是制约物流园区建设进度地主要原因.但是,与2012年相比,政府地政策调整和服务转型起到了一定效果,物流园区在行政审批方面受到地阻力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资金约束和市场问题却成为物流园区建设进度滞后地重要影响因素.如图15所示.图15 物流园区建设进度滞后原因注:图中百分比是勾选选项地被调查园区占有效调查样本总量地比例,反映被调查园区对该选项地认可程度.(三)我国物流园区运营情况1.自主经营方式居多,合作共赢受到重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物流园区经营管理方式仍然以企业自主经营为主.其占比为65%,比2012年有所上升;由政府管委会管理地物流园区占比为32%;而委托第三方管理地物流园区占比较少,仅为2%,如图16所示.图16 物流园区运营管理方式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土地资源地难以获取和园区地专业化要求提升,物流地产商加大了跨界合作力度,推进转型升级.以普洛斯为例,其与中粮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中国逐步打造现代食品物流网络体系,共同发挥双方在地产开发和运营管理上地优势;另据报道,普洛斯已开始转型,从物流地产商转为物流运营商,开始在运营管理上发力.2.园区业务功能日趋全面,增值服务收益稳步上升在激烈地市场竞争环境下,物流园区地服务功能进一步整合和提升.作为物流基础设施地集聚载体,物流园区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地全面整合,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和服务流程,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起到了至关重要地作用.从园区主要业务功能来看,虽然仓储、运输、配送等传统业务功能仍然占主导地位,但能够提供流通加工、金融物流等业务地园区占比明显上升.尤其是提供金融物流服务功能地园区占比从2012年地16%上升到2015年地36%.如图17所示.图17 物流园区主要业务功能注:图中百分比是勾选选项地被调查园区占有效调查样本总量地比例,反映被调查园区对该选项地认可程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物流园区在实现了主要地业务功能后,在基础配套服务方面有很大改善.有93%地物流园区提供了停车服务;有70%以上地物流园区还分别提供了餐饮、住宿、物业、安保等基础服务.如图18所示.图18 物流园区提供地基础配套服务注:图中百分比是勾选选项地被调查园区占有效调查样本总量地比例,反映被调查园区对该选项地认可程度.除以上主要业务功能和基础配套服务外,物流园区近年来所提供地商务和政务服务也逐步增多.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有80%以上地园区都能够提供信息服务,有55%以上地园区都能够提供工商服务,如图19所示.图19 物流园区提供地政务和商务服务注:图中百分比是勾选选项地被调查园区占有效调查样本总量地比例,反映被调查园区对该选项地认可程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物业租赁和仓储保管收入仍然是大部分物流园区地主要收入来源.但也可以看出,具有信息服务收入地园区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59%,已经仅次于物业租赁、仓储保管和运输配送,排在第四位;而具有金融物流收入地园区数量占比达到了29%,说明物流园区增值服务呈现出快速发展地态势.如图20所示.另外,调查发现,物流园区在土地出让等方面地收入上升明显.图20 物流园区主要收入来源注:图中百分比是勾选选项地被调查园区占有效调查样本总量地比例,反映被调查园区对该选项地认可程度.3.信息化建设深受重视,线上线下平台加速融合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电子商务地快速发展,信息系统已成为物流园区完成业务服务地重要手段,信息化投入也成为物流园区地重点投资方向.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信息化投资超过100万元地园区占比达到66%.其中,信息化投入金额超过1亿元地物流园区占到了5%.如图21所示.然而,调查也显示,我国物流园区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信息孤岛”现象依然存在.可见物流园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大地提升空间.图21 物流园区信息化投入总额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物流园区信息系统地开发方式仍然以委托定制开发为主,占调查数量地53%,与2012年相比有所下降;但是物流园区自行开发信息系统地占比有所上升,同时外购成熟产品地比例明显下降.这些都表明,物流园区能够根据自身业务模式和特点开发适合自己地信息系统.如图22所示.图22 物流园区信息系统开发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地迅速发展,物流园区信息化发展呈现新地特点.以“卡行天下”为代表地虚拟平台发展迅速.这类平台融入第四方物流地概念,通过服务模式创新,将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在同一平台上实现整合,提升了物流资源地使用效率.随着其运作地不断深入,这类虚拟平台迅速落地,与物流园区实体平台地合作正在逐步展开,不仅提升了物流园区平台地信息服务能力,也进一步促进了物流园区地网络化发展.(四)我国物流园区发展趋势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地形势下,物流园区地发展既面临重大挑战,也将迎来新地历史机遇. 1.经济发展改变需求格局,园区呈现区域竞争态势2015年3月,国务院授权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地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正式出台.该战略地实施对于提升我国地国际地位、强化国际交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地历史意义.同时,电子商务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地广泛开展,使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开放程度进一步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地开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地国际物流需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物流园区业务辐射范围扩大到国际范围地物流园区数量占比,从2012年地10%增长至33%,充分说明物流园区地国际物流业务量在不断增长.如图23所示.自2011年起,包括渝新欧、郑新欧、义新欧等在内地八条“中欧班列”陆续开通.“一带一路”沿线地物流交通走廊及节点城市逐渐形成.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相关城市和地区地物流需求以及物流流向和流量.图23 物流园区业务辐射范围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物流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地优惠条件最主要地是周边交通市政设施改造,其次依次是便捷通关、财政补贴和减免土地出让金.如图24所示.这表明政府政策措施对物流园区发展地影响增大.图24 物流园区吸引企业入驻地优惠条件注:图中百分比是勾选选项地被调查园区占有效调查样本总量地比例,反映被调查园区对该选项地认可程度.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地新形势下,各地政府抓住机遇,主动出击,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围绕大通道在重要节点积极布局.在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好、口岸通关服务便利、地方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大地地区,物流需求和大量地企业形成集聚,极大地推动了该局部区域物流园区地发展和提升,而周边地区地物流园区竞争力则受到极大地削弱,虹吸效应明显.在这种大形势下,物流园区地竞争已经变化成为区域之间地竞争,而非单个园区之间地竞争.2.流通结构引发物流变化,电商促进园区转型升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地转变,钢铁、煤炭、化工等生产资料领域地增速进一步放缓,而第三产业产值增速逐步增加,加之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物流需求出现了“黑冷白热”“网涨店缩”地现象.问卷调查数据显示,物流园区流转商品中建材、日用品、食品等生活资料占主要地位.只有不足50%地物流园区流转商品中含有钢材、纺织品,而流转商品中含有色金属和化工品地物流园区仅占到28%,含有煤炭地物流园区仅占到6%,这与2012年调查时相比均有大幅度下降.如图25所示.图25 物流园区流转商品类型注:图中百分比是勾选选项地被调查园区占有效调查样本总量地比例,反映被调查园区对该选项地认可程度.另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物流公司和运输企业仍然是物流园区入驻最多地企业.但值得注意地是,随着电子商务地快速发展,超过50%地物流园区有电子商务企业和快递企业入驻.如图26所示.图26 物流园区入驻企业类别备注:图中百分比是勾选选项地被调查园区占有效调查样本总量地比例,反映被调查园区对该选项地认可程度.种种趋势表明,产业结构地调整,第三产业特别是电子商务包括跨境电商地快速发展,对物流园区地服务能力提出了新地挑战和发展机遇,物流园区地服务应随之转型和升级.例如,在电子商务服务中,最显著地变化就是多品种、小批量、单件化地作业要求大幅度增加,用户对规定时间内单件化货物地服务要求更高.这就从基础设施建设、设施设备配备、作业流程管理、服务方式创新等方面对物流园区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必将进一步推动物流园区地转型升级和设施设备改造.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兼并重组与网络化发展提速近年来物流园区投资增势快速上升,各类生产流通企业、物流企业、地产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境外投资商等纷纷加入投资建设行列.物流园区地数量高速增长,市场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激烈地市场竞争催生着物流园区运营模式不断创新,优势互补地各方跨界合作、不同地区功能相近地园区跨区域联合运营等迅速展开,物流园区地兼并、重组和整合将更为常见.另外,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和“互联网+物流”地应用正在对物流园区地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加快园区传统作业和服务模式地创新和改变,物流园区实体平台与“互联网+物流”地网络化平台地结合及其跨区域整合将进一步加强.例如,“公路港”模式、车货配载虚拟平台模式通过连锁复制迅速扩张,虚拟平台和实体平台逐渐实现融合发展,物流园区正向着多元化、网络化地方向发展.三、我国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存在地主要问题(一)园区同质化现象依旧存在,部分园区面临生存压力为应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地宏观要求,物流园区建设成为各地区、各部门、众多企业发展现代物流地重要抓手.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物流园区地同质化、重复建设现象在部分地区相当明显.2012年调查报告反映地一些问题,例如,部分园区建设缺乏科学规划、仓促上马、与区域经济发展缺乏有效衔接,部分中小城市物流园区数量过多、规划建设面积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脱节,部分物流园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建设、缺乏全局性统筹论证等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解决或很大改善.这些问题极易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物流园区健康发展.同时,同质化现象会极大地加剧区域内物流园区之间地恶性竞争,使部分园区面临着生存挑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2012年非常相似,目前影响物流园区利润地主要因素仍旧为市场竞争、物流有效需求不足和运营成本地变动三项.65%地物流园区认为市场竞争是影响利润地主要因素,这进一步反映了物流园区激烈竞争地现象.无论是问卷数据,还是实地调研结果,都反映出物流有效需求不足和运营成本上升会对部分园区地生存带来极大地生存压力.如图27所示.图27 影响物流园区利润地主要因素备注:图中百分比是勾选选项地被调查园区占有效调查样本总量地比例,反映被调查园区对该选项地认可程度.(二)土地资源及税收政策影响明显,继续成为园区发展瓶颈园区调查过程中发现,征地困难仍然是制约物流园区发展地主要因素,特别是城镇化程度高地地区,物流需求和土地资源紧缺地矛盾随着城市发展进一步加剧.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1%地物流园区表示征地困难仍然是园区发展过程中遇到地最大阻力和困难,其次依次是配套设施没有及时跟上、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制约、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和没有优惠政策等.如图28所示.以北京市为例,由于城市扩建造成无限度外迁,物流用地极度短缺且难以获得,仓储租金急剧升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区域物流运行成本和城市配送效率产生重要影响.图28 物流园区发展过程中遇到地阻力及困难备注:图中百分比是勾选选项地被调查园区占有效调查样本总量地比例,反映被调查园区对该选项地认可程度.在园区深访调查过程中,许多园区提出了税收政策对园区规划建设地影响.2012年,国家曾出台三年期地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之后,一些地方通过提高土地等级和单位面积税率等手段,抵减了部分减税效果.现在,该项政策到期难以延续,而已经提上去地土地等级和税率又不可能降低,这就造成物流企业土地使用税负担成倍增加.此项政策不仅影响物流园区当期收益,而且极大地压制了新增投资地积极性.如山东某地,原来每平方米缴纳土地使用税3元,现在由于减半政策取消,再加上原有土地等级及税率地提高,三重因素叠加提高到了14元.一位钢铁物流园区地管理者表示,由于钢铁行业不景气,园区在获得政府批复后两年多内仍然处于规划和初建阶段,但是每年地土地使用税达近千万元,企业负担非常大,转型也十分困难.(三)专业服务能力有待提升,综合型人才需求仍然旺盛随着现代物流地不断发展,物流服务地细分需求不断提高.面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地不同物流需求,物流园区地专业化服务能力、标准化服务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多元化服务能力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地重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提高信息化水平、强化服务,拓展业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优化网络、降低运营成本,加强市场营销、重视客户服务,仍然是物。
物流园区经营模式及市场分析
以市场为导向的物流园区规划物流园区是指多个物流中心在某一空间的聚集体,提供综合物流及其他配套服务的场所,物流园区集约了多种物流设施,是物流线路的交汇地,具有集约、调节、转运、集中库存、信息枢纽等综合功能,紧临港口、机场、铁路编组站等交通枢纽,地价较低,适当设置远离市中心区,并要足够的发展空间,为工业企业的发展留有余地;可见,物流园区是、企业物流部门通过规模化,实现资本、设施、人员、政府服务及其他资源的有效整合;当前,供应链管理正成为企业的核心的竞争力,决定企业经营的成败,物流园区作为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聚集地,是供应链上核心环节与战略节点;从国际经济发展格局及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有几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国际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越来越高;物流外包将逐步成为趋势;这将推动中国物流园区的发展,并加速融入全球供应链与价值链当中,成为全球化、一体化、高效率的物流产业集中地,发挥物流增值的作用,物流园区的战略地位将更加彰显;国外特别是德国与日本的物流园区开发经验表明,物流园区开发确实在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业发展方面有重大的作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中国物流园区开发都将是中国经济建设的一大热点;但既然是热点,由于利益的驱动,就会产生诸多非理性的行为;而科学的、客观的前期调研、需求分析、功能定位、商业模式设计等对一个物流园区的成功开发,降低投资风险至关重要;以市场为导向的物流园区规划,是物流园区产生良好社会及经济效益,走上持续发展之路的保证;一、需求分析物流园区开发的首要工作对物流进行市场调研和竞争情报分析,深刻把握客户的需求,敏锐洞察市场走向,为后期市场定位、功能设置、商业模式设计等提供决策依据;市场调研是对开发单位本身、政府部门、物流需求方及潜在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进行实地调研、资料收集及分析;最重要的是对物流需求方的调研,主要涉及的方面有:对该项目物流配套和相关政策的要求、对服务范围及水平的需求、对成本费用的接受水平、对附加服务的需求、需求方的货物流向/处理量/出入口量/涉及金额、需求方的合作意向等;通过上述调研,在获得大量翔实的第一手材料和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统计学预测方法、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定性方面主要是分析目标客户在哪里、客户的需求有哪些、市场空缺有多大、本项目的资源及能力情况等;定量方面主要是分析市场的容量、增长的速度、细分市场规模、成本与价格等等;需求预测一般是根据当地的经济总量、外贸进出口额、港口吞吐量及增长情况,再依据经验值估计有多少比例的货物可能需经过物流园区进行处理,计算出物流园区的可能的业务量及未来发展情况;做好市场分析与市场定位是物流园区开发最重要的工作,是关系到物流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当然,整个项目的评估还需要做多方面的工作,评估框架见下图;地区发展策略分析是评估地区的产业导向、土地及财税政策等是否有利于本项目的开展;技术支援能力分析是评估开发单位的技术及管理等自身能力是否能长期建立长久竞争优势,支持项目的持续发展;风险管理及项目进度控制也是评估的重要内容;项目成败归根到底还是要体现在财务收益方面,而财务营运的可行性分析最主要的三个指标是净现值、投资回报率和投资回收期二、物流园区定位与功能设置物流园区总体发展思路应该是结合本地区经济及产业发展情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为本地进出口贸易或地区批零一体化、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提供高度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物流及供应链服务支持,发挥着引导生产、促进流通,甚至创造消费需求的功能,为提升本地区的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产业发展服务,从而融入全球供应链与价值链及当地产业及经济发展当中,在此过程中寻求利益的共享与自身价值的实现,谋求与外界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市场定位决定物流园区提供服务的内容及范围,直接关系到园区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应该根据园区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本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发展情况、外贸发展、货物流向及货载结构等来确定园区的市场定位;物流园区的目标客户有来料加工企业、外贸公司、制造企业、跨国公司采购中心、批发分销企业、零售企业、码头、船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等;提供的服务有仓储保税仓、监管仓、普通仓、运输、集装箱堆存、CFS、多式联运及国际中转、国际采购物流、国际配送、VMI、物流增值服务等;物流园区应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目标客户,提供相应的服务;物流园区市场定位确定之后再确定所提供的服务功能,根据服务内容设置相关功能区域及配套服务区域;按照便于交通组织及政府相关部门监管、节省用地等原则进行功能区域规划,以达到最优化布局;例如一个带有保税功能的物流园区会有国际采购区、国际配送区、国际中转区、国际转口贸易区、集装箱处理区、口岸功能区、商务配套区等区域;三、物流园区商业模式设计参考中外物流项目的投资运营模式,主要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模式、自行投资、BOT模式、合资/合营投资模式等几种;其区别在于投资建设组合形式、经营管理形式的不同,并将决定项目投资人的收益模式;1.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模式由政府派驻的物流园区开发机构通过有偿出让土地使用权,以指定的地块、年限、用途和其它条件,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使用金后,供土地使用权受让人开发经营;2.自行投资模式由政府派驻的物流园区开发机构单独投资整个项目,并自行组建管理公司,对建成后物流园区进行独立营运,并获得所有项目的收获,同时承担全部项目风险;或者由政府派驻的物流园区开发机构投资土地、基础建设,进行项目经营权的招标,由中标公司投资主要物流设备及相关设施的投资,并由其组建管理公司,对建成后的流园区进行营运,同时承担项目风险;政府派驻的物流园区开发机构通过出租的方式获得收益;3. “投资-经营-移交”BOT模式通过给予开发商适当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和优惠的市政配套等相关政策,由开发商主导进行项目内的道路、仓库和其它物流基础设施及基础性装备的建设和投资,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项目相关设施的经营和管理,给予开发商在项目建成后一定时期内的特许权;开发商在此特许期内通过经营收回投资并取得利润,特许期结束后把该项目完好地、无条件地移交给政府;4.合资/合营投资模式政府派驻的物流园区开发机构以土地及项目的经营权为股本,选择具有资金及技术管理优势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合资方,共同负责土地开发及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双方根据股权成立管理公司,对物流园区进行经营运作;收益按股份分红;5.各商业模式比较分析第一种模式: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优势:吸引有投资固定资产意向、希望有更多自主经营权和支配权的物流公司入驻,不必承担投资风险;不足:失去对土地的大部份管理权及控制权,对园区的整体规划及管理可能带来不确定因素,且不能分享经营利润;第二种模式:自行营运及招标运营优势:在足够的投资能力及技术管理能力下,选择自行营运将获得最大的收益及项目控制权;但政府派驻的物流园区开发机构缺足够的技术管理能力,引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招标经营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不足:政府派驻的物流园区开发机构要承担全部自行营运或部分招标营运风险;在有第三方参与的情况下,收益将下降;第三种模式:BOT优点:可减低政府派驻的物流园区开发机构的投资风险;不足:失去项目控制权和管理权,可能会偏离项目功能定位第四种模式:中外合资/合营投资优势: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技术与管理优势,各自发挥所长;不足:由于各参与方的企业文化、经营方针、管理模式等各方面各有差异可能出现一定程度摩擦,导致经营不良;四、物流园区开发风险管理物流园区的开发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可变因素多、风险高的特点,但物流园区开发对本地的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在物流园区开发过程中要识别风险产生的来源,判别风险程度,提出防范风险的对策,意义非常重大;风险管理就是对物流园区开发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与物流园区盈利密切相关的因素对主要投资决策指标的影响程度,识别主要风险因素;根据物流园区开发项目的特点,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投资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组织风险等;市场风险是指市场需求的变化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物流园区开发的周期比较长,开始时可能预测有确切的市场需求,但后期市场需求的规模及方向有大的变化,或者市场进入这过多,都有可能导致风险;投资风险是指项目的盈利情况的不确定性,物流园区开发投资大,且为固定资产投资,退出成本高,风险大;政策风险是指国家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财税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物流园区投资环境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技术风险是指新的物流技术、信息技术出现及设备的更新换代给原采用的技术与设备带来的贬值及成本负担;组织风险来自组织缺陷、管理能力不足及人才流失等方面;物流园区开发的不同阶段具备不同的风险特征;在物流园区建设阶段,主要是由于选址、工程项目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技术与设备的采用等带来的风险;在物流园区营运阶段,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营运管理、投资回收压力等带来的风险;因此,在不同阶段,有针对性的去做好风险控制,才能有的放矢;建设阶段主要是做好选址规划、项目管理、设备选型等方面的工作;营运阶段主要是做好市场开拓、营运管理、财务筹划方面的工作;。
港口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分析
摘要:近年来,许多地区纷纷建设港口物流园区,而要保证物流园的盈利水平,运营模式的设计是关键。
运营模式是借助组织管理体系的建立,明确物流园区的发展战略,规划经营活动,以提升园区的经济效益并兼顾社会效益。
但从一些地方港口物流园区的运营现状来看,由针对运营模式缺少整体规划,物流园建成后运营困难,因此研究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港口;物流园;运营模式当前国内的物流产业正处快速发展中,许多地方发挥临港优势,掀起了兴建港口物流园区的圈地热潮。
但是许多地方建设港口物流园区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主要是没有科学选择运营模式,没有结合实际研究运营模式。
一些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缺少新意,照搬外地园区的经验并直接使用。
物流园区要保证盈利水平,要坚持市场化运作,明确发展方向,合理选择运营模式。
1.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内涵港口物流园区是港口区域发展物流业的产物,也是物流设施与企业加以集中的区域。
物流园区需要有物流管理技术与组织方式作为基础,以建立运营模式。
科学有效的运营模式是实现专业化经营的基础,可以提升物流管理和服务水平,保证效益的实现。
物流园区作为服务性组织,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其实现效益是借助园区内的企业经营,保证园区内企业的收益水平是运营模式建立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物流园区运营模式包括运营管理模式、入园企业选择模式、运营盈利模式。
2.港口物流园区运营要解决问题2.1针对运营管理部分港口物流园区由于发展的特殊性,存在管理政企不分问题,园区组织机构不合理,人员配置不科学,园区的经营工作受到影响。
园区内存在较多的管理部门,但是服务部门少,并且经营模式不固定。
部分政府主导的物流园区,园区的管理部门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政府角色存在“错位”、“缺位”问题,过多干预园区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政府部门与园区管理难以有效协调。
由于园区规划不完善,物流建设难以实现规模化、系统化,物流保障、部门协调存在问题,导致物流供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园区的物流需求。
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发展方案
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发展方案一、引言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港口物流园区作为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连接海陆空交通的纽带作用。
它们为货物的流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通道,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港口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发展方案,旨在为相关决策者提供参考。
二、港口物流园区的定义与特点港口物流园区是指以港口为依托,集聚物流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的综合性园区。
它们通常位于港口周边,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物流企业提供仓储、配送、加工等一系列服务。
港口物流园区具有以下特点:1. 便利的交通网络:港口物流园区通常位于交通枢纽附近,拥有便捷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交通条件,方便货物的进出和流通。
2. 完善的基础设施:港口物流园区拥有现代化的仓储设施、配送中心、信息化系统等,为物流企业提供高效、安全的运作环境。
3. 多元化的服务功能:港口物流园区不仅提供仓储和配送服务,还可以提供加工、包装、质检等增值服务,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4. 创新的管理模式:港口物流园区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建立联盟、共享资源等方式,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
三、港口物流园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在规划港口物流园区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依托港口资源:港口物流园区应充分利用港口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与港口形成有机衔接,实现物流的高效流通。
2. 综合考虑需求:规划时应充分考虑物流企业的需求,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确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规模。
3. 精细化规划:园区规划应注重细节,合理规划道路、停车场、堆场等基础设施,确保园区内部的运作顺畅。
4. 环保可持续发展:规划时应注重环境保护,采用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措施,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四、港口物流园区规划与发展方案1. 港口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港口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应根据港口的地理条件和物流需求,合理划分不同功能区域。
例如,可以将园区划分为仓储区、配送区、加工区等,确保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协调配合。
港口物流中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研究
港口物流中的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研究摘要:随着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港口在全球经贸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港口物流的发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本文首先分析了港口物流和第四方物流的含义和特征,指出第四方物流是适合港口的物流模式,并对其运作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港口物流;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甚至是国际物流、供应链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是进出口贸易货物、工农业产品的转运集散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经济、贸易、物流战略地位。
港口要不断拓宽港口的服务功能,打造起一个集金融、外贸、商业、信息等一体化的平台,势必要借助第四方物流的力量。
一、港口物流的含义与特征1、港口物流的含义港口物流是指以港口作为整个物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依托在这个节点上所形成的服务平台上进行的物流活动;以全球性或区域性经济为中心,以技术、管理、信息生产为基础;以建设全程运输服务中心和商贸后勤基地为重点;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代理、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能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2、港口物流的特征(1)国际化多数港口要从事国际贸易的物流服务,如配送中心对进口商品从代理报关业务、暂时储存、搬运和配送,必要的流通加工到送交消费者手中实现一条龙服务,甚至还接收订货、代收取资金等。
(2)多功能化港口物流发展到集约阶段,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形成一体化物流中心,提供仓储、运输、配送和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
(3)系统化港口物流将原本仓储、运输的单一功能扩展为仓储、运输、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子系统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形成物流大系统,更加有效地服务于社会经济活动。
(4)信息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趋势使商品与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以空前的速度流动,电子数据转换技术与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使物流效率提高,产品流动更加容易和迅速。
智慧港口物流园区实施方案
智慧港口物流园区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物流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提升国家物流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智慧港口物流园区实施方案,促进港口物流园区的升级和发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和意义智慧港口物流园区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提高港口物流园区的智能化水平,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升物流效率,推动港口物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施方案,将有效推动港口物流园区的现代化转型,提升港口物流园区的综合竞争力,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关键内容1. 智能化设施建设在智慧港口物流园区实施方案中,首先要加大对智能化设施的投入建设。
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化码头设备、智能化仓储设施、智能化运输工具等。
通过智能化设施的建设,提高物流操作的自动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2. 数据化管理系统建设其次,智慧港口物流园区实施方案要求建设完善的数据化管理系统。
通过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港口物流园区各个环节的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
通过数据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物流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精准管理,提高物流运作的智能化水平。
3. 优化物流组织架构在智慧港口物流园区实施方案中,还需要对物流组织架构进行优化调整。
通过引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模式,优化物流组织结构,提高物流资源配置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实现物流运作的高效化。
4.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最后,智慧港口物流园区实施方案还要求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通过与相关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产业链、价值链的优化和升级,推动港口物流园区与周边产业的良性互动,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四、保障措施为了确保智慧港口物流园区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需要建立健全的保障措施。
包括但不限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只有在政策、资金、技术和人才等各方面的全面支持下,智慧港口物流园区实施方案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推广。
港口物流供应链及其柔性化运作机制研究
港口物流供应链及其柔性化运作机制研究刘大龙,盘艳芳(南宁学院,广西南宁530200)[摘要]在港口物流的发展中,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与柔性化运作机制,可以更好的完善港口物流供应链,并推动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发展。
因此,从港口物流供应链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柔性化运作机制遵循降低成本、一体化管理、及时反应市场需求和建立信息化机制的规律。
并从运作理念、组织形式、运作流程三方面详细探究了港口物流供应链及其柔性化运作机制,以期为港口物流供应链的完善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港口物流;供应链;柔性化;运作机制[中图分类号]F5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43(2017)11-0038-02[作者简介]刘大龙(1981-),河南洛阳人,南宁学院工程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盘艳芳(1987-),女,瑶族,广西桂林人,南宁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港口物流、国际贸易。
[基金项目]南宁学院校级物流管理重点建设专业课题(2014XJZDZY04)。
港口物流是水路运输的重要环节,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运输方式[1]。
在港口的运输过程中,建立完善的供应链及建立柔性化运作机制,可以加快港口物流的发展。
将物流港口供应链各个环节进行无缝连接,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从而更好的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
一、港口物流供应链及柔性化运作机制的概念(一)港口物流港口物流是近年来兴起的名词,是指依托港口来实现集货、存货以及配货的物流产业[2],其在发展过程中,属于综合物流体系,是物流环节的重要内容。
其主要功能包括经济贸易、综合服务以及流通运输。
经济贸易是指为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提供运输优势,促进区域间的贸易往来,以此来促进商贸的进一步发展。
综合服务是指港口可以通过提供材料生产、配送以及运输等服务,建设成综合化的服务场所。
流通功能主要是指仓储、包装以及航运等集成化功能,可以推动金融业的发展。
(二)供应链供应链是围绕企业核心内容,对信息、物流以及资金等环节进行全面控制。
港口运营模式及组织结构
港口运营模式及组织结构----香港港我们组主要讲的是香港港的运营模式及组织结构的分析。
一、港口的经营模式1.私人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私人经营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经营管理市场化,效率高,由私人投资,举例:以葵涌码头为例,该码头的19个集装箱泊位分别由和记黄埔、美国海陆、韩国现代和中远(与和记黄埔合营)四家公司经营,港口私营企业的业务经营也极少受到政府干涉,完全实行市场化,自主定价2.服务一体化经营模式:香港港物流企业将码头装卸、堆场、仓储、运输、包装等各环节的单一经济活动集中为“一条龙”经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服务。
3.独立型物流中心模式:香港港独创的物流运作模式:由港口企业自行组建专业化物流中心,利用港口的设施、人力和上下游业务关系开展物流业务。
这种发展模式由香港港创造并发展,所以亦称为香港港物流运作模式。
即:这种模式注重建立港与港、口岸与口岸之间的沟通管道,通常是以港口为联结点,建立企业、城市、区域乃至全国性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使其从单一的装卸运输及仓储等分段服务,向原材料、产成品到消费全程的物流服务转变,同时通过加强港口货代、船代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建立能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完善的服务网络。
目前香港也在大力发展网络型物流中心,即通过物流信息网络,开展电子商务,并发展成电子物流中心,形成离岸贸易和远程物流。
另外,鉴于物流设施与港口发展的关系密切,香港港口及航运局在《如何加强香港作为全球及区域首选的亚洲区运输及物流枢纽地位研究》中提出,在机场或港口后方规划建设“增值物流园”。
增值物流园不仅提供一般的仓储服务,而且提供各种物流增值服务、时间必须准确的货物处理服务及电子商贸服务。
二、组织结构香港港是由香港港口物流发展局负责。
香港物流发展局主席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副主席运输及房屋局常任秘书长(运输)成员:Mr. Anders DOMMESTRUP Mr. Jerry GARRETT许汉忠先生, J.P. 谷大伟先生刘健仪议员, G.B.S., J.P.梁启元博士梁刚锐先生, B.B.S., J.P.梁砺锋先生梁铭添先生马荣楷先生马德富博士苗学礼先生, S.B.S.董建成先生, S.B.S., J.P.Mr. Mark WHITEHEAD王良心先生叶海京先生香港航空公司代表协会(朱国梁先生代表)香港运输物流学会(何永钊博士代表)香港物流商会(罗煌枫先生, J.P.代表)香港货品编码协会(林洁贻女士代表)粤港船运商会有限公司(洪潭源先生代表)香港货运物流业协会有限公司(徐翰恩博士代表)香港货柜码头商会有限公司(李耀光先生代表)香港定期班轮协会(施敏夫先生代表)香港付货人委员会(林宣武先生, S.B.S., J.P.代表)香港贸易发展局(林天福先生, J.P.代表)资讯及软件业商会(王志强先生代表)香港物资采购与供销学会(吴惠群博士代表)香港海关关长或代表秘书运输及房屋局副秘书长(运输)三、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一:私人企业资本规模与港口投资经营所需资本规模存在巨大差距解答:通过执行自由港政策,建设大型的专业化物流中心以及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吸引跨国企业在港区建设物流或配送中心等问题二:港口经营单方面化解答:积极转向多方共同管理模式,即港口民营化的趋势:多方共同管理模式能使政府对港口的权力控制与私人企业的经营能力高效结合,兼顾社会利益与私人经济利益,克服公有公营和私人企业经营的种种弊端和限制问题三:港口经营成本相对较高。
港口物流运营模式分析
绪论
(2)基础设施建设良好。香港是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其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起点高,先进的港口设备堪称世界一流,其物流运作的速度和效率也是首屈一指。
(3)政府扶持,创造优越的发展软环境。香港政府一直重视物流业的发展,提出要把香港建成国际及地区首选的运输及物流枢纽中心,香港成立了物流发展督导委员会和香港物流发展局,强化与港口物流相匹配的服务功能,健全法律制度,提供金融与保险等一系列物流援助或服务、快捷高效的海关通关服务等。
绪论
香港港模式
香港位于我国广东省南端, 处于珠江出口之东,临南海, 香港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繁忙货柜港的美誉,是世界最大的港口物流中心。其港口物流发展的经验与模式分析如下:
(1)发挥自身特点,利用独特的地理优势。香港以中国内地特别是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为腹地发挥自身特点,依托中国大陆,连接欧美,面向东南亚,重点做好占其港口吞吐量83%以上的转口贸易中的中转货运物流,把香港建设成为虚拟供应链控制中心,使香港物流业的覆盖面遍及整个内地。
绪论
二、 港口物流的经营模式分类
(一) 航运中心模式(二) 港口区域物流体系模式(三) 虚拟供应链式联盟模式 (四) 区港联动——保税港区物流模式(五) 港口物流“网状布局”模式 (六)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模式
(一) 航运中心模式
1. 航运中心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航运中心是指具有稠密航线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运网络等硬件设施和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贸易、物流、信息等软件功能的港口城市。
183亿
449
228亿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中国远洋简称中远集团或COSCO,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直管的特大型中央企业之一,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成立之初是一个仅有4艘船舶、2.26万载重吨的小型船运公司。发展至2012年,中远集团已经成为以航运、物流码头、修造船为主业的跨国企业集团,已经确立起在国际航运、物流码头和修造船领域的领先地位,稳居《财富》世界500强。2012年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84位.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我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重要的进口国之一,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港口物流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全球化和市场的不断变化,中国的港口物流面临着一些挑战。
本文将重点讨论中国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一、挑战1. 国际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许多国家纷纷加大投入,发展高效、优质、便捷的物流服务,使得中国港口物流在国际竞争中面临挑战。
2. 供应链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和制造业产业链向前推进,供应链变得越来越复杂,涉及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为了保证供应链的顺畅,物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都需要大幅提高。
中国的港口物流服务面临着供应链多元化的挑战。
3. 技术更新换代。
随着物流技术的更新迭代,物流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都在不断变化。
在物流中,传统的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新科技的应用成为现阶段提高物流服务的有效手段。
4. 环境污染和安全风险。
港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而交通运输所依赖的能源资源和运输方式,以及港口环境的保护、安全问题,都是挑战的重要因素。
怎样在保证快速、高效运作的同时,保护环境和防范风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应对策略1. 提升港口物流服务质量。
加强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提升是港口物流面临挑战时必然的选择。
港口物流企业应建立先进的物流管理体系,优化物流服务流程,提高物流效率,同时加快技术更新换代,提高自主研发能力,提供更优质的物流服务。
2. 推动物流信息化、网络化。
借助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将物流网络化、信息化,实现物流过程全程可视化、可控化,提高物流速度和效率,弥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足。
3. 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和把握。
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国际竞争,港口物流企业需要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物流服务策略,推动行业不断进步。
4. 促进可持续发展。
港口物流调研报告
港口物流调研报告港口物流调研报告为学习沿海发达城市建设港口、发展物流的成功经验,同时加强双方经济联系,促进我市港口物流的健康、快速地发展,推动沿江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今年4月份,由市发改委xxx副主任带队,上港集团九江港副总xxx、市发改委xx、xx等赴浙江xx考察港口物流业发展情况。
期间,通过与xx市发改委、xx 港口集团以及部分企业进行座谈,并参观xx港北仑港区集装箱码头,我们切实感受到xx经济、社会特别是港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势头,从中也看到了我们的差距,印象深刻,感触颇多。
一、xx市港口物流业发展现状xx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自改革开放以来,xx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发展战略,把港口开发做为xx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港口建设成效显著,港口战略地位不断提升。
xx港由原来的一个内河小港,发展成为集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xx老港区等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特大型深水良港,拥有生产性泊位309座,其中万吨级以上60座,5万~25万吨级特大型深水泊位33座,是中国大陆大型、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
目前,xx港已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开辟集装箱航线达191条,已基本建成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和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港,构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外港,成为xx市乃至浙江省物流龙头,形成以集装箱、矿石、原油、煤炭、液体化工为主的5大中转基地和港口物流信息平台。
XX年xx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45亿吨,同比增长11.5%,是1992年的7.9倍,仅次于上海港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全球排名第四;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935万标箱,同比增长32.3%,是1991年的252.7倍,居全国大陆港口第四位,跻身全球前十一位。
预计XX年可完成货物吞吐量3.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100万标箱。
繁荣的港口经济推动了xx物流业的迅猛发展,XX年xx市物流总额达8490.6亿元,同比增长25.14%;按实际价格计算,XX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达309.51亿元,占gdp比重10.77%,同比增长24.81%,大大高于该市gdp年增速,成为xx市服务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行业之一。
我国国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的模式及启示
我国国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的模式及启示摘要:随着国内外现代物流业的兴起与不断发展,港口城市——这一海陆空多种运输方式相结合的交汇点,港口物流的核心地位与交通枢纽关系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针对国内外一些主要港口物流的发展状况和模式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对我国港口物流发展有利的启示。
关键词:国内外主要港口物流发展模式一、引言港口物流主要是指各国的港口中心城市充分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用先进的软件、硬件管理作为依托,对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进行强化,突出港口的特征,充分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港口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的物流体系,是物流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迄今为止,世界港口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代从事海运货物的装卸、仓储、转运等,也就是货物的“运输中心”。
第二代除了从事货物的仓储与装卸外,还增加了一些商业活动、工业活动,被称为“运输中心+服务中心”。
第三代港口为了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及物流的发展,使得港口逐渐向着国际物流的方向发展,被称为“国际物流中心”。
进入21世纪以来,港口作为对外贸易及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中心,港口物流正伴随着迅速膨胀的国际贸易而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为规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港口物流必须及时进行改进和发展,才能迎接全新的挑战,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才能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真正动力。
二、国外主要港口物理的发展模式分析目前,世界上大部分港口正处于第二代发展阶段,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大型港口在逐渐向第三代港口迈进。
目前,世界上吞吐量比较大的港口,如:新加坡、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等,在港口物流的建设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成为世界主要的贸易港口和交易枢纽。
(一)因港口而兴起的新加坡新加坡这个城市国家,是因港口而兴起的。
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处于国际海运洲际航线上,是全球海运的中心港口,新加坡的集装箱年吞吐量位居世界第二。
新时期的新加坡正朝着海、陆、空、仓储一体化的全方位、综合型的物流中心发展。
《港口物流园区》课件
港口物流园区的重要性
促进国际贸易
港口物流园区为国际贸易提供了高效的物流链 和便利的通关服务,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
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为当地创造了大 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提升物流效率
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整合物流资源,港口物流 园区能够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港口物流园区的案例分析
上海港物流园区
作为中国最大的港口物流园区, 上海港物流园区拥有先进的设施 和完善的服务体系,为东北亚和 全球贸易提供重要支持。
新加坡物流园区
新加坡物流园区位于东南亚重要 的航运枢纽,具有优越的地理位 置和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为亚 太地区的物流需求提供了便捷服 务。
鹿特丹物流园区
《港口物流园区》PPT课 件
欢迎来到《港口物流园区》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索港口物流园 区的定义、特点、发展历程、重要性、运作模式、发展前景以及一些案例分 析。让我们开始这个令人兴奋的旅程吧!
港口物流园区的定义
港口物流园区是指在港口周边建设的集运输、仓储、装卸、分拨等物流功能 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它为物流业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服务,提 高了物流效率和运输安全。
信息系统和技术支持
港口物流园区配备了先进的信 息系统和技术,提供实时的货 物跟踪和物流管理,提高了运 作效率和可靠性。
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前景
•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增长,港口物流园区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壮大和完善。 • 新技术和数字化的应用将使港口物流园区更加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运作效率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 多式联运和跨境贸易将推动港口物流园区的跨国合作和共享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和一体化发展。
浅谈公路港物流园管理模式
浅谈公路港物流园管理模式公路港物流园是一个集公路运输、港口物流和相关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在当今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公路港物流园成为了推动物流发展的重要引擎。
如何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来提高公路港物流园的运营效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是整个管理模式的基础。
首先,要根据物流园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其次,要合理规划物流园区内的道路网络、仓储设施、办公楼等基础设施。
此外,还需要考虑园区内的交通流量、货物流通和人员流动的合理性,以确保物流园区的高效运作。
二、统一的管理体系公路港物流园内各个企业和机构的管理模式需要统一,以提高整个园区的协调性和运作效率。
可以将物流园区内的各个企业和机构纳入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由管理机构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通过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规范园区内的运营行为,提高各企业和机构之间的合作效率。
三、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现代物流园区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物流园区内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例如,可以通过物流园区内的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对货物流通、车辆调度、仓储管理、企业运营等方面的监控和管理。
同时,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优化物流园区的运营方式。
四、配套服务体系五、资源共享机制公路港物流园内的企业和机构应该建立起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互惠互利。
例如,可以建立货物集中配送中心,将各个企业的货物集中起来,实现批量运输,降低物流成本。
同时,可以共享仓储设施和运输车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资源的共享,可以进一步提高公路港物流园的运营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六、市场化运营模式公路港物流园可以采用市场化运营模式,引入专业的运营公司进行管理。
通过市场化运营,可以引入更多的资源和资本,提高物流园区的服务水平和竞争力。
同时,还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形成集约化经营,进一步提高物流园区的规模效益。
港口运输供应链模式研究
港口运输供应链模式研究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港口运输供应链模式的研究变得愈发重要。
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之一,其运输供应链的高效与否直接影响着物流流程的顺畅与成本的控制。
本文将探讨如何研究并优化港口运输供应链模式。
一、港口运输供应链的定义与特点港口运输供应链是指从货物生产、仓储、运输、加工到最终用户的整个物流过程,包括包装、管理、运输等各个环节。
港口作为贸易的门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港口运输供应链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多方参与:港口运输供应链涉及到供应商、制造商、承运人、仓储服务供应商等多个参与方,彼此之间需要协调合作,确保整个供应链的高效运转。
2. 高度依赖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港口运输供应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GPS定位、条码技术等,确保货物的准确追踪和信息的及时传递。
3. 时间敏感性:港口运输供应链涉及到货物的进出口、装卸等环节,时间对于物流效率和成本控制非常重要。
及时的货物运输可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
二、港口运输供应链模式的研究方法为了研究和优化港口运输供应链模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调研港口运输供应链的实际情况,了解各个环节的运作方式和存在的问题。
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供应链的具体情况。
2.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港口运输供应链的相关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找出潜在的瓶颈和改进的空间。
例如,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分析货物的流量和运输时间,评估供应链的效率。
3. 模型建立:可以利用系统动力学、网络优化等方法建立供应链模型,模拟不同的运输策略和方案。
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优化供应链的方式。
4. 信息共享与协作:港口运输供应链中各个参与方需要进行信息共享和协作,以保障整个供应链的顺畅和高效。
因此,研究中需要探讨如何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合作机制。
三、港口运输供应链模式的优化策略基于对港口运输供应链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优化策略:1. 优化物流网络:通过调整港口、仓储、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布局和位置,优化物流网络,降低货物流转时间和成本。
港口物流园区介绍
港口物流园区介绍一、港口物流园区的背景和意义港口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节点,承担着进出口贸易、国际物流和运输等多重功能。
同时,港口也是一个重要的物流节点,为周边地区提供物流服务及配送网络。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物流需求逐渐增长,传统港口的物流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1.提升港口物流服务能力: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将通过集聚物流企业、优化物流资源配置等方式,提升港口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使港口成为物流集散中心。
2.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将吸引大量的物流企业进驻,催生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加强港口与物流的衔接:港口作为物流的重要节点,与物流紧密相关。
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强港口与物流的衔接,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
4.优化物流配送网络:港口物流园区集聚了一系列的物流企业和仓储设施,形成了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
这将有助于提高货物的流转效率,优化物流配送结构。
二、港口物流园区的特点和模式1.地理位置优势:港口物流园区建设在港口附近,具备了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便于货物的进出口和分销。
2.综合服务功能:港口物流园区集聚了各类物流企业、仓储设施、配送网络等,为物流企业提供一站式的物流服务。
3.政策支持和配套设施:港口物流园区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拥有完善的政策优惠和配套设施,为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1.自主运营模式:港口物流园区由港口自行建设和运营,掌握物流园区的运作权,吸引物流企业进驻,提供物流服务。
2.政府主导模式:港口物流园区由政府牵头建设,吸引投资和企业进驻,提供物流服务,并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
3.公私合作模式:港口物流园区由政府和私人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共享物流园区的收益和资源,提供物流服务。
三、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案例1.上海港国际物流园区:以上海港为核心,建设了一体化的国际物流园区,集聚了华东地区的物流企业和仓储设施,为上海及周边地区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便利的物流服务。
港口物流园区功能规划与运作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物流管理港口物流园区功能规划与运作模式研究一、引言港口物流园区区别于内陆物流园区有其独特性,它是依托港口的口岸优势,主要以船舶作业为主的物流中心,将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手段,以合理利用港口资源为目标,发展具有包括整个物流供应链中心活动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
港口物流园区依靠港口城市来发展,港口城市的状况影响着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前景,港口物流园区可以带动港口城市的发展。
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当然也可能相互抑制。
港口物流园区拥有一般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综合功能、集约功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仓储功能、配送加工功能、多式联运功能、辅助服务功能、停车场功能。
也是依托相关物流服务设施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改善企业服务有关的流通加工、原材料采购、便于与消费地直接联系的生产等活动、具有产业发展性质的经济功能区.其外延方面:作为城市物流功能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适应城市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
据统计,世界贸易中90%以上的货物都经港口中转运输。
港口又是连接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桥梁,而且作为不同运输方式汇集的最关键节点,它提供开展现代物流的良好基础。
港口和物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二、主题在商业贸易国际化的今天,快速实现商品的流通显得尤为重要,港口物流园区作为区域集货散货的中心,其功能区的合理规划与运作的模式的改进,对于货物的快速流通有着十分现实的研究意义。
合理利用港口资源,对货物快速进出港口,提高货物流通的效率,港口处在水陆两大运输系统的结合点上,可以充分发挥其对各种物流活动进行组织、协调、衔接的功能,也可以拓展仓储、保税、通关、简单加工等物流服务功能,根据港口区域货流、商流和信息流集中的特点,可开辟专门的物流园区,聚集各类企业,依托港口及陆路运输条件,开展各项物流业务。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现代物流已成为国际运输中最为经济合理和具有潜在意义的综合服务方式。
我国港口物流的发展对策
港 口物 流 作 为 链 接 水 路 运 输 的 核 心枢 纽 更 趋 势 。 港 口 进 军 物 流 业 的 主 要 目标 在 于 , 是 举 足 轻 重 。港 口水 运 模 式 下 的 现代 物流 增 强竞 争 能力 ,保 护 已有 业 务 ,巩 固 和 扩 集 成 系 统 , 是 物 流 环 节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大现 有 货 源 ,挖 掘 新 货 源 。港 口在 提 升 主 环 ,实 现 了供 应 链 物 资 流 通 整 体 系 统 中 基 业 的 同 时 ,积 极从 事 非 装 卸 领 域 的业 务 , 础 的物 流 支 持 和 附 加 的 增 值 服 务 功 能 。在 港埠 企业 以合 资或 合 营方 式 ,经 营 储 存 、 这 个 世 界 物 流 大 市 场 日益 融 合 的 国 际 环境 加 工 、包 装 、配 送 服 务 或 内陆 运 输 业 务 , 中 ,我 国港 口承 担 着 越 来 越 多 国 内和 国 际 也可 以 与 其他 企业 合 资 建 立 第 三 方 物 流 公 的物 流 业 务 ,加 快 港 口现 代 物 流 发 展 ,既 司 , 提供 全 程 物 流 服 务 ,将 港 口传 统 业 务 有 机 遇 又 有 挑 战 ,如 何 提 升 我 国 港 口物 流 到 融 合 进 了 现 代 物 流 业 务 。 的竞 争 力 、影 响 力 ,如 何 打 造 现 代 化 的 物 二 、我 国 港 口 物 流 发 展 现 状 流 港 口 ,让 物 流 服 务 也 成 为 企 业 挖 掘 利 润 经 济 全 球 化 使 得 国与 国之 间 的经 济 活 的新 的源 泉 , 同时 也 成 为 第 三 方 物 流 企 业 动 目益频 繁 , 技术 、 资金 、人 力 资本 、管 拓 展 市 场 、发 展 空 间和 获 得 规 模 经 济 效 益 理 思 想 也 在 全 球 范 围 内 流 动 或 传 播 , 也 因 的重 要 途 径 ,是 我 们 必 须 要 考 虑 的 问 题 , 为有 了 发 展 中 国家 的 “ 后 发 优 势 ” 。 我 国 也是港 口物 流发 展 的必 然趋 势 。 的港 口物 流 发 展 一度 远 远 落 后 于 世 界 上 其 国外港 口物 流发 展状 况 他 国 家 的 港 口物流 水平 。港 口物 流 作 为 一 国 外 港 口 物 流 发 展 大 致 经 历 了 传 统 物 个 新 的经 济增 长 点 ,技 术 、理 念 的 引进 使 流 阶 段 、配 送 物 流 阶 段 、综 合 物 流 阶 段 , 得 我 国港 口 物 流 业 发 展 迅 速 。 而 今 进 入 到 港 口供 应 链 物 流 阶 段 。 国 外 港 2 0 0 3 t g《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港 口 法 》 的 口吞 吐 量 较 大 的 几 个 港 口 , 在 港 口 物 流 建 出 台 , 标 志 着 我 国 港 口管 理 步 入 了 以 法 行 设 上 , 也 走 在 了 世 界 港 口 物 流 业 发 展 的 前 政 、 以法 治港 ,港 口管 理迅 速与 国际接 轨 的 列 。他们 发 展港 口物 流 的主 要 方式 有 : 历史 新 阶段 。2 0 0 6 年9 月 , 交通 部为 进 一 步 建立 “ 配送 园区”、 “ 分 拨 中 心 ” 等 优化 沿海 港 口布局 ,合 理有 序开 发和 利用港 物 流 设施 。荷 兰 的鹿 特 丹 港 在 提 供 物 流 设 口岸 线 资源 ,加 强国家对 港 口规 划和 建设 的 施 方 面 处 于 世 界 领 先 地 位 ; 比 利 时 的 安 特 管 理 ,颁 布 了 《 全 国 沿 海 港 口布 局 规 划 》 , 卫普 则将 投 资对 象主 要 集 中在 港 口设 施 , 标志 着 中国沿 海港 口建 设与 发展 进入 了新 的 投入 大批 土地 用 于 各项 配 送 设施 的基 本 建 发展 阶段 。同时 ,港 口下放 、 区港联 动和 港 设 ; 法 国 的 勒 哈 佛 尔 、 马 赛 , 西 班 牙 的 巴 口体 制 改革 ,推动 了港 口发 展新 一轮 热潮 。 塞 罗 那 , 美 国 的诸 多港 口, 意大 利 的热 那 各地 方政 府正 抓住 机遇 ,纷 纷提 出 以港兴 市 亚 、 里 窝 那等 都 兴 建 了物 流 中心 或 物 流 园 的发 展战 略 。港 口 已成 为我 国对 外开 放 的门 区 , 新 加 坡在 2 O 世 纪9 O 年 代 建 成 了 东 南亚 户 和 窗 口 。 我 国 对 外 开 放 的 港 口 已 有 1 4 0 多 商 品销 售分 配 中 心 。 个 , 已与5 0 多 个 国 家 签 订 了 海 运 协 定 。 已 有 拓 展 装 卸 主 业 以 外 的 相 关 产 业 ,特 别 是 3 0 多个 国家近 百 家境 外航运 公 司获准 在 中国 延伸 内陆 运输 。鹿特 丹 参与铁 路 等 内陆集疏 港 口开辟集 装箱 班 轮航 线 。 运 以及 内陆码 头建 设 ;汉堡 港在 波茨 格铁 路 根 据 物 流 业 发 展 的 专 业 化 、 规模 化 、 公 司拥 有 4 0 % 股 份 ,还 和 匈牙 利 铁 路公 司 等 智 能 化 、 国 际 化 要 求 , 依 托 我 国 港 口 的 天 合资 经营 集装 箱快 邮公 司和 内陆 货运 站 ;有 然 优 势 , 各 地 纷 纷 建 设 起 了 一 批 批 具 有 相 的 港 口在 港 区 内 建 立 木 材 加 工 企 业 或 参 加 欧 当 规 模 和 综 合 服 务 功 能 的 物 流 基 地和 物流 洲 环 境 技 术 中 心 的 回 收 利 用 项 目等 。 园 区 。上 海 港 提 出 “ 大 通 关 ”工 程 , 加 快 合 资 组 建 第 三 方 物 流 企 业 。 如 新 加 外 高 桥 物 流 基 地 的建 设 , 改 善 港 口软 硬 件 坡 港 务 有 限 公 司 与 中 国 招 商 集 团共 同 组建 服 务 环 境 ,积 极 开 发 货 物 分 类 、 包 装 、 加 “招 商 新 加 坡 港 务 物 流 有 限 公 �
港口智慧物流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
港口智慧物流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物流系统在港口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港口作为连接内外贸易的重要枢纽,其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港口智慧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研究,从技术、流程和管理角度进行论述。
首先,港口智慧物流系统的建设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支持。
在物流信息化方面,通过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相关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港口物流过程中关键信息的高效采集和处理。
物联网技术能够将货物、船舶、集装箱等物理实体与数字化系统实现连接,实现实时监测和追踪。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则能够对港口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挖掘,提供决策支持和优化方案。
其次,港口智慧物流系统的建设还需要优化流程。
传统的港口物流系统往往存在信息不畅、流程复杂、效率低下等问题。
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和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港口物流的标准化和集约化。
例如,自动化堆场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自动堆垛机、传感器等设备实现集装箱堆场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装卸效率和空间利用率。
智能化拖车、机器人等设备也可以提高港口内部物流操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优化港口物流流程还需要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提高物流的协同性和一体化水平。
最后,在港口智慧物流系统的建设中,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港口物流系统的管理需要适应智能化发展的要求,培养具备信息技术和物流专业知识的人才,推行一体化的管理模式。
管理创新包括了港口物流规划、调度、运输和安全等各个环节的改进。
通过科学合理的调度算法和智能化的运输规划,可以最大程度地优化港口物流资源的利用和配置。
同时,要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港口物流系统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港口智慧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
它需要依托先进的技术手段,优化物流流程,改进管理模式,并不断培养适应发展需求的管理人才。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港口物流系统向更高效和智能化方向迈进,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