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平面构成教案——完成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教学教案

《平面构成》教学教案

《平面构成》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掌握平面构成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3.运用平面构成进行创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学会分析、欣赏和评价平面构成作品。

教学重点:

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平面构成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1.运用平面构成进行创作;

2.分析、欣赏和评价平面构成作品。

教学准备:

1.平面构成的相关教学资料;

2.平面构成的相关作品照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引入课题:请学生观察、说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面构成作品,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习目标: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二、讲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15分钟)

1.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是指通过有机的组织、安排和配置来构成平面造型的方法。

2.平面构成的要素:色彩、形状、线条、纹理、空间、光影等。

3.平面构成的原则和规律:对称、平衡、重复、对比、节奏等。

三、介绍平面构成的常见方法和技巧(20分钟)

1.色彩的运用:使用鲜明、对比、和谐的色彩,突出主题和情感。

2.形状的运用:选择具有特殊形状或富有创意的元素进行构成,产生独特的效果。

3.线条的运用:运用直线、曲线、斜线等不同类型的线条,强调轮廓或构成层次感。

4.纹理的运用:使用不同的纹理进行组合和对比,增加作品的触感和层次感。

5.空间的运用:通过透视、比例、层次或遮蔽等手法创造出立体感和深度感。

6.光影的运用:利用明暗对比来强调形状、纹理或立体感,使作品更加生动。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

一、构成概述

(1)构成的来源

构成设计作为现代设计的理念、形式基础,产生与20世纪初。其三个重要的源头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构成主义运动、荷兰的风格派运动和以德国的包豪斯设计学院为中心的设计运动。

俄国十月革命后的构成主义设计,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前后在俄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产生的前卫艺术与设计运动。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因素干扰,构成主义运动没有产生世界性的影响。一批构成主义、前卫艺术的探索者离开俄国前往西方,将俄国的构成主义传入西方,对艺术和设计新形式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荷兰“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8年-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一个松散的集体。发起人和组织者是《风格》杂志的编辑杜斯伯格,这本杂志也是维系这个集体的中心。“风格派”的设计特点是高度理性,它的思想和形式都源于蒙特里安的绘画探索。

1919年,德国创建“公立包豪斯学校”,建筑设计家沃尔特·格罗皮乌斯院长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教育口号,并在“包豪斯"学院最早设立了以“构成”为基础的课程。包豪斯为了加强现代设计理论基础及介绍综合性的美学思想,于1925年开始编辑并出版了“包豪斯"丛书,传播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思想以及新的设计教育计划和方法.从那时候起,包豪斯的现代设计教育思想便一直影响着世界的设计发展,它因此被誉为现代设计的摇篮。

相对于俄国的构成主义和荷兰的“风格派”,德国包豪斯无疑是影响最大的。虽然它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在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从建筑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平面设计、染织设计到家具设计,从理论到实践,乃至教学、全面地对现代设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包豪斯使现代设计思想传遍全世界并使之成“正果”,它不只是遗存在历史之中,更有如不死的火凤凰,纵观当今世界各国的设计创作和设计教学,我们仍可以时时见到其闪烁着的光芒。

平面构成教案设计

平面构成教案设计

平面构成教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教学目的:平面构成是一门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造型要素的分割与组合。研究视知觉与表现形式探讨形

式美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

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

通过学习,明确构成设计的目的,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

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熟悉设计法则,能将构成的知识

运用到专业设计中。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造型元素及形式。

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及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概论.

2.设计中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3.平面构成成的造型要素.

4.基本形.

5.骨骼.

6.平面构成的形式.

授课方式:讲授,实训,多媒体,范例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论

教学目的:认识构成的理念,阐述平面构成的意义.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概念,构成设计的理念.

教学难点:构成设计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与传统,美术具象手法的差异与关联.授课方式:讲授

课题导入:包豪斯:

1919年,德国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建立"国家包豪斯学院" 是欧

洲现代主义设计核心。

包豪斯奠定了平面设计的思想和风格基础,将构成纳入现代教学体系。

包豪斯构成主义摆脱纯艺术目的,把它与艺术结合,为生活服务。

1923年伊顿辞职,由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

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

色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

地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些就为工业设

计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

《平面构成》教案16版

《平面构成》教案16版

《平面构成》教案16版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课程代码:41083003

专业班级:环境设计1701班

系(教研室):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

教师姓名:王贇

艺术设计学院

第一章平面构成的概论(4学时)

【教学目的】

明确平面构成的意义作用

【教学要求】

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面构成的含义;构成的历史;平面构成的设计;平面构成的形态属性难点:了解平面构成、构成的含义及构成的形式

【参考书目】

弗李德瓦尔德著,《包豪斯》第1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教学内容】

第一节概论

1.平面构成的含义

平面构成设计是一门视觉艺术,是现代美术设计不可缺少的训练手段之一,是引导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其做为一种设计基础的训练方法,主要是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

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的组合形式。

构成艺术20世纪初源于饿罗斯的构成主义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塔特林、马列维奇等人。构成艺术是主题性的绘画风格,摆脱了造型艺术再现视觉感觉的传统,排斥了艺术思想性、形象性、民族性。是把点、线、面、各种形状图形等几何要素转变成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形成一种新的造型理念,运用很广。如视觉传达设计、装饰、环艺、服装、工业、陶瓷以及家具等诸多方面。

“构成主义”是以平面、立体、色彩三大构成为主的教学体系.

2.平面构成的历史

作为现代设计广为使用的术语“平面构成”一词的来源与本纪初发生于俄国的前卫艺术运动和构成主义有关.但是与平面构成最有直接关系,并确定其内涵的应该是德国国立魏玛建筑学校(包浩斯)的一门设计基础课,叫做gostaitung(日语译作“构成”,即包浩斯构成),它的研究范围是造型和色彩的基础知识,其特点是融合了当时各前卫艺术运动的成果和设计艺术的精神,所用方法也一反以往艺术设计中的自然形态、几何形态.而非常重视运用不同材质所能反映出来的特点.“包浩斯构成”历经数十年的发展,虽然得到了修正与完善,但就其本质,始终没有脱离最初的宗旨,从目前国内外现代艺术设计来看,它的影响力仍然十分显著。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方法 )教案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的方法  )教案
教学方法
示范讲授法 情景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实习作业法
教学资源准备
平面构成范画、作品、u盘、电脑
教学环节
一、情景导入:
观看范画,引入主题。
二、任务引领:
点、线、面设计应用
三、新课
一、构成的含义
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将即有的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点、线、面、体)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的训练方法(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平面构成是一种理性的艺术活动,它在强调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移等的同时,又要讲究图形给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平面构成在于探求二度空间世界的视觉文法,形象之建立,骨骼之组织、各种元素之构成规律与规律之突破,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
(3)规则和不规则的组合
按照某种固定的形式进行线的组合,在组合图形中作者加以部分变化,使其产生不同的造型方式,也就是规则和不规则的组合造型方式,使构成变得丰富而有创意。
三、面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在平面构成中,不是点或线的都是面。点的密集或者扩大,线的
聚集和闭合都会生出面。面是构成各种可视形态的最最基本的形。在平面构成中,面是具有长度、宽度和形状的实体。它在轮廓线的闭合内,给人以明确、突出的感觉。各种不同的线的闭合,构成了各种不同形状性质的面。

平面构成点线面教案

平面构成点线面教案

平面构成点线面教案

教案标题:平面构成点线面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

2. 能够辨别不同类型的点、线、面。

3. 能够运用点线面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几何图形构造和分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难点:运用点线面的知识进行几何图形的构造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几何工具、图片资料。

2. 教学资源:相关的教学视频、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是由什么构成的,引出点线面的概念。

2. 讲解:通过图示和实物,向学生介绍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

3. 操作:让学生使用几何工具,自己尝试绘制点线面,加深对点线面的理解。

4. 拓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其中的点线面,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5. 总结:对点线面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其在几何图形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作业:

1. 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 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点线面,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点线面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下节课需要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加深学生对点线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平面构成》详细教案

《平面构成》详细教案

《平面构成》教学大纲

一、授课教师:

二、课程名称: 《平面构成》

三、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四、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1、课程性质

《平面构成》属于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2、设置目的

《平面构成》是造型设计中的一项基础内容,是一种最基本的造型活动。所谓“平面”是指造型活动在二维空间中进行,所谓“构成(Composition)”是将造型要素按照某种规律和法则组织、建构理想形态的造型行为,是一种科学的认识和创造的方法。构成在造型艺术领域里还有组织、建造、结构、构图、造型等含义。概括来讲,《平面构成》就是在二维平面内创造理想形态,或是将既有形态按照一定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形态的造型设计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对《平面构成》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种以平面化的形式去表现各种形象,从而为平面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开设时间为一年级上学期,开课之前学生已学习《素描》、《色彩》课程,所以本课程主要作用在于“启下”,而“承上”的作用并不明显。所谓“启下”是指本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它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美术学专业的共性问题,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以后的设计类课程中有着较大地应用。因此,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以后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

由于本课程的学习较为偏重于抽象的理性思辨,较少涉及到具体的专业设计项目或课题。所以,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加强应用实例的分析讲解。通过实用的、有趣的、对不同专业课程有较强针对性的多种应用实例,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

完整版)平面构成教案

完整版)平面构成教案

完整版)平面构成教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通过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将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元素进行平面设计,提高审美和对设计元素的解读能力,形成新的设计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并熟练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与意义、基本要素、形式美法则以及表现方法等。

教学章节:

1.平面构成概述

2.平面设计的门类、元素和形象

3.点、线、面构成

4.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5.构成的形式种类

授课计划:

本课程为期3周,共48学时。

授课地点:

9号楼9603画室

授课方式:

课堂理论讲授和辅导写生实践。

授课内容:

1.构成的起源

1919年,德国建筑师XXX创建了著名的“XXX (bahous)”,旨在致力于纯美术与应用视觉艺术的研究,提倡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建立起了现代工业设计的新体系。XXX贯彻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建筑设计为中心,以艺术设计综合化为手段,倡导艺术与技术的统一性,在不断深入实践的教学中寻求现代工业相适应的教育途径。XXX的设计基础是其核心内容,现代造型和设计教育,主要是教育内容。

1921年,荷兰“风格派”艺术运动领袖XXX来到魏玛,反对神秘主义和表现主义的旧教学理论,提出“艺术和生活不再是分离的两个领域”,倡导艺术与科学、工业与生活相结合的

自然形态构成观。这促使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基础设计教学方式正式引入教学,成为设计基础教育的典范。

2.构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简况

我国的构成教育受到日本和香港的影响较晚。日本学者XXX先生曾留学XXX,回国后在XXX执教,他将Bahaus的

平面构成教案(超级详细)

平面构成教案(超级详细)

教案

授课班级:213/214

授课时间:2017下学期

构成基础

课程编号

总学时:60

适用专业:室内设计专业

一、课程教学目标

《构成基础》是室内装饰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是以非具象性的抽象思考,对造型要素进行分解和构成的研究。以培养能力和素质为目的,它是以观察、分析、表现走向探索,想象、发现与创造的历程,以适应日益发展的数字化环境和新媒体潮流,并为设计创意的表达、交流和实现提供良好的媒介。

除锻炼抽象思维能力之外,重点训练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培养造型意识和审美趣味。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平面构成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一、概念要素

二、视觉要素

三、关系要素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一、重复构成形式

二、近似构成形式

三、渐变构成形式

四、特异构成形式

五、发射构成形式

六、肌理构成形式

第三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第四节、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第三章色彩构成

第一节色彩构成概述

一、色概念

二、色表现

三、色彩构成概念

第二节色彩的本质

一、光源

二、光与色

三、色彩的产生

第三节色的属性

一、彩的范畴

二、色彩三属性

1、度(Valuc)

2、相(Hue)

3、彩度(Chroma)

三、色立体

第四节、基本配色法

一、同类色配合

二、邻近色配合

二、邻近色配合

四、互补色配合

五、中性色配合

第五节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一、色彩对比的概念:

二、色彩对比的种类与基本规律:(1)同时对比:

(2)顺序对比

(3)色相对比

(4)明度对比

(5)纯度对比

(6)冷暖对比

平面构成 教案

平面构成 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教学目的:平面构成是一门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造型要素的分割与组合。研究视知觉与表现形式探讨形式

美的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次

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

通过学习,明确构成设计的目的,理解造型的基本要素,

掌握构成的基本原理,熟悉设计法则,能将构成的知识

运用到专业设计中。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造型元素及形式。

教学难点:形式美法则的理解及灵活运用。

教学内容:1.平面构成概论.

2.设计中形式美的基本要素.

3.平面构成成的造型要素.

4.基本形.

5.骨骼.

6.平面构成的形式.

授课方式:讲授,实训,多媒体,范例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论

教学目的:认识构成的理念,阐述平面构成的意义.

教学重点:平面构成的概念,构成设计的理念.

教学难点:构成设计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与传统,美术具象手法的差异与关联.授课方式:讲授

课题导入:包豪斯:

1919年,德国建筑大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建立”国家包豪斯学院”是欧

洲现代主义设计核心.

包豪斯奠定了平面设计的思想和风格基础,将构成纳入现代教学体系。

包豪斯构成主义摆脱纯艺术目的,把它与艺术结合,为生活服务。

1923年伊顿辞职,由匈牙利出生的艺术家纳吉接替他负责基础课程.纳吉是构成派的追随者,他将构成主义的要素带进了基础训练,强调形式和色

彩的客观分析,注重点、线、面的关系.通过实践,使学生了解如何客观地

分析两度空间的构成,并进而推广到三度空间的构成上。这些就为工业设计

教育奠定了三大构成的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包豪斯开始由表现主义转向理性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一、执教者:侯志峰

二、课题:平面构成

三、授课对象: 1207 班学生( 27人)

四、授课时间: 2012 学年第 1 学期

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按一定的原则将各种造型要素组合成美的形态,其过程和结果称为构成。更明确地说是研究视觉设计中最基本的造型(构成)要素——形、色、体在二维或三维的空间里排列和组合形成的美的形态,是从诸多的审美实践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形式法则。

内容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块。

平面设计的过程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综合应用过程。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念、用途与学习意义

一、什么是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在平面上运用视觉反应与知觉作用形成的一种视觉语言,按照一定的构成原理,将点、线、面等造型要素在平面上进行排列、组合,构成具有装饰美感的画面,从而创造出新的视觉形象。

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造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

二、平面构成的用途与学习意义

用途:

平面构成力求从点、线、面这些单个的视觉元素开始,通过构成训练让我们熟悉设计的“字”和“词”,然后用材料和质感丰富视觉的感受,通过构图、形式美法则、视觉心理等,去研究各种元素组合的形式和效果。构成的训练,为平面设计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它是设计的基础。意义:

创造性与活力是设计人员的必备素质。要进行有目的的视觉传达和艺术创造,就必需掌握并应用视觉语言。学习平面构成的意义不仅在于解决平面排版的问题。它要解决两大问题。

1、设计者对形态的认识与再创造。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课程教案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地位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学习、启发和培养创新能力的起步,是知识与技法相结合而且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通过平面构成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构成形态的观察力、直觉判断力和创意力,开拓学生独创性的思维能力,并基本掌握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创造图形。

二、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构成设计概念及理论有较深的理解,熟悉艺术设计的要素与技法,掌握形式美的法则及构成设计所需的形态语言,提高学生较强的设计意识、构思能力、激发想象力、掌握设计要领。在形与形构成方式的研究中,加强学生在平面设计中对形体的合理组合以及美感的理解,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拓展其思维与技法,发展其空间塑造与想象能力,激发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使学生的个性不断完善。

第二部分课程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的

通过从逻辑思维到形象思維的构思活动及设计实践练习,注重抽象手法的训练及表现,增强学生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并科学地上升到理性境界,艺术地再现生活,从而为今后的专业设计生活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素材,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方式、感知意识和创新能力打下了了良好的基础。

二、基本要求

1.要具有形态美感形式的素质;

2.要求学生具有图形的判断力和审美能力;

3.要有严格的学习态度;

4.要有创新的想象能力。

第三部分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性质、地位,及学习平面构成的目的。

平面构成思维能力训练教案

平面构成思维能力训练教案

平面构成思维能力训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操作、分析平面构成的能力和应用此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2.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

3.平面构成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2)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

(1)平面构成的综合应用。

(2)平面构成的规律性。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的展示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2)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深入思考,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

(1)黑板演示。

(2)幻灯片。

(3)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

让学生回顾一下买面包的经历,察觉面包的形状、大小、厚度、松软度、口感等特征,这里涉及到的就是平面构成的知识。

2.讲解环节

(1)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平面构成是指用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则组合成具有特定含义和功能的形式。

(2)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重叠、更替、重复、留白。

(3)平面构成的综合应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面构成在产品设计、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3.实践环节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演练平面构成的基本方法,掌握其规律和技巧。

4.讨论环节

让学生就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挥自己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环节

总结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应用的具体场景和方法,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

平面构成教案中职

平面构成教案中职

平面构成教案中职

教案标题:平面构成教案 - 中职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2. 培养学生对平面构成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1. 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线条、形状、颜色、纹理、空间等。

2. 平面构成的原则和技巧:对比、重复、对称、平衡、层次等。

3. 平面构成的实践应用:海报设计、广告设计、画册设计等。

教学步骤:

引入活动:

1. 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平面构成作品,并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线条、形状、颜色等要素。

2. 提出问题:你认为这些作品是如何通过线条、形状、颜色等要素来构成的?知识讲解:

1. 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和要素,并通过示例讲解每个要素的作用和表现形式。

2. 介绍平面构成的原则和技巧,并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原则和技巧来创作作品。

实践活动:

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如节日、运动、自然等),

并设计一个海报或广告。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确定海报或广告的构成要素和布局方式。

3. 学生使用纸张、彩色笔、剪刀等工具,实际制作海报或广告,并注意运用平面构成的原则和技巧。

4.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小组间进行交流和评价。

总结反思: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巧,总结平面构成的要素和原则。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体会和收获。

3. 提出问题:你认为平面构成在哪些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分析平面构成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2. 提供更多平面构成的实践应用案例,鼓励学生尝试设计和创作。

平面构成教案

平面构成教案

第一章概论

一.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一些基本知识,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平面构成、什么是“二维设计”,以及什么是造型艺术的美学规律和形式法则;

二.重点与难点分析

1、学习重点:平面构成概念,造型艺术的美学规律和形式法则

2、学习难点:造型艺术的美学规律和形式法则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授、板书

四.课时安排:4课时

五.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

1、导入阶段

2、主要内容

第一节平面构成概论

平面构成是现代设计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将即有的形态包括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点、线、面、体在二维的平面内,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组合,从而构成理想的训练方法;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逻辑推理来创造形象﹑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产物;

平面构成是一种理性的艺术活动,它在强调形态之间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推移等的同时,又要讲究图形给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平面构成在于探求二度空间世界的视觉文法,形象之建立,骨骼之组织、各种元素之构成规律与规律之突破,造成既严谨又有无穷律动变化的装饰构图;

第二节什么是“二维设计”

整个课程更多的是围绕“二维”这一概念展开的;谈到“二维”,我们可以先确定一下“二维”的定义以及它与“三维”的关系,即“纬度”的基本概念:如果说“一维”只有长度,呈一种相对的线性状况;“二维”则有长度与宽度,呈现一种相对的面形状况;而“三维”有长度,宽度与高度,呈一种体积或空间的状况;这里我们所谈论的均是在“二维”,也就是平面范围中的一些设计造型的基础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平面构成教案——完成

教案首页

课目第一章概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目的在于通过对理论的学习,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以及在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更高层次的造型能力、审美判断力。

教学重点与措施:

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以及在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举例说明。

教学难点与措施: 装

了解平面构成在今后学习中的重要性,讲解结合图片说明。点、线、面的灵活应用及灵活理解。

课型与教法:

理论指导与实践。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

课后要求及作业: 线作业一:点、线、面及点线面组合的构成各四个,

规格:A4

要求:1.注意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画面的整体感

2.草稿数个,教师确定

详细见作业样板

本节课确定作业底稿

2011年 2月 23日

No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概论

一、平面构成的基本概念

构成就是将造型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成具有美好形象和色彩的一种新的形体.这种组成的行为及过程就叫构成.所谓平面构成就是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将造型要素(点、线、面) 进行理性的组合排列主要在二维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的界限,描绘形象。

二、平面构成的目的和意义

装构成设计作为基础训练的一种手法,它打破了传统美术的具

象描写手法,主要是从抽象形态入手.构成和绘画不同;绘画讲概括,其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法都是整体的;构成讲分解,它把对象分解成最小的单元,然后再根据作者的思想配合一定规律重新组合起来.平面构成是一门视觉艺术,是现代美术设计不可缺少的训手段之一, 是引导学生建立理性思维的基础。

订平面构成作为设计的基础训练,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把注意力集中于造型能力的训练.特别在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一条必经的途径.

线

No

教页

课目第二章设计中的点、线、面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平面构成概念,了解平面构成在今后学习中的重要性。要求培养学生练习点线面的构成,这也是学好其他专业的基础,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与措施:

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以及在设计中的意义及应用。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举例说明。侧重培养学生利用点、线、面带来的视觉效果,构成点线面的最佳画面。查阅资料,练习点线面的构成作业。教学难点与措施: 装

了解平面构成在今后学习中的重要性,讲解结合图片说明。点、线、面的灵活应用及灵活理解。查阅资料,练习点线面的构成作业。

课型与教法:

理论指导与实践。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

线

课后要求及作业:

作业一:点、线、面及点线面组合的构成各四个,

规格:A4

要求:1.注意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画面的整体感

2.草稿数个,教师确定

详细见作业样板

本节课确定作业底稿

2011年 2月 23日

No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二章设计中的点、线、面

第一节设计中的点线面

一、点的特征

定义: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与

二、线的特征

定义:具有长度和方向的构成要素。

三、面的特征

定义:平面具有位置、长度、宽度而无厚度。

第二节搜集素材的方法

一、在生活中提炼,例如找出点线面的构成要素

二、翻阅书籍,例如找点线面构成的要素

三、上网搜集资料

点线面组合构成作品欣赏及讲解

线

No

教案

课目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教学目的与要求:

培养学生有一双感受形式美规律的眼睛,使学生能够进入一个崭新的视觉感知和心里体验的世界里。要求学生能理解掌握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并能应用到设计中去。

教学重点与措施:

装认知形式美在设计中的意义;学习形式美的基本要素。加强强调并且通过练习得以锻炼。在联系中体会形式美。从多样的现象里能整理出可供依循的法则,用这些法则判别形式的美与否。加强强调并且通过练习得以锻炼。

教学难点与措施:

侧重培养学生利用构成形式美带来的视觉与心理效应,寻求得到最佳效果的表现手段。通过练习得以锻炼。

线

课型与教法:

理论指导与实践。多媒体演示、举例分析

课后要求及作业:

作业一:点、线、面及点线面组合的构成各四个,

规格:A4

详细见作业样板

要求:1.注意点线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画面的整体感

2.草稿数个,教师确定

根据形式美的审核标准做点线面的练习

教师确定最后稿子,一对一指导设计

2011年 2月23 日

No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形式美的法则不象科学原理那样具有恒定性,它会因时、因人而有所不同,但仍具有相当的连贯性,在重视形式整体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才能真正获得良好的效果。

一、对称

在图案设计里又叫均齐.假定在某一图形的中央设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分为相等的左右两部分,其左右两部分的形量完全相等,这个图形就是左右对称的图形,这条垂直线称为对称轴.对称轴的方向如垂直转换成水平方向,则变成上下对称.

装二、平衡

在衡器上两端承受的重量由一个支点支持,当双方获得力学上的平等状态时,称为平衡.在图案构成设计中并非实际重量均等关系,是根据图像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及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的平衡.生活中,平衡是动态的特征,如人体的运动,鸟的飞翔,流水激浪等都是平衡的形式,因而平衡的构成具有动态. 订三、和谐爱因斯坦指出:宇宙本身就是和谐的.和谐的广义解释是:半段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的感受和意识是一种整体与协调的关系.和谐的狭义解释是统一与对立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单独的一种颜色,单独的一根线条无所谓和谐,几种要素具有基本的共通性和溶合性线才称为和谐.

四、对比

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甚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于一起,使人感受到鲜明强烈的感触而仍具有统一感的现象称为对比。对比关系主要通过色调的明暗冷暖,形状的大小粗细、长短、方圆,方向的垂直、水平、倾斜,数量的多少,距离的远近疏密,图底的虚实、黑白、轻重,形象态势的动静等多方面因素来达到。五、重心

重心在立体器物上是指器物内部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点。任何物体的重心位置都和视觉的安定有紧密的关系。六、节奏

七、韵律

韵律原指诗歌的声韵和节奏,诗歌中,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均称为间歇或停顿。一定地位上相同音色的反复几句及句末、行末利用同韵同调的音相加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就是韵律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