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两则练习答案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二则答案版

《世说新语》二则答案版

8.《世说新语》二则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答:1.D 解析D项,“不”读音应为“fǒu”。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讲论文义A.与儿女..B.公欣然曰..C.待君久不至,已去.D.相委.而去答:2.B 解析B项中的“欣然”古今意义相同,都是“高兴的样子”。

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1A.待君/久不至。

B.元方/入门/不顾。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答:3.C 解析C项的朗读停顿应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答:4.(1)不一会儿,雪突然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大雪纷飞的样子像什么呢?”(2)友人感到惭愧,下了车拉元方。

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家门。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2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答:5.B 解析“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分层作业)(解析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分层作业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陈寔.(shí)太傅.(fù)何所似.(sì)B.柳絮.(xù)无奕.(yì)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俄.而(é)差可拟.(nǐ)D.期行.(xínɡ)王凝.之(nínɡ)尊君在不.(b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

D项,“不”在此处是通假字,同“否”,应读fǒu。

2.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君/久不至B.元方/入门/不顾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划分文言语句朗读停顿的能力。

C项,正确的停顿应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王凝之”是人名,中间不能停顿。

3.下列对两篇文章中字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语境,用组词的方式解释文言字词是理解文言文的一种常用方法。

《咏雪》一文中“撒盐空中差可拟”的“差”字,可以组词为“差不多”。

B.文言文中“之”字作代词是一种常见现象,要根据上文语境去推断其具体指代的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行》一文中“下车引之”的“之”指代的是元方。

C.“即”字的甲骨文字形为“”,本义是“人面对食器靠近去吃东西”,后来引申出“靠近”“立即”等意思。

《咏雪》一文中“即公大兄无奕女”的“即”是“靠近”之意。

【答案】C【解析】《咏雪》一文中“即公大兄无奕女”的“即”是“就是”的意思。

4.下列“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

”B.朋友的父亲过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C.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

”D.朋友询问张三弟弟的去处,张三说:“舍弟刚往泰州城。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敬辞与谦辞的能力。

语文《世说新语两则》配套练习册的答案

语文《世说新语两则》配套练习册的答案

语文《世说新语两则》配套练习册的答案《世说新语》两则被编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第5课),分别是《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

以下是小编整理八年级这篇课文配套练习册的的参考答案,欢迎阅读!5 《世说新语》两则一、1.fù zhòu nǐ xù yùn cán2 略3.(1)不久,一会儿 ;快速,急速。

(2)大致,差不多; 相比(3)比不上(4)约定(5)离开(6)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7)丢下,舍弃(8)拉4.C5.C6.B7略二、(一)8是个不守信用的人,为下文元方对其的斥责作了铺垫。

9.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10.(1)描写了友人惭愧的心理活动。

(2)表现了元方对此人厌恶、不接纳的心理。

1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12.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13.聪明、机智的孩子。

(二)14 (1) 称:称赞法:效法,仿效。

15.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16.第一次问话: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做了些什么?第二次问话:我曾经也与你父亲做过同样的官职,不知是你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17.(这个只要写出大概就可以)例:元方引经据典,既没有贬低父亲,也无失礼貌。

回答恰到好处。

以上是店铺分享民教育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配套练习册答案,希望对你有用!语文《世说新语两则》配套练习册的答案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七年语文《世说新语》二则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七年语文《世说新语》二则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第一部分:课内阅读(一)阅读下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撒盐空中差可拟②未若柳絮因风起③相委而去④元方入门不顾2.翻译句子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分别找出敬词(对别人的尊称)和谦词(对己称呼)各一个。

敬辞:谦辞:4.你觉得谢太傅更赞赏谁的才气?请说明理由。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世说新语》两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太丘舍去。

元方入门不顾。

1.请解释下列各项中加下划线的字的含义。

(1)俄而雪骤俄而:(2)未若柳絮因风起因:(3)相委而去委:(4)下车引之引: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3.下面将谢道韫的诗句和谢朗的诗句进行对比,陈述有误的一项是A. “柳絮”一句较“撒盐”一句更有画面美感,写出了大雪漫天的氛围。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世说新语》是下列哪位作者的作品?A. 刘义庆B. 司马迁C. 班固D. 曹操2. 《世说新语》主要记录了哪个时期的历史人物和逸事?A. 春秋战国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D. 唐宋时期3. 下列哪则故事不是出自《世说新语》?A. 王羲之爱鹅B. 王安石变法C. 谢安石东山再起D. 王献之书圣二、填空题4. 《世说新语》共分为________篇,主要记载了魏晋名士的________和________。

5. 《世说新语》中的“________”篇记载了魏晋时期名士的言行举止。

三、简答题6. 简述《世说新语》中“王羲之爱鹅”的故事内容。

7. 根据《世说新语》中的故事,谈谈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四、论述题8. 论述《世说新语》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1. A2. C3. B4. 36,逸事,轶闻5. 言语6. “王羲之爱鹅”的故事讲述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非常喜爱鹅,有一次他听说山阴有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便前去观赏。

王羲之看鹅看得入迷,于是提出用自己写的《黄庭经》来换取这些鹅。

道士欣然同意,王羲之便以书法换取了鹅,此事成为佳话。

7. 魏晋风度主要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所特有的一种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它强调个性的自由发展,追求精神的独立和超脱,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传统礼教束缚的反叛和对个性解放的追求。

8.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部重要文学作品,它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名士的言行举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风貌。

作为一部志怪小说集,它开创了志怪小说的先河,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它也是研究魏晋文化和名士生活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题及答案一、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B.公欣然..曰C.待君久不至,已去.D.相委.而去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君/久不至。

B.元方/入门/不顾。

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7.当孩子们各自说出飞雪的比喻后,“公大笑乐”,却并未做评价。

你认为这“笑”中有何意味?从中可以看出谢太傅怎样的性格?8.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交代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9.品读文章,不难看出谢太傅和作者都认为谢道韫的回答好。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世说新语是一部古代文化经典,记录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智慧的言论。

在这里,我将给大家分享两个世说新语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思想。

练习题一:《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与他的朋友一同去拜访名士,但名士却因为朋友的外貌而拒绝接见他们。

请问,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答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貌并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

在这个故事中,名士因为朋友的外貌而拒绝接见他们,这表明名士只看重外表而忽略了朋友的内在品质。

然而,真正有智慧的人会明白,外貌只是一个人的外在形象,不能代表他的内在素质和价值。

因此,我们应该以内在品质和能力来评价一个人,而不是仅仅看重他的外表。

练习题二:《世说新语》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路上遇到了一只乌鸦,他对乌鸦说:“你是一只鸟,我是一个人,我比你高贵。

”请问,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答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的高贵并不仅仅取决于他的身份或地位,而是取决于他的品德和行为。

在这个故事中,那个人自以为比乌鸦高贵,只因为他是人而乌鸦是鸟。

然而,真正的高贵不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而是由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所决定的。

无论是人还是鸟,只要他们能够展现出高尚的品格和善良的行为,都可以被认为是高贵的存在。

因此,我们应该以人的品德和行为来评价他的高贵,而不是仅仅看重他的身份或地位。

通过这两个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到《世说新语》中所传达的智慧和道理。

这些故事和言论不仅帮助我们了解古代的文化和思想,也对我们现代人的生活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多读经典著作,从中汲取智慧和启示,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总而言之,世说新语是一部具有深度和智慧的经典之作。

通过练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和思想。

希望大家能够善于思考和探索,从中汲取智慧,以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练习及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XXX健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XXX纷纷何所似?”兄子XXX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日:“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XXX,左将军XXX之妻也。

[乙]XXX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XXX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间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日:“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0.下列向子中加点词语与成语中的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项是()A.白雪纷纷何所似(似是而非)B.散盐空中差可拟(无可比拟)....C.待君久不至,已去(死而后已)D.友人惭(大言不惭)....21.用“|”给下列句子断句,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无礼。

22.翻译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日。

(2)尊君在不?XXX.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按照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联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XXX方驳客义正词严下联:__________________XXX.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有人认为元方用无礼应对讨无礼,有失涵养,不值得推崇。

你觉得呢?【谜底】20.C2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XXX.(1)一会儿,雪越下越大,XXX高兴地说。

(2)你父亲在吗?23.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2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20.A项“似”意义都是“像”;B项“拟”意义都是“相比”;C项“已”意义划分是“已经∕停止”;D项“惭”意思都是“惭愧”。

故选C。

21.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惯句式等断句。

世说新语》两则阅读与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阅读与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阅读与答案世说新语》两则一、基础训练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撒盐空中差可拟:形容撒盐时的姿态像在空中画线,非常整齐。

2.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喻人的行动不如风吹柳絮那样自然。

3.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指太丘出走之后一直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指与人约好一起行动,但最终各自离去。

二)用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

1.元方入门不顾:不顾及旁人的感受,自顾自地进门。

成语:不顾一切2.友人便怒:朋友一生气,就怒发冲冠。

成语:怒发冲冠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好在中午见面,但到了中午却没有出现,说明此人不可信。

成语:不守信用三)默写。

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代刘义庆组织编写的。

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内”、地点“太傅寒雪”、人物“谢太傅、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3.元方曰:“。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曰”后面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话语,无法默写。

四)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对人的称谓,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称,哪些属于谦称?(填写序号即可)敬称:3、4、7、10、11、12谦称:1、2、5、6、8、9、13、14、15二、课时达标一)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2.“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古义:指子女。

今义:指女儿。

3.翻译下列句子: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在寒雪天气里和儿女聚会,讨论文化知识。

⑵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即指公大兄没有儿子,只有女儿,而她嫁给了左将军王凝。

4.《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寒雪”和“内集”暗示了家人的亲密聚会,而“欣然”和“大笑”则表现出家人之间的欢乐和温馨气氛。

世说新语两则重点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重点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重点习题及答案1.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20 分)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yǐ )B.撒盐空中差可拟。

(chā)C.即公大兄无奕女。

(yì)D.陈太丘与友期行。

(qī)2.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0 分)A.期日/中 B.对/子骂父C.下车/引之 D.过/中不至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0 分)A.俄而雪骤。

译:突然间,雪下得大了。

B.即公大兄无奕女。

译:就是谢安长兄的女儿无奕。

C.待君久不至,已去。

译:等了很久您也没来,已经离开了。

D.元方入门不顾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古代四大才女的是(20 分)A.李清照B.卓文君C.蔡文姬D.谢道韫5.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写法不正确的是(20 分)A.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B.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

C.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

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

6. (初中附加题)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10分)A.白雪纷纷何所似繁花似锦 B.公欣然曰悠然自得C.与儿女讲论文义中华儿女 D.俄而雪骤暴风骤雨7.(初中附加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 分)A.《世说新语》的是刘义庆,南宋彭城人。

B.《咏雪》中小女孩的回答令人叫绝,后用“咏絮”比喻女子才华过人。

C.《陈太丘与友期》这则故事突出强调了“信”是立世之本。

D.《陈太丘与友期》一文通过人物的鲜活对话来展示人物正直不阿的品质。

【答案与解析】1.下列加横线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20 分)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yǐ )B.撒盐空中差可拟。

(chā)C.即公大兄无奕女。

(yì)D.陈太丘与友期行。

(qī)【答案】A【解析】考察字音。

绮,读音qǐ 。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题目1:历史中的佳话
阅读下面的历史佳话,回答问题。

刘备带领百万军队攻打曹魏,一路上连连获胜。

但是,在攻打成都时,刘备却遭受了大败。

这次失败让刘备陷入了沉思中。

他抓住一只蜘蛛,观察了它的行动。

蜘蛛一次次爬上墙,被刘备一次次拍落,但它却一直坚持不懈地再次攀爬。

最终,蜘蛛成功爬到了顶端。

刘备顿时醍醐灌顶,意识到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坚持不懈。

问题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问题2:请简要叙述一下这个故事。

答案2:刘备攻打曹魏一直获胜,但在攻打成都时失败了。

他观察了一只蜘蛛,看到它坚持不懈地攀爬墙壁,最终成功爬到了顶端。

这让刘备认识到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坚持不懈。

题目2:名言对话
根据下列对话,选择正确的名言填入横线空格中。

阿信:我昨天参加了一场辩论赛,对手说的话真是没办法反驳。

小明:_______________,但你可以尽力辩驳啊。

阿信:我当时紧张得语无伦次,根本没法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明:_________________,下次再参加辩论赛时,一定要充分准备。

问题1:选择正确的名言填入第一空格。

答案1:众人拾柴火焰高。

问题2:选择正确的名言填入第二空格。

答案2:熟能生巧。

这是两个世说新语的练习题及答案,通过阅读和思考,希望能够锻炼你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记得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道理和名言,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祝你进步!。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同步达纲练习】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

(1)尊君在不()________________ (2)歆辄难之()___________ (3)王欲舍所携人()____________ (4)遂携拯如初()_________ (5)宁可以急相弃邪()_________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1)有一人欲依附()(2)幸尚宽,何为不可()(3)陈太丘与友期()(4)太丘舍去()(5)既已纳其自托()(6)宁可以急相弃邪()3.根据课文填空。

(1)《乘船》中表明王朗轻诺寡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乘船》中表明华歆重诺重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翻译下列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 8 《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朗读课文,体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用词上的不同,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故事。

参考答案:第1问: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用词上的不同——①古代汉语多是单音节词,一个字就是一个词,现代汉语多是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是一个词;②古代汉语中省略的现象比较多,承前省略很常见;③古代汉语中许多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第2问:二、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有不同看法吗?参考答案:第1问:从课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

第2问:[示例一]我认为“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示例二]我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雪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

“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

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参考答案:陈太丘依照约定行事,当他的朋友失约时,他决然离去。

七岁儿童元方也懂得交友以信的道理。

他们身上体现的是古人崇尚的“诚信”理念。

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2.撒盐空中差可拟.。

3.未若..柳絮因风起。

4.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5.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参考答案:1.俄而:不久,一会儿。

2.拟:相比。

3.未若:不如,不及。

4.去:离开。

乃:才。

5.期:约定。

委:舍弃。

五、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世说新语》是由组织编写的。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俄而雪骤(俄而:)⑵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⑶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⑷太丘舍去(舍去:)⑸尊君在不(不:)⑹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3.《咏雪》中两个比喻哪个更好?4.《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5.“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6.《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指入侵的军队)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损害,毁坏)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这里是表示轻蔑的称呼),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⑴友人语巨伯曰(语:)⑵吾今死矣,子可去(子:)⑶败义以求生(败:)⑷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委:)8.翻译下列句子:⑴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⑵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⑶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9.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写,所写生活常态是,特定环境是指,这样更有利于刻画人物。

10.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11.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一句可以看出。

(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世说新语二则》精选习题(解析版)

《世说新语二则》精选习题(解析版)

《世说新语二则》精选练习基础篇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陈寔.(shí)太傅.(fù)何所似.(sì)B.柳絮.(xù)无奕.(yì)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俄.而(é)差可拟.(nǐ)D.期行.(xíng)王凝.之(níng)尊君在不.(bù)【答案】D【解析】“不”在这里读fǒu。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丢下,丢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先要大致了解句子的出处,结合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

A项,“儿女”在句中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3.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俄而雪骤.暴风骤.雨B.太丘舍.去舍.生取义C.下车引.之抛砖引.玉D.陈太丘与.友期行与.儿女讲论文义【答案】C【解析】C项中前为“拉,牵拉”,后为“引起,使出现”。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 君与家君/期日中C.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D. 陈太丘/与友/期行【答案】C【解析】王凝之是个人名,应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5.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认为说法得体的一项是( )A.小芳过生日,小燕送给了她一个布娃娃,说:“这是我惠赠给你的,愿它天天伴着你,让你开心快乐!”B.李华将写好的作品送给出版社的季老师审查,并附上了一句话:“尊敬的季老师,这是我的拙作,请您斧正。

”C.小红到同学家做客,离开时说:“今日光临寒舍,我很开心,感谢你的盛情款待!”D.小王在谈到大李的父亲时,问大李:“请问家父高寿啊?”【答案】B【解析】A项,惠赠是敬辞,不能用在自己身上。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及答案世说新语是一本古代文学作品,记录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富有智慧的言辞。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分享两则世说新语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之作。

练习题一:请问,以下哪个故事是出自世说新语?A. 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B. 汉武帝与李夫人的爱情故事C. 刘备与诸葛亮的谋略D. 曹操与刘备的战争策略答案:A. 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解析: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了晋朝时期的历史典故和人物轶事的书籍,其中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晋朝时期的人物及其言行的。

选项中,只有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是与世说新语相关的,因此答案为A。

练习题二:以下哪个选项是对世说新语的评价?A. 世说新语是一部关于政治的著作B. 世说新语是一部关于历史的著作C. 世说新语是一部关于文学的著作D. 世说新语是一部关于宗教的著作答案:C. 世说新语是一部关于文学的著作解析:世说新语是一部以记载人物轶事和言行为主的书籍,其中包含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智慧的言辞。

它并非一部关于政治、历史或宗教的著作,而是一部以文学形式呈现的作品。

因此,答案为C。

通过以上两个练习题,我们可以看出世说新语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其内容主要围绕着人物轶事和智慧的言辞展开。

它通过记录历史时期的人物及其言行,向读者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物特点。

同时,世说新语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富有智慧的言辞,使人们在阅读中得到乐趣和启发。

世说新语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所记录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轶事,更在于它所传达的智慧和思考。

通过阅读世说新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智者的智慧和见解,从而启发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思考和行动。

世说新语中的故事和言辞也常常被引用和传颂,成为人们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总之,世说新语是一部富有智慧和趣味的文学作品,通过记录历史时期的人物轶事和言行,向读者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和人物特点。

它不仅具有历史的价值,更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和富有智慧的言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两则练习题班姓名
学号
一、《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签疏_》。

《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记述了汉末、东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称为“名士底教科书”。

他是_南______________ 朝宋
临川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

二、阅读《咏雪》,并完成下列练习。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一)、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
2、讲论文义:(诗文)
3、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4、差可拟(大致、差不多)(相比)
5、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
6、未若:(不如、比不上)
7、俄而雪骤:(紧)
8、因风起(凭借)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谢太傅高兴地说:“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
2、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
差可拟”—哥哥的儿子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3、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4、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就是谢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按要求填写课文内容1、〈咏雪〉这篇课文交代咏雪的背景的语句是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

公大笑乐。

表明
谢安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3、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四)、理解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咏雪〉中“寒雪”“内集” “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
庭气氛?
—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任选一)的_
2、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写的好,因为雪的颜色和
形态跟盐相似(形似);后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飘飞和柳絮的飘飞接近(神似)。

(五)、我国古代诗词中有大量咏雪的诗句,你能写出来吗?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o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
穿庭树作飞花。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三、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并完成下列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一)、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与友期行(约定)
2、期日中(正午时分)
3、太丘舍去_(离开)
4、去后乃至(才)(到)
5、尊君在丕_ (通“否”)
6、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7、则是无信(没有信用) &下车引丄(拉)
(他,指代元方)9、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二)、翻译下列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

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2、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
“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4、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
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三)、按要求填写课文内容。

1、〈陈太丘与友期〉中交代对
话背景的是哪句?期日中,日中不至。

2、〈陈太丘与友期〉中交代客人发怒原因的是哪句?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陈太丘与友期〉中交代客人不守信的表现的是哪句?—期日中,日中不至。

(四)、理解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陈太丘与友期〉中
“君”“尊君”“家君”
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君:对别人的尊称;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2、请分别用一两个词语评价文中的人物:
陈太丘:教子有方、做事有原贝U
友人:暴躁易怒,知错能改。

元方:聪明伶俐,知书识彳L
、▲
咼。

四、选择题:
1・古今词义一致的一项是(B ) A・与儿女讲论文义B.则是无信C •相委而去D改“为入门不顾”
2•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是( B C )
A •待君/久不至
B •即公/大兄/无奕女
C •与儿女/讲/论文义D•元方/入门/不顾
3•指出下列称谓各指代的是何人。

⑴即公大兄指谢太傅
的大哥(2)尊君在不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3)
君久不至君:您⑷君与家君君:您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补充
4、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 的原因是因为“友人” “ 无信又“—无礼“。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C )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 是“无信”,“对子骂父” 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 “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7、友人由“怒”至U “惭”,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他在对方儿子元方的批评下,认识到自己既无信又
无礼的错误。

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不管待人还是处事,都要讲信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