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
《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师:“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亚运会啊?”生:“听过。
“师:“亚运会是什么?”生:“亚洲运动会。
”师:“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下我们中国体育健儿在亚运会上获得金牌的这一光荣的历史情境。
”师:“同学们,我们看到刚才那些情境,心里有什么想法?”生:“非常的自豪。
”师:“为他们而自豪,非常好,掌声鼓励。
”师:“有没有其它想法?”生:“亚运会我们国家究竟获得了多少枚金牌。
”师:“他想到了我们国家获得的金牌数。
”师:“下面请看一看,这个就是第9到14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金牌获得的情况统计表。
一直以来,韩国就是我们亚洲的一支劲旅,是我们中国体育健儿得军的一个强大对手之一。
大家看到这一个表,你们能从表中得到哪些信息?”生:“我们中国的奖牌数远远超过韩国的奖牌数。
”师:“看到这个表已经知道,我们中国的金牌数已经远远地超过韩国的金牌数。
真棒!表扬他。
”师:“如果我们想看出两国的金牌数在第9到第14届亚运会,它们的数据增减变化情况,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生:“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
”师:“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对不对啊?”生:“对。
”师:“非常棒!掌声鼓励他。
”师:“请同学们一起观察一下这一个折线统计图,是我们中国获金牌的情况。
一边看一边想一想,它有什么特点。
”师:“再看韩国的金牌情况统计图,通过观察这两个折线统计图,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发现?”生:“中国第十一届最高。
”师:“刚才看到的是中国第十一届获得金牌最高,现在看到的是?”生:“第十届。
”师:“现在看到的是哪个国家的?”生:“韩国的。
”师:“是哪一届取得金牌数最高?”生:“第十四届。
”师:“第十四届取得的金牌数量最多。
表扬他。
”师:“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两个折线统计图,现在请同学们找找这两个折线统计图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是用折线来表示数据的增减情况。
”生:“两个折线统计图都有横轴和纵轴。
”师:“同学们,你们可以帮这两个折线统计图起一个名字吗?”生:“单式条形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106-107页例2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产生的意义,了解其特点并能正确地绘制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并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3.亲历整理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与生活的联系,结合人口老龄化增强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依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一、创设情景,引导探究。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聊了有关运动的话题,你们知道吗?中国一直稳坐亚运会冠军宝座,课前老师搜集到了这几届亚运会中国获得的金牌数量,观察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师:刚才同学们都是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描述的,如果想要更清楚、直观的看出我国金牌数量的变化趋势,我们还可以做成什么?生:师:真是个用心的孩子,能够正确运用学过的知识。
那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呢?生:师:谁来介绍一下,中国队这几届亚运会金牌数量的变化趋势?整体的变化趋势是什么?生:师:那你们猜猜看,下一届亚运会中国队能否继续稳坐冠军宝座?生:师:有的同学说一定,有的说不一定,就像刚才哪位同学说的,我们还要知道对手的情况。
这是我国亚运会主要对手韩国队这几届获得的金牌数量,谁来说说韩国队金牌数量的变化趋势?生:师:对,整体趋势也是上升的。
的确,借助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的反映数据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的欲望,学生只有在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才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探究新知,核心推进。
1、分析比较,驱动需求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能快速的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中国队从第几届到第几届之间金牌数量下降最快?(2)两国在第几届时金牌数量差距最大?(3)从第几届到第几届之间韩国金牌数量上升的趋势比中国高?师:这三道题目那道比较简单?生:师:后面两题为什么感觉麻烦?生:【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给学生制造一个小小的矛盾冲突,学生发现用两个统计图比较麻烦,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想到将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在一起,尊重学生知识学习的起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加深了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优点的体会。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3. 课后拓展应用活动
(1)布置作业: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2)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本节课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3)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教学方法与策略:
- 案例研究法:我将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来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小组讨论法: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为了促进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我计划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在素质方面,大部分学生可能具备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愿意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然而,可能有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困难,可能需要额外的关注和支持。此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可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于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可能存在一些影响课程学习的因素。例如,一些学生可能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分心和拖延。另外,一些学生可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容易产生学习压力。这些因素可能会对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活动
(1)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微信群,发布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相关的预习资料,包括教材内容、相关视频、案例分析等。
(2)设计预习问题: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功能或反馈,了解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每位学生都做好准备。
在知识方面,大部分学生对统计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不够清晰。他们可能对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缺乏系统的理解和深入的实践。此外,他们可能对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具体的实践经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一等奖创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一等奖创新教案《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过程与方法在统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
通过小组间的交流协作,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统计带给人们的帮助,激发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能根据需要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正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难点: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做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练习本教学过程板块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
(1)怎样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具体数量?折线统计图根据给出的数据在横轴和纵轴上找到对应的点,用线段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
1998-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数统计图1998-2021年全国死亡人口数统计图(2)怎样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下面的数据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先画出横轴和纵轴,在横轴上适当分配直条的位置,确定直条的宽度和间隔;在纵轴上确定单位长度,根据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要用两种不同颜色(或底纹)的直条来表示两组数据,同时注明图例。
1998-2021年全国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统计图2.引入课题。
我们会画复式条形统计图,也会画单式折线统计图,能不能尝试画复式折线统计图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操作指导回顾单式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活动1 合作讨论,明确方法(课件出示教材107页例2)师:看例2中这两幅折线统计图,你能直接比较出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情况吗?(不能)我们能不能想一个办法,使我们能更方便地比较出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的情况呢?(1)小组讨论、交流,形成方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以及如何绘制。
复式折线统计图是一种能够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图表,它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统计图的特点,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对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复式折线统计图,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惑,比如如何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如何根据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以及绘制方法,能够正确地绘制和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以及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样图、教学课件等。
2.学具:学生用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样图、铅笔、橡皮、尺子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两个数量的变化情况,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复式折线统计图。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样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以下问题:1.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2.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作用?3.如何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确保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清晰的认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106-107页例2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产生的意义,了解其特点并能正确地绘制简单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并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3.亲历整理数据的过程,体会统计与生活的联系,结合人口老龄化增强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依据数据的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一、创设情景,引导探究。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聊了有关运动的话题,你们知道吗?中国一直稳坐亚运会冠军宝座,课前老师搜集到了这几届亚运会中国获得的金牌数量,观察这张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师:刚才同学们都是根据表中的数据进行描述的,如果想要更清楚、直观的看出我国金牌数量的变化趋势,我们还可以做成什么?生:师:真是个用心的孩子,能够正确运用学过的知识。
那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呢?生:师:谁来介绍一下,中国队这几届亚运会金牌数量的变化趋势?整体的变化趋势是什么?生:师:那你们猜猜看,下一届亚运会中国队能否继续稳坐冠军宝座?生:师:有的同学说一定,有的说不一定,就像刚才哪位同学说的,我们还要知道对手的情况。
这是我国亚运会主要对手韩国队这几届获得的金牌数量,谁来说说韩国队金牌数量的变化趋势?生:师:对,整体趋势也是上升的。
的确,借助折线统计图能够清晰的反映数据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学习新知的欲望,学生只有在有趣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中,才能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探究新知,核心推进。
1、分析比较,驱动需求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幅统计图,你能快速的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中国队从第几届到第几届之间金牌数量下降最快?(2)两国在第几届时金牌数量差距最大?(3)从第几届到第几届之间韩国金牌数量上升的趋势比中国高?师:这三道题目那道比较简单?生:师:后面两题为什么感觉麻烦?生:【设计意图】: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给学生制造一个小小的矛盾冲突,学生发现用两个统计图比较麻烦,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想到将两幅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在一起,尊重学生知识学习的起点,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加深了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优点的体会。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对折线统计图中显示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预测。
(二)过程与方法1.尝试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经历分析、判断和预测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体验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参与统计活动,在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不断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使学生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实用性。
二、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难点: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用具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图例四、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的选修课有舞蹈课、足球课、书法课、篮球课、象棋课、手工制作课。
老师把我们学校选修课各科人数统计了一下,做了一个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折线统计图生:学象棋的人数最多,55人,足球和书法的人数一样多,都是50人。
师:也就是我们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的高低可以清楚得看到每一个项目它所对应的人数的多少。
高的说明数量多,低的说明数量少。
师:同学们看这个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纵轴又表示的是什么呢?生:横轴表示的是项目,纵轴表示的是人数。
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够清楚的看到每个项目的数量多少。
同学们,现在老师又对我们学校六学期内打篮球的人数做了一个统计表,请看。
折线统计图师:用什么统计图可以把这个统计表里数据变化情况更直观的表示出来呢?生:条形统计图。
师:能说说你的想法吗?生:画出条形统计图就可以把它们的数量多少给表示出来。
师:说的有道理,有自己的想法很好,那同学们,除了条形统计图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的变化情况吗?请看老师做得一个统计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7.2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1. 选择题:
a. 复式折线统计图是用来表示( )的。
A. 单一数据的变化趋势
B. 两种数据的对比
C. 数据的数量
D. 数据的比例
b. 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横轴表示( )。
A. 类别
B. 数据值
C. 时间
D. 比例
2. 简答题:
a. 请简述复式折
1. 软硬件资源: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和计算机。
2. 课程平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
3. 信息化资源:互联网上的相关教学视频和案例分析。
4.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实践操作、问题解答、互动提问等。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复式折线统计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同时比较两种数据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奥秘。
2. 几何直观能力: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够利用图形描述和解释现象。他们增强了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表达数据的变化趋势。
3. 逻辑推理能力:学生们在对比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提高了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和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和推理。
首先,我会更加注重概念的教学,通过更多具体的案例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其次,我会加强实践活动环节的教学,通过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原理和绘制方法。此外,我会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克服操作中的困难。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7-2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7-2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复式折线统计图”是继单式折线统计图学习后的进一步拓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了解其特点,学会如何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掌握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难点:如何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知识。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实例和分析过程。
2.学习素材:准备一些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3.绘图工具:如直尺、彩笔等,供学生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提问:“你们能从这些数据中了解到什么信息?”让学生思考统计图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2. 呈现(10分钟)介绍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展示一些典型的复式折线统计图实例。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实例,找出它们的特点,如两条折线、各自表示什么数据等。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能够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分析技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他们在复习旧知的同时,提高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能够熟练地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实例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实例,如成绩统计图、销售统计图等。
2.准备相关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动的实际案例,如某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统计图,引导学生回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a.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b.如何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提供的数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第七单元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示范公开课教案【人教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中的内容,是在学习了单式折线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教材以老龄化社会为题材展开教学,以上海市为例,用单式统计图分别呈现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让学生在比较两组数据的过程中感受到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从而产生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需要。
通过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上海人口自然增长数逐渐减少,说明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
最后引导学生分析全国的人口数据,进一步感受全国人口的变化特点,体会统计的实际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1.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制作方法。
2.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体会其优势。
1/ 83.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知道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和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并会画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过程:2/ 8资源中心搜索动画《复式折线统计图》,经历制图过程。
1.观察出生人口数统计图。
师:从这幅折线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3/ 82.观察死亡人口数统计图。
师:从这幅折线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二、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1.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必要性。
师:对于这两种复式折线统计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师:是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2.画复式折线统计图。
师:复式折线统计图该怎么画呢?需要注意什么?4/ 8师:现在已经用蓝色折线表示出生人口数,那么该怎么表示死亡人口数呢?请你试着画一画。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画的?小结:看来我们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是这样的:1.确定图例2.描点3.标数据4.连线。
3.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
5/ 8师: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你还能分析出什么信息?师: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之差是人口自然增长数。
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堂实录湖南幼专附小吴红艳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复习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单式折线统计图。
谁来说一说,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主要特点?生: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非常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师:很好,也请你说。
生: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师:说得真好。
在单式折线统计图中,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的升、降直观地表现了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引入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大家都想知道些什么呢?生1:我想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生2:我想知道怎样画复式折线统计图。
生3:我想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用?生4: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势呢?师:同学们都有很好的思考,提出了很好的问题。
归纳一下,大致就是这两个问题:如何绘制?特点、优势?(板书)相信在接下来的共同探究和学习中,我们能找到答案。
二、学习新知,初步感悟1、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出示课件一师:咱们直奔主题,这就是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
都能看懂吗?先仔细观察,独立思考,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师:接下来,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师:好的,请停下来,哪位小组的代表先来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1:我们发现这幅复式折线统计图是我国6-15岁男女生平均身高统计图。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标题这样写的。
还有两条折线,一条表示男生、一条表示女生。
师:说清楚,哪条折线表示男生平均身高、哪条折线表示女生平均身高?生:蓝色的线表示男生,红色的线表示女生。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右上方那里有。
师:很好,这是图例。
图例就有这样的作用,表达了不同折线的含义。
好的,继续说你们组的发现。
生:我们还发现,开始是男生比女生高,然后女生又超过男生,最后男生又比女生高了。
师:你们是对比了这两条折线变化的差异得出来的,对吧?大家一起看看,开始这一段,蓝色线在上方,表明男孩的平均身高比女生(高),到了快10岁的时候,女生的平均身高超过了男生。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6~127页例题、练一练,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什么统计图?生:单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还有折线统计图。
师: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同时板书:折线统计图生:很清楚地看到数量的变化趋势。
师引导补充:不仅能清楚地看出变化趋势,还可以看到数量的多少。
(板书:数量多少、数量增减变化)(点评:回顾多种统计图导入,有利于形成统计方面的知识系统。
)二、以旧导新,顺势新授。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折线统计图方面的知识。
课件示:在刚刚过去的广州亚运会,中国的体育健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老师带来了一组数据,是中国队在9至14届亚运会上金牌信息。
如果要清楚地看到中国队金牌数的变化趋势可以怎么办呢?生2:可以画折线统计图。
师:那谁来说说,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呢?(师相机表扬第一组积极举手发言)生:先根据横轴、纵轴对应的数据描点,再在点旁边写上数值,最后把这些点依次用直线连起来。
(师相机板书:描点、写数、顺次连线)师:这位同学把制作折现统计图的方法说的很清楚,第一描点、第二写数、第三顺次连线。
那我们就一起根据中国队在9至14届亚运会上金牌信息制作一幅折线统计图,注意一起回顾。
(师生齐制作完成,也是知识的回顾)师:这是什么?生:纵轴、横轴。
师:纵轴横轴表示什么?生:纵轴表示金牌数量,横轴表示第几届。
师生:根据统计数据先描点、标数据、再顺次连线。
师:请看着统计图说一说你能得到什么信息?生1:我知道第11届获得的金牌数最多,第九届获得金牌数最少。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复习和巩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绘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数据分析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并能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和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培养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和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应用。
2.动手操作法:学生通过自主绘制和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培养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教师需要准备相关的PPT课件,内容包括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绘制方法和实际应用等。
2.练习题:教师需要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
3.绘图工具:学生需要准备绘图工具,如尺子、铅笔等,用于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某班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统计图来展示这些数据。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优秀课时教案 第7单元 复式折线统计图
2 复式折线统计图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点,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
前面学生已经认识了单式折线统计图。
因此,在编排本节课内容时,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的联系,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对新知识的领悟和掌握。
以丰富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在学习中体现统计的价值。
本单元精心选取了富有现实意义的生活素材,让统计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使之充分体会到统计知识的作用。
1.通过学习单的形式,让学生复习把两个条形统计图绘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巩固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用图例来区分两个不同的项目。
2.通过学习单的形式,学生由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迁移到复式折线统计图,以旧带新。
学会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绘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的特点。
3.能够根据统计表所给的数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推测。
4.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重点】能够通过知识的迁移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绘制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经历迁移绘制的过程。
【难点】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比较的特点以及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铅笔、方格纸、直尺或三角尺。
师: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上海,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就进入了老龄化。
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要想了解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怎么变化的,我们可以怎么做呢?预设生:通过调查和统计来了解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
师:怎样统计呢?预设生1:先调查一下近几年中国的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的数据,然后再做分析。
生2:全国的数据肯定很大,我们可以从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上海开始调查。
生3:要想了解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是怎么变化的,应该多调查一些年份,至少要10年。
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有课件和视频链接)
大致整理的顾志能老师的教学实录,有课件还有视频链接/v_show/id_XMjAxNDgyMjA4.html《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一、情境引入,复习旧知1.问题情境。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的好朋友顾老师碰到一个难题,他们班要选拔一位同学参加学校的跳绳比赛,候选人有两个,一个叫王星,一个叫刘涛。
水平都很高,要谁去呢?争执不下,于是,顾老师请他们上星期训练了七天,记录下他们的成绩,请你看屏幕,仔细观察这些信息,帮顾老师出出主意看,要谁去合适?根据七天的训练成绩,选拔一位同学去参加学校的1分钟跳绳比赛。
王星:186 185 190 183 187 191 186刘辉:184 187 189 191 193 194 195师:谁去更合适呢?请你来说说生:我认为刘辉去更合适T:其他同学的意见呢?S:我觉得拍刘辉去合适T:你呢?T:你也这么认为,那我得统计一下,那些同学认为应该派刘辉去?举手看看,,哦,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应该拍刘辉去,那我得问问你的理由是什么?生:刘辉最高成绩比王星好,最低成绩也比王星好师重复学生回答,这是个好理由,问:还有其他理由要派刘辉去吗?生:因为刘辉四次上190,而王星才两次师:你也看得很仔细,看出了刘辉的好成绩比王星好,好主意,还有其他理由吗?那位同学看得最仔细?好的,也是一个理由?生:刘辉的成绩是一次比一次好,王星的成绩是飘忽不定的?师:这位同学看出了(重复),同学们看看,刘辉的成绩有没有体现这样的趋势?(有)师:看来我们的数据隐含了一定的变化趋势:板书:数据的变化趋势。
2.引导转换,复习旧知。
是呀,刘辉确实很好,那么如果我要更清楚地看出刘辉和王星这个趋势的不同,你有什么好主意吗?生:把他们的成绩制成折线统计图,然后比较,并说理“可以清楚地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3.简单读图,感悟趋势。
师:我也支持你们的观点,我也把他们的成绩制成了折线统计图,请看屏幕(课件出示)看着这张统计图,王星的成绩趋势用一个词形容。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实录《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
2.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
三、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回顾旧知视频导入:费县美景师:这些风景都是咱们费县的一些著名景点。
每年它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即便是春节假期也不例外,特别是今年的春节游客人数更是爆满。
(边说边出示ppt)要是旅游局的工作人员想要预测明年前来观光的人数。
你觉得他该怎么办呢?指生回答,引出要收集数据,进行统计。
教师:这个同学和工作人员想到了一块儿。
(边说边呈现工作人员收集的凌乱数据数据。
)师:那怎么样整理才能让别人看得更清晰一些呢?学生:条形统计图,统计表。
师:(ppt出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相对于统计表这个条形统计图,他有什么优点呢?指生回答:可以一眼看出哪一年的游客人数最多,哪一年的游客人数最少。
师:你是怎么看的?生:可以从条形统计图的长短来看。
长条最长的就是人数最多的,最短的就是人数最少的。
师:是呀,这正是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灵活应用统计图可以更方便我们的统计生活。
今天我们就继续走进统计图的世界。
(板书:统计图)(二)探索新知1.认识折线统计图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上咱们可以看出人数有多有少(边说边比划课件多少)。
说明这里的人数,他是在不断的――变化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